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八章海水中的化学
海水中的化学
![海水中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db82df0a90c69ec3d5bb754b.png)
具有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海洋环境保护
• • • • • • • • • 海洋污染源: ①工业废水排入海洋中 ②向海洋中倾倒垃圾 ③农田中的农药、化肥随地表水流入海洋 中。 海洋污染防治措施: ①海洋环境立法 ②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③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④提高消除污染的水平
挑战自我:
1、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是(D) ①海上油轮原油泄露②工厂污水向海洋排放 ③生活污水向海洋排放④塑料包装袋向海 洋中抛弃⑤赤潮 A、仅①②③ B、近②③④ C、仅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山东教育版
·山东教育版
挑战自我:
6.贝壳(含CaCO3)煅烧后得CaO, CaO加到海水 (含MgCl2)池中得到Mg(OH)2沉淀, Mg(OH)2沉 淀与盐酸反应得到MgCl2溶液,浓缩结晶得无水 MgCl2,电解得金属镁。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 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自学指导] 二、海底矿物 阅读课本P31-32,回答以下问题:
点燃
纯净的可燃冰呈白色,形似冰雪
夹杂白色顆粒状“可燃冰”的海底沉积物放 入水中随即冒出大量气泡 可燃冰燃烧
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含有Mn、Fe、Ni、Cu、Co、Ti等20多种金 属元素
锰结核
海洋资源分布
海洋化学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动力资源
氯钠
海洋动力资源的利用
1.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 2.“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 3.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 源”? 4.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5.海洋资源包括哪些资源?
二、海底矿物——海底矿物资源
1.常规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2.新型矿产资源 A、可燃冰 B、锰结核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4600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d.png)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化学这门学科,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新大门。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海水中的化学”可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海水中蕴含的化学奥秘。
首先,我们要了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当然是水啦,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那也是种类繁多。
其中,含量最多的盐类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食盐。
此外,还有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等多种盐类。
那这些盐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得提到地球上的水循环和岩石风化等过程。
雨水降落到地面,冲刷着岩石和土壤,将其中的矿物质溶解并带入河流,最终汇入大海。
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就形成了海水中丰富的盐类成分。
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可是有着重要意义。
就拿氯化钠来说,通过晒盐等方法将其提取出来,不仅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烹饪调味的需求,还是许多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
比如,用氯化钠制取氯气、氢氧化钠等化工产品。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
海水中的镁主要以氯化镁的形式存在。
要提取出镁,首先要将海水引入沉淀池中,加入石灰乳,使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
然后将氢氧化镁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
最后,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就能得到金属镁。
从海水中提取溴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溴在海水中的浓度很低,通常是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
提取溴时,先向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
然后用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并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
最后,再用氯气将溴离子氧化,就可以得到高浓度的溴单质了。
除了这些常见的元素,海水中还蕴含着许多稀有元素,比如铀、锂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这些稀有元素的提取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学习海水中的化学时,我们还会接触到海水淡化的知识。
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不能直接饮用和用于农业灌溉。
因此,海水淡化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等。
蒸馏法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通过加热海水,使水分蒸发变成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冷却凝结成淡水。
《海水“晒盐”》海水中的化学PPT(第1课时)
![《海水“晒盐”》海水中的化学PPT(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4e73b7fdd88d0d233d46af2.png)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海水“晒盐〞 第1课时
问题导学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 海水“晒盐〞的过程
提取食盐的方法
海水“晒盐” 的过程
有利于海水 “晒盐”的条件
“盐田法”,也称“__太__阳__能_蒸__发___法”
海水 ―→ 蒸发池 ―→ 结晶池
―→
粗盐
母液 (也称“苦卤”)
(2)在操作④中过滤的速度很慢,其原因是 _制_作__过_滤__器__时_滤__纸_边__缘_没__有__紧_贴__漏_斗__内_壁__,__留_有__气_泡__(或__过__滤_前__浑_浊__液_体__没__有_经___ _过_静__置_沉__淀__而_直__接_进__行_过__滤__,_答__案_合__理_即__可__) 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 。 (3)在操作⑤中容易造成液滴飞间溅歇加,热为(答尽案量合减理即少可液) 滴飞溅,除连 续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知识点二 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_可__溶_性____杂质(如氯化镁、氯
化钙等)和___不_溶__性__杂质(如泥沙等)。
2.粗盐的提纯(不溶性杂质)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溶解
大颗粒粗盐研磨后再溶 解
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
较多量固体析出时,停 止加热
玻璃棒的作用
可爱的同学,找资料眼 睛累了吧!长时间屏幕,眼 睛会干涩、酸痛、疲劳的。
不过现在教同学们一个 小办法,左边我为大家准备 了一张视力保健“远眺图” ,看看图就能缓解眼疲劳, 起到远眺解乏的作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的化学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84fd483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7.png)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注意事项 ①不直接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因: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较__低______ ,且_杂_质______较多,需要进行富集和提纯。 ②选择石灰乳作沉淀剂的原因:石灰乳易得,成本较__低______。
探究点一 海水中的物质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 → Mg(OH)2 → MgCl2” 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交流评价: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
置做哪些改进?
