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如何生效,集体合同有什么效力
集体合同规定
![集体合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d3124d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7.png)
集体合同规定【发布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含劳动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12.05【实施日期】1995.01.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集体合同规定(劳动部1994年12月5日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集体协商及签订集体合同,协调处理集体合同争议,加强集体合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第三条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第四条集体合同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第二章集体合同签订第五条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六条集体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报酬;(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保险福利;(五)劳动安全与卫生;(六)合同期限;(七)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的协商程序;(八)双方履行集体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九)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协商处理的约定;(十)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十一)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七条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
第八条集体协商代表每方为三至十名,双方人数对等,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工会一方首席代表不是工会主席的,应由工会主席书面委托。
双方应另行指定一名记录员。
第九条企业代表,由其法定代表人担任或指派。
职工一方由工会代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民主推举代表,并须得到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
第十条协商代表一经产生,无特殊情况,必须履行其义务。
遇不可抗力造成空缺的,应按照本规定第九条指派或推举新的协商代表。
第十一条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五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企业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的意义和作用
![集体合同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0527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e.png)
集体合同的意义和作用集体合同是劳动法规定的一种劳动合同形式,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集体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集体合同的意义和作用。
一、维护劳动者权益1. 统一权益保障标准:集体合同通过制定规范性条款,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工时、休假、福利等权益保障标准,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合理的维护和保障。
2. 集体谈判机制:集体合同为劳动者提供了集体谈判的途径,让劳动者能够通过集体协商与用人单位平等洽谈,共同商定合同条款,实现更公平合理的待遇。
二、保障用人单位合法权益1. 稳定劳动关系:集体合同规定了用人单位的权益保障标准,可以帮助用人单位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提升生产效率。
2.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集体合同通过合理调整劳动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就业安全保障机制等方式,帮助用人单位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认同感。
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集体合同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减少社会不公现象的发生。
2. 劳资矛盾的缓解:集体合同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提供了平等博弈的机会,可以缓解劳资矛盾,减少劳资冲突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四、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和生产力水平1.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集体合同可以通过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工时安排等方式,为劳动者提供激励和约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2. 促进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集体合同可以规定用人单位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促进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五、发展工会组织和民主管理1. 工会权益保障:集体合同是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协商的结果,对工会行使权益保护职责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工会组织的发展壮大。
2. 民主管理机制:集体合同通过集体谈判和民主讨论,促使用人单位与工会形成民主管理机制,让劳动者的意见得到充分的听取和考虑,提升企业的决策质量和管理效率。
集体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
![集体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d96d28852458fb770b5671.png)
集体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
集体合同对职工而言是很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而对于企业而言,有了集体合同能更好的统一管理员工,对于政府而言设立集体合同能减轻政府压力,还有助于缓解劳动者和企业的矛盾。
那么集体合同怎样才能生效,因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又如何处理呢?我我告诉你答案。
1、什么是集体合同?
指企业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会(没有组建工会的由职工推选的代表)与企业双方代表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有什么作用?
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都具有约束力,高于劳动合同。
企业在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合约中规定的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劳动合同无效。
3、集体合同怎样才算生效?
