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各国表面粗糙度对照表【最新经典版】

合集下载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培训讲学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培训讲学
tp
罗马尼亚
Ra
Rz
Rmax
瑞士
澳大利亚
Ra
Ra
丹麦
捷克
Ra
Ra
Rz
Rz
Rmax
Rmax
Ru
南斯拉夫
瑞典
Ra
Ra
Rz
Rz
Rmax
Rmax
K
tp
KB
新西兰
匈牙利
Ra
Ra
Rmax
Rt
芬兰
加拿大
Ra
Ra
Rz
Rmax
保加利亚
Ra
Rz
Rmax
阿根廷
hm
荷兰
Ra
西班牙
hm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国旧标准(光洁度)
中国新标准(粗糙度)Ra
美国标准(微米)Ra
美国标准(微英寸)Ra
▽4
6.3
8.00
320
6.30
250
▽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
▽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
▽7
0.8
1.25
50
1.00
40
0.80
32
▽8
0.4
0.63
25
0.50
20
0.40
16
1微英寸=0.0254微米,1微米=39.4微英寸
序号
中国新标准
(粗糙度)Ra
中国旧标准
(光洁度)
美国标准
(微米)Ra
美国标准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中旧标( 光洁度) 中新标( 粗糙度)Ra 美标(微米),Ra 美国标准( 微英寸),Ra ▽4 6.38.00 3206.30 250▽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7 0.81.25 501.00 400.80 32▽8 0.4 0.63 25 0.50 20 0.40 16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

总的原则是: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

(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

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

(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

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内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一般零件只要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密封要求的零件部位,通常须同时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个人认为,通过切削加工的表面标注用Ra,通过抛光等加工方法得到的表面用Rz表示两者的作用相近, 可相互转化. 根据不同国家其使用情况不同. 国内和北美目前采用Ra, 而欧洲国家一般采用Rz.示意图如下一般的书籍都推荐表面粗糙度大的(12.5)和小的(0.025)用RZ,其余用Ra表面光洁度与粗糙度Ra、Rz数值换算表。

【2012年】表面粗糙度对照表【最新经典版】.

【2012年】表面粗糙度对照表【最新经典版】.

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中国旧标准 ( 光洁度 ) 中国新标准 ( 粗糙度 )Ra美国标准 (微米 )Ra美国标准( 微英寸 ),Ra▽ 4 6.3 8.00 320 6.30 250▽ 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 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 7 0.8 1.25 50 1.00 40 0.80 32▽ 8 0.4 0.63 25 0.50 20 0.40 16国内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Ra、Rz数值换算表(单位:μm)表面光洁度▽1▽2▽3▽4▽5▽6▽7表面粗糙度Ra 50 25 12.5 6.3 3.2 1.60 0.80Rz200 100 50 25 12.5 6.3 6.3表面光洁度▽8▽9▽10▽11▽12▽13▽14表面粗糙度Ra 0.40 0.20 0.100 0.050 0.025 0.012 -Rz3.2 1.60 0.80 0.40 0.20 0.1000.050另附:粗糙度仪新旧标准参数变化对照表现将TR200粗糙度仪依据新标准更改参数的情况列表如下,如有问题,由时代公司负责解释。

本表还适用于公司TR1系列粗糙度仪。

修改后可测量参数的总数没有变化,仍为13个参数,只是显示在不同的标准中,也就是说:时代粗糙度仪产品参数:涵盖新旧标准参数!(详见表)新标准(ISO) 旧标准(ISO) 说明Ra Ra 各标准通用参数Rz 显示在日本标准JIS中Rz Ry 参数定义已修改。