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或改用冷凝管进行蒸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淡化的方法
渗透
(1)膜法:又称为反________法。
闪急
探究点三 海水淡化
[情景展示1] 工人师傅用稀盐酸除铁锈: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海洋化学资源
问题导学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 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最多的离子是__氯__离_子___。 (2)海水中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_钠_离__子___。 (3)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___水_____。 (4)海水中溶解的最多的盐是_氯_化__钠__,每1000 g海水中含有大 约__3_5_____g盐。
核心一 海水中的物质
例1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60%来自于海 水。分离出食盐的海水称作苦卤水,其中含有丰富的MgCl2。 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下:
图8-1-3
(1)写出沉淀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__C_a_(O__H_)2_+_M__g_C_l2_=_=_=M__g_(O_H__)2_↓+_,Ca_C_l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与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循环利用 ,则Z的化学式为_H__2 _____,X溶液的名称是稀_盐_酸______。 (3)烘干后得到的MgCl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C_a_C_l_2 ___。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鲁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鲁教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793f1fcdf705cc1754270925.png)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二、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中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进一步树立资源意识。
(热点)2、掌握海水提镁的原理,海水淡化的方法,了解蒸发和蒸馏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重点)3、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认识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
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重点、难点)4、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重点)。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等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6、学习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和主要流程,掌握纯碱的性质,认识盐类的性质。
(重点、难点)7、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能根据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三、全面突破 知识专题(一):海洋化学资源 1、海水中的化学资源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②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 。
③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
2、海底矿物 ⎪⎩⎪⎨⎧常规化石燃料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3、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4、海水提镁过程及原理: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MgCl 2+Ca (OH )2====Mg (OH )2↓+ CaCl 2 Mg (OH )2+2HCl==== MgCl 2+2H 2OMgCl 2 通电Mg+Cl 2↑知识专题(二)海水“晒盐” (一)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2)二者转化的条件和方法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适合于大多数固体物质)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四要素) (2)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cb0aa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d.png)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生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海水。
海水中包含了各种化学成分,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讨论。
1. 海水的物理性质海水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包含了多种物理性质。
首先是海水的颜色,它通常为蓝绿色。
这是因为海水吸收了红色和橙色的光线,而反射了蓝色和绿色的光线。
此外,海水的深度对色彩的呈现也有影响。
水深越浅,颜色越明亮;水深越深,则颜色越暗淡。
其次是海水的密度。
海水的密度比淡水高,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和矿物质。
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的密度也逐渐增加。
这对生物在不同深度的海水中生存和繁衍都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是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以氯化钠的含量最大。
盐度的浓度会影响海水的密度和温度,从而对海洋环境和生物产生影响。
2. 海水中的离子和淡水相比,海水中含有更多的离子和化学物质。
其中最重要的是氯化物、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这些离子在海洋环境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氯化物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
它们来自海洋中的多种化合物,如氯化钠和氯化镁等。
氯化物能保持海水的电解质平衡,同时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也有贡献。
钠离子是海水中第二多的离子。
它们和氯化离子一样,来自多种化合物,特别是氯化钠。
钠离子在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肌肉和神经系统正常运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硫酸根离子是来自硫酸的离子。
它们在海洋环境中起到了稳定盐度和pH值的重要作用。
同时,硫酸根离子还参与了海洋环境中的多种化学反应,如钙离子的沉淀等。
碳酸根离子则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的电解质之一。
它们在碳酸盐循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碳酸循环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平衡之一,通过生物和非生物过程,使得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得到平衡。
3. 海水的影响海洋中的化学物质和离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海洋中的氯化物、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能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f59efea284ac850ad0242ef.png)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一、海洋化学资源1、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由96.5%的水和3.5%的溶解的盐组成。
①海水中主要有4种金属离子(Na+、Mg2+、Ca2+、K+)和2种酸根离子(Cl-、SO42-)。
