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先锋派电影的意义

西方先锋派电影的意义
西方先锋派电影的意义

浅谈西方先锋派电影

北京大学XXX

先锋派电影指的是1920年以后,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后流行的一种电影。它对西方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创作流派,它包括了“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创作流派。其代表作有《沉睡的巴黎》、《厄舍古厦的倒塌》、《卡里加里博士》《流浪女》《幕间休息》等作为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为后世电影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深受影迷喜爱。

接下来讲下它的分类,先锋派电影首先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将,它对当时传统惯例的电影表现模式提出挑战,引发一场范围较广的电影运动并提供了一类没血范例,如苏联蒙太奇学派(着重剪接与拼接)、诗意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狭义上讲,是指对电影表现形式和手法的革新,通过对画面影像的变形或独特的处理,寻找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先锋派电影有众多派分,但在美学原则上,它们有共同的审美理想,具有一致性,那就是打破有着反叙事、非理性、抽象性等美学特征,反对既存的美学原则和叙事原则。

接下来是先锋派电影的分类,一,印象主义电影,它的代表性人物是《狂热》《流浪女》

其特点是此类影片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在深入表现认得心里变化过程中强化了对自然的诗意的描述,2对蒙太奇形式的创造性运用,与多层隐喻相结结合表现人的心里活动。二、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有《卡里加里博士》,特点有1有着高度的舞台化、全部使用绘画和黑色背景和非自然的扭曲的空间关系,2人物都经过浓重的变形化妆,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行动僵化,3,光线的阴暗对比强烈,人工化和黑暗形成了极度反差,画面气氛阴沉恐惧。

三、抽象主义电影,它讲究的是形式的极端主义,对线条、光线、体积、色彩的体验和研究中感受节奏和韵律的意味,代表作有艾林格的《对角线交响乐》,这个派别电影表达了人们对电、光、机器等新鲜事物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现代都市生活提供的新的时空体验等。四、达达主义电影,它追求“绝对的无意义”,整个影片充满了荒谬和嘲讽。代表作是《幕间休息》,五、最后一类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它的代表作是《一条安达鲁狗》,他的特点是1、在影片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暴力和死亡,2、性和色情的表现,3、迷乱的心绪。

先锋派电影运动产生在20世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是现代社会在人的精神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反映,它的产生具有以下历史意义:1、先锋欧派电影运动触动了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他从表现、感官等方面让人更多方面的思考社会。2、先锋派电影是都市化艺术,当时的电影拍摄是依托先进技术的都市为工作地点的,所以带有都市化艺术特色。3,它开创了电影艺术特性,构造了更多种类的电影表达。4、先锋派电影是表现危机的艺术,他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中人类

生活的问题所在,在思考人性方面做出贡献。5,先锋运动作为贵族运动(因为当时拍摄电影是贵族人才能承担的),贵族也为社会做出探讨和研究的贡献。受到20世纪20年代尼采、弗洛伊德影响的学术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先锋派电影的突出特点是反对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戏剧式电影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艺术态度和美学方法论,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是反形象再现和反情节叙事性。

这个主要由诗人、音乐家和画家构成的群体被我们后来也称作贵族派别,创作是主要探求如何让电影的画面产生情绪的象征行的或者节奏感等效果。由于先锋派的理论和时间,电影的造型一是开始逐步为电影艺术所接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电影观念,并为后世的电影创作及开导产生巨大影响。我觉得先锋派电影放到现在的中国来也是具有意义的,如果我们也有着更强表现力和开放性的引导性创作电影,不仅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且也会对我们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反思,推动社会的文明,以上为我的见解,不足之处请老师指出。

2008级 XXX

《当代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思辩》

第一章电影理论 考试内容: 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重点) 电影理论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史 电影本体论 一.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 经典电影理论部分 (一).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 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 (德)抽象电影 抽象电影 (法)纯电影 (法)印象派电影(法)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 法国20年代(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名词解释:先锋派电影】 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而主要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的影片。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拍片活动开始于20世纪10年代末,于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在有声电影发明后,先锋电影趋于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在拍片方式和艺术主张上大同小异的实验电影。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活动的中心是德国和法国;然而,以“复兴法国电影”为起点的这场先锋艺术运动,几乎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民族电影的命题,而成为对电影艺术的表现潜能的多方面的论证。其兴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艺术上停止不前,商业化倾向严重,这使得欧洲的电影艺术家产生了振兴民族电影的愿望;二是一战带来的精神危机加速了19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了。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之成为供少数人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并创造了诸如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③.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万物有灵论,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排斥含义和逻辑。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代表著作有德吕克的《上镜头性》、杜拉克的《完整电影》以及爱浦斯坦、慕西纳克、冈斯、莱谢尔

