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媒介受众的碎片化传统的媒体已被重新定义。

如电视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多端传播。

传统媒体通过新的渠道互动整合,将原有资源进行二次乃至多次开发利用,努力削弱了受众分化给广告收视/收阅/收听所带来的冲击。

新的传播环境下,媒体已经迅速从一个信息与观点的发布者转型成为一个多元意见的平台与对话组织者。

媒体的零散化对应的是受众碎片化、部落化、群族化的特征。

随着互动电视的发展,互联网用户自由度的增加,受众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了接收和发布信息的参与者。

同时,受众面对数字化带来的独立和自由选择,他们倾向于使用过滤的手段来搜索真正需要的信息。

2.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

3.门户网站所谓门户网站是指提供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门户网站最初提供搜索引擎、目录服务。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门户网站不得不快速地拓展各种新的业务类型希望通过门类众多的业务来吸引和留住互联网用户以至于目前门户网站的业务包罗万象成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电子公告牌、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

在我国典型的门户网站有新浪网、网易和搜狐网等。

4.微博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 根据相关公开数据该产品在全球已经突破5亿注册用户。

5.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新媒体概论第⼀章认识新媒体第⼀节新媒体:⼀个没有定态的对象1、起源:美国CBS的P.⼽尔德马克P.Goldmark在1967年将电⼦录像称为新媒体。

2、①新媒体——⾮传统报纸、电视⼴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络平台发布,门户⽹站、微博、微信等新APP 客户端。

(呈现形式)②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如virtual reality在电视制作中的应⽤。

(技术进步)③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具或终端,如个⼈移动终端。

(使⽤终端)3、定义: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其他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移动使⽤终端,具有⾼度互动性,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段和内容,可进⾏“所有⼈对所有⼈”的传播( P 2 P )4、媒介与媒体(传媒)①媒介:强调介质本⾝,使⽤性、⼯具性(⼯具渠道平台)②媒体:抢到传播机构传播范围更⼴(⾃媒体?)③传媒:I.传播活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进⾏的,这种中介今天被称为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II.传播学意义上的传媒通常有两种含义:泛指承载信息的物理形式,或者是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其次是在⽇常⽤语中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

第⼆节新媒体的源流之⼀:原⽣的新媒体1、原⽣的新媒体:指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终端⽽形成的新媒体。

2、⽹络媒体(PC端⽹络)3、⽹络媒体的特点:①全时性:I.传播过程的全时性:传播过程打破周期性,II.信息存储的全时性:及时存储,III.信息接收的全时性:信息接收不受时间限制②媒体空间的海量性:(传统媒体信息容量受到版⾯、时间、播出时段的限制)③信息⽂本的⾮线性化④媒体使⽤的个性化(定制化)⑤交互化4、⽹络媒体在中国的发展*1994年,中国全⾯接⼊互联⽹,由此迎来互联⽹时代。

*1995年1⽉,《神州学⼈》杂志进⼊互联⽹发⾏,这标志着中国媒体开始进⼊⽹络时代。

5、⼿机媒体●传播特点①信息接收的贴⾝性②传播情境的私密性③信息落点的明确性④传播的可延续性强⑤信息传播的碎⽚化●⼿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2003年9⽉1⽇,《扬⼦晚报(⼿机版)》,是中国⼿机报的发端,也意味着中国的传统媒体正式进⼊⼿机平台。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题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题

在新形势下,新闻被赋予了更高的社会使命,尼葛洛庞帝便认为,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不会取代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只会淘汰那些不适应网络化时代的传统纸媒。

它们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共存、共荣。

通过竞争,四种媒体的特色将会更加鲜明,特长更加突出,四种媒体会相互融合。

当然,网络媒体的兼容能力更强,它在未来媒体业的发展中将起融合主导的作用。

而纸媒如果不尽快调整心态和步伐,必将丧失自己的地位和影响,最终消失在读者的视野中。

总的来看,新媒体对纸媒的直接威胁体现在:(1)新媒体全天候即时发布新闻,使报纸在新闻时效性上失去竞争力;(2)新媒体的免费模式使报纸收费阅读在价格上失去竞争力;(3)移动新媒体随身携带即开即看,使报纸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竞争力;(4)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使报纸在信息存量上失去竞争力;(5)新媒体的互动性使报纸在受众关系上失去竞争力;(6)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使报纸在信息传播力上失去竞争力;(7)新媒体的高度细分和精确传播使报纸在广告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纸质媒体的未来大致可以有三个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一,媒介融合,即纸媒应通过跨媒介的运作和出版方式,形成纸媒集团的竞争力。

