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民间金融发展及监管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间金融是指在政府监管下,由民间自发组织或个体自主经营
的金融活动。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1. 风险控制不足。
一些民间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易
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难以有效应对风险。
2. 利率过高。
一些非法或灰色的民间金融机构利率极高,借款
人难以承受,容易陷入债务危机。
3. 法律监管不完善。
由于民间金融在法律、监管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一些非法金融机构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益。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1. 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
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督,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规范民间金融市场,减少金融风险。
2. 推出利率管控政策。
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利率的监管,并适
时调整监管政策,建立利率市场化、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
借款人利益。
3. 加强法律监管。
建立民间金融纠纷调解机构,并完善民间金
融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公民财产权益。
4.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推广金融科技创新,加强普惠金融服务
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和普
惠金融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也开始蓬勃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体系的建设中,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一)金融机构发展相对较慢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较慢。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但是农村金融市场缺乏专业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
(二)金融产品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只提供与农业相关的贷款服务,缺乏个性化、创新性的产品设计。
(三)金融服务形式不灵活多样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方式相对单一,大多是通过传统的银行柜台服务或上门服务形式提供,缺乏先进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移动金融技术的应用,服务形式不灵活多样。
(四)农民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在中国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对金融产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二、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一)金融机构的缺失和服务不足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缺乏专业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覆盖不全等问题。
同时,金融机构对有些农村地区和农户的经济水平的评估不够准确,造成风险控制不当,引发不良资产的出现。
(二)金融产品不够多样化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种类相对较少,个性化程度不高。
因此,农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导致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性不强,无法有效刺激市场竞争。
(三)农民金融知识水平低在中国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缺乏金融知识,缺乏金融素养,对金融产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使用金融产品时容易出现误解和错误。
(四)农村金融市场监管不力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监管不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市场也不例外。
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一些金融机构在进行风险管理时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容易出现风险控制不当的现象。
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议(一)加强金融机构的建设需要建设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空白。
从金融发展理论看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
效的分散地 区的风险 , 又有国家信用作为最后的贷 款人 , 人们一般不会 对国家的信用产生怀疑。 所以他们面I 临 挤兑风险的概率是 比较低 的, 而
经济增长的积极 意义 ,而没有全面考察 金融 自由化过程中的收益与成
险的能力较弱 。 作为 区域性金融明显带有 区域局限的特征 , 组织和经营 活动范围受 区域 限制 , 没有 自己的 网络 系统 , 异地存取 , 转帐结算 , 支 付, 清算不便开展 。 在经济联系 日 益 密切 的背景下 , 这种区域性 、 小规模
在发展 中国家金融体系 中, 利率水平 、 金融产 品创 新 、 业务领域等都 被 严格的限制。金融抑制政策几乎是 2 O世纪 8 O年代之前所 有赶超 战略 的国家共同采取 的金融政策 。隐藏在金融抑制 背后 的经济逻辑便是一
度, 造成 金融信 号失 真 , 削弱了中央对 国民经济的控制能力 , 降低了资 金分 配效率 。另外 , 民间金融 的隐蔽性 , 使有关部 门无法追查其实际业 务状况 ,造成部分税收的流失 。以近几年经济迅猛发展的鄂尔多斯为 例,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经济超常规 、 跨越式发展 和当地政府宽松的政策 环境 , 催生 了众多民间金融组织 。据不完全统计, 其民间融资 占贷款总 量的 8 0 % 左右, 单笔贷款数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 等, 有 的达 几千万 元( 如房地产) 。此外, 农村牧 区的农牧 民也在从 “ 典 当行 ” 借贷, 用于盖 房、 子女上学 、 养殖和小产业经营 。 可 以说, 鄂尔多斯市 民间融资 已覆盖 了所有 的城镇 、乡村, 城镇居 民涉及 民间融 资的 占 2 0 %, 农 牧 民占 1 5 % 左右。过多的社会 资金流向政府难 以控制 的民间金融 . 意味着 国 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 , 不利于 国家和地方统筹安排生产建设。
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的思考
许 可 且 未 受 到 国家 金 融 法 规 监 管 , 因而 其 经 营 处 于 地 下 状 态 的 金 融 组 织 , 体 包 括 各 种 抬 会 、 村 基 具 农 金 会 币 地 下 钱 庄 等 . 被 称 为 非 正 规 金 融机 构 。简 ¨ 也 而 言 之 , 间融 资 就 是 指 未 在 工 商 管 理 部 门 注 册 登 民
二 、 国 民 间金 融发 展 过 程 中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我
( ) 间 金 融 对 国 家 的 宏 观 调 控 产 生 了 影 响 一 民
金融 机 构包 括 正 规 金 融 机 构 和 民 间金 融 机 构 。
正 规 金 融 机 构 由于 政 府 赋 予 其 组 织 的 合 法 地 位 而
记 . 从 事 资 金 融通 活 动 的 组织 。 并 民间 金 融 在我 国拥 有 久远 的历 史 ,结合 我 国的 罔 情 和 民间 金 融 的发 展 历 史 , 国 民 间金 融 的 产 生 我
民 间金 融 干 扰 了 国家 的货 币 政 策 . 得 围 家 宏 使 观调 控 的 目标 可能 难 以 实现 。民 间金 融 的 高利 率 诱
一
可 以 归结 为 以下 个 主要 原 因 : 1 存 在 广泛 的资 金 () 需 求 . 不 仅 数 量众 多 的 中小 企业 对 民问 金融 有 巨大 .
