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新技术大全
地基处理中的先进工艺

地基处理中的先进工艺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先进的地基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先进的地基处理工艺:
1. 预应力锚杆技术,通过在土体中预应力锚杆,可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抗拉强度,适用于需要加固土体的地基处理工程。
2. 振动加固法,利用振动机械在地基中施加振动力,使土颗粒重新排列,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松软土地基的处理。
3. 土钉墙技术,通过在土体中钻孔并安装钢筋,再以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灌注形成墙体结构,可以有效加固土体,适用于边坡稳定和基坑支护等工程。
4. 地下连续墙技术,利用钻孔机在土体中连续钻孔并注浆形成墙体结构,可以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整体稳定性,适用于基坑支护和地下结构加固等工程。
5. 地基搅拌桩技术,通过搅拌桩机械在土体中进行搅拌和注浆,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质和排水性能,适用于软弱土地基的处理。
以上所述的先进地基处理工艺都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和验证的,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和
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地基处理效果。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基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更先进
的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要点

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要点地基处理是建造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土壤的改良和加固,以确保建造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施工要点。
一、地基处理技术1. 压实法压实法是最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
它通过施加压力,使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少,从而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常见的压实法包括静压法和动压法。
静压法是利用静载荷或者自重来施加压力,使土壤颗粒密切罗列。
这种方法适合于较小的建造物或者地基较浅的情况。
动压法则是通过振动或者冲击来施加压力,可以用于处理较深的地基。
2. 土壤改良法土壤改良法是通过添加或者混合其他材料来改良原有土壤的性质。
常见的土壤改良材料包括石灰、水泥、砂土等。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的强度、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例如,石灰可以与土壤中的黏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水泥则可以与土壤中的水结合,形成坚硬的固体,提高土壤的强度。
砂土则可以填充土壤中的空隙,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3. 土壤加固法土壤加固法是通过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来加固地基。
常见的土壤加固方法包括钻孔灌注桩、挤密桩和土钉墙等。
钻孔灌注桩是将混凝土灌注到预先钻好的孔中,形成坚固的桩体。
挤密桩则是通过挤压土壤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土钉墙则是在土壤中钻孔并插入钢筋,然后用混凝土或者其他材料加固,形成墙体。
二、地基处理施工要点1. 土壤勘察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土壤勘察,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这可以通过取样和实验室测试来完成。
惟独了解土壤的情况,才干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
2.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不同的施工方法适合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地基条件。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考虑施工的效率、成本和可行性。
3. 施工质量控制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方法的正确执行,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检测。
例如,可以使用振动仪器来检测振动桩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确保施工质量。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其工程实例实用手册第二卷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其工程实例实用手册第二卷1. 前言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地基处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手册将介绍一些最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并通过实际工程实例加以说明,以期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2. 预压桩技术预压桩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土体中施加初始压力,使土体发生压密作用来改良地基的方法。
在地下水位高、土体含水量大的区域,常常需要采取预压桩技术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例如,在某某高层建筑工程中,预压桩技术成功应用于处理地基,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3. 水泥搅拌桩技术水泥搅拌桩技术是一种利用旋转搅拌桩机在土体中注入水泥浆,形成搅拌桩,从而强化地基的方法。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土体稳定和地基加固领域。
在某某某工程项目中,通过采用水泥搅拌桩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地基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指标。
4. 微型桩技术微型桩技术是一种通过在较小直径范围内构建桩体来改善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
在有限空间的工程项目中,微型桩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某某某大型地铁工程中,由于场地狭窄、土层松软等因素,采用了微型桩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地基条件,保证了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5. 地基注浆技术地基注浆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特定的浆液来填充土层缝隙、提高土体稠度和增加土体强度的方法。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