原Ry仍显示在日本标准JIS、德国标准DIN中。

Rq Rq 没变化Rp Rp 没变化Rv Rm 符号改,参数定义没改Rt Rt 没变化R3z 显示在日本标准JIS中,参数没变化Rmax 显示在德国标准DIN、美国标准ANSI中RSk Sk 符号改,定义没改RS S 符号改,定义没改RSm Sm 符号改,定义没改Rmr tp 符号改,定义没另附:表面粗糙度国际标准加工方法标准等级代号表面粗糙度加工工具(方法)加工材料及硬度要求光度描述粗研磨砂粒粒度精研磨砂粒粒度钻石膏抛光SPI(A1) Ra0.005 S136 54HRC 光洁度非常高,镜面效果8407 52HRCSPI(A2) Ra0.01 DF-2 58HRC 光洁度较低,没有砂纸纹XW-10 60HRCSPI(A3) Ra0.02 S136 300HB 光洁度更低一级,但没有砂纸纹718SUPREME 300HBSPI(B1) Ra0.05 没有光亮度,有轻微3000#砂纸纹SPI(B2) Ra0.1 没有光亮度,有轻微2000#砂纸纹SPI(B3) Ra0.2 没有光亮度,有轻微1000#砂纸纹不辨加工痕迹的方向Ra0.4 精加工:精车\精刨\精铣\磨\铰\刮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Ra0.8 精加工:精车\精刨\精铣\磨\铰\刮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Ra1.6Ra3.2Ra6.3Ra12.5Ra25Ra50表面粗糙度有Ra,Rz,Ry 之分,据GB 3505摘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s and their Values)常用的3个分别是: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arithmetical mean deviation of the profile;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the point height of irregularities;轮廓最大高度(Ry)--maximum height of the profile。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国旧标准(光洁度)
中国新标准(粗糙度)Ra
美国标准(微米)Ra
美国标准(微英寸)Ra
▽4
6.3
8.00
320
6.30
250
▽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
▽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
▽7
0.8
1.25
50
1.00
40
0.80
32
▽8
0.4
Ra
Rz
Rmax
瑞士
澳大利亚RaRa丹麦源自捷克RaRa
Rz
Rz
Rmax
Rmax
Ru
南斯拉夫
瑞典
Ra
Ra
Rz
Rz
Rmax
Rmax
K
tp
KB
新西兰
匈牙利
Ra
Ra
Rmax
Rt
芬兰
加拿大
Ra
Ra
Rz
Rmax
保加利亚
Ra
Rz
Rmax
阿根廷
hm
荷兰
Ra
西班牙
hm
125
N8
9
6.3
250
N9
10
12.5
500
N10
11
25
1000
N11
12
50
2000
N12
表面光洁度级别与表面粗糙度Ra系列值的对照(μm)
各国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及其符号
国别
算术平
均偏差

【2012年】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最新经典版】

【2012年】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最新经典版】

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光洁度(旧标) 粗糙度级别Ra(μm)Ra(μm)方案1 方案2 方案3▽1 40~80 50 100 80▽2 20~40 25 50 40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 3 10~20 12.5 25 20 表面状况=可见刀痕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键槽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表面▽4 5~10 6.3 12.5 10 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端面。

紧固件的自由表面,紧固件通孔的表面,内、外花键的非定心表面,不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表面等▽5 2.5~5 3.2 6.3 5 表面状况=微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锉、滚压、铣齿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端面。

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轴间,键和键槽的工作表面。

不重要的紧固螺纹的表面。

需要滚花或氧化处理的表面▽6 1.25~2.5 1.6 3.2 2.5 表面状况=看不清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铣、铰、拉、磨、滚压、刮1~2点/cm^2铣齿应用举例=安装直径超过80mm的G级轴承的外壳孔,普通精度齿轮的齿面,定位销孔,V型带轮的表面,外径定心的内花键外径,轴承盖的定中心凸肩表面▽7 0.63~1.25 0.8 1.6 1.25 表面状况=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加工方法=车、镗、拉、磨、立铣、刮3~10点/cm^2、滚压应用举例=要求保证定心及配合特性的表面,如锥销与圆柱销的表面,与G级精度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径和外壳孔,中速转动的轴径,直径超过80mm的E、D级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及外壳孔,内、外花键的定心内径,外花键键侧及定心外径,过盈配合IT7级的孔(H7),间隙配合IT8~IT9级的孔(H8,H9),磨削的齿轮表面等▽80.32~0.63 0.4 0.8 0.63 表面状况=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加工方法=铰、磨、镗、拉、刮3~10点/cm^2、滚压应用举例=要求长期保持配合性质稳定的配合表面,IT7级的轴、孔配合表面,精度较高的齿轮表面,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与直径小于80mm的E、D级轴承配合的轴径表面、与橡胶密封件接触的轴的表面,尺寸大于120mm的IT13~IT16级孔和轴用量规的测量表面▽9 0.16~0.32 0.2 0.4 0.32 表面状况=不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加工方法=布轮磨、磨、研磨、超级加工应用举例=工作时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表面。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中旧标( 光洁度) 中新标( 粗糙度)Ra 美标(微米),Ra 美国标准( 微英寸),Ra ▽4 6.38.00 3206.30 250▽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7 0.81.25 501.00 400.80 32▽8 0.4 0.63 25 0.50 20 0.40 16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

