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洁净区压差温湿度记录表.doc
洁净区环境(温湿度、压差、照度、风速、悬浮粒子)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区环境(温湿度、压差、照度、风速、悬浮粒子)监控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78a2eac281e53a5902ff24.png)
洁净区环境(温湿度、压差、照度、风速、悬浮粒子)监控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一个洁净区环境(温湿度、压差、照度、风速、悬浮粒子)监控的操作规程,规范压差、温湿度、照度、悬浮粒子操作,确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洁净区环境(温湿度、压差、照度、风速、悬浮粒子)监控的的操作。
3、责任:质量部、生产设备部、注射剂车间QA监控员、固体制剂车间QA监控员对此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洁净室内温湿度的监控:4.1.2、监测标准:洁净室(区)的温度和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控制在 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4.1.4、QA监控员每批生产前、生产中两次随机观察操作间内的温湿度计,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4.2、压差:4.2.1、监测标准:空气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压差应≥10Pa,空气洁净度要求高的洁净室(区)对相邻的空气洁净度级别低的洁净室(区)一般要求呈相对正压。
产尘间保持相对负压。
4.2.2、QA监控员每批生产前、生产中两次随机观察操作间内的压差计,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4.3、洁净室照度:4.3.1、监测标准: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应达到300LX,辅助室及走廊照度应大于150LX。
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看设置局部照明。
主要工作室,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
4.3.2、测试仪器:照度仪。
4.3.3、QA监控员每季度用照度仪按照“照度仪标准操作规程”对操作间内的照明灯进行监测,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4.4、风速:4.4.1、监测标准:A级单向流风速≥0.36m/s~0.54m/s。
4.4.2、测试仪器:风速仪。
4.4.3、QA监控员每半年用风速仪按照“风速仪标准操作规程”对操作面的风速进行监测,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4.5、悬浮粒子的监测:4.5.1、测试仪器:尘埃粒子计数仪。
4.5.2、操作步骤:4.5.2.1、仪器开机接通电源,预热至稳定后,将采样管接入仪器自净口,仪器开始自净至悬浮粒子数为零。
洁净室检测原始记录(一车间)7
![洁净室检测原始记录(一车间)7](https://img.taocdn.com/s3/m/35579c27bcd126fff7050bd8.png)
点位
次数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1136
1114
34
46
2
1061
1223
32
41
流量:
2.83升/分
3
1211
1164
26
39
平均值
1136
1167
30
42
UCL
十万级
取
样
位
置
图示符号: A照度测点, B风速, C温湿度测点, D悬浮粒子数测点,E噪声测点,送风口
D .
D.
结论
型号:HS5633
次数(xi)
1
2
3
平均值
噪声(dB)
温
湿
度
名称:
电子温湿度表
型号:
次数
项目
1
2
3
平均值
温度(℃)
湿度(%)
压
差
名称:差压仪
型号:DP-2000
相对位置
检测结果(Pa)
照
度
名称:照度计
型号:LX1010B
测点
1
2
3
4
5
平均值
照度值(LX)
悬
浮
粒
子
数
名称:尘埃粒子计数器型号:CLJ-D
江苏姑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洁
净
室
检
测
报
告
建设单位: 江苏诺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一车间净化车间
检测日期: 2011年4月25日
洁净区“压差”的控制与压差规范要求大全
![洁净区“压差”的控制与压差规范要求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9e09ef755270722182ef7c3.png)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将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的工程学科。
气流→初效净化→加湿段→加热段→表冷段→中效净化→风机送风→管道→高效净化风口→吹入房间→带走尘埃细菌等颗粒→回风百叶窗→初效净化重复以上过程,即可达到净化目的,即为净化空间。
举例说,乱流洁净室乱流洁净室的主要特点是从来流到出流(从送风口到回风口)之间气流的流通截面是变化的,洁净室截面比送风口截面大得多,因而不能在全室截面或者在全室工作区截面形成匀速气流。
所以,送风口以后的流线彼此有很大或者越来越大的夹角,曲率半径很小,气流在室内不可能以单一方向流动,将会彼此撞击,将有回流、旋涡产生。
这就决定乱流洁净室的流态实质是:突变流;非均匀流。