的 需求 , 而且 许 多农 户 对 资 金 的需 求 也 很 大 , 主要 这
中国金融监管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金融监管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金融监管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深化,金融监管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回顾中国金融监管的演变过程,并探讨其特点。
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社会。
在这个时期,封建王朝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来规范金融活动。
然而,由于当时封建国家经济的落后和金融业的不发达,监管措施相对较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金融风险。
随着清朝的兴起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金融监管开始迈入现代化道路。
1905年,清朝成立了中国首家金融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业务监督总局,为金融业提供了初步的监管和审计服务。
随后,1928年,中国国民政府成立了财务监察厅,开始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金融秩序和稳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融监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建立了国家垄断的金融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国家垄断了金融业,国有银行成为主要的金融机构,金融监管也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层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监管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1983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中国建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开始推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同时,为了监管商业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逐步建立了金融监管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逐渐完善,监管功能和监管手段也得到了提升。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金融监管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合规和风险管理,并加强了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此外,中国金融监管还注重对金融科技发展的监管,推动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的有机结合。
总的来说,中国金融监管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封建社会的初步监管、现代化金融监管的建立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完善与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金融监管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金融监管由国家主导,政府在监管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我国民间融资规范化发展探析
口 石莉 萍
( 南大众 传媒 职 业技 术 学院 , 南 长 沙 4 0 0 ) 湖 湖 1 10
摘 要 : 间 融 资 作 为 一 种 资 金 资 源 的 市场 配 置 行 为 和 一 种 金 民 融 服 务 的 补 充 形 式 , 经 济 金 融 运 行 的 影 响 日益 深 刻 。近 年 来 . 对 随
民间资 本 , 形成 了较为集 中 、 活跃 的区域木 等地 。 以温州为例 , 民间借 陕 从
贷 城 乡 分 布 情 况 看 . 州 县 及 县 以 下 地 区 的 民 间 借 贷 总 额 约 占全 温
借 贷 规 模 为 80亿 元 .0 1 6月 温 州 民 间 借 贷 市 场 规 模 约 0 21 年
全 国 的民间 融资 总量 约 3 8 亿元 , 虑 到统 计误 差 , . 万 3 考 实际 规模
可 能要 比 33 .8万亿元 还 略有 扩大 。而 在 民间融 资非 常 活跃 的温 州 ,人行 温州市 中心支 行的监 测数据 显示 ,0 O年 6月温州 民间 21
在 一些 经 济 比较发 达 的地 区 。 随着 财 富不 断增加 。 聚 了大 量 的 积
贷、 股权投 资 、 资等传 统 的融 资方式 外 。 集 还兴起 了 以实物 为媒介
的融资 , 如赊销 、 款延 期支 付形式 等 。此 外 , 货 专业 民间金融 机构 的发展 也丰富 了民间融 资方式 。随 着政策 的放 开 , 地陆续 成立 各 了一些小 额贷款公 司 、 担保 公 司 、 当行等 专业 民间金 融机构 , 典 可
10 1 0亿 元 。这 意味着 约 1年时 间 , 又有 3 0亿元 资金涌 人 民间融 0 资市 场 。在 此期 间 。 专业 民间融 资机构— —小 额贷 款公 司机 构数 量及 贷款余 额呈 现快速 增长 。截至 2 1 0 1年 6月末 , 小额 贷款 公司 机构 数量达 到 3 6 3 6家 ,贷 款余额 2 7 8 5亿 元 。0 1年上 半年 累计 21 新增贷 款 8 4亿 元 。同时 , 9 另一 民间融 资机构—— 典 当行 2 1 0 1年 1至 6月 实现 典当总额 18 10亿 元 . 同比增长 3 %。 8 ( ) 二 民间融 资成本 不断 上升 , 率水平 参差不 齐 利 20 0 5年 以来 。 民间 融资 活动 的 日趋 活跃 。 直接 导致 了民 间融 资成本— — 利率 的攀 升 。 首先 , 利率 水平 逐年上 涨 。除 了亲朋好 友之 间一 些无 息借 贷 或 低息借 贷之 外 。 民间融 资的利 率一般 至少 比正 规金 融 的利率要
我国民间融资现状、问题及规范化发展探究
我国民间融资现状、问题及规范化发展探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民间融资日益活跃,融资规模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压力,对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等具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金融秩序、削弱了宏观调控等。
针对民间融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如何规范我国民间融资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间融资;现状;规范;建议一、民间融资的内涵民间融资是指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或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为目的暂时改变资金所有权的金融行为。
它与正规金融相对应,一般未得到法律、法规及其它形式的认可,是处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管之外的,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3.8万家小型微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显示,仅有15.5%的小型微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且普遍贷款额度偏低。
正规融资渠道的匮乏和对资金的迫切需求,迫使中小微型企业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民间融资市场。
因此,一边是寻求保值升值的资金,另一边是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在适当的条件下,便催生并促进了民间金融市场迅速发展。
二、民间融资的现状与问题(1)民间融资的现状第一,民间合法融资与非法融资兼存.《合同法》规定民间的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
我国民间借贷活动的“组织者”的地下钱庄的高贷款利率正属于非法融资.第二,民间融资的参与主体多元,民间融资主体涵盖城镇居民、农户、个体工商户甚至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融入资金的则多是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中小微型企业。
第三,融资手续简便、利率较高、风险较大。
