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课时练(含答案)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课时练(含答案)

1 / 3 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
一、基础知识
1.白求恩,________(国家)共产党员,他于1938年初来中国,支援中国的________
战争。

________写的这篇文章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词语按感情色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错字词
4.多音字、形近字
(1)⎩⎨⎧解
.放( )押解.( )解.
数( ) (2)⎩⎨⎧狭ài yì 出shì 号 (3)⎩⎨⎧热chén shěn 阳dān 误 (4)⎩⎨⎧纯cuì
cuì
火荟cuì
(5)⎩⎨⎧zhān zhān 自喜d .iàn 污niān 轻怕重 (6)⎩⎨⎧xùn 职xùn 私枉法xún 问 5.重点词语
(1)________: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2)________: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3)________:(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4)________: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5)________: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
强。

二、日积月累。

【河北】《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河北】《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课内积累[2024原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医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保留地投身医疗事业。

他不仅满腔热忱.地地致力于医疗技术的改进提高,而且对病患一视同仁。

他反对自私自利的行为民拈.轻怕重、见异思迁的思想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他认为医生的职责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

他对工作精益求精、麻木不仁的态度,高尚的品质,使他不仅赢得了中国人的尊敬和爱戴,也成为全世界学习的榜样。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chén zhān àiB.chén niān àiC.zhěn zhān àiD.zhěn niān yì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毫不利己B.见异思迁C.精益求精D.麻木不仁3.下列和“专门利人”“满腔热忱”“高尚”感情色彩一致的一项是()A.狭隘毫无保留B.榜样见异思迁C.尊敬自私自利D.爱戴毫不利己4.语段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应为__________。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6.[2023河南平项山期末]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⑥这就是白求恩诞生的地方。

A.④②①⑤③⑥B.④②①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④①③②⑤⑥7.[2024河南周口调研改编]默写。

(1)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强调“现在大家纪念他,_________。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给予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以高度评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基础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基础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基础卷)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纯粹;鄙薄拈轻怕重;派(qiǎn) 热(chén) ;(xùn) 职 (mò) 不关心2.(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纪念白求恩》作者,(1893-1976)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的讲话稿收在《》(共5卷)里。

3.下列各句属于哪种修辞手法?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拟人B.比喻C.排比D.反问 E.设问(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4)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课练:12 《纪念白求恩》)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白求恩故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地方。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二、阅读理解(2023七上·连城月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最新部编本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课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精编试题

最新部编本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课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精编试题

13 纪念白求恩一、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1.给加点字注音。

热忱.()鄙.薄()拈.轻怕重()纯粹.()晋察冀.()2、解释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

极端的热忱..热忱:,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2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拈轻怕重:○3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见异思迁: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去年春上到廷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徇职。

B.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C. 白求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D.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宜求精。

4、对下列汉字的笔顺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义:点、撇、捺B.出:竖折、竖、竖、竖折、竖C.为:点、撇、横折钩、点D.区:横、竖折、点、撇5、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13 纪念白求恩(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

13 纪念白求恩(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

3.【答案】D【详解】A项,搭配不当,把“创造”改为“树立”;B项,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让”;C项,“防止”有否定的意思,“不”也是否定,两个一起用,语义相反了。

把“不”去掉。

故选D。

4.【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与理解句子含义。

A.“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这个句子有问有答,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不是反问。

故选A。

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5.【答案】B【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A.“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不对,应当是议论文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可以运用记叙等其他表达方式;C.议论文的三要素应为论点、论据、论证;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议论文;故选B。

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与应用6.【答案】合乎题意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给某人写颁奖词,一般要概括出这个人的典型事迹和精神品质等。

在表达时,可以采用对偶或是排比的修辞,意思要连贯,不能有语病。

此题可以围绕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来回答。

7.【答案】(1)(示例)永远的丰碑(示例)介绍白求恩大夫无私无畏的精神(2)(示例)高尚精神传承赞美诗文选粹(3)(示例一)救死扶伤医术精湛以身殉职品德高尚(示例二)精益求精医德高尚尽白衣之职流芳千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倾同志之情永垂不朽【详解】(1)此题考查设计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简介。

