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蓝印花布推广策略
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及其文化属性
![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及其文化属性](https://img.taocdn.com/s3/m/63eec57727284b73f24250d4.png)
布工艺 传承 、 保护 和 发展 的文化 属 性 有着 重 要 的 现
实意义。
一Hale Waihona Puke 、南 通 传 统 蓝 印 花 布 手 工 艺 衰 落 的
原 因及 其 在 现 代 社会 中的境 遇
“ 代 社 会 的 文 明 转 型 对 传 统 的 民 间 艺 术 的 打 现 击 是 毁 灭 性 的 , 有 多 方 面 的 原 因 , 中 最 主 要 的 这 其
o n on u i t d Cl h. fNa t g Bl e Prn e ot Ke wo d y r s: Na o Bl e nt ng u Prn e Cl h; I e ia e; Pr t c i n; Dd v l p e ; Cu t r l it d ot nh rt nc o e to e e o m nt lu a
第 9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江 南大 学学报 ( 文社 会科 学版 ) 人
J u na fJin a o r lo a gn n Unie st Hu a te & S calS inc s v r iy( m niis o i ce e )
V o19 NO. . 4 Aug .
[ 键 词 ]南 通 蓝 印 花 布 ; 承 ; 护 ; 展 ; 关 传 保 发 文化 属 性
[ 图 分 类 号 ]J5 3 2TS1 中 2 . : 9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3 6 16 7 (oO 0 —l 5o 文 17 —9 3 2 1 )40 2 ~6
I e ia c nh r t n e,Pr t c i n a d De e o m e fNa t ng Bl e Prnt d Cl t o e to n v l p nto n o u i e o h An t lu a t i u e d isCu t r lAtr b t s
南通蓝印花布推广策略
![南通蓝印花布推广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45a6e024a7302768e9939b8.png)
摘要摘要蓝印花布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拥有浓郁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
南通地区作为蓝印花布之乡,无论在传统工艺还是艺术特色方面,都是蓝印花布典型的产地与源头。
南通蓝印花布凭借其严谨的纹样造型,讲究的艺术布局,成为该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其以此类元素开发出的气体类型服装、工艺品,也为该地区艺术轻工领域的发展与文化经济的推动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南通地区的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现状与规划,将该地区的蓝印花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对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价格和创新为基础,提出当前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一方面对蓝印花布进行更全面的阐述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南通蓝印花布的未来发展与市场拓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蓝印花布;南通;推广策略摘要 (1)前言 (3)1、南通蓝印花布的概况 (3)1.1蓝印花布的历史 (3)1.2蓝印花布的民间文化 (3)1.3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 (4)2、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存在的问题 (4)2.1南通蓝印花布推广环境分析 (4)2.2南通蓝印花布推广SWOT分析 (4)2.2.1南通蓝印花布推广优势分析 (4)2.2.2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劣势分析 (5)2.2.3南通蓝印花布推广机遇分析 (5)2.2.4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威胁分析 (5)2.3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存在问题 (6)2.3.1蓝印花布的价格昂贵 (6)2.3.2蓝印花布的纹样陈旧 (6)2.3.3蓝印花布生产缺乏专业的人员 (6)3、南通蓝印花布推广策略 (6)3.1积极对蓝印花布纹样花型进行创新 (6)3.2重视工艺传承,强化蓝印花布培训与激励机制 (7)3.3增强体验式接触,协同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7)结论 (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9)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的一种,蕴含了无比深厚的艺术内涵,是极具艺术美与实用性的民间艺术。
蓝印花布人员推销方案广告方案节日促销方案
![蓝印花布人员推销方案广告方案节日促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7bfc1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5.png)
蓝印花布人员推销方案广告方案节日促销方案
1. 推销方案:
- 询问客户需要使用蓝印花布的具体情况,并介绍适合客户的蓝印花布品类和款式;
- 强调蓝印花布的优点,比如耐用、易清洗、颜色鲜艳等;
- 提供样品或图片供客户挑选,并告知价格和购买途径;
- 可以考虑在一些大型家居商场或网络平台上进行推销活动,增加曝光度和客户数量。
2. 广告方案:
- 制作漂亮的海报、宣传单页、宣传视频等,突出蓝印花布的特点和优势;
- 考虑在一些家居杂志封面或内页上刊登广告,吸引受众目光;
-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比如微信朋友圈、抖音等,让更多人了解蓝印花布的品牌形象和产品。
3. 节日促销方案:
- 在中国传统节日或西方重要节日时推出打折或礼品促销活动;
- 活动内容可以是买一送一、满减优惠等;
- 可以考虑推出限量版的特别款式,吸引收藏爱好者和粉丝;
- 提供免费的专业清洗和保养建议,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形象和客户满意度。
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南通地区蓝印花布发展现状分析
![南通地区蓝印花布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2ba7c76137ee06eff91820.png)
南通地区蓝印花布发展现状分析沈显涛,郁新颜(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 要:从田野考察和图像资料分析入手,对南通地区蓝印花布的审美特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南通地区蓝印花布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南通;蓝印花布;现状;发展中图分类号:J523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56(2010)02-0073-02收稿日期:2009 10 11;修回日期:2009 11 20作者简介:沈显涛(1985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装饰画、民间美术。
蓝印花布是流传于我国农村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印染品。
江苏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保存较好。
蓝印花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蓝印花布是采用传统印染工艺将棉布、棉绸或麻布,以靛蓝为染料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全为手工操作,主要的工艺为灰染、夹染、扎染、蜡染;狭义的蓝印花布是指以蓝草为染料,用石灰粉、黄豆粉按照一定比例调和成防染浆,刻纸为版,滤浆漏印的灰染蓝印花布。
本文仅以狭义的蓝印花布为研究对象,在对南通地区蓝印花布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求,提出其发展的建议。