西方电影史分析

【法国】 一、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两个方向、特点及区别 卢米埃尔——纪实主义电影传统 梅里爱——戏剧化电影传统 1、卢米埃尔:电影是“再现生活”; 梅里爱:电影能“改变生活” 2、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 梅里爱:电影的戏剧美学追求是充满幻想、虚构、是浪漫主义的。 3、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 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二、芳森学派 概念:20世纪之初,法国方森城的查尔百代建立百代电影公司,电影艺术家齐卡选拔出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他们贯彻“通俗化”的制片方针,形成了“方森学派”。 美学主张: 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探求新手法,重视外景,接触社会问题等。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特别重视一般群众,以他们为制片的主要对象。 三、艺术电影运动 概念:法国电影诞生后十余年发展很快,电影院取代集市木棚,高雅人士代替一般群众。这时一个自称为“艺术电影”的制片公司决定拍摄符合这一形势变化的电影。 美学主张: 要把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当中来,要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这是一种电影的创作倾向。 四、法国印象派(20世纪20年代初—1924年德吕克逝世) 1、美学主张: 继承了齐卡等人确立的“通俗化”传统,接受了英国和瑞典电影的写实风格的影响,强调电影要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反对豪华虚夸,提倡朴素真切的风格。他们重视一般市民的爱好和要求,把他们看作自己创作的主要对象。为了表达初始印象以及渗入期间的主观因素,在艺术形式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探索,但不像先锋派那样热衷于形式主义实验。 2、代表: 德吕克(“上镜头”理论、“面具”论)——《沉默》、《西班牙的节日》、《狂热》、《流浪女》 莱皮埃——《黄金国》 冈斯——《车轮》、《拿破仑》 杜拉克夫人——《无情的美人》《太阳死亡》 先锋派电影运动:1925年—20世纪30年代初 五、“纯电影”的美学实验 1、特点(概念): 通过一系列快速组接的独立画面,表现富有节奏的物体与机械的运动,以组成一种视觉的舞蹈和看得见的音乐。 2、作品:

现代派电影

现代派电影 19世纪末,在欧洲国家相继出现了一个有共同原则的文艺派别,主张文艺创作要摆脱理性的?束缚?,表现直觉的、本能的?自我?。比如雕塑、绘画,以紊乱的色彩和错乱的点线配臵,达到违反真实的抽象化;小说、戏剧,以不要人物、情节的奇特的语言、文法,反映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这个流派统称现代派。把这个创作原则运用到影片创作中,就是所谓现代派电影。现代派电影持续的时间较长,从开始的无声片,到本世纪70年代,长达半个世纪。其间出现过几次高潮。 1.先锋派电影运动 这个运动以法国、德国为中心,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有声电影诞生后趋于低落,前后持续了10年之久,是现代派电影的第一次高潮。 先锋派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在影片内容上,主张逃避现实或超现实的抽象化、绝对化,表现?纯粹的现象?或潜意识?内心的幻想?;在表现手法上,搬用超现实主义、形式主义等现代派文艺手法,玩弄?为表现而表现?的觉形式?;在结构形式上,提倡?非情节化??非戏剧化?,通过联想的自由?,纯粹的节奏?,表现?被支解,?的物象或?纯粹的情绪?;在影片的作用上,否定电影的功利目的,鼓吹电影为少数?知识界精华人上?玩赏。 总而言之,先锋派电影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表现纯粹的现象,一是表现潜在的意念。前者是只要形式而不要实质,后者则是只要意识而不要现实。巴拉兹曾尖锐地指出?:在先锋派影片里,现实生活的真实、意义和规律,竟是连一丝一毫也都找不到了。一系列东掇西拾、互相毫无联系的视觉形象画面并不反映任何现实。..因为现实的原来面貌在这里被支解成纯粹的现象,并被降低为单纯的视觉印象,表现赤裸裸的事实的影片,最后必然成为最不真实和最抽象的‘绝对’影片。(?《电影美学》)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著作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德吕克1919年写的《上镜头性》,杜拉克1927年写的《完整电影》,爱浦斯坦1927年写的《从埃特纳山上看电影》等。在他们的理论著作中,许多电影术语创造出来了,诸如:绝对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抽象电影、纯电影等等。 先锋派影片创作和其理论相比相形见绌,真正好的作品无几。 比如德国华尔特〃罗特曼的影片《柏林》,被列为先锋派的抽象电影一类。影片中不表现真实可见的景象,画面中所出现的电车和乐队,牛奶车和女人腿,来往行人和飞转的车轮等,都是闪烁不定的,模糊不清的,镜头画面失去了明确的现实形态,仿佛转向了人的内心幻象。这部作品试图把抽象性与记录性结合起来,表现所谓?大城市交响乐?,它不是在纪录该片创作者对外部世界的印象,而是传达外部世界在人意识中的幻映。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 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章:电影的诞生 一、细碎知识点整理 1)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by卢米埃尔兄弟) 2)世界电影史第一个导演——乔治梅里爱 二、大块知识整理 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创作风格的缘起 卢米埃尔兄弟:开启了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a.对现实进行纪实的创作手段(记录眼前的景象) 1.利用景深(固态构图)完成 2.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 3.不同视角分区域拍摄和移动摄影 4.采用特技、戏剧元素,将主观创造意识渗入影像 5.运用不同的场景拼接(画面——最早的“蒙太奇”) b. 主要贡献 1.采用纪实手法,呈现日常生活场景,还原流动感、自然感 2.渗入主观化选择,创造出最初的叙事方法 3.开创现实主义电影创作风格(电影纪录片的先驱) c. 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消防员》、《代表们登陆》、《水浇园 丁》(喜剧)、《假膝行人》 乔治·梅里爱:开启了电影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 a. 创作手段 1.利用停机再拍造成魔幻效果 2.借用照相特技发掘摄影特技:“叠印”“合成照片”“二次/多次曝光”“画托”“首次进行‘人工照明’” 3.舞台乐队指挥的视点——全景视点 4.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建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摄影棚”,形成了“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 5.开始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来组合镜头 b. 主要贡献 1.采用多种摄像特技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丰富影像的表达手段 2.蒙太奇方法的应用,开拓了影像的叙事功能 3.开创了现代主义电影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C. 代表作品:《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橡皮头人》(多次曝光);《魔窟》(叠印法);《月球旅行记》 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名词解释)[时间、地点、代表作品、起因、背景]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19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一次电影实验运动,是欧洲先锋艺术运动的分支,是表现主义电影的延展。先锋电影也称“实验电影”或“地下摄影”,是一种远离电影故事片和纪录片主流,不为商业目的的默片纯视觉电影。 主张:反对叙事;倡导通过绝对自由的联想来达到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和情绪,排斥真实、理性的含义;表现潜意识、非理性和梦幻世界;物大于人。