解答时可根据示例和活动的主题来思考。

白求恩同志的业绩、精神及其英明永存,据此可设计一“永远的丰碑”栏目。

(2)本题要求补充有关白求恩同志的有关内容。

作答此题,要仿照格式回答,例如:医德医行体现等。

(3)此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语言形式上的特点:1、字数相等。

上下联可长可短,但两联的字数必须一字不差。

2、结构相同。

并列对并列。

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单句对单句,复句对复句,这样可使形式匀称严整。

3、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docx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docx

2017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 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 ( 部编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理想的闪光13纪念白求恩1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 ( à i)纯粹(cuì )拈轻怕重(niā n)派 qi ǎ n( 遣) 热 ché n( 忱)x ù n 职 ( 殉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而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

B.他在工厂务工甚是老实,从不与人争,从不拈轻怕重。

c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势漫不经心。

D.林书豪,一个前不久还不为人知的板凳队员,一飞冲天,成为全美家喻户晓、华人为之着迷的球星。

(解析:“漠不关心”指对人对事态度十分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漫不经心”指做事情随随便便,一点也不认真。

应改为“漠不关心”。

)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 .5 月 30 日,火星抵达11 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c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 92 岁生日。

(解析:B 项“首个”与“获得”语序不当; c 项一面不能对应两面; D 项否定不当,“避免” 或“不再发生” 去掉一个。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的人,一个 ______的人,一个 ______的人,一个 ______的人,一个 ______的人。

①有道德②有益于人民③纯粹④脱离了低级趣味⑤高尚A .⑤③①④②B.③⑤①④②c .⑤①③④② D.③⑤②①④5.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静谧(mì) 热忱(zhěn) 拈轻怕重(niān)B.派遣(qián)泯灭(mǐn)饥肠辘辘(lùlù)C.纯粹(cuì)休憩(qì)否极泰来(pǐ)D.惬意(xiè)狭隘(ài)振聋发聩(k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动机 麻木不人 冷冷清清B.殖民 满腔热沉 毫不利己C.佩服 见异思迁 精益求精D.及端 自私自利 一事当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李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5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C.有了甘于吃苦的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鲁迅先生写文章总是反复锤炼,精益求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B.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处事就要宽容: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

C.C919大型客机上的旅客们在机舱内挥舞着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高呼“东方风来,翼起翱翔”。

D.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七年级上册语文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及答案(2)

七年级上册语文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及答案(2)

纪念白求恩【基础训练】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狭隘.(yì)医疗.(liáo) 微.不足道(wēi)B.脱.离(tuō) 极端.(duān) 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 纯粹.(cuì) 漠.不关心(mò)D.实践.(jiàn) 派遣.(qiǎn) 冷冷清.清(qīnɡ)【解析】选D。

A项中的“隘”应读ài;B项中的“拈”应读niān;C项中的“薄”应读bó。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询职。

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沈。

C.这对于一班见意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D.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解析】选D。

A项中“询”应为“殉”;B项中“沈”应为“忱”;C项中“意”应为“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300余件案件,无一起错案。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5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解析】选D。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不符合语境,应改为“漫不经心”。

4.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3、4段,回答(1)~(5)题。

(1)第3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解析】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与比喻论证。

依据语段中“白求恩……”“一班……的人”可判断为对比论证。

答案:对比论证。

把白求恩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和“一班”人的表现对比,突出白求恩的精神,指出学习这种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纪念白求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纪念白求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纪念白求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第4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段落关系: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

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进行总结,号召大家学习。

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白求恩最突出的特质,所以放在第一点重点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他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所以紧接着来说;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具体业务的追求,放在后边说,也体现出先政治、后业务的认识原则。

二、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

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对工作的态度对同志、人民的态度对工作的要求白求恩不少的人【参考答案】对工作的态度对同志、人民的态度对工作的要求白求恩“极端的负责任”“极端的热忱”“满腔热情”“对技术精益求精”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表达效果:作者写作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学习,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的不良倾向。

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三、背诵课文第4段。

将这一段划分为两个层次,说说两个层次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参考答案】前四句是一个层次,后四句是一个层次,先记叙作者自己同白求恩的交往,后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作者回忆同白求恩的交往,按时间顺序,先后说了会面和通信的事,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精1 《纪念白求恩》同步检测(含答案)