所以,概括地说,乱流洁净室的作用原理是:当一股干净气流从送风口送入室内时,迅速向四周扩散、混合,同时把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气流从回风口排走,这股干净气流稀释着室内污染的空气,把原来含尘浓度很高的室内空气冲淡了,一直达到平衡。
所以气流扩散得越快,越均匀,稀释的技果就越好。
大家都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自然中的空气也是随风流动,实际上这种流体的运动,都离不开“压差”的作用。
在洁净区内,各个房间相对于室外大气的压力差,我们称之为“绝对压差”。
每个相邻房间、相邻区域的压力差,我们称之为“相对压差”,简称“压差”。
我们假设A房间的绝对压差为P1,B房间的绝对压差为P2,那么A-B之间的压差为△P=P2-P1。
有时候因为语言习惯,我们会把“绝对压差”和“相对压差”都简称“压差”,比如我们说“xx房间的压差”,指的就是房间对室外的“绝对压差”,比如我们说“xx房间和xx房间的压差”,指的就是两个房间的“相对压差”。
洁净室的换气次数和压差的关系:一个洁净室的换气次数与这个洁净室相对外界的压差有大小没有关系的。
换气次数是某洁净空间单位时间内总进风量/该空间容积的商。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e116302453610661ed9f465.png)
1 目的制定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以规范洁净室(区)的环境监测,确保洁净室(区)的洁净度达到标准。
2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的温湿度、压差、风速、风量、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的测试。
3 责任化验室环境检测人员、QA人员、原料车间。
4 引用标准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4.2《中国药典》(2015版)。
5 流程图N/A6 内容6.1环境监控简介6.1.1环境监控对象包括空气、表面和人员。
6.1.2监测项目包括温湿度、压差、风量风速、悬浮粒子、微生物监测等。
其中,微生物监测包括空气微生物监测、表面微生物监测以及人员卫生监测。
(1)空气微生物的测定有浮游菌和沉降菌两种测定方法。
(2)表面微生物监测用来监测生产区域表面以及设备和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数量。
(3)人员卫生监测的关键是手套和洁净服表面的微生物监测。
6.2温湿度的监测6.2.1测试标准6.2.1.1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6.2.1.2 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6.2.2测试周期:每天记录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6.2.2.1主要房间都应放置温湿度表,可随时观察温湿度变化情况,并记录。
6.2.2.2由空调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监测,并填写监测记录。
6.2.3当发现监测结果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时,应立即通知主管领导和空调岗位人员,对空调系统进行调整,记录并归档。
6.3压差的监测6.3.1压差表安装在墙上,可随时观察室内外压力变化情况,并记录。
6.3.2测试时所有空调系统应处于连续运行状态。
6.3.3观察压差时,洁净区所有门应关闭,不许有人穿越房间。
6.3.4监测频率:洁净室(区)的压差每天记录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6.3.4监测人员:空调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在动态条件下监测,填写监测记录。
洁净区的压差控制和压差表使用说明
![洁净区的压差控制和压差表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814bb56b9f3f90f76c61b92.png)
洁净区的压差控制和压差表使用说明对制药厂各洁净室压差进行控制,其目的是保证洁净室在正常工作或平衡暂时受到破坏时,空气都能从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使洁净室的洁净度不受到污染空气的干扰。
下面根据压差控制法规要求分8个方面进行压差控制和压差表安装的详细介绍。
1. 压差控制法规要求2010版GMP认证对于洁净车间的压差要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低于10帕斯卡,相同洁净度等级不同功能的操作间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药品2010版GMP无菌药品附录第三十四条规定“应当在压差十分重要的相邻级别区之间安装压差表”。
2. 确定洁净区各洁净室的压差2.1同一洁净区各洁净室的压差在实际工程中,确定同一洁净区各洁净室的压差,可以把每个洁净室的压力与洁净区走廊相比较,以洁净区走廊压力值为基准。
因为洁净区走廊贯穿每一个洁净室,每个洁净室与洁净区走廊的压差确定了,洁净室之间的压差也就确定了。
所有洁净室的压力值都以洁净区走廊压力值为基准,互相间的压差值就不会混乱。
如固体制剂车间,可以确定洁净区走廊正压值为18帕(洁净区室外为0帕);粉碎间、称量间散尘严重,一般通过前室与洁净区走廊相连,为避免房间内含尘量较大的气流通过走廊扩散到其它房间,可以确定粉碎间、称量间正压值为12帕,前室正压值为15帕。
这样,粉碎间、称量间相对于前室为负压,前室相对于洁净区走廊为负压。
气流从洁净区走廊流向前室,从前室流向粉碎间、称量间。
净干器具存放间用于存放洗净、烘干的器具,为避免污染,可确定该房间正压值为21帕,以避免走廊气流流入该房间。
2.2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的压差确定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可以先确定低洁净度级别洁净室的正压,再依次提高正压值基数,确定高洁净度级别洁净室正压。
