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配送管理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

智能物流系统的应用
智能调度系统
利用大数据和算法优化配送路线,提高车辆和人员的 使用效率。
智能仓储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实现仓库的实时监控和自动 化管理。
智能数据分析
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库存状况等,为决策提供 支持。
绿色物流的推广
绿色包装
推广使用可降解、环保的 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塑 料等污染。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详细描述
采用先进的物流配送技术和设备,如无人配送、智能仓储等,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物流配送信息不对称
总结词
实现信息共享与透明化
详细描述
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各环节信息共享与透明化,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物流配送安全问题
总结词
加强物流配送安全管理
详细描述
制定严格的物流配送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确保物流配送安 全。
配送成本优化
配送成本优化概述
配送成本优化是物流配送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对配送成本 的合理控制,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配送成本优化的方法
采用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法,对配送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 全面分析和控制,实现成本的最优化。
配送成本优化的案例
某电商企业通过采用智能仓储和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配送成本的 降低和效率的提高。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 及案例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概述 • 物流配送优化方法 • 物流配送管理案例 • 现代物流配送面临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 未来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
01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概述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物流配送优化方法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第4章配送方案的优化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第4章配送方案的优
化
一、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的优化方法
1、改善配送路线: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减少配送距离,
缩短配送时间,节省成本,及时完成配送任务;
2、提高配送车辆的性能:提高配送车辆的性能,提高配送车辆的运
输效率,在较短的距离内完成更多的配送任务。
3、提高配送人员的技能:培训并定期考核配送人员的技能,提高配
送人员的技能水平,使配送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配送任务;
4、优化物流管理流程:优化物流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物流业务的质量;
5、采用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物流的智能化,构建精准
物流体系,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及物流任务的智能跟踪等,提升物流
配送效率及质量。
二、案例:鼎力物流配送
鼎力物流作为一家专业的国际物流服务商,以提供最专业,最全面,
最优质的服务为宗旨,力求发挥更大的价值。
1、实施智能物流技术:鼎力物流采用了日本新颖的智能物流技术,
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跟踪,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实时发放配送任务,
保证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优化配送路线:鼎力物流通过大数据分析。
现代化物流的规章制度

现代化物流的规章制度一、物流公司的责任和义务1.1 物流公司应依法经营,合法合规开展物流服务,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1.2 物流公司应依据客户要求,及时、准确地完成货物的收发、运输及配送等服务。
1.3 物流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管理,确保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服务意识。
1.4 物流公司应保障货物的安全运输,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险服务,减少货损货差。
1.5 物流公司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客户可以随时查询货物状态信息。
1.6 物流公司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繁荣发展。
二、客户的权利和义务2.1 客户有权要求物流公司提供相关服务的服务合同及收费明细,并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2.2 客户应按照物流公司的要求提供准确的货物信息及交货时间,并承担相应的运输费用。
2.3 客户应合理安排货物装载和卸货的时间和地点,确保物流公司能够按时完成服务。
2.4 客户需在货物送达期间进行签收,并核对货物的数量和质量,如有问题需及时与物流公司联系。
2.5 客户应积极配合物流公司开展服务,确保货物顺利运输,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6 客户不得私自将货物中途改变目的地或交由第三方,需与物流公司协商一致后方可进行处理。
三、货物的包装和保管3.1 货物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3.2 货物的包装应清晰标注相关信息,包括收发货人信息、货物名称、数量等。
3.3 货物的保管应在指定仓库内进行,禁止私自转运或暂存,以免造成货损。
3.4 货物的保管责任由物流公司全权承担,如出现货物损坏或丢失情况,物流公司应负责赔偿。
3.5 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如有特殊要求或保护需要,应提前与物流公司协商补充协议。
3.6 货物到达目的地后,客户应尽快进行签收并核对货物,如有问题应及时与物流公司联系处理。
