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学基础——产房管理
管理规模化养猪场产房的细节
产房工作重在细节管理。如何将产房工作落实到位,除了技能训外,还要在查缺补漏、发现问(想了解更多养猪技术,请点击右侧的“更多养猪技术”)题及时解决上下功夫。
一、母猪管理
产前母猪洗澡母猪进产房前,产床、保温箱等要彻底清理消毒,将母猪身上脏物冲洗干净,然后用药液消毒1次,到上产床后第2天再连猪带床进行一次消毒,尽可能减少从种猪舍带来的病原体。
分娩母猪的护理母猪分娩后,生殖道仍处于开放状态,体力衰弱,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致病,要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产后母猪的饲喂母猪分娩后采食量高低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断奶重和母猪断奶后发情,一般情况下根据母猪食欲、膘情、胎次进行,采用湿拌料,夏季可增加饲喂次数,提高泌乳期的采食量,减少泌乳期失重;泌乳期采食量控制在6千克以上,分娩后的母猪每天饲喂红糖200克,每天2次,连用10天,这样有利于母猪体力恢复和恶露的排出,为下个繁殖周期奠定基础。
二、仔猪管理
接生备齐各种工具(接生布、保温灯、碘伏、消毒线、剪刀、剪牙钳、保健药物等),用 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乳房,对产床进行消毒,最后清洗母猪会阴部。当子猪分娩后,先把口鼻内的黏液清理干净,再把全身擦拭干净,然后在离脐部2厘米~3厘米处结扎脐带,离结扎处l厘米剪断脐带,擦碘伏彻底消毒;剪牙要剪成平齿,不伤及牙龈,防止细菌感染;灌服口服药物如庆大霉素、乳酸环丙沙星等抗生素2毫升,预防子猪腹泻;给子猪奶时首先挤掉第1滴奶水,了解母猪的有效乳头数,让子猪及时吃上初乳。
接生后的护理
1、寄养 寄养目的是为了提高子猪成活率和整齐度。选择奶水好、母性好的母猪进行寄养,寄养后随时观察子猪生长状况,对弱小仔猪进行并窝,提高其成活率。
2、断尾 在产后l天~3天进行。断尾长度要求公猪至睾丸中间,母猪到阴户下端,断尾
养猪场母猪产房饲养管理要点分析
养猪场母猪产房饲养管理要点分析产房是鹿霍的生产核心,母猪围产期和如愿分娩管理是猪场经营成功的关键。
操作方法和工作要求都是非常党务工作规范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产房要求纯朴干燥、清洁卫生、舒适安静、空气新鲜1.1产房的卫生产房是整个猪场中最干净的区域,氛围控制非常重要。
良好的环境可以减少现状化肥消耗,增加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生产力。
产房的猪绝大部分转出后,首先彻底清理猪舍并地下粪沟。
然后用清水把平房的、屋顶、墙壁、门窗、产床、饲槽、贝唐等设施一切饲养设备设施,所有地面和地下粪沟晾干冲洗干净。
凉干后用2%的火碱水喷洒冷藏,3天后用清水冲洗、凉干,再用其他消毒药消毒、再冲洗、凉干。
然后封闭,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薰漂白剂蒸消毒,3天后开窗放气3~4天,方可进猪。
1.2产房内温度控制尽量保持舍内恒温,需要变化温度时一定时候缓和进行,切忌温度骤变。
在保温箱中加红外线灯等保温设备,给乳猪缔造一个局部温暖环境。
母猪进入产房未分娩时舍内保持20℃;母猪分娩当周保持舍内25℃,保温箱内35℃;乳猪2周龄保持舍内23℃,保温箱内32℃;乳猪3周龄保持舍内21℃、保温箱内28℃;乳猪4周龄保持舍内20℃、保温箱内26℃。
1.3产房内湿度控制保持产房内干燥、通风。
因高温高湿、低温高湿都有利于病原体疟原虫繁殖,引致乳猪下痢等疾病。
梅雨季节高湿可用负压通风去湿,低温高湿可用暖风机低温控制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为宜。
1.4产房内空气质量控制其要求猪舍空气新鲜、少氨味、异味。
有害气体(CO2、NH3、H2S)浓度过高时,会降低猪实际上的免疫力,影响猪的正常生长,长时间有害气体加上猪舍中的尘埃,容易使猪感染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要减低猪舍内有害气体,首先要及时将粪尿清除,其次用风机换气。
1.5产房内噪音的压制母猪绵羊分娩前后保持舍内安静,可避免母猪突然性起卧压死砸伤乳猪,同时有利于顺产。
国外资料介绍,噪音性的应激可诱发应激综合症和伪狂犬疾病发生。
猪产房的饲养管理方法
猪产房的饲养管理方法一、母猪的生产管理1.产房消毒上一批母猪仔猪调走后,必须对产房养猪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
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移走产房里的各种物品,包括保温灯、记录本、保温板等,清扫产床下和粪沟里的粪便等杂物。
2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产床,再用2%烧碱水泼洒。
烧碱水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起到发泡的作用,便于将黏在地面及栏杆上的粪便清除干净,但是烧碱水对铁栏杆特别是对未整体热镀锌的栏杆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3待烧碱水泼洒1-2小时后再用高压水枪彻底的冲洗产房尤其注意栏杆及漏缝地板角疙瘩处。
注意栏舍周边、门窗、瓦面天花板、用具、料槽等也要一丝不苟地清洗。
4待清洗完毕后,把产房门窗紧闭,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熏蒸时要保证产房封闭不透气;也可用广谱消毒液消毒,最好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药分两次消毒。
5产房空置2天以上,并且保证里面彻底干燥后再调入母猪。
2.待产母猪管理产房彻底消毒空置,检查每一个水嘴没有任何问题后,将待产母猪提前一周调入产房,便于母猪适应产房新环境及饲养员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调入前对母猪彻底的清洗消毒,特别是母猪的外阴和乳房。
同时记载着母猪详细信息的母猪卡也要跟随母猪进入产房。
如果部分母猪存在问题,妊娠母猪饲养员或技术员需要将这些问题与产房接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