1 南通蓝印花布发展现状1 1 市场占有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也逐渐被自动化、半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代替,坚守蓝印花布传统手工技术的人已越来越少。
然而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还保留了传统的染料、原料布和操作工艺,淳朴而复古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审美中具有回味、体悟的情感。
但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在现代的生产技术环境下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南通传统手工蓝印花布产区主要靠接日本、台湾、香港的订单生产,或加工成工艺品作为旅游品销售,内销的范围很小,整体销量不大。
据笔者调研,传统纯手工蓝印花布作坊主要集中在南通通州二甲镇,目前仅存3家染坊 曹裕兴染坊、正兴染坊以及二甲印染厂;销售蓝印花布及蓝印花布工艺品的商店有:南通市区十字街八仙城 染之韵!、南通纺织博物馆内 蓝韵坊!等;介绍并陈立有蓝印花布的博物馆有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南通纺织博物馆、南通博物院;此外在南通染之韵服饰有限公司等机构亦能寻觅到蓝印花布的踪迹。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4db0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6.png)
某品牌尝试将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直接运用在冬季服装上,但由于配色过于沉重、款式缺乏新意,导致市场反响平平。这启示我们在运用传统元素时,要注重与时尚潮流的结合,避免生搬硬套。
失败案例一
某设计师在创新运用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时,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忽略了纹样的文化内涵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导致设计作品难以被市场接受。这提醒我们在创新设计时,要尊重传统文化和市场需求,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
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结合现代服装设计理念进行创作实践。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和意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研究方法
02
CHAPTER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概述
南通蓝印花布起源于秦汉时期,由民间手工艺人发明并传承至今。
现代服装设计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元素融合,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将南通蓝印花布纹样运用于服装设计中,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
探索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方法,拓展其应用领域,提升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研究目的
审美价值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在民族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清新、质朴、典雅的美感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03
CHAPTER
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设计思路注重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潮流的服装。
将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印制在服装面料上,创造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面料。
通过面料的二次设计,如镂空、刺绣等手法,使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更加立体、生动。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 - 东南文化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 - 东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58da0076c175f0e7cd13713.png)
可按市场需求, 制成服饰、 床上用品、 迹。 纹样的题材和内容, 一般根据民间传说故事, 花纹的吻合。
!"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
之悦目、 听之悦耳。 这些纹样大都是图必有意, 意 “和合二仙” “龙凤呈祥” “凤戏牡 必吉祥。 如: 、 、 “狮子戏球 ” “麒麟送子 ” “连年有余 ” “富贵 丹” 、 、 、 、 在简单的蓝白两色中, 充分表现出喜庆、 和睦、 富 贵、 团圆等变化迥异的风姿风韵, 创造出千变万化 的艺术造型, 给人以蓝白之美的享受。 民间蓝印花 布可谓是中华民族工艺史上的瑰宝。 四 走进南通 民间蓝印花布在南通的经历也是曲折的。 “ 洋布 ” 民国以来, 随着外来 进入国内市场和 国外的染料、 先进印染技术的不断引进 ! 传承了几 百年的民间蓝印花布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 世 纪 $、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民间蓝印花布作 %# 年代, 坊, 已处于瘫痪或基本停业状态。 江苏南通因交通 较闭塞, 受到外来的冲击和影响相对小一些, 有些 乡镇还相继保留着一部分民间蓝印作坊, 但生产 量却日趋减少。 据初步调查, 目前南通地区民间蓝 除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外, 大 印花布作坊有 & 家, 因民间蓝印花布的销路不 从业人员不到 *## 人。 畅, 生产很不正常, 往往是干 " 个月歇 ’ 个月。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有了极大的提高, 久违了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又逐 步出现在国内市场上。 同样, 南通的民间蓝印花布 也有了新的转机。 有所不同的是, 南通人不是仅仅 满足于恢复民间蓝印花布的生产和销售, 而是充 分利用民间蓝印花布这一特有的地方资源, 做优、 做大、 做强。 他们始终认为, 民间蓝印花布不是纯 商品, 它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 正由于南通人把 民间蓝印花布作为民间工艺进行保护和宣传, 做 了大量的收集、 挖掘、 整理、 研究、 展示、 开发等有益 的工作, 所以, 南通对民间蓝印花布的保护工作做 出了成绩, 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 几点思考 现在, 国家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十分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视, 即将出台 护法 》 。 民间蓝印花布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 它在历史上流传时间之长, 普及面之 大, 影响之深, 是其他染织艺术无法相比的。 南通 市虽然对民间蓝印花布做了一些保护和开发、 研 制、 生产工作, 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就 拿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来说, 蓝印花布工艺流程 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处于青黄不接。 如设计师仅有 刻板工 * 人, 染色工 * 人, 刮灰工 * 人, 刮浆 * 人,
蓝印花布营销方案
![蓝印花布营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701b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f.png)
蓝印花布营销方案1. 背景介绍蓝印花布是一种传统的纺织品,以其独特的图案和手工制作而闻名。
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欣赏和喜爱。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蓝印花布在市场上的销售面临一些困难。
