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井底车场设计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
一、设计依据
1、矿井井底车场的设计以矿井技术规程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2、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能满足矿变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移动等
工作需要;
3、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能为疏散、消防、撤离及相关特殊工作提供
良好的可行性;
4、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考虑周围环境及防护的要求;
5、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提供良好的使用性能,绿化美化环境;
6、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符合《矿山井下技术安全规程》、《井下设
施历史遗迹管理规定》及有关部门的规定;
7、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考虑安全性及维护性能;
8、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有较好的整体性、密度及使用性能。
二、设计要求
1、建筑结构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防火、防震、抗震、防潮、防水
等性能;
2、车库的内部空间设计要求宽敞,满足设备及移动设备的安装和操作,以及必要的维护保养;
3、车库的外部空间设计要满足可自由移动、上下料两用车的便捷性;
4、矿井井底车场的设计要保证车辆转弯能达到曲率要求,保证有足够的行车不受地形状影响;
5、车库内要提供必要的安全、灯光、插座及工作台等设施;。
井底车场工程施工方案

井底车场工程施工方案井底车场工程是指将停车场地布置于地下,由于地上的用地紧张,挖掘地下车场成为了解决停车问题的有效途径。
井底车场工程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施工方案设计,以下是井底车场工程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井底车场工程设计用地面积1000平方米,深度15米。
车库容纳车辆达200辆,主要用于周边社区居民和商业区的停车需求。
二、工程准备1.组建工程施工团队,确保施工人员熟悉井底车场工程施工技术。
2.确保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充足,如挖掘机、运输车辆、混凝土、钢筋等。
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期安排,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三、井底车场施工步骤1.清理地面并进行布置:清除地面上的障碍物和建筑物,布置好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
2.地下挖掘:使用挖掘机进行地下挖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车位划分和排列,确保车位布局合理。
3.地下结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对井底车场的结构进行施工,包括支撑结构、楼梯和通风设备等。
4.地下电气系统施工:进行车库照明和电源的布置,确保车库内照明良好且电力供应稳定。
5.地下给水和排水系统施工:布置车库内的给水和排水管道,确保停车场内的卫生条件良好。
6.地下道路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道路的铺设,确保道路平整且耐久。
7.地下装修和喷涂:进行车库内的装修和喷涂工作,使其具备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使用舒适度。
8.通风系统调试:对车库内的通风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车库内的空气流通和清新。
9.设备安装:安装车库内的便民设施,如自动扶梯、洗车设备等。
10.验收和交付:对井底车场工程进行验收和交付,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四、安全措施1.确保施工团队所有人员持证上岗,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相关安全防护装备。
