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宽带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高增益宽带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高增益宽带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2013届)

题目:高增益宽带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XXX 学号: XXX

指导教师:王兴和职称:教授

填写日期: 2013-5-10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高增益宽带放大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性能的好坏对整个系统起着重要的的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军用和民用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射发系统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是全新的要求。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模拟运算放大器实现的增益可控的宽带放大器。该器件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运算放大器OPA2613组成,第二部分中间级连续可调增益由放大器OPA842完成,第三部分功放由AD811完成。工作频带宽可达3.9MHZ,增益调节0dB-53dB。放大器噪声小, 动态范围宽。在通频带内增益起伏为1dB左右。通过反馈电阻可调,可实现增益的变化。通过Multisim的仿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整个系统工作可靠,稳定,而且成本低效率高。

关键词:OPA2613 OPA8421 AD811 可控增益带宽放大器

ABSTRAC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igh-gain broadband ampl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at, It is good or bad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ilitary and civilia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t, Hair on the radio system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even entirely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ion-bas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gain controlled wideband amplifier. The devic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A2613,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intermediate stage adjustable gain amplifier OPA842 completed by the third part of the amplifier by the AD811 is completed. Frequency band up to 3.9MHZ, gain adjustment 0dB-53dB. Amplifier noise, wide dynamic range. Ups and downs in the pass band gain is about 1dB.. Adjustable through the feedback resistor, the gain vari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Multisim simulation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The whole system is reliable, stable and cost-inefficient rate.

Key words: OPA2613 OPA8421 AD811 Controllable gain Bandwidth amplifier

目录

第一章绪论 (5)

1.1高增益带宽放大的研究意义 (5)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5)

1.3 研制难度和未来发展趋势 (5)

第二章带宽放大的主要指标和常见问题 (6)

2.1 工作频带宽度 (6)

2.2 电路的增益 (6)

2.3 非线性失真 (7)

2.4 自激振荡 (9)

2.4.1 自激振荡的条件 (9)

2.4.2 稳定工作的条件及稳定分析 (9)

2.4.3 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 (9)

2.5 噪声干扰 (10)

2.5.1 放大电路的噪声 (10)

2.6电源电压的波动 (10)

第三章芯片的介绍 (12)

3.1 OPA2613的芯片简介 (12)

3.1.1 芯片说明 (12)

3.1.2 工作参数 (12)

3.2 OPA842的芯片简介 (12)

3.2.1芯片说明: (12)

3.2.2 典型特征 (12)

3.3 AD811的芯片简介 (13)

3.3.1 芯片说明 (13)

3.3.2 典型特征 (13)

第四章带宽放大器的硬件实现 (14)

4.1系统的设计及其理论分析 (14)

4.1.1 系统的总体设计 (14)

4.1.2系统的分块分析 (14)

第五章硬件电路的测试 (20)

5.1 测试条件 (20)

5.2测试方案及其数据 (20)

结束语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附录1高增益带宽电路图 (25)

附录2 元器件清单 (26)

第一章绪论

1.1高增益带宽放大的研究意义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可变增益放大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模块,典型地应用在自动增益系统反馈回路中。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弱,不断的进行手动增益调节,已获得足够大的信号。高增益和带宽往往是矛盾的,由于大电路存在电抗性原件(如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及三极管的极间电容,他们的电抗能力随着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因此,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不同的放大能力,其增益的大小和相移均会随频率变化而变化,即增益是信号的频率的函数。增益的增加往往以牺牲带宽为目的。为了克服以上局限,需要电路优化兼顾制造工艺,才能设计出高性能的带宽放大器。因此此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放大电路发展到现在,有许多种类和应用,模电教科书就介绍过,共基级,共集电极,共发射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宽放大器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通信,现在对带宽和放大倍数有了跟高的要求。随着功放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更优的带宽放大器会出现,并应用于无线电通信。

5G网络是当前国际上一项需要发展的热门技术。13年5月13号三星电子通过研究和实验,在28GHz的超高频段,以每秒1Gb以上的速度,成功实现了传送距离在2Km范围内的数据传输。

1.3 研制难度和未来发展趋势

高增益带宽放大研制的一大难点是线性度的提高,高线性放大器是放大器的一个明显趋势。

目前针对高线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颖的方案,与传统的带宽窄,放大倍数底的方法相比有了很好的进步,而且放大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体积也越来越小。可见,未来的带宽放大器会朝着高效率,高带宽,高线性发展。

第二章带宽放大的主要指标和常见问题

2.1 工作频带宽度

带宽放大的工作频率常用倍频表示。在输入信号幅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益下降3dB的频率点,其输出功率等于中频区输出功率的一半,通常称为半功率点。一般把频率响应的高低二个半功率点间的频率差定义为放大电路的带宽或通频带。

2.2 电路的增益

放大电路一般有四种电压放大电路、电流放大电路、互阻放大电路、互导放大电路,对应的放大有电压放大Av,电流放大Ai,互阻放大Ar及互导放大Ag。他们实际反应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将供电能源能量转化为能量信号的能力。其中Av和Ai二种无量纲增益,在工程上常用10为底的对数增益表达,其基本单位为贝尔(Bel,B),平时用它的十分之一单位“分贝”(dB)。这样分贝表示的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分别表示如下:

电压增益=20 lg|Av| dB

电流增益=20 lg|Ai| dB

由于功率与电压(或者电流)的平方成比例,因而功率增益表示为:

功率增益=10 lgAp dB

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之所以采用绝对值,是考虑到在某些情况下Av或Ai 为负数,这意味着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相位关系为180°,这与对数的增益为负值的意义不同,二者不能混淆。例如,当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20dB时,表示信号电压经过放大电路后,衰减为原来的1/10,即|Av|=0.1。

用对数方式表达放大电路的增益之所以在工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1)当用对数坐标表达随增益变化的曲线时可能扩大增益变化的视野;(2)计算多级放大电路的总增益时,可将乘法化为加法进行运算。上述二点有助于简化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过程。

图2-1电压放大电路

图2-2电流放大电路

2.3 非线性失真

放大电路对信号的放大应该是线性的。输出电压V o和Vi具有线性关系,如电路图2-3所示输出应该是输入的10倍。然而,实际的放大电路并不如此。由于构成放大电路的元器件本身是非线性的,加之放大电路工作电源受到有限电压的影响限制,所以,实际的传输特性不可能达到理想情况。由此表明放大电路的增益不能保持恒定,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放大电路这种非线性特性引起的失真称为非线性失真。

图2-3测试电路

测试一:输入频率为1KHz,振幅为1Vp的正弦波。示波器输入输出如图2-4

通道A输出(黑线)通道B输入(红线)

图2-4输入输出波形图

测试二:输入频率为1MHz,振幅为1Vp的正弦波。示波器输入输出如图2-5

通道A输出(黑线)通道B输入(红线)

