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小儿推拿科普知识
小儿推拿科普知识中医科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来刺激儿童的经络穴位和肌肉组织,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科小儿推拿的八个方面。
一、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脏腑娇嫩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功能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弱。
形气未充是指小儿身体形态和气息未达到成人水平,脏腑功能不完善。
生长迅速是指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适应能力逐渐增强。
小儿的病理特点: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是易受外邪侵袭、易传变、易虚易实、寒热夹杂等。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
同时,小儿的病情容易发生变化,常常寒热夹杂,虚实互见。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是调和阴阳平衡,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二、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推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沿着一定的方向推动皮肤,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和经气循环。
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按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捏法:用手指捏拿肌肉或穴位,可以刺激穴位和经脉,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
摩法: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摩挲,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和经气循环。
拨法:用手指在肌肉或经络上轻轻拨动,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搓法: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搓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和经气循环。
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按压,可以刺激穴位和经脉,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
拿法:用手指捏拿肌肉或穴位,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三、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如太阳穴、印堂穴、鱼腰穴、睛明穴等,可以调节头面部的气血流通,缓解头痛、眼睛疲劳等症状。
颈胸背部穴位:如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等,可以调节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缓解咳嗽、哮喘、胸闷等症状。
小儿推拿知识点
小儿推拿知识点
嘿,咱就说说小儿推拿这点事儿呗。
有一回啊,我家小宝贝有点不舒服,不爱吃饭,还老是哭闹。
我这当妈的可着急了,不知道咋办才好。
后来听朋友说小儿推拿挺管用的,我就决定带孩子去试试。
到了小儿推拿的地方,那个推拿师看起来挺专业的。
她先问了问孩子的情况,然后就开始给孩子推拿了。
我看着她的手在孩子身上轻轻地按啊、揉啊,心里还有点担心呢。
不过孩子倒是挺乖的,也不哭闹。
推拿师说,小儿推拿有很多好处呢。
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少生病。
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消化,让孩子吃得香。
我就想,要是真这么管用,那可太好了。
推拿师给孩子推了一会儿,孩子就有点困了。
我抱着孩子,让他睡了一会儿。
等孩子醒了,我发现他的精神好多了,也不哭闹了。
我心里可高兴了。
从那以后,我就对小儿推拿有点了解了。
我知道了小儿推拿有很多手法,比如揉肚子可以促进消化,捏脊可以
增强免疫力。
我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手法,有时候孩子不舒服了,我就自己给孩子推一推。
有一次,孩子有点咳嗽。
我就给他揉了揉肺俞穴,还给他推了推小横纹。
嘿,没想到还真有点效果。
孩子的咳嗽减轻了,我心里可美了。
总之啊,小儿推拿还挺不错的。
不过咱也不能完全依赖它,要是孩子病得厉害,还是得去医院看医生。
但是平时给孩子做做小儿推拿,还是可以让孩子更健康的。
小儿推拿有哪些禁忌
小儿推拿有哪些禁忌文章目录*一、小儿推拿有哪些禁忌*二、小儿推拿常见保健手法*三、小儿推拿有哪些常见的介质小儿推拿有哪些禁忌1、小儿推拿有哪些禁忌1.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
1.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1.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
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
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1.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
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2、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
“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
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
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3、小儿推拿的作用3.1、提高小儿机体的各项机能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实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3.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当小儿生病时,可以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非常广,可以治疗发热、感冒、咳嗽、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疾病,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3.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通过按摩,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正气充足,从而起到未病先防的功效;二是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容易发生危急状态,而推拿可以起到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小儿推拿常见保健手法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
小儿推拿知识点总结