2.设置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围挡,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与保护。
3.施工期间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井底车场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等多方面因素。
井底车场

立体结构示意图,其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
从图中可以看出,井底车场是由主要运输线路、辅助线路、各种硐室等部分组成。
图9-1 环行刀式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
l-主井,2-副井;3-主排水泵硐室;4-吸水小井;5-翻笼硐室;6-斜煤仓;7-箕斗装载硐室;8-清理撤煤斜巷;
9-主井井底水窝泵房;10-防火门硐室;11-调度室;12-等候室;13-马头门;14-主变电所,15-管子道;
16-内水仓;17-外水仓;18-机车库及修理间;19-主要运输大巷;
Ⅰ-主井重车线;Ⅱ-主井空车线;Ⅲ-副井重车线;Ⅳ-副井空车线;Ⅴ-绕道
图9-2 胶带输送机上仓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
1-主井;2-副井,3、4、5-胶带输送机巷;6-圆筒煤仓;7-给煤胶带输送机巷;8-箕斗装载硐室;
9、10-轨道运输大巷;11-副井重车线;12-副井空车线;13-主井井底清理撒煤硐室;14-副井清理斜
巷;
15-主变电所;16-主排水泵硐室;17-水仓;18-调度室;19-机车修理间;20-等候室;
21-消防材料库;22-管子道。
煤矿矿井设计井底车场设计井底车场

第24页/共36页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二)折返式井底车场特点:空、重列车在车场内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折返运行,可简化井底车场的线路结构,减少巷道开拓工程量。分为梭式和尽头式两种类型。1、立井梭式车场(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较近时采用)
1-主井重车线;2-主井空车线;3-副井重车线;4-副井空车线;5-材料车线;6-调车线;7-通过线
第18页/共36页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2)立井斜式环行井底车场
1-主井重车线;2-主井空车线;3-主要运输巷道;4-调车线;5-巷道回车线
第19页/共36页
特点: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及部分回车绕道。优缺点及使用条件:a、 开拓工程量小;b、 调车方便,通过能力较大;c、 安全性好些,弯道角度小,顶推车有利,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d、 巷道交叉点较少,施工较易;井筒距大巷较近(小于一列车长)且地面出车方向 a、 也要求大巷斜交时采用。
第4页/共36页
井底车场调车方式及通过能力
一、 调车方式井底车场调车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将由运输大巷驶来的重列车调入主井重车线。 (一) 顶推调车法当电机车牵引重列车驶入调车场后,停车摘钩,电机车通过调车线道岔(如上图),由列车头部转向尾部,推顶列车进入重车线,这种方法称为错车线入场法。其过程是:拉—停—摘—错—顶;另一种是三角入场法,其过程为:拉—停—摘—顶。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第17页/共36页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优缺点及使用条件:a、利用主要运输巷作绕道及调车线,开拓工程量小;b、调车较方便,通过能力大;c、安全性差:机车在弯道上顶车,减速,不安全;d、交叉点及弯道多,施工不便;e、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安全;f、用于主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很近(约一列车长)的条件下。
井底车场设计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井底车场设计某矿山矿石年产量为100万t,其开拓方式选择为竖井开拓,主井井径为5.5m,有轨运输,设计采用22 kg/m钢轨,竖井采用4号道岔,采用7t电机车,3t底卸式矿车,每列车长度为12节。
选择合适的井底车场形式,对井底车场进行线路设计,标记必要硐室,车线有效长度,马头们选择及计算,轨道线路平面布置,并进行平面闭合,计算车场通过能力,按相应比例绘制井底车场线路图。