图2-5输入输出波形图

从电路图2-4和电路图2-5可以看出当输入信号频率改变时,输出的放大倍

数变小了而且向位移动了,由此可以看出放大电路受到本身器件的影响

2.4 自激振荡

2.4.1 自激振荡的条件

自激振荡的条件为|AF|=1和arg(AF)=φA+φF=±(2n+1)π(n=0,1,2,…)上述公式是在负反馈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相应条件是在-180°的基础上(中频时Uo与Ui反相)所产生的附加相移Δφ。

2.4.2 稳定工作的条件及稳定分析

根据AF的幅频和相频波特图来判断,设G(dB)=20lg|AF| dB。

(1) 当Δφ=-180°时(满足相位条件):若G<0,则电路稳定;若G≥0 (满足幅度条件),则自激。

(2)当|AF|=1,即G=0dB时(满足幅度条件):若|Δφ|<180,移相不足,不能自激;若|Δφ|≥180°,满足相位条件,能自激。

用上述二个方法中任何一个判断均可,需要注意的是,当反馈网络为纯电阻时,反馈系数F为实数。

2.4.3 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

自激振荡有幅度条件和相位条件,只要能够使其中的一个条件不符合,电路就可以稳定地工作。

(1)主极点补偿

方法一:增加主极点在反馈环路中增加一个主极点,并使它远离第二个极点,从而改变环路增益的频率特性,实现频率补偿。

方法二:改变主极点与前一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在补偿前,后极点的个数不变,只是把原来的主极点左移,使之远离其他极点,直到|AF|波特图上的第二个极点不超过0dB线为止

(2)密勒补偿

主极点补偿中所用的电容和电阻都比较大,在集成电路内部使用比较困难,这是可用密勒效应,将补偿元件跨接在某放大级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如图2-6所示。这样用较小的电容就可以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

图2-6密勒效应补偿

2.5 噪声干扰

放大电路是一种弱电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因而容易受到接受外界和内部一些无规则信号的影响。如果这些干扰信号能与有用信号相比较时,那么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有用信号将被淹没,妨碍了对有用信号的观察和测量。因此,噪声和干扰在高灵敏度放大电路中必须要认真对待。

2.5.1 放大电路的噪声

噪声的种类及性质:

(1)电阻的热噪声

(2)三极管的噪声:热噪声,散粒噪声,闪砾噪声。

放大电路的噪声指标--噪声系数

减小噪声的方法:

选择低噪声集成运放。

(1)如果市场产品低噪声集成运放不能满足要求,可用JEFT对管和相关的低噪声元器件组成低噪声放大电路来实现测量

(2)采用滤波处理或引入负反馈来抑制噪声

(3)借助软件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来减小噪声的影响。

2.6电源电压的波动

由于电路需要直流供电,但是电源电压都是由交流信号转换而来的,或多或少存在交流成份,在实际电路中会对电路性能产生影响如图2-7,因此消除这种影响非常有必要。

图2-7电源电压波动图

解决方案:对于电源电压中混有50 HZ等交流分量的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在电源和地线之间串联一个容值较大的电容(一般为1uF)来解决电源电压波动问题。如图2.7所示。因为电容有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当电源电压中有交流分量时,电容器就会把交流成分滤掉,只剩下稳定的直流分量。

图2-8滤除电压波动图2-9电压滤除干扰后

第三章芯片的介绍

3.1OPA2613的芯片简介

3.1.1 芯片说明

OPA2613是双片高性能运算放大器,结合出色的直流交流的特点。他们具有非常低的噪声,高输出驱动能力,高单位增益最大输出摆幅带宽,低失真输入保护二极管和输出短路保护。

3.1.2 工作参数

高单位增益带宽:230MHZ

高增益带宽积:125MHZ

灵活的供电范围:单+5V到+12V,双±2.5V到±6V

3.2 OPA842的芯片简介

3.2.1芯片说明:

该OPA842提供了一个水平的速度和动态范围高不可攀的单片运算放大器。使用单位增益稳定电压反馈架构两个内部增益级,OPA842实现极低的谐波失真,有很宽的的频率范围。经典的差分输入提供了所有熟悉的精密运算放大器的好处。单位增益稳定使OPA842特别适宜作为低增益差动放大器跨阻放大器,增益+2视频线驱动器,带宽集成,低失真模拟-数字转换器(ADC)的缓冲区。

特点:

单位增益带宽:400MHZ

增益—带宽积:200MHZ

非常底的失真:-93dBc(5MHZ)

高开环增益:110分贝

3.2.2 典型特征

放大倍数随频率的变化

图3-1典型特征

3.3 AD811的芯片简介

3.3.1 芯片说明

AD811是宽带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带宽为120 MHz,AD811为所有视频系统的绝佳选择。AD811的设计满足严苛的0.1 dB增益平坦度的指标的,宽度为35 MHz(G = 2)。AD811非常适合作为ADC或DAC缓冲区中数据采集系统中,由于其低失真高达10 MHz和其单位增益带宽宽。AD811是电流反馈放大器,带宽可以维持在一个较宽的增益范围。

3.3.2 典型特征

图3-2典型特征

第四章 带宽放大器的硬件实现

4.1系统的设计及其理论分析

4.1.1 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实现目标为,0-53dB 可调,带宽为3.9MHZ 。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如图所示,第一部分为输入缓冲模块,运放构造电压跟随器作为输入缓冲,同时提高输入阻抗,固定增益将微弱信号放大到适合后级处理的范围。第二部分为增益可调,实现50dB 的增益变化。第三部为功率放大模块,驱动10欧姆的负载。

图4-1系统框图

4.1.2系统的分块分析

模块一:

输入级放大由电压跟随器和固定增益放大组成。

(1)电压跟随器,顾名思义,就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是相同的,就是说,电压跟随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恒小于且接近1。

电压跟随器的显著特点就是,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一般来说,输入阻抗要达到几兆欧姆是很容易做到的。输出阻抗低,通常可以到几欧姆,甚至更低。

在电路中,电压跟随器一般做缓冲级(buffer)及隔离级。因为,电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一般比较高,通常在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如果后级的输入阻抗比较小,那么信号就会有相当的部分损耗在前级的输出电阻中。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电压跟随器来从中进行缓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应用电压跟随器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输入阻抗,这样,输入电容的容量可以大幅度减小,为应用高品质的电容提供了前提保证。

电压隔离器输出电压近似输入电压幅度,并对前级电路呈高阻状态,对后级电路呈低阻状态,因而对前后级电路起到“隔离”作用。

电压跟随器常用作中间级,以“隔离”前后级之间的影响,此时称之为缓冲级。基本原理还是利用它的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之特点。