总的原则是: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

(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

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

(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

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内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一般零件只要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密封要求的零件部位,通常须同时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个人认为,通过切削加工的表面标注用Ra,通过抛光等加工方法得到的表面用Rz表示两者的作用相近, 可相互转化. 根据不同国家其使用情况不同. 国内和北美目前采用Ra, 而欧洲国家一般采用Rz.示意图如下一般的书籍都推荐表面粗糙度大的(12.5)和小的(0.025)用RZ,其余用Ra表面光洁度与粗糙度Ra、Rz数值换算表。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大峰高
ISO 468
中国
Ra
Ra
Rz
Rz
Ry
Ry
Sm
Sm
S
S
tp
tp
前苏联
Ra
Rz
Ry
Sm
S
tp
英国
Ra
Rz
Ry
Sm
S
tp
美国
Ra
Rz
Ry(Rt)
S
tp
Rc
Rq
Rp
日本
德国
Ra
Ra
Rz
Rz
Rmax
Rmax
Ar
tp
Rp
意大利
Ra
Rmax
t
Rc
奥地利
法国
Ra
Ra
Rz
Rt
AR
tp
Rp
波兰
Ra
Rz
tp
罗马尼亚
125
N8
9
6.3
250
N9
10
12.5
500
N10
11
25
1000
N11
12
50
2000
N12
表面光洁度级别与表面粗糙度Ra系列值的对照(μm)
各国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及其符号
国别
算术平
均偏差
微观不平
度十点高度
轮廓最
大高度
不平度的
平均间距
单峰平
均间距
轮廓支承
长度率
轮廓不平
度的平均高度
轮廓均
根偏差
轮廓最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国旧标准(光洁度)
中国新标准标准(微英寸)Ra
▽4
6.3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中旧标 ( 光洁度 ) 中新标 ( 粗糙度 )Ra 美标(微米 ),Ra 美国标准 ( 微英寸 ),Ra▽ 4 320 250▽ 5 200 160 125▽ 6 100 80 63▽ 7 50 40 32▽ 8 25 20 16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

总的原则是: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

(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

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

(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

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内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一般零件只要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密封要求的零件部位,通常须同时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个人认为,通过切削加工的表面标注用Ra,通过抛光等加工方法得到的表面用Rz表示两者的作用相近, 可相互转化. 根据不同国家其使用情况不同. 国内和北美目前采用Ra, 而欧洲国家一般采用Rz.示意图如下一般的书籍都推荐表面粗糙度大的()和小的()用RZ,其余用Ra表面光洁度与粗糙度Ra、Rz数值换算表(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Ra,Rz,Ry都有英制,与公制差40倍,16ui转化后是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中国旧标准( 光洁度) 中国新标准( 粗糙度)Ra 美国标准(微米 ),Ra 美国标准 ( 微英寸 ),Ra ▽ 4320250▽ 5 200 160 125▽ 6 100 80 63▽ 7 50 40 32▽ 8 25 20 16英制螺纹螺母孔径英制螺纹圆拄管螺纹螺纹直径(英寸)每英寸牙数钻头直径(毫米)螺纹直径(英寸)每英寸牙数钻头直径(毫米)铸铁、黄铜、青铜钢、可锻铸铁3/16 1/424201/81/42819表面光洁度与粗糙度Ra、Rz数值转换表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微细的凸凹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能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仍能观察到。

