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介绍文化宣传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莜面的制作
• 莜麦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做法。所谓“三生三熟”,就是说,从生莜麦到做成 能吃的莜面制品,要经历三次生三次熟的过程。莜麦收割下来,拉到场上脱 粒,脱下来的籽粒自然是生的,不能吃。这就是“一生”。要将莜麦磨成粉, 须先将麦粒炒熟。支一口大铁锅,将脱好的莜麦倒入锅内,下架文火,用锅 铲徐徐翻动,颇类似于街头的糖炒栗子。等到莜麦粒炒到黄熟微焦,飘出香 味,这就成了“一熟”,将炒熟的麦粒磨成莜面,这就又成了生的了。这就 是“二生”。莜面粉从外观上看,除了颜色略暗外,和普通小麦磨成的面粉 没什么大区别。当地老乡家习惯用木制的面柜贮藏面粉。这种面柜外漆大红 漆,放在屋子里十分抢眼。北方人家陈设简单,屋里一大半是炕,所以面柜 就是最主要的家具,家境的好坏,从面柜的大小和光鲜程度一眼可看出。莜 面粉在吃的时候,要先和成面,而最特别的是,和面时不能用凉水,得用开 水(当地人叫滚水)。舀适量的莜面粉在面盆里,兑上一半的滚水,就可以 和面了。由于是滚水和面,所以这就成了“二熟”。和好的面,要趁热制成 莜面制品上笼屉去蒸。莜面制品形式多种多样,最省力偷懒的,是用一个木 制的压榨机,将面团挤压成许多条面条,这叫做“压饸饹”;讲究一点的, 用手将莜面团在案板上搓成细细的面条,称之为“莜面鱼鱼”。这种鱼鱼, 一般人一次只能用手搓一根,而最能干的主妇能两手同时操作,且一手能搓 两三根鱼鱼。最常见的制作方法是做“莜面窝窝”:捏一小团莜面,在一块 巴掌大,象搓衣板那样斜搁着的上釉陶板上用右手这么一推,左手拈起一揭, 掀起一片薄薄的莜面片,然后就势在手指上绕成筒状,竖着立在笼屉的纱布 上。许许多多这样的圆筒一个挨一个立在一起,就形成状似蜂窝的莜面窝窝 了。不管是饸饹,鱼鱼还是窝窝,又成了生的了(三生)。接下来就是添水 加柴,烧火猛蒸。当蒸笼中白烟升腾,屋中弥漫着莜面那特有的气味时,莜 面蒸熟了(三熟)。这时,莜面才真正能吃。


• •
美丽的薰衣草庄园
舌尖上的宣化
• 牛奶葡萄 • 宣化牛奶葡萄,属欧亚种(Vitis Feval)东方品 种群,是中国古老的优质葡萄品种之一,分布于 中国西北、华北地区,主要产地为新疆吐鲁番盆 地和河北的宣化、怀来等地,其中宣化地区栽培 面积占栽培总面积的85%以上。宣化牛奶葡萄, 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异,素有“刀切牛奶不流 汁”之美誉,为中国北方最著名的鲜食品种之一。 宣化传统葡萄园已由我国政府向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正式推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 点单位,并将于2013年5月29日,在日本举行的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通过。
• 明朱元璋第十九子曾在清远楼西侧建上谷王府,屯兵以御外夷。 1744年,乾隆皇帝北巡路过宣化府,投白银10万两重修清远楼。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宣化,义和团首领大阿吾曾在清远楼鸣钟聚 义,率众设伏于城北烟筒山处,痛击联军,杀死德军指挥官约克上校。 “文革”期间清远楼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文化部主持对清远楼 进了全面修复。1988年,清远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化的战国红
“战国红玛瑙”是对一种彩色缟玛瑙品种的 称呼。该种玛瑙与出土的战国时期文物中 一些玛瑙饰物同料,因此把此种玛瑙称为 战国红玛瑙。
战国红,黄为尊,红为贵,色多而不杂谓之 君臣分明,此曰“君臣之纲”;缟玟幻化 无常,水线穿梭其中,此曰“无常之道”; 光华内敛,华而不张,乃玛瑙中君子者也。
自古有东红玛瑙和西红玛瑙,东红指的是颜 色不正的玛瑙,经过高温使颜色变红,因 为这个工艺是日本人搞的,故得此名,经 过烧红的玛瑙比较脆,硬度下降,颜色变 深。西红相对的是指天然的玛瑙。简单来 说战国红玛瑙就是朝阳产的一种红缟玛瑙。 红缟是个广义的称呼,纹带呈“缟”状者 称“缟玛瑙”,其中有红色纹带者最珍贵, 称为“红缟玛瑙”,所以也有些说法说战 国红玛瑙是红缟玛瑙的一个新品种。
万柳公园
公园用地40公顷,总体规划为“一湖十 景”,十景有:花港观鱼、海棠春坞、柳 川夕照、枫峦叠嶂、曲池风荷、古道还悠 等景观带。万柳公园的设计浓缩江南园林 之经典,营造湖光山色之美景,以游览、 观赏、憩息为主,并且在园内又重现了当 年“柳川万柳”的胜景。