媒介融合后则要求灵活机动,当新闻发生时,要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价值做出判断,包括呈现方式的确定、采编和发布人员的调度、网络和报纸内容发布的审核与区分。

媒体将不再有截稿时间,每天随时随地滚动播出。

对于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新闻图片报道更要实时进行,配备相关的无线传输设备,让网络成为新闻事件的第一呈现者,报纸随后跟进做深、做厚,让读者对新闻事件保持恒久的“热度”。

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采编大厅里,我们总能看到一大块地方被隔离出来,用于现场新闻记者电视采访、现场播报和视频音频的录制,他们除了满足自己纸媒网站的需要外,常常把好的新闻资讯卖给电视台或者与电视台实现资源共享,全媒体的报道手段已经成为美国同行进行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以此实现新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使纸媒占领未来制高点。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doc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doc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媒介环境2.公共领域3.梅特卡夫定律4.网络暴力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可以从哪些层面去把握新媒体概念?2.何为数字鸿沟?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请简述媒介融合的特征。

4.维客具有什么样的特色?三、论述题(每个20分,共40分)1.请谈谈你对人肉搜索的看法。

2.何为手机报,请以某手机报为例,详细阐述手机报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答案:一、名词解释1.媒介环境:大众传媒把不在场的东西呈现给受众,打破了交流“在场的有限性”。

既然面对的是一种“不在场”,人们只有借助媒介来了解信息和理解意义,面对面的直接经验被一种中介化或媒介化了的间接经验所取代,由此,媒介向大众构建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的客观现实的环境。

2.公共领域: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指“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

公共领域向公众开放,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在这块地方自由讨论有关公共利益的任何事务”。

3.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当一项技术已建立必要的用户规模,它的价值将会呈爆炸性增长。

这条定律进而衍生为某项商业产品的价值随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的定律。

4.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其表现形式有: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二、简述题1.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新媒体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主要类型是什么?定义: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主要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主要类型: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

2.何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称为第四媒体,在1995年10月24日,“联合网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关于“互联网定义”的决议。

互联网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通过全球唯一的网络逻辑地址在网络媒介的基础之上逻辑地连接在一起的,可以通过TCP/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的以上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享受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水平、全方位的服务。

3.门户时代的特点是什么?门户时代的特点是垄断。

中国人接受新媒体是从门户网站开始的,由于信息和应用的不足,彼时刚刚开始萌发的互联网产业其特点是单一、单向、权威、大而全。

用户都聚集到一个超级巨大的门户网站上去获取信息,或收费邮件,玩玩游戏,诸如当时中国的四大门户,门户上的人很多,形成大众传播的模式。

本阶段走过了从“接入为王”到“内容为王”再到现在的“应用为王”的发展过程。

4.搜索时代的特点是什么?搜索时代的特点是信息对称。

信息的超载造成信息恐慌与焦虑,人们如何可以快、精、准的发现并得到所需的信息,成为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门户时代的海量与过剩信息,带来网络迷失的尴尬,网民参与的匿名性和自主性得以畅快淋漓的同时,对于官方和公信信息的需求,对于各方意见的甄别成为互联网的搜索时代的基本前提。

5.社区时代的特点是什么?社区时代的特点是解放网民。

网民们不仅成为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和信息接受的主角,也成为互联网活动的主体。

个性化和社会化是对应用Web2.0最本质的归纳,这时的网民成为被解放的自由而活跃的主体,通过虚拟的方式进入社会生活。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摩尔定律2.拟态环境3.公民新闻4.数字鸿沟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述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2.请简述新媒体从哪几个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媒介生态。

3.何为手机报?请简述其运营模式。

4.请简述媒介融合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哪些?请以优酷网为例进行详细论述(或以其他某个新媒体为例亦可)。

