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本知识—OSI七层模型

合集下载

osi七个层次主要功能概括

osi七个层次主要功能概括

osi七个层次主要功能概括
1.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将数据转换为电信号以在物理媒介上进行传输。

主要功能包括定义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规范,以及传输媒介的特性和连接方式。

2. 数据链路层:确保相邻节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将原始位流组织为数据帧,并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以及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

3. 网络层:负责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逻辑通信,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根据网络规模、拓扑结构等因素选择最佳路径,以确保数据的快速、可靠传输。

4. 传输层:通过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将数据划
分为较小的数据段,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顺序和流量控制,以及错误检测和纠正。

5. 会话层:协调两个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话,管理会话的建立、维护和终止。


提供会话控制机制,允许应用程序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同步、检查点和恢复。

6.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语法和语义转换,确保不同的系统能够相互理解和交互。

它处理数据的编码、压缩、加密和解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 应用层:提供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使用户能够访问网络中的各种应用和
服务。

它包括各种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协议、网页浏览器等。

这七个层次构成了OSI模型,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网络通信框架,每一层都有不
同的功能和责任,协同工作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

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及对应协议(详解)

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及对应协议(详解)

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及对应协议(详解)1.OSI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任务。

这些层次从底层到顶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即原始的0和1的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流划分为数据帧,并在物理传输媒介上发送和接收数据帧。

-网络层:负责通过不同网络节点进行数据的路由和转发,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通信连接,在传输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控制。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会话。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和解码、加密和解密,确保接收方能够正确理解发送方的数据。

-应用层: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网络访问和通信。

2.TCP/IP模型TCP/IP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体系结构,目前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TCP/IP模型由四个层次构成,分别为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帧从物理层传输到网络层,并对数据进行分割和重组。

-互联网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包括IP协议、ARP协议和ICMP协议等。

-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控制,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等。

-应用层: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网络访问和通信,包括HTTP、FTP、SMTP等协议。

3.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的对应关系及协议:-OSI的物理层对应TCP/IP的网络接口层,协议包括以太网、Wi-Fi 等。

-OSI的数据链路层对应TCP/IP的网络接口层,协议包括以太网、Wi-Fi等。

-OSI的网络层对应TCP/IP的互联网层,协议包括IP、ARP、ICMP等。

OSI网络结构的七层模型

OSI网络结构的七层模型

OSI网络结构的七层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连)网络结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协议的层次结构。

它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责任。

以下是对每个层次的详细解释。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低层,负责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通过物理介质来传输比特流。

它定义了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标准,包括电压等级、物理连接、物理拓扑和物理设备的规范。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划分成数据帧,并在相邻节点之间进行可靠的传递。

它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此外,它还处理访问控制,协调多个设备访问共享媒体,并处理成帧、透明传输以及流量控制等任务。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主要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提供转发和路由功能,使数据能够通过多个网络节点传输到目标地址。

它定义了一些协议,如IP(Internet协议),用于将数据分组分发到合适的路径,并实现包括拥塞控制、差错控制以及路由选择等功能。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主要负责为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它通过端口号标识主机上运行的不同应用程序,并负责将数据流分成合适的大小块,并在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之间进行可靠传输。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使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能够进行通信和交流。

它提供了对话控制,允许应用程序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会话,并提供同步点和重启功能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主要负责处理数据在不同主机之间的转换和编码。

它负责数据的格式化、编码和解码,以便不同系统能够正确地解释和理解数据。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OSI模型的顶层,为最终用户提供了网络服务。

网络七层模型(osi参考模型)