3.母猪饲喂为保证母猪的奶水充分,产力充足及仔猪出生重量,需要在产前1个月给母猪饲喂高品质哺乳母猪料如康地哺乳母猪料5944,饲喂量达到3-3.5kg每天。
产前3天限料并在母猪分娩当天停止饲喂,这样可以防止母猪便秘及因胃肠道压迫子宫导致的难产,但要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
产后逐渐提高母猪的饲喂量,并在产后7天达到最大饲喂量。
同时饲养员每天都要清洗母猪的料槽,防止料槽里残余饲料发霉变质。
4.母猪保健分娩对于母猪是非常大的应激,这时母猪的抵抗力很低,对母猪进行保健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母猪体内的病菌数,同时可以防止各种病菌传播给仔猪导致仔猪的发病。
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一、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1、要保证母猪健康生长,繁殖性能优良,产房的环境条件是非
常重要的,避免温度过低或落差较大,要保证猪场室内的温度在20-22℃为宜,空气湿度在65%以上,空气的洁净度最好比室外的空气洁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尽量低于室外的水平。
2、对母猪的肥胖程度应该及时控制,不能让母猪收入过胖,这
样容易供不上足够的能量,影响产活仔猪数。
3、合理配置食物配比,特别是新西兰统一营饲料配比,能够提
高母猪生长性能,促进繁殖效果。
4、产房的母猪要精细化管理,建立严格的录管理制度,根据母
猪的品种、老龄、胎次分类管理,对母猪实行全天候的关怀照料,以保证母猪的健康。
5、要定期检测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兽,采取措施止痢
和治疗,以减少猪类死亡率。
6、要加强对产房的清洁和维护,以免危害母猪的健康。
7、产房中母猪的鉴定和投放要规范,尽量避免特殊母猪的混入,以保证在产房中正常的繁殖循环。
8、严格执行关羊、关猪的规定,及时出棚,准时断奶,以减少
母猪产活仔猪的死亡率。
9、要及时解决产房中的诸多问题,预防和治理猪类疾病,以保
证母猪健康快速繁殖,提高猪场的产蛋率。
猪场产房管理细则(超详细)
猪场产房管理细则(超详细)猪场的管理主要是在于细节的管理,尤其是产房的管理不容忽视。
产房管理要注意哪些?空栏消毒仔猪转出后,先用清水将栏面上的猪粪打湿喷上2%火碱冲干净,再用2%火碱喷洒,浸泡一小时,用清水冲干净空栏,待栏舍干后用消毒水消毒及驱虫,然后进行熏蒸消毒。
对皮肤病或仔猪腹泻比较严重的单元在进猪前要进行火焰消毒。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冲完栏,冲栏时间定为1.5天(冲栏时间包含转栏的当天)。
产前准备工作产房进猪前先装好保温木板、灯线,准备好麻包、药物等接产用的物品。
产房进猪当天要进行猪的洗澡,在母猪没有分娩前可以进行带体消毒1—2次。
产房进猪时将一、二胎猪放在通风处,在夏天时把保温档板拿起,增加产房的通风。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母猪的喂料:(于母猪料槽写上产期)母猪产前要适当进行限料,料量最高不能高于3.8KG/天/头;产后3—5天开始自由采食4—4.5KG;哺乳高峰期(产后10天)料量要达到6.5—7KG以上,哺乳高峰期的料量要维持在10天的时间,断奶前3天要适当控料。
母猪每次提高料量时要有2—3天的过渡,不能一下子喂得太高,以免影响哺乳高峰期的采食量;母猪在哺乳期间要做到自由采食,但要避免剩料过多造成浪费(以每次喂完猪后料槽空槽达90%以上)每天喂料3—4次,清料槽1—2次;2、母猪的保健:产前产后母猪可以在料中加鱼腥草粉(10—20克)、大黄苏打散(5—10克)或1.2%的小苏打(也可加泌乳进)提高采食量和预防便秘;3、哺乳期间对过肥或偏瘦的母猪喂料要区别对待,对哺乳期间掉膘严重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对要赶母猪到其它单元带仔的尽量不要赶一、二胎猪带。
4、产房断奶前要把高胎龄母猪与一胎猪打标记区分开,以便配种舍赶断奶猪后可以分开饲养。
产前产后母猪的保健1、对一些流脓比较严重的生产线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利高1500PPM进行预防。
2、对一胎猪及不吃料的母猪在分娩时要进行输液:第一瓶:生理盐水+林可30ml+青链霉素各2支,第二瓶:10%葡萄糖水+VB10ml(在吊剩最后100ml时加入缩宫素3ml)。
母猪产后产房管理制度
母猪产后产房管理制度一、引言母猪是生产仔猪的重要动物, 在生产后的产房管理对母猪健康和仔猪的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并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母猪产后产房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母猪的产仔能力,改善仔猪的生长环境及促进生猪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产房的设计1. 空间布局:产房的空间应该足够宽敞,保证母猪在产房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产房的地面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以防止细菌感染。
2. 温度控制:产房内应该安装恒温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
特别是在冬季,应该保持恒温在20-25摄氏度。
3. 采光通风:产房内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有利于母猪和仔猪的生长。
应该安装通风设备,定期检查和清洁通风口和窗户。
4. 分娩栏:分娩栏应该设计成舒适、保暖、干燥的环境,以促进母猪顺利分娩。
5. 饮水设施:产房内应该安装便利的饮水设施,保证母猪在分娩后及时饮水。
6. 饲料设施:产房内应该安装适宜的饲料设施,保证母猪分娩后能够及时进食。
三、母猪分娩管理1. 分娩检查:母猪进入分娩期前,应该对母猪进行检查,确保母猪身体健康、营养充足;如发现母猪疾病或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处理。
2. 分娩监控:在分娩过程中,应该对母猪进行监控,确保分娩过程顺利进行;如发现分娩困难,应该及时处理。