关于先锋派小说的一些看法

关于先锋派小说的一些看法 20世纪80年代中叶,中国文坛进入了一个激荡、活跃的转型期。在西方现代哲学、艺术和社会各种文学思潮(如魔幻现实主义、叙述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形式主义、意识流等)的影响下,马原、莫言、残雪、格非、苏童、余华、孙甘露等一批作家以先锋姿态闪亮出场,其新奇的创作对传统的小说观念和传统的审美规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在文坛上形成了强大的态势。 先锋小说,是作家们对现实进行精神化探索,然后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开始的。 在叙述革命上,先锋作家们往往模糊了故事的内容、情节,而倾力于塑造独特的叙事形式。他们将叙事本身作为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象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背离传统小说竭力营造和现实世界对应的"真实"幻象的实现途径,明确承认小说的虚构性。这无疑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极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凸现小说的独特存在。如孙甘露的《访问梦境》,非常注重挖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其技巧上采用了隐喻、象征、联想、通感等方法,整部小说就是人物意识的流动的体现,更像是一个人的呢喃私语。作家马原则是叙事革命的典型代表,他在小说中直接就出现在读者面前,并揭露小说的虚构性,更设置了许多有头无尾的故事对之进行片段式连缀,产生了似真似幻的效果,形成了“马原叙事圈套”。除此以外,还有格非的小说中的迷宫式的构建等,都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单一化,直线型的叙事模式。 在语言实验上,先锋作家们喜欢以其独特的感觉方式对现代汉语进行扭曲与反叛,强调语言的陌生化,以致对解读文本造成一定的阻拘性,并因此形成鲜明的个性。而作家莫言的文字就非常有特色。如在《透明的红萝卜》中,有这么一段描述,非常有质感,深深地吸引了我:“黑孩的眼睛本来是专注地看着石头的,但是他听到了河上传来了一种奇异的声音,很像鱼群在妾喋,声音细微,忽远忽近,他用力地捕捉着,眼睛与耳朵并用,他看到了河上有发亮的气体上升,声音就藏在气体里,只要他看着那神神奇的气体,美妙的声音就逃跑不了。他的脸色渐渐地红润起来,嘴角上漾起动人的微笑。”作家的这段文字使人身临其境,视觉、嗅觉一并打开,既新鲜,又细腻。 先锋小说在表现生存状态这一点上,也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其题材是多元化的,这毋庸置疑。但他们都有一个大致的共同点,就是趋向于对人本主义的描写,剖析人物内心层面,反映我们在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欲望、追求和物质的种种矛盾,追求自由、平等,标榜个性,呈现出我们的精神创伤,抒发他们对生存状态的思考,因而许多作品都显示出苍凉、迷惘的悲剧风格。如格非的《人面桃花》,就有人评价说这是一部“关注典型的中国式情感命运和中国式精神命运”的小说。作家余华的《活着》,应该就是一部典型的探索生存状态的作品。作者通过一位中国农民———主人公福贵的苦难的一生,给我们讲述了应该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总之,面对苦难,我们要承受,好好活着就行,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意义。 但由于先锋小说的独特、革新以及极端个人化的创作,一般大众很难理解它,所以到90年代初,很多先锋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以下,我将具体谈一下我对作家毕飞宇的一部作品———《雨天里的棉花糖》的一些看法。 〈〈雨天里的棉花糖〉〉是作家毕飞宇写于90年代初的作品,小说阐述的是战争前后,主人公红豆的生活经历及心路历程。红豆自小被公认为“女性化”,性格如女性一般温润、文

先锋派电影介入动画

先锋派电影介入动画 在传统的电影中植入动画的演绎形式,虽然不能说是空前绝后,但至少是凤毛麟角。《迷墙》即是其中之一,这部对后现代主义充满自觉的电影,一上映就迅速风靡了整个世界。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影片主人公平克?弗洛伊德于1966年所组建的一支摇滚乐队的音乐魅力,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MTV的影像时代。另一方面,在《迷墙》中将动画艺术植入真人电影之中与实拍交替并行,这种后现代电影的创新表现风格立刻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下面我们尝试着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动画艺术在这部电影中的植入功能。 一、加强渲染恐惧心理及心灵创伤 电影《迷墙》是依据影片主人公精神病态发展程度而先后在影片中植入了五个动画段落以及摇滚歌手平克?弗洛伊德演唱的多首歌曲,我们将依据这五个动画段落及某些歌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为参照,对其进行分析、解读。 影片的故事是由摇滚歌手弗洛伊德在旅馆中想象、思考、追问内心的苦闷、忧伤从何而来开始的。影片开始不久,观众便会看到:一群不满现实的青年,冲破铁链紧锁的大门,蜂拥走向街头,向当局造