1.生产能力确定矿山年生产量为100万 t,正常生产日为330天,则日产量为1000000/330=3030.303t: 每列矿车每次运输量为36t,利用4列矿车运输36x3=108t,3030.303/10.8=28次其中3列正常运行,余下一列备用,每日生产制为三八工作制,其中考虑不连续生产时间4小时,外20小时连续生产,即每列每天运行28次,才能满足生产能力,则每列每次运行时间20x60/28x3=14.2分钟2.井底车场形式由上计算可知每天生产能力为3030.3t 则车场形式选择环形式1)储车线长度的确定查相关资料7t电机车长4700 ,宽1230 ,高1600,3t矿车长1500,宽850,高1050.L=mnl1+nl2+l3,L3为制动距离去8米,L重=4x12x1.5+4x4.7+8=98.8m 运输设备7t电机车牵引3t底册卸式矿车,列长总长L车=12x1.5+4.7=22.7ma.主井重,空车线长度L2=1.5x98.8=148.2mb.副井重车线长度L3=1.2X98.8=118.56mc.副井空车线长度L4=1.1X98.8=108.68 m3.由计算原始条件知日产量为3030.3t ,小时产量151.45ta.井筒坐标:主井x1=100 ,y1=100: 副井x2=125.39,y2=115b.提升方式:箕斗出矿,副井用5号单罐笼c.提升方位角:a=0度d.运输车辆最大宽度B=1230mm4.基本参数确定a.采用22kg/m钢轨b.采用4号道岔,如下图所示道岔类型:d. 弯道半径R=25m,缓和直线段d=2m,弯道双轨线中心距加宽值A=S2/8R=1.23x1.23/8x25=7.7m取A=8m5.平面闭合计算a.井筒相互位置和储车线的垂直距离,井筒中心线与坐标间的夹角:B= arctany2-y1/x2-x1=30度b.储车线与井筒中心线连线的夹角:C=B-A=30度c.井筒中心间水平距离;OO1=O1X O2=25.39me.井筒中心垂直距离:O1D=O1O2X SInB=15m6.求连接系统尺寸7.利用投影法计算各段尺寸:a.主井使用箕斗提升,则空重车线总长L总=L重+L空=98.8+98.8=197.6m8.副井马头门参数示意图如下:L3=2000,L4=1200,L0=4500,b1=1100,L2=10009.以数据道岔参数与各储车线长度如下NA=nd+dx+xa=36.50+52.06+26.18=108.74m ,AB=141.37m , BH=127.88m HN=245.124m10.按相应比例绘制井底车场线路图,如下图所示:11.井底车场通过能力1.A0=C(A1+A2)由设计知工作制为三八制,每班纯生产时间为7.25小时,由计算知每列车完成一次运输平均时间为14.23分钟,每班通过出矿石量为28.1次,所以A1=28.1X108=3034.8t,由于主井箕斗提升,废石从副井罐笼提升,,所以A2=3714.96t>3030.303t 满足生产要求。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案例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案例引言矿井井底车场是矿井生产调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煤炭、金属矿山等采矿作业中,井底车场起着运输煤炭、矿石和废石的重要作用。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以某矿井井底车场设计案例为例,探讨矿井井底车场的设计原则、优化方法和实施过程。
设计原则矿井井底车场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矿井安全标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高效性原则: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应考虑煤炭或矿石的运输效率,合理配置车辆和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设计方案1. 车辆配置根据矿井的产量、井斜度和地质条件,合理配置井底车辆。
根据井口的生产能力,确定矿井输入车辆的数量和类型。
根据井底的输送能力,确定井底车辆的数量和类型。
2. 车道布置根据车辆的转弯半径、最大速度和运行轨迹,设计合理的车道布置。
考虑到井底的空间限制,采用合理的车道宽度和道路设置,确保车辆在井底的安全运行。
3. 装载系统设计合理的装载系统,根据井底车辆的运输需求,确定装载点的数量和位置。
可采用自动化装载系统,提高装载效率和精度。
4. 通信与监控系统设计完善的通信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井底车辆的位置、状态和运行情况。