为了提升蓝印花布的知名度和销售量,我们制定了以下营销方案。
2. 目标市场2.1 主要目标市场我们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国内中高端消费者,特别是关注环保、追求独特和传统文化的消费者。
他们对手工制作的产品有很高的兴趣,并且对蓝印花布这种传统工艺品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2.2 次要目标市场除了主要目标市场外,我们还将通过一些策略和措施吸引其他潜在的消费者群体,如海外华人、旅游者和年轻人等。
3. 定位蓝印花布以其独特的图案和手工制作而闻名,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定位:1.独特性:强调蓝印花布的独特性和传统工艺的价值,宣传其与其他纺织品的不同之处。
2.手工制作:强调蓝印花布是由手工技艺制作而成,强调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3.环保:强调蓝印花布采用天然植物染料,无化学成分,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追求。
4. 营销策略4.1 品牌推广品牌推广是提升蓝印花布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制作宣传册和商品目录,包括蓝印花布的历史、制作过程和产品特点,用于店面展示和发放给潜在客户。
•在线推广: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开设蓝印花布的官方账号,并定期发布蓝印花布的相关资讯、故事和产品推广活动。
•参加相关展览和手工艺市集:通过参展和销售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购买蓝印花布。
4.2 产品差异化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提高购买欲望,我们将注重产品差异化:•设计与创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设计元素和创新的图案,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定制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自己的蓝印花布产品。
•推出周边产品:与其他相关品牌合作,推出蓝印花布的周边产品,如服装、家居用品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刍议南通传统蓝印花布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刍议南通传统蓝印花布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5d60b1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d.png)
刍议南通传统蓝印花布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优雅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蓝染第一布”。
蓝印花布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丽的花纹,在传统文化、服饰、家居装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南通传统蓝印花布不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而且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以蓝色为主要色调,花纹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
其生产工艺主要有布染、印花、烘干等环节,需要严密的协调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在南通地区,传统蓝印花布的生产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品质优良,细腻温柔,有时还可以为它加入树叶、花瓣等天然印染,使印染质感更加丰富,成为非常受人喜爱的传统艺术品。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是一种传统艺术品,更是一种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产品。
在服饰领域,蓝印花布的文雅与现代潮流的结合,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在家居装饰领域,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蓝印花布制作窗帘、沙发罩、桌布等,让家居充满江南水乡的文化气息。
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南通传统蓝印花布正在成为一种引领文化潮流的重要符号。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传承及文创产品创新性研究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传承及文创产品创新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a7b09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a.png)
绘術烈谒右究□宋婷婷李雪艳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传承及文创产品创新性研究摘要:该文介绍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概况与传承情况,根据南通蓝印花布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 策略,探讨南通蓝印花布文创产品的创新性。
关键词:蓝印花布 传承创新 纹样江苏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气候适宜,山清水秀,物阜民丰,素有“崇山福地”之称。
吴越文化、齐鲁文化、荆 楚文化在这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苏文化风情。
南通历来盛产棉花,当地人将蓝草加工成靛蓝,染制出"衣被天下数百年”的蓝印花布。
经过民间一代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南通蓝印花布(以下简称蓝印花布)不断创新,从单一的土布制品演化为多样的面料制品,在今天依旧是南通一 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 蓝印花布简介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最初是以靛蓝染料印染,由此得名。
蓝印花布主要为蓝白色,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植物染料蓝草制成的工艺品 当地人将收割的蓝草作为蓝印花布的染色颜料,用石灰、豆粉混合成灰浆烤蓝,制作过程复杂,且要经过多道程 序。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到:“凡蓝五种,皆可为 淀靛。
”2二、 蓝印花布艺术传承问题与解决策略民间蓝印花布最早见于汉代,到了明代中叶以后,“浇花布”开始流行于民间。
自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生产逐 渐代替了手工制作,这对部分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造成 了一定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各种民间工艺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在人们的视野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叫“物以载道” 是我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主要设计思想之一。
匠人在造 物的过程中赋予器物深厚的情感,体现出民族精神内涵。
蓝印花布以淳朴、粗犷、明快的风格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 流传千年,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南通当地有一座蓝印花布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先后在许多地方举行过展览。
1999年,南通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民族文化宫在北京主办了“中国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展”,展出蓝印花布图片70余幅、蓝印花布实物200余件。
南通传统手工蓝印花布市场现状调查与思考
