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的理解与经典诵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文学经典的两种不同理解
• 本质主义的理解——认为经典铭刻了人类 美学和道德品质的最高成就,并成为具有 普遍意义的人类道德典范。
美国批评家布鲁姆认为,只有审美的力量才 能透入经典,而这力量是一种混合力:娴熟的形 象语言、原创性、认知能力、知识以及丰富的词 汇。他把是否具有崇高的美学特质看做经典与非 经典的最大区别。美学尊严是经典的一个清晰标 志,是不可复制,无法借鉴的。
(布鲁姆自己著有《西方正典》一书)
• 建构主义的理解——经典主要是由于外部 因素所形成的,而不是由于其自身先天的
美学条件。特定时代的文学经典不过是其 自身意识形态的表现。
法国学者布尔迪厄认为,经典化的过程是与 各种文化艺术的机构或评估机制(评论、获奖、 作家地位、学术职位等)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 得经典留下了深深的“筛选”的烙印。实质上, 这个烙印就是某种意识形态。如莫言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就使其作品迅速成为新的经典。
6)“发现人”或者“赞助人”。
3. 文学经典的功能
• 为文学创作、阅读和解释提供范本、理想 和灵感;
• 传播和维系某种思想遗产; • 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文学参照系; • 对作家的互惠作用; • 将相关的文学理论合法化; • 文学经典的历史化。
4. 文学经典的不同分类
官方经典 个人经典 潜在的经典 遴选的经典 批评的经典
【国培计划۰ 经典诵读教师培训讲座】
文学经典的理解与经典诵读
江苏师范大学 徐放鸣教授 (2014年11月1日)
引言
• 作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教师,需要从理 论层面深刻理解文学经典的由来、文学经 典的意义,文学经典化的过程。
• 本讲座采用理论分析与个案解析相结合的 方法来帮助大家理解文学经典。特别是理 解文学经典《红楼梦》。
三、经典解读例证分析
解读经典《红楼梦》:从文学到影视
• 背景资料:
• 《红楼梦》,中国古代 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 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 年(清乾隆帝49年), 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 《红楼梦》。它的原名 《石头记》《情僧录》 《风月宝鉴》《金陵十 二钗》等。作者曹雪芹 ,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两岸四校学生共同吟唱《诗经·蓼莪》
• 图像传播方式:古老的、直观的、容易理解的, 可以跨文化传播的方式(日本书店里的三国故事 连环画;读图时代之说)。
• 影像传播方式:将文学文本改编为影视文本,以 影像的直观性、视听的丰富性来获得更多受众。 这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经典走向大众的主流形式。
• 解读传播方式:如央视《百家讲坛》上徐放鸣的 《我读孟子——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易中 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 》等。
2. 文学经典传播普及的新探索
• 文学经典与朗诵艺术以及音乐艺术的巧妙结合
——以《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为例。 以濮存昕牵头,方明、乔榛、丁建华、宋春丽、 许还山、张光北、肖雄、薛飞、剧雪、迪里拜尔 、袁晨野、康庄等自愿组成的公益性演出团体近 十年来致力于以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形式传播古典 诗词经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1年7月4 日,该组合来到徐州演出,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欣 赏经典的视听盛宴。
(一)《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文学经典
1. 什么是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是经过历史积淀而获得公认的、承 载人类普遍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和认识价值的作 品。在文学经典中既体现出人类审美共性,又显 现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和特定的时代精神,还在其 语言形式中表现出作家的独特风格和创作个性。
文学经典又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时 代、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不同的意识形态下对文 学经典的选择和界定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如何理解文学经典
“经典”一词是经常使用,但又不曾深究 的概念。如“红色经典”、“经典老歌” 、“经典著作”等等。人们在运用时,未必 去深究所谓经典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我们在推动“中华诵”活动时,其主题 “雅言传递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就需 要对经典的内涵深化认识,需要理解文学 经典是如何形成的,它为什么被称为“经 典”。
• 陆游的《钗头凤》与唐婉的和词,因为两人之间 凄美的爱情作为创作背景而成为传世名篇。
• 苏东坡的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 月夜,短松冈。
5. 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过程
• “一时洛阳纸贵”的流行作品未必能够被后世接 受为经典,文学作品成为经典,要经历一个漫长 的经典化过程。
• 白居易《长恨歌》:故事“本事”与诗歌的再造 时隔50年,用“以汉说唐”之法来叙事抒情,成 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到后世又有人以戏剧《长生 殿》再次演绎这段帝王的爱情。
3. 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Biblioteka Baidu
• 探索语言艺术与综合艺术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文 学经典的普及和大众化。
• 从文学的非直观性和想象性到影视艺术的直观性 和综合性,经典在改编和转化中获得了新的面貌 ,也获得了一次又一次被阐释的机会,形成了有 关经典的若干文本之间的有趣的“互文”关系。
• 我们以《红楼梦》为例来考察文学经典的影视传 播现象。
(怀念亡妻王弗的名作,人称“催泪弹”)
二、经典传播与经典诵读
1. 文学经典的多种传播方式
• 阅读传播方式:传统的、个体化的感悟方 式,要求读者有必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有认知经典的内生动力。
• 诵读传播方式:既有古代诵读传统,又具 有当今经典传播的时代特征,以群体性活 动为主,在师生的互动中感悟经典的意蕴 和魅力。
2. 文学经典的构成因素
以上两种对经典的理解都有其道理,多 数学者在这两者间寻求协调和综合,认为 文学经典既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可以变动 的;既是客观的,又是建构的。
进一步的讨论则是思考经典构成和后世 经典建构的因素或者条件。
• 童庆炳提出的经典建构六要素:
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空间; 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 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 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