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
1、请简述六度空间理论
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等。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2、请简述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梁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别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领,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更大。
3、新媒体革命的基本特征
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社会关系洗牌,重塑行动中心;
话语空间拓展,重建奥论中心。
4、媒介即信息的含义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
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5、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信息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6、简述“浸媒体”概念及代表形式
关于“浸媒体”,目前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业内专家管普遍认为,顾名思义,“浸”是沉浸的意思,“浸”新闻就是沉浸式新闻体验,“浸媒体“时代即是要满足人们对于沉浸式新闻的体验。现代技术的应用、艺术化的表达,使人们更好地沉浸于新闻报道当中,这就是“浸媒体”时代带给用户的体验。
视频直播、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
7、简述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和“补救性媒介”等媒介演化理论
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Anthropotropic)理论:
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补偿性媒介”(Remedial Medium) 理论 :
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 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教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换言之,人类的技术越来越完美。
8、简述媒介偏倚理论
伊尼斯认为,“媒介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其涵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媒介偏倚论正是指传播媒介本身的不同特性所带来的时间或空间的偏向,进而对文明与帝国产生影响。
他深入分析了传播的偏倚与文明和文化的关联,这种以媒介自身的性质展开分析的视角开创了媒介分析研究的先河。
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但不利于对边陲地区的控制。
而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故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权利中心对边陲的统治,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二、论述题
1、请论述媒介环境学派的基本情况
·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力,它已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力的第三学派,主要探究媒介与人类社会文化的关系。
作为媒介研究领域之一,媒介环境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将研究重点放在研究传播技术本质或内在的符号和物质结构如何对文化导致深远的微观及宏观的影响。
媒介环境学理论学派主要分为加拿大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
·媒介环境学由尼尔波兹曼创建。
该理论学派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研究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
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 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传播学派。
媒介环境学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建制于波兹曼。英尼斯是奠基人,麦克卢汉是旗手,波兹曼是学科制度化的关键人物。
·英尼斯(Harold Innis,1894-1952),出版有《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成为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媒介理论家、传播学家。
英尼斯最著名的贡献是“媒介偏向论”,认为任何媒介都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麦克卢汉的“媒介讯息论”就是英尼斯“传播偏向论”的发展。
·麦克卢汉的代表作有3部,分别是:
1951年的《机器新娘: 工业人的民俗》,研究工业人和广告,批判美国文化,在批评现代文化方面,他走在欧洲批判学派的前头;
1962年的《谷登堡星汉: 印刷人的诞生》,论述印刷文化,提出著名的口语、拼音文字、印刷术和电子革命的媒介史分期,这个思想成为学界普遍接受的公式;
1964年的《理解媒介》,论述电子人,提出“延伸论”、“讯息论”和“冷热论“等著名的“老三论”和14条媒介理论,把传播学从书斋里解放出来。
——21世纪之前,加拿大学者和美国的詹姆斯·凯利往往不能够正确对待两人的学术地位,他们采取贬低麦克卢汉、褒扬英尼斯的态度。
重要的原因有3个:
(1)英尼斯的现实关怀胜过麦克卢汉,
(2)英尼斯谨守校园学术,是书斋型学者的楷模,而麦克卢汉却成为公众偶像;
(3) 英尼斯讲究学术的规范,麦克卢汉讲究华丽的修辞。
然而,在英尼斯去世后的20多年里,麦克卢汉全方位地继承并超越了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把媒介环境学推向全球。
纽约学派的大器晚成是在20世纪70年代。
·1970年,尼尔·波斯曼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博士点,扛起了媒介环境学的大旗,直至他2003年去世。70年代以后,波斯曼创建的媒介环境学博士点发挥了成熟学派的3大功能: 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制度构建。
波斯曼的作品《娱乐至死》(1985) 和《技术垄断》(1992)成为第二代学者的代表作。
·纽约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还有与他们若即若离的詹姆斯·凯利。他的代表作有《作为文化的传播》。·如今活跃在纽约学派里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有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兹。
莱文森是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著有《新新媒介》等。
梅罗维兹的《消失的地域》,是媒介情景论的代表之作。这本书嫁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戏剧分析手法,提出情景理论,成为媒介环境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三个理论命题
·理论命题之一
媒介环境学假定传播媒介在将数据或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地方时并不是中性、透明或无价值的渠道。相反,媒介的内在物质结构(physical structures) 和符号结构(symbolicstructures) 在塑造什么信息被编码、传输和怎样被编码、传输以及怎么被解码的过程中扮演着解释和塑造性的角色。
·理论命题之二
作为第一个命题的逻辑延伸,媒介环境学同样假定每一媒介那套专门的物理和符号特征为其带来了一套偏倚或倾向(biases)。
·理论命题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