在某某某城市拓展工程中,地基注浆技术被成功运用于处理软弱地基,显著提升了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6. 断层处理技术断层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各种方法对断层进行修复和加固的方法。
在地震活跃区域的工程项目中,断层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例如,在某某某高速公路工程中,通过采用断层处理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断层带来的工程难题,确保了公路的安全通行。
7. 总结地基处理新技术的出现为建筑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地基处理新技术、新进展

地基处理新技术、新进展地基处理可是建筑工程里超级重要的一环呢!就像给房子打一个超牢固的基础,这样房子才能稳稳当当的。
现在呀,地基处理有好多超酷的新技术,发展得也是相当快呢。
咱先说说地基加固这一块的新技术。
有一种叫高压喷射注浆法,这方法可有意思啦。
就像是给地基打针一样,通过高压把浆液喷射到地基里。
这个浆液就像魔法药水一样,注入到土里或者是岩石的缝隙里,然后就凝固啦,把地基变得更加坚固。
而且呀,这个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基情况调整喷射的压力、浆液的配方呢。
比如说在一些软土地基里,就可以调配出适合软土特性的浆液,然后用合适的压力注射进去,这样软土地基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强度大大提高啦。
还有一个叫强夯法的改进技术。
大家都知道强夯法就是用很重的夯锤从高处落下,把地基夯实。
现在的改进版可厉害啦。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夯,还会结合一些现代的检测技术呢。
在夯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检测地基的夯实程度。
就像给夯锤装上了眼睛一样,知道哪里还需要再夯几下。
而且呀,强夯的设备也变得更加智能化啦,可以自动调整夯击的能量和频率,这样就可以更加精准地处理地基啦。
在地基处理的新材料方面也有不少新进展哦。
比如说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
这东西就像给地基穿上了一层超级防护服。
它可以放在地基里,起到加固、排水、隔离等好多作用呢。
这种材料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有的像网一样,能把地基里的土颗粒紧紧地拉住,防止它们乱跑;有的像小管道一样,可以把地基里多余的水排出去,这样地基就不会因为水太多而变软啦。
另外,在地基处理的设计理念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以前可能更多的是按照传统的经验和规范来设计地基处理方案。
现在可不一样啦,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的设计。
就像给每个不同的地基量身定制一套处理方案一样。
工程师们会更加详细地考察地基的地质情况、周围的环境、建筑物的类型等等。
比如说,如果是在海边建房子,地基处理就要考虑到海水的侵蚀、海浪的冲击这些因素。
然后根据这些特殊的情况,设计出最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案,这样才能让房子在海边稳稳地扎根呢。
建筑地基处理施工中的新技术与应用

建筑地基处理施工中的新技术与应用建筑地基处理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建筑地基处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建筑地基处理施工中的一些新技术和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一、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的作用不可忽视。
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加强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地基沉陷和变形,承载建筑物的荷载。
同时,地基处理还可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对地震的敏感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二、新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1. 预应力锚杆技术预应力锚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通过锚杆的固结和锚固作用来加强地基的稳定性。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2. 压密技术压密技术是通过施加压力来改变地基土体的物理性质,提高其密实度和承载力。
常见的压密技术包括静力压实法、动力压实法和振动压实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土体的力学性能,减小地基沉陷和下沉的风险。
3. 地基加固材料的应用在地基处理中,地基加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地基加固材料包括纤维增强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和渗透材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提高地基的力学性能,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4. 微生物地基处理技术微生物地基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微生物的活动来改善地基土体的性质。
微生物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促进土壤结构的重建和土壤颗粒的胶结,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三、新技术应用的优势和劣势新技术在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劣势,下面将进行详细讨论。
优势:1. 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3. 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增加地基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物的抵抗地震破坏的能力。
劣势:1. 部分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施工难度较大。
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的探讨

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的探讨
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其特有的地质特征,处理难度相对较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被应用于浅层软土地基处理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本文旨在对这些新技术进行探讨。
1.地基加固剂技术。
地基加固剂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使土壤变硬的新型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道路、桥梁等地基处理中,具有施工简便、效果明显等优点。
2.振动桩技术。
