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pptx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这个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不断变化,农业、农村和农民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现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
现今,中国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不高,农业综合生产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农业产品流通的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滞后,农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涉及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
二、新时代下的农业农村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正经历着快速转型。
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农村产业结构正经历着重大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现代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农村发展还存在农民迁徙、城乡融合、新型农村社会建设等问题。
三、新时代下的农民问题农民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农村社会的基础。
在新时代,农民问题包括农民收入、农民就业、农民教育培训、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医疗卫生等多方面。
而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公平问题成为当前农村治理的重点。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农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素质提升、环境保护和文化生活。
为了解决新时代下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对策,以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升其素质和技能。
在增收方面,应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农民协作社等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还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五、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三农问题ppt
模化生产后,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 展,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
★ 从各国情况来看,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
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也是农业 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能够从地形、气候、土壤、 水源等自然区位因素,劳力、市 场、科技、交通、加工等社会经 济因素,分析这些农产品优势产 区布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以及划分的依据和作用。
2023最 新 整 理 收 集 do something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就没有我国的现代化
离开了农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有全民的小康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解决途径在于 城市化和工业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键在 于就业和保险
人大十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到: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1、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数农产品总量过剩 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
加快引进、选育 和推广优良品种
2、加快畜牧业发展
可以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
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可能成为我国在国际 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优势产业。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 品的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 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开拓市 场,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沿海经济发达地 区和大城市郊区
发展高效农业和出 口创汇农业
生态脆弱地区
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 还林、还草、还湖,发展 林果业和畜牧水产业。
粮食主产区
要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在稳定 总量的前提下,注意由单一粮食 生产向多种经营、优质、专用品 种转变,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三农问题专题课件
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 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
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 要原因。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 成规模经济。
④唐朝:圩田种植高产水稻,江南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两年三熟制在南方推广, 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外来作物莴苣、菠菜等得到种植。
⑤宋元: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到江淮地区;棉花种植由福建、 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棉花种植遍及南北。
⑥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 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等引入我国。
⑦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其实质是纳钱 代役和按亩纳税。
④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时开始实行,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 和兵役。
⑤租庸调制:隋唐实行。租是田租,调是户税,庸是指纳绢(布) 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⑥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开始实行,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的结 果。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开始改变了 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2、历代农具的发明、改进,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
(1)历代农具的发明、引进和推广: ①先秦:商周仅有少量青铜农具;春秋已在农业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并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②秦汉:铁器在秦朝时传到珠江流域,汉朝时又传到西域;农具得到改
进,牛耕得以推广,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已传到珠江流域; ③魏晋南北朝:曹魏马钧发明翻车;西北嘉峪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
解读“三农”问题PPT课件
• 所谓“解放农民”,就是把农村人 口和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鼓励他们从事非农产业,也鼓励他 们迁入城镇;
• 所谓“投资农民”,就是投资于农村人 口和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这包括教 育、卫生和医疗、计划生育、清洁水供 应等公共服务,提高他们发展的能力和 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能力;
• 所谓“转移农民”,就是帮助农民从农 业中转移出去,从农村地区迁移出去, 创造良好的人口流动、迁移、居住的政 策环境,赋予他们自由选择工作、选择 居住地点的权利,平等、友好相待;
二、“三农”问题 现状及分析
1、农业问题
主要是规模小,结构不合 理,市场化程度极低,经济效 益低下 。
2、农村问题
主要是长期城乡二元结构 是农村社会发展严重不足,现 代文明成果难以进农村寻常百 姓家,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 保障尤为突出。
3、农民问题
主要是农民就业和农民增 收问题,这是三农问题中的核 心问题。
3、坚持协调发展,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4、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5、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建 立农业保护与支持体系,加 快发展循环农业。
6、顺应潮流大势,坚定不移 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这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理论探索 的基本结论。