小儿推拿知识点总结一、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1. 按摩整体理论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是按摩整体理论,即通过手法按摩刺激人体特定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 促进血液循环小儿推拿可以促进小儿的脏腑功能,加速气血运行,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增强体内的免疫力,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3. 改善免疫系统通过小儿推拿可以调整小儿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感染和发病的风险。
4. 调理脏腑功能小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来调理脏腑功能,帮助小儿顺利消化吸收食物,排毒养生,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5. 促进身心健康小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刺激神经系统,平复情绪,促进睡眠,改善小儿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二、小儿推拿的操作技巧1. 推拿手法小儿推拿的手法主要包括推、拉、摇、按、揉、点等基本手法,可根据小儿的体型、年龄、病情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手法柔和、轻柔、得当。
2. 按摩部位小儿推拿的按摩部位主要包括头部、颈部、背部、胸腹部、四肢等部位,需要根据小儿的具体病情和年龄进行选择。
3. 预防常见疾病小儿推拿能够预防和调理包括感冒、发热、咳嗽、消化不良、便秘等常见小儿疾病,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三、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对改善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2. 禁忌症小儿推拿并非所有小儿都适用,特别是对于有急性感染、皮肤疾病、骨折、出血倾向等情况的小儿需要禁忌推拿,避免病情加重。
四、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1. 专业医师指导小儿推拿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会根据小儿的具体病情、年龄等情况进行适当的推拿操作。
2. 父母配合在小儿推拿的过程中,父母需要积极配合医师的操作,保持小儿的舒适和安全。
3. 注意环境进行小儿推拿时,需要选择一个温暖、安静的环境,保持小儿的舒适和安稳。
4. 适当选择时间适当选择小儿的状态良好的时间进行推拿,避免在小儿身体虚弱、情绪不佳的情况下进行推拿。
小儿推拿入门知识
小儿推拿入门知识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是通过手法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段,刺激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调整小儿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小儿推拿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推拿的入门知识。
一、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是中医经络学和脏腑学。
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内部有经络相连,气血运行于经络之中,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交通运输系统。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脏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体内部的脏器和功能,认为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二、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包括按摩、拍打、揉捏、推拿等。
按摩是指用手指、掌心等部位轻柔地按压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调和气血、舒缓经络为主要目的。
拍打是指用手掌或拳头等部位轻轻拍打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刺激经络、活血化瘀为主要目的。
揉捏是指用手指、掌心等部位揉捏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调和气血、舒缓经络为主要目的。
推拿是指用手掌、指尖等部位推动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调和气血、舒缓经络为主要目的。
三、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各种小儿疾病,如感冒、咳嗽、发热、腹泻、便秘、哮喘、湿疹、夜啼、惊风、遗尿等。
小儿推拿还可以用于小儿保健养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四、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小儿推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推拿前要检查小儿的身体状况,了解小儿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当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2. 推拿时要注意手法轻柔、缓慢,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引起小儿不适。
3. 推拿时要注意手法的方向和力度,遵循经络走向和穴位特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推拿时要注意小儿的情绪变化,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引起小儿情绪波动。
5. 推拿后要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处理。
健康科普知识-为您解密小儿推拿的常见问题
为您解密小儿推拿的常见问题近年小儿推拿在各大医院、诊所、养生保健会所开展得如火如荼,宝爸宝妈们有的赞不绝口,有的跃跃欲试,有的还心存疑虑。
今天我就为您来答疑解惑。
一、什么是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体系的小儿保健和小儿疾病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
医生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通过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从而治疗小儿疾病和进行小儿保健。
二、小儿推拿能够治疗哪些疾病?(1)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等病变。
尤其是感冒、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溢乳、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生长发育迟缓、湿疹、睡眠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症、脊柱相关性疾病等多种常见疾病。
(2)对于其他疾病结合小儿推拿能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
(3)对于易感患儿及过敏体质患儿改善效果显著。
三、没有生病能做小儿推拿么?完全可以。
《备急千金药方.养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生之法。
”由此看出小儿无病亦可进行小儿推拿,只需要有耐心,坚持按疗程进行,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四、小儿推拿为什么会有疗效?小儿推拿作用可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
