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表现作者:林丽琼黄丹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儒、道、佛三个对我们影响较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流派出发,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表现,旨在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用古老的生态智慧指导职业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蕴含着炎黄子孙最丰富的生态智慧,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生态文明建设、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都有着极强的借鉴价值。
因此,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表现,是我们有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它本身即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的概念,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多种理解,有的学者从地域划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本土创造的文化;有的学者从时间划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之前的文化。
不管哪种看法,大家都一致认可中国传统文化在各自时代土壤下产生,并经历了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后流传下来的涵盖了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精神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从内容延展性上说,它包含了政治、哲學、艺术等;从思想继承性上说,它以儒家为主导,辅以百家争鸣,和谐共生;从时间跨度上说,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近2000年的封建社会,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百万里。
因此,我们很难用一条单一的脉络去将中国传统文化梳理清楚,本文主要以儒、道、佛三个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流派出发,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表现。
二、生态文明的含义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专家学者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从社会形态划分,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形态;有的学者从国家总布局来说,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人类用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破坏生态环境。
中国古代史中生态文明观
中国古代史中生态文明观
中国古代史中有许多关于生态文明观的思想和实践,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实践:
1. 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
2.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将自然界的万物分为阴阳两极和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认为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自然界的平衡和和谐。
3. 道家思想:道家强调自然、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反对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环境。
4. 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仁爱、中庸、和谐,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5. 农业文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文明发达的国家,农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经验和智慧,如轮作、休耕、施肥等。
6. 山水文化: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喜欢游历山水,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环境的诗歌、散文和画作,这些作品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史中的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保护自然环境,反对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环境。
这些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古代朴素自然观
04
CHAPTER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影响与启 示
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古代朴素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性,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后来的哲 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朴素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过度干预和破 坏自然环境。这种思想对后来的环境保护主义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自然规律的片面认识
古代朴素自然观往往只关注直观可见的自然现象,忽视了隐藏在背后的复 杂机制和规律。
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和科学局限性,古代人对自然规律的解释往往带有 主观臆断和迷信色彩。
古代朴素自然观对自然规律的描述过于简单化,未能全面、深入地揭示自 然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无法解释复杂自然现象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机械运动的结果,没有生命的存在,人类应当通过科学和技术来控制和改造自 然。
详细描述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机械运动的结果,没有生命的存在,人类应当通过科学和技术来控制和改造自 然。这种观点在近代科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如牛顿的经典力学等。机械论自然观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开发。
指导思想
古代朴素自然观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等理念。
实践应用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应用广泛,如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
价值意义
朴素自然观的价值意义在于它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人类 更好地把握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特点
以直观观察和经验积累为基础,缺乏 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对自然界的解 释带有主观性和猜测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经济发展中 ,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绿色发展实践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绿色技术和绿 色消费模式,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创 新和转型升级,加强环境监管和执 法力度。
绿色发展价值
绿色发展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减 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和效益,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 力和国际竞争力。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04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 的启示