7、积极妥善解决“三农问 题”界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以市场化引导小农经济走 向现代农业。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我国“三农”政策解读.pptx
2019-8-4
感谢你的欣赏
23
我国农村承包权纠纷解读
其次,分清土地承包权的交回 《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九条 承包期内,承包方可以自愿将
承包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当提前半年以 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 律问题的解释》
第十条 承包方交回承包地不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 九条规定程序的,不得认定其为自愿交回。
2019-8-4
感谢你的欣赏
21
我国农村承包权纠纷解读
解析:首先,分清可以收回承包耕地的情形 1)《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六条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 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 草地。 2)《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十 七条 :承包耕地或草地的承包方家庭成员全部死亡并无继承人 的,应当及时注销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并由发包 方收回其承包地。
2、目前: 1)村庄建设用地浪费严重。农民外出引起的
“人走房空”由个别现象逐渐扩展为普遍现象,导 致村庄房屋大量闲置。很多农户改善居住条件时建 新不拆旧,一户多宅,造成村庄布局混乱。在人口 大量外出的背景下,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继续扩大, 耕地资源减少和房屋闲置增多并存。
2019-8-4
感谢你的欣赏
10
2019-8-4
感谢你的欣赏
17
中国农民状况
3、中国农村户籍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发文 字号:国发〔2014〕25号发布日期:2014年 07月30日 【关键词】:取消农业与非农户口界限,破题城 乡二元壁垒,符合下列条件,可申请户口迁移: 1)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 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 2)在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 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 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
“三农”问题与农村政策解读讲稿及配套PPT
“三农”问题与农村政策解读讲稿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就“三农”问题和农村政策进行解读,主要内容如下:•“三农”问题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我国农村政策的历史;•目前农村政策的总体思路和推行的措施;•农村政策未来的展望。
二、“三农”问题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简称,包括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国家重心向城市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较快,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工作和生活,导致农村劳动资源流失,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2.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村经济的根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被征用和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农民无地可种、无业可做。
3.技术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逐步增多,但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支持不足,农民普遍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知识,限制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三、我国农村政策的历史为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政策。
这些政策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1978年)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土地改革政策和“合作化”政策,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农民组织化和社会主义农业的建设。
第二阶段(1978年-1996年)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政府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流转等政策,试图改变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土地“三权分置”的问题。
第三阶段(1996年-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扶持现代化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旨在实现“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
四、目前农村政策的总体思路和推行的措施当前,我国农村政策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减少,农业面临着许多挑战,而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地位也受到了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地位。
我们需要关注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生产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也备受关注。
农业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需要关注农民生活面临的问题。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地位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土地流转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教育医疗问题等,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地位相对较低。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通过政策和改革来解决,真正让农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
我们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保障。
我们需要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的道路、通信、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
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社会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农村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社会保障权益。
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支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三农问题.ppt
1、农业基础不牢,粮食安全仍存隐患 2、农村社会事业资源少,城乡差距大,显失公平 3、农民增收困难,可支配收入少
二、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1、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2、农业现代化是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 3、农业现代化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定器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三、应当怎样思考三农问题?
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
农村和农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伟大 的成就。
二、 是三 农问巨大变化
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产品结构优化、 农业内部结构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劳动力 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农村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承包经营、市场 化、工业反哺农业 ; 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收入水平、消费 水平、居住生活条件的改变 。
“三农”问题的深刻根源是现代化 进程。
农村问题是城乡结构问题;农民问 题是人权问题;农业问题是产业政 策问题。
李昌平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 。
“三农”具有不可低估的人口影响、 空间影响、素质影响和互动影响 。
通往村外的路
沿街乞讨
生活的艰 辛!
基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
关于三农问题 的思考
主讲人:韩金明
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10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
三农问题我们该思考什么?
何谓“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
些? 应当怎样思考三农问题? 破解三农的途径有哪些?