![南通传统手工蓝印花布市场现状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272286458fafab069dc0273.png)
师。吴 元新 对蓝 印花布 传统 技艺 的 学术研 究 与推广 主要 表现 在 以下
几 个方 面 :
一
二、以销定产 的家庭式作坊
在 南 通 ,除 了吴 元 新般 学 术 型 的 从业 者 ,民 间 还 有一 小 部 分
是 出版 著 作 。2 0 年 吴 元新 将 馆 藏 明清 以 来实 物 及 图 片资 坚持 原汁 原味 传统 印 染工艺 蓝 印花布 老作 坊 ,他们 使 用天然 蓝草染 06
苏 南通地 区被 誉 为 中国蓝 印花 布之 乡 ,2 0 年 5 ,南 通市蓝 印 花 的 重要且 有效 的 一环 。 四是宣 传推广 。从 上 个世 纪九 十年代 开始 , 06 月 布传 统 印染技 艺入选 首 批国 家级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 传统 手工技 艺 类 全 国各 地 举办 民 间工 艺 的展 览 ,吴元 新 都积 极参 加 。 1 9 9 7年 ,南
研究 、生 产和 销售 一体 ,门市部 的 销售收 入便 是 以商养 馆的 重要来 不过 由于 吴元 新 目前 的精 力主 要放在 了传 统 蓝印 花技艺 的保 护
及至 2 0 年 ,这位 中国 民 间传 统 印 染行 业 中建 国 以来 的第 一 位 国 09 源。
家级 工艺美 术大 师与蓝 印花 布相伴 已三 十余 年 。
员青黄 不接 的现 象,从发展 角度 而言 ,应 引 导传统 作坊 积极适 应现 代 市场 ,逐 渐建 立起合 理 的产 品定价 与 市场分 层。 [ 关键词 ] 蓝 印花 布 市场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蓝 印花布 曾经是 中国老 百姓 的 日常生 活必 备 品 ,三 十年 后 。江 蓝 印花 布传统 印染技 艺与 高校 教育 结合 起来 ,是 传承 推广 传统技 艺
简析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发展目前状况调研.doc
![简析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发展目前状况调研.doc](https://img.taocdn.com/s3/m/513ccd2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72.png)
简析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发展目前状况调研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发展目前状况调研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发展目前状况调研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染坊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南通蓝印花布创新与发展”五个展厅。
馆内定期有蓝印花布手工制作的现场演示以及讲解,参观者们能够看到匠人们的亲手操作,真实地感受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
蓝印花布博物馆为民间艺术爱好者以及广大的学生们学习、研究蓝印花布技艺提供场所。
清华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美院与博物馆签订实习协议,以培养传统手工印染研究人才,继承【摘要】南通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其全手工式的生产技艺能够保存至今,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不无联系,在机械织布以及化工染料大面积冲击中国手工纺染织业时,南通地区由于江海纵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所受的影响较小。
笔者走访南通二甲镇和市区等地对蓝印艺术的目前状况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南通;蓝印花布;目前状况;调研一、蓝印花布市场随着经济与工业化的发展,生产效率的逐步提高,传统手工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也越来越多的被机械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所取代,坚守着传统手工印染技术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旧时被广泛使用的蓝印花布也被人们逐渐的抛却在脑后。
这门传统手工艺由于从事人员越来越少,成本越发高昂等等的理由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边缘。
在南通二甲地区的个别染坊里还保留了传统的种蓝制靛、手工印染工艺,但因其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如今现代化生产的大环境下,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产量较少。
现在的传统手工蓝印花布染坊主要生产小批量的日单以及港台地区的订单;内销的范闱极小,只生产旅游纪念品销售。
就整体而言销量也不大。
目前市面上销售蓝印花布制品的商店共有三家,分别是:南通市十字街八仙城内的“染之韵”蓝印花布用品店、南通纺织博物馆内的“蓝韵坊”以及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内的“旅游产品开发展示部”。
二、从业人员、生产机构据走访发现,南通现存的手工蓝印花布传统作坊仅剩3家,地处通州区的二甲镇,分别是:二甲印染厂、曹裕兴染坊、正兴染坊。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品牌化策略研究--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品牌化策略研究--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f1e11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b.png)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品牌化策略研究--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卞小燕;吴灵姝【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生产性保护方式是符合非遗特点的一种保护方式。
本文主要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提出产业化过程中打造产品形象的重要意义,并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分析其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南通蓝印花布品牌化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广策略。
%I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ive protection is a manner cater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in -dustrial managemen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the raputation of the produc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aking Nantong blue calico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industrialization ,hoping tofaind a practical promotion strategy for the branding of Nantong bluecalico.【期刊名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品牌策略【作者】卞小燕;吴灵姝【作者单位】南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江苏南通 226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蓝白之梦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计划方案
![蓝白之梦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344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2.png)
