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数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实施方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学(数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12版)
————————————————————————————————作者:————————————————————————————————日期:
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数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研究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的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或教育管理者。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正确理解与把握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形成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养成多维度、多视角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际,具有较强的自主专业发展的意愿和能力。
二、培养方式
1.研究生在选定导师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并在入学三个月内提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处备案。
2.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3.高度重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生研究教育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习和实践在实习单位完成。实习结束后要提交教育实践总结报告。
4.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的指导工作。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三、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中小学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按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四个类别设置课程。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外国语(2学分)II 学期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I 学期
3.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2学分)I 学期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I 学期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I 学期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II 学期
(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
1.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II 学期
2.数学课程与教学论(3学分)II 学期
3.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I 学期
4.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II 学期
5.数学方法论(2学分)I 学期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现代教育技术学(2学分)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I 学期
3.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
4.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学分)
5.数学教育研究导论(2学分)III学期
6.泛函分析(3学分)I 学期
7.数学教育心理学(2学分)II学期
8.数学教育哲学(2学分)II 学期
注:
1.研究生必须在前四门课中至少选修2学分,在后五门课中至少选修4学分。
2.本科为非师范专业的研究生须补修以下3门课程,不记学分;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本科生课程,秋季学期)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本科生课程,春季学期)
竞赛数学(本科生课程,春季学期)
3.跨学科的学生须补修以下2门课程,不记学分:
数学分析1(本科生课程,秋季学期)
高等代数1(本科生课程,秋季学期)
(四)实践教学(8学分)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
学。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
教育实习时间为8周,记6学分;其它实践环节为2学分。
教育见习:研究生入学后就应进入见习阶段,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见习基地,以观摩课堂教学以及班会、集体备课等学校各环节的具体工作为主要内容,见习次数不少于8次,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考核以学生的教学记录(见习学校指导教师签字并加盖见习学校公章)和教育调查报告为主要标准。
模拟教学:与“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以小组的形式,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微格教室进行,按照“教案的设计水平与授课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教育实习:在第三学期进行。研究生在第三学期(每年9月和10月)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实习期间,需完成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总结报告,并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搜集素材。
五、课程考核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获得学分。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的考试与考查要注重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提倡以要求研究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调查报告、教学设计、观摩教学反思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考核的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管理办法》。
六、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倡导实行讲授、研讨与案例分析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研究教育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和教学案例设计等多种形式。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1.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各培养单位备案。
2.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