2.3特殊情况洁净区的压差药品的生产车间,比如软胶囊生产车间,在同一洁净区内有相对湿度不同的洁净室,对此,应控制比较干燥的洁净室,相对相邻洁净室为正压,以免湿空气流向干燥的洁净室。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e116302453610661ed9f465.png)
1 目的制定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以规范洁净室(区)的环境监测,确保洁净室(区)的洁净度达到标准。
2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的温湿度、压差、风速、风量、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的测试。
3 责任化验室环境检测人员、QA人员、原料车间。
4 引用标准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4.2《中国药典》(2015版)。
5 流程图N/A6 内容6.1环境监控简介6.1.1环境监控对象包括空气、表面和人员。
6.1.2监测项目包括温湿度、压差、风量风速、悬浮粒子、微生物监测等。
其中,微生物监测包括空气微生物监测、表面微生物监测以及人员卫生监测。
(1)空气微生物的测定有浮游菌和沉降菌两种测定方法。
(2)表面微生物监测用来监测生产区域表面以及设备和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数量。
(3)人员卫生监测的关键是手套和洁净服表面的微生物监测。
6.2温湿度的监测6.2.1测试标准6.2.1.1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6.2.1.2 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6.2.2测试周期:每天记录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6.2.2.1主要房间都应放置温湿度表,可随时观察温湿度变化情况,并记录。
6.2.2.2由空调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监测,并填写监测记录。
6.2.3当发现监测结果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时,应立即通知主管领导和空调岗位人员,对空调系统进行调整,记录并归档。
6.3压差的监测6.3.1压差表安装在墙上,可随时观察室内外压力变化情况,并记录。
6.3.2测试时所有空调系统应处于连续运行状态。
6.3.3观察压差时,洁净区所有门应关闭,不许有人穿越房间。
6.3.4监测频率:洁净室(区)的压差每天记录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6.3.4监测人员:空调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在动态条件下监测,填写监测记录。
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监控规程
![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监控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34cb36d48d7c1c708a14536.png)
目的:建立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监控规程,使空调系统能够有效控制洁净区的温度、湿度、压差。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的监测控制。
职责:QA质监员、工程部维修人员、生产部人员。
内容:
1.标准
1.1温度:空调系统在规定的运行期间和装有加热器的情况下,在全年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应能够将洁净车间温度维持在18-26℃。
1.2相对湿度:冷冻干燥工序、粉碎过筛工序、总混工序、充填抛光工序控制在30%以内,其他控制在45-65%。
1.1.3压差:不同洁净级别之间的静压差应≥5Pa(0.5mm水柱),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静压差应≥10Pa(1.0㎜水柱)。
静态或动态情况下,压差均应能始终维持设计规定的数值。
2.监测仪器:经计量检定过温度计、湿度计、微压表。
3.测试方法:测试空气平衡结束后进行,随时观察温度、湿度、压差变化情况,及时填写《洁净区压差、温湿度检测记录》(REC-QA-019-00)。
4.监测频率:每班检测不少于一次。
5.注意事项:
5.1 测试时所有的空调系统和层流系统应处于连续的运行状态。
5.2为避免压力出现不必要的变化,测试状态应固定,并应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
5.3洁净区所有的门应关闭,测试时不允许有人穿越房间。
6.在洁净车间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差的监测过程中,如发现结果超出规定的范围,应及时通知工程部维修人员和生产车间检查原因并改正。
洁净车间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差的检测及根据检测结果对空调系统进行的调整应记录归档。
各国gmp对洁净区压差的要求
![各国gmp对洁净区压差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1f22f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6.png)
