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猪防疫及预防方案

合集下载

猪场中猪瘟的防控策略与应急措施

猪场中猪瘟的防控策略与应急措施

猪场中猪瘟的防控策略与应急措施猪瘟,也被称为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它主要通过接触与病毒接触过的猪或病毒污染的物体传播。

猪瘟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病死率,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猪瘟在猪场的传播和爆发,猪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策略和应急措施。

1. 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应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并建立完善的进出登记制度。

人员必须穿着专用的工作服、鞋套和手套,并进行消毒。

工作时,必须戴好口罩,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 猪场应做好隔离工作,建立疫情隔离区,并对新引入的猪进行隔离观察。

对可疑病猪进行隔离处理,以避免病毒传播至健康猪只。

- 定期对猪舍、车辆、设备和工具进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毒。

2. 人员培训与监督- 猪场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猪瘟的防控培训,提高员工对猪瘟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猪瘟的病理特征、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

- 猪场应建立监督制度,加强对员工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执行相关的防控措施。

3. 养殖环境管理- 猪场应加强猪舍的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排水和卫生条件。

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在时间。

- 建立规范的猪只进出流程,避免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

可以采用分栏、隔离设施等手段来隔离病猪。

- 加强饲料和饮水管理,确保猪只摄入的食物和水源没有受到病毒污染。

4. 疫苗预防- 猪场可以根据疫情和免疫要求,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接种能够增强猪只的免疫力,提高猪只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 养殖场应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的时间和剂量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接种的效果。

5. 应急措施- 当发现猪场出现猪瘟病例时,养殖场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疫情继续扩散。

应急措施包括封闭养殖场、杀灭病毒源、清理病猪尸体、消毒处理等。

- 及时报告疫情情况给相关部门或疾控中心,协助开展病毒溯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控工作。

总结起来,猪场中猪瘟的防控策略和应急措施包括加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人员培训与监督、做好养殖环境管理、进行疫苗预防和采取应急措施等。

农村养猪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

农村养猪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

农村养猪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疾病预防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有效预防口蹄疫、猪瘟、猪流感等常见病。

需要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接种,注意接种时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

2.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圈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预防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

定期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垃圾,并对猪圈进行消毒,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3.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猪的饲料需要保证营养均衡,水源也需要保证干净卫生。

避免猪的过度饱食和过度饥饿,同时也要保证猪的运动量。

4.防止外来病菌传入外来的病菌是疾病发生的主要来源之一,要避免猪群与疫区猪群接触。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人员、车辆等可能带有病菌的物品进入养殖场。

常见疾病及治疗1.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可以传染给猪、牛、羊等动物。

疾病的主要表现为猪蹄部、口唇和乳头等部位出现疱疹和溃疡,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治疗方法:在早期就要采取灭菌消毒措施,对于发病猪只能进行对症治疗,针对性地采用抗生素、治疗性疫苗等方法。

2.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食物和饮水传播。

疾病的主要表现为高热、流涎、皮肤出血、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猪瘟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控制猪的体温、补液、给予营养等支持治疗。

3.猪流感猪流感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通常在冬季和春季高发。

疾病的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乏力等。

治疗方法: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降低发热、给予抗生素、补液等。

4.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的发热、全身疲乏、皮肤发青等。

治疗方法: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猪蓝耳病,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控制猪的体温、给予抗生素等。

总结农村养猪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主要是通过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饲养管理、防止外来病菌传入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于常见疾病,需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如控制猪的体温、给予抗生素、补液等,同时也要注意病菌的消毒措施,以保障猪的健康和安全。