反与警察激烈搏斗的场景。镜头切换,二战期间,安奇奥桥头堡44号阵地上空,战机轰鸣,被烈焰吞噬的战壕火光汹涌,战场上尸横遍野、担架上伤痕累累的士兵、还有满身鲜血的弗洛伊德的父亲画面切换:在公园里徘徊、孤独的小弗洛伊德看到其他的孩子拥有父亲的陪伴十分羡慕,当他试图伸手去拉别的孩子父亲的衣角时,却被冷漠无情地推开。在小教堂中母亲双手合十虔诚地为已故的亡夫祈祷,旁边手持飞机模型的小弗洛伊德试着在空中盘旋飞行。伴随如上场景及低沉、哀怨的吉他旋律,弗洛伊德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追问:“父亲远渡重洋/只留下了记忆和家庭/相册中的照片/父亲,你还留了什么给我/这只是迷墙中的一块砖”。伴着忧怨的歌声,在他的思绪中又恍然出现了如下情景:自家的庭院中,一辆白色的童车,车里睡着襁褓中的小弗洛伊德,旁边躺椅上的母亲双目紧闭,早已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一只黑猫正在专注于不远处一只落在绿草地上的白鸽,黑猫试图捕捉,被惊扰的白鸽跃起飞出庭院,飞向辽阔无际的晴空第一动画段落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时空背景及音乐背景下插入的。 当白鸽飞出庭院,展开双翅在蓝天上奋飞时,突然全身开裂,鲜血四溅,须臾变为一只黑鹰,黑鹰展开双翅,凌空翱翔,继而转身向左平滑变为一只战隼,战隼忽然向下俯冲用铁钩般的双爪从土地上奋力抓起一大块鲜血淋淋的泥土,而后直冲战云滚滚的天空,随着战云消散,战隼幻化为一个巨型怪兽,怪兽圆瞪闪亮的双目瞬间化为一座城堡。紧接着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战机轰鸣作响地划过天空,顷刻大

先锋派文学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

小编语:距离“先锋文学”应运而生的年代,转瞬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就如一个孩童的成长,“先锋文学”也已经步入了青年,开拓了新的文学时代与体裁,然而其代表作却寥寥无几。 1985年前后的“八五新潮”,文学界出现了马原、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先锋小说,陈东东、王寅、欧阳江河等人的先锋诗歌群体,音乐界出现了瞿小松、陈其刚、谭盾等人的先锋音乐,电影界则有陈凯歌、滕文骥、何平等人的探索电影。 几乎每隔数周,一种新的风潮、新的宣言便会发表。风潮迭起的年代,“先锋文学”应运而生,三十年过去,它长成了什么模样?它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年轻人?11月27日,以“通向世界性与现代性之路”为主题的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年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刊发了文学批评家李敬泽在论坛上的发言。下文是文学评论家、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论坛上的发言。我将新一代作家作品作为检视先锋文学影响的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到先锋文学当年的文学观、文学趣味如何被扭曲,如何被继承。换言之,如果我们把先锋文学视作文学之钟,那么,从年轻一代作家那里,我们可以听到它的回响,自然,也可以看到它的困窘。 回响之一是,先锋文学建构了八十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青年读者的文学趣味,尤其是七零一代作家的文学趣味甚至语感。先锋文学三十年,正是七零一代作家从孩童成长为中年,由文学少年成长为新一代作家的三十年。如果有兴趣去读七零一代作家的读书随笔和小说讲稿会发现,他们阅读和喜爱的作家作品百分之八十与先锋作家们喜欢的作家作品相同或相近,而另百分之二十,则非常有可能是当年那代先锋作家。一个作家的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文学趣味如何建立?无外乎是阅读和模仿。一方面喜欢他们所喜欢的,一方面渴望写出他们那样的作品,——先锋文学对七零一代作家的影响是渗透式的,年轻一代的成长得益于对文学偶像的学习。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一代作家的文学趣味逐渐形成。 这是新的、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价值观完全迥异的文学观。尤其是新一代对纯文学这一概念的认领。“纯文学”与先锋派紧密相关,它看重语言,叙述方式,讲究语法和句法,致力于语言的探索,致力于摆脱政治话语而回到文学本身。七零以后出生的作家们对“纯文学”是全盘接受并深入内心。这是硬币光泽的一面,而另一面的反映则是年轻作家不由觉地划走,他们笔下历史背景的逐渐模糊,他们沉迷日常生活,看重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而不愿去触及“社会题材”。换言之,先锋文学之后,有关宏大的、社会的、政治的思考成为新一代作家所刻意躲蔽的。 如果说“纯文学”观念是先锋文学在七零作家一代那里的重要回响,那么另一个回响则是关于“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认识。新一代作家通常在访问中会刻意强调他们看重“怎么写”。尽管在写作手法上也未见有何重大突破,但这一认识却深植于心。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认识。当然,“写什么”在他们那里则变得没那么重要。与此同时,他们中很少有人认为作家是知识分子,更很少有作家认为文学写作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不过,七零一代作家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对写作的理解也非一成不变。 大约2010年前后,又一批新的七零后作家出现,比如阿乙和曹寇。在媒体的讨论和介绍中,他们被认为是先锋的、深具先锋文学精神的新一代,尽管这种评价不乏出版推广的因素,但得到读者和公共媒体的广泛认同也值得关注。为什么其它七零后作家并不被认为是先锋的,而只有他们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重要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态度。在现实面前,这两位作家与以往七零后作家的不同在于,他们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不认同、不屈服、不妥协。他们并不是一笔一划去描摩现实。在他们的笔下,现实与文本呈现了某种奇特的关系,——文本为现实提供了某种镜像,它是现实的一种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直接的。他们关注当下生活,也有非虚构作品。 在当代中国,“非虚构”突然出现缘于写作者强烈“回到现场”的写作愿望,但那种流行的“非虚构”与阿乙、曹寇的“非虚构”有明显差异:前者显然追求一种对现实的介入,其中有强