振动桩技术是一种通过振动让桩靠近土壤颗粒进行固结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在不挖掘或起重的情况下使地基变硬,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浅层软土地基处理中,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地铁等工程的处理中,具有施工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3.环保隔离板技术。
环保隔离板技术是一种将环保材料与土壤混合,形成一层薄的隔离层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软土地基表层与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隔离开来,以防止其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在工程中,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环保工程等地基处理中,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
总之,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在具体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地质情况、结构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估和选择。
混凝土基础处理中的新技术

混凝土基础处理中的新技术一、前言混凝土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
因此,混凝土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物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基础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的混凝土基础处理技术,以及它们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二、新技术一:微生物固化微生物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用使混凝土基础变得更加稳定和耐久的技术。
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和矿物质,产生胶状物质,包裹土颗粒,形成一种胶结体系。
这种胶结体系可以填补土壤中的空隙,增强土壤的结实性和抗压性。
1. 工艺流程(1)确定工程范围和固化条件,选择适合的微生物菌株和固化剂。
(2)在混凝土基础表面喷洒固化剂,并在基础表面挖孔注入微生物菌株。
(3)微生物菌株在土壤中繁殖,产生胶状物质,填补土壤中的空隙。
(4)观察固化效果,根据需要可以重复喷洒固化剂和注入微生物。
2. 优点(1)微生物固化技术能够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抗压性,使混凝土基础更加稳定和耐久。
(2)微生物固化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原有混凝土基础的情况下进行,避免了对建筑物的影响。
(3)微生物固化技术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污染。
3. 适用范围微生物固化技术适用于地基沉降、抗渗、加固和稳定等方面。
三、新技术二:地基加固材料地基加固材料是一种用于混凝土基础加固的材料。
它可以填补土壤中的空隙,增强土壤的结实性和抗压性,从而提高混凝土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 工艺流程(1)清理混凝土基础表面,去除杂物和污垢。
(2)在混凝土基础表面喷洒地基加固材料。
(3)等待地基加固材料干燥,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层。
2. 优点(1)地基加固材料可以填补土壤中的空隙,增强土壤的结实性和抗压性,提高混凝土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地基加固材料可以在不破坏原有混凝土基础的情况下进行,避免了对建筑物的影响。
(3)地基加固材料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污染。
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

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在建筑领域中,地基与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基与基础工程领域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为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一、地基处理新技术1、强夯法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它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体对地基土进行强力夯实。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地基的抗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夯锤重量、落距和夯击次数等参数。
2、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利用高压喷射流将水泥浆等固化剂与地基土搅拌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加固体。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砂土等地基,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止水效果。
3、水泥土搅拌法水泥土搅拌法是将水泥等固化剂与地基土通过搅拌机械搅拌均匀,使地基土硬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
这种方法施工简便、成本较低,常用于处理软土地基。
二、基础工程新技术1、桩基础新技术(1)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在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设的注浆管向桩侧和桩端注入水泥浆,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和减少桩的沉降。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灌注桩的承载性能,提高工程质量。
(2)预应力管桩技术预应力管桩具有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预应力管桩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地下连续墙技术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构筑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具有挡土、止水和承重等多种功能。
该技术适用于深基坑工程、地下停车场等大型地下工程,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稳定。
3、逆作法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是先施工地下结构的顶板或中间楼层,然后自上而下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
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适用于城市中心区的建筑工程。
三、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新技术1、自动化监测技术利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斜仪等,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变形、位移、应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基础工程施工新技术(3篇)

