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资料讲解
高三第一轮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上述材料说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 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2)材料一中,人们利用喜鹊、马蜂、青蛙消灭害虫的事例,说明正 确认识和利用事物的联系,就能因势利导,利用事物的联系为人类造福。 (3)材料二中,“滥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事例说明, 人们如果忽视客观事物的联系,就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给人类造成巨 大损失。 (4)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人们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就要 受到惩罚,材料中所说的破坏植被造成的恶果就是如此。
3、联系的多样性
(1)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现象联系
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
什么没有看见引力?”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 整体部分联系……
如:计算机网络 人工下雨
人工化雪
网络的普及在信息交流上缩短了国与国之 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信息交流 的极大便利,诺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 球村。这说明: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事物与事物之间
联 系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相互作用
思考:世界上有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
1、联系的普遍性
(1) 原理内容 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 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 是相互联系的 第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要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原理与方法论总结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本质和现象的两个方面。
本质是事物内在的、发展的、根本的属性和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现象是表面上显现出来的形态和状态。
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分析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深入了解其内在的本质规律。
2.矛盾与发展的辩证原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所有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冲突推动事物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原理: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是指事物内部一些方面的数量变化,质变是指事物内部一些方面的性质、状态、结构等的根本变化。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质变,质变又进一步引发新一轮的量变。
这种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辩证法原理的运用。
辩证思维方法强调从事物的矛盾、本质、规律等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不仅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矛盾的运动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2.唯物辩证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的认识方法是指在认识事物时,要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立场和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实践出发,从整体去看问题,从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进行认识;要善于观察和分析矛盾,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规律;要坚持批判性思维,善于辨别真理与谬误,以科学态度对待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3.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是指在具体问题分析中运用辩证法的原理和思维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析矛盾的双方和矛盾的具体内容,揭示矛盾运动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分析事物的一般规律与个别差异的辩证关系;要分析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把握数量变化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4.唯物辩证的实践方法:唯物辩证的实践方法是指运用辩证法原理和方法进行改造现实的具体行动。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典例列举:猪肉价格上涨引起连锁反应,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五个统筹、循环经济等.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典例列举:A有些人将命运同生肖属相联在一起;涸泽而渔、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 B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循环经济;嫦娥一号卫星实现绕月飞行.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又是具体的,每一个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主观、客观、内部、外部、有利、不利的条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也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的条件性要求我们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到联系的条件性.典例列举: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某人在社会上可扮演学生、教师、消费者等不同角色.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理和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当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赖、二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与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功能状态与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与其变化.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典例列举: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五个统筹"等.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与方法论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典例列举: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二、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僵化保守的思想和静止的观点,克服因循守旧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典例列举: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新提法、新表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2、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典例列举: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要坚持适度原则.急于求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就要控制量变,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典例列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4、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补充〕〔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典例列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等.三、矛盾观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体现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的统一体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C、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典例列举:人与自然、经济与环保、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纪律、生产与消费、城市形象与民生问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变废为宝等.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A、这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B、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典例列举:对形势的分析、对事物的评价、对人的看法、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要消除一切矛盾等.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与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主要有三种情形:〔1〕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2〕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也有不同的矛盾;〔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典例列举: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自身优势;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等.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他们相互联结,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典例列举:将中央政策、外地的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在中央政策指导下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5、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虽然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也会影响到主要矛盾的解决.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典例列举: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党等.关键词:中心、重点、关键、首要、核心、突破口、重中之重、第一要务等.6、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址,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1〕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和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流〕;〔重点论〕〔2〕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和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支流〕.〔两点论〕典例列举: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网络利弊、党的反腐败问题、一国两制没有改变我国性质等.7、辩证否定观原理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原理内容: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固封经验;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典例列举:辩证地对待我国传统文化〔或西方外来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科学研究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20##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鼓励自主创新等.矛盾的分析方法社会历史观〔3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典例列举: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二、两大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方法论:〔1〕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典例列举: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演变;改革.