西方先锋派电影的意义

浅谈西方先锋派电影 北京大学XXX 先锋派电影指的是1920年以后,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后流行的一种电影。它对西方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创作流派,它包括了“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创作流派。其代表作有《沉睡的巴黎》、《厄舍古厦的倒塌》、《卡里加里博士》《流浪女》《幕间休息》等作为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为后世电影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深受影迷喜爱。 接下来讲下它的分类,先锋派电影首先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将,它对当时传统惯例的电影表现模式提出挑战,引发一场范围较广的电影运动并提供了一类没血范例,如苏联蒙太奇学派(着重剪接与拼接)、诗意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狭义上讲,是指对电影表现形式和手法的革新,通过对画面影像的变形或独特的处理,寻找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先锋派电影有众多派分,但在美学原则上,它们有共同的审美理想,具有一致性,那就是打破有着反叙事、非理性、抽象性等美学特征,反对既存的美学原则和叙事原则。 接下来是先锋派电影的分类,一,印象主义电影,它的代表性人物是《狂热》《流浪女》

其特点是此类影片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在深入表现认得心里变化过程中强化了对自然的诗意的描述,2对蒙太奇形式的创造性运用,与多层隐喻相结结合表现人的心里活动。二、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有《卡里加里博士》,特点有1有着高度的舞台化、全部使用绘画和黑色背景和非自然的扭曲的空间关系,2人物都经过浓重的变形化妆,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行动僵化,3,光线的阴暗对比强烈,人工化和黑暗形成了极度反差,画面气氛阴沉恐惧。 三、抽象主义电影,它讲究的是形式的极端主义,对线条、光线、体积、色彩的体验和研究中感受节奏和韵律的意味,代表作有艾林格的《对角线交响乐》,这个派别电影表达了人们对电、光、机器等新鲜事物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现代都市生活提供的新的时空体验等。四、达达主义电影,它追求“绝对的无意义”,整个影片充满了荒谬和嘲讽。代表作是《幕间休息》,五、最后一类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它的代表作是《一条安达鲁狗》,他的特点是1、在影片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暴力和死亡,2、性和色情的表现,3、迷乱的心绪。 先锋派电影运动产生在20世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是现代社会在人的精神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反映,它的产生具有以下历史意义:1、先锋欧派电影运动触动了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他从表现、感官等方面让人更多方面的思考社会。2、先锋派电影是都市化艺术,当时的电影拍摄是依托先进技术的都市为工作地点的,所以带有都市化艺术特色。3,它开创了电影艺术特性,构造了更多种类的电影表达。4、先锋派电影是表现危机的艺术,他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中人类

世界电影的主要流派

世界电影的主要流派 2009-11-14 19:43:46| 分类:电影 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还属于比较年轻的艺术。自格里菲斯发明了完整的蒙太奇方法之后,电影才开始获得独立的艺术生命。然而又有受到当时的商业化的束缚,在人们心中没有能够确立起艺术的地位。因此在电影问世前二十年,并没有什么流派产生。知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与欧洲的先锋拍电影,才第一次具有了电影流派的意义和说法。在众多艺术领域中,电影史流派最少,历史最短的。但是辉 煌的成就却是不容小觑的。 真正产生较大影响的流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早期现代主义——欧洲先锋派电影; 苏联电影学派——诗电影与散文电影; 好莱坞商业电影——类型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法国新浪潮电影与近期现代主义流派;

1.欧洲先锋拍电影: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和法国,后来以法国为中心。这是电影史上第一次明确意识到电影艺术的潜力,并力图创造一种艺术电影的重要尝试。 先锋派以艺术家的结合形式出现,但是受到当时商业化的束缚,银幕上充斥着题材评语,首发刻板的电影故事片,因而,欧洲电影世界正在酝酿着一场电影艺术的革命。 先锋派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主张用画面来主宰一切,认为故事是没有价值的。他们用抽象的画面来表现意识,体现电影的技巧和感染力,因此搞成了纯粹思维的电影。如法国的《机械舞蹈》,瑞典的《对角线交响乐》,德国的《第一号作品》。这些影片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也没有人物形象。重视物而忽视了人。二.主张表现梦幻世界,认为生活就是梦,认为世界到处充满了潜意识,是个超现实的世界。如维内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它发行后很快风靡世界,很快形成表现主义流派。还有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不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这个阶段的影片侧重表现人的潜意识的活动,或者疯子,精 神病患者等眼中的世界。 三.主张形式上的雕琢已达到电影诗的境界。让人自由联想,所以不需要真实。强调理性买纯粹表现一种促人想象的节奏情绪——意识化的记录电影。荷兰的伊文思拍摄的《雨》,

欧洲先锋派电影报告

欧洲先锋派电影观影感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在现代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加上好莱坞电影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欧洲电影在艺术上的前进,以及电影家们对电影本体追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20世纪20年代左右是先锋派电影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先锋派电影运动主要发生在法国、德国等,形成了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和以德国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电影,这里别有包含了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等各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流派。下面就分析这几种流派的代表作品。 首先,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力作罗伯特·维内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也被视为是恐怖片的先驱,而它的艺术精髓就在于将表现主义的哲学含义和对心理意念主题拿捏的准确到位,从而在电影史上引起了不俗的反响。这部影片就感情色彩来说并不是很强烈,整部影片运用了造型感光照来迎合超现实主义倾向,人物故事都毫无理性可言。故事情节没有被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用浓重色彩的画面、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精神世界,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焦虑及对社会不满的情