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高度参数共有三个: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R a):通过零件的表面轮廓作一中线m,将一定长度的轮廓分成两部分,使中线两侧轮廓线与中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相等,不平度平均高度(Rz):就是在基本测量长度范围内,从平行于中线的任意线起,自被测轮廓上五个最高点至五个最低点的平均距离,表面光洁度▽1 ▽2 ▽3 ▽4 ▽5 ▽6 ▽7表面粗糙度Ra50 25Rz200 100 50 25表面光洁度▽8 ▽9 ▽10▽11 ▽12 ▽13 ▽14表面粗糙度Ra- Rz表面光洁度▽1▽2▽3▽4▽5▽6▽7表面粗糙度Ra5025Rz2001005025表面光洁度▽8▽9▽10▽11▽12▽13▽14表面粗糙度Ra-R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涂层测厚仪使用介绍一、原理磁性测厚原理:当测头与覆层接触时,测头和磁性金属基体构成一闭合磁路,由于非磁性覆盖层的存在,使磁路磁阻变化,通过测量其变化可计算覆盖层的厚度。

涡流测厚原理:利用高频交电流在线圈中产生一个电磁场,当测头与覆盖层接触时,金属基体上产生电涡流,并对测头中的线圈产生反馈作用,通过测量反馈作用的大小可导出覆盖层的厚度。

二、适用行业1、电镀、喷涂:这个行业是使用我们仪器最多的,占每年销量相当大的比例,是我们主要用户群体,需要花大的精力去不断挖掘。

2、管道防腐:主要以石化方面的用户比较多,一般防腐层比较厚,TT260配F10探头的用户比较多。

3、铝型材:今年以来受国家实施强制标准,型材企业换发许可证的影响,该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主要测型材上面的氧化膜,据了解生产企业每少镀一微米,一吨型材“节约”150元,非常可观,因此国家强制要求配备包括涂层测厚仪在内的相关检测设备。

此举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机会。

这个机会也同样受到竞争对手的关注,他们最大限度的调低了价格,而且采取铺货等多种方式迅速在此行业展开攻势,针对于此唐总、石总也多次指示密切关注对手动向时世采取相应策略,宗旨是让利不让市场。

希望分公司同仁也能切实利用好这次机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我们的产品更多进入该行业,也为今后在此行业的销售打下基础。

另外,也可以扩大我们的产品在整个市场的影响。

4、钢结构:对于我们的产品这类企业也可以单独划为一个行业。

涂层测厚仪在此行业也确实有很大的应用,包括铁塔等厂家最近购买信息也比较多。

5、印刷线路版、及丝网印刷等行业,这类企业相对来讲数特殊行业,购买量目前来看只是来自零星一些厂家,8月份我们就有两家印刷企业购买。

可以看出还是有需求的,需要我们不断做工作,挖掘信息资源,多发现一些新的销售机会。

三、各型号产品介绍:TT220:测量磁性金属上非磁性覆盖层的厚度。

如钢、铁、非奥氏不锈钢上基体上的铝、铬、铜、珐琅、橡胶、油漆层的厚度。

TT230:测量非磁性基体上非导电层的厚度。

如铜、铝、锌、锡基体上的珐琅、橡胶、油漆、铬、搪瓷、铝阳极氧化层的厚度。

TT240:测量非磁性基体上非导电层的厚度。

如铜、铝、锌、锡基体上的珐琅、橡胶、油漆、铬、搪瓷、铝阳极氧化层的厚度。

蹶主要特点:1、外型美观,且带有橡胶护套便于携带与现场操作;2、存储数据多达300个测量值;3、探头与主机的分离使操作稳定性增强,适用范围更广,特别是对于管道内壁,空间狭窄的工件;4、可以设定上下限,对界外测量值能自动报警,更大限度满足了用户需求;5、可以配备通讯软件与PC机接口,便于用户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仪器本身档次也得到提高;6、两节AA型碱性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时可以随时更换无需等待。