网络七层模型(osi参考模型)
<2、第三层交换机
第三层交换机因为工作于OSI/RM模型的网络层,所以它具有路由功能,它是将IP地址信息提供给网络路径选择,并实现不同网段间数据的线速交换。当网络规模较大时,可以根据特殊应用需求划分为小面独立的VLAN网段,以减小广播所造成的影响时。通常这类交换机是采用模块化结构,以适应灵活配置的需要。在大中型网络中,第三层交换机已经成为基本配置设备。(路由器有IP分配、路由寻址、地址映射、访问控制这些功能,普通交换机没有这些功能,三层交换机也可以有这些功能。) >
传输层: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除此之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TCP/IP协议套中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PX/SPX协议集的SPX(序列包交换)。
(传输协议:传输协议中各层都为上一层提供业务功能。为了提供这种业务功能,下一层将上一层中的数据并入到本层的数据域中,然后通过加入报头或报尾来实现该层业务功能,该过程叫做数据封装。用户的数据要经过一次次包装,最后转化成可以在网络上传输的信号,发送到网络上。当到达目标计算机后,再执行相反的拆包过程。)
未完待续~!
物理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单位是bit。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1、第二层交换机
第二层交换机是对应于OSI/RM的第二协议层来定义的,因为它只能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二层交换机依赖于链路层中的信息(如MAC地址)完成不同端口数据间的线速交换,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数据流控制。>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简称OSI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于ISO/IEC 7498-1。

OSI模型简介
一、模型定义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OSI),简称为OSI模型(OSI model),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定义于ISO/IEC 7498-1。

二、层次划分根据建议X.200,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
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

这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2、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3、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4、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5、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6、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7、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网络基础-OSI网络七层参考模型

网络基础-OSI网络七层参考模型

总结(续)
– 传输层可在发送主机系统上对数据进行分段, 在接收主机系统上将数据段重组为数据流。
– 会话层可建立、管理和终止两台通信主机间 的会话。
– 表示层可确保某一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 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取。
– 应用层可为用户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 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
➢网络体系结构解决异质性问题采用的是 分层方法。——把复杂的网络互联问题 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在 不同层面上予以解决。就像编程时把问题分解
层次结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1.网络应该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的功能是什么? (分层与功能)。
2.各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如何进行交互? (服务与接口)。
总结(续)
– 通过网络发送的信息称为数据或数据包。如 果一台计算机要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 则必须首先执行被称为封装的过程以将数据 打包。
– 当远程设备接收到比特序列时,远程设备的 物理层便会将这些比特序列传送到数据链路 层进行处理。该过程称为解封。
总结(续)
– TCP/IP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协议,其原因众多, 例如灵活的编址方案、适用于大多数操作系统 和平台、具有许多工具和实用程序,以及需使 用它来连接 Internet。
以不同国籍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为例。(见下页图)
对等通信示例:中德教师之间的对话
中国 教师
翻译
秘书
“你好” “Hello” 传真
对交谈内容的共识
P3
用英语对话
P2
使用传真通信
P1
“Hallo” “Hello” 传真
德国 教师
翻译
秘书
物理通信线路
问题: 中国教师与德国教师之间、翻译之间,他们是在直接通信吗? 翻译、秘书各向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中德教师、翻译各使用谁提供的什么服务?

网络OSI七层参考模型

网络OSI七层参考模型

网络OSI七层参考模型一、OSI参考模型在整个参考模型中,下层是为上层提供服务。

二、TCP/IP常见的协议(一)应用层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网络服务,应用层协议指定相应的传输层协议,以及传输层所使用的端口等。

应用层的PDU被称为Data(数据)。

Telnet:端口号23,使用传输层TCP协议,远程接入协议,提供远程管理服务,通过Telent客户端程序连接到服务器,用户在客户端中输入命令,这些命令在服务器端运行。

FTP:端口号20、21,使用传输层TC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文件的下载和上传,采用C/S((主机/服务器)结构。

TFTP:端口号69,使用传输层UDP协议,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SNMP:网络管理协议,一般用在管理平台,可将交换机、路由器等一些设备信息上传到网管平台HTTP:端口号80,使用传输层TC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提供浏览网页服务。

SMTP:端口号25,使用传输层TCP协议,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进行访问网址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匹配IP地址(二)传输层传输层协议接受来自应用层协议的数据,封装上相应的传输层头部,帮助其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端口号的取值范围:0-655350-1023:知名端口号,发送过程中会在发送端随机匹配一个端口号,并且是在1023之外未使用的。

传输层的PDU被称为Segment(段)1.TCP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在传输前先建立连接,之后才可以传输,传多少接收多少,丢包之后重传确保全部收到。

