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解析几何》常用公式结论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平面和空间中的几何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变换。

以下是解析几何的一些总结:1.平面直角坐标系解析几何的基础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它将平面上的点和数对一一对应。

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一次方程表示,即$y=kx+b$,其中$k$ 是斜率,$b$ 是截距。

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勾股定理计算,即$AB=\sqrt{(x_B-x_A)^2+(y_B-y_A)^2}$。

2.空间直角坐标系类似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将空间中的点和数组一一对应。

在空间中,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二次方程表示,即$Ax+By+Cz+D=0$,其中$A,B,C$ 是系数,$D$ 是常数。

两点间的距离也可以用勾股定理计算,即$AB=\sqrt{(x_B-x_A)^2+(y_B-y_A)^2+(z_B-z_A)^2}$。

3.平面和空间中的几何变换解析几何中常见的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对称和伸缩。

平面上的平移可以用向量表示,旋转可以用旋转矩阵表示,对称可以用对称轴表示,伸缩可以用矩阵表示。

空间中的几何变换也类似于平面中的,但需要用到三维向量和三阶矩阵。

4.直线和平面的性质解析几何中,直线和平面有很多重要的性质。

例如,两条平行直线的斜率相等,两条垂直直线的斜率积为$-1$;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的角的余弦可以用它们的斜率表示;两个平面的夹角可以用它们的法向量表示等等。

5.空间中的立体图形解析几何中,还研究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点、线、面、球、圆锥曲线等。

例如,圆锥曲线有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四种类型,它们的方程可以用标准式、一般式或参数式表示。

解析几何结论大全

解析几何结论大全

解析几何结论大全
解析几何结论大全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主题,涵盖了许多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析几何结论:
1.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sqrt{(x_2-x_1)^2+(y_2-y_1)^2}$
2. 直线方程:点斜式 $y-y_1=m(x-x_1)$,斜截式 $y=mx+b$,两点式$y=\frac{y_2-y_1}{x_2-x_1}x+y_1$
3. 圆的方程:$(x-a)^2+(y-b)^2=r^2$,圆心 $(a,b)$,半径 $r$
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5.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椭圆 $\frac{x^2}{a^2}+\frac{y^2}{b^2}=1$,双曲线 $\frac{x^2}{a^2}-\frac{y^2}{b^2}=1$ 或 $\frac{y^2}{a^2}-
\frac{x^2}{b^2}=1$,抛物线 $y^2=2px$ 或 $x^2=2py$
6. 圆锥曲线的焦点、准线、离心率等性质
7. 空间向量的加法、数乘、向量的模
8. 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向量的混合积
9. 向量的坐标表示:$(a,b,c)$,向量的模 $\sqrt{a^2+b^2+c^2}$
10.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x,y,z)$ 与其相邻三个坐标面围成的单位体积为$\frac{1}{6}$。

以上只是解析几何的一部分结论,还有许多其他结论和定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查阅和学习。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第一局部:直线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α(1)定义:直线l 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向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2)范围:︒<≤︒1800α2.斜率: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αtan =k〔1〕.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

〔2〕.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并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直线垂直于x 轴时,其斜率不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直线的有关问题时,应考虑到斜率的存在与不存在这两种情况,否那么会产生漏解。

〔3〕设经过),(11y x A 和),(22y x B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 , 那么当21x x ≠时,2121tan x x y y k --==α;当21x x =时,o90=α;斜率不存在;二、直线的方程 1.点斜式:直线上一点P 〔x 0,y 0〕及直线的斜率k 〔倾斜角α〕求直线的方程用点斜式:y-y 0=k(x-x 0)注意: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0x x =;2.斜截式:假设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 轴焦点的纵坐标〕为b ,斜率为k ,那么直线方程:b kx y +=;特别地,斜率存在且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kx y = 注意:正确理解“截距〞这一概念,它具有方向性,有正负之分,与“距离〞有区别。

3.两点式:假设直线经过),(11y x 和),(22y x 两点,且〔2121,y y x x ≠≠那么直线的方程:121121x x x x y y y y --=--;注意:①不能表示与x 轴和y 轴垂直的直线;②当两点式方程写成如下形式0))(())((112112=-----x x y y y y x x 时,方程可以适应在于任何一条直线。

4截距式:假设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 ,b 〔0,0≠≠b a 〕那么直线方程:1=+bya x ; 注意:1〕.截距式方程表不能表示经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完整版)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公式大全一、直线方程1. 点斜式:y y1 = m(x x1),其中m是直线的斜率,(x1, y1)是直线上的一个点。

2. 斜截式:y = mx + b,其中m是直线的斜率,b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3. 一般式:Ax + By + C = 0,其中A、B、C是常数。

二、圆的方程1. 标准式:(x a)2 + (y b)2 = r2,其中(a, b)是圆心的坐标,r是圆的半径。

2. 一般式:x2 + y2 + Dx + Ey + F = 0,其中D、E、F是常数。

三、椭圆的方程1. 标准式:((x h)2/a2) + ((y k)2/b2) = 1,其中(a, b)是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h, k)是椭圆中心的坐标。

2. 一般式:((x h)2/a2) + ((y k)2/b2) 1 = 0,其中(a, b)是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h, k)是椭圆中心的坐标。

四、双曲线的方程1. 标准式:((x h)2/a2) ((y k)2/b2) = 1,其中(a, b)是双曲线的实轴和虚轴,(h, k)是双曲线中心的坐标。

2. 一般式:((x h)2/a2) ((y k)2/b2) 1 = 0,其中(a, b)是双曲线的实轴和虚轴,(h, k)是双曲线中心的坐标。

五、抛物线的方程1. 标准式:y2 = 4ax,其中a是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2. 一般式:y2 = 4ax + b,其中a是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b是抛物线在y轴上的截距。