3. 产仔救护:在分娩后,应该观察母猪和仔猪的情况,如发现仔猪有问题,应该及时处理,保证仔猪的生存率。
四、产后护理管理1. 产后清洁:对母猪产后的分娩栏进行清洁,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
2. 饮食管理:产后的母猪应该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母猪产后的身体恢复和分泌乳汁。
3. 疾病防治:对产后的母猪进行疾病防治,防止母猪感染疾病;如有疾病发生,应该及时处理。
4. 分娩后观察:在产后应该对母猪和仔猪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五、养猪员的管理1. 培训:所有的养猪员工应该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母猪产后产房管理制度并能正确执行。
2. 熟练技能:养猪员工应该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处理母猪产后产房的各项工作。
规模化养猪场产房的管理细节
规模化养猪场产房的管理细节规模化养猪场产房是猪场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产房的管理细节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健康和繁殖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房的管理细节。
1. 产房的建设:产房的建设应考虑猪群的数量和繁殖规模,以确保空间充足且合理。
建房材料要环保,保证猪群的健康。
同时,产房内的温湿度和通风要求也要合理控制,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产环境。
2. 温度管理:温度是影响猪群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特别是冬季气温较低时,可以采用电热器或热灯等加热设备来维持温度。
而夏季气温较高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通过调整产房内的通风设施来促进空气流通。
3. 照明管理:适当的照明可以提高猪群的繁殖效益。
在产房内安装适宜的照明设备,保证照明强度和光照时间符合猪群的需求,例如在母猪怀孕期和分娩期适当延长照明时间,可以促进其发情和繁殖效率。
4. 饲养管理:产房内的饲养管理是确保猪群健康和繁殖效益的关键。
要有规律的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以满足猪群的营养需求。
饲喂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防止发霉和变质。
同时,要监测猪群的饮水量和水质,保证水源的清洁和无污染。
5. 疫病防控:产房内的疫病防控工作是确保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猪群的免疫力。
产房内要保持卫生清洁,及时清理猪群的粪便和废料,避免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如果发现猪群出现疾病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6. 分娩管理:分娩期是猪群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
产房内要提供舒适的分娩环境,如垫好干净的麦草或稻草作为分娩床,以提供舒适的躺卧环境。
产房内还要安装分娩监控设备,及时监测母猪的分娩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7. 数据管理:产房内要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系统,记录猪群的繁殖数据和生产数据。
包括母猪的发情情况、怀孕情况、分娩情况、断奶情况等重要数据,便于繁殖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8. 员工培训:必备了解猪群生理和行为特征,掌握繁殖管理、怀孕、分娩等技术要领的工作人员。
分娩母猪的管理
有效的分娩舍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
因为一个猪场猪只损失最大的可能在分娩舍或保育舍,保育舍的仔猪饲养的好坏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舍提供的断奶仔猪的好坏。
分娩舍投入的设备档次最高,人员也是最好.分娩舍的效率决定于母猪的情况,管理员和饲养员的共同努力.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断奶窝数、窝重;维持母猪种用体况,提高母猪使用年限。
一、产前的工作1、彻底冲净猪舍,彻底进行消毒,晾干。
2、检查各设施的情况,对损坏的及时维修。
3、洗去猪体的脏物,特别是后躯、乳房、蹄、腿这些小猪接触的地方。
洗后用稀释的碘酊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4、提前3—5天将冲净的母猪赶到产床,以适应新环境。
赶猪要有耐心,不可粗暴,小心母猪受伤和流产。
5、母猪观察每次喂料时将母猪赶起,观察其采饲情况,任何不正常的情况,都可能表示即将临产或应激。
①检查母猪粪便,避免便秘的发生,因为便秘会导致产仔困难和影响泌乳。
如发生便秘可在料中加入硫酸钠缓泻剂.②装好保温灯保持产栏清洁,出现粪便立即清下产栏.二、接生操作1、临产征兆待分娩的母猪赶到产床后,应每天注意观察,母猪分娩前24小时一般表现为坐卧不安、频频排尿、排粪、吃料减少或不吃经常翻身,乳头可挤出乳汁,当最后一对奶头能挤出乳汁时,约6小时左右分娩,并此时呼吸加快为90次/分钟,当降为70次时开始分娩.阴户流出液体-破水临产。
2、接产准备准备好剪牙剪、耳号钳、线、注射针管、所需的药品(催产素、碘酊等)、保温灯及干净的毛巾、麻袋等物品准备接生。
3、接产仔猪娩出后应立即用毛巾将其口鼻、身上的胎水、膜等擦干净。
掐断脐带,涂上碘酊,剪去8颗乳牙(注意要放平剪牙剪,剪平牙齿,以防不平的牙齿伤到母猪乳房),放入铺好麻袋的保温箱中,待其恢复体力后拿到母猪乳头旁帮其吮乳。
发现假死猪(脐带基部有轻微的跳动),应立即抢救。
4、吃过初乳后注射铁剂,断尾、剪耳号,并在伤口处抹碘酊.5、如间隔时间很长仍未排出下一个仔猪时,应肌注缩宫素。
养猪成功的秘诀-做好产房核心管理!