第1篇一、地基处理技术1. 预压加固技术:通过在地基表面施加预压应力,使地基土体产生压缩,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技术适用于软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
2. 碾压加固技术:利用振动、静压等方式对地基土体进行压实,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该技术适用于填土地基、砂土地基等。
3. 灌浆加固技术:将水泥浆、化学浆液等注入地基土体中,与土体反应形成凝胶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技术适用于深层地基加固。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1. 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采用工厂化生产预制桩,现场快速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该技术适用于桩径较大、施工场地受限的工程。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通过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等工序完成桩基施工。
该技术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桩径较小的工程。
3. 钢筋笼焊接技术:采用自动化焊接设备进行钢筋笼焊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该技术适用于大型、深基坑工程。
三、基坑支护技术1. 深层搅拌支护技术:通过搅拌桩将地基土体与水泥浆液混合,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土-浆混合体,用于基坑支护。
该技术适用于软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
2. 钢板桩支护技术:利用钢板桩围护基坑,形成封闭的围护结构,提高基坑的稳定性。
该技术适用于深基坑、地下水位较高的工程。
3.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通过连续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的墙体,用于基坑支护和隔水。
该技术适用于大型、深基坑工程。
四、施工设备技术1. 旋挖钻机:具有高效、环保、适应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的桩基施工。
2. 振动锤:用于深层搅拌、钢板桩施工等,提高施工效率。
3. 全地面起重机:适用于大型、深基坑工程的吊装作业。
总之,基础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了诸多便利,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同时,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第2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方法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是指在建筑或桥梁等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的一系列措施。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不均匀沉降性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运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1.衬砌法衬砌法是指在低承载力地基上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
在施工中,会先挖掘一定深度的土体,然后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进行衬砌。
衬砌法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面积,减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2.振冲法振冲法是一种通过振动设备使地基周围土体达到一定的松动状态,并利用挤出作用改善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振冲法能够改善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液化能力,提高地基承载力。
3.桩基法桩基法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在地基中打入桩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桩的种类有很多,如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等。
桩基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
4.地下连续墙法地下连续墙法是一种利用钢筋混凝土或水泥土浆墙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
通过挖掘地基周围的土体,然后在挖掘的坑中灌注水泥浆或混凝土,形成一道墙体。
地下连续墙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预压法预压法是一种利用预先施加的荷载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
在施工中,会在地基上加上一定的压载荷,然后进行一段时间的静载,使地基逐渐沉降和回弹,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6.土石方平衡法土石方平衡法是一种通过移动或回填土石来平衡地基力学性质的方法。
在施工中,会根据地基的需要进行土方开挖或回填,使地基达到平衡状态。
土石方平衡法适用于土质变干湿、变沉实或变轻松的地基处理。
7.地下加压法地下加压法是一种利用地下水流动压力来改善地基稳定性的方法。
在施工中,会通过打孔、喷射水泥浆或其他材料,调整地下水位,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地基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经济成本等因素。
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选择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软地基处理新技术大全

3.4 超固结硬壳层
在“高真空击密”作用下,通过控制“高 真空”施工遍数,逐步增大击密的能量, 使软土表层形成一个超固结的“硬壳层”, 大幅度增加应力扩散角,大大增加地基的 抗变形能力。
3.7 硬壳层作用下无排水通道工后沉降 估算
采用“高真空击密法”施工,用真空管取 代塑料排水板。由于施工结束时拔除真空 管,所以施工结束后不留排水通道。不留 排水通道的工后沉降与排水固结法工后沉 降的修正系数为α (0.3< α <0.8)
“硬壳层作用下不留排水通道工后沉降估算”:通过大量 的科研和实践证明,由于高真空击密施工后不留排水通道, 工后沉降的速率和工后沉降量将明显小于常规计算。
2.2 快速“高真空击密法”的设计要素
采用特制的高真空系统强制调整土体的含水量,控制需处 理的土体逐步接近最优含水量;
在需处理土体分遍逐步接近最优含水量的同时,采用特制 的大型击密设备分遍击密需处理的土体,逐步接近最大密 实度;
2.4 快速“高真空击密法”施工流程
小螺钻详勘 地下水观测 划分施工小区 开挖集排水沟
第一遍高真空
第一遍击密 静探检验 调整施工参数
第二遍高真空
第二遍击密 静探检验 调整施工参数
第三遍高真空
表层满夯或 振动碾压
处理效果检验
2.5 快速“高真空击密法”施工工艺
以上三种方案结合使用
2.6 快速“高真空击密法”的信息化施 工
62.66
45.1
竞标方案四
13
4.99 8.68 56.93
66.25
17.8
竞标方案五
12
3.81 8.38 45.90