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车辆调度中心,实现车辆调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5. 照明系统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确保井底的良好照明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采用LED照明技术,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优化方法1. 数据分析通过对矿井生产数据的分析,了解矿井的产量、生产周期和峰谷时间段,优化井底车辆的调度计划。
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提高调度的准确性和效率。
2. 车辆调度优化基于车辆的实时位置、状态和任务,采用最优化算法,确定最优的车辆调度方案。
考虑到井底车辆的数量和类型,优化车辆之间的距离和路线,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和排队长度。
第五章 井底车场

E E
E
O
a
b c
a)
/2 警/2冲标
O
a
图5-7 警冲标位置计算图 a) 单开道岔; b) 对称道岔
/2警冲标 /2
b
c
b)
2020/4/29
15
警冲标位置应设在两条分岔线路之间,它与道岔转辙中心距离,可用下列 公式计算:
单开道岔
c E 2E
tan a 2 tan a
2020/4/29
10
5.2.2 马头门线路布置
2020/4/29
摇台基本轨 摇台活动轨
图5-4 双罐笼时马头门线路布置示意图
对称道岔基本轨起点
对称道岔连 接系统末端
单式阻车器轮挡 阻车器基本轨末端 对称道岔连接系统末端
对称道岔基本轨始端 复式阻车器前轮挡 复式阻车器后轮挡
罐笼
单式阻车器 复式阻车器
图5-1 井底车场布置示意图 1—主井;2—清理撒矿硐室及斜巷;3—副井;4—候罐室;5—水泵房;6—变电所; 7—材料工具室;8—电机车维修室;9—调度室;10—水仓;11—翻笼硐室
2020/4/29
3
2020/4/29
水泵房
4
2020/4/29
候罐室
5
2020/4/29
井下食堂
6
5.2 竖井井底车场
(1)对于大中型矿井,由于年产量较大,一般都设计主副井筒,而且都布置在井田中央, 主井为箕斗井,副井为罐笼井,主、副井系统的线路布置均为环行,构成双环行式井底车 场。如图5-1所示。 (2)采用箕斗提升矿石时,用侧卸式矿车运输,当运输量较小时,常用折返式车场;当运 输量较大时,为减少摘挂作业时间也可用环行式车场。当采用双机车牵引的底卸式矿车是 时,多用折返式车场。固定式矿车常利用机车调头推、顶车组直接卸载的尽头式车场。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案例

图5-26 坡度划分
井底车场设计
空车从摇台出车以24‰的下坡滑过对称道岔、至基本轨起点末速度为1.42 m/s。取5 ~ 6段坡度为0.009,空车在6点的速度为:
取i = 0.007,空车滑行距离
为使空车滑行到7点,6-7段坡度
其余坡度计算表5-25。 本车场线路长度1 001.7 m、掘进体积14 400.2 m3、硐室长度1 545.0 m、掘进体积19 334.9 m3。
对于大型矿井或高瓦斯矿井在确定井底车场型式时,应尽量减少交岔点的数量和减小跨度。
井筒与大巷距离近、入井风量大的矿井,如果有条件应尽量与大巷结合在一起布置井底车场,以便缩短运距、减少调车时间、减少井巷工程。
井底车场长度较大的直线巷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之间的不利影响,深井中相连接的巷道必须具有不小于45°的交角。
表7-1 采区方案技术比较表
项 目
方案一双岩上山
方案二双煤上山
方案三一煤一岩上山
7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示例
表7-2 采区方案经济比较表
0
7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示例
表7-3 采区方案经济比较汇总表 单位:元
井底车场富裕通过能力,应大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30%。当有带式输送机和矿车两种运煤设备向一个井底车场运煤时,矿车运输部分井底车场富裕通过能力,应大于矿车运输部分设计生产能力的30%。
井底车场设计时,应考虑增产的可能性。
尽可能地提高井底车场的机械化水平,简化调车作业,提高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在初步设计时,井底车场需考虑线路纵断面闭合,以免施工图设计时坡度补偿困难。
应考虑主、副井之间施工时便于贯通。
在开拓方案设计阶段,应考虑井底车场的合理形式,特别要注意井筒之间的合理布置避免井筒间距过小而使井筒和巷道难于维护、地面绞车房布置困难。
1-4井底车场

第四章井底车场第一节井底车场概述(1)主井存车线主井重车线:在主井井底两侧储放重车的线路。
主井空车线:储放空车的线路(2)副井存车线副井重车线:在副井井底两侧,存放矸石或煤车的线路。
