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有四段 唐宋明清不一般

合集下载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原因1、发展基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社会环境: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3、交通条件:水陆交通的便利(丝绸之路)。

4、货币发展:货币的统一,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5、政府政策:执行开明的政策,商业环境相对宽松;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不利因素)二、史实: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2)城市的发展(城市化)①原因A、政治中心;B、南方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交通运输: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D、政策变化:市坊界限被打破等;E、商业的发展;②表现:著名的商业中心: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扬州、成都(扬一益二);③特点:A、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B、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C、明朝中后期,南方某些城市出现资义萌芽;D、随着,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④影响:A、前四点同上;B、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方面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也挑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观点。

3、对外贸易(1(2)主要措施①朝贡贸易A、含义: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

明朝前期,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

外朝贡使来华朝贡,除携带贡品外,准许携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对于贡品照例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

在指定的地点开市数日与明朝百姓(官方监督)交易;朝廷对各国来华的贡期、贡道、船舶数量和朝贡人数有具体、不同的规定。

B、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根本: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学习外国文化,经济互补互利)。

【注意:与近代殖民者的商业有根本区别】C、特点:——官方控制和垄断,薄来厚往;——目的:重政治,轻经济;——有限制的贸易;——方式: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D、评价:积极: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消极: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中国逐渐失去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由于“朝贡贸易”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途径,导致了民间的走私的频繁,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知识点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知识点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知识点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

2.发展(1)古代中国①商朝: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②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③秦汉: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④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⑤元、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2)古代世界①古埃及: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去从事贸易活动。

②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③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④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⑤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3)丝绸之路①概念: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贸易通道。

②陆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

③海上丝绸之路: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

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

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④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

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贡品种类等均有严格规定。

⑤公行贸易: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

3.作用(1)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中国历史上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原因+论文

中国历史上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原因+论文

中国历史上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原因+论文中国历史上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原因+论文一、关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线索和基本模式这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货币经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转折起伏论,二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逐步高涨或波浪式发展论。

此外,海外一些学者主张中国自战国秦汉以来即形成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以后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的,由于这种观点国内的信奉者不多,也没有人展开过系统的论述,故在此不作评述。

(一)“货币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转折起伏论赵俪生曾经提出,中国经济史上经历了从上古共同体自然经济到秦汉期古典经济,再到近古期地主经济的三次转折,很有代表性。

大抵主张魏晋封建说的学者对战国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都估计较高,把它作为我国从不发达奴隶制向发达奴隶制转变之契机,而把魏晋封建制的形成与中古自然经济相联系。

日本学者宫泽知之把关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理解方式区分为四种学说:第一学说是全汉升为代表的“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论。

全氏把汉代看成是货币经济时代,汉末到中唐的中古时代是自然经济占优势的时代,从安史之乱前后,以钱币为中心的货币经济开始了。

何兹全就南朝情况修正全氏的观点,反对将南朝看成是自然经济时代。

主张北中国是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南方则货币经济一直在发展。

这是第二学说。

武仙卿认为布帛也是货币,不同意说魏晋南北朝倒退到自然经济,认为秦汉以后货币经济一直发展着。

彭信威的观点相似。

这是第三学说。

第四学说如叶茂对关于中国封建地主制前期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理论观点的综述所指出的,认为整个中国前近代是自然经济占优势。

他又指出,全氏观点虽然在当今中国是少数派,但在日本却是主流的观点,代表人物是牧野巽和宫崎市定。

全氏关于自然经济和货币经济的概念来自德国历史学派学者希尔布兰特(B·Hildebrand)。

全氏虽然批判了希尔布兰特把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的依次演进绝对化,而采取了皮烈(H Pirenne)等人的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发展模式,但他用语的概念仍然是基本上依据希尔布兰特的。

中国商业发展史

中国商业发展史

中国商业发展史中国商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有组织的政治和经济体系。

商朝时期,商业活动主要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为主,商人主要以货物交换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活动逐渐发展壮大。

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活动进一步繁荣,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中心,如齐、楚、鲁等国家的都城。

商人开始使用货币进行交易,这使得商业交流更加便利和高效。

到了秦汉时期,商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其中包括货币统一和修筑大运河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商业发展逐渐走向繁荣。

唐宋时期,商业活动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经济体之一,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频繁。

同时,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明朝时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再次繁荣起来。

清朝时期,商业活动继续增长,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商业中心,如上海、广州等城市。

近代以来,中国商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一系列革命运动,这对商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国之一,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