蓝白之梦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计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南通是中国著名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中的重要代表,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为了挖掘和保护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促进南通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蓝白之梦,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计划方案》以有效推进该项目的推广和传承。
二、项目目标1.传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通过培训、工作坊等形式,传授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和工艺知识,增强传统工艺的传承力度。
2.创新蓝印花布产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出创新的蓝印花布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
3.打造品牌形象:建立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品牌形象,提升其在文化产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4.增加就业机会:通过蓝印花布项目的开展,为当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三、项目实施1.传承印染技艺(1)建立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基地,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环境。
(2)邀请有经验的传统工艺师傅担任导师,传授技艺和工艺知识。
(3)组织学员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创新产品开发(1)成立蓝印花布设计团队,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市场需求,推出具有创新设计和高品质的产品。
3.推广和宣传(1)举办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展览活动,展示技艺的独特魅力。
(2)与旅游、文化机构合作,将蓝印花布项目纳入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体验。
(3)建立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进行线上推广和销售。
4.建立品牌形象(1)制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品牌标识和标准,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可信度。
(2)参加各类展会和活动,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3)与其他文化机构、品牌进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就业机会享有(1)扶持当地有意从事蓝印花布项目的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培训和创业指导。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式探析 自我鉴定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式探析 自我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2ddfd75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b.png)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式探析自我鉴定摘要:本文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不同阶段发展历程的深入分析^p ,总结探究新形势下继承与发扬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战略性发展体系,即必须坚持产业化发展、创新型发展、可持续发展,唯如此方能使南通蓝印花布这一中国民间传统工艺艺术发扬光大,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产业化;创新型发展;可持续发展引言:蓝印花布在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因其独特风格在世界印染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日常生活中的印花布艺不仅装饰了我们的生活,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南通的蓝印花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早在魏晋时期,蓝草印染渐渐为古代南通地区劳动人们摸索发现、最终创造了蓝草印染技术,在此基础上发明的蓝印花布艺术被记入到《齐民要术》之中。
鸦片战争的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的百年时间我国传统的农业文明遭遇到西方发达的工业文明、传统的蓝印花布艺术碰撞到西方先进的印花布技术,南通的蓝印花布艺术将何去何从,是渐渐消逝还是渐渐强大、甚至超过西方成为现代印花布艺术的领军者?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文明、科技、技艺和印花布艺术的冲撞曾经带给过我们惨痛的教训,但这也不失为一个机遇——现代技术为传统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现代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传统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成熟与完善更是为现代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的思考和践行。
一、蓝印花布艺术的发展历程蓝印花布艺术的发展与印花布工艺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农业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回顾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发展历程,这是古代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发展历程,是现代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学习历程,更是我国古代文明进步与文化积淀的历程。
(一)萌芽期:缓慢发展唐朝防染印花技术的发展,为古代印花布艺术创造了雏形。
我国自古代就有了“重农轻商”的思想与政策,随着农业的发展,蓝草染色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与完善。
基于社区教育传播途径的南通蓝印花布的推广研究
![基于社区教育传播途径的南通蓝印花布的推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ca008d844769eae009ed9e.png)
基于社区教育传播途径的南通蓝印花布的推广研究作者:秦丽来源:《大观》2019年第10期摘要:南通蓝印花布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独特的制作工艺、蓝白相间的色调,蕴含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及地方独特的造物哲学。
通过社区教育途径让南通蓝印花布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走进社区,是全方位传承非遗的有效手段。
文章主要从南通蓝印花布渗入社区教育的意义分析入手,就南通蓝印花布艺术渗社区教育的方法发表了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南通蓝印花布;社区教育;传统手工艺注: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传统手工艺术融现代生活的策略研究——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2017SJB2031)研究成果。
一、南通蓝印花布渗入社区教育的背景(一)民间艺术普及推广的时代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南通蓝印花布是首批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独特的制作工艺、蓝白相间的色调、源于生活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纹样,蕴含地方独特的造物哲学。
然而随着国外印染技术的流入,南通蓝印花布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它在市场上的存活受到了挑战。