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 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计算直线到圆心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关系。

如果d < r,直线与圆相交;如果d = r,直线与圆相切;如果d > r,直线与圆相离。

2. 直线与圆的交点:解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得到两个交点的坐标。

七、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1. 判定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高二 解析几何常用公式大全

高二 解析几何常用公式大全

第三部分 解析几何常用公式、结论汇总 1. 斜率公式2121y y k x x -=-(111(,)P x y 、222(,)P x y ).2 .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2)斜截式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3)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y y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4)截距式 1x ya b+=(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 (5)一般式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3. 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①121212||,ll k k b b ⇔=≠; ②12121ll k k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①11112222||A B C ll A B C ⇔=≠;②1212120ll A A B B ⊥⇔+=;4. 夹角公式 (1)2121tan ||1k k k k α-=+.(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2)12211212tan ||A B A B A A B B α-=+.(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与l 2的夹角是2π.5.1l 到2l 的角公式(1)2121tan 1k k k k α-=+.(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2)12211212tan A B A B A A B B α-=+.(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到l 2的角是2π.6.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y y k x x -=-(除直线0x x =),其中k 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0A x x B y y -+-=,其中,A B 是待定的系数.(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除2l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 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0Ax By λ++=(0λ≠),λ是参变量.(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A ≠0,B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0Bx Ay λ-+=,λ是参变量.7 .点到直线的距离d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8.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直线:0l Ax By C ++=,则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若0B≠,当B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上方的区域;当B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下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上,异号在下.若0B=,当A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右方的区域;当A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左方的区域. 简言之,同号在右,异号在左.9.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曲线111222:()()0C A x B y C A x B y C ++++=(12120A A B B ≠),则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10. 圆的四种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222()()x a y b r -+-=.(2)圆的一般方程 220xy Dx Ey F ++++=(224D E F +->0).(3)圆的参数方程 cos sin x a r y b r θθ=+⎧⎨=+⎩.(4)圆的直径式方程 1212()()()()0x x x x y y y y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11(,)A x y 、22(,)B x y ).11. 圆系方程(1)过点11(,)A x y ,22(,)B x y 的圆系方程是1212112112()()()()[()()()()]0x x x x y y y y x x y y y y x x λ--+--+-----=1212()()()()()0x x x x y y y y ax by c λ⇔--+--+++=,其中0ax by c ++=是直线AB 的方程,λ是待定的系数.(2)过直线l:Ax By C ++=与圆C:220x y Dx E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0x y Dx Ey F Ax By C λ+++++++=,λ是待定的系数. (3) 过圆1C :221110x y D x E y F ++++=与圆2C :222220x y D x E 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22111222()0x y D x E yF x y D x E y F λ+++++++++=,λ是待定的系数.1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00(,)P x y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若d=d r >⇔点P 在圆外;d r =⇔点P 在圆上;d r <⇔点P 在圆内.1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0<∆⇔⇔>相离r d ; 0=∆⇔⇔=相切r d ;0>∆⇔⇔<相交r d .其中22BA C Bb Aa d+++=.14.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d O O =21条公切线外离421⇔⇔+>r r d ; 条公切线外切321⇔⇔+=r r d ;条公切线相交22121⇔⇔+<<-r r d r r ; 条公切线内切121⇔⇔-=r r d ; 无公切线内含⇔⇔-<<210r r d .15.圆的切线方程 (1)已知圆220xy Dx Ey F ++++=.①若已知切点00(,)x y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0000()()022D x xE y y x x y yF ++++++=.当00(,)x y 圆外时, 0000()()022D x xE y y x x y yF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 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00()y y k x x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 ,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 轴的切线.③斜率为k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y kx b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 ,必有两条切线.(2)已知圆222xy r +=.①过圆上的000(,)P x y 点的切线方程为200x x y y r +=;②斜率为k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y kx =±16.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参数方程是cos sin x a y b θθ=⎧⎨=⎩.17.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焦半径公式)(21c a x e PF +=,)(22x ca e PF -=.18.椭圆的的内外部(1)点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内部2200221x y a b ⇔+<.(2)点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外部2200221x y a b⇔+>.19. 椭圆的切线方程(1)椭圆22221(0)x y a b a b+=>>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2)过椭圆22221(0)x y a b a b+=>>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3)椭圆22221(0)x y a b a b+=>>与直线0Ax By C ++=相切的条件是22222A aB b c +=.20.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焦半径公式21|()|a PF e x c =+,22|()|a PF e x c=-.21.双曲线的内外部(1)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内部2200221x y a b ⇔->.(2)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外部2200221x y a b⇔-<.22.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1)若双曲线方程为12222=-b y a x ⇒渐近线方程:22220x y a b -=⇔x a by ±=.(2)若渐近线方程为x a by ±=⇔0=±b y a x ⇒双曲线可设为λ=-2222by a x . (3)若双曲线与12222=-b y a x 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λ=-2222by a x (0>λ,焦点在x 轴上,0<λ,焦点在y 轴上).23. 双曲线的切线方程(1)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2)过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3)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与直线0Ax By C ++=相切的条件是22222A aB b c -=.24. 抛物线px y 22=的焦半径公式抛物线22(0)y px p =>焦半径02p CF x =+. 过焦点弦长p x x px p x CD ++=+++=212122. 25.抛物线px y 22=上的动点可设为P ),2(2y py 或或)2,2(2pt pt P P (,)x y ,其中 22y px = .26.二次函数2224()24b ac b y ax bx c a x a a-=++=++(0)a ≠的图象是抛物线:(1)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2)焦点的坐标为241(,)24b ac b a a -+-;(3)准线方程是2414ac b y a--=. 27.抛物线的内外部 (1)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y px p =>的内部22(0)y px p ⇔<>.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y px p =>的外部22(0)y px p ⇔>>.(2)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y px p =->的内部22(0)y px p ⇔<->.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y px p =->的外部22(0)y px p ⇔>->.(3)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x py p =>的内部22(0)x py p ⇔<>.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xpy p =>的外部22(0)x py p ⇔>>.(4) 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x py p =>的内部22(0)x py p ⇔<>.点00(,)P x y 在抛物线22(0)x py p =->的外部22(0)x py p ⇔>->.28. 抛物线的切线方程 (1)抛物线px y 22=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y y p x x =+.(2)过抛物线px y 22=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00()y y p x x =+.(3)抛物线22(0)y px p =>与直线0Ax By C ++=相切的条件是22pB AC =.29.两个常见的曲线系方程 (1)过曲线1(,)0f x y =,2(,)0f x y =的交点的曲线系方程是12(,)(,)0f x y f x y λ+=(λ为参数).(2)共焦点的有心圆锥曲线系方程22221x y a k b k+=--,其中22max{,}k a b <.当22min{,}k a b >时,表示椭圆; 当2222min{,}max{,}ab k a b <<时,表示双曲线.30.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AB =1212||||AB x x y y =-=-A ),(),,(2211y x B y x ,由方程⎩⎨⎧=+=0)y ,x (F b kx y 消去y 得到02=++c bx ax ,0∆>,α为直线AB 的倾斜角,k 为直线的斜率). 31.圆锥曲线的两类对称问题(1)曲线(,)0F x y =关于点00(,)P x y 成中心对称的曲线是00(2-,2)0F x x y y -=.(2)曲线(,)0F x y =关于直线0Ax By C ++=成轴对称的曲线是22222()2()(,)0A Ax By C B Ax By C F x y A B A B ++++--=++.32.“四线”一方程 对于一般的二次曲线220Ax Bxy Cy Dx Ey F +++++=,用0x x 代2x ,用0y y 代2y ,用002x y xy +代xy ,用02x x +代x ,用02y y+代y 即得方程 0000000222x y xy x x y yAx x B Cy y D E F ++++⋅++⋅+⋅+=,曲线的切线,切点弦,中点弦,弦中点方程均是此方程得到.。