民间融资主要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双方多为亲友、乡邻,彼此相互了解,手续简便灵活,资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贷款利率,而且利率执行不一.若融入方出现经营不善,携款逃匿的情况,则可能导致本利兼失,无处追偿的后果,风险较大。
民间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经济发展的重任。这种格局与飞速发展的农村经 济、 地方 经 济 、 民营经 济 形成 了强烈 反 差 , 金 需 资 求不得不通过民间融资解决 。( ) 2 贷款利率连续
上 浮 。2 1 年 7月 7日起 , 01 央行 上调 金 融机 构 人
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 而言的, 泛指非金 融机构 的 自然人 , 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 财政 除 外 ) 间 , 货 币 为标 的 的 价 值转 移 及 本 息 支 之 以 付。通俗说 , 就是指个人之 间、 企业之间 、 个人与 : 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 以及各种 民问金融组 织的 融资活动 , 于非正规金融 范畴 , 属 但却是能 够适 应市 场与 经济 发展 客观 需要 的金 融行 为 。也 有 人 : 民间金 融 称 为 “ 下 金 融 ” “ 根 金 融 ” “ 吧 地 、草 和 黑 灰 色金融 ” 。
押担保 问题犹 如卡在中小企业 喉咙里的一根鱼 刺, 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道难题 。中小企业抵押 担保问题表现在 : 抵押登记 、 评估 的手续繁 、 环节 多 , 押 登 记 、 估 费 用 高 、 意性 大 , 些 问 题 抵 评 随 这
让 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同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 制还有待完善 。目前 ,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存在的 主要问题 : 一是 防范风 险问题 。一方面 目前的担 保机构基金来源少 , 尚未健全完善必要的风险补
偿机制 , 且贷款倍数较高 ; 另一方面 , 对担保机构 又缺乏统一、 有效的业务监管 , 因而防范风险的任 务相当艰巨。二是担保基金与银行运作方面存在 定 的矛盾 , 担保 基 金 提 出与 银行 “ 险共 担 , 风 利
一
方 式 匮乏 的我 国 ,一 般居 民只 能选 择高 收益 的 民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规范化管理_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例_朱珺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规范化管理———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例朱珺,蔡珉(南京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摘要]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金融模式,在近几年里发展迅速,为个人及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契机。
但P2P平台目前并不完善,整个行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问题。
本文以P2P网络借贷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建议今后金融监管应当及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引导整个民间借贷中介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间借贷;P2P网络借贷平台;规范化管理[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8-0071-03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多的民间借贷机构涌现,但依旧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民间金融需求。
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农户和个体户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到足够的资金,从而纷纷转向小额贷款公司。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强大和普及,民间借贷以网络为依托形成一个全新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小额信用融资,满足众多客户的小额资金需求。
P2P作为一个新型的金融模式,提高了闲置资金的利用率,更给我国民间金融带来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同时也需警惕其作为双刃剑的另一面。
民间金融的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够完善,法律并不健全,非法民间金融活动屡见不鲜。
需通过法律政策的支持、政府的引导以及独立第三方平台的加入,严格规范和监督P2P的运营,并从这个全新的金融模式出发,对整个民间金融提出规范化管理意见,促进我国民间金融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
1民间金融的发展背景及原因民间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正规金融)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是为了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活动。
作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和民间金融的主体成分,民间借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间借贷泛指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借贷活动。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监管思路探析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监管思路探析摘要:民间金融是非正规金融的重要形式,也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形式,为国民经济发展尤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当前,我国的民间金融规模日益庞大且快速增加。
不过,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违法金融组织和金融行为,金融市场实际上存在巨大风险。
鉴于此,文章对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规范监管民间金融行为、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民间金融;发展现状;规范监管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50-02一、概述民间金融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同时,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迅速,无论是规模还是成熟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引起了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实际上,民间金融一方面能够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对促进市场机制发育的积极作用明显,另一方面,民间金融实际上可能干扰信贷政策,对金融秩序维护也有一定的挑战性,还容易引致金融犯罪,导致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巨大风险。
鉴于此,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探讨如何规范民间金融的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从行文思路看,本文对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规范监管民间金融行为、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思路。
二、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分析1997年之前,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相对较小。