养猪成功的秘诀-做好产房核心管理!产房是紫菊要素生产最核心的要素,母猪怀孕后期与分娩期管理是猪场经营成功的重中之重,操作方法和其他工作要求极其严格,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围产期一定要做好保健。
那么产房考虑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哪几点呢?养猪成功的秘诀-搞好产房核心管理!一、产房管理目标全面并负责产区内母、乳猪的圈养管理工作,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产妇任务;哺乳期成活率95%以上;仔猪24日龄断奶月均体重达8公斤以上;协助本部门其他员工完成临产母猪转入和断奶母猪的转出、仔猪的转出;加强防疫意识,严格遵守防疫制度,配合兽医做好日常消毒和疫苗注射工作。
一、产房的准备1、冲洗和消毒:断奶后的默氏急救室是相对最脏的,必须进行妄图清洗和消毒,其步骤是:彻底清扫产房;用管内冲洗机冲洗产房,冲洗包括:水泥地面,漏缝网,料槽,四周墙壁,粪沟、顶棚以及常用工具铁铲,铁锹等;消毒;干燥。
2、产房的准备: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做好准备以下准备:消毒脚盆内有消毒水;仔猪补料槽清洗过;每栏有准备好的保温设备;通风设备运转正常;饮水器有充足水量;有温度表。
二、清洗母猪上产床清洗母猪是降低产房仔猪发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母猪进入产房前必须经过以下洗猪步骤:用温水湿润,涂上清洗剂;刷去粪身上的脏物及粪便,关键部位是阴门周围、四肢、下腹部(尤其是乳房);清水冲洗;消毒(关键部位同上);最后再次用盐水冲洗,洗完的母猪才能转到产房。
养猪成功的秘诀-做好产房核心管理!三、母猪喂料程序分娩前三天:每天递减一公斤;分娩当天:饲喂0.5公斤;分娩后1-7天:每天递增一公斤;分娩后7-15天:维持6.5-7公斤;分娩后15天到断奶:达到最大喂料量;哺乳母猪最大采食量:2+0.5乘带仔头数。
四:母猪接产马上及接产产前准备:可以在产前1-2天,巴氏肌注氯前列稀醇2毫升做诱导分娩;产仔前一天再对栏舍和母猪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产房温度:18℃,湿度:65-70%;分娩前用1‰高锰酸钾清洗乳房母猪乳房及阴户,并按摩乳房;检查水嘴的功能是否正常,加热灯是否能正常工作。
养猪学基础-产房管理
养猪学基础-产房管理由于猪只新生仔猪对热量的要求与母猪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需要专门在仔猪区进行供暖专供或铺设稻草。
目前诺廷根式仔猪箱在产房中用得越来越普遍。
这种箱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做成,前面装设双层塑料吊帘,温度控制效果非常理想。
出生头一天仔猪区温度控制在40℃,此后缓慢降低,每天调低1℃,10日龄时降到29至30℃左右。
特别弱小的仔猪(和严重八字腿的仔猪)可安排到暖箱里,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暖箱是一个湿润的箱子,里面有一个温控采暖灯。
在这里,它们可以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而且免得被巴氏压到或踩到踩到。
可用奶瓶或肉牛胃管给这些弱小仔猪喂食,等它们恢复之后再放回去和肉食在一起。
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仔猪需要摄入更多碳水化合物食物才能勉强维持体温;如果环境足够温暖,那么仔猪摄入较少的食物即可高效生长。
即使环境市场条件良好,科栅也有可能天生体弱。
包括分娩延迟或出生重过低的仔猪。
这样的仔猪活动困难,风险较高,够到乳头之前就很容易死掉,或被母猪压死。
即便能够够到乳头,也可能由于过度虚弱,无力哺乳,尤其是在与同窝其它仔猪竞争乳头的情况下。
要为弱小仔猪安排出至少五个乳头,十多让它们尽情哺乳一小段时间。
务要让它们在出生第一个小时内摄入最低50-60ml初乳。
然后再让所有的仔猪一起哺乳。
多数情况下,只要有温暖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仔猪会出奇迅速接连不断地恢复健康。
为了保证仔猪进食摄入足量的初乳,撷取可在母猪分娩的时候收集初乳,装在奶瓶里喂给弱小仔猪。
初乳可在母猪产出一至两头仔猪后进行,收集到广口容器里。
收集整个过程中大部分乳头都应挤到。
如果当日初乳没有用完,可放在冰箱里冷冻保存,待需要时用,用前加热至体温。
冰块冷冻托盘很适合用来冷冻初乳。
此外,也可购买商品人工初乳(例如:Resus®)。
每头弱小仔猪每两小时须要20-30ml 初乳,直到其恢复文艺活动能力为止。