尊重自然规律
总结词
尊重自然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法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 破坏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这些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 发和破坏生态环境。这种思想在《道德经》、《易经》等经典中都有所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 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 想
•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 价值
•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代 的应用
•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 的启示
0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 想
天人合一
总结词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强调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的关系。
倡导绿色生活
总结词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提倡绿色、简约 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 。
VS
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认为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因此, 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实现可 持续发展。这种思想在古代的建筑、园林 、服饰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在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没有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支持,但古代中国人民通过智慧和经验积累,创造出一系列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和理念。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并对其对当今的启示进行思考。
一、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国古代人民非常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在井饮、沟渠和灌溉系统的建设方面,他们加强了对水源地的保护,设计了复杂而高效的用水系统。
例如,中国南方地区的土斗、堰坝等水利工程,旨在调控水流,避免水资源的过度损耗。
此外,古代中国人还注重水土保持的工作。
他们开辟了水源涵养区和森林保护区,实施了一系列的防风固沙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肥力和水资源。
这些努力为后代留下了巨大的生态财富。
二、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中国古代人民也非常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他们明确了各种树木的功能,针对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管理。
例如,松木和柏木可以用于建筑和船舶制造,榆木和胡杨木可以制作乐器等。
古代中国人还制定了森林保护政策,限制了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
他们鼓励人们种植树木,并提倡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此外,他们还在保护和扩大森林范围的同时,重视采伐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确保森林资源的持久利用。
三、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繁育中国古代人民也注重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繁育。
他们发现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
例如,他们限制了对珍稀动物的捕杀和贸易,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与此同时,古代中国人还积极参与动物繁育工作。
他们善于驯养各类动物,发展了家禽、家畜等养殖业,并研究了养殖方法,以保障食品供应。
四、生态观念对当代的启示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对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首先,古代中国人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这对我们在当今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古代中国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国古代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我国古代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
的启示
我国古代生态智慧源远流长,历经千年,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
明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我国古代智慧强调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如《庄子》中
所说:“大道至简,有盈有虚,有余有不足,有建有毁,是以终始无垢。
”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然界充满了起伏和变化,人类要尊重自然,与之和谐共处。
其次,我国古代智慧强调生态的平衡。
如《易经》中所说:“天
地定位以配合,万物生焉以载体。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态要保持平衡,才能滋养万物。
今天,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实现自然生态的
平衡。
另外,我国古代智慧强调了生态的可持续性。
如《周易》中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才能保持生态的可持续性。
今天,我们应该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国古代智慧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如《论语》中
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
尊重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今天,我们应该珍惜自然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我国古代生态智慧深刻而全面,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学会借鉴古人智慧,不断探索前进,为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
的启示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这些智慧可以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启示和指导。
具体而言,以下是几点:
1.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主张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
今天我们也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采取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2. 重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中国古代注重景观生态学,提出“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和造景上追求平衡、协调、和谐。
今天我们也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追求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注重绿化、水土保持、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生态建设。
3. 重视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十分发达,但也注重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多种农作物轮作,留地休耕。