四、物流信息管理4.1 物流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货物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客户。
4.2 物流公司应对客户信息保密,并依法遵守相关信息保护规定,确保信息安全。
企业物流管理06-现代企业配送管理.ppt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
专业配送中心; 柔性配送中心 ; 供应配送中心; 销售配送中心 ; 城市配送中心 ; 区域配送中心 ; 储存型配送中心 ; 流通型配送中心 ; 加工配送中心 。
-7-
企业物流管理
-3-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配送的主要形式
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类 ,如品种或单品种、 大批量配送 ;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 ; 按配送时间和数量分类 ,如定量配送 ;定时配送 ; 定时定量配送 ;定时定量定点配送 ;定时定线配送 ; 即时配送 ; 按配送组织者分类 ,如商店配送 ;配送中心配送 ; 仓库配送 ;生产企业配送 ; 按配送专业化程度分类 ,如综合配送 ;专业配送 。
-8-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型
以零售经营为主体的配进中心 零售经营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考虑建立自己 的配送中心,为专业商品零售店、超级市场、百货 商店、建材商场、粮油食品商店、宾馆饭店等服务。 社会化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以物流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最强的是运输配送能力,地理位置优 越,如港湾、铁路和公路枢纽,可迅速将到达的商 品配送给用户。它提供仓储储位给制造商或供应商, 而配送中心的商品仍属于制造商或供应商所有,配 送中心只是提供仓储管理和运输配送服务。这种配 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往往较高。
-2-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电子商务对企业配送的影响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第2章配送概述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
23.11.2020
第2章配送概述
4
1、配送与其他相近概念的区分:
(1)配送与送货(交货)
承担者
送货类型
送什么
配送 由专职流通企业所承担 中转型
需要什么送什么;
送货 是生产企业和商品经营企 直达型
业的一种推销手段
生产什么,有什么,送什 么。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
23.11.2020
第2章配送概述
28
生产企业1
生产企业2
专业配送中心
生产企业m 共同配送结构图
客户1 客户 客户n
(3)共同配送易出现的管理问题
一是参与人员多而复杂,企业机密有可能泄露。
二是货物种类族多、产权多主体,服务要求不一致, 难以进行商品管理。当货物破损或出现污染等现象时, 责任不清,易出现纠纷,最终导致服务水准下降。
同受益的商业原则。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
23.11.2020
第2章配送概述
9
二、 配送的发展阶段
配送的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
初期的配送只是一种粗放型、单一性的活动,其活动范围小,规模 不大,企业开展配送的目的只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 率。
配送的发育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
23.11.2020
第2章配送概述
17
类型3:按配送的时间和数量分 定时配送 定量配送 定时定量配送 定时定路线配送 即时配送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
23.11.2020
第2章配送概述
18
类型4:按配送组织的经济功能分 销售配送 供应配送 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 代存代供配送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第7章配送成本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差异化策略
差异化策略:按产品的特点、销售水平,来设置不同的库存、不同的运输方式以及不同的储存地点。指导思想:产品特征不同,顾客服务水平也不同。差异化优势:势必降低配送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配送成本。
按ABC分类管理案例:
一家生产化学品添加剂的公司,为降低成本,按各种产品的销售量比重进行分类A类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70%以上,B类产品占20%左右,C类产品则为10%左右。对A类产品,公司在各销售网点都备有库存,B类产品只在地区分销中心备有库存而在各销售网点不备有库存,C类产品连地区分销中心都不设库存,仅在工厂的仓库才有存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企业总的配送成本下降了 20%之多。
假定某企业销售额为1000元,配送成本为100元。如果配送成本降低10%,就可以得到10元的利润。这种配送成本的乘数效应是不言自明的。假如这个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2%,则创造10元利润,需要增加500元的销售额,即降低10%的配送成本所起的作用相当于销售额增加50%。可见,配送成本的下降会产生极大的效益。
主要内容:
配送成本概述配送成本核算配送服务与配送成本
第一节 配送成本概述
配送成本的含义 配送成本的特征 配送成本的分类 配送成本的影响因素 计算配送成本的意义
1、配送成本的含义:
物流成本:各种劳动和资源的货币表现。具体地说,它是物资在实体运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过程中)所耗费的中,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配送成本:是指配送活动的备货、储存、分拣、配货、送货、送达服务及配送加工等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配送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第二版)第4篇 配送与供应链管理 29-34

4.作业流程管理 伊藤洋华堂店铺中的作业实行各单品POS数据的灵活运用。主
要是根据前一天的销售数据,结合库存基准来决定下一步 的作业。这种作业又有两种形式,即陈列补货和商品订货。 陈列补货是在货架缺货时及时进行补货、上架。 商品订货通过POS系统和店铺计算机,各店铺能及时预测傍晚 商品销售的数量,并根据店铺商品库存的情况,及时订货。 目前,物流配送实行的是早上、下午的1日2次配送体制。
仅就物流而言,提高物流作业水平,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是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资生堂循序渐进式地建 设物流配送体系的作法,是很值得我国许多企业借鉴的。