7、显示分辨率达到0.1um,尤其对于测量铝型材氧化膜更有优势。

TT260:是一款综合型的测量仪。

可测量磁性金属上非磁性覆盖层的厚度也可测量非磁性基体上非导电层的厚度。

存储数据达495个。

可更换10种探头(目前6种探头)。

自配打印机。

F10基本校准方法:时代 TT260涂层测厚仪现在已经开发了六种不同功能的测头,分别是F1、F400、F10、N1、CNO2、F1/90°。

根据用户测量条件的需求我们可以配制不同用途的测头,其中F10测头是一种可以满足10mm范围内磁性金属表面涂层厚度的测量,主要应用于防腐层、防火层涂料等厚度的测量。

目前配F10测头的标准基体和试片为德国进口,包括铁基体一块,标准试片三片。

由于进口试片只有三片,所以只能对仪器进行二点校准,如果需要进行五点基本校准则比较麻烦。

通常五点校准试片理想厚度为:500um、1000um、2000um、4000um、8000um五片,而目前我们随机配的进口试片只有800 um,4000 um,8000 um三种规格,如何做基本校准呢?建议可以借用F1试片中500um 1片,两个1000um左右试片叠加,这样就组成了500um、800 um、2000 um 、4000 um、8000 um,相差1.6—2倍的5个试片(注:每片厚度必须间隔1.6倍以上,否则测零点后仪器可能不自动关机),然后参照F1的五点校准办法既可完成基本校准。

TT210新品推荐近日TT210涂层测厚仪已经入库,该产品集磁性和涡流两种原理于一体,功能全、特点鲜明,全中文显示,通过易用菜单可快速进行功能选择,能够自动识别金属底材,并自动选择测量方法-电磁法或电涡流法,TT210的入市丰富了我们的产品线,成为涂层产品一个新的卖点和销售增长点,目前国内尚无同类产品,希望总、分公司共同努力将该产品迅速推向市场。

适用范围本仪器采用了磁性和涡流两种测厚方法,可无损地测量磁性金属基体(如钢、铁、合金和硬磁性钢等)上非磁性覆盖层的厚度(如锌、铝、铬、铜、橡胶、油漆等)及非磁性金属基体(如铜、铝、锌、锡等)上非导电覆盖层的厚度(如:橡胶、油漆、塑料、阳极氧化膜等)。

功能特点:●采用了磁性和涡流两种测厚方法,即可测量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的厚度又可测量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的厚度;●具有两种测量方式:连续测量方式(CONTINUE)和单次测量方式(SINGLE);●具有两种工作方式:直接方式(DIRECT)和成组方式(Appl);●设有五个统计量:平均值(MEAN)、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测试次数(NO.)、标准偏差(S.DEV);●可采用两种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并可用基本校准法对测头的系统误差进行修正;●具有存贮功能:可存贮500个测量值;●具有删除功能:对测量中出现的单个可疑数据进行删除,也可删除存贮区内的所有数据,以便进行新的测量;●可设置限界:对限界外的测量值能自动报警;并可用直方图对一批测量值进行分析;●具有打印功能:可打印测量值、统计值、限界、直方图;●具有与PC机通讯的功能:可将测量值、统计值传输至PC机,以便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具有电源欠压指示功能;●操作过程有蜂鸣声提示;●具有错误提示功能,通过屏显或蜂鸣声进行错误提示;●设有两种关机方式:手动关机方式和自动关机方式;技术参数测头类型 F N工作原理磁感应涡流测量范围(μm) 0~1250 0~1250其中:铜上镀铬(0~40) 低限分辨力(μm) 0.1 0.1示值误差一点校准(μm) ±(3%H+1)±(3%H+1.5)二点校准(μm) ±[(1~3)%H+1] ±[(1~3)%H+1.5]测试条件最小曲率半径(mm) 凸 1.5 凸3 最小面积的直径(mm) Φ7 Φ5 基体临界厚度(mm) 0.5 0.3标准配置TT210主机1台标准片 5片基体 2块AAA型1.5V(7号)干电池2节仪器包 1个产品包装箱1个使用说明书 1本可选件TA220S打印机1台通讯电缆1条通讯软件1个使用环境温度0℃~40℃湿度20%RH~90%RH无强磁场环境电源:二节AAA型1.5V(7号)干电池外型尺寸和重量:外形尺寸110mm×50 mm×23 mm重量:约100g四、使用方法:涂层测厚仪的使用比较简单,但是在现场操作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迅速将测头与测试面垂直地接触并轻压测头定位套,随着一声鸣响,屏幕显示测量值,提起测头可进行下次测量;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用户在操作方法上有一些错误,有些用户往往让测头慢慢地接触被测面,使得仪器读值误差大且不稳定,还有用户单次测量时每次间隔太短也会引起测量不准确。