当前,中国商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许多创新型企业涌现出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总体而言,中国商业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商业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信在未来,中国商业将继续繁荣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唐宋元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变革

唐宋元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变革

唐宋元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涵盖了近一千年的时间跨度。

这五个朝代在经济方面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变革,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着重探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经济特点、变革和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唐朝的经济。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独特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

唐朝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这为商品交流和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唐朝还通过开拓丝绸之路,促进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使得华夏文明与外部世界融合,为唐朝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是宋朝的经济。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市场经济的朝代之一。

宋朝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两大核心因素:官府推行的均田制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发展。

均田制使得土地重新分配,减轻了贫富差距,增加了生产的积极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商业与手工业迅速兴起,为商品流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

在宋朝,有许多繁华的商业城市,如长安、开封等,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随后是元朝的经济。

元朝在经济上强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且进行了许多对外贸易。

尤其是元朝与西亚、中亚以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元朝的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经济阶级矛盾激化和行商活动受到一些政策限制等。

这些问题在元朝的后期逐渐积累,对元朝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进入明朝,明朝时期经济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变革。

明朝实行了屯田制和奖励移民政策,大量移民到边疆地区开垦草原,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明朝的手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制瓷业、染织业等,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制造中心。

明朝还积极扶持海外贸易,发展太平洋贸易,开展与东南亚、西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这些措施促进了明朝经济的繁荣。

最后是清朝的经济。

清朝经济的发展与变革主要体现在农业和商业方面。

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查的重点。解题时需结合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来分析。
例2.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 “ 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 。南宋都城中的 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 “ 四百十四行 ” 。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答案
D
例11.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 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 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当时(
)
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政府重视商业管理并征收商税
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依然存在
答案
C
3.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特点: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
目的大于经济效益。 (2)表现: ①西汉: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②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市舶使。
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
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变革。
例8.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 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 宫”发展的影响角度命题。不同时期商业的发展,对 封建统治理念、社会主流思想、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 面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商业发展对文学艺术世俗化的影 响尤为重要。解题时注意结合相关史实分析。
史料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和演化。

这篇文章将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包括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以及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开端,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夏朝时期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稻、黍等粮食作物,养殖牲畜,进行纺织和陶瓷制作等手工业活动。

商朝时期,商人开始出现,商业交易逐渐兴起,商人利用青铜器进行交换和贮藏财富。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秦朝时期,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制度等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国家财政的发展。

汉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推广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西亚、中亚地区的贸易交流。

此外,汉武帝继续推动水利建设,修筑大运河,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为后来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和发达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开放的市场和繁荣的贸易使得商品流通和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此外,唐朝还重视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种植技术和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

宋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南宋时期,金融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金融机构,如钱庄和票号等,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衰退期。

明朝时期,由于外族入侵和内乱,中国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明朝时期仍有一些重要的贸易活动和经济发展,但总体上经济发展的势头并不强劲。

清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出现了萧条和衰败的局面,封建专制制度和封闭政策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自由发展。

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1. 地理环境:中国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如黄河和长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交通运输基地,为农业和贸易活动提供了条件。

2. 政治制度:不同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史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史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史1.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文献记载的朝代,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国家社会的转变。

商代的经济以农耕为主,秸秆纺织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此外,早期商代还出现了个别的手工业作坊和市场交易。

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最显著特点是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贸易的扩大。

由于汉朝实行属地萧条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与此同时,汉朝通过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域国家的贸易,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中国特产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流行。

4.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继续提高,新的农作物和农业工具被引入使用,农业产量大幅增加。

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工业品和商品的生产规模显著扩大。

与此同时,城市化程度加深,南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繁华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5.元明清时期(公元1271年-公元1912年):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末尾阶段。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种植业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产量继续上升。

此外,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繁荣,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中国特产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然而,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丧失了独立的经济地位。

