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 本派别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1、恩格斯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来说是 恩格斯说: 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 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本原的 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然界是本原的, 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 这表明( 派。”这表明(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具有能 动作用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 别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 物主义 D、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的问题
3、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愚昧迷信抬头,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愚昧迷信抬头, 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 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甚至个别党员 干部也参与其中,相信唯心主义, 干部也参与其中,相信唯心主义,不相信唯物 主义,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主义,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由此可见 ( ) 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 A、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唯心主 义仍占优势 物质与意识何为世界本原, B、物质与意识何为世界本原,有待进一步论 证 唯心主义仍有市场, C、唯心主义仍有市场,仍在影响着一部分人 唯心主义在同唯物主义的斗争中, D、唯心主义在同唯物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得 到发展
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 本原问题。在这个问题 上,理学家虽然有不同 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 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 “二程”建立“天即理” 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 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 朱熹提出理为“本”, 气为“具”的学说。
具体主张
古希腊的柏拉图认识感觉世界是“理念” 世界的摹本或影子 中国宋代的朱熹主张“理在事先”“万 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德国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绝对 精神(绝对观念)”的产物. 程颐:“有理则有气”“有理面后有象, 有象而后有数”
唯心主义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 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神。
• 4、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 有能动作用,这是( ) • A、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 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 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 万事万物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无物 ⑤存在即被感知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④⑤ • D、②③④⑤
辨别:
谁决定谁呢?
A.物是观念的集合 C.心外无物 主观
B.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主观
主观 D.存就是被感知
客观
E.我思故我在
主观
根本观点
两个 基本 派别
唯 物 主 义
表 现 形 式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 心 主 义
根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表现 形式
唯 物 主 义
两 个 基 本 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派 唯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 别 心 主 表现 的,决定的 义 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是由某种神灵或某 种不可捉摸不定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就是气、 表 火、水、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现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 形 原,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决定 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唯心主义常见例子及解释
唯心主义常见例子及解释嘿,你知道吗,唯心主义可是个很有意思的玩意儿呢!比如说,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一个人走在黑黑的小路上,总觉得后面有什么东西跟着你,心里毛毛的。
这其实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表现呀!就好像你心里觉得有,那它好像就真的存在一样。
再比如说,有些人特别相信命运,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他们会说:“哎呀,这都是命啊!”就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安排好了。
这难道不神奇吗?这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例子呢。
想象一下,有个人坚信只要他每天对着星星许愿,他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他完全不理会现实中的困难和努力,就只是一味地相信星星的力量。
这是不是有点荒唐,但又有点让人着迷呢?还有啊,有些人看到一个杯子,他不是看到杯子本身的物质存在,而是觉得杯子上有某种神秘的气息或者能量。
这就像是他们用一种特别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只关注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东西。
唯心主义不就是这样吗?它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强大力量,能创造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象不到的观念和想法。
它就像一个奇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奇特的景象和故事。
难道你不觉得唯心主义很神奇吗?它让我们思考我们的内心和思维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
它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想法和信念有时候比现实世界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
所以啊,唯心主义可不是什么无聊的理论,它是能让我们深入探索自己内心的一把钥匙呢!我的观点就是,唯心主义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它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我们自己。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存在和价值,而是应该带着好奇和探索的心态去了解它。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家们自古以来常讨论的概念。