(3)伊藤洋华堂的共同配送方式
伊藤洋华堂在总结了经验之后,又于1985年12月再次实 施窗口批发制的试验,而且这次试验的范围很广,主要以 崎玉县和千叶县的店铺为中心,加上部分茨城县、东京都 的店铺,一共39个店铺,试运行的商品主要是加工食品。
伊藤洋华堂做好了试验的充分准备,与批发企业达成了 一致的意见,得到了积极的配合,所以,取得了全面成功, 进展十分顺利。
(2)伊藤洋华堂存货滞销标准
从1982年3月到1984年秋天的2年半时间内,伊藤洋华堂 最出色的表现是店铺内没有滞销品,这是反映店铺经营绩 效的标志。
现实管理活动中,最困难的是如何确定什么是滞销品, 什么商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程度上是合理的,滞销品削 减多少最为恰当,用什么尺度来衡量等问题。
伊藤洋华堂每年采购的商品品种有60多万种,面对这么多的 商品,让商场的负责人自己去判断哪些是滞销品是根本不 可能的,所以,必须尽快确定各种商品的库存水平。 伊藤洋华堂在商品库存管理上,曾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地 制定滞销标准,制定完后,再将这种标准拿到店长会议上 讨论,最后形成统一意见,并按这个标准实施。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第1章物流配送绪论

➢农业物流
▪ 第二产业物流
➢制造业物流、建筑业物流
▪ 第三产业物流
➢零售业物流、教育业物流
3、按物流活动地域范围分类
国际物流 国内物流
区域物流 城乡物流
行政区域物流 经济区域物流
城镇物流 乡村物流
4、按物流过程分类
▪ 供应物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 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0.2 物流分类
1、按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宏观物流: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带有总体性
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 (社会物流、国际物流)
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具体
物流活动,起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供 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
2、按物流活动所属的产业分类
传统的有一定距离的相互存有利害的企业关系
企业2
商•货流 信息流
企业3
分工明确又协作经营 共享信息系统 共担库存风险 共同计划 共同开发产品 共担投资风险
企业4
企 业 关 系 的 演 变
企业1
企业2 企业3 企业4 顾 客
战略合作的“链化”的企业关 系
顾客
4、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
物流
物流
物流
物流
商流
商品流通过程示意图
四、物流管理
1、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定义
《物流术语》(2001)对物流管理的解释为:
为了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 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活动过程及相关信息进 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为了以最低的物 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 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现代物流的配送及业务管理

定量配送:按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中进行配送。
定时定量配送:按照规定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进行配送。
定时、定路线配送:在规定的运行路线上制定到达时间表, 按运行时间表进行配送,用户可按规定路线及规定时间接货和提 出配送要求。
即时配送:完全按用户要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配送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以某天的任务为目标,在充分掌握这一天需要地点、
需要量及种类的前提下,及时安排最优的配送路线并安排相应的
配202送3/6车/18 辆,实行配送。
10
7.1.3.4其它配送方式
❖共同配送〔joint distribution〕
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 方案,共同对某一地区用户进行配送, 具体执行时共同使用配送车辆,这种方
式称共同配送。
2023/6/18
重点掌握:配送的定义、特点、方式、配送中 心的功能,两种配货作业方法,节约里程法,提高 配送经济效益的途径。
2023/6/18
1
配送及配送业务管理:
第一节 配送概念 第二节 配送业务 第三节 配送管理
2023/6/18
2
配送是现代物流系统的一个子 系统。
配送〔distribution〕是按用 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 货、配货等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 按时送达指定的地点和收货人的物 流活动。
2023/6/18
3
7.1 配送概念
7.1 Conception of Distribution
7.1.1 配送的特点
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
2、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配送〕。
3、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与其它活动 共同构成的组合体。
4、配送是以供给者送货到户式的服务性供给。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第5章智能配送

03 智能配送的应用场景
电商物流
自动化分拣
利用智能识别和机器人技术,实 现商品的快速、准确分拣,提高
分拣效率。
智能调度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 对配送任务进行智能调度,确保配 送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配送任 务。
智能配送
利用智能终端和无人配送技术,实 现最后一公里的智能配送,提高配 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进入21世纪,随着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智 能配送得到了快速发展和 应用。
成熟阶段
目前,智能配送已经进入 了成熟阶段,成为现代物 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智能配送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RFID 等设备,实现物品的实时跟踪 和信息交换,提高了物流配送 的透明度和效率。