一、何谓“三农”问题
1996年正式提出“三农”的概念 2000年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2001年三农问题提法写入文件 2003年正式写入工作报告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 民这三个问题 。
三农问题pptx
三、自治状况及乡镇机构
村民自治制度在很多地方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不少地方的 村委会和村干部成为集体利益和农民利益的侵吞者。久而久 之,习惯于家庭农作制和外出务工的农民干脆不理会村委会、 村干部。 乡镇政府有自己独立利益和相应税收权利,乡镇机构越来 越膨大。我国拥有4.8万个乡镇、80万个行政村。
四、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的投入量不均衡
· · · · · · ·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政治、社会地位
1、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城乡 二元结构 2、将农民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提高 农民的素质和自信心、社会地位 3、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 与水平,使农民的利益表达 制度化、有序化
· · · · · ·
三、努力加大对三农的各项投入
(一)教育方面
(一)、农业问题表现
(二)、农村问题表现
(三)、农民问题表现
一、农业问题表现
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不尽合理、效率低下、发展 缓慢 、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1、经济问题:农副产品滞销
南北方同时上市致饱和 油价上涨运费增加 产品过剩 供求信息不畅
2、环境问题:
(1)人地关系紧张:土地沙化、盐碱化、开发 (2)污染:水和空气污染、基因污染、土壤污染
后来,这一阶段因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 运动走向滑落,经历了刘少奇主导的分田试验的挣 扎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走向底端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安徽小岗村18位英 雄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掌握了土地的自主经营 权,加之科技贡献度的大幅提升,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农 民生活实现了飞跃,全国也基本实现了温饱。
正确认识当前 我国“三农”问题
刁清
第一节 “三农”问题的现状
第二节 “三农”问题的成因 第三节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PPT课件
19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精选ppt
4
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不断创新。2013年 底,全国农业合作 社52万家,成员 1196万户,龙头企 业11万家。
5
农民收入大幅提 升 。2013年,农 民人均收入达到 8896元,十年增加 一倍。
15 精选ppt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农业粮食耕地面积减少 水资源匮乏 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 新农村建设不均衡
4 精选ppt
(一)“三农”的内涵及特征
• 农村:农业生产者的居住地。 • 主要特征:人口密度低,居住较分散;大多以
农为业,家族集聚,成员间相互协作,多有血 缘关系;经济文化水平低,发展缓慢。
5 精选ppt
(一)“三农”的内涵及特征
• 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不包括农奴和农业工人)。 • 主要特征:以农业为生,在农村居住和生活;个体小农经济为其
• 纵观国内外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 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农业是国家和地区江山稳定的基础
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支撑在“三农”
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发达的“三农”保障
8 精选ppt
二、现代农业发展历史及基本特征
• 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科 学技术、物质条件、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 实现农业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一体 化的多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业 体系。
9 精选ppt
现代农业考量标准
科技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 80% 以上
农产品 农业投入
劳动力
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
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 以上
农业劳动力占地区劳动力总数 的比重 低于20%
三农问题 PPT课件
2、三农问题的症结:人口与土 地的矛盾
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由来已久。中国秦汉到隋唐之间, 我国的人口规模通常在6000万左右,南宋时期突破1
亿。引进早稻:一是人口规模扩大;二是对长江 流域江河湖泊的围垦。 耕地仅剩14.2亿亩,人口规模达到13亿,人平 耕地只有1.2亩-湖南为0.86亩。 人地矛盾引发就业不充分,收入提不高 。
小增长:2001-2006年
增长阶段:2007-2010
(1)2007:9.5%、2008年:8.1% (2)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统
计局发布的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 去年(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 增长10.9%。这是自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 增长首次快于城镇居民。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还加大了综合扶贫投入,财政 专项扶贫资金安排372.86亿元,增长18.7%。深入推进村级 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民办公 助机制,补助248亿元。
二、“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哪些?
农民的生存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农民收入增长停滞 城乡差距扩大 社会稳定的根基受到浸蚀 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途径复杂化
2、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
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度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系统性的大机会没有了,市场机会是时刻存
在的 推进城镇化进程
3、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资源、人口、市场、基础、联系 农民自身的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会农民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实施农村人口
转移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 普及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
三、破解三农的途径有哪些 ?
1、严格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 2、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 3、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4、加大对村官的监管力度。 5、精简机构和官员。减轻农民负担 6、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7、市场开放、区域协调、国内优先,扩大内需。 8、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解读“三农”问题PPT课件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一、认知“三农”
1、 什么是三农问题?