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史中,农业是经济的基础,手工业和商业是其重要补充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演变,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迷人历程。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2.根据史料三,说明婚恋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的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 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拜金逐利之风兴起;商人实力 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 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
史料信息
史料 一
史料中图左上角的“东市”“西市”说明城市商业活动受到 严格的空间限制;图中带“宫”字的建筑区域说明城市政治 功能突出
史料 二
史料中“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御街 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说明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 街取代了原来的“市”
市场交易活动不 再受官府的直接 监管
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
镇,至明清汉口镇、 佛山镇、景德镇及朱
仙镇成为四大名镇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3.城市的发展 (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 大运河 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2)表现 ①北方: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 军事 重镇 ,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 扬一益二 ”的说法。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5)宋元 ①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 交子 ”,商税收入 成为重要财源。 ②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 ①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 长途贩运 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 ③出现了 地域性 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5)汉代: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均有无而通万物”
“俞大娘航船” 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非常兴隆
(6)唐代:
商业空前繁荣,出现“交子”。 (7)宋元时期:
商品远销海外,海外贸易税收成财政重要来源。 体出现(晋商和徽商)
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区域性的商人群 (8)明清时期:
商代货币“贝”
隋唐时期,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 通,商业贸易、中外交流蓬勃发展;至宋元时期, 古代商业的发展更进 入一个新的高峰期。
“……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 ——(唐)元稹: 《估客行》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司马迁
周夏 的、 贝商 币和 西
汉 五 铢 开 元 通 宝
秦 半 两
清明上河 图
北宋
交子
元代 纸钞
飞钱,是我国早期的汇兑业务形 式,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开元柜坊
唐代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称为柜坊 ,为最 早的银行雏形。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日升昌,中国第一家票号 ,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 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 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 ,历经一百多年 ,曾经 “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 35 个大中城市, 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
2、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①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②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 中心而独立存在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丽水中学陈佳伟)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丽水中学陈佳伟)

D.与少数民族交易的集市
2.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
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
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
是生活在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唐 朝 长安 洛阳(最繁荣)扬州 杭州 湖州
宋朝
汴京(河南开封)
清 朝 苏州 盛泽 汉口 佛山 景德镇 朱仙镇
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其时男务 耕耘,女勤蝉织,以为衣食之源,而 用以互相交换,农有余粟,则以易布, 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材料: 粮食生产量的增长及其流通范围的扩大,这是明
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商业及其他一切社会生产繁盛的 物质基础。……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工业原料生产 与粮食生产分工逐渐明显,出现有些地区专种经济作 物,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粮食生产为主,因而各地区之 间的经济交流,不仅有消费品的交流,也有工业原料 的交流。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材料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 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 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 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 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名副其实的商业革 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 与此相对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 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坊市制
唐代坊市分开,市场活动的范围受限制。 北宋汴京城
宋代都城商业活动“市”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街市,出 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

中国工商业发展史

中国工商业发展史

中国工商业发展史
中国工商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尤其是自商周时期开始。

以下是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1. 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时期(商周至秦汉):这一时期以农业为主导,手工业活动逐渐发展起来。

商业活动主要以城市贸易和物品交换为主,商人组织成为首次出现的商业团体。

2. 制度完善时期(西晋至唐宋):唐代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商业交流更加频繁。

商人地位得到提升,商业法规也趋于完善。

3. 机构兴起时期(元明清):元代开始出现了诸多商会、商行和市场,商业中心逐渐形成。

明代商业活动更加繁荣,出现了一系列商业重镇,如苏州、杭州、广州等,并形成了相应的商业文化。

4. 西方殖民主义时期(近代):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扩张,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限制。

但也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企业,如洋行、商务公司等。

5.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国有工商企业成为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采取市场经济模式,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大量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当前,中国工商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经济中重要的力量。


府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商业环境改善等。

中国工商业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在先秦时期,尤其是商周时期,商人、商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商业的萌芽。

商人通过交换商品和服务,促进了物品的流通,形成了最初的商业形态。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一时期的商业繁荣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商品种类增多,市场逐渐扩大。

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秦汉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在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商业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到了唐宋时期,商业活动进一步扩大,城市商业繁荣,坊市制度逐渐被突破,对商业的限制逐渐松弛。

这一时期的商品种类更加丰富,商人活动也更加频繁。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商品种类更加丰富,商业活动也更加活跃。

尤其是明清时期,商业活动已经渗透到了农村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

同时,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商业交易的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繁荣的过程,这
一过程是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同时,政治、社会环境以及政策等因素也对商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一: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 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时,朝贡 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朝贡”往往是强势的中央政权 向周边民族和国家宣示自己的国力,带有赏赐和炫耀的意味,经济 上受益与否则无关紧要。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 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 圈。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前期以陆陆为主,后期以海陆为主; (2)朝贡贸易(朝贡与赏赐)占有重要地位; (3)官方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 (4)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 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 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 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 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 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新航路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
欧洲列强掠夺白银换取中国大量商品。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商业发展历程)
(二)知识补充 3、关于明清时期的商帮
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 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 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 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 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 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据材料,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 去向:官场消费;科举消费;社会公益消费。