精1 《纪念白求恩》同步检测(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派遣()以身殉职()狭隘()热忱()纯粹()拈轻怕重()鄙薄()晋察冀()二、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1.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悴的共产党员。

2.这对于一班见议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博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2.课文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

()3.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课文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4.好了还追求更好。

()5.为公务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6.微小的不值得一提。

()四、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委托委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壮烈牺牲光荣献身以身殉职)。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挑肥拣瘦拈轻怕重挑挑拣拣)。

五、《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心论点是( )A.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C.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D.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六、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1.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2.指出第一段中的三个“这”字,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3. 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七、阅读短文,我能行。

13 纪念白求恩——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13 纪念白求恩——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13 纪念白求恩——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派遣殉职拈轻怕重不远万里B.狭隘极端麻木不仁精益求精C.热忱纯粹漠不关心微不足道D.鄙薄植民地冷冷清清见异思迁2.下面加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B.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C.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D.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将“传统”改为“作用”)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⑥这就是白求恩诞生的地方。

A.④②①⑤③⑥B.④②①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④①③②⑤⑥5.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E.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6.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拟人、反问)B.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比喻)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D.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拟人、夸张)7.使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或映衬,可以使句子具有更加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及答案

13纪念白求恩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yì) 解放(jiě) 微不足道(wēi)B.殉职(xùn) 极端(duān) 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 纯粹(cuì) 漠不关心(mò)D.热忱(chén) 派遣(qiǎn) 冷冷清清(qīnɡ)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起案件,无一起错案。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3.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称呼。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A.白求恩同志B.白求恩C.白求恩医生4.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纪念白求恩》同步训练题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纪念白求恩》同步训练题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纪念白求恩》同步训练题答案及解析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晋察冀.()派遣.()殉.职()狭隘.()热忱.()鄙.薄()拈.轻怕重()见异思迁.()纯cuì()pèi服()mò不关心()má木不仁()2.先解释加粗的字,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1)不远万里(2)拈轻怕重:(3)精益求精:(4)漠不关心:(5)见异思迁:(6)微不足道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4.下列对《纪念白求恩》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沉痛悼念之情。

B.本文叙议结合,以议论为主,文中的记叙内容成了本文的事实论据。

C.本文四个段落的内容层层深入,高度赞扬了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D.本文多处使用成语,如“拈轻怕重”“精益求精”等,具有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5.填空:本文作者,选自,诺尔曼·白求恩,(国籍)医生。

教习网-课件试卷试题含解析免费下载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人。

统编版(2024年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3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24年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3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派遣.(qiǎn)热忱.(chén)佩服掂轻怕重B.殉.职(xún)狭隘.(ài)极端漠不关心C.纯粹.(cuì)拥.护(yōng)冷清麻木不仁D.鄙.薄(bǐ)晋察.冀(chá)高明精亦求精2. 老师找来有关白求恩的故事,想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医务工作者崇高的品质。

请按要求完成小题。

①白求恩来到中国后,有一次,他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在给伤员换药,他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的标签名称不一致。

②白求恩严厉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

”③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标签刮掉,并说:“我们要对同志负责,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

”④小护士挨了批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⑤白求恩心里很生气,______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请你原谅我脾气不好,可是,做卫生工作不认真,不严格要求不行啊!”⑥事后,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强教育,增设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1)第②句中的“批评”是_________ (填词性)。

(2)请在第⑤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⑤白求恩心里很生气,____________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请你原谅我脾气不好,可是,做卫生工作不认真,不严格要求不行啊!”(3)第⑥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待人有礼,见到每个人都要鞠躬尽瘁....。

B.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C.我们约定八点在公园见面,她不期而至....。

D.他在工作中积极进取,见异思迁....,得到同事的好评。

4.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13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3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3纪念白求恩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纪念白求恩》一文恰当运用成语,使语言生动、简洁,感情色彩鲜明,音节整齐均匀,便于诵读。

如写白求恩的精神,用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①”等成语;写白求恩的逝世,用了“以身xùn职”这个成语;批评有自私自利思想的人,用了“niān 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成语;批评不安心本职工作的人,用了“②”这个成语。