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特点,可以极端一点去理解,当输入阻抗很高时,就相当于对前级电路开路;当输出阻抗很低时,对后级电路就相当于一个恒压源,即输出电压不受后级电路阻抗影响。一个对前级电路相当于开路,输出电压又不受后级阻抗影响的电路当然具备隔离作用,即使前、后级电路之间互不影响。

输入 信号 输入级放大 中间级可调放大 输出级功率放大 信号 输出

(2)固定增益放大,电子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有同相输入端图4-2(a)和反相输入端图4.2(b),输入端的极性和输出端是同一极性的就是同相放大器,而输入端的极性和输出端相反极性的则称为反相放大器。

图4-2(a)同相放大图4-2(b)反相放大

图4.3采用OPA2613作为运算放大器。前面是电压跟随,输入和输出电压一样,根据虚短和虚断知道5脚和6脚电压都为零。

通过电流相等(Vi-Vn)/1=(Vn-V o)/10

Vn=Vp=0

V o=-10Vi

图4-3模块一输入缓冲

模块二:

可变增益模块选用TI公司的高增益放大器OPA842。把OPA842搭成反相放大电路,通过反馈电阻可调来实现增益可调。可调电阻与增益的函数关系为:

Vi/R1=-V o/R2

G(V o/Vi)=-R2/R1

G(dB)=20ln|-R2/R1|(R1=1kΩ,R2可调)

由于输入的是交流信号所以在R2的阻值上升到10KΩ时电压放大倍数可以达到10倍,也就是20dB。

OPA842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4所示,此处可以实现20dB的动态范围,增益调节的方式为手动调节,通过R2的电阻的可调来实现反馈的可变,最终实现增益可调。

图4-4 模块二可控增益

模块三:

此模块需要对前面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最后驱动10欧姆负载。功放由运放扩压输出电路对信号进行电压放大,然后进行电流放大,从而完成功率放大的功能。电流放大部分采用2N5551和2N5401搭建的甲乙类对称功率放大器。

运放扩压分析,由于需要带动负载,前面二级放大的电压不够,但功放级受工作电压的影响,容易产生失真。所以采用浮动运放电源的方法进行输出电压扩展。常规供电方式如图4-5(a)电源电压直接取自稳压源。图4-5(b)运放供电电压由二个三极管的发射级提供。R3=R4=R5=R6,忽略三极管导通电压V BE压降。

V+=1/2(Vcc-V o)+V o=12+1/2V o

V- =1/2(-Vcc-V o)+V o=-12+1/2V o

V+ - V- = 24

下面通过Multisim进行仿真比较:

(a)常规供电(b)改进供电

图4-5运放常规方式和改进供电方式

同时接入频率为1MHZ,振幅为500mV的正弦波,图4-6为示波器的波形

(a)常规供电模式的输出波形

A通道输入(黑线) B通道输出(红线)

(b) 改进供电的输出波形

图4-6二种供电方式下的输出波形

甲乙类功放分析:当交流信号为正时,三极管2N5551导通,当交流信号为负时,三极管2N5401导通,但是三极管有一个导通电压,加二极管1N4002是为了克服交越失真,如图4-7和4-8所示,图4-9中的可调电阻是调节偏置电压用的。

图4-7交越失真

图4-8克服交越失真

图4-9模块三功率放大

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设计题目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 ****年* 月* 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概述 (1) 2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原理 (2) 2.1噪声系数 (2) 2.2低噪声放大器的功率增益以及分配电压增益 (2) 2.3端口驻波比 (3) 2.4工作带宽与增益平坦度 (3) 2.5动态范围以及压缩点 (3) 2.6三阶截断点 (4) 2.7低噪声放大器的稳定性 (4) 3器件的选择 (4) 3.1放大器的选择 (5) 3.2放大器的介绍 (5) 3.3电源的供电 (5) 3.4选用器件的介绍 (5) 4模拟电路设计 (5) 4.1方案选择 (6) 4.2模拟电路设计 (6) 4.3电源电路 (6) 5电路的调试 (8) 5.1调试过程 (8) 5.2测试结果 (8) 5.3系统的改进措施 (10) 6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专业: 指导老师:职称: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个15V单电源供电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设计采用三级级联的方式。该系统主要是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为了满足要求,采用了高速运算放大器μa741作为前两级放大,末级用CA3140作为功率放大电路。测试结果表明,放大倍数为100倍,带宽有1MHz。 关键词:μa741;放大器;带宽;噪声系数 The design of the low noise amplifier with broadband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a single 15V power supply and low noise amplifier. The system has three amplifier consisted ofμa741 and CA3140, which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roadband and low nois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a amplifier with bandwidth 1MHz is 100 times. Keywords: μa741;amplifier;Bandwidth;noise figure 1概述 我们知道低噪声放大器是射频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有源滤波器等电子电路当中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射频微波电路当中,放大器也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射频微波电路的功能的实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制做低噪声放大器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它的各项指标是否能够达标。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通信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宽因此各种通信设备在宽频带上的工作要求不再是以前的一个或者几个频点。由于我国对放大器设计的技术相对来说还不算很先进,所以更需要后起之秀对放大器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其中包括要使工作频率更高、工作频率更宽以及噪声系数更小,这已经成为各项科学技术设备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方法。本设计利用具有低噪声,高速运算的放大器μa741,以及DC-DC交换器TPS61087DCR作为此宽带的噪声放大器

(整理)1-宽带放大器(03)(通).

宽带放大器 摘要 本设计全部采用集成电路,具有硬件电路形式简单,调试容易,频带宽,增益高,AGC动态范围宽的特点,且增益可调,步进间隔小。本宽带放大器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AD603为核心,由三级放大器组成,前级放大主要是提高输入阻抗,对小信号进行放大;中间级为可变增益放大器,主要作用是实现增益可调及AGC功能,增益控制和AGC功能都由单片机控制,可预置并显示增益值,增益可调范围10dB~58dB,步进1dB,由单片机自动调节放大倍数可实现AGC功能,使输出电压稳定在4.5V~5.5V 之间;后级放大进一步增加放大倍数,扩大输出电流,提升放大器的带负载能力,提高输出电压幅度。后级输出接峰值检波电路,检波电路输出由单片机采样并计算后,用液晶显示屏显示输出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值和峰峰值。由于宽带放大器普遍存在容易自激及输出噪声过大的缺点,本系统采用多种形式的屏蔽措施减少干扰,抑制噪声,以改善系统性能。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1、总体方案 方案一:选用结电容小,f T高的晶体管,采用多种补偿法,多级放大加深度负反馈,以及组合各种组态的放大电路形式,可以组成优质的宽带放大器,而且成本较低。但若要全部采用晶体管实现题目要求,有一定困难,首先高频晶体管配对困难,不易购买;其次,理论计算往往与实际电路有一定差距,工作点不容易调整;而且,晶体管参数易受环境影响,影响系统总体性能。另外,晶体管电路增益调节较为复杂,不易实现题目要求的增益可调。 方案二:使用专用的集成宽带放大器。如TITHS6022、NE592等集成电路。通过外接少数的元件就可以满足本题目要求,甚至远超过题目要求的带宽和增益的指标,但这种放大器难以购买,价格较贵,灵活性不够,不易满足题目扩展功能要求。 方案三:市面上有多种型号、各具特色的宽频带集成运算放大器。这些集成运算放大器有的通频带宽,有足够的增益,有的可以输出较高电压,使用方便,有的甚至可以实现增益可调及AGC的功能。总体上硬件的实现和调试较为简单,所以,我们决定采用多个集成运放级连实现本题目。系统方框图如图1-1-1

