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在现代化学课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反应的限度,即化学平衡。

(一)作用与地位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本节内容承前启后,既是对之前所学化学反应类型的拓展,也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反应动力学等内容打下基础。

它是联系实际化学现象与理论知识的桥梁,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络。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讲解:1. 化学反应速率:介绍反应速率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2. 化学反应限度:阐述化学平衡的概念,解释平衡常数的含义,以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

2. 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并能够分析实际化学反应中速率的变化。

3. 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因素。

(二)教学难点1.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动态平衡的理解。

2. 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变化规律的观察与分析。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相关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突出教学亮点和提升教学效果。

(一)启发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

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

4、平衡右移,则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TaS2(s)+2I2(g) TaI4(g)+S2(g)△H﹥0
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K=1,向 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 (g)和足量TaS2 (s ),I2(g)的平衡转化率为 ____【2013.山东.29】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领,用 一道计算题,把关 于平衡常数的所有 易错点及应用包括 在内,让学生通过 做题自己总结相关 问题,比老师单纯 强调印象深刻。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 及转化率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进 行相关计算。 3、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 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情分析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平衡常数
Fe(s)+CO2(g)
FeO(s)+CO(g),下列措
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CO D、再加入一些铁粉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巩固提升本 节课所复习内容 ,并通过当堂检 测题目检测学生 本节课的复习效 果。
不但从知识的角度 给学生形成一个知 识脉络,而且为学 生解决一类问题时 提供相应的知识方 法和思维方法,提 高其解题和应用能 力。
点面导图
影响因素及与 平衡的关系
与转化率间 的相互计算
考情分析
年 份 情景模型 主要考点 平衡常数表达 式、平衡转化 率计算、温度 对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平衡移 动的影响,判 断达到平衡状 态的标志与图 像、外界条件 对平衡常数的 影响。 条件对平衡的 影响,反应条 件的选择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在《必修2》中,学生对化学平衡已经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本节教材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从化学反应限度的定量描述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对化学平衡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节教材紧紧抓住平衡常数的概念,用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平衡状态,依据平衡常数来分析平衡移动,并将平衡转化率作为定量描述平衡状态的补充。

化学反应限度是认识化学反应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又是今后学习中所涉及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并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它同时也是沟通物质结构理论与溶液反应理论,沟通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化工生产的重要桥梁,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目标分析1、三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2)使学生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体验化学实验对化学理论发展的贡献;通过“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问题的研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过程中的平衡移动”“怎样抢救煤气中毒病人”等资料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对认识生命现象的作用,增强他们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

认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价值的认识。

2、教法分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说课稿(精选11篇)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说课稿(精选11篇)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说课稿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说课稿(精选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节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及处理二.教学背景分析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1.本节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1)安排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之后,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2)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3)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4)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

(5)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了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2.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过程是:3.教材处理(基于以上设想,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从而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教材分析: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教材通过科学史实等实例,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并以上述观点为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知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重要性和方法。

2.能力目标:(1) 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三、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多引导,学生对于反应限度的理解不透彻。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设疑]炼铁高炉尾气之谜(学生阅读课本45页科学史话)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开这一谜底了。

你想知道吗?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限度。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节内容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及其条件的控制在本章很重要。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2)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及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2)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所用药品等二、说教法学法(一)、学情分析目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在新课改后,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化学课的学习也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初中学过相关知识,而本节课的内容在生活中运用较多。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掌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其设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化学反应限度的说课

化学反应限度的说课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三维 教学 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 (1)培养学生参与化学科 念及特征; 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 技活动的热情; 学探究的能力。
(2)理解化学反应限 (2)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 度的概念; (2)运用多媒体途径, 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 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 的意识; 的效果。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及特征
化学反应限度的 概念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 与 学法
教 法
学 法
引导探究法
主动学习法
三、说教学过程
Part1
Part 2
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t3
Part4
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 状态的 化学反应 的概念 概念及 限度 及特征 特征
小结和 作业
教学过程
二、化学反应限度
(第二课时)
说课人:胡万秀
一、教材 二、教法 三、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化学 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作用: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
和完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 认识更深入、更全面。
2、教学目标
Part1 知识回顾(5分钟)
可逆反应的 概念及特征
教学过程
Part2 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及特征
展示图: SO2和O2催化氧化的数据 观察 讨论
归纳 根据概念 进行分析 和概括 各物质的c与t的关系 画C-t图 V-t图 得出化学 平衡状态 的概念 得特征