浅谈宋朝前后商业布局变化

浅谈宋朝前后商业布局变化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城市发展史》期末论文学号:0908070054 姓名:唐义武指导老师:罗先诚得分:中国古代都城商业布局演变特征中国古代都城商业布局演变特征一.前引宋朝商业的繁荣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

虽然明清时期的经济与两宋时期相比出现了一些发展(更多是江南一个区域的发展),然而其他区域与宋代相比处于停滞、衰落状态。

宋代商业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坊市制度的打破。

汉唐时期的都市,实行封闭式的坊市制度。

市民居住在坊内,商店集中在市内,坊与市四周筑有围墙,交易也有时限。

但从北宋开始,城内城外都可开设商店,而且相同行业的店铺往往集中在一起,小卖行贩也十分普遍。

此外,因循千年的宵禁制度也被彻底取消,于是,有了夜市,有了酒楼,有了《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

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勾阑的出现,为繁荣一时的元代杂剧表演提供了主要舞台。

二.宋朝前商业发展概况商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

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

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2、战国: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市内有贸易场所,但商品大都与统治者有关。

3.秦: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如巴寡妇清得到秦始皇的优礼。

官府也兼营盐铁等。

4.两汉: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

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

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的比价。

西汉齐地韦姓、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

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

5.隋唐:隋朝:东都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唐朝:长安“坊”、“市”分开,东市、西市是繁华的商业区。

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中国明清时期商业社会的形成及演变

中国明清时期商业社会的形成及演变

中国明清时期商业社会的形成及演变中国商业社会自古以来便已存在,但是其的发展历程却是十分复杂的。

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是中国商业社会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商业的地位逐渐上升,商业生产日益繁荣,而且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商业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在唐宋时期,由于商业发展的繁荣和金钱交换的普及,商业社会已经开始逐渐形成。

而在明清时期,商业社会进一步得到了推动和发展。

这主要得益于明朝在经济政策上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的推行,也得益于清彻底扫除了明末的乱象,实施的“海禁”政策为中国商业的国际贸易创造了新的机遇。

明朝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实行“大一统”的经济政策,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由于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府逐渐转向重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也推动了商业社会的形成。

政府通过各种举措,例如设立商业管制机构、鼓励农业产品流通等等,逐渐改变了全国各地的商业经济现状,推进了商业社会的形成。

二、商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商业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因此,商业社会的商业活动成为人们交往和指向的一个重要方能。

与此同时,商业社会也经历了其他领域发展。

比如,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使得城市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而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商业活动实现了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连接,形成了商业社会的一个集成结构。

三、商业社会形成的发展阶段⑴明朝商业的发展明朝商业的发展阶段同样可分为两个阶段。

初期,明朝地方政府对外贸易实行封闭和管制,但由于明朝在内部经济政策上实施了很多改革,因此国内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于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商业萌芽,工商业产值大幅飞升。

在明初的发展过程中,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和贩菜活动的开展,都是明朝商业发展的标志。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是为了方便粮食和商业交流的方向,成为明朝商业萌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优质试卷】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优质试卷】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习目标]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先秦(1)中国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时期,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流通骨贝和铜贝。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商运活跃,史书中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记载。

3.唐代商船规模宏大,水路四通八达;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4.宋元(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

(2)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明清(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2)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归纳总结] 古代中国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1)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政策: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市”的发展1.秦汉(1)秦:有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2.南北朝时期(1)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2)政府设立“草市尉”,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3.唐:“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4.宋代(1)突破限制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发展表现①“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②“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5.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易混易错] “市”“草市”“夜市”的区别(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政府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三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三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知识点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先秦(1)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流通骨贝和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为追逐利润而奔波。

3.唐代(1)水路:有所谓“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航程较远。

(2)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4.宋元(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

(2)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明清(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2)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预习评价】1.(判断)北宋时期,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2.(判断)会馆和商帮的出现反映了明清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3.(思考)“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唐代元稹的这首《估客乐》主要描写了商人怎样的生活状况?试答:商人为求利而奔走于天南海北。

知识点二“市”的发展1.秦汉(1)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收受金钱也有法令限制。

(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2.南北朝时期(1)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2)政府设立“草市尉”,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3.唐代(1)“草市”作用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2)“夜市”比较繁荣。

4.宋代(1)突破限制: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发展表现:①“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②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③“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5.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荣。

【预习评价】1.(判断)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最早源于汉代。

(×)2.(判断)宋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政府不再对商业活动进行监管。

解读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

解读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

解读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商业繁荣的时期之一,物质交流和商品经济在这段时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本文将解读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探讨其原因和特点。