今天我们也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行耕地保护和优化利用,防止土地过度利用和荒漠化。
4. 推崇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十分繁荣,但也强调节约和循环利用,如炼铁的余热可用于热水浴等,废弃物可用于制造肥料等。
今天我们也需要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节约型社会,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中的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为生态文明建 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 中,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 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古代朴素自然观中的一些思想也可以 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例如,“以德 治国”的理念可以引导政府在治理过 程中注重道德教化和社会风气建设; “以法治国”的理念可以引导政府在 治理过程中注重法治建设和公正司法 。这些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 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预防为主
古代医学认为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因此,注重通 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的发生。
建筑艺术中的朴素自然观
仿生设计
古代建筑艺术中,人们注重仿生设计,将建筑物的造型和结构与自然界的生物形态相结合 ,如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拱和悬山屋顶等。
生态环保
古代建筑艺术中,人们注重生态环保,如采用天然材料建造房屋、设置庭院绿化等,以营 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尊重自然
古代建筑艺术中,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注重建 筑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04
古代朴素自然直观性和表面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主要基于直观的观察和经验,对自然界的认知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缺乏深入的科学探究。
缺乏科学实验验证
古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
缺乏科学认知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较低, 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主要基于 经验和直观感受,缺乏科学的认
知和解释。
缺乏实验验证
古代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较为 简单,缺乏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研 究和实验验证,人们对自然规律
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受宗教和迷信影响
在古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往往 受到宗教和迷信的影响,人们对 自然现象的解释往往带有神秘色
古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例子
古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例子古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自古以来,中国人始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行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参考。
第一,水利工程。
水利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一项工程,具有高超的水利技术和工艺。
高超的水利技术和工艺为古代水稻种植和茶叶生产等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水利工程的实施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的调配,缓解了旱涝灾害,实现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第二,森林资源的保护。
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天然森林的保护,制定出一系列适应当时状况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旨在控制伐木、限制放牧和滥伐森林等活动。
这种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的栖息地和物质资源。
第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古代,野生动物、草药等资源都是中国大陆的宝贵资源。
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例如: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编制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中心数据温泉地图,明确到野生植物的名称、地理位置;从保护观光园、自然保护区太平洋起草和传播宣传、学习学科领域等方面发挥其作用,在一段时间内科教体制的发展中,使保护因功能与其他基础设施相协同作效,有效推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第四,清洁能源的利用。
古代中国人利用风、水、火等自然能源进行生产和生活,比如:利用风力和水力磨面、炒豆等食物,雪藏食品,用石油灯、木炭火等照明。
这种利用清洁能源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气象灾害的发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有助于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真善美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将与中国人的精神传承之余,推动中国社会的无污染、可持续发展,为各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作者:陶良虎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36期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靠技术手段,还要靠生态意识和环境伦理思想,而这些思想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源头汲取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不但包含人文精神也包含科学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很早就总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在生态认知、生态理性和生态情怀诸方面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探讨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对于丰富生态文明内涵,促进当代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厚德载物的生态伦理观、顺应时中的生态实践观。
一是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在儒家看来,天地之生与人类之生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天人合德、共生共荣。
圣人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要与天地、日月、四时“合”,与天地万物和谐一致。
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在道家看来,宇宙万物都来源于道,又复归于道,“道”先于天地存在,并以它自身的本性为原则创生万物,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二是厚德载物的生态伦理观。
儒家生态道德观的根本就是仁爱。
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却不仁爱;对于民众,仁爱却不亲近。
由亲近亲人而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而爱惜万物。
这种仁爱的终极体现就是使所仁爱之人物能够充分展现其应有的生命本性及历程。
道家则进一步要求人类跳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圈子站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对待自然生态环境中诸存在物,认为那种出于人的主观偏好来理解和对待自然事物的方式是对自然的损害。