通常用安全套喂饲即可。
但如果仔猪尚未成形正常的吞咽反射,就要采用胃管或进行饲喂,或腹腔内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ml。
产房饲养管理
产房饲养管理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主要任务是做好接产,看护管理好仔猪,照顾好母猪。
要求工作人员对产仔间的所有工作比较熟练,能独立处理突发事件,发现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主管。
做好记录,白班、夜班一定要有明确的交接。
母猪管理妊娠母猪一般在产前2~7天进入产房,转入前待用产房必须用高压清洗机清洗干净,依次用火碱、灭毒威等彻底消毒然后通风干燥,将母猪转入。
妊娠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彻底清洗干净。
上床后再对母猪和产床进行一次喷雾消毒,这样通过母猪带病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
注意:冲洗的水温必须结合冲洗地点的气温,如因冲洗造成感冒就得不偿失了。
一、产房母猪的饲喂程序(1)产前7天转入的母猪日喂3.0~3.5千克(日喂2次,即每次1.5~1.7千克)饲料。
(2)产前2天日喂2次,每次1.5千克;产前1天喂2次,每次饲喂量1千克。
产仔当天不喂料,对于消瘦的母猪加25克电解多维。
(3)产后按照表1-1饲喂。
表1.1母猪产后饲喂程序(4)断奶当天适当限料。
二、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实行全进全出,即同一时间段的母猪始终同一间分娩猪舍,同一间分娩舍的仔猪在同一时间断奶,作为一批一起移出分娩舍。
在移入下一批母猪前,这一间分娩舍应被彻底清洗消毒,然后晾干。
(二)清扫卫生每天清扫舍内卫生(包括粪便、积水和污物)保持舍内干燥、清洁、空气新鲜。
(三)观察母猪①是否便秘;②是否有阴道排出物;③乳房是否发硬、发烧;④食欲是否正常;⑤体温是否正常(38-39度);⑥精神状况有无异常;⑦胎衣是否完全排出;⑧是否给予用药。
(四)分娩分娩前3~7天,母猪移入产房,让母猪适应新环境。
要特别注意观察母猪的健康状况,特别注意是否便秘。
1.分娩征兆临近分娩时,外阴部膨软,颜色也由红变紫,乳堤隆起,乳房肿胀而带有光泽,分娩前3日,母猪行动、起卧等动作稳重谨慎,乳头可挤出乳汁,乳堤有点发热,乳房呈“八”字型分开并挺直。
突然停食、紧张不安、时起时卧、以头撞击栏门或食槽等,拉小而软的屎,尿小尿频,轻捏乳头可挤出浓稠乳汁,则说明即将临产。
母猪产房管理的36个要点
母猪产房管理的36个要点1、母猪进产房:在种猪舍清洗身上赃物并消毒一次,上产床再消毒一次2、产前检查母猪乳房:仔猪有乳头固定的习惯,检查乳房肿胀与萎缩,处理。
3、产房温度:18-22℃适宜,超过24℃母猪采食量减少4、母猪料营养:每天采食量3kg以上,添加植物油,氨基酸5、必要的母猪护理和保健:产后体质虚弱,易感染,药物保健不可少6、产后喂料加量:产后腹内空虚,消化功能未恢复正常,产奶少,不需要太多营养,徐徐渐进,产后7天达到最大采食量最好7、严防母猪产后感染8、初产母猪要有专门护理:体格小,采食量少,体内能量消耗过度,易出现断奶后不发情,另加2%鱼粉。
9、仔猪出生时要护理:断脐、擦干、放入保温箱,吃初乳很重要。
仔猪在28-32℃体内血糖可满足18h,18-26℃体内血糖可满足12h10、仔猪理想的保温箱应是:⑴保温性能好,箱内外温差小,⑵空间足够大,可容纳11、头仔猪直到不加温为止,⑶方便温度调整,烤灯可以上下调整,电热板有高低档,⑷方便操作,顶口箱口可开可关,便于防疫,观察仔猪。
温度高时能散热⑸结实耐用,价格便宜11、仔猪生活区温度要稳定:仔猪在保温箱外睡觉,考虑箱内温度过高,仔猪均匀侧卧在保温箱或垫板上,呼吸均匀是理想温度12、补料不可走形式:7天后补料不吃原因⑴奶水充足⑵补料区温度过低,吃完马上回到保温箱⑶料槽过深或偏僻,仔猪很少过去⑷用颜色鲜艳的矿泉水瓶子钻眼法,小石头,⑸补料要经常换料,⑹缺乏人为诱导13、不可忽视舍内潮湿14、注意卫生:母猪乳头,保温箱内,产床粪便随时清理,每天消毒水擦拭乳房2次15、保证仔猪吃到奶水充足的乳头:不足的表现⑴长时间拱母猪奶头,⑵瘦弱,腹凹,⑶别的仔猪睡觉,它在箱外转,⑷吃奶时前后转悠16、严防两个仔猪争吃一个奶头17、禁止随便寄养18、初生前3天及时护理,及时吃初乳,固定奶头,1h吃奶一次,吃奶后放入保温箱19、剪牙、断尾要标准:出生后马上剪牙,不能太靠根部,剪去一半即可,注意消毒,避免不必要的感染。
猪场产房控制管理
产房预防及控制仔猪拉稀办法
1.产房卫生
进猪前将走道,下水道及产床冲洗干净,用安灭杀消毒,空拦三天以上进猪,空拦时间越长越好;进猪后及时将母猪排的粪便清理出去;
2.母猪的管理
仔猪出生前三天应用威露士消毒液擦洗母猪乳房及冲洗母猪阴道,注射青霉素;
3.仔猪的管理