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典例列举: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四、价值观、人生观〔4个〕〔历史唯物主义〕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典例列举: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生态文明,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公民道德建设,"八荣八耻"荣辱观;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等.2、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原理原理内容: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法论: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典例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价值取向;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等.3、人生价值与其实现方式的原理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后两句还可以表述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社会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等等.〕方法论:要在为社会的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典例列举:当前先进人物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等.结合先进人物的事迹,谈谈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人生有限,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或许可以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对众多评价的回答.4、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典例列举:搞科研的人往往强调兴趣,因为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才容易出成果.而闵恩泽院士则不同,他更强调社会需求.面对赞誉,闵恩泽真诚地说:"能把自己的一生与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是我最大的幸福.。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斗志。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观原理: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食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对应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Ⅰ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⑴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于整体⑵整体是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的状态和功能又影响着部分Ⅱ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对应方法论:用综合的思维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应方法论: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Ⅱ要懂得做好量变的准备工作、在适当的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不断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勇敢的接受挫折和考验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多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对应方法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要果断抓住十几,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发展,善于抓住基于,才能赢得主动。
坚持适度原则,做事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注重量的变化,学会优化结构。
(排列次序变化出现)【注】量变到质变的两种形式:①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②排列次序的变化引起质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矛盾规律or对立统一规律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时间诶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1.矛盾:对立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中,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强调事物的内部联系与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联系观原理的内涵、联系观原理的重要性以及联系观原理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联系观原理的内涵联系观原理指的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事物内部的各种矛盾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而实现的,即事物内部各个方面之间、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和斗争而实现的。
联系观原理不仅强调了事物内部因果联系的普遍性,还关注了事物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联系观原理的重要性联系观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它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联系观原理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全面性和复杂性。
事物内部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只有通过联系观原理,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其次,联系观原理可以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辩证统一性。
事物的各个方面既存在着相互矛盾,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从辩证统一的角度看待事物,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
最后,联系观原理对于推动社会变革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深入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与作用,才能找出改革和发展的路径,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三、联系观原理的运用联系观原理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在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中,需要通过联系观原理去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其次,在实践中,要站在联系观的基础上,积极掌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系统思考和综合分析。
同时,在指导社会工作和实际操作中,要通过联系观原理去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实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一、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二、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实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辩证的联系观和发展观
辩证的联系观和发展观辩证的联系观和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它们包括以下原理和方法论: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这一原理说明,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但是,人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或者改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因此,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4、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同时,部分也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整体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同时也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同时也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6、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前进性又看到曲折性。
7、矛盾的观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哲学理论,也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基础。
从过去到现在,唯物辩证法在科学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以及国家政策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关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论,它指出“客观规律是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总支配法则”。
它强调,社会发展要以认识论为基础,而不仅仅依靠感性观念和直觉,应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细致研究来发展社会现象。
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对客观规律的研究,不仅要紧紧把握客观规律,还要理解这些规律的内涵,找出每一有机整体之内不同形式、不同力量和关系的特征,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客观真理认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认识论真理”、“可知性真理”、“联系观”和“历史观”四个原理。
这四个原理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联系观”中。
它强调发展、变化和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唯有经过相互作业,才能达到社会的发展的最终目的。
唯物辩证法的精神首先是推崇自然科学的发展观,它强调理性思维必须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自我责任感统一起来,以科学研究法对一切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
其次,唯物辩证法重视发展的历史性,强调“联系观”,即将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再次,唯物辩证法也强调外在活动的参与,指出个体应当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参与,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可靠的贡献。
从上面可以看出,唯物辩证法提出的原理和方法论的着重点是针对客观现实情况和自身情况,多角度及充分地分析和理解,关注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和发展方向,全面考虑对象的内涵及其与内外环境的联系,获取客观真理,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发展提出有效的科学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不仅可以用于社会学研究,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有关的科学研究,它们对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唯物辩证法在理论研究、科学发展和社会运作中,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南。
辩证法主要原理及应用
【原理梳理 】
世界观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
联 系 观 含 义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 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 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 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 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 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 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 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 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 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 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 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 〖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 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主次);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工 作要做到点子上,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