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三是顺应时中的生态实践观。
浅析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及举措
浅析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及举措王海滨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璀璨文明和丰富资源的古老国度,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形成了系统的环保思想和环保举措。
发掘和分析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环保思想和环保举措,对当今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生态观环保思想环保举措人类的发展史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历史,这是一个人类从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以至于发展到破坏自然的动态过程。
我们不能否定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环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问题。
法律具有民族特性,包涵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行为规范的总合。
所以,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相关立法应当具有民族延续性,不能片面、割裂的来研究当今环境与资源保护问题,必须实事求是、立足基本国情和自身的特点,从而制定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法规。
中国古人向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们留下了丰富的环保思想,这些环保思想影响着古人的生态观和日常行为,对当时的环保工作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虽然,在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但是,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条文和具体的环保措施。
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和举措对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一)源于自然崇拜和传说异志的朴素生态观远古时期,由于人类生产能力的限制,所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源都离不开大自然,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很强,他们把自然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继而把自然视为神明,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
同时,由于知识水平和经验的欠缺,人们无法解释一些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比如,打雷和闪电等。
于是人们就把这些视为是神明的惩罚,渐渐地便产生出对自然的畏惧,随之便形成了一种自然禁忌。
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doc精
试论先秦时期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作者:皖池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09历史学侯德燕(学号:090611128)内容提要:先秦时期,既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又是我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奠基时期,在这灿烂的传统文化基石里,处处闪烁着生态文化的光辉。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不仅有深刻的认识,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并且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关键词:先秦,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
正文:一.先秦时期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
1.“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在先秦文化中,不论儒家、道家或墨家,也不论哲学、文学或艺术,把天地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从而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关爱与亲近,把自然看作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或共鸣的有情宇宙。
古代“天”的涵义主要有两种,一是人格化的神,即主宰之天。
二是相对于地面的上空,即自然之天。
中国传统文化对“主宰之天”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殷商之际,天神、地祗、人鬼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
先民相信天有意志,就祭天。
甲骨卜辞中以天为“帝”或“天帝”,王从天命,人从王命,因此,每事必告天,求天恩准或赐福。
如商汤祭天求雨。
周天子一年四季都要祭天(《礼记月令》)等都属此类。
《诗经小雅?天保》有专门讲述苍天佑国的诗,如“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周人提出了“天命靡常”的观念,统治阶级认为只有“敬德保民”,才能“祈天永命”,这样把“尊天”与“敬德”联系起来,使“天”具有一定的道德含义。
至孔子时,虽然他对天仍怀有敬畏之情,但已开始将“天”所具有的神秘性淡化,把“天”理解为具有必然性之命运的含义,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所称的“命运之天”。
这种认识,不仅包含有宗教感情,又包含有人德(人的道德)与天则(自然的秩序和规律性)的合一。
孟子继承“天人合德”的思想,但他不再重视或强调“天”的主宰性和宗教意义,而是通过“尽心知性”,赋予“天”以道德的内容,这在中国哲学史上称之为“道德之天”或“义理之天”。
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生态思想
园林英才网转载于网络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生态思想我国古代的环境状况比现在要好得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早就萌芽了生态保护的意识,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
最早的记载见于物候历之一的《月令》、医书《素问》等书。
而朴素的生态学思想,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种普遍的认识而被某些学者所谈论,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管仲、荀况等人。
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同时对哲学、自然科学也有许多著名的论述。
他认为“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甚多,皆有均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管子·七法》)他主张“审大时,物地生”,可见,当时的管仲已认识到自然界万物复杂多样但又具有共同性的规律,要求人们了解并顺应天时,物色地之所宜,这已具有生态学的含义了。
荀况的生态思想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境的观点。
认为生物的生存取决于一定的生境条件,这一点从他的许多言论中可以得到证明,如“物类之起,必有所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等,这与现代生态学关于生境的观点是一致的。
(2)生物群居的规律。
《荀子·劝学》中有语云“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他又指出:“凡生乎天地之间者,有血肉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
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只喻时,则必反铅(同“沿”);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
小者是燕爵犹有啁噍之顷焉,然后能去之”。
(《荀子·礼论》)。
(3)生物之间相互依赖,互相协调的关系。
《荀子·天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4)物质循环转化的观念。
见之于荀子“水深而回,树落而粪本”的观点。