智能物流将为制造业提供更精准的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政策支持助力智能配送普及
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 持智能配送的发展,提供资金和
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政府将加强智能配送基础设施建 设,如建设智能化的仓储设施和
配送中心。
政府将推动智能配送标准的制定 和实施,促进智能配送行业的规
范化发展。
绿色智能配送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终端配送
智能化终端设备
如智能快递柜、无人配送车和无人机等,能够实现快递的自 助领取、无人配送和精准投递等。
技术支持
通过引入物联网、定位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实现对终端设备 的远程监控和管理,确保终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04 智能配送的优势与挑战
提高配送效率
自动化配送
智能配送通过自动化技术,减少人工干预,提高配送流程的效率 和准确性。
智能配送虽然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其技术和管 理要求较高,推广难度较大。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 配送方案的优化

劳动消耗最低
29.03.20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魏洁
17
2、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 以上目标在实现时都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必须在
满足这些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相应的目标。一般配送 约束条件有以下几项:
路线允许通行的时间限制:某些路段在一定的时间范围 内,不允许某些种类的车辆通行,确定配送路线时应考 虑这一因素;
(一)配送路线选择原则 (二)配送路线选择方法
29.03.20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魏洁
15
(一)配送路线选择原则
1、确定目标 2、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
29.03.20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魏洁
16
1、确定目标: 目标的选择是根据配送的具体要求,配送企业的
实力及客观条件来定的,有以下多种目标可以选择:
25
(1)简单配送路线的确定
例4-2 :如图4-1所示,求起点A到终点J之间行车时间最短的路线。 节点之间的每条线路上都标有相应的行车时间,节点代表公路的 连接处。
图4-1 起点A与终点J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示意图
29.03.20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魏洁
26
表4-2 最短路径法的计算步骤表
配送资源计划(DPRⅡ):是DRP的延伸,其功 能是控制管理配送渠道,规划配送系统的主要 资源。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Planning
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
29.03.20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魏洁
8
DRP的输入和输出:
商品需求文件
物流配送管理办法

物流配送管理办法一、前言物流配送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商品的快速、准确地达到消费者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物流配送,提高配送管理水平,制定本物流配送管理办法。
二、配送流程物流配送流程是指商品从仓库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为了确保流程的顺畅,需要制定以下配送管理措施:1. 订单生成与处理订单的生成应准确记录商品、数量以及配送地址等信息,并及时处理订单,确保准确无误。
2. 货物分拣与打包根据订单信息,将商品按照订单指定的数量进行分拣,并进行标志、打包等工作,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3.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货物种类、数量和配送地址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快递、物流公司派送等,确保货物能够及时送达。
4. 运输监控与跟踪对运输过程进行监控与跟踪,及时掌握货物的位置和状态,确保货物能够按时、按量送达。
5. 收货与签收确认消费者收到货物后,进行验收,并在确认无误后签收,确保货物准确送达,并避免纠纷的发生。
三、配送管理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配送的管理水平,制定以下管理措施:1. 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订单生成、货物跟踪、配送路线规划等功能,提高配送效率。
2. 配送车辆管理对配送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带来的延误。
3. 人员培训与管理为配送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配送技能和服务意识;加强对配送人员的管理,确保他们的工作状态和行为符合要求。
4. 库存管理合理控制配送中心的库存,减少滞留和过剩现象,提高仓储效率,避免损失和浪费。
5. 问题反馈与处理建立消费者投诉和问题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的问题和纠纷,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配送绩效评估为了提高物流配送质量,建立良好的绩效评估机制:1. 时效性评估根据订单的要求和实际配送情况,评估配送的时效性,如准时送达率、延误率等。
2. 满意度评估通过消费者的反馈和评价,评估配送的满意度,如服务态度、货物完好度等。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设置与管理

业 及其 他与 市 民生 活息 息相 关 的服 务业 ,
提 供 必 要 的 配 送 服 务 , 甚 至 直 接 为 市 民
生活 服 务。
Hale Waihona Puke 科 学 管 理 制 度 ,现 代 化 的 管 理 方法 和 手
力 , 从 中 制 定 出 自 己 的 短 期 和 长 期 的 发
展 计 划 , 定 I标 份 额 , 而 决定 所要 达 确 i i 进 到 的 规 模 。 在这 方 面 除 了要 求 对现 实 要
有 全 面 而 清 醒 的认 识 ,还 要 有 很 强的 科
都是 以一 定 的 设 施 形态 而 存在 ,在物 流 系统 中 发 挥 着 不 同 的 作 用 。 配 送 中心 作 为 物 流 中 心 的一 种 主 要 形 式 , 时 便和物 流 中心 等 同起 来 , 被 有 亦 称为 物 流 配 送 中 心 。关 于 配 送 中 心的 定 义 ,这 里 引用 王之泰 在 现 代物 流 学 中 给其 下 的定 义 :配送 中心 是 从 事 货物 配 备 ( 货 、加 工 、分 货 、拣选 、配 货 )和 集 组 织 对 用 户送 货 ,以 高 水 平实 现 销 售 和 供 应的 现 代流 通设 施 。