通用可变增益放大器

通用可变增益放大器(B题) 摘要 本着简单、准确、可靠、通用的原则,采用了分级设计匹配互连的思想。本放大器系统分为前级放大部分、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部分、档位控制部分、后级稳压输出部分四部分。全系统采用单一的模拟电路方式,通过前级放大部分获得所需输入电压、输入阻抗等重要参数;通过拨码开关连接的反馈电阻进行精密全局控制,获得20dB至40dB之间分辨力不低于0.1%的可变增益范围;通过档位控制部分电路实现四个档位增益值转换,在衰减电路的作用下得到三个档位的增益值,即—20dB至0、0至20dB、20dB至40dB;最后通过后级稳压输出部分获得输出幅度不低于±8V的输出电压,此部分电路包括抑制零点漂移的调零电路。通过验证,本系统可以对输出电压数值的漂移,零点漂移等不良影响进行有效地抑制和降低。通过全面的调试和测量,使得本系统基本满足题目的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要求并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思想,设计出了一个可控范围大、输出幅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幅频特性好的通用可变增益放大器。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4) 1、前级放大部分 (4) 2、增益放大与衰减控制电路 (4) 3、后级电压输出 (5) 二、系统设计 (5) 1、总体设计思路 (5) 2、主要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6) 2.1、前级放大电路 (6) 2.2、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 (6) 2.3、档位控制电路 (7) 2.4、电压输出电路 (7) 三、系统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8) 1、测试仪器 (8)

2、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8) 2.1、测前级放大电路 (8) 2.2、测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 (8) 2.3、各级电路调节好后,进行测量和详细记录 (8) 3、测试结果分析 (9) 3.1、测试结果分析 (9) 3.2、误差分析 (9) 3.3、测试心得 (10) 四、总结 (10)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1、前级放大部分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实现。此方案成本低,元器件易于得到,但是设计、调试难度过大,硬件电路连接与制作困难,在大赛规定的时间内很难保证作品的可靠性和指标,因此不

可变增益放大器

电 子 设 计 竞 赛 题目:可变增益放大器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班级:08级自动化二班学号:200840604055 姓名:杨嘉伟 时间:2010年11月16日

设计任务 一、题目 设计制作一个增益可变的交流放大器。 二、要求 1.基本部分 (1)放大器增益可在0.5倍、1倍、2倍、3倍四档间巡回切换,切换频率为1Hz; (2)可以随机对当前增益进行保持,保持时间为5s,保持完后继续巡回状态; (3)对指定的任意一种增益进行选择和保持(保持时间为5s),保持完后返回巡回状态; (4)通过数码管显示当前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用0、1、2、3分别表示0.5、1、2、3倍; 2.发挥部分 (1)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自动变换增益: a.输入信号峰值为0—1V,增益为3; b.输入信号峰值为1—2V,增益为2; c.输入信号峰值为2—3V,增益为1; d.输入信号峰值为3V以上,增益为0.5; (2)通过数码管显示当前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用0、1、2、3分别表示0.5、1、2、3倍。 基础部分 一、设计方案及组成框图 分析设计要求,确定大致思路如下: ①这个电路可以采用反相比例放大器实现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A u=-R f/R 控制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反馈电阻实现放大器增益的变换, 即控制R f的阻值。输出信号经过反相跟随器,使输入信号与放大信号同相。 ②想实现R f的自动变换,需的使用模拟开关进行控制。而要想实现电路的自动切换,需要使用多谐振荡器输出脉冲进行控制。 ③要想对一种增益进行选择和保持,需要用一个单稳态触发器来实现电路这一功能。 ④想随机和任意地对一种增益选择和保持,需要用到触发式单刀双掷开关以及逻辑与、逻辑或构成逻辑电路对其进行控制。 ⑤最后该电路主要部分,则通过计数器计数来控制模拟开关。另外想实现

宽带放大器设计报告

宽带放大器设计报告 ―-武汉大学电子设计基地设计组第1组:许可崔振威谢超 摘要:本系统利用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0作为核心,通过模拟开关选通不同的控制电压的方式来达到增益步进6dB,总增益从0dB到30dB的目的,其控制电压均由2.5v电压基准MAX873经过精密电阻分压得到,有效的保证了控制电压的稳定度,获得良好的波形。前置放大采用由AD844构成的正向放大器,可以有效的提高输入电阻,使输入电阻达到兆欧级别。后级放大采用增益固定为10dB的同向放大器,从而使整个电路的增益能从10dB变化到40dB,该放大器由高精度宽带运放MAX477构成,在保证良好输出波形的同时,可以使输出电压有效值大于3V。前置放大和后级放大的输出均采用峰值检测电路检测出正半周最大电压值,用于有效值的计算,采用AD603构成的AGC电路,在输入信号在0.05V~1.00V内变化时,能将输出有效值稳定在2.05~2.6 V。整个系统的通频带为1K~14.6MHz。由12位A/D 转换器MAX197对输出信号的峰值进行测量,分辨率达到1mV 。AT89S52和CycloneFPGA构成的单片机小系统板可以通过键盘,人为预置增益值来获取相应的放大倍数,同时实时显示实际增益值、输出有效值和当前增益误差。整个系统采用中文显示,界面友好美观,控制方便。