集体合同的产生除要经过双方代表协商、职代会审
议通过、首席代表签字程序以外,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对集体合同进行审查,是集体合同生效的必经程序。
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在10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及有关说明材料报送劳动保障部门。
劳动保障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后15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日生效。
报送单位应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用人单位就异议事项经协商重新签订集体合同的,应按照报送程序重新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审查。
4、集体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法
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可以通过协商、仲裁和诉讼解决。
集体合同有哪些特征 集体合同具有哪些效力.doc
![集体合同有哪些特征 集体合同具有哪些效力.doc](https://img.taocdn.com/s3/m/d89451567cd184254b3535de.png)
集体合同有哪些特征集体合同具有哪些效力1、集体合同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协议。
2、集体合同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
3、集体合同采取要式合同的形式,需要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备案方为有效。
根据《劳动法》规定:集体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的规定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们发现,有些时候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其实是属于集体合同。
其实现在在部分单位还存在集体合同的情况,也就是由工会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约定,从而形成集体合同。
那大家知道集体合同有哪些特征吗?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就来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集体合同有哪些特征集体合同首先具有一般合同的共同特征,即是平等主体基于平等、自愿协商而订立的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除此以外,集体合同还具有其自身特征:(一)集体合同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协议。
在集体合同中当事人一方是代表职工的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由多数人组成的团体。
特别是职工方.必须由工会或职工代表参加,集体合同才能成立。
(二)集体合同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
在集体合同中,劳动标准是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对个人劳动合同起制约作用:(三)集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均衡.其基本上都是强调用人单位的义务,如为劳动者提供合法的劳动设施和劳动条件。
(四)集体合同采取要式合同的形式,需要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备案方为有效。
(五)集体合同受到国家宏观调控计划的制约,就效力来说,集体合同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规定的职工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六)集体合同是一项劳动法律制度;(七)集体合同适用于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八)集体合同的订立,主要通过劳动关系双方的代表或双方的代表组织自行交涉解决;(九)集体合同制度的运作十分灵活,没有固定模式,并且经法定程序订立的集体合同,对劳动关系双方具有约束力;(十)集体合同制度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劳动关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
什么是集体合同?
![什么是集体合同?](https://img.taocdn.com/s3/m/308dd9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7.png)
什么是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法律分析一、概述集体合同是指企业与工会或员工代表之间签订的书面协议,旨在规定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与员工权益相关的事项。
集体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于企业和员工双方都有约束力。
二、案例分析某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与当地工会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
合同中规定,员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3000元,工作时间为每周40小时。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未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员工最低工资,也未遵守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
工会多次与企业协商未果,遂起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集体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企业未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员工最低工资和遵守工作时间规定,构成违约行为。
因此,法院判决企业按照集体合同规定支付员工最低工资,并遵守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
三、法律分析1. 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集体合同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企业违反了集体合同规定,员工可以通过工会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 集体合同的内容集体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保险福利等与员工权益相关的事项。
在签订集体合同时,双方应当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3. 集体合同的执行一旦集体合同签订生效,双方应当严格执行合同规定。
如果企业违反了合同规定,员工可以向工会反映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工会不履行合同义务,员工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企业和工会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2. 完善制度建设:企业和工会应当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制度,规范合同签订和执行程序。
3. 加强监督检查:企业和工会应当加强对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确保合同得到有效执行。
4. 加强沟通协调:企业和工会应当加强沟通协调,避免出现纠纷和矛盾。
集体合同效力 案例分析
![集体合同效力 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a8969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6.png)
集体合同效力案例分析一、案例引入。
有这么一个事儿,在一个不算小的企业里,员工们和企业管理层商量着要签个集体合同。
这个集体合同涵盖了好多内容,像工资待遇、工作时长、休假福利之类的。
员工们可重视这个合同了,都盼着签了之后能让自己的权益更有保障。
那这个集体合同签完之后呢,就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情况。
有个员工小李,他在工作中就遇到了点问题。
按照集体合同里规定的,他所在岗位的工资应该是有个明确的涨幅范围的。
可是呢,到了发工资的时候,他发现工资并没有按照合同涨起来。
小李就觉得很委屈啊,心里想:“这合同不是签了吗,咋就不算数了呢?”这时候,集体合同的效力就被提上了日程,到底这个合同能不能保障小李的权益呢?二、集体合同效力的初步分析。
其实啊,集体合同一旦签订,那是有法律效力的。
就好比是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一个大约定,这个约定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从法律的角度看,它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受法律保护的。
在这个案例里,小李所在的企业既然签了这个集体合同,那就得按照合同里的规定来办事。
工资待遇这一块,是员工最关心的部分之一。