为了拯救民间艺术,党的十九大报告五次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报告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工作内容之一,报告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南通蓝印花布在社区中的传播构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提出的,它的传播不仅是人们精神回归的需求,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需求。
(二)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时代需求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细胞,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此外,纲要提出在一定领域内要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社区教育,以推动开放灵活终身教育体系。
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法探讨——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
![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法探讨——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214fb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b.png)
天工|2023年第14期[摘 要]“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关键,在于推进传统工艺走向复兴。
南通蓝印花布以纹样、色彩、天然环保的特质,在探索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中,挖掘可转化的文化内涵,以文化创新再造方式,建构蓝印花布独特的文化品牌。
运用文创设计理念,聚焦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让更多的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传统工艺;南通蓝印花布;文创设计;现代传承[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14-004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胡菊海.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法探讨: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天工,2023(14):48-50.胡菊海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法探讨—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文旅融合赋能南通地域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SJZD106)。
作者简介:胡菊海(1983—),男,汉族,安徽巢湖人,本科,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绘画。
非遗凝聚着各地、各族人民的美好向往和精神追求,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要兼顾非遗资源转化与价值提升,以文化创意视角,重构其艺术、教育及多元文化价值,使其以全新的、更具活力的形态呈现在现代语境中,赋予传统工艺更高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
[1]以江海文化为载体,拥有“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称的南通,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多彩的非遗资源,在推进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中,更要从“被动输出”走向“自主造血”。
以蓝印花布为例,分析其纹样特点,以及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探索其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
一、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特点南通被称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蓝印花布是南通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
南通蓝印花布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要挖掘其独特的纹样特色。
总体而言,蓝印花布纹样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形、文字等主题。
南通蓝印花布产业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
![南通蓝印花布产业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ebc9ea4693daef5ef73d5f.png)
南通蓝印花布产业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对南通及桐乡蓝印花布产业发展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南通蓝印花布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困难,并以南通蓝艺公司为例,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以期对南通蓝印花布产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蓝印花布;困境一、南通蓝印花布介绍民间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而又具有艺术特色的印染工艺品。
它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民间工艺以及纯真而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
而江苏南通,至今仍然继承和发展着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被誉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由于时代的变迁与社会产业化的发展,南通蓝印花布也逐渐产业化、商品化,逐渐走进现代家庭生活中。
蓝印花布产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南通的城市气息也随之弥漫于整个中国。
作为南通蓝印花布产业的代表品牌——蓝艺,作为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的衍生品牌,一直引领着南通乃至全国的蓝印花布市场。
可是近年来,随着桐乡蓝印花布中“丰同裕”、“泰丰斋”等品牌的崛起,蓝印花布产业的垄断竞争也应运而生。
这些“新秀”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抢夺了“蓝艺”的市场份额,阻碍了其产品销售,从而降低了其盈利性,致使“蓝艺”近年来逐步陷入销售的困境。
二、桐乡蓝印花布产业发展分析桐乡蓝印花布产业虽然起步不早,但在减少成本、提高收益方面有独到之处。
1、著名品牌“丰同裕”使用半自动化生产,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现代科技,以机器生产的方式代替了部分纯手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时,降低了产品的可变成本,提高了产量;同时机器化的生产使得“丰同裕”的生产经营规模日渐变大,因而实现了一定的规模经济,节约了企业的平均成本。
2、与“蓝艺”的走南闯北不同,“丰同裕”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以此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拓宽销路。
这不仅仅节约了租房资本与宣传资本,还节省了人力,从而减小了总成本的数量。
3、“丰同裕”利用乌镇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广泛的人脉,广开门店,达到销售的高峰——因为土地成本又是基于历史成本的,所以额外的客流量会大量增加“丰同裕”的会计利润。
蓝印花布营销策划方案
![蓝印花布营销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93f4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7.png)