当把海水蒸干时,任一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可以结合构成一种盐,故海水中主要的盐有:Na2SO4、 NaCl、MgSO4、MgCl、CaSO4、CaCl、K2SO4、KCl。
②海水之最: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Na+,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C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Na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Cl。
(2)海水制镁Ⅰ.流程:Ⅱ.化学方程式:①MaCl2+Ca(OH)2=Mg(OH)2↓+CaCl2②Mg(OH)2+2HCl=2H2O+MgCl2③MgCl2通电Mg+Cl2↑注意:①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要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呢?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要想得到它,首先要设法使之富集。
提取镁时,如果直接以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即可使镁元素进一步富集,又可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②从海水中提取镁时,选择石灰乳做沉淀剂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石灰乳价廉易得,大海中富含贝壳,它们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就地取材通过大海制得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2、海底矿物(1)可燃冰①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固体——极易燃烧②形成: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③优点: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
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注意:①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呈白色,形似白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被点燃,被形象的称为“可燃冰”。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物质的除杂与提纯PPT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物质的除杂与提纯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55f84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4.png)
第9页
• 类型二:物质的共存 • 1.物质共存的条件 • (1)组内物质均可溶。 • (2)在同一溶液中,物质(所含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会生成沉淀
或气体或水。 • 2.常见不共存离子
第 10 页
3.物质共存中的隐含条件 (1)“酸性”(或 pH<7)条件型:溶液中一定存在 H+,该溶液中没有能和 H+反 应的物质(或离子)。常见的叙述为:酸性溶液,pH=2(pH<7)的溶液,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的溶液等。 (2)“碱性”(或 pH>7)条件型:溶液中一定存在 OH-,该溶液中没有能和 OH- 反应的物质(或离子)。常见的叙述为:碱性溶液,pH=13(pH>7)的溶液,使紫色石 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等。
方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Na2CO3,
气化法 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法
可加适量稀盐酸
除去 Na2CO3 中的 NaHCO3,可 加热法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加热
第5页
方法
适应范围或原理
举例
除去炭粉中的 CuO 粉末,可加
化
溶解法 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洗涤、
除去杂质的方法或步骤 加稀盐酸(足量)、 过滤、洗涤、干燥
通入足量的 NaOH 溶液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第7页
例 2.除去食盐水中的 CaCl2 和 Na2SO4 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 BaCl2
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 Na2CO3 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
第 12 页
例 4 (2018·四川达州)在 pH=7 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8.1海洋化学资源习题课件鲁教版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8.1海洋化学资源习题课件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b3e9a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4.png)
1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B ) A.H B.O C.Na D.Cl
2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镁被誉为海洋里宝贵的 “国防元素”。从海水或卤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 主要步骤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步骤②是为了将氯化镁富集起来,获得
比较纯净的氯化镁 B.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C.步骤③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D.加入的试剂B是盐酸
【点拨】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不同种物质组
成的混合物,A错误;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 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常温常压下易分解,B正确;化 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不可能变成石油,C错 误;可燃冰是一种相对清洁能源,但不是对环境没 有任何危害,D错误。
【点易错】 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可燃冰”热值高、燃
(1)A的化学式为__C_a_O__。
【点拨】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
生成氧化钙(A)和二氧化碳(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钙,海水中的镁离子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 氧化镁固体(C),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据此分析。(1)结合 以上分析知,A的化学式为CaO。
【点拨】 由图甲中盐卤中主要盐类物质及其含量可知,
盐卤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操作A能将滤液和氢 氧化镁沉淀分离,是过滤操作。若生产过程中镁元 素没有损失,且其他盐类中的镁元素质量可忽略不 计,则1 000 g该盐卤可制备金属镁的质量为
142.5 g×2945×100%+60 g×12240×100%=48 g。
【点拨】 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较少,步骤①→步骤②的
目的是将氯化镁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氯化镁, A正确;操作A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其操作名称 为过滤,B正确;步骤③中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 氯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 应,C不正确;由流程图分析可知,把氢氧化镁转化 成氯化镁需加入盐酸进行中和反应,D正确。 【答案】C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课件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课件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a9dcf576c66137ef061951.png)
假如你到海边旅游,从自身做起,你会什么实际行动保 护海洋环境?