一、方案论证与选择 1.增益控制部分: 方案一 采用普通宽带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放大电路,同时由分立元件构成的AGC控制电路,通过包络检波再反馈回放大器的方法来控制放大倍数,这种方法构成电路简单,但是反馈控制比较困难,难以实现步进,精度也很低。 方案二 采用集成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0作为增益控制。AD600是一款低噪声、精密控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温度稳定性高,最大增益误差为0.5dB,满足题目要求的精度,其增益(dB)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因此可以方便的采用控制电压的方式来控制放大器的增益.采用D/A变换装置输出电压控制高速压控放大器AD600来实现增益的步进,采用此种方法可以获得很小的步进。但是由这种方法得到的控制电压有一定的纹波,而芯片AD600对控制电压非常敏感,微小的电压波动就能造成输出波形上下起伏,波形不佳。 方案三 主控芯片采用AD600,利用电压基准源通过精密电阻分压得到各个增益值对应得控制电压,在用模拟开关CD4051来选则不同的控制电压来达到控制增益的目的。电压基准源采用MAXIM公司2.5 V基准MAX873。 经过比较,选用方案三。 2.有效值测量部分 方案一 采用检波二极管构成的峰值检测电路,然后用A/D转换器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读数。峰值检测的原理是当输入电压正半周通过时,检波管导通,对电容C充电,适当选择电容值,使得电容放电速度大于充电速度,这样,电容两端的电压可以保持在最大电压处,该电压通过一个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射极跟随器输出电压峰值。采用这种电路优点是频带响应宽,频率越高检测反而越准确,且电路简单。但是由于检波二极管存在一定的导通压降,且为非线性,测量精度低,小信号时尤其明显。同时电容值的选取也使得电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选取太大,放电时间过长,会改善输出电压发纹波,但是会导致该电路响应速度慢;如果电容选的太小,放电时间过短,能改善电路的响应时间,但也会导致低频时输出电压纹波较大。 方案二 采用集成电路AD637作为有效值运算,它测量有效值的范围为0-7V,精度优于0.5%,且外围元件少,频带宽,对于一个有效值为1V的信号,它的3dB带宽为8MHz,并且可对输入信号的电平以dB形式表示。该方案精度高,直接输出有效值,但电路稍复杂,且不适合高频信号。 经过比较,方案二中AD637对小信号测量具有很大优势,而方案一中在频带方面满足要求,考虑到题目的频带范围和制作成本的因素,采用方案一。 3.自动增益控制部分(AGC) 方案一 AGC电路实际上是一个根据输出电压的动态的调整放大倍数,从而使输出稳定在预定范围的反馈型电路。根据该特点可以引入CPU、A/D和D/A转换器通过程序对放大倍数进行控制,即数字式AGC,此种AGC电路的输出范围完全由人为设定,可以很容易满足题目要求,

基于宽带高增益的放大器设计

基于宽带高增益的放大器设计 陈亮名,杨昆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 摘要: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的宽带高增益放大器,本系统创造性地利用两级宽带运放VCA822压控放大,宽带运算放大器OPA690输出,完成了一个通频带50kHz~40MHz ,增益0~68dB 可调的宽带高增益放大器。放大器噪声小,通频带范围宽,最大放大倍数大,后级加入了开关手动切换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模块,自制电源降压模块。系统采用多种方式消除了高增益,高频自激。放大器输入输出阻抗均为50Ω,方便和前后级电路匹配。关键词:VCA822;压控增益;自动增益控制;宽带放大器;放大倍数中图分类号:TN7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鄄6236(2014)15鄄0146鄄03 Based on broadband high 鄄gain amplifier design CHEN Liang 鄄ming ,YANG Ku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1756,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pproach based on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for wideband high gain amplifier ,this system creative use two wideband voltage controlled amplifier VCA822,with wideband op amp OPA690,completed a passband 50kHz~40MHz ,0~68db adjustable gain broadband high 鄄gain amplifiers.Amplifier noise ,the pass band range ,a large maximum magnification level after adding the switching manual switching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 module power down module is made.System uses a variety of ways to eliminate the high 鄄gain ,high 鄄frequency self 鄄excited.Amplifier input and output impedances are 50Ω,convenient and front stage circuit match.Key words:VCA822;VCO gain ;AGC ;broadband amplifier 收稿日期:2013-12-02稿件编号:201312007 作者简介:陈亮名(1993—),男,湖南邵阳人。研究方向:自动化。 当代无线通讯领域中,宽带高增益放大器必不可少,但随着电子电路的发展,通信系统对其带内平坦度,增益范围,带宽,噪声等性能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通行链路的传输中,宽带高增益放大器是其中的关键设备,因为在传输过程中,放大器的特性易受环境,材质,温度噪声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就造成该技术的研制设计一直是生活,工业,军用,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前沿课题,其研究价值极大。微电子技术,芯片工艺的发展带动了通信电路的进步,宽带高增益放大器被广泛应用于雷达,无线通信,导航,卫星通讯,电子对抗技术等,研究其高频,高增益,低失真,低噪声的放大器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目前宽带高增益放大器一般线性度不好,噪声大,设计难,易自激等缺点,文中给出了一种宽带高增益放大器的具体设计及消除自激的方法。 1 系统电路 1.1 系统组成 本宽带高增益放大器由宽带放大模块、自动增益控制模 块、电源模块组成。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1.2宽带放大模块 宽带放大器由两级宽带压控放大器,配合宽带运算放大 器实现,电路原理图见图2。两级构成的宽带压控放大部分完成了0~52dB 动态范围的增益可调,使用进行可调电压放大达到最大电压增益为16dB ,使整体的增益达到68dB 。 VCA822是一款直流耦合型宽频带压控增益放大器,最 大工作频带宽度可到达150MHz ,增益大于40dB 的控制范围,160mA 的输出电流,并且具有优越的噪声特性和高精度的增益控制。放大器增益由控制电压和外围电阻阻值共同决定[2]。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该器件可提供精确的增益,且按 V /V 线性变化,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在后级加入500MHz 的电压反馈型运放OPA690。若只采用1级VCA822直接放大的话,很容易在A v ≥30dB 和高频的时候产生自激,因此,我们采用3级级联分别进行放大的方案。 根据TI 提供的VCA822数据手册,可以决定外围电阻的具体参数。由单级放大倍数Av (max )=20>10,则1.33k Ω< R f <845Ω;通过Av (max )=2R f /R G 选择133Ω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研究

长江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研究院系:物理与光电学院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11103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林 辅导教师:李林 开题报告日期:2015年4月2日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研究 学生:王双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导师:李林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一.题目来源 题目来源于老师的科研项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大自然的空气中由于存在着各种不可预测的非理想因素,从而导致通信系统传输过程中的信号会有较大的变化,导致天线从外部接受的信号的强弱会有不同(绝大多数信号被衰减了)。而且传输信道的非线性因素的存在使得信号衰减,同时信道中的噪声也会对信号的传输有影响,导致信号的强度时大时小。信号强度的大小差别有时会很大,甚至会有几十个分贝。信号强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动态范围,为了使接受到的信号尽可能的可靠,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utomatic Gain Control,简称AGC)通常都是接收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AGC 的作用是当输入信号的幅度值偏低时,AGC 会选择较大的增益使其输出的幅度值限定在一个需要的范围,同样当输入信号的幅度值偏高时,AGC 会选择较小的增益使其输出的幅度值限定在一个需要的范围,也就是说对于幅度值不固定的输入信号,AGC 可以保证输出幅度值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一致。性能优良的AGC 会把输出幅度值控制在下级ADC 最需要的输入信号动态范围内。而AGC 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可变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简称VGA)。AGC 主要是由反馈控制器和控制对象(VGA)两部分组成,其中反馈控制器由电平检测器、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控制电压产生器构成的。而其控制着VGA 使得输出信号的幅度基本恒定不变。可变增益放大器不断的发展带动了AGC 的发展,使得AGC 在许多的测控设备、智能设备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改变方式主要有连续变