蓝印花布营销策划方案1. 引言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蓝印花布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档将提出一份完整的蓝印花布营销策划方案,以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2. 目标本营销策划方案的目标是:•提升蓝印花布的品牌知名度•增加销售额3. 目标受众针对蓝印花布的目标受众主要包括:•文化爱好者•时尚消费者•礼品购买者•纪念品购买者4. 市场调研在制定营销策划方案之前,对于目标市场进行调研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得知以下信息:•蓝印花布客户群体以女性为主,年龄集中在25岁至40岁之间。
•文化爱好者对于蓝印花布的传统价值和工艺技巧非常感兴趣。
•时尚消费者追求蓝印花布的设计新颖和个性化。
•礼品购买者和纪念品购买者看重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5. 营销策略基于市场调研的结果和目标受众的需求,我们提出以下营销策略:5.1 品牌宣传•制作宣传册和宣传视频,以传播蓝印花布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产工艺。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品牌宣传活动,包括发布蓝印花布故事、工艺分享和产品展示。
•参与文化艺术展览,并积极与媒体合作,提高品牌知名度。
5.2 产品设计•引入设计师团队,推出更多时尚、个性化的蓝印花布产品,以吸引年轻的时尚消费者。
•深挖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与当地文化、历史等结合,推出具有特色的系列产品。
5.3 销售渠道•在线销售平台是蓝印花布的重要销售渠道,建立官方电商平台,并提供全方位的客户服务。
•与独立设计师、文化艺术品店等合作,扩大线下销售网络。
5.4 体验活动•组织蓝印花布体验活动,让消费者亲身参与制作过程,增加对蓝印花布的情感认同。
•利用线下活动的机会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
5.5 社交媒体推广•拓展社交媒体渠道,与时尚博主、潮流KOL合作,推广蓝印花布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运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制作有趣的蓝印花布相关内容,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摘要蓝印花布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拥有浓郁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
南通地区作为蓝印花布之乡,无论在传统工艺还是艺术特色方面,都是蓝印花布典型的产地与源头。
南通蓝印花布凭借其严谨的纹样造型,讲究的艺术布局,成为该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其以此类元素开发出的气体类型服装、工艺品,也为该地区艺术轻工领域的发展与文化经济的推动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南通地区的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现状与规划,将该地区的蓝印花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对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价格和创新为基础,提出当前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一方面对蓝印花布进行更全面的阐述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南通蓝印花布的未来发展与市场拓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蓝印花布;南通;推广策略摘要 (1)前言 (3)1、南通蓝印花布的概况 (3)1.1蓝印花布的历史 (3)1.2蓝印花布的民间文化 (3)1.3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 (4)2、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存在的问题 (4)2.1南通蓝印花布推广环境分析 (4)2.2南通蓝印花布推广SWOT分析 (4)2.2.1南通蓝印花布推广优势分析 (4)2.2.2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劣势分析 (5)2.2.3南通蓝印花布推广机遇分析 (5)2.2.4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威胁分析 (5)2.3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存在问题 (6)2.3.1蓝印花布的价格昂贵 (6)2.3.2蓝印花布的纹样陈旧 (6)2.3.3蓝印花布生产缺乏专业的人员 (6)3、南通蓝印花布推广策略 (6)3.1积极对蓝印花布纹样花型进行创新 (6)3.2重视工艺传承,强化蓝印花布培训与激励机制 (7)3.3增强体验式接触,协同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7)结论 (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9)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的一种,蕴含了无比深厚的艺术内涵,是极具艺术美与实用性的民间艺术。
蓝印花布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如用蓝印花布制成的家用纺织品、服装、工艺品、装饰品、玩具等,不仅耐磨,耐脏、透气吸汗、而且质地淳朴,素雅,秀丽的特性也越来越被很多人的喜爱,也被列为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蓝印花布的出现,就很自然地贴近民间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一件实用品,其次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通过纹样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收集资料,利用吉祥物纹样的寓意及特色创新产品,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让蓝印花布走向群众,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南通蓝印花布的创新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推动南通蓝印花布走向未来式传统艺人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总之,创新蓝印花布纹样,推广蓝印花布是研究本论文的重要目的。
1、南通蓝印花布的概况1.1蓝印花布的历史蓝印花布是南通的主要产地,地处长江中下游,滨江临海,土地肥沃,十分适宜棉花生长,土布与天然兰草为农家平常之物,故前庄后坊的蓝印花布染作坊普遍布农村集镇。
他们随后把自然界蓝天,白云的蓝、白二色选择到蓝印花布上,看似无意识的,却更能体现出人们淳朴的本色、和谐的审美理念。
蓝印花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印染品,开发的产品除部分出口外,仍用于美化装饰现代的生活。
南通是棉纺织基地,是生产蓝印花布的重点地区。
凭借着滨江临海的地理优势与一年四季的温暖气候,南通地区十分适合棉花生长,以棉花这种产品为主的纺织技术也随之发展越来越成熟,最繁盛的时期,该地区每个镇上至少有2家染坊,蓝印花布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
1.2蓝印花布的民间文化我国许多地区都可以生产蓝印花布,但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知名度最高,一方面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民族情感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是依靠当地人民辛勤的努力与创造,已经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
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蓝印花布同样受到西方工业化的影响,从最初的单一生活用品发展为包括服饰、台布、窗帘、头巾、被面、摆设等多种产品,既可以日常使用也可以作为欣赏品,而且比较耐脏耐磨、结实经用、图案吉祥,充满着乡土气息,深受很多人的喜爱。
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亦称“青花布”,它既实用也是人们沟通内心情感的标志。