具体表现有如下:1、提高小儿机体的各项机能。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实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通过按摩,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正气充足,从而起到未病先防的功效;二是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容易发生危急状态,而推拿可以起到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五、小儿推拿有副作用吗?没有副作用。
除非在不具有医疗资质的地方进行治疗可能因为辩证不准确、手法操作不安全导致副作用。
六、小儿推拿有哪些禁忌症?1、皮肤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疮疖等,局部不宜按摩。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推拿这玩意儿,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但其实,咱们只要掌握了几个小窍门,就能给小宝宝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舒缓体验。
咱们的目标是让推拿既能舒缓宝宝的烦躁,又不至于让家长们觉得像是在上课一样紧张。
1. 推拿前的准备工作1.1 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在动手之前,先了解一下宝宝的身体状况是很重要的哦。
宝宝的皮肤娇嫩,推拿之前最好跟儿科医生确认一下有没有不适合推拿的情况。
有些小宝宝可能有些小问题,比如皮肤病或者其他病症,这时候就得小心了,不要逞能哦。
俗话说,病从口入,推拿也要“病从根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1.2 环境布置要温馨推拿的时候环境的布置也很重要。
想象一下,你在做推拿时,周围环境如果安静舒适,宝宝肯定也会放松不少。
最好的场景就是给宝宝准备一个温暖的房间,最好有点柔和的音乐,这样宝宝在享受推拿的时候会觉得像是在做美梦一样。
2. 推拿的基本技巧2.1 动作要轻柔推拿不是重力挑战赛,动作一定要轻柔。
这就像是给宝宝做个小小的按摩,力度过大会让宝宝觉得不舒服,力度过小又没有效果。
建议使用温和的力道,就像抚摸一朵花瓣那样,慢慢地,轻轻地,让宝宝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就像“温文尔雅”一样,温柔才能打动人心。
2.2 掌握正确的手法说到推拿的手法,那可是大有讲究的。
我们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以及具体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推拿手法。
比如说,腹部的推拿可以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这样可以促进消化,避免宝宝肚子里的“风风火火”影响健康。
如果你不确定,最好先查一查资料,或者向专业人士请教,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准备才能事半功倍。
3. 推拿后的注意事项3.1 观察宝宝的反应推拿完之后,记得观察宝宝的反应哦。
如果宝宝看起来很开心,甚至有点小小的笑容,那就说明推拿的效果是不错的。
如果宝宝有点不舒服,可能是手法不对或者力度不合适。
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你知道多少
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你知道多少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帮助儿童治疗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不法商家和无资质人员利用小儿推拿的名义进行欺诈行为,让家长和孩子陷入困惑和伤害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示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避免这些欺诈行为。
骗局一:虚假医疗机构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会冒充合法医疗机构,以小儿推拿为名进行欺诈行为。
他们会在广告和宣传中宣称自己有专业资质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解决各类儿童疾病。
这些虚假医疗机构通常没有任何中医医师资格,推拿技术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因此,他们提供的推拿服务可能无法获得实质的疗效,甚至对孩子的健康带来伤害。
骗局二:夸大疗效宣传为了吸引客户,一些不法商家会夸大小儿推拿的疗效宣传。
他们可能会宣称,通过推拿可以治愈各种慢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如哮喘、遗尿症等。
然而,根据现代医学的认识,小儿推拿并不能根治这些疾病,最多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疗效。
这种夸大宣传容易给家长以误导,导致他们误解小儿推拿的作用,同时延误对孩子疾病的真正治疗。
骗局三:非法经营推拿器械一些商家利用小儿推拿的名义,非法经营推拿器械,推销所谓的“神奇治疗仪器”。
他们可能会宣称这些仪器能够通过特殊技术治愈各种疾病,甚至称其为“小儿推拿的革命性产品”。
然而,这些器械通常没有任何医疗许可证,也没有经过临床验证,对于孩子的疾病可能没有实质的疗效。
购买这些非法产品不仅是浪费金钱,还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避免上述骗局,家长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正确的认知。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首先,家长要选择合法的医疗机构,确保医师有相关资质,并了解机构的信誉。
其次,了解小儿推拿的作用和限制,不要轻信过于夸大的宣传。
最后,购买任何推拿器械时,需核查是否有相关许可证,并查阅医疗机构或专业人士的指导意见。
总之,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在孩子健康问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小儿推拿常识
温馨提示:小儿推拿注意事项1、小儿推拿适用于0--12周岁的小儿。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
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
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
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
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
“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
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
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
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
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
反之,次数少,时间短。
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
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做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
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小儿推拿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小儿推拿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医疗法,不仅可以促进婴幼儿身体健康发育,而且还可以调节身体功能,提高免疫力。
但是,小儿推拿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推拿时间:小儿推拿最好在孩子吃饭3小时后进行,用餐后立即推拿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2.选择合适的推拿地点:小儿推拿最好在室内温和、安静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在寒冷或嘈杂的场所推拿。