谈谈收获
通过学习你谈谈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和想 法,说一说吧!
1、常规化学燃料
可燃冰
一、海底矿物 2、新型矿产资源
海
锰结核
洋
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 源
(1)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的物质
四
(2)海水提镁
类
二、海水
工艺流程 反应原理
水绵 石花菜 海带 紫菜 衣藻
活动探究三
二、海水淡化
思考: 1.地球有 71% 的面积被水所覆盖,还缺水吗? 2.海水中有大量的盐,怎样才能除去海水中盐,获得 淡水呢?
海水淡化的方法
海水淡化
热法 多级闪急蒸馏法 膜法
1.蒸馏法(难点)
小组合作讨论:
为了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 你认为应对实验做哪些改进? ①加长导管长度 ②将导管改为冷凝管 ③将接受器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④ 在导管上包上湿而冷的毛巾
1.将MgCl2富集起来; 2.除去其它杂质。
活动二
海水资源
思考交流:举例说明海洋中有哪几类资源?
• 海洋化学资源 • 海洋生物资源 • 海底矿物资源 • 海洋动力资源
1.可燃冰
海洋化学资源
天然气水合物(CH4·xH2O)
点燃 CH4+2O2=== CO2+2H2O
可燃冰做燃料有何优点?
优点:热值高,污染小
缺点:开采困难,如果泄漏,引发温室效应
“未来能源”5000米深的锰结核矿产
3.海洋动力资源——潮汐发电
4.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药用植物 海洋药用植物 100多种。 海藻 “味苦寒,主瘿瘤气,颈下核,破 散结气,痈肿症瘕坚气”等。 n紫菜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 近年来发现它能去除血管壁上积累的胆 固醇,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预防动 脉硬化的效用。 n海带 的提取物和制剂有缓解心绞痛、 镇咳、平喘的功效,可治高胆固醇、高 血压、动脉硬化症。
九年级化学 第八章 海水中的化学
![九年级化学 第八章 海水中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6fe615fad02de80d4d840c6.png)
第八章海水中的化学第八章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由96.5%的水和3.5%的溶解盐组成。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2、海水中主要含有四种金属离子(Na+、Mg2+、Ca2+、K+)和两种酸根离子(Cl—、SO42—)。
当把海水蒸干时,任意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可以构成一种盐,故海水的盐主要有:NaCl、Na2SO4、MgCl2、MgSO4、CaCl2、CaSO4、KCl、K2SO4。
Na+Mg2+Ca2+K+Cl—SO42—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是Na+,含量最多的酸根是Cl—,所以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NaCl。
二、海水提镁石灰乳水生石灰煅烧贝壳Ca(OH)2CaO CaCO3海水或卤水Mg(OH)2盐酸MgCl2电解Mg方程式:高温①CaCO3 ===== CaO + CO2②CaO + H2O === Ca(OH)2③MgCl2 + Ca(OH)2==== Mg(OH)2↓+ CaCl2④Mg(OH)2 + 2HCl === MgCl2+ 2H2O电解⑤MgCl2 ===== Cl2↑ + Mg步骤:①将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CaCO3)煅烧成生石灰,并将生石灰加水后制成石灰乳。
②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反应池中,经过沉降、过滤得到Mg(OH)2沉淀。
③在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中和得到MgCl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2·6H2O。
④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
⑤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可得到Mg。
三、海底矿物(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锰结核)可燃冰的组成:CH4·nH2O(甲烷的水合物)可燃冰燃烧方程式:点燃CH4 + 2O2 ====== CO2 + 2H2O可燃冰的形成: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可燃冰的优点:①燃烧产生的热量比相同条件下的煤或石油燃烧产生的热量多。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cc2de61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0.png)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O、H、Cl、Na、Mg2.海水中的物质由多到少的顺序:H2O、NaCl、MgCl23.从海水中提炼金属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从海水中分离出镁元素)②Mg(OH)2 + 2HCl = MgCl2 + 2H2O(转化成可电解的氯化镁)③MgCl2 通电Mg + Cl2↑二、海底矿物1.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产生的能量多,污染少。
3.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常用方法: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2.其他海水淡化的方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结晶法”“膜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的过程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二、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意:⑴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一种溶质来说的,对于其他溶质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如饱和食盐水,对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而该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蔗糖。
(2)描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100g,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而不能说“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
2.判断:①根据食盐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固体来判断,如果有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存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如果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注意: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质量;⑤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克,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7.2g 氯化铵达到饱和。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五四制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17b4a6788762caaedc33d43f.png)