作 为 配送 中心 最 主 要 的 工作 是 配 备 货 物 。 配 送 活 动 与 销 售 或 供 应 活 动 结 合
的选 择 必 将 引起 配送 服 务 的 竞争 。所 以
配送中心的选址要 充分体现服务竞 争 ,
借以 防止 垄断 的产 生 和服 务 质量 的下 降 。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

1、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配送与物流的差异(1)从物流角度看,配送是最终消费者的物流,(所以配送与顾客的关系更为紧密,是最终配置);从商流角度看,物流是商物分离的产物,而配送是商物合一的产物。
(2)从区域上看,物流的范围更广,配送的范围相对狭窄。
(3)从商品品种上看,物流的品种较少,配送的品种较多。
(4)从客户量上看,物流的客户量少,需求量大,配送的的客户量大,需求量较少。
3、配送与运输的差异(1)从线路上看:运输通常为干线运输,运输距离长;配送通常为支线运输(末端运输),运输距离较短,导致配送运输难度更大。
(2)从商品品种上看:运输通常是少品种、大批量运输,配装配载难度小;配送通常是多品种、少批量运输,配装配载难度大。
(3)从运输工具上看:运输的完成可以根据需要选用选用运输工具,五中运输工具均常见,以大型货车或铁路、水路运输居多;配送的完成因为其送货区域较小,客户需求量较少,通常以小型货车最为常见。
(4)从管理目的上看:运输以效率优先,在运输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如何降低运输成本,选用最合适的线路,最合适的运输工具来完成运输任务:配送以服务优先,配送实施之前首先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服务要求采取不同的配送方式,其次在考虑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5)从附属功能上看:运输通常有装卸、捆包作业,其作业环节比较单一;配送通常有装卸、保管、包装、分拣、流通加工等作业,其作业环节的复杂程度根据商品特征有很大差别,但通常比运输的环节多、复杂、不确定性较大。
4、即时配送是指完全按照用户突然提出的时间、数量方面的配送要求,,随时进行配送的方式。
5、按配送和商品种类及数量的不同分类:(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2)多品种少批量配送(3)配套成套配送6、配送的作业目标:快速响应、最低库存、整合运输(装载率、实车率、运转率)7、商物分离的配送结构模式的优点:(1)只提供物流代理服务,企业收益主要来自服务费,经营风险较小。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第一章配送概述

配送的近代发展
80年代后配送被广泛采用成为多 功能的供货活动。
80年代以后,受诸多因素影 响,配送有了长足发展,而且以 高技术为支撑手段,并形成系列 化、多功能的供货活动。具体表 现在: 第一, 配送区域进一步扩大。近 几年,实施配送的国家已不限于
配送的近代发展
第二, 配送的发展极为迅速。无论是配送的规模和数 量,还是配送的方式方法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首先是,配送中心数量和规模增加。在日本,全 国各大城市建立了多个流通中心,仅日本最大城市东 京就建立了5个流通中心。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 货物急剧增加;消费向小批量、多品种转化;销售行 业竞争激烈,传统的做法被淘汰,销售企业向大型化 、综合化发展,使得配送的数量增加也非常迅速。而 且,配送的品种也是全方位面向社会,涉及到方方面 面的货物种类。其次,随着配送货物数量增加,配送 中心除了自己直接配送外,还采取转承包的配送策略 。而且,在配送实践中,除了存在独立配送/直达配送等 一般性的配送形式外,又出现了‘共同配送’.‘即时配送’ 等配送方式.这样,配送方式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GB在《物流术语》的定义: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 ,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 地点的物流活动。(Distribution——Delivery)
•2020/7/20
•6
配送制形成的必然性
1、配送的历史渊源及其近代发展 配送制形成的必然性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但随之也出现了流通 落后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生产进一步发展。分散的物 流使流通机构庞杂。当时,日本曾做过的一项调查表 明,由于社会上自备车辆多、道路拥挤及停车时间长 ,使企业收集和发送货物的效率明显下降。但是如果 减少企业自备车辆就意味着企业运输能力的减少。为 了保证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顺利开展,需要依赖社会的 运输力和仓储力。但这不是单个企业单独能够解决的 。因此,日本政府在筹划建立物流中心和'物流团地' (节点)的同时,还积极推行了'共同配送制度'。经 过不断变革,一种被日本实业界称之为'配送'的物流 体制便应运而生了。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优化方法及案例-配送方案的优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魏洁
基本步骤:步骤1:作运输里程表,列出配送中心到客户及客户间的 最短距离;步骤2:求出节约历程Sij;步骤3:将节约里程从大到小排序;步骤4:确定单独送货的配送路线;步骤5:根据载重量约束与节约里程大小,将各客户结点 连接起来,形成相应的配路线方案。
F
228
CF
5
ACEF
DDIH
348138+156=294174+84=258228+60=288
I
258
EI*
6
ACFI
DDHJ
348138+156=294228+60=288258+126=384
H
288
FH
7
ACFHI
DDGGJ
348138+156=294288+132=420288+48=336258+126=384
D
294
CD
8
HI
JJ
288+126=414258+126=384
J
384
IJ*
注:*表示成本最小路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魏洁
(2)有装载限制的配送路线的确定
节约里程法: 基本规定:利用节约法确定配送路线的主要出发点是,根据配送中心的运输能力(包括车辆的多少和载重量)和配送中心到各个客户以及各个客户之间的距离来制定使总的车辆运输的吨公里数最小的方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魏洁
配送计划表 配送地点(部门) 年 月 日
序号
客户名称
物品名称
物品规格
配送数量
配送时间
车辆状况
合 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魏洁
现代物流管理名词解释

现代物流管理名词解释物流管理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多个方面。
在物流管理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和实践。
一、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与协调,实现物资、信息和资金的流动,以达到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作用,涉及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等多个参与方。