集体合同里明确写了工资的涨幅范围,企业就没有理由不执行。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说好的事情,不能一个人单方面就反悔了。
三、企业可能存在的误解。
不过呢,企业有时候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也许企业会觉得,最近效益不太好啊,是不是就可以缓一缓执行这个工资涨幅呢?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集体合同的效力可不会因为企业效益暂时不好就消失了。
企业效益不好,应该从其他方面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牺牲员工的权益。
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得遵守家里的规矩。
企业和员工就像是这个大家庭里的成员,集体合同就是这个家的规矩。
不能说家长觉得自己钱不够了,就不给孩子按照之前说好的给零花钱了,这是不公平的。
四、员工的维权途径。
那小李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他有很多途径可以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他可以先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好好沟通一下,拿着集体合同,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说:“你看,咱们签了这个合同的,这工资得按照合同来发呀。
集体合同效力范围
![集体合同效力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7eeca55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7.png)
集体合同效力范围集体合同是指由用人单位与其全体劳动者或者由用人单位代表其劳动者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达成的关于劳动条件和权益的协议。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集体合同是劳动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本文将从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出发,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个别劳动合同关系,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集体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对全体劳动者的法律约束力。
用人单位作为合同的签署方,应当严格履行集体合同的约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作为合同的受益方,也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劳动义务。
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确保了劳动者在集体关系中的合法权益得以得到保护和维护。
其次,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也包括与劳动条件和权益相关的各项规定。
劳动条件包括工资、工时、休假等方面的规定;劳动权益包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职工福利等方面的规定。
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协商共同确定的劳动条件和权益的具体体现,其效力范围涵盖了这些关键规定。
用人单位在制定集体合同时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条件和权益的合理规范。
劳动者则应当积极参与集体合同的讨论和协商,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此外,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还涉及监督和执行的范畴。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集体合同的有效执行。
一旦发现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劳动者具有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等权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主动履行自己的义务,配合仲裁机关或法院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通过监督和执行,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得以真正地落地生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需要指出的是,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并不包括与公序良俗相抵触的规定。
公序良俗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的底线。
如果集体合同中的某些规定违反了公序良俗,这些规定将被视为无效,不具备法律效力。
例如,集体合同中禁止劳动者加入工会的规定就违反了公序良俗,因此无效。
什么是集体合同
![什么是集体合同](https://img.taocdn.com/s3/m/bfe57c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a.png)
什么是集体合同一、概述集体合同是指由劳动者集体与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工会或者其他代表组织订立、适用于用人单位所辖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它是劳动法规中的一种业务形式,是管理全民就业、调整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权益的重要工具。
二、合同内容集体合同的合同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基本条款基本条款是集体合同的核心部分,用于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保障、劳动保护、福利待遇等基本劳动条件和环境。
(二)特殊条款特殊条款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行业特点及劳动者个别要求所规定的条款内容,用于进一步明确、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如生育保险、退休礼金、带薪年假等。
(三)程序条款程序条款是指集体合同订立和执行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包括订立程序、变更和解除程序,执行方式及维护方式等。
(四)其他条款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集体合同中规定其他内容,如协商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及要求,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机制等。
三、合同效力集体合同是双方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的效力。
一方面,它规范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它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维权工具。
四、合同适用集体合同的适用范围应该是确定的。
在劳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照集体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责任。
五、注意事项(一)订立集体合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订立集体合同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会或者其他代表组织可以代表劳动者订立集体合同;2.公司、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与劳动者或者代表组织通过平等协商订立集体合同;3.双方书面确认的协议应当载明有关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奖金、工作保障和福利等劳动条件。
(二)如何更好地执行集体合同?为了更好地执行集体合同,需要双方共同作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宣传集体合同,增强员工的知晓度和意识。
2.加强对集体合同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在集体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集体合同规定
![集体合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1e6d4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3.png)
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又称为团体合同,是指由一方与多方建立的合同关系。
集体合同的特点是参与主体多,受约束的范围广。
下面将对集体合同的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1.参与主体:集体合同通常由一方与多方参与签订,一方可以是企业、团体、机构等,多方可以是员工、劳动者等。
集体合同适用于相同劳动条件和待遇的劳动者群体,例如同一企业、同一行业、同一地区的劳动者。