各国gmp对洁净区压差的要求各国GMP对洁净区压差的要求洁净区是制药、食品、电子等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要求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洁净区压差是洁净区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国家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对洁净区压差有着不同的要求。
美国GMP要求洁净区压差应满足以下标准:1. 100级洁净区的压差应为0.03-0.05英寸水柱(in. w.g)。
2. 10级洁净区的压差应为0.02-0.03英寸水柱(in. w.g)。
3. 压差控制系统应采用自动调节,确保洁净区内的压差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4. 压差传感器应定期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压差差异不应超过规定范围,否则应及时调整或修理。
欧盟GMP对洁净区压差的要求如下:1. 100级洁净区的压差应为25帕斯卡(Pa)。
2. 10级洁净区的压差应为50帕斯卡(Pa)。
3. 压差控制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一旦压差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警示相关人员。
4. 压差差异应及时调整,确保洁净区内的压差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5. 传感器应定期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日本GMP对洁净区压差的要求如下:1. 100级洁净区的压差应为0.49毫米水柱(mmAq)。
2. 10级洁净区的压差应为0.98毫米水柱(mmAq)。
3. 压差控制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功能,一旦压差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警示相关人员。
4. 压差差异应及时调整,确保洁净区内的压差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5. 传感器应定期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GMP对洁净区压差的要求如下:1. 100级洁净区的压差应为0.3-0.5毫米水柱(mmAq)。
2. 10级洁净区的压差应为0.1-0.3毫米水柱(mmAq)。
3. 压差控制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一旦压差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警示相关人员。
4. 压差差异应及时调整,确保洁净区内的压差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监控规程
![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监控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4320db14afe04a1b071ded9.png)
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监控规程页起草人:日期:部门审核:日期:GMP审核:日期:批准人:日期:执行日期:分发部门:质管部、生产部、工程部、档案室目的:建立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监控规程,使空调系统能够有效控制洁净区的温度、湿度、压差。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的监测控制。
职责:QA质监员、工程部维修人员、生产部人员。
内容:1.标准1.1温度:空调系统在规定的运行期间和装有加热器的情况下,在全年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应能够将洁净车间温度维持在18-26℃。
1.2相对湿度:冷冻干燥工序、粉碎过筛工序、总混工序、充填抛光工序控制在30%以内,其他控制在45-65%。
1、1.3压差:不同洁净级别之间的静压差应≥5Pa(0、5mm水柱),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静压差应≥10Pa(1、0㎜水柱)。
静态或动态情况下,压差均应能始终维持设计规定的数值。
2.监测仪器:经计量检定过温度计、湿度计、微压表。
3.测试方法:测试空气平衡结束后进行,随时观察温度、湿度、压差变化情况,及时填写《洁净区压差、温湿度检测记录》(REC-QA-019-00)。
4.监测频率:每班检测不少于一次。
编码:SOP-QA-005-00题目:洁净区温度、湿度、压差监控规程共2 页第2 页5.注意事项:5.1 测试时所有的空调系统和层流系统应处于连续的运行状态。
5.2为避免压力出现不必要的变化,测试状态应固定,并应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
5.3洁净区所有的门应关闭,测试时不允许有人穿越房间。
6.在洁净车间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差的监测过程中,如发现结果超出规定的范围,应及时通知工程部维修人员和生产车间检查原因并改正。
洁净车间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差的检测及根据检测结果对空调系统进行的调整应记录归档。
洁净区温湿度及压差恒定控制策略
![洁净区温湿度及压差恒定控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2fadd1f81c758f5f71f6720.png)
洁净区温湿度及压差恒定控制策略1.洁净区压差梯度控制策略室内压差控制在净化空调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通过对净化区域的压差进行控制,保证合理的气流组织,才能达到净化和工艺的要求。