这些成语使文章言简意赅,加深了印象。

再次捧读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回顾历史变迁,体悟领袖深邃思想,深感白求恩精神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跨越时空的穿透力,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辉旗帜。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以身xùn()职niān()轻怕重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①②3.下列词语含有褒义色彩的是()A.漠不关心B.麻木不仁C.历史变迁D.专门利人4.第2段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正确,请提出修改意见。

5.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第13课《纪念白求恩》一课一测

第13课《纪念白求恩》一课一测
A.狭隘毫无保留B.榜样见异思迁
C.尊敬自私自利D.爱戴毫不利己
4.语段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应为。(1分)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3.D(“专门利人”“满腔热忱”“高尚”都含有褒义,A项中的“狭隘”,B项中的 “见异思迁”,C项中的“自私自利”都含有贬义,其他词语都是褒义词。故选D)
4.(或:逗号) (“自私自利的行为”和“拈轻怕重、见异思迁的思想”属于句内较长的并列短语,中间应该用逗号隔开)
5.他不仅对病患一视同仁,而且满腔热忱地致力于医疗技术的改进提高。
[示例]栏目名称:不朽的形象
栏目内容简介:介绍白求恩大夫感人至深的故事。
①栏目名称:_______
②栏目内容简介:_______
(2)余元同学准备介绍白求恩同志,他搜集了几张图片,请你针对每张图片,用一个四字短语点赞白求恩的精神。(4分)
①②
(3)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方式,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6分)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③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⑤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②①⑤④③ B.②⑤④①③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⑤②④
7.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3分)
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有宽广的胸怀,请多接纳别人的忠言。

《纪念白求恩 同步》同步练习 2022年部编版精品练习附答案

《纪念白求恩 同步》同步练习 2022年部编版精品练习附答案

13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姓名得分一、根底知识及运用。

1.根据注音写汉字。

(xùn)_____职派(qiǎn)_____ (niān)_____轻怕重精(yì) 求精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悴的共产党员。

②这对于一班见议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博技术工作以为缺乏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3.某班举行以“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弊无利。

一方面,初中生能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无非是扫扫地,擦擦窗。

做这样的小事,对初中生的成长意义不大。

另一方面,学好文化知识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要求:先摆出你方观点,再进行反驳。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成了青少年的共识。

假设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假设一位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请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根据不同的对象,写下你想说的话,每句话不少于10个字。

(1)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分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题 (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题 (3)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测试题13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注音写汉字。

(xùn)_____职派(qiǎn)_____ (niān)_____轻怕重精(yì) 求精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悴的共产党员。

②这对于一班见议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博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3.某班举行以“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弊无利。

一方面,初中生能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无非是扫扫地,擦擦窗。

做这样的小事,对初中生的成长意义不大。

另一方面,学好文化知识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要求:先摆出你方观点,再进行反驳。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成了青少年的共识。

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一位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请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根据不同的对象,写下你想说的话,每句话不少于10个字。

(1)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同步评价】一、基础知识 1、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热忱:热情。

忱:真实的意思。

C、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

益,利益。

D、见异思迁:看见好的就想要。

2、“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重复,实际上作者这样说是为了更突出,强调我们提倡国际主义,反对“ ”。

3、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在表达的语意上有何区别?无不为之感动。

4、“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句话共包括两层意思,分号前是,分号后是。

这句话与“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一句相比较,其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否相同,为什么? 5、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6、课文第一段“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7、(2006年仙桃试题)4.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看谁填得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整个荷塘,;我原想亲吻一瓣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雪原。

二、同步解读白求恩同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的精神。

8、作者把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概括为两个方面,即。

9、文段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正确下面解说不妥的一项是() A、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

B、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角度称“白求恩医生”。

C、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

D、换用不同的称呼,表明白求恩多种身份。

10、“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中的“精神”是指() A、国际主义精神B、共产主义精神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D、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11、与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构成鲜明对比的内容是哪一句? 12、本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三、美文赏读(一)坚持“一件事原则”(2006年辽宁试题)弗洛姆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