高中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高中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高中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1. 平行线:
a. 如果两条直线l和m都不存在相交点,则两条直线平行,记作
l⊥m。

2. 垂直线:
a. 如果l和m是两条直线,依次成一定关系,其中一条不与两条直线垂直,则记作:l∥m。

3. 中垂线:
a. 如果AB是一个两边均相等的三角形的边,那么以边AB为直径的圆的切线称为中垂线,记为MN,一般以AB的中点O作为圆心,则中垂线的一般方程为:y=x tan A/2+k。

4. 直角三角形:
a. 直角三角形由两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组成,直角三角形有两个特性:斜腰两边乘积等于直角腰;斜腰平方等于两直腰之和。

5. 梯形:
a. 梯形由两条平行边、两条斜边组成,梯形有两个特性:四边中两个对角线之积等于对应对边之积;两腰之和等于斜边。

6. 双曲线:
a. 双曲线是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的曲线,它有一个特点:双曲线的抛物线式满足关系x^2/a^2 - y^2/b^2 = 1。

7. 伯努利曲线:
a. 伯努利曲线是一类双曲线,它有两条渐近线,它的抛物线方程式满足y^2 = x^3 + ax + b。

8. 圆的方程式:
a. 如果O为圆心,则圆的方程式可写成:(x-x_0)^2 +(y-y_0)^2 = r^2,其中r为圆的半径,x_0和y_0分别为圆心的横纵坐标。

高三解析几何总结知识点

高三解析几何总结知识点

高三解析几何总结知识点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运用坐标系和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

在高三阶段,解析几何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对高三解析几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以例题进行说明。

一、直线的方程1. 一般式方程:Ax + By + C = 02. 点斜式方程:y - y₁ = k(x - x₁)3. 两点式方程:(y - y₁)/(x - x₁) = (y₂ - y₁)/(x₂ - x₁)例题:已知直线L过点A(3,-2),斜率为2,求直线L的方程。

解:利用点斜式方程,代入已知条件可得:y - (-2) = 2(x - 3)化简得:y + 2 = 2x - 6转化为一般式方程:2x - y + 8 = 0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2x - y + 8 = 0。

二、直线的位置关系1. 平行关系: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

2. 垂直关系: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

3. 直线的交点:联立两条直线的方程,求解方程组得到交点坐标。

例题:已知直线L₁的方程为3x - y + 5 = 0,直线L₂过点B(1, 4)且与L₁垂直,求直线L₂的方程。

解:根据L₁的一般式方程,可以得到L₁的斜率为3。

由于L₂与L₁垂直,故L₂的斜率为-1/3。

利用点斜式方程可得:y - 4 = -1/3(x - 1)化简得:3y - 12 = -x + 1转化为一般式方程:x + 3y - 13 = 0所以直线L₂的方程为x + 3y - 13 = 0。

三、直线的距离和垂足1. 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 |Ax₀ + By₀ + C|/√(A² + B²)2. 直线的垂足:垂直于直线的直线与给定直线的交点。

例题: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2x - 3y + 6 = 0,点P(4, -2),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和直线L的垂足的坐标。

解: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代入已知条件可得:d = |2(4) - 3(-2) + 6|/√(2² + (-3)²)化简得:d = 4/√13所以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4/√13。