同时,推拿时应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婴幼儿四肢摆动或意外跌落。
3.选择合适的推拿方法:小儿推拿的方法应该轻柔、舒适,避免强烈刺激孩子的身体,以免引起孩子不适或疼痛。
4.遵循孩子的身体信号:在进行小儿推拿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
如果孩子出现不适或疼痛,应该及时停止推拿,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禁忌症:1.患有严重疾病的孩子:如果孩子患有严重的疾病,如感冒、肺炎、心肌炎等,应当避免进行推拿治疗,以免加重疾病症状。
2.出现皮肤损害的孩子:如果孩子皮肤受到严重的创伤、感染或烫伤等影响,应当避免进行推拿治疗。
3.孩子处于饥饿或疲劳状态:孩子处于饥饿或疲劳状态时,身体处于较弱状态,容易感染疾病,而进行推拿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因此不推荐在此时进行推拿治疗。
总之,在进行小儿推拿治疗时,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如果孩子身体出现不适或疼痛时,我们应该及时停止推拿治疗,并及时就医。
我们要注意孩子的身体信号,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最后提醒大家,进行小儿推拿治疗时一定要寻求专业的推拿师进行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种分支,主要针对0-12岁的儿童进行治疗。
相比成人推拿,小儿推拿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身体特点和生理变化与成人有所不同。
以下是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推拿师:推拿师应该具备专业资质和经验,并且具备对儿童进行推拿的特殊技巧。
最好选择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推拿师,如中医推拿师或儿科医生。
2.接受推拿的环境:儿童接受推拿时,环境要保持温暖、舒适和安静。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有刺激性气味。
3.选择合适的时间:推拿最好在儿童饭后半个小时到一小时之间进行,不宜在儿童饭前或饭后立即进行。
避免在儿童睡觉前和过于疲劳时进行推拿。
4.避免用力过大:推拿时力道要适中,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对儿童造成伤害。
推拿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和病情调整力度。
5.观察儿童的反应:推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包括表情、呼吸和动作的变化。
如果儿童出现不适、疼痛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
禁忌:1.发热和感染:如果儿童处于发热或感染状态,如感冒、发烧、急性呼吸道感染等,不宜进行推拿。
因为推拿可能加重儿童的病情或传播病原体。
2.急性外伤和畸形:如果儿童患有急性外伤,如骨折、扭伤、内脏破裂等,或者有先天性畸形等病症,不宜进行推拿。
推拿可能会加重儿童的伤势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3.皮肤病和皮肤损伤:如果儿童患有皮肤病,如湿疹、疖疮等,或者有皮肤损伤,如烫伤、烧伤等,不宜进行推拿。
因为推拿可能会刺激皮肤病的病灶或延缓损伤部位的愈合。
4.血液疾病和出血倾向:如果儿童患有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性疾病等,或者有出血倾向,如摔伤后易出血等,不宜进行推拿。
推拿可能会导致出血或加重血液病的情况。
5.内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果儿童患有严重的内脏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等,或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癫痫等,不宜进行推拿。
因为推拿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一、小儿推拿有哪些作用适用于6个月到12岁儿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郝宏文表示,小儿推拿一般适用于6个月到12岁的孩子,一般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相对于药物治疗来说,推拿更多的是治疗和调理相结合,适用的常见疾病也比较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系统疾病。
1-5岁的儿童容易出现厌食、消化不良、腹痛、便秘以及慢性腹泻都可以通过推拿进行调理。
“有些小孩儿老爱闹肚子,这个其实就可以通过推拿调理他的脾胃达到治疗效果。
”2、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些儿童体质比较弱,因此老爱感冒,通过全身调理的治疗可以增强抵抗力。
3、尿床。
一般情况下儿童超过三岁基本就不会尿床了,如果3岁以后还在尿床,可以尝试用推拿再加上超声导入药物进行治疗。
4、夜惊。
儿童睡眠不好,晚上容易被惊醒,而且次数比较频繁的都可以通过推拿进行治疗。
5、斜颈。
一些婴幼儿出生后有斜颈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面部的不对称等情况。
对于斜颈的婴幼儿应该通过捏脊及时治疗,越早治疗矫正效果越好,一般1到2个月就可以接受治疗。
特定手法刺激经络和穴位小儿推拿虽然是传统中医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小儿疾病的方法,但是很多家长对这种看上去有些“神奇”的疗法还是心存怀疑,不知道这样按一按揉一揉是不是真的可以治病。
郝宏文表示,小儿推拿是用特定的.手法刺激儿童的经络和穴位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比如捏脊就是刺激儿童后背正中的督脉以及旁开1.5寸的膀胱经,从尾椎骨开始向上捏到大椎,一天捏五到六次,一次疗程7到10天。
“所以通过捏脊可以调理儿童的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预防慢性的腹泻和反复呼吸道感染。
”二、针对小儿不同问题的推拿方法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种,针对小儿独特的穴位特点,预防和治疗某些常见的儿科病症。
郝宏文表示,小儿推拿的优势在于不需要使用药物,通过穴位和经络的刺激达到调理胃肠功能和全身免疫能力的效果。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积滞夏季即将到来,儿童的消化系统疾病也随之增多。
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你知道多少
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你知道多少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温和、自然的方式广受家长们的喜爱。
然而,近年来,关于小儿推拿存在的一些骗局也逐渐暴露出来。
本文将介绍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他们的孩子。
首先,第一个骗局是“无病也推拿”。
有些推拿机构或个人会声称他们能够帮助孩子预防疾病或提高免疫力。
然而,根据科学研究,小儿推拿并不具备治愈或预防疾病的功能。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身体免疫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科学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
因此,家长们不应该被这种所谓的“无病也推拿”误导,而是要注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管理。
第二个骗局是“神奇疗效”。
有些推拿机构或个人会夸大小儿推拿的疗效,声称可以治愈各种疾病,甚至包括一些严重的遗传病。