2.什么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构成需要哪些要素?有人说网络媒体实现了公共领域的重构,请加以论述。

答案:一、名词解释1.摩尔定律: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摩尔定律并非数学、物理定律,而是对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预测,同时为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技术论证。

2.拟态环境: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3.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数字鸿沟: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

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

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二、简答题1.新媒体主要类型:互联网新媒体: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手机新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针对每种新媒体简要概述各自的相关情况。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共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新媒体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介形态,利用数字技术、手机、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严格讲,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2、新媒体构成要素:1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2信息的呈现上是多媒体。

3全天候和全覆盖4商业模式上有创新性5媒介融合的趋势3、概念的诞生和演进(小题)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给总统的报告书中提到互联网的概念。

4、网民规模、成形结构比例等(小题)截止到2015年6月:网民规模亿,手机网民规模近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农村网民规模亿,占网民总数的%。

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64%,农村30%。

人均上网时长25小时。

搜索引擎的网民用户亿,使用率%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亿,增长率%网络团购用户规模亿,增长率%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亿,增长率为%网上旅行预订网民规模亿,增长率%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7849万即时通信用户规模亿,占网民总体的%数据解读1、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手机上网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2、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3、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助力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4、互联网应用向提升体验、贴近经济方向发展为什么网民规模渐趋稳定1、基础网络设施建设2、运营商和各大厂商联动,加快网络向生活的渗透。

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加强4、网络应用的社交性和即时沟通的便捷性,增加了网民的使用粘性。

新媒体发展的驱动力1、技术与市场发育2、资本市场准备3、党政重视支持4、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占领新媒体阵地5、如何理解互联网+(提升性基础+脑洞)“互联网+”是创新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新媒体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媒体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媒体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新媒体的特点主要包括()A. 传播速度快B. 用户参与度高C. 多媒体形态D. 上述选项均正确答案:D2. 网络社交平台的特点之一是()A. 提供信息搜索功能B. 实时传播能力强C. 提供用户互动功能D. 提供在线支付功能答案:C3.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特点之一是()A. 传播速度快B. 传播范围广C. 传播渠道单一D. 上述选项均正确答案:C4. “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 媒体形态、传播速度、用户参与度等方面B. 信息获取方式、媒介工具等方面C. 传播对象、受众规模等方面D. 所涉及的技术、产业链等方面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新媒体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答:新媒体是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等信息化科技手段,整合多媒体技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机与互联网阶段,主要表现为信息获取、发布以及简单的在线交流;第二阶段是Web2.0阶段,强调用户参与和人际互动,出现了大量的社交媒体平台;第三阶段是移动互联网阶段,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和获取。

2. 请简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

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媒体形态、传播速度和用户参与度等方面。

新媒体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具有多媒体形态,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即时、大范围的信息传播;传统媒体则以纸媒和电视媒体为主,传播渠道相对单一。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可以实现实时传播和全球范围的信息共享;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此外,新媒体注重用户的参与和互动,用户可以主动产生内容、评论和分享,而传统媒体则主要以信息的单向传播为主。

三、论述题请简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及其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