二、仓储管理(Warehousing Management)仓储管理是指对货物在仓库中的存放和管理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
它包括仓库选址、仓库设计、货物的入库和出库管理、质量控制、库存管理以及仓库设备的维护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仓储管理,可以提高仓库的货物周转率和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并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三、配送管理(Distribution Management)配送管理是指对货物从仓库到最终用户之间的运输和分配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
它包括路线规划、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成本的控制、货物跟踪和配送进度的管理等。
通过合理的配送管理,可以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提高配送的准时率和满意度, 并降低运输成本。
四、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第三方物流是指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或服务供应商进行物流管理和操作的方式。
企业将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承担,可以降低企业自身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三方物流公司通常具备雄厚的物流资源和专业的物流团队,能够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五、跨境电商物流(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跨境电商物流是指在跨境电商交易中,涉及到的货物流动和配送环节的整体管理和控制。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知识点整理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知识点整理物流配送在现代商业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以下将对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整理。
一、物流配送的概念与特点物流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其特点包括:1、时效性: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准确送达目的地。
2、准确性:确保货物的品种、数量、质量等符合要求。
3、服务性: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提供优质的服务。
4、复杂性: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
二、物流配送的流程1、订单处理客户下达订单后,企业需要对订单进行审核、确认,包括货物的种类、数量、交货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2、备货根据订单需求,从仓库中拣选货物,并进行质量检验和数量核对。
3、储存在配送过程中,可能需要对货物进行短期储存,以等待运输或进一步处理。
4、装卸搬运将货物装上运输工具,以及在到达目的地后进行卸货。
5、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将货物从起点运送到终点。
6、配送加工根据客户要求,对货物进行简单的加工,如分割、包装、贴标签等。
7、送达服务将货物送到客户指定地点,并完成交接手续。
三、物流配送模式1、自营配送模式企业自己建立配送中心,负责货物的配送。
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控制配送过程,提高服务质量;缺点是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2、共同配送模式多个企业联合起来,共同使用一个配送中心或配送网络。
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但存在协调和管理上的难度。
3、第三方配送模式企业将配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能够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但可能对配送过程的控制力度较弱。
四、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1、选址要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客户分布、土地成本等因素,选择最优的配送中心位置。
2、布局合理规划配送中心内部的功能区域,如收货区、存储区、分拣区、发货区等,以提高作业效率。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第3章配送方案的优化

从某个节点开始,不断选择连接已选 节点和未选节点中的最小边,直到所 有节点都被选中。
动态规划算法01配送问题中的动 Nhomakorabea 规划应用
将配送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 通过求解子问题的最优解,得到 原问题的最优解。
02
状态转移方程
描述子问题与原问题之间的关系, 通过状态转移方程求解子问题的 最优解。
自动化决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配送方案的自动化决策, 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调度系统
构建智能调度系统,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 据,自动生成最优配送方案,并实时调整。
绿色配送方案优化
绿色配送
01
在配送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包装、
绿色运输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根据货物的特性、运输距离和时间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运 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或航空),以达到降低成本 的目的。
库存成本优化
01 02
库存量控制
通过合理控制库存量,避免库存积压和浪费,可以降低库存成本。采用 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实时库存监控、安全库存设置等,可以实现库 存量的有效控制。
路径的节点,最终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Bellman-Ford算法
02 适用于带权重的无向图,通过不断更新节点间的距离
,最终找到最短路径。
Floyd-Warshall算法
03
适用于带权重的无向图,通过动态规划的思想,找出