例如洁净厂房必须保持一定的正压使外界未经净化的空气不会进入净化区域,保证洁净级别;并且通过对各净化区域的不同的压差控制,达到净化分区的作用,如本项目就要求不同净化级别区域的压差应得到控制不小于10Pa。
因此对于净化空调系统来说,压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压差控制在实现中是比较困难,要得到并保持精确、稳定的压差对于控制工程师而言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在设计压差控制系统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确定:风险分析评估;压差控制方法;控制信号与噪声的影响;控制稳定性及响应速度;建筑围护结构、门窗、风管泄漏对压差控制的影响;风阀的选型和风阀质量稳定性。
1.1气流压差控制目的建立有序的气流流向,保证气流从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隔离交叉污染。
1.2洁净室压差控制的实质1)单个洁净室对于单个房间,压差的控制实质就是控制送风量与排风量和回风量的平衡,以保证压差风量(即余风量,也就是单个洁净室的泄漏风量)的不变。
送风量=回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2)整个空调系统对于整个空调系统所服务的区域:送风量=回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即所有房间泄漏风量之和);对于空调机组:送风量=回风量+新风量;二者综合,演变成的公式为:新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余风量);即压差的实质是:新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
对于整个空调系统,压差的控制实质就是控制排风量和新风量的平衡,以保证压差风量的不变。
正压房间:SA -(EA+RA)=ΔV =ΣQ >0负压房间: SA -(EA+RA)=ΔV =ΣQ <0当整个空调系统所服务的区域无排风要求时:新风量=压差风量(余风量)。
1.3引起压差扰动的因素及对策(1)HVAC系统阻力变化,主要是过滤器阻力的变化,会引起送风量的变化,影响室内压差的波动。
压差,温度,湿度,噪音,照度
![压差,温度,湿度,噪音,照度](https://img.taocdn.com/s3/m/c4b2027858fafab069dc02c7.png)
区、走廊、气闸、人物流净化区照度不宜低于150lx.
2. 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规定洁净室与室外最小压差为10Pa 3.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相邻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和洁净室 与非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不应小于 5Pa,洁净室与室外的静压差不应小于 10Pa。 4. GB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规定同上 5. EU-GMP 附件1中要求不同级别相邻房间压差为10-15Pa(指导值) 6. 中国 GMP2010对压差监测有具体要求,并规定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不同级别间压差不低于 10Pa 因此现行洁净室设计通常以10-15Pa 为指导值
压差 国内外标准中对压差值的规定。ISO14644-1、美国联邦标准 FS209E、日本工业标准 JIS9920、 俄罗斯国家标准 ГOCTP50766-95等有关现行的洁净室标准中都明确地规定,为了保持洁净室 的洁净度等级免受外界的干扰,对于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之间、洁净室与相邻的无洁净度级别 的房间之间都必须维持一定的压差。虽然各个国家规定的最小压差值不尽相同,但最小压差 值都在5Pa 以上。 其中: 1. ISO14644-1: 洁净度级别不同的相邻洁净室或洁净区的压差通常应该在5-20Pa 之间,使门能 够打开,也能避免由于紊流引起的交叉流动。
噪声、照度、温湿度 此三项均是对操作人员健康考虑,对产品生产影响较小,各 GMP 均未对这三项指导值进行规 定
1. 温湿度 GB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规百级、万级洁净室温度为20~24℃,相对 湿度45%~60%;十万级和三十万级为18~26℃,45%~65%。工艺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时, 根据工艺进行确定。舒适区冬季为16~20℃,夏季为26~30℃。因 B 级区穿衣较多,因此设 计的时候多偏向低温≤24℃。 2. 噪声 GB50073-2001中规定 洁净室内的噪声级(空态),非单向流洁净室不应大于60dB,单向流、混合流洁净室不应大 于65dB ISO14644-4中规定 应该依照人的舒适和安全要求及环境(如其它设备)的背景声压来选择适宜的声压级。洁净 室标准的声压级范围在40dB(A)——65dB(A)之间。 3. 照度 GB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规定:主要工作室一般照明度宜为300lx,辅助
洁净区压差监测规程
![洁净区压差监测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fd4960caaedd3383c4d37b.png)
文本编号一.目的:建立洁净区压差监测规程,通过对HVAC系统回、排、新风风量调整,使洁净区压差控制符合相应洁净度要求,并采取有效监控方法,确保洁净区压差处于良好受控状态,最终保证洁净区不受外来环境污染或洁净区之间的交叉污染。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精烘包30万级洁净区压差的调整、监控、纠偏处理。
