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简答题论述题汇编(32道题)
初三化学简答题练习试题集
初三化学简答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有人用经过粉碎的含有较多有机物杂质的粗铜,通过下列步骤制取硫酸铜晶体(1)若步骤①中灼烧温度过高会产生副产物氧化亚铜(铜的化合价为+1价),其化学式为。
(2)写出步骤②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②中,铜和稀硫酸不能直接发生置换反应的原因是。
(4)反应途径Ⅰ和Ⅱ,分别发生如下反应:途径Ⅰ:2Cu+O2+2H2SO4△ 2CuSO4+2H2O途径Ⅱ:Cu+H2O2+ H2SO4="=" CuSO4+2H2O请选择你认为更适合于实际应用的途径,并说明理由:。
(5)根据图2,步骤④的结晶方法为。
(6)若800Kg粗制氧化铜(其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4%),通过途径Ⅱ转化为硫酸铜,计算参加反映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Cu2O;(2) CuO+H2SO4==CuSO4+H2O;(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4)途径Ⅰ,原料之一是空气,生产成本较低;或途径Ⅱ反应不需加热,节约能源或操作相对简单;(5)冷却;(6)17Kg【解析】(1)若步骤一根据铜元素的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u2O;(2)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3)铜不能与稀硫酸直接发生置换反应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4)认为更适于实际应用的途径是途径Ⅰ,原料之一是空气,生产成本较低;或途径Ⅱ反应不需加热,节约能源或操作相对简单;(5)因为硝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采用冷却结晶; (6)铜的质量为:800Kg×4%=32Kg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Cu + H202+H2SO4=CuSO4+2H2O3432kg X64/34=32kg/XX=17Kg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7kg【考点】物质的提纯及根据方程式的计算2. 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我国出台的“史上最严环保法”更显示了铁拳整治环境污染的坚强决心.请简述水体污染的三类主要来源及相应防治措施.【答案】水污染主要来源是工厂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对水源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对工厂和城市污水要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做到达标排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等.【解析】水污染主要来自工厂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对水源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所以我们要对工厂和城市污水要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做到达标排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等.【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3.(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初中化学需要会的简答题(共37道题)
初中化学需要会的简答题
1.怎样才能减少“白色污染”?
①少使用塑料②回收利用③研制可分解塑料
2.怎样检验某人是否患糖尿病?
取尿样少量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如果产生红色沉淀,证明某人患糖尿病。
3.为什么煮沸的方法可以消毒医疗器械?
细菌的生命基础是蛋白质,煮沸可以使蛋白质凝固,失去生理活性。
4.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怎样鉴别?
分别取一块点燃,有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塑料,无刺激性气味是聚乙烯塑料。
5.某学生做实验时,不小心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他认为不是浓硫酸没有大问题,但不久发现衣服上出现几个小洞,这是为什么?
稀硫酸中水蒸发,变成浓硫酸,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使衣服出现几个小洞。
6.避免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①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②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③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或加强对水质监侧)……
7.写出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现象和结论
(1) 硬水和软水
分别取少量两种液体于两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如果无泡沫、产生沉淀的是硬水,无沉淀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2) 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方法一:各取少量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碘水,出现蓝色沉淀是淀粉溶液。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三套)及简答题 含答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一)一、填空题1、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__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和辩论等都是积极的学习方式。
3、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_________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本主题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
4、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______________来确定,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
5、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___________,其内容包括__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__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6、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识化学物质具有多样性,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要求用________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用_________的观点看物质之间的关系,用________的观点和_________的观点初步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等。
最新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三套试题)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学校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
2、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3、科学探究是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4、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5、从宏观到微观、从,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6、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
7、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
8、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和,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9、能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操作方便,是最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
10、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以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活动成果。
11、教材内容的组织应体现和的具体运用。
12、目前,在课程编制中课程目标的取向方式有:取向,取向,演进过程取向。
13、制定课程目标体系时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根据社会需要确定课程目标,根据学生需要确定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或其载体)的逻辑和系统性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14、《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不但突出了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而且注意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的统一,时代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15、“以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16、“”是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17、探究式学习一般有,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
初中化学简答题和答案大全
初中化学简答题1、如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什么?3、木炭和活性炭为什么有吸附能力?4、“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这种说法对吗?举例说明5、我国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但仍不变色,这是为什么?6、用干冰作致冷剂保存食品有哪些优点?7、为什么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8、为什么在温室中施放二氧化碳,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不用硫酸或浓盐酸?10煤气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室内放一盆清水,能否防止煤气中毒?为什么?1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1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13、为什么我国内陆的盐碱湖冬季可以从湖中“捞碱”,夏季可以晒盐?14、为什么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15、为什么酸。