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
最小生成树算法
Kruskal算法
通过不断选择边,构建最小生成树, 确保每条边只被选择一次。
车辆调度问题(VSP)
总结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发育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随着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随着 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货物运输量的急剧增 加和商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配送在一些发达 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一些发 达国家的企业相继调整了仓库结构,组建或设立 了配送组织(配送中心),普遍发展了货物配装、 配载及送货上门活动。这期间,不但配送的货物 种类日渐增多(除了种类繁多的服装、食品、药 品、旅游用品等日用品种类的消费资料之外,还 包括不少生产资料产品),而且配送的范围也在 不断扩大,此时开始有意识地降低配送成本,在 企业内部考虑配装、配载及送货活动,开始和其 他企业合作,实现“共同配送”,建立比较完善 的配送体系。
(3)消费者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增长,发达国家的产业界发生了一些变化:
普遍采用新型的生产方式,据资料介绍,在经 济高速增长时期,即时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 生产作业方式,弹性生产系统一度得到了推广; 生产者和需求者对物流服务日益重视,对物流 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与此相联系,就物流运动而 言,不但要求提高它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从而 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而且要求它以合理 的方式运作,较好的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需 要。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合理化随即被列入了人们 的议事日程。并且成了物流业发展的方向。而配送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带动发展起来的。
(1)1985年《日本工业标准(JIs)物流用语》对 1985年 日本工业标准(JIs)物流用语》 配送的定义是:“把货物从物流据点送至收货人的 交货行为。” (2)1991年日本日通研究所编写的《物流手册》对 1991年日本日通研究所编写的《物流手册》 配送的解释为:“面向城市和区域范围内,对需要 者进行的运输。”
配送管理 参考教材:刘云霞
目
一、配送的概念 二、配送的产生与发展
录
一、
配送概念
配送概念
配送作为物流的一个主体功能要素,随着生 产方式的变化和消费者个性化的发展,其重要性 越来越明显,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由于配 送包含物流的几乎所有功能要素,从某种意义上 说,配送属于物流的一个缩影。 配送通常是对英文“Delivery” 配送通常是对英文“Delivery”的意译,也有 人认为是“Distribution” 人认为是“Distribution”的意译。目前,由于人们 对配送概念的理解侧重点不同,因而在给配送下 定义和表述其内涵时,尚无统一标准,不同的国 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配送有不同的定义。 日本和美国对于配送的定义主要有以下表述。
(3)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配送是一种从物流 )配送是一种“中转” 节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从送货功能看, 其特殊性表现为: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 而不是生产企业;配送是“中转” 而不是生产企业;配送是“中转”型送货,而一 般送货尤其是从工厂至用户的送货往往是直达型; 一般送货是生产什么送什么,配送则是企业需要 什么送什么。所以要做到需要什么送什么,就必 须在一定中转环节筹集这种需要,从而使配送必 然以中转的形式出现。当然,广义上讲,许多人 也将非中转型送货纳入配送的范围,将配送的外 延从中转型扩展到非中转型,仅以送为标志来划 分配送的外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 18354--2001) 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 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 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这一定义 比较全面的描述了配送的内容、功能、目的和范 围。从该概念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配送所具 有的内涵。
(5)配送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在定义中强调按用 5)配送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在定义中强调按用 户的订货要求,明确了用户的主导地位。配送 是从用户的利益出发,按用户的要求进行的一 种活动,因此,在观念上,必须明确用户第一, 质量第一。配送企业的地位是服务地位而不是 主导地位,因此不能从本企业的利益出发而应 从顾客的利益为出发点,要在满足用户的利益 基础上,实现本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不 能利用配送损伤或控制用户,不能利用配送作 为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割据市场的手段。
二、 配送的产生与发展
1 配送的产生:
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手段,产生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3 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供求不平衡,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在人类社会 (1)供求不平衡,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在人类社会 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特别是人们称之为 “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尤为活跃。科学技术 的不断创新,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提高了 劳动生产效率,从而使社会上的物质财富不断增 加,导致市场需求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另一方 面,扩大了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 革,最终将社会生产推向了专业化、社会化和现 代化的发展轨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某些工 业基础比较好的国家,率先抛弃了小生产方式, 建立起了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发展了市场经济