(原理: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同时要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把握。
反对的错误倾向:反对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
(原理: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错误。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方法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注:自在事物的联系是认为事物的基础。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个条件。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统一: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
(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1.发展的普遍性
发 展 观 点
2.发展的实质 3.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促进 新事物的成长。
唯物辩证法部分原理及方法论 总结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系 的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观 点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5、系统与要素的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பைடு நூலகம்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联系具有客观性。 【方法论】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 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 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 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 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以物质的观念为基础,以辩证发展的观点为指导,揭示了世界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及其哲学根源。
唯物辩证法不仅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而且也是人们认识自身、改造自身、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
下面对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总结。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物质与意识相统一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存在的,二者具有统一性。
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和认识。
人的意识是社会存在决定的产物,而物质又通过人的意识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
2.矛盾与统一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分为对立矛盾和非对立矛盾,对立矛盾是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主要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非对立矛盾是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对立矛盾。
3.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互相依赖、互相转化。
量变使事物积累了一定的冲突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引起质变。
质变又能产生新的量变过程,使社会事物得到进一步发展。
4.否定之否定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以否定为前提,以否定为基础。
在发展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否定,但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旧事物的内容,并且在新事物中产生新的矛盾和不断否定的元素。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论1.辩证法的综合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而要综合的、全面的进行分析。
这就需要分析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找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联系,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2.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历史过程和社会发展的结果,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历史性、时代性和社会性。
只有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事物,才能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3)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 中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解 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4分)
• 方法论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 物的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
四、联系的条件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条件也 是多样的、多变的;所以事物的具体联系 也是有条件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具体条 件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 种条件(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 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一 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一、联系的普遍性
• 原理内容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是联 系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 (2)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都是 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 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 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 问题。
• 反对
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一、正确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部分 整体
区 别
联 系
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是事 1、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 物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 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它是一;2、整体在事物发展 2、部分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 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3、整 被支配的地位;3、部分服从、服 体统率部分。 务于整体。 1、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互相转化。 有部分,就无所谓的整体;2、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任何部分 离开整体就是去了原有的意义; 3、二者是互相影响的,
测一测
《循环经济促进法》在不同层面上将产生和 消费有机的联系起来,在这些层面包括: 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 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 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 利用系统。这体现出世界是( B )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1. 理论概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孤立的、单一的,仿佛是“一个小岛”,但其实它们都是和周围的世界紧密相连的。
这就好比你在公园散步时,发现一只小鸟在树上唱歌,接着又看到一只狗在旁边追着一只蝴蝶。
小鸟、狗和蝴蝶,彼此之间看似没啥关系,但其实,它们都是在同一个生态圈里生活、互动着。
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1.1 联系的多样性生活中,联系可真是五花八门。
比如说,你的一次成功,背后可能有无数个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支持。
有时候,成功就像一块拼图,少了一块就不完整。
就像打游戏一样,过关斩将的同时,你得感谢那些在你身后默默付出的朋友。
有时候,一句话、一条信息,可能就会改变你的一天,甚至一生。
1.2 联系的变化性联系不仅多样,还会随时间而变。
就拿朋友关系来说吧,小时候你可能和邻居的小伙伴打得火热,长大后却可能因为各自的生活而渐行渐远。
生活的变化就像天气,时而阴云密布,时而阳光灿烂。
我们常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话说得虽然有点无情,但也提醒我们,事情是不断变化的,联系也在不断调整。
2. 联系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说到联系,不得不提“发展”。
万事万物都在发展,联系也不例外。
就像我们的身体,小时候的我们跟现在比,变化可大了。
想当年,你可能只会吃妈妈做的饭,但现在你可能已经能自己下厨了,甚至还会做几道拿手好菜。
发展是个过程,而联系就是那条看不见的线,把一切串联起来。
2.1 发展的动力联系为发展提供动力,就像电源为机器供电。
你和朋友一起讨论一个项目,意见碰撞中,灵感迸发,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没有联系,发展就像无源之水,难以生存。
所以,善于利用和创造联系,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2.2 发展的方向当然,联系的性质和方向也会影响发展。
你周围的朋友、环境,甚至是你看到的每一个小事,都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
就拿我自己来说,曾经因为一个喜欢的书籍,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分享,互相鼓励,最终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一些小成就。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六条原理总结_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六条原理总结_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3、〖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2、〖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1、〖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知识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1.联系的特征/特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世界上每一个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同,联系也不同。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握联系的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强调整体的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强调整体的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和方法论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1、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2、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表现:从事物联系与实践的关系: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的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四、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原理】(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五、系统优化方法【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倾向。
【方法论】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
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
统一。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3.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