以上管仲、荀况的思想,只是我们用今天的生态学理论对其进行审视,虽然有些模糊和局限,但反映出当时人们尊重环境与自然规律,注意保持自然平衡的朴素的生态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精湛的“天人”关系理论和生态文明思想。
崇敬自然、顺应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持质。
在儒、释、道和其他学说中,都包括着很多优秀的生态文明思想理念。
天、地、生、人整体统一的自然观。
先贤们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地、人“三才”理论,主张遵循“天行之常”,“地养之那么”,“参赞天地之化育”。
尽管由于熟悉所限其中摻杂着天命观和迷信思想,但却包括着敬畏天地,师法万物,遵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节拍等优秀的思想元素,包括着一种整体统一的生态系统思想。
护生、爱物的生命意识和生态伦理。
我国古代思想家一直崇尚“生生之德”。
儒家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爱人和物”,“恩及禽兽”。
佛教讲“众生平等”,“万物有情”。
道家称“万物与我为一”。
这些都包括着靠近自然和“护生”、“爱物”的生态伦理。
取用有节,“以时禁发”的资源利用和治理思想。
“生生之德”表现于自然是“生物”,表现于社会是“生民”,表现于经济是“生财”。
“生民”是治国之本,“生财”是富国之需,“生物”那么是基础前提。
物质生产消费应与资源再生和环境承载能力维持平稳。
先秦两汉思想家已经清楚的论说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维持资源再生能力的重要性。
孟子、荀子乃至将其上升到“王道之始”、“圣王之训”的政治哲学高度予以论述,要紧精神是“控制物欲”、“适度消费”,对山川林泽“谨其时禁”,“以时禁发”,采捕生产躲开生物孕育生长的关键季节,对幼小树木、鸟巢卵蛋、母兽幼兽予以爱惜。
使生物正常生长繁衍,反对竭泽而渔,童山而樵,围山而猎,赶尽杀绝。
这些都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可持续进展”观念。
“变废为宝”和“相资以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我国前人以为,土地是有生命的,需要不断滋养。
包括人畜粪便在内的各类废弃物质皆有其功用,任意弃置污秽不堪,恶臭难闻,变为肥料二次利用那么可“化恶为益”,“变废为宝”,土地得其“余气相培”,“地力可使长新壮”。
我国古代先贤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认识及实践 (1)
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们在艰苦卓绝的生存斗争中,茹毛饮血拓土开疆,夙兴夜寐斩棘披荆,“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补天”这些神话传说就是远古先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遗存和写照。
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尤为引人注目,这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达到保护、节约自然资源,促进自然生态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依然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
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坚持“顺天”和“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以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庄子(名周,字子休,约生活在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为代表,是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之一。
道家思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关系,提出“天”与“人”合而为一,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并不是自然的主宰。
这对中国古代保护环境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提出“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在《庄子·秋水》中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顺天思想,对自然听之任之的思想固不可取,但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易经》进一步发展了庄子的学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书中提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这里“先天”是指在自然变化未发生前加以引导,“后天”是指遵循天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用哲学原理来解释,就是告诉人们既要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又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是儒家学派。
儒家一贯坚持“制天”与“可持续”思想,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也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
中国古代历史的环保与生态文明
中国古代历史的环保与生态文明中国古代历史见证了我国悠久的文明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
在古代,人们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秉持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本文将从农业、城市规划、水利、林业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中环保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农业与环保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古代农民劳动智慧的集中体现,也展现了古人对环保的高度重视。
首先,古人注重耕地养护。
古代农民在耕地上采用轮作制度和休耕制度,使得不同的耕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休养,避免了过度开垦耕地造成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
其次,古代农民注重水土保持。
他们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坝、水渠、水池等,进行水土保持,同时将农业废弃物进行有效利用,如农田中置放秸秆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另外,古代农民还注重生态平衡。
他们普遍采用生态农业的方法,倡导农田间的植被覆盖,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护并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使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二、城市规划与环保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注重环境友好和生态平衡。
在城市建设方面,古人注重自然地形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首先,古人注重选址和规划。
古代城市的选址多依附于自然地理环境,如水资源、地理条件等。
通过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和坚持遵循地理环境的规划,保护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其次,古人注重城市绿化。
古代城市鼓励植物种植和园林建设,为城市增添绿色,降低噪音和空气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同时,通过保留湖泊、河流等水域,为城市提供清洁的水源。
另外,古人还注重城市垃圾处理。
古代城市设有垃圾收集点,定期将垃圾收集,并进行安全处理和利用,避免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水利与环保古代中国在水利方面的建设,既满足了农民的灌溉需要,也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
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这句话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论语·述而》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钓鱼时不要用大网捕捞小鱼,射猎时不要射杀夜宿的鸟”。
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古代,人们为了生存和娱乐而进行捕鱼和狩猎活动,但是他们也意识到过度捕捞和过度狩猎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其中,“钓而不纲”和“弋不射宿”就是这些准则中的两个。