有些用户反映我们的产品测同一工件不准,这里时我们要相信我们的产品,之所以不准是因为我们的测量是点式测量,测头是一个直径1-3毫米的球,而用户工件各点不是很均匀。

校准:时代涂层测厚仪有三种校准方法: 零点校准、二点校准、在喷沙表面上校准。

二点校准法又分一试片法和二试片法。

还有一种针对测头的基本校准。

(1)零点校准适用于除CN02外的所有的测头。

a)在基体上进行一次测量,屏幕显示<×.×µm>。

b)按ZERO键,屏显<0.0>。

校准已完成,可以开始测量了。

c)重复上述a、b步骤可获得更为精确的零点,高测量精度。

零点校准完成后就可进行测量了。

(2)二点校准a、一试片法适用于除CN02外的所有测头。

这一校准法适用于高精度测量及小工件、淬火钢、合金钢。

a)先校零点(如上述)。

b)在厚度大致等于预计的待测覆盖层厚度的标准片上进行一次测量,屏幕显示<×××µm>。

c)用↑、↓键修正读数,使其达到标准值。

校准已完成,可以开始测量了。

注意: 1. 即使显示结果与标准片值相符,按↑、↓键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按一次↑一次↓。

这一点适用于所有校准方法。

2. 如欲较准确地进行二点校准,可重复b、c过程,以提高校准的精度,减少偶然误差。

3. 用F5 和 F10 测头,测量金属镀层时,应使用两点校准法校准。

4. 零点校准和二点校准都可以重复多次,以获得更为精确的校准值,提高测量精度但此过程中一旦有过一次测量,则校准过程便告结束。

B、二试片法适用于除CN02外的所有测头。

两个标准片厚度至少相差三倍。

待测覆盖层厚度应该在两个校准值之间。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粗糙的喷沙表面和高精度测量。

a)先校零值。

b)在较薄的标准片上进行一次测量,用↑、↓键修正读数,使其达到标准值。

c)紧接着在厚的一个样片上进行一次测量,用↑、↓键修正读数,使其达到标准值。

校准已完成,可以开始测量了。

(3)在喷沙表面上校准喷沙表面的特性导致了测量值大大偏离真值,其覆盖层厚度大致可用下面的方法确定。

方法一:a)仪器要在曲率半径和基材相同的平滑表面校准好。

b)在未涂覆的经过同样喷沙处理的表面测量10次左右,得到平均值Mo。

c)然后,在已涂覆的表面上测量10次得到平均值Mm。

d)(Mm—Mo)±S即是覆盖层厚度。

其中S(标准偏差)是SMm和SMo中较大的一个。

方法二:a)用直接方式下的单次测量法测量。

b)先用两试片法校准仪器。

c)在试样上测量5~10次。

按STATS键,统计值中的平均值即是覆层厚度。

五、各项功能及操作方法(1)测量方式(单次测量⇔连续测量)●单次测量──测头每接触被测件1次,随着一声鸣响,显示一个测量结果;●连续测量──不提起测头动态测量,测量过程中不伴鸣响,屏幕闪显测量结果;●两种方式的转换方法是:开机状态下,按住STA TS键3秒后,屏显“- - - -”后再抬起按键,则已转入新的测量方式。

(2)工作方式(直接方式⇔成组方式)●直接(DIRECT)方式──此方式用于随意性测量,测量值暂存在内存单元(共有99个存贮单元),当存满99个存贮单元时,新的测量值将替掉旧的测量值,也就是说总是最新的99个测量值参与统计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