65.26
25.6
竞标方案六
工程施工新技术做法汇总

工程施工新技术做法汇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也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
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做法进行汇总,以期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通过后注浆方式对桩身孔隙进行填充,提高桩的承载力和减小沉降。
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利用长螺旋钻孔设备进行钻孔,同时在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一根连续的混凝土桩。
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将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灌注到钻孔内,形成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复合地基。
4.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通过抽真空的方式,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5.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在土体中加入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网、土工格栅等,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砌体工程新技术1. 无架眼施工技术:通过在脚手架钢管横杆端头焊接T型扁铁,实现砌筑高度的搭设,提高砌体质量。
2. 构造柱、圈梁无架眼模板支设新工艺:采用预埋拉螺栓的方式,固定模板,提高墙面整体砌筑效果。
3. 圈梁硬架支模工艺做法:在圈梁下一皮砖处埋设PVC塑料管,形成安装孔,使用专用工具和螺栓固定模板。
三、混凝土工程新技术1.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通过预先施加应力,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不进行表面处理的混凝土施工,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3.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具有自密实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四、防水工程新技术1. 卷材防水层施工技术:采用防水卷材作为防水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施工便捷性。
2. 涂料防水层施工技术:使用防水涂料涂覆于基层表面,形成防水层,防止水分渗透。
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应用技术: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掺入混凝土中,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地基处理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新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详细介绍地基处理的最新进展。
一、新技术1. 微生物治理技术微生物治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该方法利用微生物分解土壤中有害物质,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能。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无污染、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2. 土钉墙技术土钉墙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土体内预埋锚杆或钢筋,然后与混凝土墙面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加固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软弱土层和岩石裂隙等情况下对于土体进行加固。
3. 钻孔灌注桩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地下打孔并注入水泥浆或其他材料,在孔内形成桩体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沉降较大的地区,以及需要承受大荷载的建筑物。
4. 预压桩技术预压桩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桩顶施加预压力,使桩体与土体形成整体结构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软弱土层和高水位地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二、发展趋势1. 环保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地基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化。
例如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减排等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信息化未来地基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信息化。
例如通过数据采集、分析等方式对地基进行监测和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高效化未来地基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高效化。
例如采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方式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多元化未来地基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多元化。
例如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以满足不同需求。
三、总结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的不断出现将为地基处理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环保、高效、信息化、多元化的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1. 硬化加固法:通过加入各种硬化材料,使土壤变得更加牢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深基础法:在土壤深处开挖一定深度的洞,填充混凝土或其它材料,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地基,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3. 压密加固法: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壤中的孔隙变小,土层紧密排列,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4. 土钉加固法:在地基周边或基坑边缘设置一定数量的土钉,与地面混凝土体形成一体化结构,从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5. 地下连续墙法:在地基周围挖掘一定深度的槽,并在槽中浇筑混凝土,形成一道连续的墙壁,从而增强地基的抗震性能和承载力。