数学解析几何二级结论公式

数学解析几何二级结论公式

数学解析几何二级结论公式一、椭圆部分。

1. 焦半径公式。

- 对于椭圆frac{x^2}{a^2}+frac{y^2}{b^2} = 1(a>b>0),设F_1,F_2为左右焦点,P(x,y)为椭圆上一点。

- 当P在椭圆上时,| PF_1|=a + ex,| PF_2|=a - ex(其中e=(c)/(a),c=√(a^2)-b^{2})。

- 对于椭圆frac{y^2}{a^2}+frac{x^2}{b^2} = 1(a>b>0),设F_1,F_2为上下焦点,P(x,y)为椭圆上一点。

- | PF_1|=a+ey,| PF_2|=a - ey(其中e=(c)/(a),c=√(a^2)-b^{2})。

2. 椭圆的切线方程。

- 过椭圆frac{x^2}{a^2}+frac{y^2}{b^2} = 1上一点P(x_0,y_0)的切线方程为frac{x_0x}{a^2}+frac{y_0y}{b^2} = 1。

- 过椭圆frac{y^2}{a^2}+frac{x^2}{b^2} = 1上一点P(x_0,y_0)的切线方程为frac{y_0y}{a^2}+frac{x_0x}{b^2} = 1。

3. 中点弦结论(点差法)- 设椭圆frac{x^2}{a^2}+frac{y^2}{b^2} = 1(a>b>0),弦AB的中点为M(x_0,y_0)。

- 设A(x_1,y_1),B(x_2,y_2),将A、B两点代入椭圆方程相减得:k_AB=-frac{b^2x_0}{a^2y_0}(k_AB为弦AB的斜率)。

二、双曲线部分。

1. 焦半径公式。

- 对于双曲线frac{x^2}{a^2}-frac{y^2}{b^2} = 1,设F_1,F_2为左右焦点,P(x,y)为双曲线上一点。

- 当P在双曲线右支上时,| PF_1|=ex + a,| PF_2|=ex - a(其中e=(c)/(a),c=√(a^2)+b^{2})。

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几何图形的坐标表示方法和相关性质。

在解析几何中,使用了一系列经典的基本公式,本文将对这些公式进行详细解析。

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在解析几何中,经常需要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P(x_1,y_1)$ 和 $Q(x_2,y_2)$,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d=\sqrt{(x_2-x_1)^2+(y_2-y_1)^2}$$其中 $d$ 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两点横、纵坐标的差值平方相加,再开方即可。

二、两点间中点公式在解析几何中,还需要计算两点间的中点。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P(x_1,y_1)$ 和 $Q(x_2,y_2)$,它们的中点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rac{x_1+x_2}{2},\frac{y_1+y_2}{2})$$这个公式的计算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将两点横、纵坐标分别求出平均值,即可得到中点的坐标。

三、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在解析几何中,还需要计算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

对于一条直线 $ax+by+c=0$ 和一个点 $P(x_0,y_0)$,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d=\frac{|ax_0+by_0+c|}{\sqrt{a^2+b^2}}$$其中 $d$ 表示点 $P$ 到直线的距离。

这个公式的计算方法稍微有些复杂,但是可以通过向量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四、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公式在解析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用一条直线的方程表示它的位置关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直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这条直线的方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y=kx+b$$这个公式非常简单明了,如果已知一条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则可以用这个公式求出它的方程。

五、两条直线的交点公式在解析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求出两条直线的交点,以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

对于一条直线 $y=k_1x+b_1$ 和另一条直线$y=k_2x+b_2$,它们的交点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rac{b_2-b_1}{k_1-k_2},\frac{k_1b_2-k_2b_1}{k_1-k_2})$$这个公式的计算方法稍微有些复杂,需要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后,解出它们的交点坐标。

高中数学中的解析几何的常用结论

高中数学中的解析几何的常用结论

解析几何的常用结论一.有关椭圆的经典结论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方程 范围 顶点轴长焦点焦距 对称性离心率1.椭圆的两焦点分别为12,F F ,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以下结论成立:(1)第一定义:122PF PF a +=; (2)焦半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a c PF a c -≤≤+;(3)2212b PF PF a ≤⋅≤;2.设P 点是椭圆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12,F F 为其焦点,记12F PF θ∠=,则(1)2122||||1cos b PF PF θ=+;(2)焦点三角形的面积: 122||=tan 2PF F P S c y b θ∆=;(3)当P 点位于短轴顶点处时,θ最大,此时12PF F S ∆也最大;3.有关22b a-的经典结论(1).AB 是椭圆22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22OM AB b k k a⋅=-.(2).椭圆的方程为22221x y a b+=(a >b >0),12,A A 为椭圆的长轴顶点,P 点是椭圆上异于长轴顶点的任一点,则有1222PA PA b K K a=-(3). 椭圆的方程为22221x y a b+=(a >b >0),12,B B 为椭圆的短轴顶点,P 点是椭圆上异于短轴顶点的任一点,则有1222PB PB b K K a=-(4). 椭圆的方程为22221x y a b+=(a >b >0),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P 点是椭圆上异于,A B 两点的任一点,则有22PA PBb K K a=-4. 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叫通经,其长度为ab 225. 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出发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必经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6. 椭圆内接矩形最大面积:2ab .二.有关双曲线的经典结论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方程 范围 顶点轴长焦点焦距 对称性 离心率渐近线方程1.设P 点是双曲线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 1、F 2为其焦点记12F PF θ∠=,则(1)2122||||1cos b PF PF θ=-. (2)焦点三角形的面积 122||=cot 2PF F P S c y b θ∆=.2.有关22b a的经典结论(1)AB 是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22OM AB b k k a⋅=,即2020ABb x K a y =。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总结(非常全)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第一部分:直线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α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x轴正向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α,其范围为0≤α<180度。