2.合同内容:集体合同的内容通常包括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休假制度、加班补偿、社会保险、劳动纪律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集体合同还可以针对特定团体的实际情况,增加特殊条款,如职业培训、福利待遇、晋升机制等。
3.合同签订:集体合同的签订需要符合民事法律的要求,一般在劳动者代表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协商并签署。
劳动者代表可以由工会、工会会员或任命代表等形式产生,用人单位必须尊重劳动者代表的权益和意见。
集体合同的签订需要经过法定的审查和备案程序。
4.合同效力:集体合同作为法律文件有强制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有权要求对方执行合同约定。
集体合同的生效时间一般以劳动者代表和用人单位签署之日起生效,但也可以设定具体的生效日期和有效期限。
集体合同的内容修改、变更和解除需要根据合同约定或双方协商一致。
5.法律保障:集体合同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法律工具。
根据中国劳动法,劳动者在集体合同当中享有基本工资、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福利待遇等权益。
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集体合同的约定,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集体合同是一种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工具。
通过合同的规定,可以确保劳动者享受合理的工作条件和合理的劳动报酬,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和谐关系。
同时,集体合同也有助于维护企业的稳定运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42d52daf45b307e8719732.png)
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
《集体协议建议书》第2条第1款: 以一个雇主或一群雇主,或者一个或者几 个雇主组织为一方,一个或者几个有代表 性的工人组织为另一方, 如果没有这样的工人组织,则 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由工人正式选举并授 权的代表为另一方, 上述各方之间缔结的关于劳动条件和就业 条件的一切书面协议,称为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
七、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规定 《劳动法》第三十五条 依法签定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 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 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集体合同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签订的劳动 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 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五条 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 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 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 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
六、集体合同争议的类型具有特殊性 争议的种类: A:因签订发生的争议; 解决途径:协商——任何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 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或者,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 时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B:因履行而发生的争议 协商——申请仲裁——诉讼
集体合同的变更或终止
第三十九条 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可以变 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或 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一)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 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二)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 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三)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 或解除条件出现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集体合同规定》
集体合同名词解释3篇
![集体合同名词解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5e6b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c.png)
集体合同名词解释3篇篇1一、定义集体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关系的建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旨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内容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1. 合同目的和原则:明确合同的目的、精神和原则,以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 合同主体: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
3. 劳动合同管理: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的程序和要求。
4.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明确工作时间制度、加班制度、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的安排。
5. 工资福利:确定劳动者的工资标准、支付方式、调整机制,以及各项福利待遇。
6. 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7. 社会保险:明确各类社会保险的缴纳比例、方式及福利待遇。
8. 劳动争议处理:确定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以及双方争议的解决方式。
9. 违约责任:规定违约情形及违约责任,确保双方履行合同义务。
10. 其他事项:包括双方约定的其他涉及劳动关系的事项。
三、特点1. 平等自愿:集体合同的签订遵循平等自愿原则,双方地位平等,协商一致。
2. 法律约束力:集体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
3. 保障劳动者权益:集体合同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4. 促进企业发展:规范的集体合同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签订程序1. 双方提出签订集体合同的意愿,并进行平等协商。
2. 起草集体合同草案。
3. 将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4. 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5. 审查通过后,双方正式签订集体合同。
6. 公布实施,并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五、法律效力集体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严格遵守。
违反集体合同约定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
![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c03b62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5.png)
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集体合同是指由劳动者集体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约定一定期限、一定条件、一定待遇的劳动关系的合同。
在中国劳动法中,集体合同由劳动者代表和用人单位或其授权代表签订,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
一、订立集体合同的主体具体来说,集体合同的主体包括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或其授权代表)。
其中,劳动者代表可以通过选举、委任、指派等方式产生,代表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时行使权益。
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等组织形式的雇主,或由其授权代表签订合同。