刚出生的仔猪应注射福来血2ml,当天应完成剪牙,断尾,剪耳号,记录等工作,第三天灌服球虫清2ml/头,第五天阉割二元公猪;
4.拉稀
除做好以上工作外,应注意观察小猪的情况,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小猪拉稀用庆大霉素灌服2ml/头,连用三天,注意舍内的温度及温差,拉稀严重者补液;如情况没有好转及时汇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皮肤病
用特敌克清洗,注射伊维菌素;
6.乳房炎
母猪乳房炎用青霉素2支加链霉素1支注射母猪一侧,安乃进注射母猪的另一侧,注意观察治疗效果总结经验;。
产房饲养管理
仔猪教料
3-4日龄开始补料,补料采取少量多 次的添加方法,保证料槽有少量新鲜饲 料。
断奶日龄
• 仔猪的最佳断奶日龄因场而异,并取决 于保育设备、管理水平等。 • 考虑早期断奶 • 35日龄 28日龄 = 每头母猪每年多产 1头猪 28日龄 21日龄 = 每头母猪每年多产 1头猪
母猪产前准备
进产房前
母猪驱虫、清洗。 准备产栏 具备保温条件,保温箱。产 栏冲洗干净后用三种不同消毒药消毒栏 舍,空置一段时间备用。 接产准备 安装保温灯、保温板、垫布、 毛巾、碘酊等各种药品和器械。产前用 消毒药水洗干净母猪外阴部,同时搞好 产床卫生,提供干净卫生的分娩环境。
产前准备工作图
保温灯图
母猪产前征兆
妊娠天数
114天,计算法:1、三个月 三个星期、三天。2、月加4,日减6。 行为表现 1、不安, 2、拱地、刨地, 3、咬圈栏,4、外阴部发肿,5、能从乳 房挤出奶时,大约24小时内分娩。6、乳 房肿胀。
预产期图
重胎猪提前7天进产栏图
接生仔猪
1、仔猪出生时须有人守护,避免仔猪出
助产
1、母猪出现流羊水和努责现象4个小时
后而未生产者,应予以助产; 2、母猪产仔间隔超过45分钟,应予以助产; 3、母猪遇到产力性难产时,可注射催产 素进行催产。 4、母猪难产或仔猪过大致使产道损伤的, 产后注射抗菌素,连续两天。
产房母猪饲养
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1、可以自 由采食。2、如果实行限料,那么在分娩 第2天喂至少1.5公斤饲料,第3天再增加 1.5公斤,第4天再增加1.5公斤,产后应 采取一切措施提高母猪采食量,母猪每 天饲喂4-5餐。夏天为了增加采食量,应 做好降温工作,同时在晚上加喂一餐, 同时保证充足饮水,减少热应激对母猪 和仔猪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Graeme Taylor和Greg Roese, 塔姆沃斯集约化产业发展部养猪业官员e>新生仔猪仔猪生出来后,先将其口、鼻上的粘液擦干净。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脐带切口上蘸上消炎药,然后再将仔猪置于仔猪区或暖床当中晾干。
或者也可让较大的仔猪先哺乳一小时,然后再限制两小时。
大个的仔猪第一个小时可摄取100ml以上的初乳,不会因短时间的限饲而影响生长。
弱小仔猪可留在母猪身边。
关进仔猪区之前可让它们占据充足的乳头,尽情哺乳。
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饥饿。
换句话说,除死产之外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仔猪缺乏活力或出生体重过低,从而吃不上奶,造成死亡。
出生重对仔猪的存活至关重要。
断奶前死亡率8-10%是很平常的,其中40%左右的死亡仔猪出生体重都不及1.0kg。
这些弱小仔猪面临的风险最大。
由于出生前母猪几乎无法通过胎盘把抗体传给仔猪,所以仔猪出生后必须要摄入初乳,以便获得被动免疫保护。
要想仔猪存活,出生时就要将其置于温暖的环境当中,以便让它们保持身体里仅有的一点能量,并尽快找到母猪,安全地哺乳。
供暖仔猪初生头一周的死亡率可高达20%,其中大部分不是冻死的就是压死的。
新生仔猪对寒冷和潮湿特别敏感。
它们的皮肤很薄,体内的脂肪很少,体重相对于皮肤表面积的比例很低。
它们调节体温的能力非常弱,其调节系统直到3周龄时才能发育完全。
猪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8℃至40℃。
仔猪出生后,体温在半个小时内就可能下降1℃,视环境条件而定。
如果条件适宜,24-48小时后体温会恢复正常。
同时,仔猪出生时体内可供随时动员的能量非常有限,出生后需及时哺乳才能维持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无法维持,仔猪就会陷入休克,进而死亡。
寒冷的环境会迅速耗尽仔猪的能量储备,使仔猪衰弱,存活机会降低。
对5kg的仔猪来说,普遍认为,环境最低临界温度为29℃。
随着仔猪长大,其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增强-体重10kg仔猪的环境临界最低温度是24℃。