2.斜率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表示为k=tanα。

1)倾斜角为90度的直线没有斜率。

2)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并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其斜率不存在,因此在研究直线的有关问题时,应考虑到斜率的存在与不存在这两种情况,否则会产生漏解。

3)设经过A(x1,y1)和B(x2,y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则当x1≠x2时,k=(y1-y2)/(x1-x2);当x1=x2时,斜率不存在。

二、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已知直线上一点P(x,y)及直线的斜率k(倾斜角α),求直线的方程,可以用点斜式表示为y-y1=k(x-x1)。

需要注意的是,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x=x1.2.斜截式若已知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轴焦点的纵坐标)为b,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kx+b。

特别地,斜率存在且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y=kx。

需要正确理解“截距”这一概念,它具有方向性,有正负之分,与“距离”有区别。

3.两点式若已知直线经过(x1,y1)和(x2,y2)两点,且(x1≠x2,y1≠y2),则直线的方程为(y-y1)/(x-x1)=(y2-y1)/(x2-x1)。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表示与x轴和y轴垂直的直线。

4.截距式若已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b(a≠0,b≠0),则直线方程为xy/a + y/b = 1.需要注意的是,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经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5.一般式任何一条直线方程均可写成一般式:Ax+By+C=0(A、B不同时为零)。

反之,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首先,我们需要指出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可以化为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但一般式不一定能化为特殊形式,这取决于系数A、B、C是否为零。

[高中解析几何公式]解析几何公式

[高中解析几何公式]解析几何公式

[高中解析几何公式]解析几何公式解析几何公式(一)1.倾斜角( )2.斜率(刻画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1) (2) 【在、上单调递增】3.直线的方程:(1)斜截式:(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2)点斜式:(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3)两点式:(不能表示两种直线)(4)截距式:(不能表示y=kx,三种直线)(5)一般式:(其中A、B不同时为零)4.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列表如下:平行且重合且垂直5. 到角和夹角:设,(1) 到角: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重合时所转的角当k1,k2都存在且k1k2 -1时,到的角为,则;(2)夹角:和相交构成的四个角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简称夹角当k1,k2都存在且k1k2 -1时,与的夹角为,则6.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P 到的距离 .7.平行线间距离公式两平行线与之间的距离为 .8.若A ,P(x,y)P在直线AB上,且P分有向线段AB所成的比为,定比,则9.两点间距离:若,则特别地:轴,则轴,则10.直线系方程(1)平行直线系与(2)垂直直线系与(3)过已知点的直线系(不包括)11.线性规划(1)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如果(A0)则点在直线右侧;如果(A0)则点在直线左侧;如果(A0)则点在直线上(2)线性规划: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值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可行域12.圆(一)圆方程常见形式:(1)标准式:(__a)2+(y-b)2=r2(R0),其中(a,b)为圆心,r为半径;(2)一般式:x2+y2+Dx+Ey+F=0,配方得:(3)参数式:(__a)2+(y-b)2=R2(R0)的参数式为:,为参数圆与二元二次方程一一对应,这些二元二次方程方程特征为:(1)二次项中无xy交叉项;(2)x2,y2项前面系数相等;(3)x,y的一次项系数D,E及常数项F满足D2+E2-4F0(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解析几何公式(二)1.第一定义椭圆:若F1 F2是两定点,P为动点,且( 为常数)则P点的轨迹是椭圆(当时,则P点的轨迹是线段)双曲线:若F1 F2是两定点,( 为常数),则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当时,则P点的轨迹是射线)2.第二定义椭圆:若F1为定点,l为定直线,动点P到F1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0e1),则P点的轨迹是椭圆双曲线:若动点P到定点F与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e1),则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3.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标准方程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范围,,对称性关于轴、轴、原点对称(原点为中心)顶点四个顶点A 、A 、B 、B焦点F (-c,0),F (c,0)F (0,-c),F (0,c)轴长轴|A A |=2a,短轴|B B |=2b离心率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离心率越小,椭圆越圆(反记法)准线=通径通径长焦准距4.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标准方程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范围或或对称性关于轴、轴、原点对称(原点为中心)顶点A(-a,0) B(a,0)A(0,-a), B(0,a)焦点F (-c,0),F (c,0)F (0,-c),F (0,c)轴实轴长|A A |=2a,虚轴长|B B |=2b,焦点在实轴上离心率离心率越大,双曲线越开阔准线=准线垂直于实轴,且在两顶点的内侧准线垂直于实轴,且在两顶点的内侧渐近线通径通径长焦准距5.焦半径:(1) 椭圆:或(负半轴) 或(正半轴)焦半径范围(1) 双曲线:(长) (短)焦半径范围6.焦半径之积(1)椭圆:(2)双曲线:7.焦点三角形面积S = (椭圆)S = (双曲线)8.弦长公式:9.补充知识:1具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系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 ,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2等轴双曲线:当离心率两渐近线互相垂直,分别为y= ,此时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可设为3.优美椭圆和优美双曲线(1)我们把离心率等于黄金比的椭圆称为优美椭圆,设为优美椭圆,F、A分别为它的左焦点和右顶点,B是它的短轴的一个端点,则有:(2)我们把离心率等于黄金比倒数即的双曲线称为优美双曲线,设为优美双曲线,F、A分别为它的左焦点和右顶点,B是它的虚轴的一个端点,则有:3. 共轭双曲线:我们把“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定义为原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与特征1:具有共同渐近线特征2:焦距相等特征3:解析几何公式(三)(二)抛物线(一)定义:到定点F与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即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e=1)(二)图形:(三)基本性质:方程:;焦点:,通径;准线:;焦半径:过焦点的弦长通径最短注意:抛物线上的动点可设为P 或P (四)抛物线的重要性质:已知AB是抛物线的焦点弦,F为抛物线的焦点,A B (1)(2)|AB|= 为直线AB与x轴的夹角(3)S△AOB= (4) 为定值(5)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6)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7) (8)连接焦点和准线上任意一点的线段被y轴平分(三角形中位线)。