不过,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规模迅速膨胀。
无论是从全国的规模看,还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民间金融都可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具体模式看,我国民间金融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一是“浙闽模式”,它以间接金融活动为主,这种模式产生的地区一般市场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比重较高、闲置资金的存量大。
二是“北方模式”,主要以企业融资为主的。
这种模式是民营企业向社会非公开集资。
三是五色土经营模式,即通过牵线搭桥促成借贷关系,化解民间借贷风险。
这种模式将业务定位在对民间借贷两端进行服务的基础上,相对于其他模式,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它促使民间借贷服务业成为真正的产业。
关于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农村金融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资金难以流入农村首先,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牵涉到战略地位、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市场需求以及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另外,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较为复杂,森严的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增长的网络欺骗等问题都会在资金的流入过程中产生影响。
因此,政府需要制定宏观政策,通过财政扶持等方式促进金融资金进入农村地区。
二、农村金融风险高农村金融的风险高度集中在农村信用。
由于农村土地资产的不可分割性,导致农村资信短缺。
同时,农民信用无法追踪和核实,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也极大。
解决此类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提高农摸方法和途径,贯彻金融创新,推广助农金融的安全机制;二是提高农民意识素质,推广农民自我调节模式,通过技术、服务、监管等手段降低农民信用风险。
三、农村金融业务缺乏差异化在金融服务业务上,农村金融机构过度依赖传统的贷款、存款模式,缺乏多样性化业务服务。
缺乏风险控制和优质管理手段,机构发展单一,扩大业务版图难度大。
针对此点,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探索农村金融多样化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品质和服务底线。
四、农村金融生态还未完全建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扩大,金融组织体系在农村地区的建设逐渐完善,机构改革和整体重盛地位已经形成,但是一些农村金融生态问题仍然存在。
如:机构比重分布不平衡,资金存量和流量比较严重等。
因此,政府需要增加对农村金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机构的研发和投入,打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推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针对以上问题及对策,应逐步完善金融机构和制度的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农村金融的进一步整合和发展。
只有这些方面得到相应的加强和改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够有更为健康和持久的支撑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已经成为了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
中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中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的金融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一员。
其中,民族金融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壮大和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民族金融业概述所谓民族金融业,指的是以本土资本为主导、以服务本土经济为目标、以满足本土居民需求为宗旨的金融机构。
在我国,民族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
二、发展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对于“三农”问题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等民族金融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2.4万余家,在全国银行体系中占比达到了52%。
2.服务范围逐步扩大除了传统的小微企业和农村居民,民族金融机构还开始向一二线城市和大型企业拓展服务范围。
例如,浙商银行就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设立分行。
3.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民族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
例如,农村信用社已经实现了网点全覆盖,并推出了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等便捷的金融服务方式。
三、未来趋势1.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族金融机构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这将包括建立数字化营销平台、推进智能风险管理等方面。
2.开放合作未来,民族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开放合作。
例如,在资本市场方面,民族金融机构可以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进行合作,在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方面实现互补优势。
3.精细化管理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民族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
这包括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建立客户画像等方面。
4.绿色金融未来,民族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绿色金融的发展。
这将包括推进环保产业投资、开展碳交易等方面。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在未来,民族金融机构将在数字化转型、开放合作、精细化管理和绿色金融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间金融发展现状问题思考及对策研究论文(共6篇)
民间金融发展现状问题思考及对策研究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民间金融风险防范对策探究一、引言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除了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机构外,还存在大量的游离于传统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形式,人们往往将其称之为民间金融,在我国民间金融的存在历史源远流长。
民间金融一般是指相对于依法设立的传统金融机构而言的,不受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非正式的金融形式。
民间金融的存在,对我国正式金融而言,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向传统金融机构融资十分困难的中小企业以及农村资金需求者,民间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融资压力,为其提供了融资的新途径。