然而,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小儿推拿只是一种辅助疗法,它能够缓解一些常见症状,例如婴儿腹胀、睡眠问题和呼吸道感染等。
对于一些严重疾病,如癌症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小儿推拿并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
在面对这些严重疾病时,家长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避免被骗局所蒙蔽。
最后一个骗局是“盲目迷信”。
一些推拿机构或个人会宣称自己有特殊的技巧或秘诀,声称只有他们才能有效地进行小儿推拿。
然而,小儿推拿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基本的手法,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持续的实践才能掌握。
因此,家长们在选择小儿推拿机构或个人时,应该注意选择那些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人士,避免盲目迷信。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有其一定的疗效和适用范围。
然而,家长们需要明辨真伪,不要盲目相信一些不科学的宣传和说辞。
小儿推拿的疗效有限,无法治愈或预防疾病。
面对严重疾病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同时,选择小儿推拿机构或个人时,应注意选择那些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人士。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孩子,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在我们平常生活中,给小宝贝们做推拿是一件既有趣又能帮他们缓解不适的事情。
可是,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动作,做不好也可能有问题呢。
就像我们烤蛋糕,没加糖就成了“黑炭”,所以,小儿推拿也是有讲究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聊聊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让大家做一个聪明的家长,把推拿做到极致好!1. 推拿前的准备工作1.1 确保宝宝身体健康首先,大家得记住,小儿推拿不是万能的药,咱们可不能指望它治百病。
给宝宝做推拿之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宝宝身体健康。
要是宝宝正发烧、咳嗽得厉害,或者有其他什么严重的症状,那咱们可得先去看医生,搞清楚状况再说。
推拿虽然温和,但也不是神奇的药,病根得找对地方。
1.2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推拿的环境也很关键哦!最好是在宝宝心情好,肚子也不饿的时候进行。
这时候,宝宝会更放松,推拿效果也会更好。
还有,环境要安静舒适,像在家里那种熟悉的地方最好。
如果周围吵吵嚷嚷的,宝宝可能根本没心思配合你做推拿。
别让你的推拿变成了宝宝的“折磨时间”!2. 推拿的技巧和方法2.1 温柔是关键做推拿的手法一定要轻柔,像对待一块丝绸一样。
你得知道,宝宝的皮肤是非常嫩的,不像我们成年人那么厚实。
所以,动作要柔和,力度要适中。
千万别想着用力气,那样可能会把宝宝弄得哭哭啼啼,推拿效果肯定就大打折扣了。
大家可以在自己手上试试,用小指尖轻轻按压,感觉合适就差不多了。
2.2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推拿的时候,记得按部就班,别急着“飞速过关”。
每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比如说,先从头部开始,慢慢往下推,讲究个循序渐进。
就像我们做饭时先煮米,再炒菜,不急不躁,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步都到位,做得既好又安全。
3. 推拿后的注意事项3.1 观察宝宝的反应推拿结束后,记得观察宝宝的反应。
如果宝宝有任何不适的表现,比如突然变得烦躁不安、或者皮肤发红,那你得立马停下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宝宝的反应最真实,千万别把他们的“不舒服”当成“调皮”。
小儿推拿中医知识点总结
小儿推拿中医知识点总结一、小儿推拿的起源和发展小儿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宝贵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早在春秋时期,《左传》中就有对小儿保健的记载,说明当时就有对小儿进行按摩的历史。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的辨证施治理论的治疗方法,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应用。
在按摩领域,《黄帝内经》中就有着有关按摩理论的论述,对于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技法和应用都有所涉及。
《黄帝内经》中强调“四大能力”的培养,即视、听、语、四肢灵活,其中特别要提及对四肢的推拿以促进其力量和柔韧度的发展。
在《伤寒论》中也有关于小儿推拿的内容,指导人们在治疗小儿疾病时可以辅助采用推拿方法。
而《神农本草经》中也详细介绍了小儿推拿的相关内容,包括推拿手法、操作要领、适应病症及禁忌等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
现今,小儿推拿已经成为了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小儿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二、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1. 《黄帝内经》中的按摩理论《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按摩理论。
根据《黄帝内经》的观点,人体的经络穴位是按摩的主要对象,通过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
在小儿推拿中,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经络穴位理论和按摩疗法。
2. 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气血和畅”、“经络畅通”、“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等。
通过按摩手法和穴位的刺激,可以调整小儿的气血循环,促进脏腑功能的协调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小儿疾病的目的。
三、小儿推拿的适应病症1. 小儿推拿对于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失眠、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脑瘫、小儿麻痹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按摩手法和穴位的刺激,可以调整小儿的气血循环,促进脏腑功能的协调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小儿疾病的目的。
2. 此外,小儿推拿也对一些特殊疾病,如小儿哮喘、小儿夜啼、小儿佝偻病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儿科小儿推拿科普知识
儿科小儿推拿科普知识小儿推拿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治疗方法,适用于2岁至12岁儿童。
它通过按摩和推拿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调节儿童的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缓解病症,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文便从此方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加以介绍科普,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小儿推拿基本原理与作用中医小儿推拿是一种绿色、自然的疗法,通过按摩小儿的经络、穴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小儿的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小儿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经络学说、辩证施法、天人合一等基本原理为基础。