大北农兽药预防保健与用药方案

大北农兽药预防保健与用药方案
正气+清宁+黄芪多糖; 30%呼诺玢注射液+欧克泰(20%长效土霉素) 泰诺康+德利先;
2017/8/21
大北农饲料动保 ..Animal Health Dabeinong
14
链球菌病的最佳治疗组方
临床表现急性死亡(败血型)关节肿痛、 肿大、跛脚(关节型)和神经症状、脑膜 炎、转圈、四肢划动。 饲料加药饲喂:1000斤料添加和气丰利 1000克+艾莫先500克,连喂1周。 注射用药: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蓝耳病及猪呼吸道综合症,对猪场构成严重的危 害,因此,在母猪阶段给予药物保健预防,保证猪群健康生长。
2017/8/21
大北农饲料动保 ..Animal Health Dabeinong
5
种猪群的最佳药物 预防保健方案

全场种猪群饲料应定期(1-2个月)添加下列 保健药物组合,提高健康水平,每1000斤饲 料用量如下:
宁可欣+地塞米松+美克素(鱼腥草注射液) 泰诺康或正气+清宁; 舒崎+地塞米松;
2017/8/21
大北农饲料动保 ..Animal Health Dabeinong
15
猪肺疫的最佳治疗组方
最急性突然死亡,死后肚子大,鼻孔和嘴 巴流出血泡沫,急性的表现呼吸困难(锁 喉风)喉部肿大,犬坐呼吸。 饲料加药:1000斤料添加艾莫先750克+呼 乐芬250克,连用1周。 注射用药:
大北农饲料动保 ..Animal Health Dabeinong
2017/8/21
9
大北农猪场消毒程序
消毒类型 消毒时间 消毒方法 带猪喷雾消毒:卫康1:1000 设备消毒:卫康或农喜福1:400 洗手消毒:卫康1:500—1000 饮水消毒:卫康1:1000 舍外环境及道路消毒:卫康或农喜福1:400 带猪喷雾消毒:卫康1:400 设备消毒:卫康或农喜福1:200-400 饮水消毒:卫康1:400 舍外环境及道路消毒:农喜福1:200-400 空猪舍、设备、道路消毒:农喜福或卫康1:200-400, 空置7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产房产床消毒:卫康1:200-400消毒后,空栏7天再转 入临产母猪 临产母猪体表消毒:上产床前用卫康1:1000冲洗体表 消毒,产前再消毒1次。

猪预防保健方案

猪预防保健方案

吃奶仔猪最容易发生的疾病有: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引起),关节肿大、跛脚(链球菌、副嗜血杆菌为主),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腹泻、发烧(附红细胞体、感冒为主),以上疾病的发生,重者可引起仔猪死亡,轻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或者变成僵猪。

针对乳猪的发病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的养好乳猪基础关。

方案如下:1天、3 天、7 天:初生1 天乳猪灌服开口药新宝康1 ml/头,3 天、7 天,灌服10%呼诺玢口服液1ml/头(与三针保健同时使用);2-3 天:铁糖1.5 ml/天(肌注);3 天、7 天、断奶前1 天(三针保健):大北农黄金搭档产品,德利先+泰诺康(按1 :1 量混合使用),分别肌注1 ml 、1.5ml 、2 ml/头。

备注:两个关键点1、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产房产前需要清洗干净,并用1:200 倍的农喜福彻底消毒和杀灭病原体。

2、做好乳猪的保温工作,按乳猪的温度需要原则提供合理的保温,这点及关重要。

断奶小猪因断奶后的多种应激 (如母仔分开、营养变化、气候、环境变化、转栏、运输、免疫和发病打针等应激)和母源抗体逐步降低的原因,往往诱发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生,如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引起的拉稀、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由猪副嗜血杆菌、支原体、链球菌、巴氏杆菌、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生,由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黏膜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肠道性疾病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

针对断奶小猪因以上原因导致发病率高,且病情非常的复杂化,普通都比较难管理的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养好断奶小猪的最关键的一关 (这关对断奶小猪和以后阶段的疾病控制特别重要)。