但由于民间金融处于金融监管的边缘地带以及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的风险性因素,民间金融市场一旦发生危机,会很快影响的正规金融市场,进而对我国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造成冲击。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及成因,然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正确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使其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添加动力,并减少其内在的风险性,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民间金融大量涌现的原因1.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需求是事物存在及发展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增长,市场主体对资金的需求愈来愈强烈。
虽然我国拥有庞大的正规金融体系,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主体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尤其是由于相关体制等限制,广大的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如通过以往数据得知中小企业得到的银行贷款在贷款资源中只占不到20%。
我国拥有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截止2013年底,其总数已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如此庞大的中小企业规模背后是对资金的强烈需求。
中小企业在面对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的背景下只好转向民间金融机构。
因此,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对资金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民间金融机构的存在提供了经济基础2.受高额利息的吸引资本具有逐利性,哪里能够提供高额收益,资本就会自然的流向哪个市场。
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分析
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摘要目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迅速,规模空前。
我国民间金融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合会、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地下钱庄、中小私营银行等。
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它推动着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民间金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现代民间金融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及合理性,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弱点,它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始终没有受到有效地扶植与保护,也没有法律地位,这对于民间金融的研究极为不利。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蓬勃发展,民间金融作为重要的组成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其发展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降低民间金融的风险,使民间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民间金融的涵义、分类与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民间金融如何发展所提出的建议。
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的弱点及法律的束缚制约着民间金融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民间金融机构监管与扶植力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专门服务管理民间金融的机构等方法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化,降低风险。
关键词:民间金融分类监管存款保险制度一、民间金融的概述(一)民间金融内涵从金融监管角度来说,以是否纳入政府金融监管体系为标准来划分,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和规范、处在金融当局监管之外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其资金融通活动统称为民间金融,即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而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
它的主要运行形式有:(1)农村信用社;(2)农村合作基金;(3)合会;(4)民间借贷;(5)私人钱庄;(6)民间集资;(7)小额信贷。
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郭扬(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山东青岛266000)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民间融资日益活跃,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补充正规金融机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干扰金融秩序、削弱宏观调控等负面效应。
因此,深入挖掘其本质内涵、价值意义、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政策措施显得非常必要。
一、民间融资的内涵与价值(1)民间融资的内涵。
民间融资与官方正式融资相对而言,官方正式融资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有金融监管机构批准进行的资金筹借活动;而民间融资是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与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为目的而采取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形式暂时改变资金所有权的金融行为。
民间融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闲散资金、企业富余资金、外地流入资金及从银行贷出的低息贷款等。
(2)民间融资的价值。
一方面,无论是从投资渠道和自主权上看,还是从金融产品数量与品种上看,我国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
在金融抑制影响下,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相当低,利息税的开征以及物价指数的上扬使得银行存款更是无利可言。
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约,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获得信贷支持,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正规融资渠道的匮乏和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民间融资市场。
因此,一边是寻求出路的资金,另一边是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在适当条件下,催生了庞大的民间金融市场。
二、民间融资的现状与问题(1)民间融资的现状。
首先,民间融资的规模不断扩张。
主要原因是受到近期股票市场相对走势低迷和房地产市场宏观政策不利等因素的影响,投资者把目光转向了收益率较高的民间融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创业活动逐步活跃,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导致资金需求不断上扬,推动了民间融资市场发展。
其次,民间融资的参与主体多元化。
融资主体的多元化,表现在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种类型。
民间金融的正规化与民间金融的发展——基于金融深化视角的探析
势 , 括 自由借贷 、 人 钱庄 、 会 、 当等传 统形 包 私 合 典