6.2化学反应限度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2化学反应限度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网络资源:引入相关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大于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浓度增加,生成物浓度大于反应物浓度时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3.题型三:计算下列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值。
答案:
(1)对于反应\( N_2(g) + 3H_2(g) \rightleftharpoons 2NH_3(g)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frac{[NH_3]^2}{[N_2][H_2]^3} \)。
过程: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平衡实验,观察平衡移动的现象。
详细介绍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让学生全面了解化学平衡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验现象对实际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化学平衡移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②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与勒夏特列原理
-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会向能够减少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系统达到平衡时,若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系统会自动调整以减少这种变化的影响。
③温度、压力、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一般来说,温度的增加会使得放热反应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而吸热反应则相反。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一、说教材《化学反应限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它处于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地位。

本章主要探讨了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能否完全转化为产物,反应的进度如何控制,以及影响反应限度的因素等问题。

这一章节在教材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作用与地位化学反应限度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之间的桥梁,它既涉及反应速率的问题,也关系到化学平衡的建立。

通过对反应限度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并为后续学习化工原理和材料科学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 反应限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影响反应限度的内外因素;3. 可逆反应的特点及其与反应限度的关系;4. 反应平衡的建立及其判定;5. 反应限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反应限度的概念,理解反应限度的表示方法;(2)掌握影响反应限度的内外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3)理解可逆反应与反应限度的关系,掌握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判定方法;(4)通过学习反应限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5)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反应限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影响反应限度的内外因素;3. 可逆反应与反应限度的关系;4. 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判定。

(2)教学难点:1. 理解反应限度的表示方法,尤其是平衡常数和反应商的概念;2. 掌握影响反应限度的内外因素,并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反应平衡的影响;3. 理解可逆反应与反应限度的关系,掌握化学平衡的判定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内涵,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原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与其他教师教法的不同之处。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教案 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教案 说课稿

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看图片)?炸药爆炸(图1)、金属锈蚀(图2)、溶洞形成(图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图4、图6、图7)、镁条燃烧(图5)、溶液中新制的氢氧化亚铁转化
为氢氧化铁(8)、食物腐败、塑料老化……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一些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例如: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丝(图4),你能通过观察什
么现象来判断反应进行得快慢?还有哪些其他方法观察该化学
反应的快慢呢?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
进行得快慢的方法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观察反应快慢的方法:①冒气泡快慢;②固体量的改变;③浑浊程度;
④颜色变化;⑤温度变化等。

物理学中用什么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

不考虑速度的方向称之为速率。

化学中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快
慢。

因很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因此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
物质的量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量来表示。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例:将锌粒放入5mol/L的盐酸中,经过10s盐酸的浓度变成1mol/L。

多媒体学生答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N2O42NO2反应,20S内反应物N2O4的浓度由
0.1mol/L降到0.06mol/L,则υ(N2O4)为
A、0.1
B、0.002
C、0.06
D、0.04。

《化学反应限度》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化学反应限度》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的反应是否完全过渡到可逆
反应的学习,用“SO2催化氧 化、SO3分解示意图”来引出 “可逆反应”的概念,通过
分析该反应的本质得出“化
学平衡”的概念。“观察思
考”一栏,通过对NO2和 N2O4在不同温度下实验观察, 分析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03
教学过程
教学逻辑框架、具体教学环节、核心素养的落实、练习评价
01
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通过宏观数据的对比、绘制图表及分析图表,从浓度变化决定速率
角度建构可逆反应的平衡观念,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和标,
02
认识可逆反应的进行有一定的限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结合生产实际的图表数据,体悟化学平衡是相对的,可随外界条件的
03
改变而改变(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对比,了解
一定条件下
化学平衡状态
①同一条件下 ②V正与V逆同时进行
①一定条件下, V正=V逆 ②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
结论: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可逆反应在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
05
教学反思
用证据推理突破重难点
紧扣建构思想
证据1
教学反思
注重方法引导 关注能力提升
实验 验证
证据2
实验证 据推测
证据3
生产 数据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如何判断一个可逆反应到达 平衡状态?
一个可逆反应平衡状态(限 度)能否改变呢?
3、绘制速率-时间曲线
视频回放
4、研究化学平衡 的意义及平衡状 态的改变。
视频回放
练习评价
核 心 素 养 在 教 学 中 的 落 实
04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

选修4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选修4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选修4《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稿(参评)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中的化学反应限度课节,是在学习了必修2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的基础性知识和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热力学的理论指导性知识之后,开始进行对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实质的认识知识的继续。

进一步学习化学平衡限度的研究方法,对化学平衡的实质形成整体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逐渐形成严密的思考方式,为第三章的电离平衡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制定根据:《课程标准》选修4主题6的要求: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会求算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2)了解浓度商的概念,并能利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平衡常数的研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切实体会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规律的学习过程,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记录实验现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4学情分析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定义,对化学平衡及平衡的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不能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且对化学平衡的知识容易出现遗忘,所以在讲授新知识前应先回顾旧知识。