其中的阴阳五行是中医小儿推拿的基本哲学思想,它认为人体内存在五种基本要素,即木、火、土、金、水,以及阴阳两种属性。
这些要素和属性在人体内互相作用、制约和调节,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小儿推拿作用:1. 调整脏腑功能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儿推拿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可以调节小儿脏腑功能,维持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小儿推拿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情况,选择适当的按摩手法和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2. 增强体质体质虚弱是很多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小儿推拿可以促进小儿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小儿的免疫力,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小儿推拿还可以缓解小儿的紧张情绪,帮助小儿入睡,改善小儿的睡眠质量,有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
3. 缓解症状当小儿出现各种症状时,如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可以通过小儿推拿缓解症状,减轻小儿的痛苦。
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可以舒缓小儿的身体不适,改善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4.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儿推拿可以帮助小儿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小儿推拿过程中,根据小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情况,选择适当的按摩手法和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二、小儿推拿手法及注意事项(一)推法推法是一种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表面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的手法。
小儿推拿常见问题解答
小儿推拿常见问题解答1、小儿推拿是什么小儿推拿亦称“小儿按摩”,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儿童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儿童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物理疗法),其具有益智、增进食欲、助长、增强免疫功能等保健作用。
此法适用于新生儿—14岁的儿童。
一般以3岁为界,手法略有不同。
儿童稚阳之体,自身抗病、调节能力差,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但小儿毕竟单纯,病因大多是寒温失调、饮食失节、发育异常或疠气所伤,患病也比较单一。
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虽然脏腑柔弱,但气血反应灵敏,脏腑发育、再生、修复能力强,只要调护得宜,一般恢复都较快。
2、小儿推拿的功效推拿以手法直接操作,通过穴位补泻,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和各种酶类、抗体的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修复。
小儿推拿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
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节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
正气自然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可使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相应减少。
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儿童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等。
如果儿童有病,按摩儿童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发热、感冒、咳嗽、哮喘、滞颐(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疳积(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等多种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做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各种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疗法应由专业医师执行,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小儿推拿健康知识
小儿推拿健康知识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通过按摩和推拿小儿身体的一些特定穴位和部位,以达到促进儿童健康、增强免疫力、调节身体机能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儿推拿的健康知识。
1.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小儿推拿基于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经络系统,通过按摩和推拿可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促进身体健康。
小儿推拿主要针对小儿的特定穴位和部位,通过温和的刺激,促进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 小儿推拿的好处小儿推拿具有很多好处,包括:- 增强免疫力:小儿推拿可以促进儿童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 调节身体机能:小儿推拿可以调节小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身体机能,促进健康成长。
- 缓解身体不适: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小儿的一些常见不适,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便秘等。
- 促进亲子关系:小儿推拿是一种亲密的亲子活动,通过父母的按摩和推拿,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密感。
3.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小儿推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时间:小儿推拿最好在儿童安静、放松的时候进行,避免在饥饿、过度疲劳或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进行。
- 注意力度和手法:小儿推拿的力度要温和、均匀,避免用力过猛或刺激过强。
手法要轻柔,避免造成疼痛或不适。
- 遵循正确的穴位和部位:小儿推拿需要遵循正确的穴位和部位,可以咨询专业的推拿师或医生,了解适合自己孩子的穴位和推拿方法。