一种增益可控的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一种增益可控的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射频宽带放大器是各类电子仪器与仪表里很常用、很重要的一个單元电路。为此,论述了一款增益可控的射频宽带放大器的设计选型的过程,给出了参数的计算过程和选型是要考虑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因此结论对模拟放大电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射频;宽带放大器;参数计算;选型要求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30131841.html,ki.16723198.2017.09.088 1理论计算 1.1设计要求 根据用户对高频、大信号的放大要求,课题研究小组进过分析和研究,得出下列的具体设计参数: (1)被设计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 V≥52dB,增益可控52dB,输入信号电压的有效值Vi≤5mV,其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均为50欧姆,负载电阻50欧姆,且输出电压有效值V o≥2V,波形无明显失真; (2)在50MHz~160MHz频率范围内增益波动不大于2dB; (3)-3dB的通频带不窄于40MHz~200MHz,即fL≤40MHz和fH≥200MHz; (4)电压增益A V≥52dB,当输入信号频率f≤20MHz或输入信号频率f≥270MHz时,实测电压增益A V均不大于20dB; (5)放大器采用+12V单电源供电,所需其它电源电压自行转换。 通过对上述设计要求的分析可知,此课题对宽带放大器的参数选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诸如:压摆率、增益带宽积、最大输出功率、高频高输出摆幅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只有做到科学计算,才能为正确的集成放大器选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设计提供科学保障。 1.2放大器的参数计算 (1)最小增益需要达到52dB(400倍),带宽200MHz,系统增益带宽积高达8*109MHz(*此处应注意多级放大和增益分配*); (2)输入电压有效值最大5mv,需要做小信号低噪声放大;

宽带放大器设计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文):宽带放大器 (英文): Wide-band Amplifier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0年 5月 23日

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关键字.............................................................................................. I Abstract ............................................................................................. I Key words ......................................................................................... II 1 前言 .. (1) 1.1运算放大器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1) 1.2宽带放大器简介 (2) 1.3课题研究的意义 (3)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3) 2.1设计任务 (3) 2.2设计要求 (3) 2.2.1 基本要求 (3) 2.2.2 发挥部分 (4) 3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4) 3.1宽带放大器的总体设计方案 (4) 3.1.1 增益控制电路设计方案 (6) 3.1.2 功率输出部分设计方案 (7) 3.1.3 有效值测量电路设计方案 (7) 3.1.4 自动增益控制(AGC)设计方案 (7) 4 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 (8) 4.1带宽增益积 (8) 4.2电压控制增益的原理 (8) 4.3自动增益控制介绍 (11) 4.4正弦电压有效值的计算 (12) 5 系统各模块的电路设计 (12) 5.1直流稳压电源部分 (12) 5.2输入缓冲和增益控制部分 (12) 5.3增益控制部分 (13)

基于vca820的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基于vca820的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摘要 对于压控增益放大器的设计,采用可调增益运放,并给出测试数据。关键词:VCA820 增益控制 一、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求采用压控增益放大(VCA820)。 (二)输入1mv输出1v。 (三)用TINA软件仿真,给出仿真结果,画出原理图。 二、方案设计 设计压控增益放大器有多种方案,本设计采用VCA820作为放大电路的核心部件。 VCA820的增益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最大带宽能达到150MHz,增益控制围为-20dB到20dB,精度较高。所以选用VCA820作为运放以达到实验的要求。

三、原理分析 电路前级可控增益放大,后级放大电路为OPA695控制的放大电路,VCA820放大电路接入反馈,经过后级放大输出达到设计的要求。系统实现框图如下: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四、系统硬件设计 (一)VCA820简介 TI公司的VCA820芯片是一款直流耦合、宽带宽线性放大器,通过改变控制电压能够连续改变放大倍数。它提供高阻抗单端转换的差分输入,增益控制一般通过设置增益电阻和反馈电阻从理论上最大值设定到40dB。VCA820的部结构由两个输入缓冲和集成了一个乘法器核的输出电路反馈放大级,该电路提供了一个无须外接缓冲就能有完整可变电压增益系统。最大增益由外部两个电阻设置,这为设计提供了很大灵活性。 VCA820带宽增益放大器,在控制电压作用下,该器件可以提供精确的增益,按Vout/Vin线性变化,基本增益为:Vout/Vin=RfRGVG+RfRG-RdR1,其中VG是控制电压输入,电压基本增益为(V/V),调节VG可实现对数增

宽带放大器(王正齐)

宽带放大器 作者:王正齐陈华奇邓如岑(华中科技大学)编号:1-16 赛前辅导老师:尹仕文稿整理辅导老师:肖看 本设计利用可变增益宽带放大器AD603来提高增益和扩大AGC控制范围,通过软件补偿减小增益调节的步进间隔和提高准确度。输入部分采用高速电压反馈型运放OPA642作跟随器提高输入阻抗,并且在不影响性能的条件下给输入部分加了保护电路。使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以减少噪声并抑制高频自激。功率输出部分采用分立元件制作。整个系统通频带为1kHz~20MHz,最小增益0dB,最大增益80dB。增益步进1dB,60dB以下预置增益与实际增益误差小于0.2dB。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达9.5V,输出4.5V-5.5V时AGC控制范围为66dB。 方案论证与比较 1 增益控制部分 方案一: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场效应管工作在可变电阻区,输出信号取自电阻与场效应管与对'V的分压。采用场效应管作AGC控制可以达到很高的频率和很低的噪声,但温度、电源等的漂移将会引起分压比的变化,用这种方案很难实现增益的精确控制和长时间稳定。 方案二:采用可编程放大器的思想,将输入的交流信号作为高速D/A的基准电压,这时的D/A作为一个程控衰减器。理论上讲,只要D/A的速度够快、精度够高可以实现很宽范围的精密增益调节。但是控制的数字量和最后的增益(dB)不成线性关系而是成指数关系,造成增益调节不均匀,精度下降。 2所示,使用控制电压与增益成线性关系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图1 方案一示意图