能力层面: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较强,能够根据问题、材料进行分析推理。

情感层面:高中生的求知欲较强,喜欢挑战,在课堂上应采用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的讨论法,设置层层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问题解决法为主,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引导讨论、分析讲解等。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等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知识准备问题:1.什么是可逆反应?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有哪些?我们经常根据哪些特征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重点:1.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2.“定”的多样性学生阅读教材P41联想·质疑模块内容,回答教材问题。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物质的量等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节内容又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知识做好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两部分内容。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学生能够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但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概念还比较陌生,缺乏定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能够用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4)能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

课题:化学反应限度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化学反应限度。

(板书:化学反应限度)下面我将从课标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特色等6个方面进行陈述。

【一、课标和教材分析】【1.课标和教材】关于此课题在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在教材体系中,本课题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起始课,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是由内因和外因决定的。

而且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并为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化学反应的进行具有一定限度。

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初步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猜想、思考、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激发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价值观。

在上述教学目标中,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总结化学反应限度是教学重点,而由于化学平衡比较抽象无法具体感知,所以化学平衡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学情分析】学情而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知道什么是可逆反应,为本节课将探究化学反应限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建立化学平衡的提供素材,另外,高一学生具有强烈探求新知的欲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进行自主实验探究。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因此,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及对学情的分析,本课题将主要采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问题讨论、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来学习新知,并结合多媒体辅助突破化学平衡的理解这一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化学是一门和谐的美的科学
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 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 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Capabilities
What do we want our kids to be?
Teaching through knowledge FOR capabilities (i.e. key competencies)
Knowledge and its organisation
Disciplinary knowledge is the basis through which we teach for capabilities (as outcomes in their own right)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心理学认为:学习者从何种方式“思考”取决于 他选择观察的“视角”,学习者在不同的“视角” 中将看到不同的知识图景。
教学内容
观察的视角
知识的图景
教学设计的思 维起点
思维的发展
课堂文化与教学设计
Learning cul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Reid’s model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作业
1.设计一个实验,研究Cu与AgNO3溶液的反 应是否可逆,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2.根据合成氨反应数据, (1)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反应? (2)画出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画出正反应、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像。 (3)计算该条件下N2的转化率。 3.阅读短文,了解人们认识可逆反应的历史。 (选做)
教学设计:
单元核心概念及下属的微观知识 单元的逻辑线索 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与“边界” 有关的学习活动(实验、内容) 单元知识的学科价值 知识承载的情感态度 知识蕴含的学科素养 学生思维优化的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求: 1、该条件下反应的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2、SO2的平衡转化率 3、画出从反应开始后 V(正)、V(逆)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画出反应开始后 容器内各物质浓度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教学设计
问题组一
? ?
2、一个可 逆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状 态,最本质 的条件是什 么?

1、化学平 衡的研究对 象是什么? 例举常见典 型的可逆反 应
2SO2(g) + O2 (g) 2SO3 (g) (△H<0), SO2转化率随条件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图 中A、B两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A___KB
SO2体积分数 转化率
B A
T P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K一定变化
2、化学平衡常数变了,则化学平衡一定发生了移 动 3、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4、恒容绝热容器,均气态,x=1,容器内压强不变。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问题组 引导学生回忆思考, 总结知识点并理解,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 联想迁移能力。
通过拓展引申 题目变式训练,培 养学生对比应用能 力及严谨的规范审 题意识。
教学设计
二、提出问题 自主总结
——化学平衡常数K与平 衡转化率
问题组二
Company
LOGO
化学反应的限度 复习课
感谢评委们的倾听
说课主要内容
教材 分析
考情 分析
设计总结 学情 分析
教法学法 分析
教学 过程设计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必修2第2节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 快慢和限度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及地位分析
3、通过课后习题对本节复习 内容进行知识巩固和能力提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 题纲导学
提出问题 自主总结
设置问题 组织探究
学以致用 拓展提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 题纲导学
500K,在体积
为2L的密闭容器 中充入2mol SO2 和1 mol O2使之 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反应,己知达 到平衡时容器内 SO3的体积分数为 50%。
已知该反应为放 热反应,则 K1,K2,K3,K4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四个阶 段下SO2转化率的 大小关系。
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 化学平衡常数的 容器中加入2 mol HI(g) 有关计算 发生反应2HI 2010年高考 H2+I2,H2物质的量随 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该温度下,H2(g)+I2(g) 2HI(g) 的平衡常数K= 。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 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 来的2倍,则平衡常数是 否也是原来的2倍?
LOGO
结果讨论 迁移应用
1、浓度商和平衡常数大小与平衡移动方向 的关系; 将PH=12的氨水与等PH的NaOH溶液等体积 混合后,溶液的PH如何变化?怎样分析?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除获取知识 识外,学生将通 过探究活动体会 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思维程序,养 成良好的思维习 惯,学会融会贯 通。
通过题目 探究发现学生 在解决这一类 题目时存在的 误区和难点, 了解并提升他 们的应用水平
试求:
(1)列出各反应平衡 常数的表达式 (2)分别计算出两个 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3)此时维持其它条 件不变,再向容器内充 入I2和HI分别为1 mol 和3mol,则平衡是否 发生移动?若移动向哪 个方向移动?
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 内NH3与H2的物质的量 分别为5 mol和1 mol,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
通过题目变式, 让学生更明确平 衡常数的影响因 素是唯一的,也 强化了学生的认 真审题意识。
教学设计
三、设置问题 组织探究
问题组三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 影响因素