碱.盐的水溶液不显电性?16、如果皮肤或衣服上不慎溅上浓硫酸应怎样处理?17、怎样稀释浓硫酸?18、为什么酸类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表示何意义?20、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为什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要滴加几滴酚酞试液?21、氢氧化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22、熟石灰在农业上有哪些用途?23、为什么碱类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4、如何测定溶液的PH?2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26、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为什么不能使用铁制容器?用铝制容器可以吗?27、为什么铵盐氮肥不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28、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能否直接用带油的布擦?为什么?29、如何证明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里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30、如果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你应采取什么措施?3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分家庭中常用的食盐和食用纯碱?32、某学生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稀硫酸溅到衣服上,当时他认为不是浓硫酸没什么大问题,但不久发现衣服上出现了几个小洞,这是为什么?33怎样检验市售的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分?怎样除去酒精中的小分制无水酒精?34、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氢氧化铝,它起什么作用?写出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学科新课标试题一、填空题1、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__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和辩论等都是积极的学习方式。
3、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_________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本主题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
4、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______________来确定,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
5、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___________,其内容包括__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__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6、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识化学物质具有多样性,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要求用________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用_________的观点看物质之间的关系,用________的观点和_________的观点初步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等。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A. 以学生为本B. 激发学生兴趣C. 注重知识传授D.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2.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以下哪个不是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A.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B. 突出实践,注重探究C.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 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3.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下哪个不是化学教学应达到的基本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知识体系完整性4.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方法?A. 案例教学B. 探究教学C. 传授式教学D. 合作学习5.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下哪个不是化学课程内容?A.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B.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C. 物质的生产与应用D. 物质的分类与命名6.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评价方式?A. 课堂表现B. 作业完成情况C. 实验操作能力D. 知识竞赛成绩7.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下哪个不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A.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B.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C.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D. 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8.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手段?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学C. 实验教学D. 传授式教学9.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下哪个不是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A. 客观、公正、公平B. 注重过程,兼顾结果C. 注重个体差异,发展学生潜能D. 以分数为唯一标准10.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策略?A. 情境教学B. 任务驱动教学C. 激励性评价D. 注重学科体系完整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关注学生身边______和______。
12.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化学教学要突出实践,注重______,培养学生的______精神。
初三化学简答题练习试题集
初三化学简答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6分)如图所示为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A: D: E:;(2)写出过程②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答案】(1):CuO,Cu(OH)2,CO;(2)Cu2AgNO3=Cu(NO3)2+2Ag(2分),置换反应.【解析】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蓝色沉淀D是氢氧化铜,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则C 中含有铜离子,可能是硫酸铜溶液;固体A与溶液B反应生成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则A可能是氧化铜,B可能是硫酸;氧化铜与气体E反应生成气体F和固体H,气体F通入溶液M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则F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一氧化碳,M是氢氧化钙,G是碳酸钙;H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则H是铜,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A是氧化铜,D是氢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故填:CuO,Cu(OH)2,CO;(2)①反应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H2O;②反应②是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2AgNO3=Cu(NO3)2+2Ag,置换反应.【考点】酸碱盐的化学通性;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类型2.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写出图中仪器⑧的名称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 (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 ,再利用上述装置和药品还可以制取和收集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2)①②⑦⑧;CaCO3+2HCl═CaCl2+H2O+CO2↑;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3)试管;①③④⑤⑥;2KClO32KCl+3O2↑.【解析】(1)仪器图中仪器⑧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在实验室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择的仪器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集气瓶,则应选用的仪器是①②⑦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3)根据提供的药品,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应补充盛放药品的试管,反应还需要集气瓶、单孔橡皮塞和导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 2”、“释放CO 2”,实现碳循环.(1)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 .则分解不完全. (3)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填字母序号). a .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 .充分利用太阳能 c .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4)CO 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 ),此反应中CO 2与H 2的分子个数比为 ,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 (填字母序号).a .无色酚酞溶液b .紫色石蕊溶液c .PH 试纸(5)请列举CO 2的另两种用途 , . 【答案】(1)CaO+CO 2CaCO 3;(2)盐酸;有气泡产生;(3)ab ;(4)1:1;bc ;(5)灭火;制碳酸饮料.【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在400℃生成碳酸钙,方程式是:CaO+CO 2CaCO 3;(2)因为碳酸钙遇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盐酸,若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则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3)观察流程图可以看出反应原料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利用太阳能,因此有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优点,但会受到地域、天气的限制的缺点,故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是错误的;(4)一分子的CO 2和一分子的H 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一分子的甲酸(HCOOH ),因此此反应中CO 2与H 2的分子个数比为1:1;酸性物质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用pH 试纸测定的pH 会<7,因此选择bc ;(5)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用来灭火;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可以制碳酸饮料等,另外还可以做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有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目的信息分析即可.4. 