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新河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位置
揭阳新河——是指揭阳市榕城区新河村,是东升街道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它地处黄岐山之阳,是揭阳市区的中心地带。它北倚黄岐山,南临榕江水,东去不远是揭阳楼文化广场,西南是揭阳市政府所在地。
名称由来
新河又称“仙河”,在抗日战争时期,其乡里的老寨门还顶书“仙河”二字。这个名字的由来,颇为神奇。据《揭阳市地名志》所载:传说古时黄岐山上有仙人居住,每逢暴雨,山洪排不出去,就在山坡下泛滥成灾。山上仙人于心不忍,便用宝剑在山坡下的地上画来画去,变成了曲折的小溪,下雨时,水从山坡冲进小溪,汇流入北河,这样,山下便不再受灾。而且,溪河中经常有水,滋润着树木和各种植物。因这条河是仙人画出来的,所以就叫它“仙河”。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有黄氏移民从潮阳波美乡迁来,于仙河之西南面创寨,名为黄畔围。至清朝顺治三年(1646),因满人入关不久,大局未稳,反清战争不息,盗贼乘机而起,揭阳地方战火纷纭,黄畔围遭受兵燹之灾,乡寨遭到严重破坏。乱平之后,局势稳定,黄氏另选地于仙河之东创寨。仙河之水,流遍全乡,既可饮用又可灌溉田园。仙河于乡民获益甚大,是乡民的母亲河,故此便以河名作为乡名。
后来又称新河,皆因潮汕人的一种口语习惯,把“仙”说成“新”。如“仙春苏”说成“新村苏”,“仙滘村”说为“新滘村”,“仙桥”说为“新桥”。所以“仙河”也被说成“新河”。至1966年,村中为统一一个说法,尊重社会的约定俗成,正式改名为“新河”。
发展分创
仙河乡创寨后,发展很快,人口众多,不久便成为大乡。其中,三房新稳公在附近创新村,名为“仙河沟口”,因为村东西原有两条大水沟,称分畔沟和东沟,通榕江,村域在二水沟汇合处,后简称为“沟口村”,现有人口2600多人。二房谦直公部分裔孙迁至尖石,创立新村,开始称为“仙河新厝”,后来因寨后有一巨石耸立,形状如锥,人称“尖石”,新村便以石而定名为“尖石村”,现有人口1300多人。还有裔孙分创人家头、南洋、营前、锡场等地。
现在,新河村主村面积3.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00多人,且都是江夏世家,真可谓大乡望族了。
风俗习惯
新河有一别具特色,远近闻名的习俗,就是“做丁酒”。村中有人生了男孩,叫“出丁”,出丁须办酒席宴请亲朋,便是“做丁酒”。
每年正月十五,是做丁酒的吉辰,村中不论宦民,无分贫富,凡于去年内有生男孩者,都必须履行做丁酒这一习俗。这一天,做丁酒之家宰猪杀羊,三鸟堆成山。龙

虾赤蟹满筐,山珍海味,拜祭祖先,然后聘厨师做菜,大宴亲朋戚友,人越多越有面子,少的十席,多的几十席。村中有多户办丁酒的,更有比赛性质。潮汕人爱面子,怕输人,所以竭尽所有备办。酒席丰盛,才不会被人看穷,孩子长大,才不会被人看不起,做丁酒是无限奢华,以致有做丁酒而破家的。当天宴席,村中乡绅仕宦,有办丁酒的都来请。第二天,做丁酒者还要忙着把剩余祭品送给亲戚。
做丁酒这个习俗,解放后曾被认为是一种奢华浪费现象。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这个习俗又渐渐地恢复起来。不过规模已小了很多,也比较讲究实际,不再那么奢华浪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