- 观察儿童的反应:在进行小儿推拿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哭闹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4. 小儿推拿的常见穴位和推拿方法小儿推拿常用的穴位和推拿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揉太阳穴:用拇指轻轻揉按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眼疲劳等。
- 推拿腹部:用掌心轻轻推拿腹部,可以促进消化、缓解便秘等。
- 按摩背部:用手指轻轻按摩背部,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呼吸等。
- 推拿脚底:用手指轻轻推拿脚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推拿、拍打等手法刺激婴幼儿的穴位,达到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既可以舒缓婴幼儿体内的气血流通,提高其机体免疫能力,又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锻炼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然而,小儿推拿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
我们必须了解并遵循这些规则,以确保推拿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首先,进行小儿推拿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婴幼儿白天醒着的时候。
如果在婴幼儿醒着的情况下进行推拿,可以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婴幼儿的反应。
此外,推拿应该在喂奶之后或饭后1小时后进行,以避免刺激胃肠道。
其次,进行小儿推拿的地点应该选择在室内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中。
推拿的时候,可以使用柔软的婴儿垫垫在地上,以提供舒适的感觉。
房间内的温度应保持适宜,避免婴幼儿受凉或过热。
另外,推拿前需要注意洗手及清洁工作。
推拿师在进行推拿前,必须洗手,并确保双手的指甲修剪整齐。
推拿师也应戴上干净的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在进行小儿推拿时,推拿师应注意手法和力度。
手法要轻柔,力度要适中,以避免给婴幼儿造成过多的刺激和压力。
推拿师的手指、指尖等部位应保持干燥,以免给婴幼儿带来不适。
此外,推拿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婴幼儿的反应。
婴幼儿可能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反应,包括微笑、哭闹、睡觉等。
推拿师需要根据婴幼儿的反应来调整手法和力度,以保证推拿的效果。
对于禁忌部位,小儿推拿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大脑或脑干区域,这个区域的推拿可能会对婴幼儿的神经中枢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次是腹部、背部以及脊柱的正中线,这些区域的推拿可能会引起婴幼儿的不适。
此外,过敏性病症、高热、严重减肥以及器官功能不全的婴幼儿也不适合进行推拿。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包括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洁净工作、轻柔的手法和适中的力度、观察婴幼儿的反应以及避免禁忌部位的推拿。
只有正确地、科学地运用小儿推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保健功效,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进行小儿推拿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家长和推拿师傅们注意。
首先,家长在选择小儿推拿师傅时要选择正规、专业的机构或推拿师傅。
推拿师傅应该具有相关的资质证书,并且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
家长可以通过咨询、查看师傅的资质证书来进行筛选,以保证小儿推拿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小儿推拿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
家长应该选择一个安静、温暖、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在有强光、刺激性气味或过于拥挤的地方进行推拿。
同时,家长应该选择一个小儿情绪稳定、没有饥饿、疲劳等不适感的时候进行推拿。
另外,小儿推拿的手法要轻柔、平稳、节奏适中。
推拿师傅在进行推拿时要注意力度的控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给儿童造成不适或伤害。
手法要饱满、温和,不可太慢或太快,以保证推拿的效果。
此外,小儿推拿的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来说,每次推拿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内。
推拿时间过长会让儿童疲劳,甚至引发不适。
家长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等情况来合理安排推拿的时间,保证每次推拿的效果。
最后,小儿推拿后要注意观察儿童的情况。
推拿结束后,家长应该观察儿童是否有不适感,例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如果儿童有不适感,应该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总之,小儿推拿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进行推拿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家长和推拿师傅们注意。
选择正规的机构或师傅、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注意手法的轻柔和控制推拿的时间以及观察儿童的情况是保证小儿推拿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只有在合理的条件下进行小儿推拿,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一入寒冬,注重养生保健的不仅仅是成人,很多家长更是乐意为孩子寻找各式“补法”。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南京有一些热推小儿推拿的机构不仅不具备资质,甚至还用劣质滑石粉损伤孩子的皮肤。
事实上,在京城小儿推拿、捏积等传统中医保健法也成为家长热捧的对象。
本期健康会客室我们请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建为您解读儿童中医保健手法使用方面的一些问题。
小儿推拿需半岁以上
中医疗法可以治病,也可以保健强身,不过并非所有宝宝都适用。
李建表示,很多中医保健手法都需要视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
李建表示,有些保健手法并不适用于年龄太小的孩子,比如目前较为热门的小儿推拿即不太适合年龄过小的孩子,这是因为,小儿皮肤娇嫩,在推拿过程中,稍不注意,即容易造成皮肤的损伤。
他建议,最好半岁以上的孩子再使用这种保健手法。
此外,很多人热衷于用中药进补,李建表示,进补也要对症方可,有些中药并不适合给孩子进补。
他认为,正常生长发育的儿童,没有必要服用药物。
对体质虚弱的儿童,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食物或药物,来调整脾、肾、肺等脏腑的失调不足。
如果调理脾胃,对消化不良、厌食等肠胃疾病,可以服用醒脾和胃类的中成药;如果补益肾气,调治遗尿,可以服用金樱子膏等;如果补益肺气,预防感冒,治疗自汗,则可以服用玉屏风散等。
不过,他强调,人参、鹿茸等被成人视为冬季滋补珍品的药物,则可能并不适合孩子,这是因为人参有大补元气、滋补强壮、益肝健脾的功效,但小儿多为阳盛体质而易患热性疾病,如果不是气虚伤身,就不适合服用人参,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上火、流鼻血等情况,产生不良后果。