从“海水中的化学资源(zīyuán)”图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wùzhì)是什么?
2.海水中含有哪些盐?含量最多的盐是什么?
第二页,共十六页。
多识一点(yī diǎn)
金属镁是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之一,又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 阻尼性和切削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国内外将镁合金应用于汽车 行业,以减重、节能、降低污染,改善环境。
与塑料相比,镁合金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减振性好、热疲劳 性能好、不易(bù yì)老化,又有良好的导热性、电磁屏蔽能力强、非 常好的压铸工艺性能,尤其易于回收等优点,是交通、电子信息、 通讯、计算机、声像器材、手提工具、电机、林业、纺织、核动力 装置等产品外壳的理想材料。
镁所具有的轻质特性决定了镁合金是生产航天器、军用飞机、导弹、 高机动性能战车、船舶的必不可少的结构材料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SO42- 7.67 ﹪。K+ 1.10 ﹪。 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
第三页,共十六页。
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流程是怎样的? 涉及(shèjí)到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
从海水中提取(tíqǔ)镁的过程为:
石灰乳
盐酸
通电
海水或卤水(lǔshuǐ) → 氢氧化镁 → 氯化镁 → 镁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5041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d.png)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奥秘和惊喜的学科,而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对于九年级的同学来说,了解海水中的化学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广泛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水的组成。
海水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此外还溶解了大量的化学物质。
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氯化钠(NaCl)、氯化镁(MgCl₂)、硫酸镁(MgSO₄)、氯化钙(CaCl₂)等盐类。
其中,氯化钠是海水盐分中含量最高的物质,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食盐。
海水中的这些盐类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与地球的演化和水循环密切相关。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岩石中的矿物质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被水流带入海洋。
同时,海洋中的水分不断蒸发,而盐类却留在了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就形成了如今海水的高盐度。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从海水中提取物质的方法。
最常见的就是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蒸发,当海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盐就会结晶析出。
这个过程中,水分不断减少,而盐的浓度逐渐增大,最终达到饱和状态,盐就会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除了晒盐,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从海水中提取有用的物质。
比如,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Cl₂)、氢气(H₂)和氢氧化钠(NaOH)。
这个过程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氯气可以用于制造消毒剂、塑料等,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氧化钠则广泛用于化工、纺织等行业。
海水中的化学资源还包括镁、溴等元素。
从海水中提取镁,一般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
首先,将石灰乳加入海水中,使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然后将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最后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
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海水中提取溴通常采用空气吹出法。
先向酸化的海水中通入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然后用空气将溴吹出,再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溴,最后用氯气将溴离子氧化得到溴单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1 海洋化学资源-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1 海洋化学资源-章节测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14b0bdb84ae45c3b358cd0.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海水晒盐。
【解答】A、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不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升温不会使食盐析出,所以A错;B、海水晒盐是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而不是利用海风降温,所以B错;C、海水是混合物,食盐从中析出不是化学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所以C错;D、一般来说,对于任何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都能使溶质析出,所以D对。
故选D。
2.【答题】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海水晒盐。
【解答】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贮水池中是水,所以溶质的成分是不变的,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变,但是质量分数是增加的,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蒸发的过程,水的质量应该不断的减少,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因为只有饱和之后,氯化钠晶体才会析出。