因此,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益。

⑵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

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成为成大事者。

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奴,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李斯特在听了林肯的一次演讲后,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最成大事者的律师之一。

从这些人物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某种明确而特殊的目标当做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⑶那么,如何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呢?必须具有自信心和欲望。

因为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成大事者的“专心致志”行为的主要因素。

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毫无用处。

为什么只有很少数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欲望。

⑷自信心和欲望的获得,必须依靠“专心致志”这种神奇的力量来实现。

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你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望向一年、三年、五年甚十年后,幻想你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拥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说的金钱报酬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银行里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假像你自己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从事一项永远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惟一专注于这些想像,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⑸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

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

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把你需要做的事想像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

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

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一旦你把一个抽屉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

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

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

⑹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全心专注于你所期望的必如所期。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给选文第⑵段补充一个典型的事实论据,写在下面。

15.选文第⑶段中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6.选文第⑷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7.你同意选文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由。

(可发表不同的见解)(二)“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这是孔繁森同志用以自勉的座右铭,也是我们窥知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担任重要职务,发挥的作用可谓大矣:对党的事业而言,他踏艰履险,开拓跋涉,有开创局面之功;对当地百姓来说,他勤政爱民,播撒温暖,有造福一方之绩。

于国于民,他贡献很大。

恰是这样一个品德高尚、政绩优秀、贡献突出的领导干部,却宁愿去当一�g铺路的泥土。

孔繁森同志的难能可贵在于,他明明是一颗耀眼的珍珠,却从不以珍珠自诩。

在x藏的偏远贫困地区,当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工作艰苦。

他舍去一家老小,克服种种个人困难,愉快地接受党的安排。

在他看来,越是边远贫困的地方,越需要去拼搏、奋斗、付出,否则就有愧于党和人民。

他的奋斗确实如泥土一般的朴素平凡,然而正是这朴素平凡的泥土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

孔繁森同志的言行,不禁使我们想到:有些人能力平平,贡献平平,却总是掂斤拨两,伸手要官要权,安排稍不遂心,就抱怨被埋没;有些人不思进取,懒得多做工作,却总是挑肥拣瘦;有些人小有成绩就翘尾巴,要名誉,要地位,要待遇。

有句古诗说得好:“山鸡照绿水,自爱一何愚。

”有的人不是珍珠,却偏要自诩为珍珠,要求别人以珍珠视之。

而孔繁森同志甘当铺路泥土,不慕名利地位,人民却把他视为弥足宝贵的珍珠。

他高洁的品行长久地镌刻在人民的心碑上,重于泰山,珍如瑰宝。

18、选出作为概括孔繁森同志功绩的关键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A、两次进藏,担任重要职务,发挥的作用可谓大矣。

B、于国于民,他贡献很大。

C、是这样一个品德高尚、政绩优秀、贡献突出的领导干部。

D、有开创局面之功,有造福一方之绩。

19、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20、最后一段开头说“孔繁森同志的言行,不禁使我们想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21、最后一段把有些人与孔繁森同志进行对比,目的是什么? 22、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

(参考答案:1、A 2、国际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3、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双重否定句语气更重、更强,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4、说明白求恩同志同事业高度负责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说明白求恩同志的医疗技术的精湛程度;不同,前者是记叙,后者是议论。

5、B 6、世界无产阶级要互相支持。

7、示例:①我原想收藏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②……品尝一个金桔,……果园;③……捡拾一束稻穗,……粮仓;④……采摘一束菊花,……花(菊)园等。

(要符合秋季特点,要注意个体与整体的对应,要句式一致。

)8.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9、D 10、C 11、不能。

因为这三个词是按程度轻重的顺序排列的。

12、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13.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益。

1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所举事例典型、恰当。

参考示例:海伦•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又瞎,她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明确目标。

1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6.比喻论证。

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能够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的方法,使论述的道理更浅显易懂。

1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18.D 19、在他看来,越是边远贫困的地方,越需要去拼搏、奋斗、付出,否则就有愧于党和人民。

20、承上启下21、更加突出孔繁森同志的高洁品行。

提倡读者学习他。

22、正是千万个孔繁森一样的干部,给我们党和人民带来希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