绪。片中卡里加里博士就像一名精神病患者,重满了诡异色彩,但影片最后揭示了弗朗西斯冒充卡里加里博士,给观众不小的震撼,也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在《卡里加里博士》中,采用表现主义风格主要是呈现一个疯子眼中扭曲的世界,所以能让观众与剧中人物联系在一起,进行交流。影片在场景的叙事方面体现在一些情节中:主角跟着卡里加里走进疯人院的情节,他站在一个庭院的中心,当他环顾四周时,有地板到墙面均分布着如放射线状的黑白相间的色块,而影片中的世界正是主角心中世界的反射。 下面再来说一些对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倾向电影。像印象主义电影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路易德吕克的《流浪女》、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等,立体主义像费尔南莱谢尔的《机械芭蕾》;达达主义的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超现实主义的谢尔曼杜拉克《贝克与僧侣》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等。以上流派总体有一些共有显著特征,并且互相影响:他们的电影以描写人物心理主观意念为主,无逻辑无理性,人物性格不突出,情节被放置在次要位置,故事往往由主人公的一个梦构成,对于社会有着反叛心理,真实的表现出人物内心最原始的情绪。 首先,《机械芭蕾》最初进行了“纯电影”的尝试,将现实生活中的物象组接起来再加以排列,像:钟摆、女孩荡秋千等,展现出了一种形式美。也将原本静止的事物赋予了

三大电影运动

学习笔记之一:影史三大电影运动 捕风捉影的猪发布于:2010-06-28 17:14 第一次电影运动: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917年----1928年) 一、法国印象主义派(1917---1928)第一个先锋派 中心人物:路易.德吕克创作了《西班牙的节目》《流浪女》1922 发表《上镜头性》代表人物: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目》1919 《微小的布德夫人》1923 马塞尔.莱皮埃《黄金国》1921 阿贝尔.冈斯《车轮》1923 让.埃普斯坦《忠诚的心》1923 主要贡献: 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作品题材选择适合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 2、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依据自然景象的瞬息变化的客观事实给艺术家的印象。 3、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视觉表现 4、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剪辑的重要性,内部和外部节奏。 二、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 纯电影美学试验: 1、法国立体主义流派: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强调图形形状的匹配和节奏性剪辑

2、抽象主义流派:亨利.希美特《纯电影的5分钟》 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试验: 曼.雷伊《回到理性》第一部作品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充满幻想,又荒诞的达达主义,共同反理性的艺术主张。失去了现实性而变为了超现实性的。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 达达主义的超现实性美学追求最终导致了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是许多先锋派的最终归宿 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7 刘易士.布努艾尔《珍珠项链》1929 《一条安达鲁狗》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曼.雷伊《海之星》1929 三、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4 受到先锋主义的影响 表现主义受到后印象主义的影响代表作品罗伯特.维内《卡里加利博士》表现主义造型风格,布景和背景情调一致,人物造型与布景一致,光线阴影,视觉造型为表现主义特征 《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三生记》《泥人哥连》 现实主义倾向: 室内剧:卡尔.梅育《最卑贱的人》编剧《卡里加利博士》编剧之一 利用布景,主题和环境发生变化,但还是无情的命运,不用表现主义而用现实主义的方式表现

大学影视课思考题2014春

大学影视课思考题 1. 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对电影的贡献是什么? 在爱迪生他们研究电影的同时,欧洲的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兄弟也在研究电影技术。他们利用缝纫机间歇运动的原理,将其创造性的运用于电影放映中,解决了电影胶片如何间歇的通过放映机片口的问题。这是一部既可以拍摄又可以放映的机器。除了手摇把柄今天被淘汰外,其原理与构造与今天灯摄影机无大区别。他们利用这个“移动摄影机”拍摄了一批短片,在一些小范围放映。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他们进行首次公开售票放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1895年12月8日,成为了电影诞生日,电影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拥有确切生日“生日”的艺术种类。卢米艾尔兄弟发挥了电影的照相功能,客观记录外界人与事物。但他们也仅仅停留于此,他们拒绝拍摄虚假的东西,没想到电影可以成为一种叙事艺术。而梅里爱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限,梅里爱爱好戏剧和魔术,他把魔术剧场变成摄影蓬,进行他的“电影魔术”试验,他用摄影机来拍摄戏剧。他对电影的表现力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试验,发现了许多电影技巧,比如停机再拍和多次曝光等。他拍摄了具有较长篇幅和有一定情节的影片,但他恪守戏剧原则,甚至把幕起幕落都拍摄下来,摄影机的位置就像是一个戏剧观众的固定视点。梅里爱走向了电影作为艺术的第一步,但还没有找到电影的最本质的特点。后来美国的格里菲斯于1915年拍摄完成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则标志着电影艺术的最终形成。(1)他的贡献在于改变联电影的构成单位。在他之前,电影灯构成单位是戏剧的场景,摄像机位置不变,通常一部影片就是一个场景,篇幅常的影片可能是多个场景。而格里菲斯的影片构成单位是镜头,由若干镜头组成一个场景,再由若干场景构成一部影片。这样他就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基础。电影突破了旧友文学的限制,特别是戏剧的场景的羁绊。摄影机获得了灵活的运动性,各个镜头或同一镜头内部在拍摄方位,距离上可以自由变化。使电影表现变得更为自由,获得了巨大的表现力。(2)他建立了电影叙事的成功典范,使影片可以叙述一个较为复杂的故事。他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一部史诗性巨著,叙事结构严谨完整,并有强烈的戏剧性。(3)他实现了电影的真正剪辑,将不同长度和角度的镜头按照叙事法则组接在一起,形成了电影特有的节奏和情节的连续性。(3)创造了“平行剪辑”和“最后一分钟营救”等叙事手法,成为电影叙事模式的典范。 卢米埃尔兄弟: a 发明了电影(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成“活动摄影机”,他们的第一次公开放映是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被定为电影诞生日。) b 体现电影的照相本性—卢米埃尔兄弟被电影学家称为“严格的现实主义者”。“表现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走动。 c《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 d“当场抓住的自然”。 梅里爱: a “一个自由发挥艺术想象的人”。 b首先将电影引向戏剧。将绝大部分戏剧上的方法应用到电影上来;摄制幻想的或艺术的场景、复制舞台演出等 c 有系统地利用各种电影手法。并发明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技巧,如画托、多次曝光、叠印、叠化、 停机再拍。 格里菲斯: 第一部不用舞台纪录片形式讲故事的美国影片《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directed by Edwin s.Porter, 电影在格里菲斯(D. W.Griffth)才真正成为一种艺术;把一个全景分成几个镜头,把一个场面分成中景,近景和特写等若干片段,就这样确立了蒙太奇的原则;放手使用切回,平行发展或者其他型式交替切入的方法,把各景镜头连接起来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关系。代表起一生事业最高成就的两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 写读主义