副井空车线:材料车线考虑编组需要,设置双道线路材料车线:存放材料车的线路。
2.调车线路(插播动画)使电机车由列车头部调到尾部的专门设置的双轨轨道线路,称为调车线路。
长度=列车长度+电机车长+2渡线道岔长度3.绕道线路电机车由重车线绕行到空车线的线路。
二、井底车场硐室1、主井系统硐室(1)翻车机硐室:为矿井采用箕斗或带式输送机提升煤炭时设置的;(2)井底煤仓:上接翻车机硐室,下连装载硐室。
通常为一条较宽的倾斜巷道,其倾角不小于50°;(3)箕斗装载硐室;(4)底卸式矿车卸载站等。
2、副井系统硐室(1)马头门(2)井底水仓及水泵房(3)变电所(4)候车室(5)信号室等主排水泵房和主变电所应联合布置。
原因:主变电所向主排水泵房的供电距离最短;当矿井突然发生水灾时,仍能继续供电,照常排水。
变电所与水泵房的底板标高应高出井筒与井底车场联结处巷道轨面标高0.5 m。
水泵房经管子道与井筒相连接,管子道与井筒连接处要高出水泵房底板标高7m以上,管子道的倾角通常25~30°3、其他硐室(1)调度室(2)爆破材料库(3)电机车修理硐室(4)工具库;(5)医疗室(6)消防材料库三、井底车场调车方式井底车场调车的主要任务是将重列车调入主井重车线。
(插播动画)(一)顶推调车法当电机车牵引重列车驶入调车场后,停车摘钩,电机车通过调车线道岔,由列车头部转向尾部,推顶列车进入重车线,这种方法称为错车线入场法。
缺点:调车麻烦,时间长。
(二)甩车调车法电机车牵引重列车行至自行分离道岔前10~20m ,机车与列车在行驶中摘钩离体进入回车线,列车则由于初速度及惯性甩入重车线。
缺点:要求有一段甩车巷道,司机要熟练掌握行车速度及操作技术。
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zs

门)的要求,在储车线路中还要铺设一段平曲线。
为了便于说明储车线高低道的结构,以下将由斜变平 的变坡方式和竖曲线一并讨论。
(1)高低道变坡方式 • 1)根据经验,为了便于摘挂钩工作,摘挂钩处的高低差
不应大于1.0m,同时要求空、更车线的起坡点间距为。 • 2)高低道变坡方式(考虑保持空重车线起坡点的合理间
由斜变平。一般在变平处进行摘空车挂重车(摘挂钩段)。 (2)储车场
紧接摘挂钩段为储车场,设有空、重车的储车线(上图中 2,3)。 (3)调车场
电机车在此处调头,将重车推进重车线,改变拉空车的运 行方向。 (4)绕道线路:绕道与各种连接线路。 (5)硐室:井筒附近的各种硐室。
二、斜井甩车场设计
1、甩车场结构组成 • 平面线路和硐室
最小值的限定:在竖曲线终了的起坡点处(摘挂钩的地 方),为了便于摘挂钩工作,竖曲线半径应保证串车位于 竖曲线处时,相邻两矿车的车箱上缘之间要保有一定的 (不小于20cm)间隙。 最大值的限定:竖曲线半径过大时会使起坡点远离斜井, 增加曲线段长度。
(3)储车线坡度 • 原则:储车线坡度一般均按自留坡计算; • 计算:矿车自溜到储车线终点处(空车为三号道岔警冲标,
②左图特点:
2号道岔主线接直线,岔 线连接接点曲线(或经缓和 段连接),适用于连接与石 门方向一致的储车线。
③右图特点:
2号道岔主线与接点曲线 相接,岔线接直线,适用于 连接与主要巷道方向一致储 车线。
3)防止甩空车掉道措施 为了防止甩空车时矿车可能
碰撞二号道岔岔尖而掉道,可以 在两个道岔之间设一较小的曲线 段,使二号道岔向斜井方向转 2°-3°,以便隐护二号道岔的 岔尖,曲线半径取12-15m。
井底车场设计

井底车场设计说明书JINGDI CHECHANG SHEJI SHUOMING SHU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LOUDI ZHIYE JISHU XUEYUAN ZIYUAN GONGCHENG XI学生姓名:张波学生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学生学号:201120090001学生班级:09采大一班指导教师:龙中平二0一一年十一月一、设计依据(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①年产量:45万吨、日产量:1500吨。
②年工作日为300天、日生产班数为3班,每班生产8小时,每日净提升时间14小时。
(2)矿井开拓方式①斜井开拓,主副井平行布置,相距69m,均布置于煤层底板,主井底落底位置距开采煤层3煤垂直距离为160m,水平运输大巷位于煤层底板岩石中,与3煤垂直距离为30m。
②各冀大巷来煤均匀,采用集中运煤,所以达到了产量平衡,该矿井煤种单一。
③矿井目前开采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68,产量分布均匀。
(3)井筒为4个,即主副井及两翼各一个风井。
①主井主要负责运煤和进风,净断面12M²,倾角23°。
该斜井采用2T的箕斗提升,因此运输不连续。
②副井主要负责提矸、运料、行人、进风、排水、安装电缆等,净断面9M²,倾角23°。
该斜井采用矿车运输,每次提升的矿车数量为6个。
③因为该矿区走向长度较长,因此采用两个回风井,才能满足矿井的供风量。
净断面9M²,倾角23°。
(4)矿井主要运输巷道运输方式①矿井主要运输巷道采用电机车带动矿车运输。
