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四书五经:“四书”即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即孔子订《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加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

3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文选》、《昭明文选》影响最大、流传最久诗文总集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4张志公:“我国传统语文三大经验

一、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识字教学:集中识字、韵文化、正确处理文、道关系、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二、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阅读教学:熟读、精思、博览;评点法)

三、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写作教学:注重基本功训练。多读多写多改、作文从模仿入手、先放后收)

5我国传统教育三大问题:

一、古代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的问题——语文考试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二、教学内容问题——束缚人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问题——记诵和摹仿。重感知,缺乏分析和认识。

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四大弊端

一、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

二、脱离应用实际——大多和生活实际无关

三、忽视文学教育——抹煞了学生的文学天赋和理解、欣赏文学的能力。

四、忽视知识教育——文字学、训诂学知识的欠缺。“起——承——转——合”

6、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标志: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国文——语文单独设科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1949年,取消“国文”、“国语”,统称“语文”。

7“红领巾”教学法:1953年推出,以“讲述”为主,典型的“分析课”: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分析课文(人物性格)——划分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作用:1)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A.解题、作者、时代背景B.讲解生字生词 C.分析课文 D.总结主题思想E.研究写作特点

8“工具说”三座丰碑:张志公、叶圣陶、吕叔湘

9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指导思想)

“四式”——语文阅读课的结构模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10魏书生主要贡献探索了语文教学中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问题“课堂教学法”

指导思想:培养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兴趣、教以方法、导以习惯

六部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11、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0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贡献:第一次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2重建后语文课程目标特点: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习13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14课程设计三层次:“宏观”对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编制,解决基本理念,课程价值、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内容选择、基本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中观”对具体课程的编制学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微观”教师对课程的再设计学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时教案)

15语文课程标准也称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课程的总体设计,从整体上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顺序。

16为什么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二者都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究其功能来讲,二者是同义语。而本次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不仅仅是一个词语置换的问题,是颇具深意的。(一)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到主要教什么(二)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三)课程目的从关注学生智力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17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物质体现形式,是以具体的内容和直观的形式体现大纲、课标的指导思想,依据大纲或课标编订的。泛指: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书面、非书面语言材料;特指:根据语文大纲或课标编写,语文教学师生使用,教材、教参、习题集、挂图等;专指:上述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教科书,即课本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实践活动系统

18、1935年,夏丏尊、叶绍钧合编《国文百八课》,标志着单元组合成熟。

19使用语文教材注意事项:1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2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单元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处理好讲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三者关系精心设计篇章处理艺术);3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目标导向式;比较式;化简为繁、化难为易;突出特点,加深理解;利用插图增强教学效果);4灵活运用,适当调整(在历史性教材中注入新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适当抽换教材)

20教学设计概念:是教师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的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做出的预期行之有效的策划。

21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与联系

教案:定义——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书面成果。是教学设计相对“终结”的阶段。是教学设计经过理性思维加工输出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钻进去”(思维内隐),教案是“跳出来”(思维外化)。是教师教学设计成果的物化体现。

教学设计:定义-----它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一个不断否定、修正、完善、发展的过程。它是课前预设——课中调整——课后反思,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的过程。

22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板书或演示设计、编写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评价等。

23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区别

1、从两者描述的着眼点看,教学目的着眼于教师的讲授愿望,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只是教者对教学活动的一种需求;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一种规定。

2、从二者直接作用的对象看,教学目的重在教师的教,对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向作用,有利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直接的指向作用。

3、从两者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用“了解”、“懂得”、“领会”、“体会”、“掌握”等心理活动过程的内隐体验性动词,比较抽象、笼统、模糊、可操作性差,其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教学目标的描述采用“说出”、“找出”、“说明”、“分析”、“运用”等表示特定动词外显行为动词,表义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4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五要素:1.行为主体;2.行为动词;3.行为对象;4.行为条件;5.行为程度标准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A.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B.行为动词是确定的,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目标的行为动词尽可能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