了解这两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遵循以下原则以行动响应它们。
一、唯物主义
首先,唯物主义是以客观实在为基础的理论,物质的存在是最终影响人类观念的根本原因。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形成的,而心理现象是物质性的复杂产物。
这里的物质不仅指外伤物质,而且指物质性的能动原因。
同时,唯物主义认为在同一时期,物质与心理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作用,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唯心主义
其次,唯心主义,即以心理现象为基础的理论,唯心主义者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由心理现象来产生的,它认为自然现象的本质是精神的产物。
这里的精神不仅指外出的习俗,还指人的心理活动本身,即指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等内在的动力与外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比
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有着一定的对比,二者之间存在着吸引力与联系。
一方面,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并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强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比,是我们追根溯源、寻求进步的重要本源。
四、结论
综上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家们自古以来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
通过理解这两个概念,人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有助于我们采取行动来响应这些概念。
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强调心灵、思想、意识或精神在现实世界中的首要地位,认为这些意识或精神元素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物质世界的存在和性质是由意识决定的。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对立,后者认为物质是基本的,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有不同的流派和表现形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唯心主义观点:
1. 绝对唯心主义(Absolute Idealism):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Hegel)提出,认为绝对精神是现实的最高原则,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表现和发展。
2. 主观唯心主义(Subjective Idealism):认为只有个体的意识是真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是由个体意识的观念或感觉所构成的。
英国哲学家伯克利(Berkeley)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
3. 客观唯心主义(Objective Idealism):主张存在一个普遍的精神实体,它存在独立于个体的思维之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基础。
费希特(Fichte)的一些观点被认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4. 实践唯心主义(Pragmatic Idealism):将唯心主义与实用主义结合,认为真理和价值是通过实践和经验建构的。
这种观点强调实践对于认知和价值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总体来说,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精神或心灵的作用,而这些元素被认为是构成现实的基本因素。
这与唯物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将物质视为现实世界的基础。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
客观唯心主义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以致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导致荒谬的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
唯心主义的20个例子
唯心主义的20个例子一、主观唯心主义例子(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1. 慧能的“仁者心动”2.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比如眼前的桌子、椅子等,只有当它们被我们感知的时候才存在。
如果没有任何人感知到这个桌子,那么它就不存在。
这是典型的把感知(主观精神)作为事物存在的依据。
3. 梦境中的世界- 当一个人在梦中经历各种场景,如在梦中飞翔、与奇幻生物互动等。
在梦中,这些场景对于梦者来说似乎是真实存在的,但实际上它们是梦者的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按照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就如同我们所感知的现实世界可能也是某种主观意识创造的,而梦境可以看作是这种主观创造的一个微观体现。
4.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笛卡尔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最后他发现,当他在怀疑的时候,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他正在怀疑这件事本身,也就是他在思考。
他由此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结论。
他把“我思”这种主观的思维活动作为“我”存在的依据,强调了主观精神对个体存在的决定性。
5. 画家作画时的构思- 画家在创作一幅画之前,脑海中先有了关于这幅画的构思,比如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搭配、主题的表达等。
然后他才根据这个构思在画布上进行创作。
从主观唯心主义的角度看,这幅画最初是存在于画家的主观意识之中的,然后才以物质的形式(画作)呈现出来。
6. 作家创作小说中的世界7. 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审美感受- 对于一朵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感受。
有人觉得它娇艳美丽,有人可能觉得它平淡无奇。
这种审美差异是由每个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按照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花的美丑不是由花自身的客观属性决定的,而是由观赏者的主观意识赋予的。
8. 迷信者认为的鬼神存在- 一些迷信的人声称看到了鬼神或者感觉到鬼神的存在。
这种所谓的鬼神存在实际上是他们的主观意识中的想象或者幻觉。
他们依据自己内心的恐惧、期望等主观情绪创造出了鬼神的形象,并认为这些鬼神是真实存在的,这是主观精神创造“存在”的一种表现。
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唯心主义即唯心派,又译
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唯心主义即唯心派,又译唯(wéi)心(xīn)主(zhǔ)义(yì)。
唯(wéi)心(xīn)主(zhǔ)义(yì)即唯心派。
又译作理念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唯(wéi)心(xīn)主(zhǔ)义(yì)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
与唯物主义对立。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
意识或理念为第一性。
物质为第二性。
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