包括四层洁净区,分别为JK101、JK201、JK301、JK401。
三.责任者:1、洁净区操作人员:负责对洁净区的压差进行日常监测、记录,并将每天测试结果、压差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到HVAC系统操作人员;2、HVAC系统操作人员:负责对洁净区压差、空调机组初、中效过滤器压差进行监控和报告压差异常情况,并配合HVAC系统维护人员,对压差实行纠偏;3、HVAC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对洁净区的压差进行测试与调整,并对洁净区压差超标时,实行纠偏处理;4、洁净区管理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洁净区压差实行预警,并确保压差计进行必要的校验;4、质量科:负责按规程要求,实行监督管理。
四.程序:1、压差调整原则:1.1洁净厂房必须保持一定的正压,使外界未经净化的空气不会进入净化区域,保证洁净度。
通过对不同净化级别要求的净化区域,实行不同的压差控制,达到净化分区的作用;1.2同一洁净级别的洁净区,由于生产工艺实际情况,部份房间会产生大量粉尘、有害气体、蒸汽等,在保证与外界环境呈相对正压的状态下,还应保证与相邻的洁净区呈相对负压,以防止粉尘、有害气体、蒸汽等扩散,污染其它洁净区域;1.3洁净区压差控制,是通过房间的送风量与回风量或排风量之间的差值来保证的。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房间的送风量绝对不能小于回风量或排风量,否则,会造成房间与外界环境成绝对负压;1.4洁净区压差调整,就是在已确定的送风量状态下,通过调整回风量或排风量的大小,来确定洁净区与外界环境、洁净区内房间与房间、房间与洁净走廊之间的压差大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1.5洁净区各洁净室维持正压差的压差风量,需要由室外新风补充。
17.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1
![17.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1](https://img.taocdn.com/s3/m/61387fd9a1c7aa00b52acb58.png)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题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SOP-PM-J0017-02共5页第1页起草部门审核质管部审核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生效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此文件替代:SOP-PM-J0017-01目的:建立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各洁净室的环境符合GMP要求。
范围:适用于各个洁净级别洁净室的温湿度和压差的监控。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洁净区各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
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
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
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1.温湿度的监控1.1将温湿度表安装在各洁净室墙壁上,可随时观察温湿度变化情况,并监控。
1.2监测频率:生产过程中每小时监控一次。
每日开产前检查并记录1次。
1.3检测人员:各岗位操作人员。
1.4标准:见4.1附表1温、湿度标准。
1.5记录:在岗位操作记录上记录当日的温、湿度。
2.压差的监控2.1将压差表安装在墙上,可随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并记录。
2.2监测频率:每日开产前和结束后检查并分别进行记录,生产过程中随时监控。
2.3检测人员:各岗位操作人员。
2.4标准:见4.2附表2压差标准。
2.5记录:在岗位操作记录上记录当日的压差。
3.注意事项3.1监测时所有空调系统应处于连续运行状态。
3.2压差监测时,洁净区所有门应关闭,检测时不许有人穿越房间。
3.3当发现检测结果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时,应立即通知空调岗位人员和逐级进行上报。
3.4监测结果及根据监测结果对空调系统进行的调整应记录并归档。
4.附表4.1附表1 温、湿度标准项目级别A/B 级、C 级、D 级温度 18~26℃ 相对湿度35%~65%4.2附表2 压差标准洁净室级别 标 准D 级——非洁净区 ≥30Pa C 级——非洁净区 B 级——非洁净区 B 级——D 级 ≥10Pa C 级——D 级 B 级——C 级题 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17-02共5页 第2页题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SOP-PM-J0017-02共5页第3页压差表位置及编号:105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C级缓冲室(男)←一更501 三更←B级缓冲室511 C级缓冲室(女)←一更502 气闸室(D级)←脱包室512 灌装室←配剂室503 灌装室←洗瓶室514 C级走廊←称碳室504 D级缓冲←一更515 C级走廊←称量室505 压盖室←灌装室516灭菌室后←灭菌室前506 压盖室←贴标室517气闸室(C级)←脱包室507 灌装室←消毒液配置室519 C级走廊←脱包室508 气闸室←三更525 灌装室←洗涤室509 