式 , 作 基 金 会 、 募 基 金 等 新 形 式 的 民 间 金 融 也 合 私 逐 渐 发 展 起 来 。 由 于 我 国政 府 对 民 间 金 融 一 直 采 取 排 斥 和 抑 制 的态 度 , 多 民 间金 融 转 向 地 下 形 式 许 运行 , 因此 民 间 金 融 又 被 成 为 地 下 金 融 , 规 模 扩 在
民间金 融 的正 规化 与 民 间金 融 的发展
— —
基 于金 融深化 视 角的探 析
陈 泽 慧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 华金 融保险学院, 湖北 武汉 4 0 6 ) 30 4
摘
要 :随着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 间金融的规模逐 步壮大。理论 界对于民间金融持 有不同态度。运用金 融深 民
40% 。 ’
金 融 的 主导 形 式 由 民 间 借 贷 转 变 为 金 融 机 构 的 经
营 活 动 。唐 代 的 金 融 机 构 主 要 有 “ 库 ”和 “ 质 柜 : ”。到 了 明 代 , 融 机 构 演 变 为 “当铺 …‘ 铺 ”和 j t - y 金 银
“ 铺 ”。 清 代 则 出 现 了 “ 庄 …‘ 号 ” 金 融 机 钱 钱 票 等 构 。 钱 庄 、 号 和 当 铺 是 最 主 要 的几 种 旧式 金 融 机 票
构 。钱 庄 侧 重 于存 放 款 , 以信 用 放 款 为 主 。票 号 则 以汇兑业 务为 主 , 多 以山西 商人 开 办 , 以又称 因 所 “ 山西 票 号 ”。 当铺 则 以抵 押 放 款 为 主 J 。 新 中 国成 立 后 , 于 政 治 经 济 体 制 的 发 展 变 由 化 , 国 的 民 间 信 用 在 经 历 了 建 国初 期 以农 村 信 用 我
2024年民间贷款市场分析现状
民间贷款市场分析现状简介民间贷款是指由非金融机构(如个人、小微企业、民间资本等)向消费者或企业提供的贷款服务。
近年来,我国民间贷款市场逐渐兴起,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本文将对当前民间贷款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当前,我国民间贷款市场呈现出规模扩大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底,民间贷款市场总规模已超过X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民间贷款市场认知的提高以及监管政策的逐步放松,民间贷款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市场特点利率水平民间贷款市场的特点之一是利率水平较高。
一方面,由于民间贷款机构的资金来源和风险控制手段相对有限,他们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成本。
另一方面,民间贷款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金融机构的服务空白,提供了较为灵活和便捷的融资渠道。
因此,借款人愿意接受高利率的贷款,以满足紧急资金需求。
风险管理民间贷款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
民间贷款机构通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其贷款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同时,由于缺乏行业监管和透明度,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民间贷款市场进行非法集资和高利贷等违法行为。
因此,加强对民间贷款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中小微企业支持民间贷款市场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由于传统银行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不足,民间贷款机构成为了这些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通过提供贷款支持,民间贷款市场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未来发展趋势监管政策的优化为了规范民间贷款市场,加强风险防控,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对该市场的监管力度。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加强对民间贷款机构的准入条件和业务规范,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利率体系的调整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我们可以预期,未来民间贷款市场的利率水平会逐渐趋于合理。
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引导利率市场化和完善借贷利率定价机制来调整民间贷款市场的利率体系,以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1、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尽管民间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在风险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民间 金融机构由于缺乏专业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往往容易引发信用风险。此外, 部分民间金融机构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使得投资者难以判断借款 人的真实情况,增加了投资风险。
2、监管难度较大
民间金融市场的监管难度较大。一方面,民间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多样,监管 部门难以对其逐一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另一方面,民间金融机构往往存在 跨区域经营的情况,增加了监管难度和成本。此外,部分民间金融机构存在非 法集资、诈骗等问题,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 部分学者民间金融的规模和活动范围,认为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活 动范围也日益广泛(余永定,2004)。另一些学者则更民间金融的监管问题, 认为应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吴晓灵,2006)。
三、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 献研究法梳理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其次,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我国民间金融 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 成部分,民间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旨在探讨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 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民间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国内外学者 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部分学者民间金融的历史背景和发 展脉络,认为民间金融是在官方金融体系之外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运行机 制(Kellee S. Tsai,2002)。另一些学者则更民间金融的风险与收益,认 为民间金融的风险相对较高,但其收益也相对较高(R. La Porta et al., 2002)。
2024年民间融资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民间融资市场规模分析简介民间融资市场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人和企业之间进行的直接融资活动。
它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起到了补充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民间融资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民间融资市场规模的变化中国民间融资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民间融资市场规模达到XX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了X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多个因素的积极作用。