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它是哲学中与思想。
心灵。
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
中文名,唯(wéi)心(xīn)主(zhǔ)义(yì)。
别名,理念论。
性质 ,认知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
含义。
应该说。
“理念论”比“唯(wéi)心(xīn)主(zhǔ)义(yì)”翻译得更为准确。
后者已成为通用的词汇。
如今学界将柏拉图形上实体的“eidos”。
称为“理型论”。
用以区别观念论的观念。
观念是由经验而来;柏拉图的理型。
却不是由经验而来的;因此。
“理型”会是比较适切的翻译。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则认为哲学可分为两大派别。
唯(wéi)心(xīn)主(zhǔ)义(yì)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
它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唯(wéi)心(xīn)主(zhǔ)义(yì)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
意识或理念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
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用非马克思主义的话讲。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绝对客观的。
也是绝对物质的。
都是绝对真实的。
万事万物自我演化的。
独立于意识之外。
而唯(wéi)心(xīn)主(zhǔ)义(yì)的核心是世界不是绝对客观的。
世界依附于意识而存在。
无客观实践论证坐标。
唯(wéi)心(xīn)主(zhǔ)义(yì)对心的定义:一切抽象事物的总称。
唯心主义的例子
唯心主义的例子唯心主义,也叫主观唯心主义,是一种关于宇宙存在和人类经验的哲学学说。
它是把主观意识看作最基本的存在形式,把宇宙存在看作是以主观意识为基础的,从而把客观与主观等同起来,只有主观意识才是存在的真实形式,这样看来,人们获取物质客观知识的真正方式也是一种主观存在。
唯心主义认为,客观存在只能以主观经验为基础,我们只能以我们的感受来获取对客观事物的知识。
古希腊时期,有很多哲学家倡导并实践了唯心主义。
比如,德里克斯,他认为这个世界不过是梦幻一般的虚幻构型,这个世界不存在客观存在,只存在主观感知。
另一位重要的唯心主义者是西蒙塞,他认为客观真理只是有限的一种主观经历。
西蒙塞把任何事物看作是唯心的,他的著作《灵魂的动物学》凸显了他唯心主义的理念,在他看来,人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由灵魂或主观意识统治,而这种灵魂或主观意识的存在,优先于任何客观事物的存在。
中国古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孔子也认为客观事物只能以主观经历来感知和理解。
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簪”,也就是说,有知识的人不如有美德的人。
他也认为天下事物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只要尊重个人意志,并把它视为根本,就能创造出一种融洽、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另外,后世儒家也将唯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认为真正的“知”,只需要明白主观的真理定律,理解它们的规律,在实践中坚持原则,以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同时发展自身的精神境界和智慧平衡能力。
从上面可以看出,唯心主义的各种学说,在实际应用上,主要是让人们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用精神力量去控制和统领一切,重视客观事物外在的物质形式,而转而用内心去追寻内在的精神价值,以此来达到追求真正幸福的目的。
唯心主义也提醒我们,只有通过主观的意识和思维来修炼自己的内心,去保持一颗清醒的心,才能够变得更加安定,更加自信,更有爱心,去向往和突破自己。
唯心主义知识点总结
唯心主义知识点总结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存在着几条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总结。
首先,我们需要探讨唯心主义对于意识或心灵的看法。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唯心主义对于物质存在的看法。
再次,我们需要探讨唯心主义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上的立场。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唯心主义对于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影响。
一、意识或心灵的唯心主义观点在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意识或心灵被视为存在的首要和基本的实体。
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是创造和塑造现实的关键,一切物质存在均是受到意识的影响。
这一观点在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思想中有着重要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只是一个影子世界,真正的现实存在于理念的世界之中。
理念是超越人类感官和经验的,只有通过心灵的洞察和领悟,才能接近真理和现实。
在笛卡尔的唯心主义观点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观点。
笛卡尔认为,唯有心灵或意识的存在是不可否定的,一切其他的存在都是在意识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和认识的。
因此,唯心主义者通常强调意识或心灵的重要性,认为一切现实都是在意识的关照之下才得以存在的。
二、物质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在唯心主义的观点中,物质存在是受到意识的影响和塑造的结果。
唯心主义者通常认为,物质世界是在意识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和认识的,并且物质存在本身是依赖于意识的存在的。
在形而上学上,唯心主义者通常对于物质存在有着不同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真正的现实存在于理念的世界之中。
而笛卡尔则认为,物质世界的存在本身是不可知的,一切物质存在都必须经由心灵的洞察和领悟才能得以认识。
在十九世纪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他提出了辩证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是在意识的推动之下发生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依赖于意识的发展和进化的。
因此,唯心主义者通常对于物质存在有着不同的观点,但都强调了物质存在是在意识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和认识的。
三、唯心主义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上的立场在唯心主义的观点中,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与唯物主义的区别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三种观点在哲学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意识、精神和心灵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本质的,而物质只
是它们的产物或投射。
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个体意识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感知和经验是世界的基石,而外部世界只是这些感知和经验的反映。
2.客观唯心主义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存在着某种超脱于人类意识的、普遍的、绝对的“理
念”、“意志”或“精神”,它们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而物质只是这些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客观唯心主义倾向于用一些超越个人感知和经验的抽象概念来解释世界。
3.唯物主义则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物质高