工作面运输巷主要是采用连续式的电溜子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②矿井主要运输巷采用电机车牵引1T式矿车运输,每一列车23个,矿车与矿车之间用插销连接起来。
③由于是掘岩石巷道,所以矸石运出量较大。
矸石主要是通过区段运输巷由副井提升出去,送往矸石山。
⑤为确保巷道掘进期间的煤炭质量,减低原煤含矸率,掘进时必须采取煤矸分掘、分运措施,严禁煤矸混装。
井底车场技术

二. 矿井改扩建方式
• 矿井合理集中生产 • 矿井开拓系统技术改造 • 矿井生产系统技术改造
三.生产集中化旳途径
• 新旧矿井合并 • 扩大井田范围 • 矿井单独集中改造 • 加大水平垂高、采区尺寸、工作面长度和
2. 上水平开采下山采区
特点:
• 上水平开始减产时,靠井筒附近开采12个 下山采区,集中于上水平出煤,称“剃头 下山”。
• 主要生产转入下水平后,原下山采区改为 上山采区开采,集中下水平出煤。
• 优点:缓解水平接替,利于矿井延深。 • 缺陷:采区提升更换方向,重新布置车场。 使用:煤层16,水平接替紧,采用此法。
• 原平硐开拓,延深新水平时增立井或斜井
• 原斜井开拓,延深新水平时新增立井(多 作副立井)
• 原立井开拓,延深新水平时新增斜井(多 作主斜井)
• 综合开拓形式矿井旳开拓系统改造
• 立井箕斗提升改造为斜井胶带提升(主斜 副立)
四、矿井生产系统旳技术改造
• 改造矿井生产系统旳单薄环节
(一)矿井提升系统改造
工作面连续推动长度、提升单产
• 水平集中 — 一种水平保矿井产量 • 采区集中 — 合适加大采区走向长度;联合
布置采区;
• 综采采区一面保产,普采、炮采采区 — 两 面保产。
• 一矿一区一面,一矿一区两面, • 跨上下山或石门开采,倾斜长壁
三、改扩建矿井旳开拓系统改造
• 由单一井筒(硐)开拓形式改造为综合开 拓形式
调车 :Fig、19-8 特点及使用条件: • 井筒距大巷较远,用于中小型井。
四、底卸式矿车运煤井底车场
(一)底卸式矿车卸煤原理Fig、19-11。
井底车场设计

井底车场设计一、井底车场形式的选定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井田划分为一个生产水平,井底车场形式根据开拓布置方式等因素,采用平车场布置形式。
二、空重车线长度的确定、调车方式副井井底车场车场线路包括车场进车线、出车线,及其调车线、过渡线、存车调车线和道岔线路等组成。
出车线存车线长度70.72m,线路坡度3‰,进车线存车线长度70.72m,线路坡度为反向坡度3‰,进、出车线车场存车调车线长度各70m,过渡线长度50m,道岔线路长度81m,线路坡度向清仓巷口方向为3‰流水坡度。
车场进、出车线存车线断面为半圆拱,净宽4.8m,净高3.9m,锚网索喷支护;调车线、过渡线、存车调车线和道岔线路断面为半圆拱,净宽4.0m,净高3.5m,锚网索喷支护。
副井井底车场与轨道巷道之间的调车利用井下蓄电池式电机车通过调车线及道岔进行调车。
三、井底车场硐室名称及位置设计在副斜井井底附近,布置有信号硐室、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主要水仓、管子道、井下消防材料库、电机车修理间、充电室、变流室等硐室。
主斜井井底布置有井底煤仓、装载硐室、清理撒煤硐室等。
运送人员斜井井底布置有井底上下人员处、等候硐室、井下急救站、运送人员钢丝绳拉紧装置硐室等。
中央水泵房与中央变电所联合布置于副斜井井底车场出车线侧。
中央水泵房长20m,净宽3.6m,半圆拱混凝土砌筑,硐室地面高出硐室通道与车场连接处底板标高0.5m,中央水泵房一个出口为连接副斜井井筒的管子道,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中央变电所长40m,净宽3.6m,半圆拱混凝土砌筑,硐室地面高出硐室通道与车场连接处底板标高0.62m,且硐室地面向中央水泵房地面有3‰的流水坡度,其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中央水泵房与中央变电所的通道内要设栅栏门和密闭门。
管子道净宽2.5m,半圆拱混凝土砌筑,管子道与副斜井连接处设有平台,平台高出泵房地面7.5m。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99m3/d,最大涌水量为1950m3/d。
水仓布置为主、副仓,水仓总长度为226m,净断面 5.56m2,半圆拱混凝土砌筑,主、副水仓有效容量为1256m3,满足矿井8小时的正常涌水,且满足清仓要求。
第三节井底车场

五、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1、定义:车场内运输路线的通过能力。 计算方法: N----矿井年工作日 t1---矿井日工时 计算内容:
▼矿井年工作时间:
▼一年能通过重列车数: ▼一年内车场通过实际煤
t2---一趟列车调车时间(min)
m---车皮数 G---5)
K2----矸石系数(不小于0.3)
量:
▼若考虑矸石的影响,车
场净通煤量:
六、井底车场型式选择原则:
(1)运输系统和调车方式简单,有利于采用集中、自