首先,我国的创业热潮为民间融资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开始寻求民间融资支持,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其次,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对民间融资市场的壮大起到了积极作用。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为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和投资途径,加速了市场的活跃度。
另外,政府部门对民间融资市场的支持和监管也对市场规模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策的稳定和透明度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融资者建立信心,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民间融资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民间融资市场规模的变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民间融资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越快,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越大,民间融资市场规模也会相应扩大。
其次,政策环境对民间融资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
政府对民间融资市场的支持力度、监管政策的严格程度都会对市场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风险偏好和信心水平也会影响民间融资市场规模的变化。
如果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不足,或者风险偏好较低,市场规模可能会受到影响。
民间融资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中国民间融资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和个人对融资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为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动力。
其次,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民间融资市场的发展。
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将为融资和投资活动提供更多便利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中国民间金融发展及监管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2摘要民间金融是与官方金融相对应而言的,是官方金融的一个补充。
官方金融也即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设立、受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的相关金融活动。
而民间金融则是官方金融体制以外的资金金融活动,通常存在于城乡的个体经济之间,是个体经济与城乡居民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之间融资活动的总和。
文章笔者浅析了目前国内民间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正确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以及对民间金融监管的相关建议。
旨在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行为,完善国内民间金融体系。
关键词民间金融发展规范监管发展现状建议民间金融是与官方正式金融相对应的概念,它是对官方金融供给不足的一种补充。
因我国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严重不足,民间金融得到了较快发展,且规模也相当客观。
尤其是一些农村经济发展较迅速的地区,一些民间借贷、金融会乃至私人钱庄等民进金融形式相继出现。
它们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现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如资金外逃、倒会等风险,对资金领域难治整个国民经济都带来了风险。
因此,发展民营经济,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要在不断增加民间资本的增值能力的同时,规范民间金融,逐步将其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并对其加强监管,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一、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正规大型的金融机构慢慢退出了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供求严重失衡随着国内银行不断偏向商业化,“商业银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呈现了贷长(中长期)、贷大(大企业)的偏好,以致于国内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的业务出现持续缩水的现象。
除此之外,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评定不但周期长,且审核严格,加之贷款的成本高,往往不适合农村的中小额贷款,因此,在农村也比较难以生存。
截止2007年末,我国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的乡(镇)共有2 868,约占全国总乡镇的7%;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 万个,相较2004 年,共减少了9 811个;同时县域的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相比2004年也减少6 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万减少了3.8 万人。
从这一数据看出,国内的正规大型金融机构正逐步退出农村市场,这对农村金融造成了严重的供求失衡的问题。
截止到2008年,国内有1.2 亿农民有贷款的需求,造成国内农村资金的缺口为1万亿元,而从当前贷款能力来看,只有60%能够满足其需求,其余40%的贷款不得不依靠民间金融进行解决。
如果农民对货币的需求不能很好得到满足,必将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民间金融盛行,金融风险过大因政策性银行的“力不能及”以及商业银行的逐利性造成了国内农民正规贷款进入真空地带的现状,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只能靠还未合法化的民间金融进行填补,这也促使一批“灰色金融”的大力发展,如一些常见的“标会”、“轮会”“地下钱庄”等等。
一旦国家货币政策趋紧或国民经济出现任何的过热倾向,民间金融组织就会特别活跃,并不断累积金融风险,从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尤其是2010年以来,国内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一些国内民间金融组织的盛行,高额的利息给国内民进金融组织市场代理了严重的冲击。
它们存在的先天缺陷,确实无法弥补正规银行的信贷不足。
首先,资本规模比较小,大多通过亲缘关系建立构成,因此没有很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次,国内法律还未正式对其接纳,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也即是一旦出现任何惩处,都将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与此同时这些组织将这些风险转嫁给了贷款者,形成了高利率的现象。
第三,国内民间金融组织管理还不够规范,业务能力还比较差。
(三)农村金融的监管不明确,风险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长期以来,国内农村金融都未实行较为严格的相关管制措施。
虽然2006 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高度提倡“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但至今日,国家并没有从相关法律上接纳这些民间金融组织,这也给国内民间金融组织带来了尴尬的境地,它们不得不游走在非法与合法的灰色地段。
二、正确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的存在我国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对待民间金融的问题时,我们不能直接将它作为洪水猛兽,坚决取缔, 同时也不能任其发展,放任不管,应以有利发展农村经济和民营经济为前提,给予正确的引导。