“三农” 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 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 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 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1、坚持全面发展,增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2、发展规模经济,实行农业 的优质化、高效化和专业化。
外出务工农民过年带回/寄回家的现金
文盲 小学文化程度 初中文化程度 中专文化程度 高中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种粮劳动力年生产粮食
3193元 4123元 4429元 5049元 5365元 6037元 1387公斤,市值1664.4元
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_龙__头_企__业__为纽带,形成生 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经营方式,把农业的 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 共同体。
A、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B、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意义
。
C、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转变。
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欧美国家的农业
1.英国圈地运动 2.美国罗斯福行政对农业的调整 3.苏联的农业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农业改革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务教育当作一件直接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紧密相联系的事业来抓。
而“农民办教育”的思路是不现实的,因为农民根本没有经济能力来承办教育事业。
与此相关的第二个政策建议是政府要尽一切所能,加上利用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功能,把尽可能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农村中转移到非农部门以及非农村地区。
目前,“民工经济”的效应已得到了初步体现。
安徽、贵州、四川等省利用农民工的力量基本上都已重建了一个相当于本省目前财政收入规模的新的“省级经济”,就是这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
第二,各级政府应千方百计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多方帮助。
由此引出的第三条政策建议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地、彻底地从政治、经济意义上废除原有的户籍制度,使之仅仅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全国各级各类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应尽快全面开放,包括对农民开放。
第三,政府不再向农民收取税费。
因此,由此所引出的第四条政策建议就是各级政府不仅应停止向农民收取任何形式的“费”,而且也应停止向农民收取任何形式的“税”(包括农业税)。
第四,在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来总揽全局的阶段,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应作为我们的一条重要政策尽快得到落实。
由此可见,农民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如何看待与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如果国家总是与农民争利,农民问题将很难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农民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将是非常困难的。
很明显,在农民与国家之间,国家是起支配作用的一方,因此,国家应自觉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主动地解决这些问题。
(三)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问题除了经济利益方面的问题外,农民的政治权利在目前的体制下也很难得到保障。
比如,人大代表中农民代表的比重比其他阶层代表的比重要少得多,4.8亿农村劳动力、8亿农村人口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法定代言人。
西方有一句很流行的说法,叫做“农民第一”。
它是指导农村发展的基本原则。
其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制定政策要充分反映农民的意志、维护农民的利益,这主要体现在土地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农村金融政策等方面;二是从农民自身来看,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全过程,通常是由农民对国家的农村发展政策进行评议、筛选、排序、表决,而决不是仅由政府从政府或国家利益出发单方面做出决定。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PPT课件
2021/3/24
授课:XXX
10
中国农业发展对策
2 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要以市场为导向, 依托科学技术, 提高农产品质量, 打开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进入国际市场需要实现农产 品的规格化和标准化, 这就要农民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生 产出消费者满意, 甚至是全世界消费者都满意的产品, 不 仅要占据国内市场, 还要在国外占据一定的份额。只有 这样才能改变众多农产品过剩的局面, 才能令农产品价 格走出低谷。
2021/3/24
授课:XXX
11
中国农业发展对策
3 建立完善国家农技推广体系
农业科技普及率低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原因。 科技成果的生命周期与科技成果梯度纵向转移规律提醒我们要 紧密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努力推动科技成果的“平民化”和 相关科技知识的“普及化”, 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 推 广转化工作。
成就具 体例子
改善农业问生题产·基2 本条件
五年来共改造中低 产田1.3亿亩,新增 粮食生产能力407亿 斤、棉花8.5亿斤、 油料26亿斤,为确 保国家粮食安全作 出了重要贡献。
2021/3/24
授课:XXX
4
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 就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年来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达到 113.5亿元,共扶持了1149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优质高效 农业种植基地635.6万亩,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07.1万亩,促进 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提高开发科技含量,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
(5)推进改革创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财政支农方式
2021/3/24
授课:XXX
3
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 就
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三农问题PPT课件
谢谢大家!
21
表1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
年份 纯收 入
工资 占比
性收 (%) 入
2001 2366 772 32.6
家庭经 占比 营纯收 (%) 入
1460 61.7
转移 性收 入
占比 (%)
47 2.0
其它 占比 收入 ( 33.9 1488 60.1 51 2.1 98 4.0
(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有利于促 进城市经济和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或答:为东部地区和城市发展提 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服务,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 量);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
(3)①平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各类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换、 投资、就业等方面应享有平等权利; ②城乡居民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这也是劳动法规定的公民得的劳动权利。
意义:
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有利 于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农村 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 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要求: 土地流转,发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土地流转,必须遵 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必须尊重农户市场 主体地位、依法进行流转、维护农民利益。
13
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认识: 第一、拖欠农民工工资表明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的缺陷;
第二、取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第三、拖欠农
民工工资,不利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不利于实现农民增
加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措施要求:
我的三农问题2
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三农问题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将三农问题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再次聚焦三农问题。
一、农业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事关整个国计民生的问题。
建国以来,虽然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问题。
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在大多数地区只能实行农业小规模经营;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低;基础设施有改善,但是仍然非常薄弱;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在现有农业技术条件继续提高粮食单产以及生产率面临严重挑战。
国家采取的一些有效的农业政策没有落实到实处;二、农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输出。
但是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农村教育投入不够,部分学校还存在脏乱差现象;农民科技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观。
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加快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切入点的宏伟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输出,许多农民工面临了很多问题。
第一,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二,身份得不到确定,难以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三,素质不能适应要求,工资水平也就上不去。
三、农民问题温家宝总理所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有了新农民,才谈得上建设新农村。
农村建设的深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农业税费政策而言,尽管目前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被迫 缴费的问题,但这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不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中国实际来 看,对我国现存的十分脆弱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家庭经营制小农征收任何税 和 费都是没有道理的。如上所述,在欧美国家,农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政 府的 大量直接、间接补贴。而我国这样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产业在国家工业化 已经进 入到中期阶段的现在,不仅得不到反哺,还要继续被征收农业税,无论 如何也是 说不过去的。
因此,中国应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小农经济确立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 体形式,并把自给自足而不是家庭农业经营的市场化作为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当 然,这并不排除小规模的自由市场交易。我们千万不能照搬欧美国家的农业发展 模式,重要的是,即使搬来了,我们也执行不了。
.调整一些方针政策,其中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的政策和一个体制:一是国家
一、农业经营:重点在于确立"双轨并行"的制度--稳定自给性小农,发展商 业性大农
(一)我国农业绩效总体很好,农业问题并不严重
农业是一个产业,所以,它只能承担起与其作为一个产业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根据经济学家的定义,农业的职能主要地表现在四种贡献上:产品贡献、要 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这样看来,尽管我国农业发展曾经走过了许多弯路,但到目前为止的结果应 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全国城乡的食品供给常年基本有保障、丰年有余,粮食库 存充裕;即使在农业份额已下降到仅占总量%的今天,农业仍能为国家赚取一定 量的外汇收入(××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亿美元,顺差亿美元);劳动力和资金仍 不断地从农业部门释放出来;农业发展也支撑起了我国已初具规模的化肥、农机 、 农药、农膜等工业产业。所以,总体看来,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 的成 果。如果仅仅从一个产业的角度来看,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国的农业发展 应该说 是健康的,并不存在大的问题。
()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非常紧张的人地关系,加上其大国特征,在相当长 一 段历史时期内,家庭小农经济应该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政府 应鼓励、提倡、支持目前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营 结构, 而不是简单地提倡把小农经济完全引导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美、加、澳是因为其土地面积 多、人口少,它们必须用机械和土地来替代劳动力①,早见雄次郎(速水佑次郎 ) 和佛农·拉坦:《农业发展:国际前景》,中文版,商务印书馆,年。通过机械化 实 现规模经营。因为实行规模经营,自产的农产品无法完全自我消费,会有大 量的 剩余,所以,这些农产品必须进入市场。而且,由于这些国家有条件实现 规模经 营,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高,所以,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决定了我国农村的小农经济既没有必要 走美、加、澳式的大规模的农业市场经济之路,也没有必要走像欧洲一些国家那 样依靠大量政府补贴的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根本上做不到:因 为美国式道路需要其农产品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欧洲式道路需要有很强的 政府财力作后盾。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很多人把我国目前农业中存在的问题人为地夸大了, 把本来比较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弄得复杂化了。这很不利于我们对今后农业的健康 发展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当然,也就难以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例如,不少人在 谈到农业存在的问题时,会提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太多。显而易见,这不是 农业的错。相反,这是农业进步的表现。至于如何为这些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不 应该视为农业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问题或体制方面的问题。
()对于国家粮食购销政策而言,适应我国加入后的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目 前 的粮食流通体制应进一步做彻底改革。如果考虑到以上提出的有关我国农村 小农 经济模式的设想,长远来看,国家根本上就不需要在以家庭小农经济为主 的农业 地区定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地方性的自由市场或者个体、私人经营者 完全可以 在市场原则下自主决定其在这方面的购销经营行为。
.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在保持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的前提下, 如果我们又能成功地将大量的农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及城镇地 区,那么,这一小块土地又会变成加强城乡联系的一种纽带。
(四)小农家庭经济在中国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有条件的。以下三个前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端正对农业的认识。总的说来,目 前我们对农业的认识是太"深刻"了,"深刻"到了沉重的地步。所以,从现在起,我 们应从三个方面"看淡"农业:
()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农业更多地只是起到一个基础性部 门的作用,而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决定部门。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会 越来越小,其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低。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既要吸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世纪五、六十 年 代因过分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农业的教训,但也千万不可以在这方面矫枉太过 正。 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非农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一些人地关系方面与我国相似的国家,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又是与美、加、 澳不一样的。总体说来,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纯为保护与储 备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以及营造自然景观而为之的环保型农业;另一种对于 农民来说是有经济目的的,农产品通常也进入市场,但由于政治(选票)与社会 公 平的需要,政府对农业实行大量补贴,以至于从经济上讲远不如进口农产品 更划 算。这种农业发展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真正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