6. 地震隔离技术:在地基或建筑内设置隔离装置,能够吸收地震的能量,减少建筑物的振动,防止地震损毁。
7. 地基增强技术:采用聚合物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地基中注入液体或粉末,与土壤反应生成新型固体,使地基坚硬稳定,提高地基承载力。
地基处理新技术

1. 高真空击密法
◆属快速排水、快速击密固结的工法,设计原理: 一是采用特制的高真空系统,强制调整土体的含水量, 控制需处理的土体逐步接近最优含水量; 二采用特制的大型击密设备分遍击密需处理的土体, 逐步接近最大密实度; 三是正确计算被处理土体超孔隙水压的消散时间,确 定土体每遍击密的固结恢复时间,严防“弹簧土”的 形成; 四是根据不同土体的渗透系数、含水量,分层多遍强 制调整各层土的真空度、真空气量、平衡参数; 五是根据地基的处理深度要求,正确计算各层不同土 体击密所需的击振能量。
◆长板-短桩工法综合了排水固结法和水泥土搅
拌桩法在加固软土地基工程中的优点。 适合处理淤泥质土与松散粉细砂互层的地层, 浅层的桩—土复合地基提供了支撑路基稳定的 壳,深层的塑料排水板排除下层淤泥质土或粉 细砂层中的水分,促进地基的固结,同时降低 了其液化势。
采用桩与板间隔,桩距相对较大,总体造价相 对较低。 目前各地应用较少,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
1.螺杆桩
◆传统工法:
采用变截面的构造形状,成孔过程中桩侧 土体受到挤压,加密作用,成桩后部分土体形 成螺纹,而桩侧土体形成螺母,桩体螺纹与桩 侧土螺母紧密咬合。 桩顶受荷 时,螺纹段的桩侧土“螺母”受到压缩,环状 “螺母”的根部受到剪切,桩的承载力有直杆 段的侧阻力,螺纹段的抗剪强度和桩端的端承 载力组成,而螺纹段的抗剪力远远大于同等条 件下的侧阻力。
2. 静压挤密桩法
◆看这笨重的大块头,靠它和附加混凝土板或钢板的 重力将管桩压到土里面去(压桩机)。 静力压桩机
3. DDC工法(孔内深层强夯法)
柱锤冲扩桩法:孔内深层强夯技术-DDC法 渣土桩的统称。 反复将柱状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下落冲 击成孔,然后分层填料夯实形成扩大桩体, 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技术: 司炳文高级工程师发明的“柱锤冲扩桩法” 国家专利技术(也称为DDC法渣土桩技 术)。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对地基土壤的加固和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坚固稳定。
本文将介绍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土体改良、地基加固和灌浆技术。
一、土体改良技术土体改良技术是指通过添加材料或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混凝土搅拌桩、灰土法和石灰土法。
1.混凝土搅拌桩混凝土搅拌桩是将水泥、砂、石料和水直接注入地下,与原有土壤搅拌混合形成搅拌桩,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性能。
搅拌桩的直径和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2.灰土法灰土法是将石灰作为改良材料与土壤混合,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改变来提高土壤的性质。
石灰能够与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并减少土壤的塑性指数和液限。
灰土法适用于含有高含水量或高塑性土壤的地基。
3.石灰土法石灰土法是将石灰作为改良材料与土壤混合,通过石灰碳化和固结反应来提高土壤的性质。
石灰土法能够改变土壤的粒间结构,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黏性土或高塑性土壤。
二、地基加固技术地基加固技术是指通过加固措施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岩石锚固、地下连续墙和预应力锚杆。
1.岩石锚固岩石锚固是利用锚杆将建筑物的力传递到岩石或深层土体中,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锚杆通常由钢筋和注浆剂组成,通过钻孔、注浆和固结过程来实现岩石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
2.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将钢筋混凝土墙板嵌入地下,以分隔和加固土体,提供较大的抗侧推力和支撑作用。
地下连续墙可以通过挖掘或打靶方式进行施工,适用于土壤侧向稳定性较差或需要提供水平支撑力的地基。
3.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是在地基中预先装置的钢筋,通过锚固和张拉过程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锚杆可以通过单股或多股钢筋组成,通过张拉设备施加预压力,使地基产生正向有效应力,从而增加地基的强度。
三、灌浆技术灌浆技术是指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向土体或岩石中灌注特定的材料,使其形成填充物或结构体,起到加固和加强作用。
地基处理新技术

地基处理新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地基处理是指对土壤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升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兴的地基处理技术,带来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
一、地基处理方法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指通过在土壤中引入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的物质或结构,以提升土壤的承载能力。
目前,传统的地基加固方法主要包括灌浆法、压实法和挖掘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时间和成本的限制,而新兴的地基处理方法则更为高效。
2.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指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生物性质,提高土壤的质量和性能。
新技术在地基改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地基处理提供更多选择。
例如,加入化学改良剂、填充物或土壤增强材料等可以改善土壤的流动性、抗压性和稳定性。
3. 地基加固与改良的综合应用近年来,一些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将加固和改良结合起来,提供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例如,基于碱激发固化(SSI)技术,通过注入碱液来激发土壤中的化学反应,可使土壤形成坚固的固结体,以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新兴地基处理技术1. 地基生物改良技术地基生物改良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引入有益微生物或活性菌群,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过程和有机物的降解,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肥力。
这种技术不仅环保,还具有较低的成本和高效的效果。
2. 地基脱水技术地基脱水技术是一种通过抽取土壤中的水分来提高土壤固体质量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技术可通过水力压裂和真空抽取等方法,将土壤中的多余水分排出,使土壤变得更紧密。
这种方法适用于湿地和软土地区,可以提供更好的建筑条件。
3. 地基浸润技术地基浸润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改良剂或固化剂来改进土壤的方法。