“钓而不纲”是指在钓鱼时不要使用大网捕捞小鱼。
这是因为小鱼是未来世代,过度捕捞小鱼会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因此,人们应该只捕捞成年的鱼,以保护小鱼和未来的渔业资源。
“弋不射宿”是指在射猎时不要射杀夜宿的鸟。
这是因为夜宿的鸟类通常是在休息和恢复体力的时候,这时候射杀它们会影响鸟类的生存和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鸟类的生活习性,只在它们活动的时候进行射猎活动。
这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古代被广泛推广和实践,不仅对当时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当学习并继承这种可持续发展观,为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doc精
试论先秦时期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作者:皖池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09历史学侯德燕(学号:090611128)内容提要:先秦时期,既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又是我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奠基时期,在这灿烂的传统文化基石里,处处闪烁着生态文化的光辉。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不仅有深刻的认识,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并且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关键词:先秦,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
正文:一.先秦时期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
1.“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在先秦文化中,不论儒家、道家或墨家,也不论哲学、文学或艺术,把天地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从而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关爱与亲近,把自然看作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或共鸣的有情宇宙。
古代“天”的涵义主要有两种,一是人格化的神,即主宰之天。
二是相对于地面的上空,即自然之天。
中国传统文化对“主宰之天”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殷商之际,天神、地祗、人鬼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
先民相信天有意志,就祭天。
甲骨卜辞中以天为“帝”或“天帝”,王从天命,人从王命,因此,每事必告天,求天恩准或赐福。
如商汤祭天求雨。
周天子一年四季都要祭天(《礼记月令》)等都属此类。
《诗经小雅?天保》有专门讲述苍天佑国的诗,如“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周人提出了“天命靡常”的观念,统治阶级认为只有“敬德保民”,才能“祈天永命”,这样把“尊天”与“敬德”联系起来,使“天”具有一定的道德含义。
至孔子时,虽然他对天仍怀有敬畏之情,但已开始将“天”所具有的神秘性淡化,把“天”理解为具有必然性之命运的含义,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所称的“命运之天”。
这种认识,不仅包含有宗教感情,又包含有人德(人的道德)与天则(自然的秩序和规律性)的合一。
孟子继承“天人合德”的思想,但他不再重视或强调“天”的主宰性和宗教意义,而是通过“尽心知性”,赋予“天”以道德的内容,这在中国哲学史上称之为“道德之天”或“义理之天”。
2021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探究范文2
2021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探究范文 摘要: 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坚实基础, 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生态思想, 并成为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主体之一。
中国早期文化中的自然生命观孕育了古代的生态思想, “天”与人的理性和谐是生态思想的核心观念, “生生不息”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观。
关键词: 中国早期文化;生态思想; 现代价值;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模式,其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严重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 生态文明在当代已成为全球积极推动的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式。
近年来, 中国迫于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与建设蓬勃兴起。
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 还得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现实的国情出发。
中国从先秦以至近现代的各个时期均不乏有社会生产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中国在先秦两汉时期形成较为成熟定型的中华文化就包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
秉持古为今用的原则, 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早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予以初步探讨。
一、自然生命观孕育了古代的生态思想 有自然生命观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基础。
许多学者认为发源于先秦的儒家之学主要是论述“人”的学问,因此可以称之为“人学” (借用当代学术术语) 。
此观点虽不敢说完全正确, 但也颇有一些道理。
因为,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 (长期在齐国稷下学宫游学并兼任“祭酒”一职) , 都曾论及人与天地、自然之关系, 其言语与思想虽已过两千余年, 但许多观念依然闪烁着古代“生态文明”的光辉, 在当代依然颇具借鉴价值和重要启示。
早期儒家从个体人的角度对自然和社会、国家关系的认识,凝聚为“自然生命观”。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
天何言哉!”[1]188天不曾说过什么, 但却化育生养了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
卜晓军任保平发布时间:2009-06-16 08:23来源:光明日报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不仅有深刻的认识,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并且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论者和代表应当首推庄子。
庄子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要顺应客观规律,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
荀子则较庄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制天”的思想。
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改造自然、战胜自然。
易传则综合了庄子的“顺天”思想和荀子的“制天”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说,强调人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传》)。
其中的“先天”是指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以前加以引导,而“后天”是指遵循自然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
秦汉以后,历代思想家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明确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唐代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辨证思想(《天论》上),认为天人之间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
北宋张载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正蒙·乾称篇》),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人类要尊重万物,友善对待自然。