(上述为低气流速度下的温度要求)。
在仔猪感到舒适的温度下,母猪会感到不舒服。
为了保证仔猪适宜的出生环境,产房的温度应准确控制在18至20℃范围内。
在远离母猪的仔猪区,需要给仔猪提供额外的供暖。
辅助供暖由于新生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与母猪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需要专门在仔猪区进行供暖或铺设稻草。
目前诺廷根式仔猪箱在产房中用得越来越普遍。
这种仔猪箱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做成,前面设置双层塑料吊帘,温度控制效果非常理想。
出生头一天仔猪区温度控制在40℃,此后缓慢降低,每天调低1℃,10日龄时降到29至30℃左右。
特别弱小的仔猪(包括严重八字腿的仔猪)可安排到暖箱里,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暖箱是一个干燥的箱子,里面有一个温控采暖灯。
在这里,它们可以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而且免得被母猪压到或踩到。
可用奶瓶或胃管给这些弱小仔猪喂食,等它们恢复之后再放回去和母猪在一起。
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仔猪需要摄入更多食物才能勉强维持体温;如果环境足够温暖,那么仔猪摄入较少的食物即可高效生长。
弱仔护理即使环境条件良好,仔猪也有可能天生体弱。
通常包括分娩延迟或出生重过低的仔猪。
这样的仔猪活动困难,风险较高,够到乳头之前就很容易死掉,或被母猪压死。
即便能够够到乳头,也可能由于过度虚弱,无力哺乳,尤其是在与同窝其它仔猪竞争乳头的情况下。
要为弱小仔猪安排出至少五个乳头,让它们尽情哺乳一小段时间。
务要让它们在出生第一个小时内摄入最低50-60ml初乳。
然后再让所有的仔猪一起哺乳。
多数情况下,只要有温暖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仔猪会出奇迅速地恢复健康。
用奶瓶和胃管进行饲喂为了保证仔猪摄入足量的初乳,可在母猪分娩的时候收集初乳,装在奶瓶里喂给弱小仔猪。
初乳收集可在母猪产出一至两头仔猪后进行,收集到广口容器里。
收集过程中大部分乳头都应挤到。
如果当日初乳没有用完,可放在冰箱里冷冻保存,待需要时用,用前加热至体温。
小型冰块冷冻托盘很适合用来冷冻初乳。
此外,也可购买商品人工初乳(例如:Resus®)。
每头弱小仔猪每两小时需要20-30ml初乳,直到其恢复活动能力为止。
通常用奶瓶喂饲即可。
但如果仔猪尚未形成正常的吞咽反射,就要采用胃管进行饲喂,或腹腔内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ml。
如果没有母猪初乳,也可以用初乳替代品或奶牛初乳进行饲喂,可以用注射器或胃管来完成。
可冷冻保存,需要时重新加热至体温后饲喂。
寄养以前寄养被当作一种特殊技术,用来解决下列问题:• 母猪产后死亡或严重患病,无法哺育仔猪;• 母猪产健康仔猪数很多,而奶头数又不够;• 母猪产仔数特别多,或仔猪个体特别不均匀。
现在,随着成批分娩技术的渐趋普及,寄养以及所谓的“交叉寄养”越来越成为一种例行工作。
产房中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一头母猪艰苦地哺育着一大堆仔猪,而旁边另一头母猪却轻闲地喂养着三、五头仔猪。
这种情况下,可从大窝中分出若干头仔猪交给小窝的母猪哺育,达到很好的平衡。
同窝仔猪个体不均匀的问题更为常见,而通过交叉寄养,可使得每头母猪哺育的仔猪体重都很均匀。
当同窝其它仔猪体重都很大时,出生重小的仔猪的生存机会非常低。
但如果同窝其它仔猪也都很弱小,那么它们的存活机会就很大,而且生长也很迅速。
要想把交叉寄养当作例行工作来开展,就要求相互寄养的母猪分娩时间相差不超过6-8小时。
即使猪场不打算把交叉寄养当作例行工作来进行,在紧急情况下也可采取这项措施,只要遵守下列要点即可:先要留出4-6小时让仔猪摄入初乳,然后将有竞争能力的仔猪寄出,-寄出的仔猪不应比寄入窝仔猪弱,体重不应比寄入窝仔猪小。
不要将新生仔猪寄给48小时以前分娩的母猪-理想的是分娩24小时以内的母猪。
不要将出生48小时以上的仔猪寄给刚刚分娩的母猪。
最好是两头母猪基本同时分娩,这样可及时在寄养仔猪身上搓上寄入母猪的阴道流出物或尿,成功的机会就很大。
如果上一条不能保证,可先将寄养仔猪和寄入窝仔猪一同转入一个箱子里,用采暖灯供暖,然后再转回给寄入母猪。
也可以往所有相关仔猪身上喷洒各种有味物质,如:牛趾油、香草精或鳕鱼肝油等,以便掩盖其固有体味,这样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然而这样做也有风险,有可能所有的仔猪母猪都不认了。
同期分娩的效果如今可以通过使用前列腺素来实现,因此交叉寄养也就成了一项极有价值的畜牧技术。