新媒体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新媒体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新媒体导论 --复习资料一、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属于新媒体著作财产权:( )A. 复制权B. 发行权C. 传播权D. 出版权E. 修改权参考答案: A B C D2、手机传播能够真正实现信息传播的5W,以下哪些属于5W:( )A. WhicherverB. WhoeverC. WheneverD. WhateverE. Whomever参考答案: B C D E3、以下哪些是网络舆论的的主要特性:( )A. 丰富性B. 商业性C. 互动性D. 及时性E. 专业性参考答案: A C D4、新媒体具有如下特征:( )A. 开放性B. 及时性C. 隐蔽性D. 信息海量性E. 检索便捷参考答案: A B D E5、网络舆论的主要功能有:( )A. 交流思想B. 信息传播C. 舆论监督D. 商业盈利E. 娱乐大众参考答案: A B C6、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延伸,具有以下哪些新媒体特性:( )A. 互动性强B. 信息获取快C. 传播快D. 更新快E. 价格低廉参考答案: A B C D7、电子邮件的主要特点有:( )A. 传输速度快B. 便捷C. 成本低D. 信息多样化E. 需要邮局参考答案: A B C D8、影响网民上网的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A. 是否会外语B. 教育水平C. 年龄D. 教育水平E. 性别参考答案: B C D E9、 Web2.0的主要特征有:( )A. 微内容B. 开放性C. 社会性D. 娱乐性E. 新闻性参考答案: A B C10、以下哪两个是新闻的两块基石:( )A. 真实性B. 新鲜性C. 重要性D. 趣味性E. 接近性参考答案: A B11、以下哪些是正确的电子商务模式:( )A. C2CB. B2BC. B2CD. K2KE. D2D参考答案: A B C12、以下哪些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价值要素:( )A. 重要性B. 显著性C. 趣味性D. 接近性E. 娱乐性参考答案: A B C D13、近年来,网络舆论存在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上:( )A. 谩骂与攻击B. 虚假信息C. 民事侵权D. 游戏成风E. 娱乐至上参考答案: A B C14、网络安全包括哪四个层次:( )A. 国家安全B. 人身安全C. 商业安全D. 个人安全E. 自身安全参考答案: A C D E15、评估网络广告效果的标准主要有:( )A. 被动浏览B. 主动点击C. 交互性D. 销售收入E. 广告价位参考答案: A B C D二、判断题1、电子邮件是一种终端到终端的服务。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新媒体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主要类型是什么?定义: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主要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主要类型: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

2.何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称为第四媒体,在1995年10月24日,“联合网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关于“互联网定义”的决议。

互联网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通过全球唯一的网络逻辑地址在网络媒介的基础之上逻辑地连接在一起的,可以通过TCP/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的以上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享受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水平、全方位的服务。

3.门户时代的特点是什么?门户时代的特点是垄断。

中国人接受新媒体是从门户网站开始的,由于信息和应用的不足,彼时刚刚开始萌发的互联网产业其特点是单一、单向、权威、大而全。

用户都聚集到一个超级巨大的门户网站上去获取信息,或收费邮件,玩玩游戏,诸如当时中国的四大门户,门户上的人很多,形成大众传播的模式。

本阶段走过了从“接入为王”到“内容为王”再到现在的“应用为王”的发展过程。

4.搜索时代的特点是什么?搜索时代的特点是信息对称。

信息的超载造成信息恐慌与焦虑,人们如何可以快、精、准的发现并得到所需的信息,成为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门户时代的海量与过剩信息,带来网络迷失的尴尬,网民参与的匿名性和自主性得以畅快淋漓的同时,对于官方和公信信息的需求,对于各方意见的甄别成为互联网的搜索时代的基本前提。

5.社区时代的特点是什么?社区时代的特点是解放网民。

网民们不仅成为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和信息接受的主角,也成为互联网活动的主体。

个性化和社会化是对应用Web2.0最本质的归纳,这时的网民成为被解放的自由而活跃的主体,通过虚拟的方式进入社会生活。

新媒体概论复习

新媒体概论复习

新媒体概论复习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媒介环境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

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2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8公民新闻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131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

137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

123网络暴力是指网名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264数字电视指节目信号的摄取、记录、处理、传播、接受和显示均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包括了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播到用户端接收的全过程。

41网络报刊即通过互联网发行和传播的报刊,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报刊出版、发行、利用的全过程。

32媒介融合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83博客: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在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新媒体概说一、新媒体生态环境传统媒体一对多新媒体多对多二、什么是新媒体?1、新媒体的定义: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科技而产生的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

2、新媒体的形态(1)新兴媒体,是新媒体的典型形态,以桌面互联网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智能媒体、互动电视媒体为代表。

(2)新型媒体,包括户外彩屏、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

3、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超媒体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个性化、虚拟化。

三、互联网思维1、用户思维是核心(1)简约思维(敢于放弃,善于选择)(2)跨界思维(多角度多视角看问题)(3)社会化思维(一小我能够影响更多人)(4)大数据思维(核心是预测)(5)迭代思维(快速反应思维)2、如何增加用户参与度(1)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来增长用户介入度,而以社群形式存在的互动,线下转化率是惊人的。

(2)通过原创内容与公众产生共鸣。

第二章、新媒体形态发展概观一、门户网站1、定义:被人们理解为互联网的始发地,是一个为了满足网民对于信息与服务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信息共享的网络枢纽。