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示意图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1)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 ; (2)过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 ;(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要用到的仪器 ; (4)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 .【答案】(1)A (2)B 、D 、F (3)E 、H 、I (4)D【解析】(1)量筒、集气瓶等仪器不能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试管是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故答案为A;(2)过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B、D、F;(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水槽、导管、集气瓶,故答案为:E、H、I;(4)溶解时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过滤时需要用到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时需要用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所以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答案为:D【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点评:认识实验室中一些常见的仪器,并知道它们的一些用途和用法是很有必要的.5.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1)吸收大气中CO2的环节是.(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增强,全球气候变暖.请写出一条因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3)科学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CO2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量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适量条件下转化成液态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甲醇+H2O.则甲醇的化学式是.【答案】(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3)CO2+H2O=H2CO3;(4)CH3OH.【解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反应方程式:CO2+H2O=H2CO3;(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CO2+3H2甲醇+H2O可知,甲醇的化学式是CH3OH.【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造成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多的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现在大力倡导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6.课间操一过,小明就带领同学到电教室上化学公开课.可一进教室后,小明就感到很闷而且有一种特殊的酸味.课后,小明老师请教原由.老师告诉小明是因为上节刚上完课,因为天冷没有及时通风造成室内湿度大,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导致的.你能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比较上过课的教室中和操场上二氧化碳浓度的大小吗?【答案】将两只装满水的集气瓶分别在教室和操场倒掉,然后盖上玻璃片,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两只集气瓶,观察燃烧情况(答案合理即可);或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沉淀出现.【解析】(1)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将燃着的木条熄灭.要想通过实验证明教室里空气和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差别,首先要收集两处的气体,然后再分别加入石灰水或用燃烧的木条来检验.【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点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将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用二氧化碳的特性来鉴别气体.7.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2016下半年21.(1)对单向讲授式教学和合作互动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
(2 )简述如何从传统的单向讲授式教学向合作互动式教学转变22.(1)以“谁的电解实验说明水的组成”为例,解释三重表征。
(2)简述采用三重表征认知方式进行化学教学有哪些优点。
豈f"初⑴单问讲授法说优维昨内容的篥圭越为即心上呻有组几有廉竦3计划地通知救学讷和殳传授如讥,发展学生卅魄,网冶聲生思患L这肄独学方法的优点: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宜数学的蚊果:,的利于充分发挥戟郝自身的主辱作阳。
快点:饿鞍常方眩主娶最ia戟师井■学生昕为主的■输式;從学贰十険乏矗萍性{観孑过裡业抓注班如说的抓趴鯉視了学生能力的览养°議的:柞互功武教学法在课堂中教师与挙生、学生与鄂生之间足平等互动的*梅互傅逊创思的*合齐互动氏it :的优点僦览养学生主动发曜的能力;腱使学隹形诫良好的学习品质匚能境养学生自慌心培养学生的创适力血锻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养创新辆神和窝践能力*门)①冬转变戰『魁想*世新教为现念°树立一种比人为本的毂想,孝生不再是知说的搀亞容器■询理具有能助性的学习主体*我师只是堤帰的引导着,师生之间是平常的关系q②倉观冥艘戟学。
只嬰是条件允许,社帅要丸胆战把恰本上脱来验证性的、总结性的宴騷引到课堂中间,帮试j种探索性实般*让学生花实険过程中和互变减序师在宾脸过程中睹于启笈、引导*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讽,同时tn擬髙了举习的能力。
③积换创设悄境■带动学生養与课堂独学.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引畀学生用化学知识去解肉,便学生觉押忧学就在我幻身边.激发it学习址学兴趣,且惺进学空卷与到课堂戟学之屮。
④葬用*■讨论1质莊“的方法口更利用口主戦育的方武*解放爭空的驚想,解放他和的予、限、嘖*让他们去现察、愆考、讨论;培养他们操穷声实的思考方式。
⑤将劣种教年模式有机结舍圮来.这到J&好的互动裁学的效果_2240*^*]<1)宏观上:先从电解水产生丸池的实毅现象人手.观测在明扱生眦的气佯的侔覩比,井进行这两种吒体的检躺,引导学生获猫电解水过程的外在班線感加”瞻雀对电解水过駅的窓现袁证认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汇集(32道题)
简答题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哪些目标?
答案: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
2. 科学探究涉及哪些要素?
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3. 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
4.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有哪两种?
答案:一是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二是调查、辩论等活动。
5.在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哪些方面的课程目标?
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涉及哪些要素?本《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哪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答: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三方面具体要求: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7、化学研究的内容?
答: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8、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应该起什么作用?
答: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9、《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哪些部分?答: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10、《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11、制定新课程目标体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体现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统一
注意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期望发展水平的统一
发挥学生特殊功能与课程整体功能的统一
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新课程目标体系的制定依据
12、新课程从哪三个方面对“课程性质”进行了阐述?
答:第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二,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的联系,要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3、化学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突出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
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
强化实验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功能
重视收集资料
14、化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哪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答: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15、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反映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16、化学课程内容有哪五部分?
答:"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内容主题。
17、《标准》中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哪些?
答: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
18、这些学习情景素材有哪些作用?
答:旨在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目标,教师可在相关主题的教学中利用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9、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的标准什么?
答(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3)认识物质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