二、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是指集体协商的过程。
协商程序主要包括召集、表决、签字等环节。
通过这些程序,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条件、待遇、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充分协商,并签订集体合同。
三、集体合同的适用范围集体合同适用范围是指集体合同所约定的劳动条款适用于哪些劳动关系。
根据中国现行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适用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1. 适用对象:集体合同适用于用人单位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也就是说,只有与用人单位建立了正式的劳动关系的员工,才享受集体合同所规定的权益和待遇。
2. 范围限制: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有一定限制。
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最低标准。
这就意味着,集体合同可以对劳动条件进行调整和约定,但不能低于法定最低标准。
3. 异议限制:集体合同对员工和用人单位是有约束力的。
即使员工和用人单位对某些条款有异议,也不能随意违反合同。
如有异议,员工和用人单位应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途径解决。
四、集体合同的效力保护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
具体保护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 强制执行: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5年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意义
![2025年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4698c6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1.png)
集体合同意义集体合同是指劳动者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就劳动条件、待遇、保障等事项达成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自始生效,是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约束双方的法律文书。
其意义重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1.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集体合同作为劳动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以往,劳动者讨要权益时常常不被重视,或者经过漫长的冗杂程序才能得到解决。
但是通过制定集体合同,使得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合理保障,可以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合作集体合同不仅有利于劳动者,也有利于用人单位。
一方面,劳动者需要在合同中提出自己的诉求与要求,而用人单位也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将这些诉求和要求整合进自己的计划中,双方经过协商之后达成的协议可以较好的体现了双方的意见,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
3. 维护劳动市场稳定集体合同对于维护劳动市场的稳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协商不能有效进行时,可能导致矛盾的产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对劳动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而有了集体合同,双方的权益得到合理体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也得以得到有效化解,从而维护了劳动市场的稳定。
4.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得到得到平衡和体现,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劳资双方之间的关系更趋于合作而非冲突。
相应的,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能带来切实的福利效益。
总之,集体合同的意义在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合作,维护劳动市场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制定合理的集体合同,有助于双方协商,达成相互认可的协议,提高劳动关系的协作效率,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集体合同什么是集体合同6篇
![集体合同什么是集体合同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5bf41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8.png)
集体合同什么是集体合同6篇篇1关于集体合同的协议甲方:【公司名称】乙方:【员工代表名称】及其代表的员工群体签订日期:【具体日期】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明确双方权益,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达成和谐劳动关系,特订立本集体合同。
本合同旨在明确集体合同的概念、内容及其双方应遵守的条款。
二、集体合同的定义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员工方代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及履行等相关事项达成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内部管理和员工权益保障的重要依据。
三、集体合同的内容1. 合同期限:明确集体合同的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
2. 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明确员工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
3. 工资待遇和福利: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
4.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明确员工的工作时间、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等相关事项。
5. 劳动安全卫生:明确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劳动安全卫生的责任及员工应遵守的安全卫生规范。
6. 社会保险和福利:明确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种类及福利待遇。
7. 保密义务:员工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应遵守的保密义务和责任。
8. 违约责任: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和赔偿方式。
9. 合同变更和解除:明确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
10. 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四、双方的权利与义务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提供工作岗位、支付工资、提供劳动条件等。
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完成工作任务、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利益等。
五、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1. 双方协商:用人单位和员工代表进行平等协商,达成共识。
2. 合同起草:根据协商结果,起草集体合同。
3. 审查修改:对起草的合同进行审查,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4. 签署生效:经双方同意后,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集体合同生效。
集体合同法律效力案例分析
![集体合同法律效力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b9b3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6.png)
集体合同法律效力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集体合同法律效力案例分析引言集体合同是劳动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职工的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劳动关系稳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时常引发争议。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几个典型的集体合同法律效力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案例一:X公司集体合同法律效力问题背景:X公司的员工代表与公司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并经双方签字盖章。