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综述

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 2009年03月13日 | 10:16 | Film History,Film Theory | | 先锋电影、叙事、吸引力电影、影戏、早期电影、电影历史、电影技法、电影理论、电影研究、纪录片、绘画、美学、艺术、蒙太奇、观众 | 245 views 汤姆·冈宁1 著|| 范倍译 在写于1922年的文章中,带着看完阿贝尔·冈斯《车轮》后的兴奋,费尔南德·莱热试图定义电影的某些激进可能。这种新艺术的潜力,并不在于“模拟自然的运动”,也不在于走上仿效戏剧的“错误道路”。它独特的力量乃是一个“使形象可见的问题”。2我认为在1906年之前的电影中表现最为强烈的,正是这种对于视觉特性的操控,这种呈显和展示行为。20世纪初始岁月赋予先锋派的灵感需要再次探索。 早期现代主义者(未来主义3,达达主义4和超现实主义5)有关电影的写作追随着与莱热相似的模式:对这种新兴媒介及其潜能满怀热情;为它现有的发展、它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尤其是戏剧和文学的奴仆而倍感失望。这种对于媒介潜能的入迷(和随之而生的想要把电影从其它异常和陈腐形式的奴役中解救出来的幻想)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理解。我想用它来阐明我曾经探讨过的一个主题,即1906年之前的电影与后来的电影发展之间不可思议的异质关系,而且,解释这种异质性的方法标志着一种关于电影历史和电影形式的新观念。我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后来得到安德烈·戈德罗的合作与支持。6 早期电影的历史,与一般电影的历史一样,已经在叙事电影的主导之下进行了书写和理论处理。像史密斯、梅里爱和波特这样的早期电影人,对他们的研究主要是从他们为电影作

为一种叙事媒介所作贡献的角度,特别为叙事剪辑的发展所作贡献的角度而展开的。尽管这样的研究方法并非完全是误导,但却很片面,它有可能既对这些电影人的作品造成曲解,也对影响1906年之前电影的真正力量造成曲解。一些资料表明,主宰早期电影的,并不是后来被确认为左右这种媒介发展的叙事冲动。首先,实况电影(actuality film)在早期电影制作中扮演了极端重要的角色。对美国早期电影的研究显示,1906年之前,实况电影的数量远远大于虚构电影。7通过游记片和时事片“把世界置于人们眼前”的卢米埃传统,并没有随着活动摄影(Cinématographe)从电影制作中的退场而消失。但即使是在非实况电影中——它常常被看作是“梅里爱”传统——叙事所扮演的角色与通常的叙事电影也有极大差别。谈到他的工作方法时,梅里爱宣称: 至于情节设置,“故事”或“传奇”,我只在最后才考虑。可以说,以这种方式组织情节并不重要,我仅仅把它用作“舞台效果”和“戏法”的前文本,或者仅仅为了一个精心安排的舞台造型。8 无论我们在卢米埃和梅里爱之间发现什么差别,他们都并不代表叙事电影和非叙事电影制作的两极,至少,并不像人们今天所理解的那样。然而,人们能够借助某种观念整合他们,这种观念就是不把电影看作一种讲故事的方式,而是看作呈现一系列景观给观众的方式,因为他们制造的幻觉力量(无论是卢米埃提供给第一批观众的真实的运动幻觉,还是梅里爱铸造的魔术幻觉)和异国情调而入迷。换言之,我相信卢米埃和梅里爱(以及许多1906年之前的电影人)的影片所建立的与观众的关系有着共同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它与1906年之后的叙事电影所建立的主要观众关系区别开来。我将把这种早期的电影观念,称之为“吸引力电影”。我认为,这种观念一直主宰着1906年或1907年之前的电影。尽管它与格里菲斯时代电影着迷于对叙事的探索不同,但并不必然与之相对立。实际上,吸引力电影并没有因叙事电影成为主导而消失,它转入了地下,既在某些先锋派电影实践中存身,也作为叙事电影的一个成分,在一些类型中(比如,歌舞片)表现得比其它类型更加突出。

中外电影史试卷(A)-参考答案(新)