动控制信号系统。
(2)车场通过能力较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大30%以上。
(3)减少巷道开拓工程量。
(4)尽量减少巷道交叉点,以减少施工困难和提高行
车速度,从而增加车场通过能力。
(5)车场巷道和硐室应位于易于维护的稳固岩层中。
优点:调车方便,通过能力大,一般能满足大,
(1)卧式井底车场
结构特点:主副井的存车线与主运巷平行。
主副井距主运巷较近。
优点:空重车线位于直线上。利用一段主运巷做调车 线及绕道,开拓工程量 小。调车较方便。 缺点: 弯道上顶推,安全性较差,速度过慢。
巷道内坡度大。 适用条件:当井筒距主运巷较近时。 适用物60~90万吨⁄ 年。
分类:按矿车在井底车场内运行特点不行将其 分成两类:环形式与折返式。 若是固定式矿车一般二种形式均可, 若是底卸式矿车,一般用折返式。
1 、环形车场 特点:空、重车线在车场内的同一条车线上运 行,即采用单向环形运行。 中型矿井生产的需要。 缺点:巷道交岔点多,大弯道多,施工复杂, 掘进工程量大,电机车在弯道上行驶慢且顶 推不安全。
车场的连接处。为了防止突水淹井,一
井突然发生水灾时,仍能保证继续供电、
井底车场设计说明书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采区下部车场专项设计一:采区下部车场的基本形式采区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均开掘在煤层内,煤层倾角平均为14°。
运输上山中心线据轨道上山中心线间距为25m,轨道上山做变坡设计,变坡角度为25°。
主运输用皮带运输机运输。
所以采区下部车场宜采用顶板卧式绕道式。
示意图如下:图 1.采区下部车场示意图二:辅助提升车场设计2.1甩车道线路设计辅助提升车场在竖曲线以后以25°坡度跨越大巷见煤。
竖曲线计算:AEO'Cbf a'oR G =1500rG=37'49"R d =900rd=30'56"'49"图2.高低道关系图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竖曲线半径定位为:50001R G =(高道,重车线)9000R D =(低道,空车线)存车线取半列车,即AO=L e+n ⨯L m =4500+10265002200=⨯G i 取11‰(高道自动滚行坡,重车道)arctan 0.0113749G r ==′″D i 取9‰(低道自动滚行坡,空车道)arctan 0.0093056D r ==′″G β(高道竖曲线回转角)()G G 2537492422'11"(cos cos )15000cos3749cos 25=l sin sin 15000sin25sin 3749=2422'11"tan15000tan=3239222422'11"15000=638057.357.3G G G G G G GG G G G G r h R R T R K R βθγθθγββ=-=︒-=︒=-=⨯-︒=-=⨯︒-︒==⨯︒==⨯︒︒′″(′″)1404(′″)61742530562530'56"(cos cos )9000cos305625)843(sin sin )900030562530'56"tan9000tan2038222530'56"9000400857.357.3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h R l R T R K R βθγγθθγββ=+=︒+=︒=-=⨯︒==+=⨯︒︒==⨯=︒==⨯=︒︒′″(′″-cos (sin25+sin ′″)=3885AO=L e+n ⨯L m =4500+10265002200=⨯ EO=AO+TD=26500+2038=28538OO ’=29087; EO ’ =608; FO ’=775; FO=29792; OB=26553;竖曲线的相对位置L AB 、L A′C两竖曲线下端点间的平距L AB =52;两竖曲线上端点的斜面距离L CA ’=2584;2.2起坡点起坡点的位置L 1及轨道上山变坡段长度L 2 绕道车场起坡后跨越大巷,需保持一定岩柱(如下图),根据经验,取运输大巷中心轨面水平至轨道上山轨面的距离为15m 则:图3.大巷与边坡点关系21150002038=37531sin sin 25D h l T θ=+=+︒121sin (tan )sin 2sin()20160253056sin15=375319000tan sin152sin10=63195D D h l l R βββθβ=-+-︒︒-+⨯⨯︒︒′″()式中 1ch 20000 h 20160=+=h C --轨道上山轨面距煤层底板垂直距离h C =1602.3绕道线路计算如图斜面道岔采用DC930-3-20道岔,对称道岔分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底车场设计
井底车场设计
一要求
根据矿井初步设计,某煤矿第一水平设计井底车场为刀把式。
该矿采用3t 底卸式矿车,辅助运输采用1t固定箱式矿车。
其中重车用10t架线式电机车运输,每列车长16节,辅助运输最多26节。