(一)制定合理完善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给予正确的民间借贷行为引导要想合理解决民间金融业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各制度间的矛盾冲突问题,在体制上做出重大突破。
在鉴于民间借贷存在的普遍且有扩大趋势的问题上, 国家首先应尽快给予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定,从而保护和规范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并引导民间借贷逐步走向正规合理的运行轨道,在立法形式上争取早日给予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市场以合法地位, 消除现存的法律障碍。
除此之外对于“地下钱庄”、“高利贷”、“外汇”“黑市”等违法犯罪行为给予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 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做好民间金融市场的监管, 控制市场的发展风险民间金融业的合理完善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好对市场的监管问题, 使农村金融市场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良性运作。
金融业是一个风险大且非常容易发生欺诈行为的行业, 任何金融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的有效监管。
因此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 将其纳入政府对金融业的整体监管体系中,并与此形成一套完善合理的监管制度、可行的准入与退出制度以及适当的业绩评审机制,与此同时, 加大对一些逃废债务的打击力度, 给民间金融机构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三)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引导民间一些闲置资金流向投资领域国家可以拿一些如铁路、公路等重点工程且效益比较好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有价证券的发行,引导居民将个人闲置资金投入到长期基础设施建设中,将短期收益变为长期收益。
再或者通过建立投资管理基金,发展个人的信托业,将一些闲散的资金进行集中,交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或者进行共同投资,然后根据个人投入份额分享最终的投资收益,这样,不仅解决了居民渴望货币增值的需要,同时也解决了行业性投资不足的根本问题。
(四)将民间金融活动与银行行为相互结合起来由商业银行推出多方委托贷款业务或者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由个人委托提供资金, 由商业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用途、对象、期限、金额、利率等,代为监督、发放、使用并协助收回。
业务流程中,商业银行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以及还款能力进行详细调查,确保委托贷款人的利益不受威胁和侵犯。
同时也可推出多方委托贷款业务或者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用银行的信用引导民间金融活动与银行行为的结合, 迫使民间金融转入规范化,并由不合法向合法化转化。
(五)合理发展民营银行民营经济如今已经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 3,地位不容小看,国内一些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完备。
但目前国内的金融领域,依是国有银行“掌管天下”。
从国外一些民营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民营银行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不仅是发达国家金融产业的主要支柱,而且也是银行行业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
在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下,我们也可以考虑将一些民间资本进入到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中,并对其进行股份制的改造,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相关体制,提高其效率,使这些改制的民营中小金融机构更好的为中小企业、私营经济服务。
但民营银行的开放,银监会必须做好相应的工作,包括建立完备的金融市场准入的竞争规则,创造公平且清晰的竞争环境,除此之外,建立健全的民营银行退出机制,只有在健康的宏观环境的保障之下,才能有效避免并降低开放民间银行带来的市场风险以及不确定性。
三、对民间金融进行监管的建议总体而言,国内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监管还相对落后,然而怎样强化对它们的监管?实际上,作为同样是经营货币的金融组织,因它们在规模大小、市场定位、业务范围、资质高低、财务状况等方面与国家银行的档次不同,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介于此,金融监管应将它们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确立合适的标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监管。
也就是说对不同类别、级次的金融组织,给予的监管力度应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业务广、规模大的银行给予更严格的监管,对一些档次低,地理位置偏僻,并之从事一些小额贷款业务的民间金融组织,完全可以借助相应的民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管理。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金融监管不只是一个金融行政监管层面的事。
对于民间金融,最可行的监管方式是自律监管和司法监管。
另外也可以让其大力发展,并同时将其纳入严格的监管范围,但千万不是出现:“要么不管,要么宣布其为非法限制其发展”。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大多数银行都是民营的,而它们之所以能够健康并发展壮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被纳入了政府监管的体系之中。
从监管的难难易程度来讲,民间金融组织要比国有银行更容易管理,因为国家可以对民间金融组织进行严厉的且有经济意义的惩罚,严重时也可以将其关掉。
但对于国家银行,大部分经济惩罚措施是毫无价值意义的,更难对其实施破产性处理。
建立金融监控体系,监控制度设计的前提应是假定人们想“投机”、想“骗钱”,而不是假定人们会“出以公心、为经济服务”。
只有这样,我们的监控制度才能有效地防范“骗钱”的人诡计得逞,而不是骗子得逞却大惊小怪。
一切制度的功能其实首先都是“防小人”,使小人受到惩罚;使讲信用做“正经生意”的人得以发展。
在建立对银行的监控体系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对正当、合法的银行行为加以保护与保障。
譬如,通过法律法规制度对“赖账”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通过提供“存款担保”,对一些一般性的金融风险加以防范控制,从而切实发挥金融监控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1]樊刚.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融体制改革.上海金融.2000(9):4-6 .[2]徐滇庆.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几大基本理由.财经时报.2001:01-20.[3]施利民.浙江“地下钱庄”问题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1):5-9.[4]陈海秋,孟凡胜.规范监管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2008(6):24-27.[5]高伟平,马晔华.浅谈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2006.34(1):139-140.[6]刘志浩.加强民间金融监管的思考.2007(1):109-110.[7]周闯.民间融资快速增长的背后.金融时报.2005-05-31(3).[8]程雷.中国民间金融趋势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3).[9]巩云华.创新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