宋明理学的程朱学派、陆王学派都提出过“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并对“万物一体”论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认为人与万物、自然处于和谐、均衡与统一之中,人和自然都遵循统一的规律,天人协调是最高的理想境界。
总之,“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是主张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来考虑,既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从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
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早在周代,人们就提出:“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逸周书·聚篇》)东周的管仲不仅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张对山泽林木实行国家垄断,提出“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管子·立政》)的观点,而且把保护山泽林木作为对君王的道德要求,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莱,不可立为天下王”的思想(《管子·轻重》)。
汉代的杨孚撰写了《异物志》,主张广泛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也指出,“天下之病”许多都是由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
同时,古人还认识到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主张适度开发自然资源。
孟子认为:“数罟不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荀子也指出:“圣王之制也,草本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这些主张都充分体现了遵循自
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维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思想。
中国自古就有较发达的农业文明,而土地又是农业的根本,因此中国古代许多农学家非常重视土地的养护,提出了种地与养地相结合,合理使用土地,维护土壤养分平衡的理论主张。
《吕氏春秋》就提出“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的土壤肥力辨证观。
儒家从“仁民爱物”的核心价值观出发,要求统治者按季节节律来役使民众,避免对土地的超负荷使用。
汉代王充提出土地的肥瘠不是固定不变的,“性恶”的土地需要“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论衡·率性》)。
此后的许多农学家进一步发挥了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思想,主张因地制宜,实行农牧结合、豆谷轮作、农林牧相结合。
另外,古人还提出过要保持资源再生能力的思想,反对采取灭绝性的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吕氏春秋·义尝》中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指出:“孕育不得杀,壳卵不得采,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其年不得食。
”这些颇有见地的思想主张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建立在维护资源再生能力的基础之上,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思想。
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古代贤哲不仅提出了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而且在实践中通过设置专门政府机构、颁布法律法令等措施,集中体现了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首先是设置了专门的政府机构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就是虞衡制度。
虞衡是我国古代掌管山林川泽的政府机构的泛称,其职责主要是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虞衡官执行这种政令法令。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记载了周代的虞官设置:“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周礼·地官·山虞》)。
秦汉时期,虞衡转称少府,但其职责仍为管理山林川泽,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
隋唐时期,虞衡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管理事务范围不断扩大,据《旧唐书》记载,虞部“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圃、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
宋元以后,除元朝设有专门的虞衡司以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
由少府到虞衡司再到工部,表明古代当政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虞衡制度及其机构基本延续至清代,可以说这一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管理做出的制度性贡献。
其次是各代都颁布了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令。
周文王时期曾颁布《伐崇令》,它被誉为“世界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
《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此外,周代还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的《野禁》和《四时之禁》。
秦朝的《田律》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环境保护法律文献,它有一部分专门讲述资源与环境保护,包括古代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
据吕锡琛在《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思想》一文中指出,宋元时期特别是北宋十分重视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官府屡次颁布这方面的禁令,保护的对象包括山场、林木、植被、河流、湖泊、鸟兽、鱼鳖等众多方面。
明清两朝的法律则多沿用唐律,都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令并有所发展,如清代还设有专管水利的官员,并设堡专门保护水道、河堤,这种办法一直延用至今。
总之,历代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政府法令,统治阶级通过法律制度的
方式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固定下来,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来具体实施这些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生产活动。
再次是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
汉唐时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发展到较高水平,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国土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问题。
尤其是在唐代,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污水排放、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等都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唐律》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措施及对违反者的处罚标准。
据《旧唐书》记载,当时的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通过设置“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这对保护祖国的秀丽山川起了很大的作用。
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使大唐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朝代,而且也成为当时闻名于世的大帝国。
毋庸置疑,唐代的生态文明思想与环境保护措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