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图形的旋转》,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先说教材
《图形的旋转》是九年级第二十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的全等变换,隐含着重要的变换思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好素材。它不仅是本章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的准备,也是今后学习圆的知识内容的铺垫,是构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应的数学技能的重要内容。
二、谈谈学生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在八年级学习《全等三角形》时,学生对旋转变换有了一些接触和认识,又因为生活中的旋转无处不在,学生对旋转的有些知识并不陌生,但要求学生用数学的语言准确地描述旋转的性质,以及应用旋转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究出的一些表述不严谨的结论,要加以肯定和评价,并及时的引导。
三、说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觉得应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我觉得本节课应关注学生对性质的探索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推理、归纳能力,真正理解性质的来源、本质和应用。
由此,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实例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定义,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利用性质作图和设计图案。
(2)数学思考: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换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
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解决问题: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再创造,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学生实践能力。
(4)情感态度: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及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主动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目标,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归纳图形旋转的性质,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难点是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四、小谈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五、细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分为四个活动来进行:
活动一、【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形旋转的图片,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变换等图形变换之外,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着转动现象,从而产生对这种变换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转动的共同特征,以引导学生寻找、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揭示本节的研究课题-----图形的旋转。
欣赏图片,提问:这些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些图形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引入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请学生观看课件中旋转的图形,并指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同时突出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活动二、【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应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经验,在这里,我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旋转、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图形旋转的性质。
将一把三角尺放在纸上画下内框原位置ABC,你能将三角尺围绕ΔABC外一点O旋转吗?(这其实就是教材57页中的“探究”,用三角板代替硬纸板)
将三角尺围绕点O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记为内框△A′B′C′,连接OA、OB、OC、OA′、OB′、OC′,观察、测量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度量∠AOA′、∠BOB′、∠COC′你又发现了什么?
此操作的第一问主要是引发学生对围绕图形外一点旋转的思考,如何转?这是一个难点,这一难点的解决能使学生完整的、理性的理解图形的旋转,并能更好的理解下面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问题,也为下面的作图打下了基础。
通过此活动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图形旋转的性质,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练习环节。
让学生观看课件中的香港区徽,并指出它是由什么图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之后进入活动三。
活动三、【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将新知识内化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将旋转作图以操作活动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动手做教材第60页中的第5题,画出这个三角形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要求学生根据旋转的性质画得图形,可请几个同学说说交流结果,师生共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