熬制粥品给孩子进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对易患感冒、咳嗽的儿童,用黄芪、百合、核桃仁和甜杏仁一起熬粥喝,有补气益肺的作用;对厌食的儿童,用山药、生山楂、粳米等熬粥喝,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食用鸽肉粥、虾米粥对儿童有强身健肾的作用。
而对夜晚盗汗、形瘦肢冷、口渴便干的儿童,可采用以下食疗方:太子参10克,去心莲子15粒,加冰糖和适量水,蒸至莲子肉酥烂即可,一日一剂,连服15天为一疗程。
外治法不一定比服药好
小儿推拿、捏积乃至艾灸……这些传统中医保健手法因避免了家长们担心的药物副作用而备受欢迎。
不过,李建强调,小儿推拿等疗法属于“外治法”、“自
然疗法”,只是传统中医疗法中的一种,远没有达到很多机构宣称的具有“包治百病”的功效,甚至也并非完全优于服药。
李建举例,就以家长们热捧的小儿推拿来说,这一疗法是和成人按摩相对应的,只不过成人采取的是按法、摩法等手法来治疗,而小儿则是采取推法、拿法等手法来治疗,前者手法较重,后者手法相对较轻。
有些保健机构在介绍小儿推拿时,常会用上“捏捏揉揉治百病”的宣传语,李建对此并不认可。
他表示,没有任何一种疗法可以做到“包治百病”,任何疗法都有其局限性,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就拿小儿推拿来说,此法可以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但从临床观察看,小儿推拿对于脾胃失调、胃肠疾病以及外感发热等疾病的效果的确较为显著,对很多其他疾病的效果可能就不如应用其他疗法的效果好。
小儿推拿需注意宝宝情绪
小儿推拿中的某些手法可以起到增强孩子体质的效果。
然而,孩子到底要不要做推拿,何时做推拿都是有讲究的。
李建表示,小儿推拿有很好的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中医作用。
一般来说,小儿腹泻、便秘以及咳嗽、发热等呼吸系统疾病,通过推拿可以起到不错的疗效与保健作用。
不过小儿推拿并非百无禁忌。
李建表示,除了要对症外,一般来说,患有较为严重的疾病、休克等情况下并不适宜进行小儿推拿;有传染病的儿童也不适宜进行推拿;推拿部位有皮肤溃疡、湿疹的儿童也不适宜进行推拿。
另外,李建建议,如果孩子有恐惧,或在推拿过程中出现哭闹情况,最好等安抚好孩子情绪后再进行推拿。
除此之外,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宜按摩。
李建建议,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声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一般来说,小儿推拿的部位可分布在全身,有疤痕的部位不宜推拿。
至于推拿的频率,则可以选择一天一次,或者一天两次。
介质使用得当可加分
南京被曝光的一些保健机构使用劣质滑石粉作介质来为孩子进行推拿,这样的做法伤害的是孩子的皮肤。
李建表示,为了更好地进行推拿,由于孩子的皮肤较为娇嫩,在推拿过程中的确会使用一些介质帮助推拿更好地进行,避免手掌直接揉搓孩子的皮肤。
在临床中,推拿的介质应使用优质的滑石粉,或用一些油脂,甚至水都可以作为介质使用,也可以加入一些药物成分作介质。
这些成分的加入需要根据孩子个体的情况来选择,如果孩子属于风寒感冒发热的话,此时的推拿介质可以选择生姜汁,起到散寒的效果。
如果孩子属于风热感冒时,则可以选择菊花水、薄荷水等作为介质来做推拿。
发烧不宜捏积
除了小儿推拿外,近些年捏积也备受家长们的欢迎。
不过很多家长对于小儿捏积的适应证可能并不清楚。
李建介绍,捏积的手法其实也是由中医的推拿手法发展而来。
有些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会选择为孩子捏积来治疗。
对此,李建表示,发烧时,千万不能用捏积的方法来治疗,因为捏积应属于“补法”,多是针对孩子脾胃不好、厌食、积滞等情况,有实火的小儿不能使用此法。
捏脊的具体操作就是让宝宝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宝宝的脊柱捏拿,具体做法是:医者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四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
此法每日做一次即可。
皮肤易过敏的小儿不宜穴位贴敷
李建表示,目前处于冬季,穴位贴敷疗法可能是更符合时令特点的儿童中医疗法。
他表示,相对来说,贴敷是较为简便的保健疗法,选取穴位不同针对的疾病也不相同。
不过,皮肤易过敏的小儿则不宜贴敷,因为他们的皮肤过于娇嫩,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易于产生荨麻疹等皮肤反应,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另外,与成人一样,孩子穴位贴敷也要严格对照适应证。
一般来说,孩子贴敷要在半小时以上才会起效,建议以两小时为上限。
如果孩子皮肤特别敏感,出现烧灼感、疼痛等不适反应则须提前取下。
值得提醒的是,贴敷当日如出现发热、流涕、咳嗽、腹泻等症状,也不宜贴敷。
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将贴敷时间推后一次,同样有疗效。
贴敷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冷饮,应多饮水;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
若出现水疱,待水疱消退后再洗澡。
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儿不宜贴敷。
此外,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现成的贴敷膏药,这类药主要作用是温经通络、化痰平喘等,作用相对平缓。
所以,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去,请医生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来贴。
实施人资质很关键
目前不少保健场所推出小儿推拿、捏积等项目,一些家长也会自学手法在家亲自为孩子实施推拿、捏积。
不过,李建并不认可这种做法。
李建强调,要采用推拿疗法等中医疗法,首先需要有医生的资质才行。
他认为,尽管很多人可能会很轻易地学会某些推拿的手法,但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推拿手法如何正确的运用、又如何选用推拿穴位,针对何种病症应用何种手法都是有讲究的,而这些正是不具备医生资质的人难以掌控的。
不少家长认为,给孩子做按摩之类的,即便没有效果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然而,李建强调,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进行错误的推拿、捏积等行为不仅无效,甚至会起到相反作用,加重病情。
■对话
记者:您认为中医疗法对于儿童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李建:中医疗法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的优点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中医疗法对一些功能性的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中医的保健预防对孩子更有意义,重视预防,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加强卫生,避免风寒,减少疾病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如果您的儿子或孙子从小不爱吃饭,您会如何处理?
李建:小儿不爱吃饭,有诸多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小儿先天脾胃不好,再加之小儿不知饥饱,暴饮暴食易于损伤脾胃,过食寒凉更对脾胃不好,所以,要治疗小儿不爱吃饭,首先不要再损伤脾胃,然后再去调理脾胃。
记者:从保健的角度来看,对于儿童来说,日常饮食和生活最关键的原则是什么?
李建:小儿在日常饮食和生活最关键的原则是要生活规律,饮食不偏颇,适当运动,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与家庭环境。
■专家简介
李建
现担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委员。
本报记者朱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