使用场景在文件传输或者文档传输中使用。

(1)TCP的建立-三次握手A.主机1向主机2进行syn(查询B.主机2向主机1进行syn查询,ACK确定C.主机1进行ACK确定----------TCP连接建立--------------(2)TCP四次挥手A.主机1向主机2发送FIN请求断开连接B.主机2向主机1发送ACK确认C.主机2向主机1发送FIN请求断开连接D.主机1向主机2发送ACK确认----------TCP连接断开--------------(3)TCP序列号与确认序列号序列号:对包进行排序,根据序列号确认序列号:对收到的包进行确认A.主机1向主机2发送3000的数据包,最大数值需要1500包,进行分段传输,0-1499,1500-2999B.主机2收到包后向主机1进行发送确认序列号,未收到或者丢包,主机2会向主机1再次发送所丢失的包进行重传。

OSI七层网络模型

OSI七层网络模型

OSI七层⽹络模型⼀、OSI七层⽹络模型简介1、OSI的前世今⽣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是OSI组织为了互联⽹各层之间协作⽽制定的标准模型。

再具体点来说是为了使互联⽹各个基础组件⼚商统⼀标准⽽制定的标准,这样就能实现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OSI划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3、OSI的分层设计思想OSI严格遵守了“⾼内聚、低耦合”的互联⽹设计思想,在OSI七层模型中每层只关注本层的实现,向上只提供标准接⼝,它不需要其它层的实现,各司其职。

⼆、各司其职⼀张图先了解各层间的基本功能物理层OSI模型的第⼀层,最终数据的传输通道。

物理层顾名思义就是最靠近物理传输设备的⼀层。

物理媒介包括光纤,⽹线,等。

改成的主要作⽤是实现相邻计算机间的⽐特流传输,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尽量对上层也就是数据链路层屏蔽掉其不需要考虑的物理介质差异,对其提供统⼀的⽐特流传输调⽤⽅式。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屏蔽物理媒介差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统⼀的物理⽐特流传输能⼒。

数据单元:⽐特实例:光纤、⽹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等。

举个例⼦,早前的电话机,你在北京,你⼥朋友在上海,你俩打个电话就能通话了。

为什么?因为中间有根电话线。

物理层你就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和记忆。

数据链路该层主要负责建⽴和管理不同计算机节点间的数据链路,并提供差错检测、封装成帧、透明传输的能⼒。

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层: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媒体访问控制⼦层(MAC)MAC地址你⼀定不会陌⽣。

每台计算机都有⾃⼰的全⽹唯⼀的MAC地址,如下图你也可以看看⾃⼰的MAC地址。

MAC⼦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型⽹络中多⽤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完成⽹络介质的访问控制。

实现这个功能的是集线器。

⽤集线器组⽹,检查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有没有冲突,避免冲突的协议叫CSMA/CD协议。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

而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实质标准,它将计算机网络协议的通信功能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我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1. 第一层:物理层在OSI七层模型中,物理层是最底层的一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Bit Flow)。

物理层的功能包括数据传输方式、电压标准、传输介质等。

如果物理层存在问题,整个网络都无法正常工作。

2.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对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拆分,然后以帧的形式传输。

它的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数据链路层是网络通信的基础,能够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为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由和进行转发。

它负责处理数据包的分组、寻址、路由选择和逻辑传输等。

网络层的存在让不同的网络之间能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全球传输。

4.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的功能是在网络中为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连接。

它通过TCP、UDP等协议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分节与重组、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5.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结束会话。

它的功能包括让在网络中的不同应用之间建立会话、同步数据传输和管理数据交换等。

6.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的作用是把数据转换成能被接收方识别的格式,然后进行数据的加密、压缩和解压缩等。

7.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OSI模型中的最顶层,它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文件传输、电流信箱、文件共享等。

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用户的各种应用软件通过应用层与网络进行通信。

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标准,它将通信协议的功能划分为七层以便管理和开发。

每一层都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网络通信体系。

只有了解并理解这些层次的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效率。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有译作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放原始码组织)是一个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它揭开了网络的神秘面纱,让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一、OSI参考模型知识要点图表1:OSI模型基础知识速览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

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

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

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各层对应的典型设备如下:应用层………………。

计算机:应用程序,如FTP,SMTP,HTTP表示层………………。

计算机:编码方式,图像编解码、URL字段传输编码会话层………………。

计算机:建立会话,SESSION认证、断点续传传输层………………。

osi七层模型各个层次的作用及单位

osi七层模型各个层次的作用及单位

osi七层模型各个层次的作用及单位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参考模型,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下面是每个层次的详细介绍: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比特流,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主要功能包括封装数据为比特流、转换传输媒介和传输速率等。

