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说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学习本课,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二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而且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形成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高尚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重要位置。自07年来,全国共考过23道选择题,2到简答题。山东无命题。具体题目是2.(2012·全国大纲卷·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解析】考查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影响。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政府曾照会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接下来,根据刚才时空角度的教材分析,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冷战”的概念,分析“冷战”形成的原因。⑵了解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⑶理解“冷战”和“热战”的关系。
⑷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能力与方法
⑴分析“冷战”的原因,探究“冷战”和两极格局之间的关系。学会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⑵辨证地看待“冷战”对世界和平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而形成的遏制和对抗不符合世界发展的需要,只有和平合作才能实现国家间的共赢。接下来,说重难点(三)教学重点:
“冷战”兴起的原因;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四)教学难点:
“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教材分析完了,再分析一下学情由于在中考中,历史为非考试科目,初中生对历史课普遍不重视,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科素养较低。而目前,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内容比较抽象,这种体系只有在对总体历史有相当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因此要达到教学目标还有一定难度。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从课本基础知识入手,先帮助学生建立通史观,再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其把握专题史的内容。
三、针对教材和学情,说一说教法和学法教法上
1、在重点落实上采用:
①分析归纳法:通过对史料的引导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②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对教材的自主把握,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难点突破上采用:
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学法上
课前:通读教材,了解的历史概况。课上:剖析教材,结合问题,自主思考,构建。课下:画出本课结构脉络,进行宏观把握;同时填充具体内容,进行微观处理。
四、下面,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本课的具体教学流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引导探究→总结→随堂练习→升华。
导入时采用了一段视频资料,这是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普京总统的一段讲话,这样从现实出发,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到预设的情境中,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视频的主要内容,总结出中心词汇——冷战、热战、冷战思维等。由此提出问题:什么是冷战?冷战思维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由于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有些凌乱,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一看冷战;再看冷战;三看冷战;四看冷战。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给学生搭了一个“脚手架”,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节的学习任务。一看冷战——感受冷战
即冷战的形成与表现,这是本课的重点,但不是难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可以掌握。在此,我给学生展示音频、文字、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特别注意时间的把握——培养学生形成清晰的时间观念。之后,引导学生根据冷战的表现总结出冷战的概念,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通过以上方式,学生对冷战有了感性的认识,下面我们就要从理性的层面来认识它。再看冷战——认识冷战
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探源、揭秘、延伸(一)探源:冷战的原因
我给学生展示了冷战过程中主要人物的一些言论,比较有代表性。从中可以归纳出冷战爆发的原因。让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品质。因为历史学习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阅读分析史料,否则历史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后,我们通过更为生动的画面来揭示冷战的实质(二)揭秘:冷战的实质
我展示了三幅图片和相关材料、问题,来揭示冷战的实质。第一幅是欧洲的简图,直观地展示了冷战的态势,通过对希腊、土耳其的标注使学生了解美国的战略意图。在这里突出地图的运用,这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项辅助手段,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观念。同时还可以加强地理、历史、政治各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之后是两幅漫画,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更为直观、透彻地把握美国各项措施的内在联系。最终总结出冷战的实质。
但是美苏两国是否真正地遵循了“冷战”的游戏规则呢?不是的!冷战在亚洲的延伸——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是证明!
(三)延伸:亚洲的热战
基本史实,学生容易掌握。但是,这两场战争与冷战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此处教学的关键所在。
我们对冷战有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那么冷战究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由此,我们来三看冷战——探究
影响。
三看冷战——探究影响
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让学生去倾听冷战下人们的心声,给学生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与当时的人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带领学生根据所给的情境和问题总结冷战的影响。然后给出两幅图片——冷战过程中的科技成果,让学生认识到冷战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辩证地去认识冷战的影响。最后对冷战的影响进行总结。
至此,本节课的内容基本结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完成学案的随堂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然而,本节课并不能就此结束,因为素质教育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以学生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体验为终极目标。
所以,我为了促进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真正达到本节课的终极目标,设计了第四个环节:四看冷战——反思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