PGA ,用控制电压和增益(dB )成线性关系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来实现增益控制。用电压控制增益,便于单片机控制,同时可以减少噪声和干扰。 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三,采用集成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作增益控制。AD603是一款低噪声、精密控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温度稳定性高,最大增益误差为0.5dB ,满足题目要求的精度,其增益(dB )与控制电压(V )成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D/A 输出电压控制放大器的增益。 2 功率输出部分 根据赛题要求,放大器通频带从10kHz 到6MHz ,单纯的用音频或射频放大的方法来完成功率输出,要做到6V 有效值输出难度较大,而用高电压输出的运放来做又很不现实,因为市面上很难买到宽带功率运放。这时候采用分立元件就能显示出优势来了。 3 测量有效值部分 方案一:利用高速ADC 对电压进行采样,将一周期内的数据输入单片机并计算其均方根值,即可得出电压有效值: ∑== n i i U N U 1 21 此方案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设计灵活、精度高等优点,但调试困难,高频时采样困难而且计算量大,增加了软件难度。 方案二:对信号进行精密整流并积分,得到正弦电压的平均值,再进行ADC 采样,利用平均值和有效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计算出有效值显示。只用了简单的整流滤波电路和单片机就可以完成交流信号有效值的测量。但此方法对非正弦波的测量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方案三:采用集成真有效值变换芯片,直接输出被测信号的真有效值。这 图2 方案三示意图 输入缓冲

增益可调差动放大器的设计(特别版)

说明:这篇课题设计是小酒花生为陈姐特别制作!如果需要可以进行修改,若觉得不是很满意,那么自己可以设计更好的;倘有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正,谢谢!!! 增益可调差动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物理信息学院08电科二班XXX20081030XX 摘要: 本课题设计利用增益可调放大器uA709芯片为设计核心,根据uA709的放大原理,利用公式计算出放大倍数,然后利用专业软件(如ORCAD)模拟和仿真增益可调放大器电路,并测出其电压及电压增益的实际值! 关键字:UA709LM709CN ORCAD 一﹑课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信息的高速传输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放大器作为集成电路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集成放大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级运放的补偿、宽带高速运放、满足专用放大器的特殊结构和提高通用放大器指标的方法等这几个方向。但是可调增益放大器的研究国外开展较多,国内目前已有少量关于可调增益放大器的研究,主要是基于CMOS工艺的可调增益放大器的设计放大。宽带放大器在光纤通信、电子战设备及微波仪表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系统一般要求放大器具有增益可调、宽频带、低噪音、工艺稳定等特点。可调增益放大器是一种通过改变电路某一参对量对放大器增益进行调节的放大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讯、医疗设备、助听器、磁盘驱动等领域。 差动放大电路又叫差分电路,他不仅能有效的放大直流信号,而且能有效的减小由于电源波动和晶体管随温度变化多引起的零点漂移,因而获得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大量的应用于集成运放电路,他常被用作多级放大器的前置级。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组成,该电路的输入端是两个信号的输入,这两个信号的差值,为电路有效输入信号,电路的输出是对这两个输入信号之差的放大。设想这样一种情景,如果存在干扰信号,会对两个输入信号产生相同的干扰,通过二者之差,干扰信号的有效输入为零,这就达到了抗共模干扰的目的。 第一个使用真空管设计的放大器大约在1930年前后完成,这个放大器可以执行加与减的工作。今日的运算放大器,无论是使用晶体管(transistor)或真空管 (vacuum tube)、分立式(discrete)元件或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 元件,运算放大器的效能都已经逐渐接近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要求。早期 的运算放大器是使用真空管设计,现在则多半是集成电路式的元件。但 是如果系统对于放大器的需求超出集成电路放大器的需求时,常常会利 用分立式元件来实现这些特殊规格的运算放大器。 1960年代晚期,仙童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推出了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型号为μA709,设计者则是鲍伯?韦勒(Bob Widlar)。但是709很快地被随后而来的新产品μA741取代,741有着更好的性能,更为稳定,也更容易使用。741运算放大器成了微电子工业发展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象征,历经了数十年的演进仍然没有被取代,很多集成电路的制造商至今仍然在生产741。直到今天μA741仍然是各大学电子工程系中讲解运放原理的典型教材。

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

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 一、系统方案 1、方案分析与比较 方案1:以高增益精度的压控VGA芯片AD603作为核心放大器,但频率再高时,效果很不理想,并且在级联时,很容易产生自激现象。 方案2:采用宽带可变增益FET放大电路,其缺点是增益步进控制难以实现,高频时频率的稳定性不好,在75MHz~108MHZ增益起伏较大,不能满足要求。 方案3:采用射频放大器AD8321+衰减器HMC472+放大器AD809的形式。第一级为AD8321三级级联,使增益倍数达到52dB。考虑到输入信号为高频信号,随着频率增加,幅度衰减增大,所以第二级加上可设置分贝衰减器,衰减器随着频率升高衰减效果明显,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输出幅度稳定。但考虑实际拟合后,增益会稍微下降,最后通过第三级放大器将增益值稳定至输入增益。AD8321是一款低成本、数字控制式可变增益放大器,所需输出增益由8比特串行字决定,方便STM32程控,输出增益范围为-27.4dB~26dB,增益变化为0.75 dB/LSB。具有极低输出噪声电平,上行带宽高达235 MHz(最小增益),符合题目200MHz要求。 综上考虑,AD8321具有频带宽、噪声低、增益可编程,易于与STM32进行串行通信等优点,选用方案3。 2、系统整体设计 根据题目要求,本系统主要由:键盘控制,液晶显示、语音播报模块,三级AD8321级联,衰减器,第二级放大模块,滤波器电路,电压转换电路组成。总体设计框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1、射频放大器设计 按照本设计要求,带宽为40MHz~200MHz ,电压增益为52dB 。所以采用AD8321三级级联的方式。8321最大增益为26dB ,理论上总增益=26+26+26=78dB ,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阻抗之间已经匹配,级联时无需额外电阻网络。为了防止高频走线间干扰,采用贴片式电路,原理图是根据器件手册的应用电路来设计。 2、频带内增益起伏控制 造成通频带内增益起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带内波动、运放幅频响应不平坦及供电电源电压不稳等,为了降低增益波动,在三级放大输出加上衰减器,利用衰减器HMC472随着频率增高衰减效果明显的特性,使频带内增益起伏得到控制。对幅度衰减特性进行补偿,最后再加一级AD809,将增益稳定。 3、射频放大器稳定性 由于本系统的处理对象是高频信号,所以整个系统对噪声的处理要求很高才能保证射频放大器的稳定性。噪声来源包括:电源、外界环境、级间干扰,以及走线间相互干扰等。针对不同的噪声,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措施: (1)电源干扰:使用电感、电容构成滤波电路,能有效滤除纹波。在每个运放的电源引脚并联去耦电容。 (2)外界环境干扰,为了防止外界干扰,可以将电源线和地线加宽,并且在制PCB 板时加以覆铜;对自动增益级及功率放大级增加屏蔽罩,提高其抗干扰性能。 (3)级间干扰,各级之间,采用了高低频电容来滤除高低频噪声。 DC-DC (9V ) DC-DC (5V ) AD8321 AD8321 AD8321 STM32 液晶显示 键盘 直流稳压电源 输入 输出 语音播报 AD809 滤波器 衰减器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方案