单位:比特(Bit)。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将比特流分割为数据帧,并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封装帧、数据帧交换和帧的错误检测与纠正等。

单位:帧(Frame)。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实现网络互连和寻址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封装数据包、路由选择和分组交换等。

单位:数据包(Packet)。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端对端的通信可靠性和流量控制,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主要功能包括分段、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

单位:段(Segment)。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通信会话,确保通信双方的通信顺序和同步。

主要功能包括会话管理、会话同步和流量控制等。

单位:无。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编解码,确保两端的数据可以正确解释和读取。

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与解密等。

单位:无。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包括各种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等。

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接口、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交互等。

单位:无。

虽然每个层次有不同的功能和任务,但是这些层次在实际的网络通信中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

网络OSI七层模型概述

网络OSI七层模型概述


一 . OSI七层模型概述 二 . OSI七层模型概述-示意图 三 . OSI七层模型概述-协议及数据形式 四 . OSI工作数据流 五 . OSI各层功能、作用
一、OSI七层模型概述

层的名称 次 7 6 5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Application Layer Presentation Layer Session Layer 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 数据格式的转换 会话的管理和数据传输的同步 英 文 层的主要功能
五、OSI各层功能、作用——网络层
网络层的产生是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当数据终端增多时,它们之间通 过中继设备相连,此时会出现一台终端要求不只是与一台而是与多台终端通信 的情况,即产生了把任意两台数据终端设备的数据链路连接起来的问题,即路 由选择。另外,当一条物理信道建立之后,被一对用户使用,往往有许多空闲 时间被浪费掉,人们自然希望让多对用户共用一条链路,相应地产生了数据报 技术和虚电路技术。 功能:① 路由选择。 ② 网络连接的激活、终止。 ③ 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 在具有开放特性的网络中的数据终端设备,都要配置网络层的功能。现 在市场上销售的网络层设备主要有网关和路由器。
b、一个比特持续的时间; c、传输是单向,还是双向的;
d、物理连接如何建立和完成通信后连接如何终止;
e、接线器的形状、尺寸、引线数目等。
五、OSI各层功能、作用——物理层
物理层的功能:
① 为数据终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 ,也可以由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
② 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 。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 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

osi七层模型定义

osi七层模型定义

osi七层模型定义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网络通信协议参考模型,全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这种分层的方式,可以使不同的设备和系统之间进行有效地通信。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OSI七层模型的具体内容和每个层次的任务。

第一层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比特流,主要关注数据的物理传输介质、接口标准、电压和时序控制等问题。

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它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有意义的数据帧,并通过数据帧的检错、纠错、流控等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比如以太网的MAC地址就是在此层定义的。

第三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这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层,它负责将数据分组(Packet)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通过路由选择、分组交换等技术实现了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最优路径选择。

接下来是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它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End-to-End)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主要通过传输协议(如TCP、UDP)实现数据分段、重组、流控等功能。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Session)连接,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数据交换环境。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主要解决不同系统之间数据格式、数据加密、数据压缩、数据转换等问题,使得不同系统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和交互。

最后一层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这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它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提供应用服务,比如HTTP、SMTP等。

通过OSI七层模型的分层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原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能更加方便地进行网络故障排除和优化。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一、 OSI七层模型的产生IS0在1984年颁布了0SI/RM,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也称为0SI七层模型,公认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

二、各层的功能第7层:应用层 ApplicationAPI接口(应用程序接口)识别并正式目的通信放的可用性,使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同步,建立传输错误纠正和数据完整性控制方面协定,判断是否为所需要的通信过程留有足够的资源。

第6层:表示层 Presentation提供语音格式的转化,数据加密和压缩。

第5层:会话层 Session提供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会话连接,并报告上三层中产生的错误。

第4层:传输层 Transport提供传输协议的控制代码,开始转换协议。

第3层:网络层 Network提供包和帖子的转发(Packet/Segment),提供路由的选择。

第2层:数据链路层 Datalink提供帧格式,增加CRC(循环冗余校验)第1层:物理层 Physical提供电气特征,物理电路,0.1代码的设置三、网络设备1. 中继器Repeater连接网络线路的一种装置,常用于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