度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派生的。
这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总的来说,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强调意识的重要性,而唯物主义则强调物质的重要性。
这三种观点在哲学和世界观上都有其深远的影响,但都是基于不同的假设和逻辑推理。
唯心主义通俗解释
唯心主义通俗解释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起源于希腊哲学,并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
在哲学领域,唯心主义是相对于唯物主义而言的。
唯心主义是相信意识、思想和精神是现实的基础和本质,而物质世界只是思想的反映,是次要的。
下面我们来通俗解释一下唯心主义的概念。
一、什么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主张人的精神、思想和意识是最基本的,而物质世界只是精神世界的反映。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和意识是构成整个世界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只有通过精神和意识,才能真正了解世界的本质。
二、唯心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思想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 意识是存在的本质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存在的本质。
所有的物质都是意识的表现,只有通过意识才能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2. 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更重要唯心主义认为,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更为重要。
因为物质世界只是精神世界的反映,是不稳定和不真实的。
3. 物质世界是意识的反映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意识的反映。
物质世界只有通过意识才能被理解和把握。
4. 思想支配现实唯心主义认为,思想可以支配现实。
人们的思想可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影响整个世界。
三、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思想。
实用主义认为,只有实践、经验和变化是重要的,而理论和概念是次要的。
唯心主义则认为,没有思想和精神,就没有实践,因此精神和思想应该是首要的。
四、唯心主义和艺术唯心主义认为,艺术是世界的最高形式。
艺术家通过意识和精神的表达来揭示现实的本质。
唯心主义认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比物质世界更真实和更有意义。
五、结论通过以上的解释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唯心主义是关于精神和意识的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和意识是最基本的,而物质世界只是它的反映。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相对的,二者在哲学领域里经常被用来对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依据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依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以描述世界的本质和人的认识方式。
本文将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划分依据,分别对其进行阐述和比较。
一、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一种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宇宙是由一种无限的、永恒的、自身变化的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产生是物质发展的结果,意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决定性,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改造。
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意识是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的决定性,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创造者,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将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归因于意识的活动,认为物质只是意识的表象和影响。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比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相对立的哲学观点,对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认识方式有着不同的解释。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决定性,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改造。
唯心主义则强调意识的决定性,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只是意识的表象和影响。
在人的认识方式上,唯物主义强调实证主义,即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获取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
唯心主义则强调理性主义,即通过理性思维来认识世界。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一、唯心主义的概述唯心主义(idealism)即唯心论,又译作理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
马克思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科学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物质世界是“本原”性的存在,而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为什么会有“聪明”的哲学家搞这种唯心主义呢?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胡说”,唯心主义者简直是一群无法理喻的“疯子”。
之所以会对唯心主义作这种简单地理解,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旧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素朴实在论”,是以一种“表象思维”和“常识思维”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唯心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
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
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412页。
)列宁的这段论述是极其深刻的。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人们在理解人的认识的时候,却往往是从认识的某个环节出发,把它作为解释人的认识的出发点。
由此便造成了认识中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而这些却恰恰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三、论两种主要唯心主义哲学形态在两千多年的哲学发展中,唯心主义因其将世界解释为某种精神原则的变形而成为一种颠倒的或歪曲的世界观。
唯心主义生活中的例子
唯心主义生活中的例子
以下是 6 条关于唯心主义在生活中例子的内容:
1. 咱就说,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明明阳光灿烂,可你心里就是阴云密布,觉得世界都灰暗了?就像你心情糟糕的时候,看啥都不顺眼,这其实不就是你的心在主导一切呀!你心里的感受决定了你对世界的看法嘛!