气闸室←D级缓冲室526 气闸室←B级缓冲室510103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洗手室←缓冲室301 工艺走廊←称量室2 304 灌装室←外包室302 工艺走廊←称量室1 305 气闸室←脱包室303 工艺走廊←外走廊306题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SOP-PM-J0017-02共5页第4页压差表位置及编号:102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C级缓冲1←一更室(男)202 洗瓶室←灌装室207 C级缓冲2←一更室(女)203 压盖室←灌装室208 脱包室←气闸室204 脱包室←气闸室209 称量室205 水浴室←压盖室210 D级缓冲室←二更室206 存瓶室←理瓶室211 C级走廊←外围272 C级走廊←脱包室271106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消毒液配制室←灭菌后室631 质检室←扎盖室644 灭菌前室←灭菌后室632 压盖室←灌装室645 C级男缓冲←男二更633 缓冲室←二更646 C级女缓冲←女二更634 B级缓冲←脱衣室647 C级走廊←称量前室635 收瓶室←压盖室648 C级走廊←废弃物室636 收衣室←洗衣室649 脱包室←气闸室637 存瓶室←理瓶室650 称量前室←称炭室638 一更←缓冲室652 称量前室←称量室369 B级走廊←外围674 洗瓶室←灌装室640 C级走廊←外围373 洗涤室←气闸室641 C级配剂室←B级灌装655 B级走廊←传递室642 缓冲室←压盖室656 B级走廊←质检室643题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SOP-PM-J0017-02共5页第5页压差表位置及编号:101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灌装室←洗瓶室101 灭菌后室←消毒液配剂室115 称量室←C级走廊102 灭菌后室←灭菌前室116 BC级走廊←C级洗涤室103 二更←B级缓冲室117 压盖缓冲室←B级走廊104 B级缓冲室←一更118 压盖室←压盖缓冲室105 C级走廊←一般生产区121 灌装室←压盖室106 C级走廊←C级废弃物传递室122 脱衣室←B级缓冲室108 洗衣室←收衣室123 气闸室←脱包室109 B级走廊←一般生产区124 理瓶室←存瓶室110 B级走廊←B级废弃物传递室125 二更(男)←C级缓冲室(男)111 压盖缓冲室←收瓶室127 二更(女)←C级缓冲室(女)112 B级一更←一般生产区128 预充灌装室←预充脱包室113 压盖室←压盖缓冲室129 配剂室←预充灌装室114。
洁净区的压差控制
![洁净区的压差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a21cbe467ec102de3bd894a.png)
洁净区的压差控制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洁净区的压差控制对制药厂各洁净室压差进行控制,其目的是保证洁净室在正常工作或平衡暂时受到破坏时,空气都能从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使洁净室的洁净度不受到污染空气的干扰。
洁净室压差控制是制药厂洁净厂房净化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洁净区洁净度的重要措施。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以下简称《洁净规范》)的洁净室压差控制章节包括5条内容,全部是针对洁净室压差控制的条款。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第十六条要求,洁净区要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洁净室压差控制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确定洁净区各洁净室的压差;第二步,计算洁净区各洁净室维持压差的压差风量;第三步,采取技术措施,保证洁净室压差风量,维持洁净室压差恒定。
第一步:确定洁净区各洁净室的压差6.2.2 条的要求,洁净室与周围的空间必须维持一定的压差,并应按生产工艺要求决定维持正压差或负压差。
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5 帕,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不小于10帕。
同一洁净区各洁净室的压差在实际工程中,确定同一洁净区各洁净室的压差,可以把每个洁净室的压力与洁净区走廊相比较,以洁净区走廊压力值为基准。
因为洁净区走廊贯穿每一个洁净室,每个洁净室与洁净区走廊的压差确定了,洁净室之间的压差也就确定了。
所有洁净室的压力值都以洁净区走廊压力值为基准,互相间的压差值就不会混乱。
如固体制剂车间,可以确定洁净区走廊正压值为18帕(洁净区室外为0帕);粉碎间、称量间散尘严重,一般通过前室与洁净区走廊相连,为避免房间内含尘量较大的气流通过走廊扩散到其它房间,可以确定粉碎间、称量间正压值为12帕,前室正压值为15帕。
这样,粉碎间、称量间相对于前室为负压,前室相对于洁净区走廊为负压。
气流从洁净区走廊流向前室,从前室流向粉碎间、称量间。
净化车间环境监测记录表
![净化车间环境监测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6c9914e4998fcc22bcd10dcc.png)
测试依据: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序 号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级别
一般净化车间环境监测记录表
ZJ0643
标准
检测频次 使用仪器
测定值
№:
年
月
结果 判定
调整方法
1
温度:℃
洁净间
18~25
调整空调设置温度
打开空调除湿功能
调大进风量
应检查滤器是否堵 塞,并更换或调整送
风口开关.