进入万柳公园,便进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园内安装了许 多了霓虹灯,在夜色中散发着幽幽的光亮。有的霓虹灯装 在了树冠之上,将树叶映得浅绿而透明,在那些透明的绿 叶里飞翔着许多昆虫,它们是欢快的,无忧的;有的是装 在了草丛里,那灯光将纤细的绿草照得似涌动的波涛,高 光处是波涛的脊梁,黑暗处便是波谷了。高低错落的霓虹 灯点缀着万柳公园内的夜色,置身其中,仿若真的是进了 仙境,这种感觉是在白日里没有的。沿那条弯曲的小径前 行,前面不远处听到了几声蛙鸣。儿子快步的往前走了几 步,我们便在那湖水边停下了脚步,夜色的万柳湖面,微 风吹皱了水面,霓虹灯所照之处便是长长的一条色,无数 要色带在湖里交相辉映确也增加了几分兴趣。站在湖边, 已经听不到蛙鸣了,想必是游人的脚步声,话语声惊动了 青蛙们,使它们躲藏在暗处静静的聆听这不知道所言的声 响。自然界就是这样子的,人自以为聪明能把夏夜的蛙鸣 当成一种音乐欣赏,那么做为青蛙们呢,它们何尝不把人 的欢笑时发出的声响与高低起伏的话语当成一种音乐来听 呢?不同的两个世界,汇聚于一园内,自然增添了无数的 乐趣。沿湖边行走,那些人造的假山在夜色里有些狰狞, 或许这些来自于异乡的石头,不肯在此守夜故做些状以此 来宣泄内心的不平吧。
莜面
• 莜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短,成熟后子实容易和外壳脱离,磨 成粉后可食用,就叫莜面,也叫裸燕麦面,又叫油麦面,这种植物的 子实也叫莜麦。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经过精细制作成为食品。莜 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 • 另外,莜面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减肥和美容。 只是莜 面不容易消化(晚餐最好不要吃),要少吃。莜面是河北省张家口市, 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地区,以及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及阴山山地、乌兰 察布市南部的特色食品,主要生长在无霜期短的山地区域。 • 产地 • 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张北县、尚义县、沽源县,康保县、赤城县、崇礼 县,承德市的丰宁、围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乌兰察布市凉 城县、卓资县、化德县、丰镇市及察哈尔右翼中旗、锡林郭勒盟南部。 山西大同市的新荣区、广灵县、左云县、阳高县等。
京西第一府
宣化
宣化城北靠泰顶山,南临洋河水,是镶嵌在阴山山脉 东段山间盆地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 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京西第一府”的美誉。 宣化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夏商时,宣化先后归 属冀州、幽州,春秋时为燕国北境。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 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居沟通南北之要冲,故宣化历来 是汉族和东胡等少数民族聚集地。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率 兵击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 辽西五郡,宣化属上谷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 为36郡,宣化仍为上谷郡。明代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朱橞被 封宣化,也以封地为名叫做谷王。清道光年间,宣化府在 天泰寺街东口建了一座木制单孔布瓦歇山顶的“古上谷郡” 牌坊,以昭示宣化历史的源远流长。最早使用“宣化”名 称的是金代,后来行政建制和名称又有过多次变化,再次 使用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直隶巡抚郭世隆为改革地 方税政,上疏朝廷,废除宣府镇卫、所,设置宣化府,统 领三州八县,为表“宣扬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之意, 奏请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