一、货币流通的发展唐宋时期,货币流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商品交换的主要手段。

在唐朝,铜币得到了普遍流通,代替了以往的交换品和奴婢等作为交易手段的局面。

这一变化促进了商品交易的频繁进行,推动了商业经济的繁荣。

宋朝时期,铜钱的流通更加广泛,甚至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的改善唐宋时期,交通运输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唐朝时期兴修了大量的运河和道路,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极大地方便了商品的流通。

宋朝时期,继承了唐朝的基础上,更加大力度地兴修水利和修筑道路,使得物流更加便捷高效。

这种交通运输的改善为商品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民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这为商品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唐朝时期,农田的扩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的剩余,可以作为商品出售。

宋朝时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田的扩张和技术革新更加促进了农产品的产量增加。

四、城市商业的繁荣唐宋时期,城市商业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商业活动在城市中迅猛发展。

大量的商品集市和商业街区相继建立,商贾云集。

这些热闹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购买者,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同时,城市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五、商业制度的完善唐宋时期,商业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唐朝时期,商会和商行逐渐形成,商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和保障。

宋朝时期,商业制度更加完善,商会制度和商标制度等进一步发展完善,保护了商人的权益,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总结起来,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货币流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商业的繁荣以及商业制度的完善,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商业的发展考纲核心
水陆两路往西传中西因果不一般古代商业分四段汉唐异同显特色宋元明清连续变明清记住十二点重农锁国两政策迥异时代两重天商业概况
明清商帮理念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知识要点
1.发展历程史实
(1)原始社会晚期:商业从一、二产业中分出
(2)先秦时期:商周“工商食官”。

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3)春秋战国:封建城市出现,私营开始逐渐取代官营
商人十分活跃(首次商业革命)。

商周---唐朝: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市坊分开;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职能
(2013年山东高考10题)《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4)隋唐:出现柜坊(银行雏形)邸店和飞钱,三市(早,夜,草)、长安
洛阳东西二都、“扬一益(成都)二”现象。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并行
;征收茶税。

(繁荣原因:政治上的大一统、农业手工业发达和大运河的开凿---进一步革命。

(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5)宋元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市兴盛(早晓、夜、草、专业):(宋代以前的“市”:与住宅区分开;特定的交易区域严格的交易管理;专门的管理官员)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风俗画、宋词话本、瓦肆、勾栏、榷场岁币;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元代中外交往空前发展、纸币广泛流通,古代商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繁荣性革命);元朝泉州港最繁荣。

--- 深刻的商业革命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政府重视、偏安形势)。

(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宋代了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

”“刺桐”是指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
(6)明清:(两城市两农业两货币两特色两结构两数字)近代前夜商业革命体现
①专业商业市镇兴起(从政治中心分离)
②北京、南京特大城市
③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空前。

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济作物普遍种植形成特色农业区。

⑤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6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业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
○7江南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8区域性长途贩运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波帮、闽商等大商帮
○9
⑩经济结构大调整(农业
11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三分之一以上
12世界白银二分之一以上流入中国。

(2012年新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
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发展特点
(1)市场形式多样。

(2)城市商业发达。

(3)两路并驱,沿海港口兴盛。

(4)(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用货币流通制度,促进了商业资本的
积聚。

(5)长途贩运,商人群体活跃。

(6)商业受到重农抑商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外贸
西汉,开辟两条“丝绸之路”;唐朝,两路齐飞--中国向国外输出瓷器等物品;宋朝,因偏安东南致商业繁荣、外贸发达,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元朝,中外交流空前,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发展迟滞。

4.商业政策
1)闭关锁国
直接原因海禁:明朝统治者担心商人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闭关: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人民的抗清斗争。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体(地大物博)。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主观原因: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

主要历程:元开始,明形成,清典型。

近代开始逐渐瓦解。

影响:维护了民族独立,使封建统治稳定;但阻碍了中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2)重农抑商
○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统治者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自然经济特点。

○2产生:战国,商鞅变法首倡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者;西汉,汉武帝推行一系列抑商政策;
○3演变:(a)汉代:汉高祖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盐铁
官营,算缗、告缗的打击商人的措施,垄断工商业。

(b)中唐以来: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
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c)明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征商税,
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广州一口通商)
○4影响:(1)战国秦汉时期,此政策有利于保护发展小农经济,中国农业一直
高度繁荣;有利于封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2)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活动的发展,但确实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2012四川高考)“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2013年广东高考13题)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