高中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高中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高中解析几何公式大全1. 平面解析几何公式1.1 直线方程- 一般式直线方程:$Ax + By + C = 0$- 点斜式直线方程:$y - y_1 = k(x - x_1)$- 两点式直线方程:$\frac{x - x_1}{x_2 - x_1} = \frac{y -y_1}{y_2 - y_1}$1.2 距离公式- 两点间距离公式:$AB = \sqrt{(x_2 - x_1)^2 + (y_2 - y_1)^2}$1.3 中点公式- 两点中点公式:$M\left(\frac{x_1+x_2}{2},\frac{y_1+y_2}{2}\right)$1.4 斜率公式- 直线斜率公式:$k = \frac{y_2 - y_1}{x_2 - x_1}$1.5 垂直/平行线判定公式- 斜率相乘为-1时,两直线垂直;斜率相等时,两直线平行2. 空间解析几何公式2.1 点和向量坐标表示- 一点坐标:$P(x, y, z)$- 向量坐标:$\vec{AB}=(x_2 - x_1, y_2 - y_1, z_2 - z_1)$2.2 向量公式- 两点连线向量:$\vec{AB}=(x_2 - x_1, y_2 - y_1, z_2 - z_1)$ - 向量加法:$\vec{AB} + \vec{BC} = \vec{AC}$- 向量数量积:$\vec{a} \cdot \vec{b} = ab\cos\theta$2.3 平面方程- 法线向量公式:$ax + by + cz + d = 0$2.4 空间距离公式- 两点间距离公式:$AB = \sqrt{(x_2 - x_1)^2 + (y_2 - y_1)^2 + (z_2 - z_1)^2}$3. 圆的解析几何公式3.1 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x - a)^2 + (y - b)^2 = r^2$3.2 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x^2 + y^2 + Dx + Ey + F = 0$3.3 切线公式- 点与圆的切线公式:$y - y_1 = k(x - x_1) \pm \sqrt{r^2 - (x - x_1)^2}$以上是一些高中解析几何中常用的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解析几何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解析几何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平面和空间中的几何图形。

它以坐标系为基础,通过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

在高中数学中,解析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下面是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总结。

1.一次函数的标准方程对于一次函数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可以得到它的标准方程为Ax + By + C = 0,其中A = -k,B = 1,C = -b。

通过标准方程可以求得直线的斜率、截距等信息。

2.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直线方程为Ax+By+C=0,点P(x1,y1)到该直线的距离为d=,Ax1+By1+C,/√(A^2+B^2)。

3.直线的倾斜角的求解对于斜率为k的直线,其倾斜角θ满足tanθ = k。

4.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两条直线斜率分别为k1和k2,如果k1=k2,则两条直线平行;如果k1*k2=-1,则两条直线垂直。

5.圆的标准方程设圆的圆心为C(h,k),半径为r,则圆的标准方程为(x-h)^2+(y-k)^2=r^26.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两点A(x1,y1)和B(x2,y2),则两点之间的距离d=√((x2-x1)^2+(y2-y1)^2)。

7.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直线方程为Ax+By+C=0,点P(x0,y0)到该直线的距离为d=,Ax0+By0+C,/√(A^2+B^2)。

8.点在直线上的条件对于一条直线Ax+By+C=0,如果点P(x,y)满足该方程,则点P在直线上。

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于一条直线Ax+By+C=0和圆(x-h)^2+(y-k)^2=r^2,可以通过判别式D=,Ah+Bk+C,/√(A^2+B^2)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当D>r时,直线与圆相离;当D=r时,直线与圆相切;当D<r时,直线与圆相交。

10.两圆的位置关系对于两个圆(x-h1)^2+(y-k1)^2=r1^2和(x-h2)^2+(y-k2)^2=r2^2,可以通过判别式D=√((h1-h2)^2+(k1-k2)^2)来判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归纳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归纳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归纳高中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平面和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位置关系。

以下是对高中解析几何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平面解析几何1. 点:平面上的点用坐标系表示,有序数对(x, y)表示。

2. 直线:直线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常数,A和B不同时为0。

3. 圆:圆的标准方程为(x - h)²+ (y - k)²= r²,其中(h, k)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4.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椭圆: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²/a²+ y²/b²= 1,其中a为半长轴,b为半短轴。

-双曲线: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²/a²- y²/b²= 1,其中a为实轴半长,b为虚轴半长。

-抛物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²= 4ax或x²= 4ay,其中a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二、空间解析几何1. 点:空间中的点用坐标系表示,有序数对(x, y, z)表示。

2. 直线:空间直线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D为常数,A、B、C不同时为0。

3. 平面:平面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D为常数,A、B、C 不同时为0。

4. 空间几何体:包括立方体、球、锥体、柱体等。

三、解析几何的基本公式和性质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 |Ax1 + By1 + C| / √(A²+ B²),其中(x1, y1)为点的坐标。

2. 点到直线的距离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点到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3. 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公式:解直线方程组,得到交点的坐标。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相交、相切或相离。