(1)配送范围:根据配送的商品品种、价值、客户分 (1)配送范围:根据配送的商品品种、价值、客户分 布不同,范围应该有差异。 (2)配送的目的:满足用户的要求,但是不同的用户 (2)配送的目的:满足用户的要求,但是不同的用户 其要求是不同的,因此配送应该具有灵活性。 (3)配送的功能: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 (3)配送的功能: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 作业,是为了达到用户的要求,在降低配送成 本的前提下,采取的手段,因此功能应根据需 要设置,并要考虑其是否具有附加价值。 (4)配送的要求:按时送达,体现了配送的服务性 (4)配送的要求:按时送达,体现了配送的服务性 (5)配送的本质:物流活动,体现了配送属于物流的 (5)配送的本质:物流活动,体现了配送属于物流的 范畴。
2 配送的发展
配送是随着市场成长的一种必然的市场行为,是 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回顾历史,我们可 以看到,配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萌芽阶段、发育阶段和成熟阶段。
1)萌芽阶段:配送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萌芽阶段:配送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初期。在这个时期,物流运动中的一般性送货开 始向备货、送货一体化方向发展。从形态上看, 初期的配送只是一种粗放型的活动,范围很小, 规模不大。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展配送活动的主 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 因此,在发展初期,配送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 能来发挥作用的,此时的配送效率较低,只是无 意识的进行配装、配载,体现的是一种偶然性的 行为。
我国学者在学习、引进国外物流科学知识时, 直接引用了日本的“配送” 直接引用了日本的“配送”这个术语,但 与此同时,又对配送的概念、性质和内涵 做出了新的解释,提出了配送的内涵包括 配与送两种活动,对配送的概念有了较全 面的理解和认识。关于对配送内涵的认识,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配送的内 涵 2、从配送实施形态的角度理解配送的内涵
(2)物流运作存在问题。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经济高速增长,但随之也出现了物流分散,流 通落后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分散的物流使流通机构庞杂。当时,日本曾做 过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社会上的自备车辆多, 道路拥挤及停车时间长,使企业收集和发送货 物的数量明显下降。但是如果减少企业自备车 辆,就意味着企业运输能力的减弱。为了保证 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顺利开展,需要社会的运输 力和仓储力,但是,这不是单个企业能够独立 解决的。因此,日本政府在筹建物流中心和物 流基地“节点”的同时,还积极推行了“共同 配送制度”。经过不断变革,一种被日本实业 界称之为“配送”的物流体制便应运而生了。
(3)日本文部省审定的物流培训教材中对配送的定 义为:“最终将物品按指定时间安全准确交货的输 送活动。” (4)日本物流协会和能源协会出版的《物流战略和 )日本物流协会和能源协会出版的《 革新事例——面向21世纪战略物流的挑战》 革新事例——面向21世纪战略物流的挑战》一书对 配送的定义为:“从中央仓库或小型供货点送货到 顾客处的发送货物活动。” (5)日本菊池康在《物流管理》一书中认为配送是 )日本菊池康在《物流管理》 “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
1 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配送的内涵 • 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对配送在社会 在生产中的位置和配送的本质行为进行表 述: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 终配置的经济活动。这个概念的内涵概括 了以下四点:
(1)根据经济学家的理论认识,配送是资源配置的 一部分,因而是经济体制的一种形式; (2)配送的资源配置作用是“最终配置”,因而是 接近顾客的配置。接近顾客是经营战略至关重 要的内容。美国兰德公司对《财富》 要的内容。美国兰德公司对《财富》杂志所列 的500家大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经营战略和 500家大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经营战略和 接近顾客至关重要”,证明了这种配置方式的 重要性。 (3)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送货,这里面强调现代 送货,表达了和我国旧式送货的区别,其区别 在于:以现代两字概括,即现代生产力、劳动 手段支撑的,依靠科技进步,实现配和送有机 结合的一种方式。 (4)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是处于接近顾 客的那一段流通领域,因而有其局限性。配送 是一种重要方式,有其战略价值,但是它不能 解决流通领域的所有问题。
(9)我国物流前辈王之泰从两个方面对配送进行 了定义:一是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对配送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位置和配送的本质行为表述 为:" 为:"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 的经济活动";二是从配送实施形态表述为:" 的经济活动";二是从配送实施形态表述为:"配 送是按用户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节 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户" 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户"。 (10)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10)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18354-2001)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 2001)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 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 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