2. 嘿,你想想,当你特别相信自己能做成一件事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全世界都在为你让路啊!这难道不是唯心主义的体现吗?就如你坚定地认为自己能在比赛中拿奖,那股子劲儿真的能带来奇迹呢!
3. 哎呀呀,你有没有试过,因为特别喜欢一个人,就觉得他哪哪都好,哪怕他有些小缺点,在你眼里也变得可爱起来了呢?难道不是你的心赋予了他那些光芒吗?这就是唯心主义在爱情里的例子呀!
4. 你说,为啥有时候走进一个陌生的地方,却感觉似曾相识?是不是你的内心深处早就有过这样的画面啦?这不是唯心主义在发挥作用吗,就像你的心提前去过那里一样神奇!
5. 哇塞,当你充满信心地去面试,觉得自己肯定能行,那状态完全不一样啊,结果真的就成功了呢!这不正说明你的心有着巨大的力量吗,唯心主义不就在这里体现了吗?
6. 有时候,你夜晚做梦,梦到一些特别奇怪的情景,可当你醒来却清晰记得。
这难道不是你的心创造出的另一个世界吗?这就是唯心主义在梦境里的表现呀!
我觉得呀,唯心主义在我们生活中真的无处不在呢,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奇妙和丰富多彩!。
为什么说唯心主义很可怕
为什么说唯心主义很可怕
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人的感性和理性都是来自于人的内心,没有外在的现实。
这种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世界本质上是人的心灵的产物,人的感性和理性都是来自于人的内心,没有外在的现实。
有人认为,唯心主义很可怕,因为它导致了人类脱离现实,失去了对现实的认识。
如果人们只相信自己的内心,而不去认识和了解外在的现实,就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偏差和判断失误,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此外,唯心主义还可能导致人们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也可能导致人们在社会上的孤立和被孤立。
总的来说,唯心主义虽然有一些理论上的吸引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导致人们脱离现实,失去对现实的认识,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有人认为唯心主义很可怕。
另外,唯心主义也有一些潜在的危险。
因为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质上是人的心灵的产物,因此可能会导致人们把自己的意志当做现实的最终决定因素,而忽略了外在世界的存在和作用。
这种思想可能会导致人们对现实的改变持消极的态度,甚至可能会忽略自己对现实的责任。
总的来说,唯心主义在理论上可能有一些吸引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导致人们脱离现实,失去对现实的认识,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有人认为唯心主义很可怕。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idealism)即唯心论,又译作理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含义应该说,“理念论”比“唯心主义”翻译得更为准确,但后者已成为通用的词汇。
现在学界将柏拉图形上实体的“eidos”(forms),称为“理型论”,用以区别观念论的观念(ideas),观念是由经验而来;但是柏拉图的理型,却不是由经验而来的;因此,“理型”会是比较适切的翻译。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则认为哲学可分为两大派别,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wéixīnzhǔyì]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认为精神或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是精神、意识的产物,精神、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包括把客观世界看作是主观意识的体现或产物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客观"精神看作是物质世界的体现或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
【近义词】心灵主义【反义词】唯物主义广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5张)对praktisch-idealistisch的翻译和诠释中可知,唯心主义并不是哲学领域里独有的现象。
那么,这个“实践的唯心主义”是如何定义的呢?它与哲学唯心主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马克思(Marx)在《费尔巴哈》中的另一段话为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线索:对现存经济界限的这种唯心主义的表达(idealistische Ausdruck),不仅仅是纯粹理论上的,而且也存在于实践的意识(praktische Bewuβtsein)当中;就是说,使自己获得独立并同现存的生产方式对立的意识,不仅构成宗教和哲学,而且也构成国家。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的观点: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朱熹:理生万物。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辨证唯心主义黑格尔:存在即合理。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唯心主义代表人物为:柏拉图、笛卡尔、慧能、朱熹等。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的观点: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朱熹:理生万物。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辨证唯心主义黑格尔:存在即合理。
1、唯心主义是在哲学中是一个提出心灵是基本之存在的哲学理论,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论对立的理论体系。
总之,实践的唯心主义就是“主张”实践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那种唯心主义。
2、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3、唯物主义是与唯心论对立的理论体系。
唯物主义又称唯物论,是一种哲学理论。
该主义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是物质,所有的事物(包含心灵及意识)都是物质交互作用的结果。
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费尔巴哈、霍布斯、赫拉克利特、培根和马克思等。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
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等。
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
扩展资料:1、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或理念世界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外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名词解释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哲学思想,分别强调物质和精神的重要性,可以简单解释如下:
唯物主义是指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和思维都是物质的产物,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和表达。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和思维是受物质的基础和条件所制约的,人的认识和知识是在不断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获得的。
唯心主义则是指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精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只是精神世界的反映。
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意识和思维是独立于物质之外存在的,物质只是对精神的一种影响和作用,人的认识和知识是通过直接感知或者理性思考获得的。
总的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对于人们的认识世界、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于唯心主义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
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柏拉图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学院派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中国北宋时,有几个和尚看到旗子被风吹动,一个说“这是风动”,另一个说“这是旗动”,第三个说“这是心动”。
柏拉图和第三个和尚的观点就是唯心主义。
因为他们强调精神决定物质,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也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更不可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饿了,就要吃东西,总不能靠精神填饱肚子。
笛卡尔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法国),是唯理论的奠基者,他主张人心灵中有一种天赋观念;依靠理性方能认识事物和辨别真伪。
这种唯理论是唯心主义的, 笛卡儿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最著名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马勒伯朗士马勒伯朗士(Nicolas Malebranche,1638-1715,法国)他从唯心主义方面发展了R.笛卡尔的学说,认为除物质和精神两种实体外,还存在上帝实体。
上帝不仅是万物的创造者,且自身包含着万物。
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人的肉体是机器。
精神与物质不能相互作用,精神只有通过心智的广延,即在上帝那里才能认识万物。
他承认感觉的作用,但认为理性作用更重要、更准确。
他是偶因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认为自然界除一般法则外,还存在大量由各种机缘产生的因果连锁。
海林克斯海林克斯(Arnold Geulincx,1625-1669,荷兰) 笛卡尔派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和马勒伯朗士并称为偶因论者.莱布尼茨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 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
著有《单子论》本文是莱布尼兹把自己在许多哲学著作中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高度浓缩的作品。
全文共90节,大体可分为两部分:1~48节主要论述一切实体的本性,包括实体应是构成复合物的最后单位,本身没有部分,是单纯的东西,即精神性的单子;实体本身应具有内在的能动原则等等。
49~90节主要论述实体间的关系,包括前定和谐及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的学说等等。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有向宗教神学妥协的倾向,但也包含一些合理的辩证法因素,如万物自己运动的思想等。
黑格尔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
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1775年1月27日-1854年,1790年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谢林比黑格尔的思想成熟的更早,但是从1804年从客观唯心主义走向天主教神学,逐渐失去了其思想的合理性)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
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
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
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
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1st叔本华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 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一切都为着主体而存在,世界与人的关系是表象和表象者的关系。
而表象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在它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即被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
意志的客体化就是理念,而理念的显现就是现象。
人的认识是生而为意志服务的。
但人也可以作为纯粹认识主体摆脱认识为意志服务的桎梏,而进入无我(即失去了意志)的审美境界。
作者还认为:人生是痛苦而悲惨的。
为了免于空虚和无聊而达到解脱,最好自行绝食而死,或实行严格禁欲,彻底否定意志。
叔本华哲学是从德国古典理性主义向现代非理性主义过渡的最后一环,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开端。
叔本华是少数维特根斯坦阅读并欣赏的哲学家之一。
影响了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尼采十分欣赏他的作品,曾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
瓦格纳把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叔本华。
莫泊桑称他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破坏者”。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思想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以叔本华的理论评宋词;还曾借助其理论发展了红学,成就颇高。
斯宾塞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 社会学家、不可知论者、唯心主义哲学家,实证论的主要代表.他认为以庸俗进化论为基础的综合哲学,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主张不可知论.主要著作:《综合哲学》。
尼采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唯意志论者,他曾宣告“上帝死了!”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
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