中继器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主要完成物理层的功能,负责在两个节点的物理层上按位传递信息,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以此来延长网络的长度。

一般情况下,中继器的两端连接的是相同的媒体,但有的中继器也可以完成不同媒体的转接工作。

从理论上讲中继器的使用是无限的,网络也因此可以无限延长。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网络标准中都对信号的延迟范围作了具体的规定,中继器只能在此规定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工作,否则会引起网络故障。

以太网络标准中就约定了一个以太网上只允许出现5个网段,最多使用4个中继器,而且其中只有3个网段可以挂接计算机终端。

2. 集线器Hub是中继器的一种形式,区别在于集线器能够提供多端口服务,也称为多口中继器。

放大信号;通过网络传播信号;无路径检测或交换,被用作网络集中点。

osi七层模型各层传输单位

osi七层模型各层传输单位

osi七层模型各层传输单位在计算机网络中,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被广泛使用,其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级。

每个层级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它们共同协作,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OSI七层模型各层传输单位。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七层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物理比特流。

在这一层,数据以原始电信号形式通过物理媒介进行传输,如网线、光纤等。

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Bit),它表示计算机中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只有0和1两个状态。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建立起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连接,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数据帧(Frame),它由帧头、帧尾和数据以及错误校验等部分组成。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在整个网络中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它将数据分割为数据包进行传输,并为每个数据包添加源和目标地址信息。

网络层的传输单位是数据包(Packet),它包括了源地址、目标地址以及路由等信息。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负责将数据从源端传输到目标端,并进行数据分段、重组和流量控制等操作。

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是段(Segment),它包括了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以及序列号等信息。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通信会话。

它提供了用于数据交换的连接机制和会话控制,在数据传输的同时确保会话的正常进行。

会话层的传输单位是会话数据单元(Session Data Unit),它包括了会话控制信息以及传输的数据。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解密等工作,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互相识别和交互。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要点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要点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要点OSI七层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常用的一种标准框架,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过程。

该模型把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一种特定的功能,通过明确的接口和协议与相邻层次进行通信。

下面将介绍每个层次的基础知识及常见应用要点。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网络的最底层,负责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其主要功能是将比特流转化为物理信号,并在物理链路上传输。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传输速率、传输介质、信号编码和调制等。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链路上可靠地传递数据帧。

其中包括了分帧、物理寻址、差错检测等功能。

它还负责解决在直接相连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所遇到的问题。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WLAN)。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的网络。

其主要功能是为数据报文选取合适的路由和转发,实现跨网络的递送。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IP协议、路由选择和网络地址转换等。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分组发送和接收数据,确保数据能够完整无误地到达目标。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负责管理和维护两个通信节点之间的会话连接。

其主要功能是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连接,以及管理会话中的同步和流量控制。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会话管理和会话同步等。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负责处理数据的格式和编码问题,以确保通信双方能够正确解释和解码数据。

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等。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数据压缩和数据加密。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最高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简述ois七层模型

简述ois七层模型

简述ois七层模型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网络架构模型,用来描述网络通信中不同层次的协议和功能。

该模型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并因此得名。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模型的七层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整个七层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即0和1的二进制数据。

它定义了物理设备的接口、电压和电缆规范等,确保数据能够在传输媒介上可靠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层之上建立数据链路,通过帧封装把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

它还负责物理地址的分配和错误检测、纠正等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是整个网络通信的核心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它通过IP地址来标识和寻址不同的网络设备,并通过路由算法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它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通过传输协议(如TCP和UDP)实现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不同设备之间的会话连接。

它提供会话控制和同步功能,并支持数据的分段和重组,以便应用层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功能。

它处理数据的语法和语义,使得不同设备之间能够正确解释和处理数据。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七层模型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用户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它提供了各种网络服务和协议,如HTTP、FTP、SMTP等,使得用户能够进行各种网络应用,如浏览网页、发送邮件等。