该技术可通过孔隙渗透或化学反应,使注入物与土壤发生反应,形成水凝胶或固结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可渗透性较差或较松散的地区,可以提供更稳定的地基。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创新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创新地基与基础工程一直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地基与基础工程领域也在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建筑项目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地基与基础工程领域的创新技术和方法,以及它们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和意义。
一、新型地基处理技术1. 微型桩基础技术微型桩基础技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它通过在地下打入微型桩,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与传统的桩基础相比,微型桩基础技术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廉、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这种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地基支撑。
2. 地基加固材料的创新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地基加固材料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聚合物改性土壤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材料,它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性能。
此外,纳米材料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热点,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抗震和抗液化能力。
3. 智能监测技术在地基工程中的应用智能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地基工程领域的一大创新,它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测地基的变形和承载情况,为工程施工和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智能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地基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1. 钻孔灌注桩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它通过在地下钻孔并灌入混凝土,形成承载能力强的桩基础。
近年来,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工艺和设备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如采用先进的钻机和搅拌设备,实现了施工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保障。
2.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施工前施加预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和承载能力的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基础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中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新技术大全

地基处理方法
• • • • • • • • • • 换填: 强夯: 桩基: 深层搅拌: 高压旋喷: 注浆: 排水固结: 加筋技术: 托换技术: 其它
绪论
• 换填法(Replace弱地基土挖除,然后回 填以工程性能好的土,压密后作为地基持力层。
石灰桩:设计计算-承载力
当地基土为饱和土时,地基土的孔隙比降低量为:
石灰桩
∆e = d s × ∆w /100
∆e = e0 − e '
e0--天然地基土的孔隙比; e’—加固后地基土的孔隙比; ds—土颗粒相对密度; ∆w—含水量降低值。
石灰桩
石灰桩:设计计算-承载力
(1) 桩身变形模量 Es=10~30MPa; Es=(3~5)Ec (Ec为桩 间土变形模量) ; (2) 加固后地基承载力可达原地基承载力 2~3倍; (3) 桩间土的粘聚力和无侧陷抗压强度提 高40~70%。
振动液化:
动力固结模型
强夯法
设计计算
一、有效加固深度 二、夯锤重量和落距 三、夯击点布置 四、夯击次数与遍数 五、垫层铺设
有效加固深度
单击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H可按下式确定:
强夯法
H =K M h
M—夯锤重量(10kN); h—夯锤落距(m); K—修正系数,粘性土取0.5,砂性土取0.7,黄土取0.35~0.5
换填法(Replacement 换填法(Replacement Method)
• 作用
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加速软土的固结排 水;防止地基冻胀;减少地基的湿陷和胀、缩
换填法
• 应用范围
1.土层: 淤泥、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杂填土、冻土等 2.建筑物基础: 中、小型建筑物为主 3.深度: 一般3米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可以采用下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
RPs = ξ [1 + m(n − 1)] Rs
其中:ξ—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一般取0.8; n—桩土应力比,一般取10~14; m—桩的置换率。
变形计算
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可以按下式计算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s = sPs + ss
sPs—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量,由于比较小,简化计算时取0; ss—下卧软弱层的变形量
夯锤重量M和落距h
总夯击能量:
强夯法
E=M h n
单位夯击能量:
E—总夯击能量(kN.m); n—总夯击次数;
e=E/A
e—单位夯击能量(kN.m/m2); A—被夯击场地面积kN.m/m2;细颗粒土e取1500~4000 kN.m/m2; 夯锤重一般10~25吨;落距一般 8~20米。
地基处理新技术
课程内容 1.地基处理基本方法 2.复合地基理论 3.真空预压法 4.长短桩复合地基 5.气泡混合轻质土 6.冻结法 7.土工材料
绪论
地基处理目的与意义
• 提高地基强度 • 减少地基变形 • 降低地基渗透性 • 避免地基液化 • 其他
软弱地基类型
1、淤泥和淤泥质土 2、松沙 3、充填土 4、杂填土 5、泥炭土 6、湿陷性黄土 7、冻土
承载力
Rs As NQ +η RPs = A A
RPs—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kPa); N—基础下桩数; Q—单桩承载力(kPa); Rs—天然地基承载力(kPa); As—桩间土面积(m2); A—基础面积(m2) A— (m ); η—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一般取0.8~1.0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地基处理方法
• • • • • • • • • • 换填: 强夯: 桩基: 深层搅拌: 高压旋喷: 注浆: 排水固结: 加筋技术: 托换技术: 其它