1、影响化学平 衡移动的外界因 素有哪些?分别 是如何影响的? 如何利用平衡移 动原理判断平衡 移动的方向?

2、化学平衡 发生移动的本质 是什么?化学反 应速率与平衡移 动有着怎样的关 系?
3、可逆反应 达到化学平 衡状态时俱 有哪些特点? 如何判断是 否达到平衡 状态?
问题探究,拓展引申
1、如何具体理解动、等、定这三个含义?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 + 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设计总结及效果预期
1、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高三年级学生处于 一轮复习阶段时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采用探 究、总结、应用的教学模式,变规律的传授过程 为规律的探究过程,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 复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 来,力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2、在探究复习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养 成自主组建知识体系、细化知识要素、知识与应 用相联系的自主复习意识与策略。 3、让学生对化学学科观念的认识得到提升, 知识与能力同时有所收获,这是我设计本节课对 教学效果的最大预期。我相信在我充分的准备和 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本节课会有比较高的目标达 成度。
直击高考 2012
一定温度下,反应
N2O4 (g) 2NO2 (g)的焓变为ΔH。 现将1 mol N2O4 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 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 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 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不 变”或“减小”),
【能力提升】
1、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 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
重点难点
1、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的标志
通过平衡状态的建立, 总结 平衡状态的特征, 并能进 行逆向推导及灵活应用. 通过相应判断, 掌握平衡常 数的表达式, 影响因素,并 能准确进行与平衡转化率 的相关计算
明确影响平衡移动方向的外界 因素,正确理解浓度商的含义 并能灵活运用浓度商及勒夏特 列原理解决平衡移动问题,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问题探究过程设计
给学生2个反应:①H2 + I2(g) 2HI; ②N2 + 3H2 2NH3,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对 于反应①,解释为何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对 于反应②,解释分别在恒温恒压和恒温恒容条 件下充入氦气,平衡是否移动、如何移动?
方法引导
目前有两种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方法:浓度商 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及勒夏特列原理,对于学生 而言,后者在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也有许多问 题不易解决,而浓度商就相对较为定量、直观 ,也不存在理解上的盲点。
4、平衡右移,则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TaS2(s)+2I2(g) TaI4(g)+S2(g)△H﹥0
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K=1,向 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 (g)和足量TaS2 (s ),I2(g)的平衡转化率为 ____【2013.山东.29】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领,用 一道计算题,把关 于平衡常数的所有 易错点及应用包括 在内,让学生通过 做题自己总结相关 问题,比老师单纯 强调印象深刻。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研究对象: 平衡特点: 二、化学平衡常数K 1、表达式: 2、列式及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3、影响因素: 4、意义与应用: 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商: 2、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3、平衡移动的实质及与速率变化的关系
Company
2、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 式、计算及影响因素
3、浓度商的灵活应用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分析
学法指导
1、课前填写基础知识提纲, 记忆基本概念并做简单的习题 巩固 2、利用当堂检测提纲的题目 自查课前的自主复习效果,并 作为问题探究的出发点,自主 进行知识点的细化与补充
教法指导 1、三段式提纲 复习程序:课前 预习案——当堂 检测案——课后 巩固案; 2、课堂复习采 用问题探究模式
第一章着重探讨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的 转化,并指出物质变化及伴随的能量 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
第二章第一节探索了如何判断化学反 应能否向某一方向自发进行。 本节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 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 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 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限度的影响。
考情分析
说课标与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 及转化率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进 行相关计算。 3、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 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情分析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平衡常数
Fe(s)+CO2(g)
FeO(s)+CO(g),下列措
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CO D、再加入一些铁粉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巩固提升本 节课所复习内容 ,并通过当堂检 测题目检测学生 本节课的复习效 果。
不但从知识的角度 给学生形成一个知 识脉络,而且为学 生解决一类问题时 提供相应的知识方 法和思维方法,提 高其解题和应用能 力。
教学设计
四、学以致用 拓展提升
1.平衡发生移动,速率一定改变?
思考并解释: 2.速率发生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平衡移动与速率 变化间的联系
3.平衡向某一方向移动, 则向该方向的反应速率一定 比原平衡快
4.绘制V~t曲线并理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