那些纹样也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青花布有好几层涵义。
首先,“青白”与“清白”同音,用来象征那些坚贞无暇、清清白白的生活态度。
其次,利用“青”与“亲”的谐音在婚俗中作为情感的表达,尤其在南通启东地区,在女方的回亲礼中,常常用青花布包裹一株茂盛的万年青作为回礼。
最后,“青花布”也是万年青的象征,作为一种夏冬长青植物,代表着人们的相亲相爱,是重要的民俗情结的体现。
1.3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蓝印花布流传时间很长,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
蓝印花布的图案布局与花纹造型,是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蓝印花布的逐渐发展,同样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工业化的生产手段将手工艺品的生存发展空间进一步侵蚀,许多民间手工艺技术正在消失,蓝印花布也不例外,目前尚存的蓝印花布厂主要集中在南通市区十字街八仙城的“染之韵”、南通纺织博物馆的“蓝韵坊”等地。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也提高了,蓝印花布的技艺逐渐被一些自动化、半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所代替,做手工技术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而且没有太多的推陈出新的蓝印花布图案。
最重要的是从事蓝印花布印染和设计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少,仅仅凭一两次的操作室完全不符合专业人士要求。
2、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存在的问题2.1南通蓝印花布推广环境分析面对逐渐缩减的蓝印花布生存发展空间,当地政府逐渐出台相应政策进行重要文化艺术的保护。
一方面要对现存的传统民间蓝印花布予以保护,另一方面也要对蓝印花布形成过程中的刻版刀法、点线面应用、生产技艺以及纹样断刀构成等技术进行保护。
当前,南通地区创新设计了符合现代生活的家纺用品,产品不仅销往北京、上海、天津,而且还出口韩国等东南亚国家,走出了一条收藏、研究、创新、传承、经营为一体的传统印染技艺的传承之路。
1998年前后,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印染厂由私人染坊合并成为公私合营的集体综合企业,再同日商合资把集体印染厂改制为股份企业,印染厂从个体作坊重新回到私人经营的管理体制,但由于机印花布冲击手工印染行业,外贸和订货数量己逐步减少,国内销售量亦是逐年下降。
目前,曾经兴盛的蓝印花布、民间彩印和合资饶花布的生产都面临濒危境地,厂房除传统染坊被保留外,大多房屋出租给其他厂家。
传统印染的生产基本停业,蓝印花布技艺人员大多也己改行,部分人员转至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工作,启东蓝印花布生产和传承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丰富,蓝印花布的受用者大量减少,它的地位在民间由原来的时尚转变为落后,它的衰落和时代发展连在一起。
从古至今,市场需求这个关键的因素影响着每个行业的走向和发展,蓝印花布也己从千家万户逐渐走入了喜爱传统工艺的小众群体收藏研究中。
2.2南通蓝印花布推广SWOT分析2.2.1南通蓝印花布推广优势分析(1)符合人们生活需求蓝印花布可以被加工成包括服饰、床品、工艺品等多种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且图案多以象征吉祥、幸福的动物、花草等题材为基础,能够作为时尚代表的同时也象征人们生活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因此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
此外,蓝印花布能够反应出不同民族的精神与诉求,代表着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融合。
(2)南通蓝印花布在全国的代表性地位蓝印花布在我国发展一百多年,遍布我国各省,包括东北地区、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浙江等许多地区都相继开设了蓝印花布作坊,根据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蓝印花布得到多元化发展。
机织布和化工染料的冲击,为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模式带来变革,唯有江苏南通地区的农村还较为普遍的保留着使用蓝印花布制品的传统习惯,较完好的保存了传统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代表中国蓝印花布总体水平。
江苏地区现有的蓝印花布,都是以南通地区为基础,销往全国。
2.2.2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劣势分析(1)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在过去的农业文明历史文化中,蓝印花布一直在表达着民众的朴素情感。
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多年,现代化工业社会代替了农业文明社会,这就是蓝印花技艺濒危的根本原因。
由于传统的居住环境、民俗生活习惯发生了变迁,将蓝印花带入了濒危的险境。
由于廉价的机器纺织品纹样丰富、色彩鲜艳且售价较低,人们对于品质与耐用性的关注逐渐减小,纯手工的蓝印花布不再是人们的首选,且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已经没有百姓再去进行印染,宁愿出门打工也不愿守住这门技艺,整体的环境在变化,蓝印花在此环境下受到了冷落,甚至被排除。
(2)蓝印花手工技艺被新工艺技术取代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方式为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艺模式带来变革,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被迫发生变革,标准化且过程易控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偏爱,规模化生产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工艺品过分的商品化转变,少了手工艺制作的个性与生命。
然而由于手工艺生产花费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个人生产时间较长的手工印染逐渐淘汰。
2.2.3南通蓝印花布推广机遇分析(1)符合民俗文化发展需要南通蓝印花布伴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壮大而出现并成熟,是老百姓生活积累的体现与思想感情的表达,将这一重要民族文化进行推广,是我国文化产业推广的必然需要,也是人们丰富文化视野的重要手段,丰富我国文化宝库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民对美的鉴赏能力。
伴随着世界文化越来越深入的交融与相互影响,将蓝印花布作为推广我国传统文化的手段,对于这一文化市场的开发与恢复有重要影响。
(2)南通蓝印花布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南通自明清时期就一直是我国棉纺织基地,其蓝印花布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现保存的蓝印花布在布纹品质及艺术水准等许多方面都居于我国最高水平。
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排在传统手工技艺类别的第24项。
这为进一步保护和振兴南通传统蓝印花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4南通蓝印花布推广威胁分析(1)工艺失传与机械化生产威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南通地区乡村人民接受现代工业商业模式更为普及,原有的小农意识与民间艺术技艺逐渐土崩瓦解,伴随着人们价值观念与审美观念的变化,蓝印花布最哦我传统工艺面临着机械化生产的替代与工艺失传的威胁。
随着艺术规范的逐步缺失,手工印染的逐渐淘汰,实用价值的越发低迷,这一民间艺术品更多人认为是过时、落后的物品。
(2)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伴随着工业化生产模式的不断深入与网络文化的普及,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干扰和冲击。
蓝印花布以传统农耕文明为源头发展而来,以传统手工艺模式进行生产,是我国千年来人们生活文明的重要缩影。
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先进的印染设备、纺织工艺被引进,人们的接受与消费能力也随之转移,蓝印花布甚至被人们认为是落后的物品而被许多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