• 镇朔楼又名鼓楼。坐落在古城宣化区的中轴线上,南与拱极楼、北与 清远楼遥相呼应,构成了古城宣化独特的靓丽景观。镇朔楼是宣化古 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修建干明代早期,历史悠久,与当 时大规模的城工同时兴建。明正统初期,宣化、张家口、大同一线时 常遭受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扰。年久失修的士城墙已经抵挡不住蒙古铁 骑的冲击,边城军民苦不堪言。正统五年(1440年),都察院右副都 御使罗亨信在宣府大举城工,将l日城墙加宽加高,又在城外包砌砖石, 整个工程历时6年。同时,在城内建起镇朔楼,《宣府新城之记》碑 文中写道:“即城东偏之中筑崇台,建高楼,崇七间四丈七尺余五寸, 深四丈五尺,广则加深之二丈五尺,其檐二级。卜置鼓角、漏刻,以 司晓昏。”此碑竖立在镇朔楼之侧。 • 镇朔楼上现存两块木制大匾。一块是悬挂在楼卜南侧的“镇朔楼“- 大匾,长6米,高2米,是1987年按照原样复制的;一块是清高宗乾隆 皇帝 1745年巡视塞北木兰围场,途经宣化时亲笔手书的‘神京屏翰” 大匾,高2.4米,长6.6米,悬挂子楼上北侧。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 大匾边框雕刻出腾云飞舞,状态各异的出海蚊龙。图案精美,刻工精 细,加之苍劲有力的‘神京屏翰”4个大字,浑然一体,具有很高的 艺术欣赏价值。
战国红图片欣赏
清远楼(又名钟楼)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古城宣化正中,又名钟楼,始 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 西与大新四门通衡。内实2层,通高25米,楼阁高17米,为3开间, 6塔椽,前后明间出抱厦,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为 绿色琉璃瓦顶,腰搪、下搪为布瓦顶。梁架斗拱精巧秀丽,循角飞翘, 生气盎然。楼上层搪下,悬挂愿额4块,南曰“清远楼”,北曰“声 通天籁”,东曰“耸峙严疆”,西曰“震靖边氛”。楼内悬有明嘉靖 十八年(公元1539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一口,高2.5米,口径 1.7米,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钟声悠扬宏亮, 可传40余里,颇负盛名。从清远楼正上方向下看,由7.5米高的青瓦 堆积的底座上,高17米的楼身很像十字形的建筑物。楼台底座开有东 西南北四个左右对称的拱形城门。
• 该楼造型别致,结构精巧严谨。可与武汉黄鹤楼媲美,在 国内同属罕见。该楼建筑独具一格,为我国古代精美艺术 建筑之一。 • 走在城中大道上,仰视清远楼您可感受它的威严与雄大。 清远楼高三层,楼顶采用歇山式屋檐构造,整楼皆用青瓦、 木材建成。楼上有开间房五间,三间进深房,四周设一环 形走廊。楼檐是由堪称工艺品的梁、柱以“升”字形支撑, 所以檐角那中国传统建筑式样的反翅,至今看上去仍使人 联想到腾空而起的情形。日本的建筑大师伊东忠太博士曾 著书(《东方的建筑史研究》)称赞清远楼采用的建筑技 术与手法,世上绝无仅有。恰恰是由于其木构技法的卓越 之美,后人称清远楼为“第二个黄鹤楼”。 • 修复后的清远楼碧瓦青砖,金龙玉兽傲首长空,飞檐翘角 气宇轩昂,廊柱斗拱披红挂翠,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钟 高悬风铃叮当,再现了“碧瓦朱甍,烨然绚彩,斗角璇题, 突然凌空”的勃勃英姿。
百度文库
• •
拱极楼 宣化拱极楼是一座重檐歇山布瓦小式建筑,上下两层通高14米,建在九米多 高的连城墩台上。下有南北走向券洞,与清远、镇朔二楼成一轴线p明成化年 称“著耕楼”,清同治年间改称拱极楼,意为拱卫神京,保卫北方边境,阻 挡外来侵略。 拱极楼系宣化城防建筑的一部分,外有月城、瓮城和关城,是宣化城门 中唯一有关城(现在仅存一座城楼)的城楼。宣府城垣自建成之日至今,先后进 行过十几次大小维修,就每个时期的财力、物力、材料、工艺而言,每进行 一次修缮都会有程度不同的变化。据县志记载,清雍正十二年,宣府知府吕 守曾详请拨藩库银两重建四座城楼,又添建四座角楼,这足以说明以前的城 楼已破损不堪或坍塌无存,而现在的拱极楼是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重建于清 雍正年间,但其仍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1989年国家拨专款重修拱极楼, 也基本保持了它的原貌。 宣府是明长城九镇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是北御大漠,南控中原, 捍卫北京的屏障,自其建成以来,抵御了无数战乱,为保卫宣府,捍卫京师 立下了汗马功 劳。尤其是土木之变后,英宗被瓦刺掳去,以其作诱饵诈取宣 府重镇,进一步威逼京师,夺取明朝江山。瓦刺夹英宗来到南门之下,传令 开城门迎接英宗入城。守城总兵杨洪,巡抚罗亨信识破了他们诈降纳城之阴 谋,拒不打开城门,因此保卫了宣府,保卫了国都。 拱极楼,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对它的保护 高度重视,1999年国庆前夕还拨专 款进行了油饰彩绘,使其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