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
强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
强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权势,它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
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
杜威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实用主义者,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实用主义“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给自然界提供某种解释,而应当探究解决人的问题的方法,因而他把作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总和的“经验”看作“头等的事实”、最基本的实在。
所谓物质和思想都是通过反省从原始经验整体中分开来的产物,经验与自然、主体与客体、行动和感受都是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的。
既然世界即是经验,经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这样,思想、理论、学说归根结底就不过是人们用以应付环境、寻求出路的工具,它们的价值在于功效,有效就是真理。
有人说:“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东西。
”你认为这话有道理吗?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宗教是不是全都是唯心主义的问题;一个是唯心主义是不是全都是错误的世界观的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宗教”一词包括的内涵极广,是包括信仰在内的观念形态和人类文化现象,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和不受宗教影响的民族文化。
人类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探本寻源,也和宗教有着直接关系。
“宗教是艺术之源”,“宗教是哲学之母”,这两句话是学术界公认的学术结论。
对这样一种内涵十分广阔的人类意识形态文化,扣上一顶简单的,只适应于哲学分类的名词——唯心主义的帽子,不但是一种简单粗浅的作风,也是一个无法提出充足理由的非科学性概括。
凡思想方法严谨的学者对这类十分复杂的思想文化现象,不会做出简单轻率的评判。
对其他宗教是不是唯心主义,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姑且不论。
就拿佛教来说,内容包罗万象,有的问题可以用哲学思想来衡量,有的问题不能用哲学思想衡量,如佛教艺术、音乐、舞蹈、绘画等怎能用唯心、唯物的尺度来衡量。
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来衡量其优劣。
我记得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说仅仅适用于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时候,不能乱套、乱用。
就佛教的哲学思想而论,就有毗婆沙、经部、唯识、中观四个不同的派别。
从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根本2nd标志——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主张来衡量,除了持“三界唯识,万法唯心”观点的法相唯识宗一派可以划入唯心论范畴之中以外,其余小乘毗婆沙、经部、大乘中观宗都无法划入唯心论范畴。
因为这三派都承认独立于精神之外的客观存在,并认为心因境生,无境心不生。
“境”指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心”指主观意识。
中观论将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视为相对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对立,互为依存,有则俱有,空则俱空的对立统一体。
怎能把佛教简单地划入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呢?符合客观实际的说法应该是,佛教哲学中既有唯心论成分,也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成分,不考虑这种实际情况,一口断定是“唯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究竟唯心主义是不是全是错误的呢?恐怕也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
凡是一种哲学思想都有通过思辨建立的各自的理由,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是错误的东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必全都是错误的;在宏观世界中看来是正确的东西,在微观世界领域也许会变成错误的。
如经典物理中的万有引力理论,在原子以上宏观物质领域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本世纪以来由于亚原子领域以及量子场的发现,却遭到推翻。
物质的实在性原则也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遭到了怀疑(详见[美]F•卡普拉著的《物理学之道》一书)。
在四维空间时空连续体的理论中三维物体已成了相对的存在。
在美学领域,唯心论的观点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贝克莱、休谟、托马斯、叔本华、尼采、胡塞尔、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柏格森、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许多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和优秀的学者,他们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统统倒向唯心主义。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他们不懂科学,还是精神不正常呢?我觉得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对他们采取简单否定的办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在多样化的世界和多极化的思想文化体系中,每一种思想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一定原因,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是不存在的。
有人说:“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
”这话有道理吗?大乘佛教讲“空”,但“空”的含义是什么,不但教外之人不了解,教中一般人也只能从字面上粗浅地理解,难以掌握其真正的意思,甚至,连那些智商较高的小乘人也不理解“空”的究竟意义。
因此,很多只从字面上了解佛教的人,甚至许多学术界人士,都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这种看法由来已久,不足为奇。
正因为“空”的意义深而难解,没有相当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对“空”的意义容易产生误解,堕入顽空,导致否定因果业报、善恶和三宝的作用等而反造恶堕之业。
故对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说空也是违犯菩萨戒的。
为了消除对佛教教义误解,对“空”作一简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