故选A。
3.【答题】对分离与提纯海水流程的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得粗盐B.粗盐提纯为较纯净食盐晶体的操作为:溶解、过滤、蒸发C.通常在卤水中加入熟石灰制取氢氧化镁D.海水中的食盐用途广泛,例如侯德榜利用食盐为原料制得了纯碱【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海水晒盐。
【解答】A、常用于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蒸发法,降低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不大,所以,降低温度的方法不能从海水中获得粗盐,故A错误;B、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可以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故B正确;C、苦卤中含有Mg2+,向其中加入熟石灰后可制得氢氧化镁,故C正确;D、氯化钠用途广泛,例如它可做调味品、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侯德榜就是利用食盐为原料制得了纯碱,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海水中的化学第八章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由%的水和%的溶解盐组成。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2、海水中主要含有四种金属离子(Na+、Mg2+、Ca2+、K+)和两种酸根离子(Cl—、SO42—)。
当把海水蒸干时,任意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可以构成一种盐,故海水的盐主要有:NaCl、Na2SO4、MgCl2、MgSO4、CaCl2、CaSO4、KCl、K2SO4。
Na+ Mg2+ Ca2+ K+Cl— SO42—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是Na+,含量最多的酸根是Cl—,所以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NaCl。
方程式:高温① CaCO3 ===== CaO + CO2② CaO + H2O === Ca(OH)2③ 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④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电解⑤ MgCl2 ===== Cl2↑ + Mg步骤:①将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CaCO3)煅烧成生石灰,并将生石灰加水后制成石灰乳。
②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反应池中,经过沉降、过滤得到Mg(OH)2沉淀。
③在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中和得到MgCl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2·6H2O。
④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
⑤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可得到Mg。
三、海底矿物(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锰结核)可燃冰的组成:CH4·nH2O(甲烷的水合物)可燃冰燃烧方程式:点燃CH4 + 2O2 ====== CO2 + 2H2O可燃冰的形成: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可燃冰的优点:①燃烧产生的热量比相同条件下的煤或石油燃烧产生的热量多。
②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四、海水淡化的方法低温多效蒸馏法热法(蒸馏法)海水淡化多级闪急蒸馏法膜法(反渗透法)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现象:①加热后大试管内的海水沸腾。
②小试管中有少量无色液体。
③向小试管的冷凝水中滴加硝酸银后无白色沉淀产生。
注意事项: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玻璃导管尽量长些(延长水蒸气在导管中的滞留时间,有利于水蒸气冷凝。
)③防止暴沸,可在大试管中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④试管中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实验结论:蒸馏方法可以除去海水中可溶性杂质得到淡水。
第八章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粗盐海水蒸发池结晶池母液原理: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分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母液: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
母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粗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杂质有泥沙、Na2SO4、MgCl2、CaCl2。
二、结晶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结晶析出的过程。
①蒸发结晶:在一定条件下,使溶剂不断减少,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至形成饱和溶液,继而析出晶体。
②降温结晶: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结晶方法的应用:①蒸发结晶: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如将海水经风吹日晒使NaCl从海水中析出。
②降温结晶:将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如将KNO3高温时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过滤分离析出的大量晶体。
结晶方法用于物质的提纯:①蒸发结晶: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的固体物质时。
(NaCl中混有少量KNO3)适量水加热蒸发溶剂过滤滤纸上:NaCl固体混合物 NaCl饱和溶液结晶滤液:大部分KNO3,少量NaCl ②降温结晶: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的固体物质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固体物质时。
(KNO3中混有少量NaCl)适量水降温过滤滤纸上:KNO3固体混合物 KNO3热饱和溶液结晶加热滤液:大部分NaCl,少量KNO3规律总结:需提纯的固体(大量含有的固体)结晶采用的方法。
三、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溶质的性质(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②溶剂的性质(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③温度(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①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②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③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的单位:g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部因素:溶剂溶质本身性质。