总结:通过以上简要介绍,可以看出OSI七层模型是一种非常完备和清晰的网络架构模型。

每一层都有明确的功能和责任,并且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了网络通信的各个方面。

这种分层结构的设计使得不同层次的协议和功能可以独立发展和演化,同时也使得网络的设计、管理和维护更加简单和灵活。

因此,了解和理解OSI七层模型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网络通信中的各种问题。

OSI七层模型详解

OSI七层模型详解

七层模型详解1.物理层:描述:怎么利用物理媒体?作用: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

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序数据的物理媒体。

协议: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RS-232、EIA/TIARS-449、V。

35、RJ-45等。

连接物理: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属物理层的媒体和链器。

转发器Repeater、集线器Hub、重发器(也成中继器或转发器)。

示例:Rj45,802.3等。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单位称为比特(bit)。

2.数据链路层:描述:每一步该怎么走?作用: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连接物理:连接设备:网桥(也称桥接器),Bridge(可以进行两个网段直接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转换)。

示例:A TM,FDDI等。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单位称为帧(frame)。

3.网络层描述:走哪条路去?作用: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选择。

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联网等。

协议:网络层的代表协议包括:IP,IPX,RIP,OSPF等。

连接物理:连接设备:路由器(Router),桥路器BROUTER(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系统)。

示例:IP,IPX等。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4.传输层描述:对方在哪?作用: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

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协议:传输层的协议包括:TCP,UDP,SPX等。

IP为不可靠,TCP为可靠。

连接物理:示例:TCP,UDP,SPX。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单位成为数据段(segm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型拓扑结构
网型拓扑结构
❖ 网型提供了网络的冗余路径,因此,如果一 条线路出现故障,另一条线路,继续发挥作 用
❖ 因为冗余路径比在其他拓扑结构中所需的缆 线更多,所以网状拓扑结构会更昂贵
混合型拓扑结构图
Star-Bus
Bus
Star-Ring
课程内容
网络概述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7
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6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5
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
4
寻址和路由选择
3
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
2
比特流传输
1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Host A
对等通信
应用层
APDU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PPDU SPDU Segment Packet Frame
带宽和延迟
❖ 带宽定义:描述网络上数据在一定时 刻从一个节点传送到任意节点的信息 量。
❖ 以太网带宽:10M、100M、1000M等。 ❖ 广域网各类服务带宽。
❖ 延迟:节点间数据传送时间。
常见网络拓朴结构
❖ 拓扑结构:
总线、星型、树型 环型、网型
总线型拓扑结构图
Segment
Terminator
MAC/物理地址
24 bits 厂商编号
24 bits 序列号
00e0.fc01.2345
00e0.fc01.2345 Rom Ram
❖ MAC地址有48位,华为产品前3个字节是 0x00E0FC。
LAN与数据链路层
❖ IEEE802标准:当今最为流行的LAN标 准
IEEE802.1 基本局域网问题 IEEE802.2 定义LLC子层 IEEE802.3 以太网标准 IEEE802.4 令牌总线网 IEEE802.5 令牌环网
DTE设备:路由器、终端主机等; DCE设备:广域网交换机、Modem、
CSU/DSU等; 常见接口:RS-232、V.24、V.35等。
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分为2个子层:LLC子层和 MAC子层。
❖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物理地址定义 网络拓扑结构 链路参数 差错验证 物理介质访问 流控制(可选)
信吗?
Source Host A
1
好啊!我刚好也
懂TCP/IP。
Destination Host B
❖ 网络协议是网络设备之间通信规则的正 式描述。
LAN定义
❖ LAN定义:通常指几公里以内的,可以 通过某种介质互联的计算机、打印机、 modem或其他设备的集合。
❖ 特点: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 传输可靠。
最远传输距离:100米 RJ-45
线缆分类
直连电缆(异种设备)
主机到交换机或集线器 路由器到交换机或集线器
交叉电缆(同种设备)
交换机到交换机 集线器到集线器 主机到主机 集线器到交换机
反转电缆
从主机到路由器控制台串行通信端口的连接
双绞线
橙白、橙 绿白、绿 蓝白、蓝 棕白、棕
橙白、橙 绿白、蓝 蓝白、绿 棕白、棕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层
❖ 传输层功能:
分段上层数据; 建立端到端连接; 将数据从一端主机传送到另一端主机; 保证数据按序、可靠、正确传输。
❖ 传输层协议:
主要有TCP/IP协议栈的TCP协议和UDP协议, IPX/SPX协议栈的SPX协议等。
端到端通信
传输虚电路
源端一次发送数据的多少。