宽带直流放大器方案设计 一、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分析题目要求,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技术指标:在输入电压有效值Vi≤10 mV 情况下放大器电压增益必须大于60dB,且电压增益为60dB时,输出端噪声电压的峰-峰值VONPP≤0.3V。另外,3dB通频带0~10MHz;在0~9MHz通频带内增益起伏≤1dB,能为50欧姆的负载输出正弦有效值10V的电压。 基于以上要求,我们把整个放大器分为5个板块来设计。前置缓冲级,中间增益可调放大级,后级功率放大电路,电源部分和滤波器。 系统总体框图: 1.前置缓冲级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宽带高精度集成运放。 缓冲级对整个放大电路来说尤为重要,高质量的前级是放大电路的基本保障,故本设计中采用宽带高精度低噪声运算放大器OPA620构成电压增益为6dB的缓冲级。该运放增益宽带乘积为200M赫兹,能很好的满足题目要求。 方案二:采用普通运放。 普通运放虽然价格稍低,但是带宽和精度都十分有限,理论上虽然能用反馈的方式扩宽通频带,但是题目要求的10M赫兹频带太宽,故普通低价的运放很难达到实验要求。 比较上述两种方案,方案一能更好的完善题要求的指标,方案二虽然成本较低,但是不容易达到题目要求,且前级配置的高低对后级电路影响很大。故选择方案一。 2.中间增益放大级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三极管构成多级放大电路

若用分立元件构成60dB放大器,则须采用三极管构成的多级放大器。此方案有选材方便和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选择性能合适的三级管比较费时间,选择合适的三极管配对组合更是不容易,并且题目给出的指标较高,三级管构成的多级放大器容易引起更多的干扰,影响放大质量。此外,晶体管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不易实现大范围的增益连续可调,这是相比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又一大缺点。所以,我们对下一种方案进行论证。 方案二:使用集成运放OPA620构成2级放大 单个OPA620的增益可调范围为 -20bB — +20dB ,采用两级相连,则可以实现-40dB-+40dB的可调范围。从厂商的数据手册可以看出,OPA620外围电路简单,容易操控,通频带内增益起伏小于0.05dB,且放大效果较好。但是若要求实现提高部分0-60dB全范围的连续可调,两级OPA620放大则不能达到题目要求。 方案三:使用低噪声增益可控放大器AD603 使用两级AD603构成的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AD603是主要用于RF和IF AGC系统的低噪声可调增益放大器,它具有引脚可编程增益功能,可以使用一个外部电阻设置增益范围内的任何增益子范围,控制接口可以输入差分电压,也可以输入单端的正控制或负控制电压,使用十分方便。单级AD603便可以实现0-40dB的电压放大,且该增益范围内有30MHz的频带宽,性能优异,如果采用两级连放,理论上可以实现0-80dB的增益可调范围,能满足题目要求。其次,AD603构成的增益可控放大电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电位器获取基准电压进行手动控制,通过模拟开关连接电阻器实现增益程控,通过单片机配合DAC模块实现不同精度的增益数控。 所以比较上述两种方案,AD603与OPA620相比,容易实现增益数控,AD603有更高的性价比,我们最终选择方案三。 3.增益控制电路 方案一:单片机和数模转换芯片实现增益可调 使用89C51单片机,选择稳定的基准电压,配合DAC0832输出电压信号控制AD603,从而实现增益数控。 DAC0832是采样频率为8位的D/A转换芯片,集成电路内有两级输入寄存器,D/A转换结果采用电流形式输出,理论精度为1/256,能满足增益步进5dB的要求。该芯片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算是较常用的8位DAC芯片。该芯片为电流输出型,若采用该芯片实现AD603的增益可控,则须在输出端加上运算放大器LM324,实现电流到电压的转换,从而稳定实现增益可调。 方案二:单片机、模拟开关和电阻网络实现增益可调 使用89C51单片机,配合模拟开关控制不少于12个串联的电阻,通过取得电阻上的稳定电压控制AD603,从而实现步进为5dB的增益数控。模拟开关控制电阻网络与DAC模块工作原理相似,但是精度就远远不如8位DAC,并且使用模拟开关和电阻网络扩大了控制电路,电路集成度降低,引入更多的干扰因素。再者,从成本上看来,该方案也是不经济的。 方案三:滑动变阻器实现增益手动可调 通过电位器获取与基准电压成一定比例的控制电压输入AD603控制端,实现手动增益可调。 该方案很容易实现增益连续可调,相比以上两种方案成本是最低的,理论控制精度最高,精度仅有电阻器可调精度决定,但是此方案仅适用于固定范围内的手动

宽带放大器(B题)

宽带放大器(B题) 本设计由三个模块电路构成:前级放大电路(带AGC部分)、后级放大电路和单片机显示与控制模块。在前级放大电路中,用宽带运算放大器AD603两级级联放大输入信号,输出放大一定倍数的电压,经过后级放大电路达到大于8V的有效值输出。ADUC812的单片机显示、控制和数据处理模块除可以程控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外,还可以实时显示输出电压有效值。 本设计采用高级压控增益器件,进行合理的级联和阻抗匹配,加入后级负反馈互补输出级,全面提高了增益带宽积和输出电压幅度。应用单片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增益进行预置和控制,AGC稳定性好,可控范围大,完成了题目的所有基本和发挥要求。 方案论证与比较 1.可控增益放大器部分 方案一简单的放大电路可以由三极管搭接的放大电路实现,图1为分立元件放大器电路图。为了满足增益60dB的要求,可以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实现。对电路输出用二极管检波产生反馈电压调节前级电路实现自动增益的调节。本方案由于大量采用分立元件,如三极管等,电路比较复杂,工作点难于调整,尤其增益的定量调节非常困难。此外,由于采用多级放大,电路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自激现象。 方案二为了易于实现最大60dB增益的调节,可以采用D/A芯片AD7520的电阻权网络改变反馈电压进而控制电路增益。又考虑到AD7520是一种廉价型的10位D/A转换芯片,其输出V out=Dn×Vref/210,其中Dn为10位数字量输入的二进制值,可满足210=1024挡增益调节,满足题目的精度要求。它由CMOS 电流开关和梯形电阻网络构成,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度高、体积小、控制方便、外围布线简化等特点,故可以采用AD7520来实现信号的程控衰减。但由于AD7520对输入参考电压Vref有一定幅度要求,为使输入信号在mV~V每一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