外部因素:温度。
五.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是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数值来划分的。
难溶微溶可溶易溶1g 10g六、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列表法、溶解度曲线法溶解度曲线:物质温度随溶解度变化的曲线。
1、点:①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两曲线的交点:Ⅰ两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
Ⅱ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2、线:①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②曲线变化幅度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曲线比较平坦,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
③曲线趋势上升,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曲线趋势下降,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3、面:①曲线及曲线上面表示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②曲线下面所表示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基本应用:①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③判断溶液是否处于饱和状态。
④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设计方案,通过改变温度,改变溶质或溶剂的量等方法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①饱和溶液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减少溶质、增加温度(Ca(OH)2除外)②不饱和溶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减少溶剂、增加溶质、降低温度(Ca(OH)2除外)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①大多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曲线坡度上升越陡,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如K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曲线坡度比较平坦,如NaCl。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七、粗盐的提纯粗盐中含有:①不溶性杂质:泥沙②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1、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
2、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方法:①加入过量BaCl2可除去Na2SO4。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②加入过量NaOH除去MgCl2。
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③加入过量的Na2CO3可除去CaCl2、BaCl2。
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BaCl2 + Na2CO3 ==BaCO3↓ + 2NaCl④过滤把沉淀除去。
⑤加入适量盐酸,把溶液的pH调节为7,除去多余的Na2CO3和NaOH。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OH + HCl === NaCl + H2O注意:除杂时所加试剂的顺序要求(1)Na2CO3必须在BaCl2之后加,以除去过量的Ba2+.。
(2)过滤之后再加盐酸,否则盐酸会将之前生成的CaCO3↓ BaCO3↓沉淀溶解。
第八章第三节海水“制碱”一、氨碱法制纯碱原理:①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②然后在加压的条件下向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NaHCO3,NaCl + NH3 + CO2.+ H2O === NaHCO3↓ + NH4Cl③由于NaHCO3在该状态下的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过滤得NaHCO3固体,④NaHCO3不稳定,受热后会分解为Na2CO3、H2O、CO2.。
Δ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生产流程侯氏制碱法:向滤出NaHCO3↓晶体的 NH4Cl溶液中加入NaCl ,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铵肥,NaCl 溶液液循环使用。
二、Na2CO3与NaHCO3的比较三、Na2CO3的化学性质①与指示剂作用:Na2CO3水溶液呈现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与碱反应生成沉淀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③与酸反应生成CO2现象: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 + 2HCl == 2NaCl +CO2↑ + H2ONa2CO3 + H2SO4 == Na2SO4 +CO2↑ + H2O④与盐(CaCl2、BaCl2)生成白色沉淀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BaCl2 + Na2CO3 ==BaCO3↓ + 2NaCl四、盐1、盐:金属阳离子(或者铵根NH4+)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盐的溶解性:①硝酸盐都能溶(NO3-)②钾(K+)、钠(Na+)、铵(NH4+)盐都能溶③盐酸盐中银不溶(AgCl)④硫酸盐中钡不溶(BaSO4)、银微溶(Ag2SO4)⑤碳酸盐中只溶K+、Na+、NH4+3、盐的化学性质①盐 + 酸 === 新盐 + 新酸(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Na2CO3 + 2HCl == 2NaCl +CO2↑ + H2OC 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HCl + AgNO3 == AgCl↓ + HNO3H2SO4 + BaCl2 == BaSO4↓+ 2HCl②盐 + 碱 === 新盐 + 新碱(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Ca(OH)2 + CuCl2 == Cu(OH)2↓(蓝色沉淀)+ CaCl2③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中两种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NaCl + AgNO3 == AgCl↓ +NaNO3K2CO3 + CaCl2 == CaCO3↓ + 2KCl④盐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Ⅰ位置在前的金属可以把位置在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Ⅱ盐溶液是溶于水的。
Ⅲ金属K、Ca、Na除外。
)Zn + CuSO4 == Cu + ZnSO4Fe + CuSO4 == Cu + FeSO4Cu + 2AgNO3 === Cu(NO3)2 + 2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