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相交、相切或相离。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坐标和方程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解析几何的主要知识点。

一、直线1、直线的倾斜角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0, π),倾斜角α的正切值tanα称为直线的斜率k。

当倾斜角为π/2 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2、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y y₁= k(x x₁),其中(x₁, y₁)是直线上的一点,k 是直线的斜率。

(2)斜截式:y = kx + b,其中 k 是斜率,b 是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y y₁)/(y₂ y₁) =(x x₁)/(x₂ x₁),其中(x₁, y₁)和(x₂, y₂)是直线上的两个点。

(4)截距式:x/a + y/b = 1,其中 a 是直线在 x 轴上的截距,b 是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5)一般式:Ax + By + C = 0(A、B 不同时为 0)(1)平行:两条直线斜率相等且截距不相等,即 k₁= k₂且 b₁≠ b₂;或者两条直线的一般式中,A₁B₂ A₂B₁= 0 且 A₁C₂A₂C₁≠ 0 。

(2)垂直:两条直线斜率的乘积为-1,即 k₁k₂=-1 ;或者两条直线的一般式中,A₁A₂+ B₁B₂= 0 。

4、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 P(x₀, y₀)到直线 Ax + By + C = 0 的距离为 d =|Ax₀+By₀+ C| /√(A²+ B²)二、圆1、圆的标准方程(x a)²+(y b)²= r²,其中(a, b)是圆心坐标,r 是圆的半径。

2、圆的一般方程x²+ y²+ Dx + Ey + F = 0 (D²+ E² 4F > 0),圆心坐标为(D/2, E/2),半径为 r =√(D²+ E² 4F) / 2 。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相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即 d < r 。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2《解析几何》常用公式结论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2《解析几何》常用公式结论

高中数学必修2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tan k α=,当α∈[0°,90°)时,斜率k ∈[0,+∞);当α∈(90°,180°)时,斜率k ∈(-∞,0)。

过两点111(,)P x y 、222(,)P x y 的直线斜率公式:2121y y k x x -=-.2、直线的五种方程:⑴点斜式:00()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00(,)P x y ,且斜率为k ).⑵斜截式:y kx b =+(k 为直线的斜率,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⑶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 (12y y ≠且12x x ≠)(111(,)P x y 、222(,)P x y ).⑷截距式:1x ya b+=(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且0a b ≠、)⑸一般式: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3、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等价关系:(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则①121212||,l l k k b b ⇔=≠②12l l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①11112122112212220A B C l ||l A B A B C C A B C ⇔=≠-=≠或且B B ;②121l l A ⊥⇔4、五种常用直线系方程:⑴斜率为k 的直线系方程为:y kx b =+(k 为常数,b 为参数;).⑵过定点()00,M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y y k x x -=-及0x x =⑶与直线0Ax By C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0Ax By λ++=(C λ≠)⑷与直线0Ax By C ++=垂直的直线系方程为:0Bx Ay λ-+=(λ⑸过直线1111A B C 0l x y ++=:和2222A B C 0l x y ++=:()()111222A B C A B C 0x y x y λ+++++=(不含2l)(λ为参数) 5、两点间距离公式:12PP |111(,)P x y 、特别的:点(,)P x y 到坐标原点(0,0)O 的距离为:||OP=6、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点00(,)P x y ,直线l :Ax By++7、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d =(直线1l :10Ax By C ++=,2l :8、光的反射定律:。

高中必修二解析几何公式

高中必修二解析几何公式

一 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y y k x x -=-(除直线0x x =),其中k 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0A x x B y y -+-=,其中,A B 是待定的系数.是待定的系数.(2)(2)共点直线系方程: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l +++++=(除2l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是待定的系数.(3)(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 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0Ax By l ++=(0l ¹),λ是参变量.参变量.(4)(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 (A (A≠≠0,B ≠0)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0Bx Ay l -+=,λ是参变量.是参变量.二 点到直线的距离0022||Ax By C d A B++=+(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 三 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直线:0l Ax By C ++=,则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若0B ¹,当B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上方的区域;当B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下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上,异号在下.若0B =,当A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右方的区域;当A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左方的区域. 简言之,同号在右,异号在左.四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曲线111222:()()0C A x B y C A x B y C ++++=(12120A A B B ¹),则,则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 .五 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222()()x a y b r -+-=. (2)圆的一般方程 220x y Dx Ey F ++++=(224D E F +->0).(3)圆的参数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cos sin x a r y b r qq =+ìí=+î.(4)圆的直径式方程 1212()()()()0x x x x y y y y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11(,)A x y 、22(,)B x y ).六 圆系方程(1)(1)过点过点11(,)A x y ,22(,)B x y 的圆系方程是的圆系方程是1212112112()()()()[()()()()]0x x x x y y y y x x y y y y x x l --+--+-----= 1212()()()()()0x x x x y y y y ax by c l Û--+--+++=,其中0a x b y c ++=是直线AB 的方程的方程,,λ是待定的系数.是待定的系数. (2)(2)过直线过直线l :0Ax By C ++=与圆C :220x y Dx E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0x y Dx Ey F Ax By C l +++++++=,λ是待定的系数.是待定的系数.(3) (3) 过圆过圆1C :221110x y D x E y F ++++=与圆2C :222220x y D x E 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22111222()0x y D x E y F x y D x E y F l +++++++++=,λ是待定的系数.系数.七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00(,)P x y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若2200()()d a x b y =-+-,则,则d r >Û点P 在圆外在圆外;;d r =Û点P 在圆上在圆上;;d r <Û点P 在圆内在圆内. .八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0<D ÛÛ>相离r d ;0=D ÛÛ=相切r d ;0>D ÛÛ<相交r d .其中22BA CBb Aa d +++=. 九 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dO O =21条公切线外离421ÛÛ+>r r d ;条公切线外切321ÛÛ+=r r d ;条公切线相交22121ÛÛ+<<-r r d r r ;条公切线内切121ÛÛ-=r r d ;无公切线内含ÛÛ-<<210r r d .十 圆的切线方程(1)(1)已知圆已知圆220x y Dx Ey F ++++=.①若已知切点00(,)x y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 0000()()022D x x E y y x x y y F ++++++=. 当00(,)x y 圆外时圆外时, , 0000()()022D x x E y y x x y y F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的切点弦方程.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00()y y k x x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 ,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 轴的切线.轴的切线. ③斜率为k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y kx b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 ,必有两条切线.,必有两条切线.(2)(2)已知圆已知圆222222x y r +=.①过圆上的000(,)P x y 点的切线方程为2200x x y y r +=; ②斜率为k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21y kx r k =±+.。