2、分类:按照提供的内容来看,可分为综合门户和垂直门户;按照构建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企业门户、商业信息门户与政府门户等。

3、特征(1)稳定而庞大的用户群(2)网民的依靠性与高粘性(3)巨大的吸纳能力。

4、发展:启动阶段(1995年-1999年),被夸大的预期峰值(2000年),幻灭的谷底(2001年),启蒙斜坡(2002年),生产力的稳定阶段(2004年)二、交际媒体发展概说1、挪动终端的发展。

(1)手机--由通讯工具向大众媒体的演化。

(通讯工具→大众媒体,现被称为“第五媒体”也称“全媒体”)(2)平板电脑的诞生与发展。

2、移动终端下的社交媒体。

(1)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之前与之初。

(2)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3)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1、搜索引擎的定义搜索引擎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信息检索系统。

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其基于关键词匹配的信息检索机制为用户在瞬间搜寻出所需的相关信息,成为缓解人们信息焦虑最有效的工具。

2、搜索引擎的原理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3、搜索引擎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和用户接口4、门户网站的概念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5、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6、微博优势简单易用微博的内容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主动性强只要轻点“关注”,即表示用户愿意接收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用户不想继续接收特定用户的信息时,点“取消关注”便不会再接收来自特定用户的信息了。

及时性强微博网站的即时通讯功能强,在没有电脑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

在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往往可以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

发布平台的开放与多样性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微博发布消息7、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1)微博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微博支持多界面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尤其是它与手机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的文件。

由于一些特殊的环境中,由于客观技术条件等的限制,新闻记者有时候也不能及时获得消息。

在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如果忽视微博,就等于丧失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渠道,更等于在新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行业中失去竞争力。

(2)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微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工作者不应该忽视这股力量。

微博使得名人与普通人的零距离、感性接触成为现实。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中要善于利用微博,甚至通过微博里的互动方式对事件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1.1959年,加拿大,马歇尔卢汉,发表电子革命演讲2.20世纪60年代,新媒体一词作为概念登台亮相3.1986冯昭奎《新技术革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国内对新媒体最早的引介之一4.新媒体概念: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高度互动性的媒介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这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

5.新媒体基本特征:数字化和互动化6.新媒体共同发展方向: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7.媒介强调传播介质8.媒体一是强调传播主体即传播机构二是强调介质的大众传播属性9.原生的新媒体:指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终端而形成的新媒体。

网络和手机是典型10.网络媒体传播特点:网络媒体利用的全时性媒体空间的海量性信息文本的非线性化信息组织的层次性媒体使用的个性化11.网络媒体的几个突破:信息传播突破地域限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不断增强储存与检索方式发生本质变化传播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受众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传播与受众的界限日益模糊12.新媒体发展推动两种力量:传统媒体商业化的互联网公司13.1994 中国互联网时代14.1995 《神州学人》进入互联网发行标志中国进入网络时代15.1995 12 《中国日报》全国性日报办网站之先河16.1994——2003 中国网络媒体确立自己作为第四大媒体的地位的奠基时期17.手机媒体传播特点:信息接收的贴身性传播情境的私密性信息落点的明确性传播的可延续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18.2003 9 1 《扬子晚报》中国手机报发端19.2004 《中国妇女报》第一份图文并茂的彩信版手机报纸20.手机和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移动通信运营商主导模式广电运营商独立运营模式广广电运营商主导模式21.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22.新媒体对政治生态的影响: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促进了公众表达增强公民监督的权利激发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推动了公共协商机制的形成第二章1.数字技术:主要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即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由二进制代码“0”和“1”所表示的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存储和传播等。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1.摩尔定律:2.拟态环境: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________或________;2、媒体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诉求、影响和________;3、腾讯公司的最早产品________是模仿以色列人发开的________;4、万维网使用________协议,并用________语言编写;5、新媒体经营的免费策略是为了创造需求、________需求与________需求。