人工哺育可能有必要对出生至1、2周龄的仔猪进行人工哺育,因为:产仔过多母猪死亡生长缓慢产仔过多有时即使采取了寄养措施仔猪仍然很多,仍然有母猪不敷哺育,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人工哺育。
仔猪转入人工哺育区之前应摄入初乳,这样存活机会会大大增加。
人工哺育区的环境条件至关重要,必须保证卫生、温暖、无贼风而且舒适。
市场上可以买到商品哺育单元,这种哺育单元配有自动液体喂食器,休息部分配有温控装置,排粪区装有漏粪筛网。
自动饲喂情况下,每60-90分钟饲喂一次,每次饲喂20-30ml饲料。
如果手工饲喂,每日可饲喂4-6次,每次40-50ml,此后逐渐增加到每次80-100ml。
猪乳替代品有许多种,但实践证明牛初乳和人工初乳的效果非常好。
当仔猪活体重达到3kg时,可改饲以乳制品为基础的固体日粮。
这样做的理由是:如果仔猪总是采食液体日粮,就容易发生腹泻。
饲喂固体日粮有利于逐渐改变日粮配方,并有助于仔猪消化系统提前发育。
与固体日粮相比,仔猪采食液体日粮特别容易过量,引起消化系统的问题。
温度应控制在35℃,然后逐渐降低,直到仔猪5kg体重时降至29℃。
干料配制(以谷物为基础)为了早期断奶的目的,可购买专用日粮,但下表列出的小麦基础日粮或燕麦片日粮也可同时采用。
重要的是,任何时间都要保证为仔猪提供新鲜、清洁的饮水。
28日龄之前,慢慢改变日粮的配方,这样,到28日龄时日粮配方刚好变为典型的断奶日粮。
母猪死亡如果母猪产后死亡或无乳,又没有寄养的条件,可考虑人工哺育。
时如果仔猪早期丧母(1-2日龄),处理方法同于上述“产仔过多”的情况。
如果是1周龄或更晚丧母,可先喂几天液体日粮,然后转为固体日粮(以奶制品为基础)。
在这个日龄阶段饲喂初乳日粮的价值不大,简单一些的混合日粮即可。
人工乳的配制下列配方可预先配制,放在冰箱里冷冻保存。
用之前取适量加热至体温。
每次饲喂3-5分钟,在此期间让仔猪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作为参考,开始的时候每头仔猪每次喂10-20ml,以后逐渐增至80-100ml(每天3-4次)。
重要的是,不要过量饲喂,否则容易发生腹泻。
具体饲喂方案:1-2日龄每4小时饲喂一次,即每日饲喂4-6次;3-4日龄每6小时饲喂一次,即每日饲喂3-4次;此后每8小时喂一次,即每日3次,直到10-14日龄,此时可完全用固体饲料来替代人工乳。
生长缓慢(‘营养不良’)即便采用了交叉寄养技术,还是常常会有仔猪远远落在同窝其它仔猪的后面。
这种现象在7-10日龄特别明显,尤其在大窝当中。
到断奶的时候,这样的仔猪体重会比其它仔猪低很多,此后也无法茁壮成长,甚至还会死掉。
这主要是营养不良造成的,可能是母猪的乳头干了,或因同窝仔猪过多或攻击性过强造成该仔猪哺乳困难。
可将这些‘僵’猪集中到一起进行人工饲养,或寄养给一头新断奶的母猪。
但在这个日龄,寄养通常会很困难,而且还必须考虑泌乳期延长对母猪产生的影响。
可选择将要淘汰的母猪进行寄养。
不管采取何种措施,一旦决定,就应尽快实施,以免弱小仔猪的体况进一步恶化。
仔猪贫血仔猪出生时,其体内铁的存量只能维持3-7天的需要,所以必须从外界摄入足量的铁。
自然条件下,仔猪可从土壤中获得足够的铁,但集约化养殖当中猪是在室内分娩、采食的,无法摄入土壤。
况且,有些土壤含铁量也很低,或以化合物形态存在,无法吸收。
如果仔猪是在水泥地上饲养,很快就会表现出缺铁症状。
患病仔猪呼吸呈沉重、痉挛状,全身虚弱。
眼、口腔粘膜颜色苍白,皮肤原本鲜亮的粉红色褪去。
随病情发展,会出现白色、灰浆状下痢。
如果没有铁,仔猪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从而影响携氧能力,进而限制组织的发育与活力。
仔猪可从母乳中摄取一些铁(1mg/天),但乳中的铁无法满足仔猪健康生长的最低需要(7-8mg/天)。
如果不从其它来源摄入铁,仔猪最终就会死亡。
补铁每天给仔猪提供一锹干净的土,撒上硫酸铁溶液。
或者也可以用草木灰,撒上铜-铁溶液。
有各种口服铁制剂,可放在仔猪舌头后面;这种铁制剂最好在出生36小时之内投用,否则效果会比较差。
也可在仔猪饮水中添加铁制剂,饮水器安置在仔猪区。
可将硫酸铁药膏涂在母猪乳头上,每2-3天涂一次。
采用补铁舔砖。
猪舍-用注射器将专门的补铁针剂注射到仔猪的组织当中,这样铁可以缓慢吸收到血液当中去。
在关键时期这是最可靠的补铁方法。
颈部是最佳的注射位置。
到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的时候,它们摄取的铁就能够满足生长需要了。
仔猪如果缺铁就会生长缓慢,易于患病。
缺铁仔猪死亡率会比较高,活过来的仔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上市体重,这样每头猪的盈利空间就会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