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画
教科书:第十三册第一课
课型:欣赏·评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花鸟话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
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2、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
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
魅力,技法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1、讲述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
4、直观演示法。
【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该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1、回顾重点
师:“上节课我们简单认识了中国画,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复习一下。
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请同学回答)
生答:“……”
师:“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
简称“国画”。
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
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等画科。
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等画法。
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扇面等款式。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画家画作的看法。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并让大家能在学习过后能对画作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这幅画——这是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答:“……”(各种鸟、乌龟、禅等)
2、赏析作品,讲授新课
师:“那么在欣赏画作之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见PPT
黄筌(约 903-965)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
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
师:“同学们看到画面中24只小动物均匀地分布,大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并无关联,亦无一个统一的主题。
同学们再看一下你们课本这画幅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由此可知,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者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一幅稿本。
是一幅写生画稿。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想请同学们说说你在画中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生答:“……”
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师:“我们知道黄筌是宫廷画家,画作多是富贵气质;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与他同时期另一位画家徐熙。
”
师:“请各位同学看一下这两幅图,分别是刚刚我们已经欣赏的《写生珍禽图》和徐熙的《雏鸽药苗图》,比较一下两幅图中的鸟在画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的没骨画法)
师:“从两位画家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的性格也不一样。
黄筌年少即入宫中画院,长期见到的是禁中奇花怪石、珍禽异兽。
而出身江南名族的徐熙,一生以高雅自任,不愿为官,以水墨淡彩摹写汀花野竹、水鸟渊鱼,表现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被称为“徐熙野逸”。
居住环境不同,生活感受各异,意趣也大相径庭,所以取材侧重不同,呈现出的艺术风格也各成一家。
”
“黄家富贵”黄筌才高技巧,善于取熔前人轻勾浓色的技法,独标高格,是深得统治阶层喜爱的御用画家。
(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
“徐熙野逸”落墨,风格迥异,故有“徐熙野逸”之说。
虽江南一布衣,但志节高尚,放达不羁,多状江湖。
形成了“徐家野逸”这一风格。
师:“在欣赏下面衣服图之前,老师想问问有哪位同学养过小动物的?它们可不可爱?那什么时候最可爱呢?”
生答:“……”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小动物,而且都会有自己觉得最可爱的瞬间,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宋代画家崔白记录的那一瞬间。
”见PPT
师:“这是宋代崔白的《双喜图》。
首先,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崔白”
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笔迹劲利如钢丝,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
这位画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只是个民间画工,生活颠沛流离,后来有很多人都为他的不得赏识打抱不平。
师:“老师特意将图中的两种动物放大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告诉老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
师:“下面,老师就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幅画。
在这样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稍纵即逝的自然景象。
崔白没有前任的画稿可临摹或参考,更没有现代人的照相机可协助,他是怎样将自然界的生态景象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的?
生答:“……”
1、仔细观察——用心
2、整体表现
3、深入刻画——上色
3、练习巩固
师:“我们欣赏了以上几位画家的画作,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手痒痒的呢,下面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画笔,以及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自己搜集的图片,画一画,记住要抓住其神韵哦!”1、仔细观察——用心2、整体表现3、举一反三4、深入刻画——上色
4、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