三、判断题(每小题4分,20分)1、早期的媒体大多是官办媒体()2、“环球法则”的本义就是坚持可以改变一切()3、期权交易就是承诺一定时期后奖励授予其相应股权()4、百度文库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来自于版权()5、瀛海威是中国最早的门户网站()四、简答题(共20分)1.新媒体主要类型:五、论述题(共20分)1、试以新浪微博的发展情况为例,解释微博为什么会在短短两年中成为新浪最主要的栏目与产品。

新媒体概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摩尔定律: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摩尔定律并非数学、物理定律,而是对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预测,同时为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技术论证。

2.拟态环境: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二、填空题1.(载体平台)2.(告之感知)3.(OICQ ICQ)4.(http html)5.(发现引导)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新媒体主要类型:(1)互联网新媒体: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2)手机新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3)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五、论述题一、微内容带来了用户与更高效的内容平民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创作内容即时化:信息越来越快快餐化:信息越来越多二、单向关注传播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垃圾与干扰元素得到了有效的过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1、请简述六度空间理论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等。

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2、请简述长尾理论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梁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别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

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领,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更大。

3、新媒体革命的基本特征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社会关系洗牌,重塑行动中心;话语空间拓展,重建奥论中心。

4、媒介即信息的含义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

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

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5、新传播革命的本质信息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6、简述“浸媒体”概念及代表形式关于“浸媒体”,目前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业内专家管普遍认为,顾名思义,“浸”是沉浸的意思,“浸”新闻就是沉浸式新闻体验,“浸媒体“时代即是要满足人们对于沉浸式新闻的体验。

现代技术的应用、艺术化的表达,使人们更好地沉浸于新闻报道当中,这就是“浸媒体”时代带给用户的体验。

视频直播、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7、简述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和“补救性媒介”等媒介演化理论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Anthropotropic)理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补偿性媒介”(Remedial Medium) 理论 :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 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教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换言之,人类的技术越来越完美。

8、简述媒介偏倚理论伊尼斯认为,“媒介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其涵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

媒介偏倚论正是指传播媒介本身的不同特性所带来的时间或空间的偏向,进而对文明与帝国产生影响。

他深入分析了传播的偏倚与文明和文化的关联,这种以媒介自身的性质展开分析的视角开创了媒介分析研究的先河。

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但不利于对边陲地区的控制。

而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故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权利中心对边陲的统治,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二、论述题1、请论述媒介环境学派的基本情况·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力,它已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力的第三学派,主要探究媒介与人类社会文化的关系。

作为媒介研究领域之一,媒介环境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将研究重点放在研究传播技术本质或内在的符号和物质结构如何对文化导致深远的微观及宏观的影响。

媒介环境学理论学派主要分为加拿大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媒介环境学由尼尔波兹曼创建。

该理论学派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研究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

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 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传播学派。

媒介环境学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建制于波兹曼。

英尼斯是奠基人,麦克卢汉是旗手,波兹曼是学科制度化的关键人物。

·英尼斯(Harold Innis,1894-1952),出版有《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成为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媒介理论家、传播学家。

英尼斯最著名的贡献是“媒介偏向论”,认为任何媒介都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

麦克卢汉的“媒介讯息论”就是英尼斯“传播偏向论”的发展。

·麦克卢汉的代表作有3部,分别是:1951年的《机器新娘: 工业人的民俗》,研究工业人和广告,批判美国文化,在批评现代文化方面,他走在欧洲批判学派的前头;1962年的《谷登堡星汉: 印刷人的诞生》,论述印刷文化,提出著名的口语、拼音文字、印刷术和电子革命的媒介史分期,这个思想成为学界普遍接受的公式;1964年的《理解媒介》,论述电子人,提出“延伸论”、“讯息论”和“冷热论“等著名的“老三论”和14条媒介理论,把传播学从书斋里解放出来。

——21世纪之前,加拿大学者和美国的詹姆斯·凯利往往不能够正确对待两人的学术地位,他们采取贬低麦克卢汉、褒扬英尼斯的态度。

重要的原因有3个:(1)英尼斯的现实关怀胜过麦克卢汉,(2)英尼斯谨守校园学术,是书斋型学者的楷模,而麦克卢汉却成为公众偶像;(3) 英尼斯讲究学术的规范,麦克卢汉讲究华丽的修辞。