检查滤器是否泄漏 或洁净室气密性是
否良好.
重新消毒
洁净室与室外大气≥10 1次/月
压差表 压差表
≥0.5um
5
尘埃数: (个/m³)
GB/T16292-2010 10万级
≥5um
6 沉降菌数:个/皿 GB/T16294-2010 10万级
结论
≤3500000 ≤20000
≤10
激光尘埃 1次/季 粒子计数
器
1次/周
生物显微 镜
检测员
日期
审核员
日期
注:一般净化车间环境监测记录表每个季度初记录一份。
1次/班 温湿度计 记录填写于附表《ZJ0634 温湿度记录表》
2
湿度: %RH
洁净间
45~65
1次/班 温湿度计 记录填写于附表《ZJ0634 温湿度记录表》
3 换气次数(次/h)
4
静压差:Pa
JGJ71-1990 10万级
≥15
1次/月 风速计
不同级别洁净室及洁净 室与非洁净室之间≥5
1次/月
洁净区环境监测规程
![洁净区环境监测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501fb7e53a580216fcfe81.png)
洁净区环境检测规程1目的规定洁净区的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有效的控制洁净车间和实验室洁净区环境的洁净度,满足生产和检测环境的要求。
2范围本规程适用本公司洁净区环境的洁净度检验。
3职责化验员负责洁净环境检测各项技术要求的检验。
4.工作程序4.1检验项目温度、湿度、压差、风速(换气次数)、尘埃粒子数、菌落数。
4.2温度、湿度4.2.1要求洁净区温度(18-28)℃,相对湿度(45-65)%4.2.2仪器与设备温湿度计温湿度计必须在检定合格周期内4.2.3操作方法目测温湿度计4.2.4测定频次1次/班4.3压差4.3.1要求洁净室与室外压差≥10Pa,洁净室与非洁净室≥5Pa,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5Pa。
4.3.2仪器与设备微压计微压差计或手持式数显压差计须在检定合格周期内。
4.3.3操作方法用微压计或数显压差计测试各室的静压力,由两室静压力之差,为静压差。
4.3.4测定频次1次/月4.4换气次数/风速 4.4.1要求如表1所示:表1各级别洁净区风速的技术指标4.4.2仪器与设备 风速计风速计必须在检定合格周期内。
4.4.3操作方法4.4.3.1用风速计距风口下25cm 处测量风速,采样点为风口的四个顶角及中心位置(不少于5点)。
计算5个点风速平均值,为一个风口的风速。
4.4.3.2换算公式:换气次数(高效送风口风速 高效送风口面积)被测房间体积4.4.4测定频次: 1次/月 4.5尘埃粒子数 4.5.1要求如表2所示:表2各级别洁净区尘埃粒子数的技术指标 4.5.2仪器与设备 尘埃粒子计数器 4.5.3内容(1)用尘埃粒子计数仪在高度0.8米水平面上的位置采样,总采样次数不少于5次。
(2)最少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如3表所示:表3:最少采样点数目(3)采样点的位置采样点一般在离地面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采样点多余5点事,也可以在离地面0.8m至1.5m高度区域内分层分布,但每层不少于5点。
采样点分布见附录A(4)采样次数的限定对任何小洁净室(区)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的数目不得小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