Send 1,2,3 Send 4,5,6 Send 4,5,6
确认技术
传输虚电路
目的
Host
Acknowledge 4 Acknowledge 4
高层协议
❖ 会话层协议:
SQL、NFS、RPC等;
❖ 表示层协议:
ASCII、MPEG、JPEG等;
❖ 应用层协议:
文字处理、邮件、电子表格等。
OSI参考模型
❖ 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网络世界的法律!
七层功能
7
高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6
5
4
3
底层:负责网络数据传输
2
1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七层功能
FCS 数据链路层
FCS
物理层
帧 比特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解封装数据
上层数据 上层数据
TCP+上层数据 IP + TCP +上层数据 LLC 头 + IP + TCP + 上层数据
0101110101001000010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帧结构和包结构
数据传输过程中,帧结构在改变,但是包结构不改变
HTTP、Telnet、FTP、 TFTP、Ping、etc
TCP/UDP
提供应用程序网络接口 建立端到端连接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IP
IGMP ICMP
ARP/RARP
2.2.2.2 1.1.1.1 Data Ethernet 2.2.2.2 1.1.1.1 Data
2.2.2.2 1.1.1.1 Data Data
物理层
❖ 物理层: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 传输距离等。
❖ 物理层线缆:
同轴电缆(coaxical cable):细缆和粗缆 双绞线(twisted pair):UTP、STP 光纤(fibre) 无线电波(wireless radio):无线局域网
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 10.
主机地址 8.2.48
IPX 地址
网络地址 1aceb0b1.
主机地址 0000.0c00.6e25
❖ 网络层地址由两部分地址组成:网络层地 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层地址是全局唯一的。
路由协议与可路由协议
N1 N1.H1
N2.H1
N2 N1.H2
❖ 可路由协议:IP、IPX ❖ 路由协议: RIP、OSPF、BGP等
优点:多路复用,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缺点:实时性差。
WAN常用设备
❖ WAN的设计目标:
运行在广阔的地理区域; 通过低速串行链路进行访问;
❖ 网络控制服从公共服务的规则;
提供全时的或部分时间的联接性; 联接物理上分离的、遥远的、甚至全球的设备。
Modem/CSU/DSU
路由器
广域网交换机
接入服务器
❖ WAN分类:
共用电话网:PSTN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数字数据网:DDN X.25共用分组交换网 帧中继:Frame Relay 异步传输模式:ATM
WAN交换模式
❖ 电路交换:基于电话网的电路交换
优点:时延小、透明传输; 缺点:带宽固定,网络资源利用率低。
❖ 分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
Terminator
总线型拓扑结构
❖ 计算机连接到公共的共享电缆上 ❖ 在共享的电缆两端均有终结器,起到边界定
义的作用 ❖ 如果线路有一处断点,那么整个网络将停止
通信 ❖ 计算机数目越多,网络上的噪音越大,从而
网络的效率越低
星型拓扑结构图
Hub or Switch
星型拓扑结构
❖ 如果单个计算机发生故障,只有单个的计算 机不能与网络通信
Ip首 部20
Tcp首
应用数据
部 IP数据报
Tcp首
应用数据
部 20
以太网帧
以太网驱 以太网 动程序
首部4
46-1500字节
TCP/IP协议数据封装方式
TELNET 23
FTP
SMTP
20/21
25
SEGMENT
IP PACKETS
FRAMES
BITS
TFTP 69
Hale Waihona Puke 应用层 传输层TCP/IP协议栈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
❖ 面向连接的服务:适合延迟敏感性应用
建立连接 数据传输 断开连接
❖ 无连接的服务:适合延迟不敏感的应用
无需建立连接 资源动态分配
网络层协议操作
A
Router A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D
C
B Router B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E Router C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与OSI模型
❖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了解TCP/IP协议栈与OSI 参考模 型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TCP/IP协议栈各层的功能 掌握IP地址的分类和子网划分
第1章 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第2章 IP地址分类与子网划分
TCP/IP协议和OSI参考模型
❖ TCP/IP协议栈具有简单的分层设计,与OSI
Bit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Host B
❖ 每一层利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通信; 每一层使用自己的协议。
数据封装
Data H Data H H Data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主机
交换机 路由器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上引出的电缆线段都连 接到中央的交换机或集线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