然而,在英尼斯去世后的20多年里,麦克卢汉全方位地继承并超越了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把媒介环境学推向全球。

纽约学派的大器晚成是在20世纪70年代。

·1970年,尼尔·波斯曼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博士点,扛起了媒介环境学的大旗,直至他2003年去世。

70年代以后,波斯曼创建的媒介环境学博士点发挥了成熟学派的3大功能: 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制度构建。

波斯曼的作品《娱乐至死》(1985) 和《技术垄断》(1992)成为第二代学者的代表作。

·纽约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还有与他们若即若离的詹姆斯·凯利。

他的代表作有《作为文化的传播》。

·如今活跃在纽约学派里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有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兹。

莱文森是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著有《新新媒介》等。

梅罗维兹的《消失的地域》,是媒介情景论的代表之作。

这本书嫁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戏剧分析手法,提出情景理论,成为媒介环境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三个理论命题·理论命题之一媒介环境学假定传播媒介在将数据或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地方时并不是中性、透明或无价值的渠道。

相反,媒介的内在物质结构(physical structures) 和符号结构(symbolicstructures) 在塑造什么信息被编码、传输和怎样被编码、传输以及怎么被解码的过程中扮演着解释和塑造性的角色。

·理论命题之二作为第一个命题的逻辑延伸,媒介环境学同样假定每一媒介那套专门的物理和符号特征为其带来了一套偏倚或倾向(biases)。

·理论命题之三作为第二种命题的逻辑延伸,媒介环境学进一步指出媒介会促使各种不同的物质的,知觉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果关系,它们与媒介独特的内在偏倚有关。

这一理论命题直接谈到了媒介环境学主要典范的关注点,即技术和文化的关系。

媒介环境学正是通过此节点来探究传播技术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因果关系。

2、请论述维基传播的社会影响·维基技术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

也就是说,这是在互联网上支持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

在维基页面上,每个人都可测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纪录都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道踪、恢复至本来面目,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对共同的主题进行与作、修改、扩展或者探讨。

·维基对知识生产和知识共享的影响[知识窗]维甚百科对传统百科全书的超越——维基百科的应用,使人类知识在一个单一的平台上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汇聚起来。

Wikipe-dia最初的构想是由拉里·桑格提出的,创办者为吉米·威尔士,英文版本Wikipedia于2001年1月15日开始建设,中文版Wikipedia的建设始于2002年10月底。

截止2012年6月,Wikipedia已有超过396万个英语条目,除英语外,还有9种语言的条目超过70万,包括中文在内的20种语言的条目在15万至70万之间。

总语种达286种,总词条数超过2217万,注册用户数超过3490万。

这是任何专业的百科全书都不可能达到的规模。

·维基对社会协作模式的影响2007 年,来自加拿大的泰普斯科特(DonTapscott)和来自英国的威康姆斯共同完成了《推基经济学》一书,他们将协作基础上生成的“投入和共同创造“的经济模式命名为“维基经济”,这本书的副题佩释了维基更长远的意义,“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

维基在推动着知识生产中的协作,但这种协作的意义远不止在这个领城。

协作生产、协作商业、协作科研、协作创作,这些都正在网络中变成现实,尽管它们未必都要采用维基系统。

维基和其他数字技术一起,推动人类社会向这样一种协作方向进多,这也将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协作改变的不仅是个别工作、个别任务的完皮模式,也不仅是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社会中个体的关系及其结构方式。

个体这个节点通过各种协作网络,与他人发生着丰富的联系。

实现着自己的社会价值。

除了以上这些典型的影响。

维基应用还有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

尽管维基解密网站只是维基应用中的一个个案,但是对于维基以及整个互联网来说,如何在促进信息公开与社会公共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找到平衡,是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同题。

3、请结合媒介依赖论,请论述手机控现象。

媒介依存症: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几个特点: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媒介依赖论:这是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提出的一个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媒介依赖论理论主要包含四方面:1.媒介效果的产生不是因为全能的媒介和信息,而是由于媒介在特定的社会中以特定的方式满足了特定受众的需求。

2.媒介效果的产生和形成取决于受众,取决于特定信息与受众的信仰、情感和行为等关键变量的相关程度,因此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决定了媒介的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