然而,该合同并未按照法定程序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一年后公司宣布解除合同。
分析:根据《集体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集体合同应当在签订后30日内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否则视为无效。
虽然该合同双方已经签字盖章,但由于未按照法定程序备案,故其法律效力有待质疑。
然而,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诚实信用、平等自愿,且未经合法程序审查通过的合同,一方解除合同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此案例中,X公司虽然提前解除集体合同,但其未经备案的合同无法充分证明该公司的违约责任,故其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例二:Y公司集体合同终止解除争议背景:Y公司与员工代表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约定了固定期限。
然而,在合同期满前的半年,Y公司表示集体合同不再继续执行。
分析:根据《集体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集体合同应当约定期限,并在期满前的三个月内提出续签或者订立新的集体合同。
在此案例中,Y公司提前半年解除集体合同明显违反了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会议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集体合同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
故在此案例中,Y公司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经济补偿或赔偿。
三、案例三:Z公司集体合同中的无效条款背景:Z公司与员工代表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约定了弹性工时制度,并约定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然而,该约定违反了国家法定的劳动时间规定。
分析: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八小时、每周四十四小时。
集体合同的生效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集体合同的生效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https://img.taocdn.com/s3/m/0a84c01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8.png)
集体合同的⽣效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集体合同是⽤⼈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书⾯协议。
签订集体合同有助于保障⽤⼈单位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那么,集体合同签订之后何时才能⽣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今天就由店铺⼩编针对这⼀问题,为您介绍。
⼀、集体合同何时⽣效《劳动合同法》第54条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第47条均作出类似规定,即集体合同的⽣效时间是在劳动⾏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本后15⽇内没有异议,那么从第16⽇开始就⽣效。
对于有异议的,⾃再次提交并通过审查15⽇内没有异议后⽣效。
《劳动法》第34条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政部门;劳动⾏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本之⽇起⼗五⽇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效。
该款规定在实践中可能产⽣两种后果:⼀是劳动⾏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本之⽇起⼗五⽇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效;⼆是劳动⾏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本之⽇起⼗五⽇内提出异议的,例如集体合同的约定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集体合同的双⽅主体不合法等,集体合同不能即⾏⽣效。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48条的规定:⽣效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其⽣效之⽇起由协商代表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本⽅全体⼈员公布。
⼆、集体合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根据劳动部《集体合同规定》第6条规定,集体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报酬,包括⼯资⽔平、⼯资分配⽅式和⽀付办法等;2、⼯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包括每天⼯作时间和每周⼯作天数,年休假及其他休息休假等;3、社会保险和福利,包括养⽼、⼯伤、医疗、死亡等待遇,职⼯住房、⽣活供应、保健和⽂化体育设施等;4、劳动安全与卫⽣,包括劳动条件、安全设施、防护⽤品、职⼯健康检查等;5、合同期限;6、变更、解除、终⽌集体合同的协商程序;7、双⽅履⾏集体合同的权利和义务;8、履⾏集体合同发⽣争议时协商处理的约定;9、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10、双⽅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
以上就是店铺⼩编就集体合同⽣效问题总结的相关知识,集体合同在经过劳动保障部门进⾏审查后⽆异议才能⽣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合同如何生效,集体合同有什么
效力
集体合同的产生除要经过双方代表协商、职代会审议通过、首席代表签字程序以外,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对集体合同进行审查,是集体合同生效的必经程序。
热门城市:玉林律师佛山律师湘潭律师池州律师赣州律师宜春律师襄阳律师酒泉律师菏泽律师浙江律师有些单位内部设有工会,而对于新入职的职工来讲,一般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其实就是由工会和单位之间协商之后确定的集体合同。
那么对于这个集体合同如何生效呢?而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又有什么效力?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集体合同如何生效
集体合同的产生除要经过双方代表协商、职代会审议通过、首席代表签字程序以外,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对集体合同进行审查,是集体合同生效的必经程序。
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在10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及有关说明材料报送劳动保障部门。
劳动保障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后15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日生效。
报送单位应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用人单位就异议事项经协商重新签订集体合同的,应按照报送程序重新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审查。
二、集体合同对劳动者有什么效力
的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它是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依据,劳动者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条款的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两者出现不一致时,应以集体合同规定的条款为准。
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规定,则用人单位与职工应当适用集体合同。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
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关于集体合同一般需要由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进行审查,而要是不作出审查的话,那么该集体合同就是直接无效的。
至于集体合同如何生效,按照规定,在劳动保障部门审查之后,那么就能马上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浙江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