矿井生产能力300万t。
是对该矿井井底车场进行线路设计,标记必要硐室,按相应比例绘制井底车场线路图,并计算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二设计步骤
1. 轨道与轨型
2 道岔选择
选择原则:
(1)与基本规矩相适应;
(2)与基本轨型相适应;
(3)与行驶车辆类别相适应;
(4)与行车车速相适应
3 轨距与线路中心距
目轨距是指单轨线路上两条钢轨轨头内缘之间的距离。
前我国矿井采用的标准轨距为600 mm、762 mm和900 mm三种,其中以600 mm、和900 mm轨距最为常见。
1 t固定式矿车、3 t底卸式矿车和10t架线电机车均采用600mm轨距。
为了设计和施工方便,双轨线路有1 200 mm、1 300mm、1 400mm、1 600mm 和1 900mm等几中标准中心距。
一般情况下不选用非标准值。
但在双轨曲线巷道(即弯道)中,由于车辆运行时发生外伸和内伸现象,线路中心距一般比直线巷道还加宽一定数值。
线路中心距
2曲线半径
曲线半径选择
本设计曲线连接曲线半径主井选25米,副井15米。
3车线有效长度计算
(1)主井空、重车线
设备类型参数
f j K L NL mnL L ++=
式中: L ——主井空、重车线,m ;
m ——列车数目,1列; n ——每列车的矿车数,16辆;
L K ——每辆矿车带缓冲器的长度,缓冲器长取0.3m ; N ——机车数,1台; L j ——每台机车的长度,m ; L f ——附加长度,一般取10m 。
所以: L =1×16×(3.45+0.3)+4.5+15 =79.5m 取L=80m
当采用机车顶推底纵卸式矿车列车卸载时,机车不过卸载站,列车滑行进入空车线,空列车的附近加长度应根据列车自动滑行的制动距离要求通过计算确定,并增加10 ~ 15 m 的安全距离。
当空车线的附近线路采用反坡或设置机械阻车及制动装置时可不受限制。
(2)副井空、重车线
副井空、重车线宜为1.0——1.5倍列车长,此处取1.2倍
L =1.2(mn L K )+ NL j
式中: L ——副井空、重车线,m ;
m ——列车数目,1列; n ——每列车的矿车数,26辆;
L K ——每辆矿车带缓冲器的长度,缓冲器长取0.3m ; N ——机车数,1台; L j ——每台机车的长度,m ;
所以: L =1.2×26×(2+0.3)+4.5
=77.16m 取L=75m
(3)材料车线有效长度
材料车线并列布置在副井空车线一侧长度按列材料车长度确定
L =mn L K + NL j
式中: L ——材料车线有效长度,m ;
n c ——材料车数,26辆;
L K ——每辆矿车带缓冲器的长度,缓冲器长取0.3m ; N ——机车数,1台; L j ——每台机车的长度,m ;
所以: L =26×(2+0.3)+4.5 =64.3m 取L=65m
(4)人车线有效长
人车线设在副井回车线内,其长度为一列车长再加10——15米
f j R R L L L mn L
++=
式中: L ——人车有效长度,m ;
m ——列车数目,取1.0列; n R ——每列车的人车数,10辆;
L R ——每辆人车带缓冲器的长度,缓冲器长取0.3m ; L j ——每台机车的长度,m ; L f ——附加长度,一般取15m 。
所以: L =1×10×(4.28+0.3)+4.5+15 =65.3m 取L=65m (5) 调车线有效长度
调车线有效长度大于1.0列车长与电机车长度之和
所以:调车线有效长度L=16×(3.45+0.3)+4.5=64.5m 取L=65m
4 井底车场线路图
本设计车场线路图比例尺为1:1000
5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井下采用机车运输时,井底车场年通过能力按下式计算:
T
Q
T N a 15.1
(5-11)
式中 N —— 井底车场年通过能力,t ;
Q —— 每一调度循环进入井底车场的所有列车的净载煤重,t ; T —— 每一调度循环时间,min ;
T a —— 每年运输工作时间等于矿井设计工作日数与日生产时间的乘积,min ;
1.15 —— 运输不均衡系数。
井年产量300万t ,年工作日按330天计算,则日产9090t ,每日净提升时间为18小时。
矸石量按煤产量的20%,1818t/掘日;进出煤为5%,454t/日。
则煤矸混合列车中煤和矸石比为4:1,每日1t 煤矸混合列车数为(1818+454)/26=87.40列。
每日3t 底卸式矿车列车数为9090/16*3=189.375列。
则每一调度循环中包括2列3t 煤列车和1列1t 煤矸混合列车,调度循环时间为4分钟。
矿井通过能力N=330×18×60×(16×3+5)/(1.15×4)=410万t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应考虑留有一定的备用(储备)能力,一般应大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30%。
410万t/300万t=1.367>1.3 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