解析几何的经典结论

解析几何的经典结论

有关解析几何的经典结论一、椭 圆1. 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2. 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3. 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4. 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5.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 6.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外 ,则过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7.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2F PF S b γ∆=.8. 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焦半径公式:10||MF a ex =+,20||MF a ex =-(1(,0)F c - , 2(,0)F c 00(,)M x y ).9.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A 1、A 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 1P 和A 2Q 交于点M ,A 2P 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11. AB 是椭圆22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22OM AB b k k a ⋅=-,即0202y a x b K AB -=。

12.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内,则被Po 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13.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内,则过Po 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22002222x x y yx y a b a b+=+. 二、双曲线1. 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内角.2. 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内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3. 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交.4. 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内切:P 在右支;外切:P 在左支)5.若0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x y a b -=(a >0,b >0)上,则过0P 的双曲线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 6.若0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0)外 ,则过Po 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7.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o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12F PF γ∠=,则双曲线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2F PFS b co γ∆=.8.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o )的焦半径公式:(1(,0)F c - , 2(,0)F c当00(,)M x y 在右支上时,10||MF ex a =+,20||MF ex a =-.当00(,)M x y 在左支上时,10||MF ex a =-+,20||MF ex a =--9. 设过双曲线焦点F 作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P 、Q 两点,A 为双曲线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双曲线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10. 过双曲线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 、Q, A 1、A 2为双曲线实轴上的顶点,A 1P 和A 2Q 交于点M ,A 2P 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 11.AB 是双曲线22221x y a b -=(a >0,b >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0202y a x b K K AB OM =⋅,即22y a x b K 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所求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00,x y ,则'PP 的中点00,22a x b y ++⎛⎫
⎪⎝⎭一定在直线0Ax By C ++=上,且直线'PP 与直线0Ax By C ++=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即0
01y b A x a B -⎛⎫
⋅-=- ⎪-⎝⎭
,联立解出对称点'P ()00,x y 。

⑷直线关于直线对称:
直线关于直线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直线对称解决,在1l 上任取两点1P 、2P ,求出1P 、2P 关于l 的对称点1P ‘

2P ‘,再用两点式求出1l 关于l 对称的直线2l 的方程。

10、圆的两种方程:⑴圆的标准方程 222
()()x a y b r -+-=(圆心为(,)a b ,半径为r ).
⑵圆的一般方程 2
2
0x y Dx Ey F ++++= (22
40D E F +->).
(圆心为(,)22
D E
--,半径为2
r =

11、圆系方程:
⑴过直线l :0Ax By C ++=与圆C :2
2
0x y Dx E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
22()0x y Dx Ey F Ax By C λ+++++++=,λ是待定的系数.
⑵过圆1C :22
1110x y D x E y F ++++=与圆2C :222220x y D x E 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22111222()0x y D x E y F x y D x E y F λ+++++++++=,λ是待定的系数.
⑶过两个相交圆公共点的直线方程的求法:只需将两圆的方程相减,消去2
2
x y 、,即可得到所求方程。

1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00(,)P x y 与圆2
2
2
)()(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若d =
d r >⇔点P 在圆外;d r =⇔点P 在圆上;d r <⇔点P 在圆内.
13、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直线l :0=++C By Ax 与圆2
2
2
)()(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判断的两种方法(常用方法⑴): ⑴设圆心(,)a b 到直线l 的距离2
2
B
A C
Bb Aa d +++=
,则d r d r d r >⇔=⇔<⇔相离;相切;相交。

⑵将直线代入圆的方程消去y ,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判断: 即:000∆>⇔∆⇔∆<⇔相交;=相切;相离。

14、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设两圆圆心分别为12O O 、,半径分别为12r r 、,d O O =21,则:
⑴条公切线外离421⇔⇔+>r r d ;⑵条公切线外切321⇔⇔+=r r d ;
⑶条公切线相交22121⇔⇔+<<-r r d r r ;⑷条公切线内切121⇔⇔-=r r d ; ⑸无公切线内含⇔⇔-<<210r r d
15、圆的切线方程:⑴已知圆2
2
0x y Dx Ey F ++++=.
①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00()y y k x x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 ,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 轴的切线.
②斜率为k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y kx b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 ,必有两条切线.
③若已知切点00(,)x y 在圆上,则只一条切线,方程为0000()()
022
D x x
E y y x x y y
F ++++++=. ⑵已知圆222
x y r +=.①过圆上的000(,)P x y 点的切线方程为200x x y y r +=;
②斜率为k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y kx =±. 16、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2
PP |1111(,,)P x y z 、2222(,,)P x y z )
特别的:点(,,)P x y z 到坐标原点(0,0,0)O 的距离为:||O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