绪论
• 换填法(Replacement Method):
换填法
把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地基土挖除,然后回 填以工程性能好的土,压密后作为地基持力层。
根据经验或者现场试验确定
旋喷直径
影响旋喷直径因素: 地层 喷射压力 喷嘴直径 浆液性能 施工工艺
防渗
在防渗工程中,一般按三排或双排标准桩。在这种情况下, 孔距为1.73R0(R0为旋喷设计半径)、排距为1.5R0时最经济
每一排桩之间的交圈厚度e可以按下式计算
L e = 2 R − 2
土桩及灰土桩
主要特点 1、土(灰土、二灰) 桩挤密属于横向挤密,但可以使 桩 间土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密度指标。 2、与土垫层相比,无须开挖回填,比换填法缩短工 期约一半。 3、处理深度可以达到12m左右。 4、处理造价比较底。
加固机理
土桩及灰土桩
一、挤密作用 桩间土被强制向侧挤压,使桩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 实度提高。孔壁附近,土的密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最大 干密度ρmax,即压实系数λc大于1。一般压实挤密的影响 半径可以达到1.5~2.0倍桩径。 二、灰土性质作用 1、灰土桩 石灰与土的比例一般为体积比2:8(或3:7) 。灰土混合 材料具有水硬性与气硬性。随时间增加,桩体本身强度 提高。增加地基强度。 2、二灰桩 粉煤灰中含SiO2和Al2O3,与石灰及水混合后生成硅铝酸 钙和水硬性胶凝物质,充填于粉煤灰颗粒的空隙中,提 高桩体强度。增加地基强度。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1、桩径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一般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桩径一般为350~400mm。 2、桩距 桩距可以按下表选用。选用时遵循以下原则: (1) 对挤密性好的土,如砂土、粉土和松散填土用小桩距; (2) 单、双排布桩的条形基础和面积小的独立基础用小桩距,对满堂布桩的 筏基础、箱基础以及多排布桩的条形基础、设备基础,桩距适当放大; (3) 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丰富的地基,桩距适当放大。
• 垫层材料
中粗砂、卵石、砾石、素土、灰土、矿渣
垫层设计
• 一、垫层厚度 • 二、垫层宽度
换填法
换填法施工
一、施工方法 1. 碾压法; 2. 夯实法; 3. 振动压实法 二、垫层材料 砂、砂石垫层 素土垫层 粉煤灰垫层 干渣垫层
换填法
强夯
方法: 强夯(Heavy Tamping):通过重锤(8~30吨) 利用 一定的落差(8~20米) ,对地基施加很大的冲击能,以 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2 0
2
e—旋喷桩的交圈厚度(m); L—旋喷桩孔位间距(m)。
石灰桩:设计计算
一、桩径 石灰桩的桩径一般为150~400mm。 二、桩的布置 桩距一般为桩径3倍。平面布置一般为梅花形或正方 形。场地边缘一般要两排以上的护桩。 三、桩长 桩长取决于加固目的和上部构件要求。如果只是为 了形成一个压缩性较小的垫层,桩长L=4米即可。如果 为了减少沉降或解决深部滑移问题,则应该采用长桩。 四、承载力
换填法(Replacement 换填法(Replacement Method)
• 作用
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加速软土的固结排 水;防止地基冻胀;减少地基的湿陷和胀、缩
换填法
• 应用范围
1.土层: 淤泥、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杂填土、冻土等 2.建筑物基础: 中、小型建筑物为主 3.深度: 一般3米以下。
石灰桩:设计计算-承载力
1、桩间土体强度 石灰桩加固软弱地基的强度可以按复合地基计算。设计时只考虑 桩身四周的早期强度,后期强度作为安全储备。 桩间土的强度可按加固后桩间土的平均含水量、孔隙比等物理指 标查有关规范得到。
土的脱水量可以按下式计算
' nP 1 + w0 /100 × m ε v sr' ∆w = hγ c + 1 + γ w × 100 γt 100 100 100
石灰桩:设计计算-承载力
当地基土为饱和土时,地基土的孔隙比降低量为:
石灰桩
∆e = d s × ∆w /100
∆e = e0 − e '
e0--天然地基土的孔隙比; e’—加固后地基土的孔隙比; ds—土颗粒相对密度; ∆w—含水量降低值。
石灰桩
石灰桩:设计计算-承载力
(1) 桩身变形模量 Es=10~30MPa; Es=(3~5)Ec (Ec为桩 间土变形模量) ; (2) 加固后地基承载力可达原地基承载力 2~3倍; (3) 桩间土的粘聚力和无侧陷抗压强度提 高40~70%。
碎石桩与砂桩
二、对粘性土的加固机理
置换作用; 排水固结; 加筋作用。
设计计算
一、一般设计原则 二、砂性土
1、桩距确定 2、液化判别
碎石桩与砂桩
三、粘性土
1、承载力计算 2、沉降计算 3、固结度计算 4、稳定分析
石灰桩:方法
一、块灰灌入法 块灰灌入法,亦称石灰桩法。采用钢套管成孔,然后在孔中灌 入新鲜生石灰块,或在生石灰块中加入少量水硬性材料(如粉煤灰和火山 灰) ,一般配比为:8:2或7:3。在拔管时同时捣实。 二、粉灰搅拌法 粉灰搅拌法,亦称石灰柱法。采用粉体喷射搅拌方法,将石灰 粉与原位软土搅拌均匀,促使软土硬结。 三、石灰浆压力喷注法 石灰浆压力喷注法是压力注浆法的一种,采用压力将石灰浆或 石灰-粉煤灰浆喷注于地基的孔隙或预先钻好的孔内,使灰浆在地基土中扩 散和硬凝,形成网状结构,从而达到加固目的。
二重管法 浆液高压射流:20MPa; 压缩空气:0.7MPa。
三重管法 水高压射流:20MPa; 浆液高压射流:5MPa; 压缩空气:0.7MPa。
使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处理淤泥、 粘性土、 粉土、黄土、 砂、 碎石土 人工填土
第三节 设计计算
一、旋喷直径 二、地基承载力 三、地基变形 四、防渗 五、浆量 六、配方
高压旋喷(高压喷射注浆 )
• 高压旋喷是利用钻机把带有高压喷嘴的注浆管钻入地层预定位 置,让浆液以高压射流的形式从喷嘴喷射出来,冲击破坏土体, 同时钻杆以一定的速度逐渐提升,使浆液与土体颗粒搅拌混合, 浆液凝固后,在地层中形成固结体,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性能的 目的。
方法
• 单管法: 浆液高压射流:20MPa。
土桩及灰土桩
设计计算
一、桩径与桩深 桩距小有利于桩间土的挤密。桩径一般300~600mm。桩深一 般大于3m,在12~15m之间。 二、桩距与桩排 桩距设计以桩间土的挤密达到一定的平均密实度为目的,即要 求桩间土的最小干密度要大于1.5t/m3,平均压实系数 λc=0.90~0.93。(压密系数ρd为控制干密度λc与最大干密度ρd, max之比)。 为了桩间土能够均匀挤密,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有 时为了减少桩数,也采用正方形与梅花形桩。
夯击次数与遍数
1、夯击次数
强夯法
夯击次数应按照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 定,并且应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对于这等夯击能) ; 夯坑周围不应该发生过大的隆起;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各夯击点夯击数应该使土体竖向压缩量最大,而侧向位移 量最小为原 则。一般为4~10击。 2、夯击遍数与间隔 遍数:夯击一般采用2~3遍。 间隔:取决于空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对于砂土,一般 2~4min,对于粘性土,一般2~4周。
挤密性好的土,如砂土、 可挤密土,如粉 粉土、松散填土 (d为桩 质粘土、非饱和 径) 粘土(d为桩径) 单、双排布桩的 条形基础 含9根以下的独 立基础 满堂布桩基础 (3~5)d (3~6)d (4~6)d (3.5~5)d (3.5~6)d (4~6)d 不可挤密土,如饱 和粘土、淤泥(d为 桩径) (4~5)d (4~6)d (4.5~7)d
垫层铺设
强夯法
作用:扩散夯击能、增强地下水位与地表面距离、支承起重设备。 材料:砂、砾石、碎石。 厚度:0.5~2.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