中外电影史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30 分) 1、新好莱坞电影的代表作品有: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迈克?尼科尔斯的《毕业生》、丹尼斯?霍珀的等。 2、卢米埃尔兄弟的短片是一部蕴含着噱头的萌芽状态的喜剧片,是“后来出现的一切喜剧片的胚胎和原型”。 3、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喜剧电影的创作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影片,它以一所老房子来隐喻国民党摇摇欲坠的统治下的祖国河山,由赵丹、吴茵、黄宗英主演。 4、影片《雨中曲》(1952年)是由著名的歌舞片明星主演的。 5、20世纪90年代后,拍出了关注现实生活的影片《过年》、《龙年警官》的导演是。 6、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受过专业电影教育的艺术家是。 7、小津安二郎1953年拍摄了一部黑白影片,被誉为小津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8、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是美学流派,是,是指导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美学追求。 9、苏联电影大师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 10、从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来看,无声电影在向有声电影的转变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一种现象出现的,在中国也是如此。 11、好莱坞的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厂制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明星制度。 12、新生代导演拍摄了影片《十七岁的单车》。

13、1924年,由雷内·克莱尔拍摄的,成为达达主义最为杰出的一部代表作品。 14、1913年,郑正秋为亚细亚公司编写了电影脚本,这是我国第一部用文字写成并被拍摄出来的电影脚本,是我国第一部故事片。 15、表现主义电影的题材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题材是最常见的。 16、新好莱坞电影反传统、反模式、和反神话。 17、1948年费穆拍摄了其最有代表性的不同于“影戏”风格的非主流电影。 18、原籍爱尔兰的英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1922年拍摄了反映爱斯基摩人的纪录电影:。 19、美国默片时期的著名导演格里菲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影片 和《一个国家的诞生》。 20、卓别林在其影片中塑造了一经典绅士流浪汉形象——。 21、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些日本电影相继荣获了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其中:1951年,黑泽明的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52年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53年沟口健二的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当年金狮奖空缺);1954年,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获嘎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22、中国电影史上被誉为北影“四大帅”的是导演成荫、、水华、凌子风。 23、1903年,鲍特拍摄了他最著名的影片,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电影界及世界电影界的重要地位。 24、梅里爱被称为“电影的真正先驱者”。 25、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产生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黄蜀芹导演的影片。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创意与策划【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参考书、真题试题题型 笔记资料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013438500.html, 1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创意与策划【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概论》赵彬主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 +【电影基础理论内部 试题库】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013438500.html, 2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首发】 一、名词解释 1、审美意象 2、黄金分割律 3、间离效果 4、公共艺术 5、汉字艺 二简答 1、什么是艺术真实 2、简述造型艺术和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的美学思想 三、论述 1、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范畴。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2、怎么理解审美感受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3、结合具体文艺作品谈谈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区别 4、举例论述电影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013438500.html, 3院系:文学系 研究方向名称:电影创意与策划 研究方向介绍: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创意与策划”在整个电影生产流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方向旨在选拨持续关注多变的影视产业发展态势、时刻面对社会现实的优秀考生,经过“电影创意与策划方法”、“电影策划经典案例分析”以及“电影剧本写作技巧”的深入学习,使其成为能够进行电影全案策划和写作标准长度电影剧本的高端人才。 业务课二名称:材料分析与写作 业务课二介绍: 考查考生的创意与写作能力,考生须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分析和想象,发现材料的亮点与特点,然后根据要求完成相关写作任务。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育明教育考研笔记资料、考试重点总结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法国新闻界把1958至1959间突然涌现的一股不知名的青年人竞相拍摄影片的热潮称之为新浪潮。从1958年至1962年短短5年时间,共有201多新人拍摄了处女作,成为法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

外国电影史名词解释

外国电影史 一、电影的诞生 名词解释 1.视觉暂留原理——对电影活动影像生成原理的生理学解释,认为以每秒16画格或24画格的速度 连续呈现的画面之所以使人产生运动的幻觉,是因为人看到的影像暂时滞留在视网膜上,不会立即消失。19世纪初问世的“幻盘”和“诡盘”就是依据视觉暂留原理发明的电影雏形。 2.卢米埃尔兄弟——法国的一对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兄弟俩改造了美国发明家爱 迪生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投影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他们首先摆脱了:照相馆摄影师所具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自然空间。作品的内容,也是更为努力地去表现和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专门去为摄影机安排和搬演实际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代表作:《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 3.乔治·梅里爱---法国演员、导演、摄影师。被誉为戏剧电影之父。1896年,梅里爱发现了“停 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使其走上了一条与卢米埃尔截然不同的创作道路。他采用“魔术照相” 的手法,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从一个舞台特技专家变成了一个电影特技专家。他把电影引向了戏剧的道路。系统地将大部分戏剧上的方法应用到电影上来,形成了他“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他的影片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所说的“乐队指挥的视点”。这是固定不变的最佳观众席的视点。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并为电影创立了大部分技术手法。他的作品有《圣女贞德》《月球旅行记》等。 4.布莱顿学派----1900年左右出现的英国电影团体。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在爱迪生“电 影视镜”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于世纪初相继步入影坛。他们使用自己的机器,凭借过去拍摄静物照片的工作经验,开始了电影的创作实践。他们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断”,而不是像梅里爱那样,局限于传统的艺术观念,记录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从而拍摄出世纪初最富有想象力的一批影片。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口号下,逐渐形成了创作倾向较为一致的创作群体,即被称之为“布赖顿学派”。代表人物有斯密士和威廉孙。其首创了特技摄影,使用叠印法拍摄了大量魔术影片;此外还首创了简单的蒙太奇,第一次使用了特写。代表作有《科西嘉弟兄》《祖母的放大镜》《在华教会被袭记》。 二、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 名词解释 1.格里菲斯----美国电影导演,是世界公认的电影艺术奠基人。他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套较 为完美的电影叙事语言,使电影的基本构成单位自场景进行到镜头,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使电影摆脱了戏剧附庸的地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他对电影划时代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两部巨片中。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