方案如下:断奶至断奶10 天:每1000 斤料添加温和丰利1000 克+速补康800 克,连续饲喂。

大北农兽药预防保健与用药方案

大北农兽药预防保健与用药方案
大北农饲料动保 ..Animal Health Dabeinong
2017/8/21
3
生长育肥猪的最佳药物 预防保健方案
近来许多猪场都不同程度遭到蓝耳病、圆环病毒、温和性猪瘟、 流感、附红细胞体、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嗜血杆菌、 弓形体、链球菌等病的综合感染而又得不到控制而蒙受重大经 济损失。为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猪 场每隔30-45天或天气变化时用药1次; 根据猪场疫病情况,灵活考虑选用如下药物组合:
大北农兽药产品的预防保健和 治疗最佳方案
2017/8/21
大北农饲料动保 .. Dabeinong Animal Health
1
乳猪最佳药物预防保健方案



初生3日龄和7日龄:吃乳前灌服新宝康1ml/头,7日 龄灌服10%呼诺玢口服液1ml/头,重点预防黄、白痢 的发生; 出生后2日内和14日龄:分别注射铁糖1ml和2ml,补 铁、补硒、补VB12,预防贫血; 3日龄、7日龄和21天(三针保健):用德利先1支+泰 诺康2支混合,每头分别注射1ml、1.5ml、2ml,全面 预防细菌引起乳猪常发病发生,以及降低病毒病(如 蓝耳病)的二重感染。外购20斤左右的仔猪抓猪当天 实行车前一针保健,每头3ml,必要时48小时再用3ml, 降低应激和疾病发生。

妙诺加100克+呼乐芬250克 妙诺加100克+德利米先或艾莫先500克 呼乐芬250克+德利米先500克 和气丰利500克+德利米先500克 艾莫先500克+德利米先500克
以上药物组合拌料1000斤,连用7天一疗程,最好轮换用药。 病毒性疾病如流感再添加瑞特奇600克使用,效果更佳。
大北农饲料动保 ..Animal Health Dabeinong

猪场疫情防控思路及措施

猪场疫情防控思路及措施

猪场疫情防控思路及措施疫情是近年来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猪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畜牧业环节,面临着疫情传播的风险。

为了保障猪场的生产秩序和猪群的健康,疫情防控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猪场疫情防控的思路和措施,并分析其实施的必要性。

一、疫情防控思路1.全面排查:在疫情防控的初期阶段,猪场应对所有猪只进行全面排查,包括体温检测、疫苗免疫情况核查、血检、粪便检测等。

通过排查,可以及时发现有潜在感染风险的猪只,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

2.严格隔离:对于发现有疫情风险的猪只,应立即进行隔离。

隔离区域应设置在与正常猪群分离的地方,并且配备相应的卫生设施。

隔离期间,要对隔离区域进行消毒,并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没有疫情扩散。

3.强化消毒: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是对猪场环境进行消毒。

猪场应定期进行全面消毒,包括猪舍、饮水设备、饲料槽等。

此外,进出猪场的人员和物品也要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疫情不会通过外界传播进入猪场。

4.加强宣传教育:疫情防控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配合,因此,猪场应进行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包括向员工普及疫情防控的知识,提醒员工保持个人卫生,强调洗手、戴口罩等基本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只有大家形成共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猪场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疫情防控措施1.监测体温:定期监测猪只的体温,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隔离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体温监测是及时发现疫情的一种有效手段。

2.加强检疫:疫情防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检疫工作。

严格执行疫苗免疫计划,确保猪只的免疫力。

同时,对疫区或高风险地区进货的猪只,要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检疫,确保疫情不会通过进货传播。

3.合理规划猪群:在疫情防控中,猪群的规划非常重要。

猪场应该合理安排猪舍的大小和数量,保证每只猪的生活空间。

同时,要根据猪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抵抗力,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4.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猪场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

定期清理猪舍、更换饲料槽和饮水设备,减少杂草和垃圾等,降低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风险。

养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养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养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威胁。

为了确保猪群的健康与稳定生长,养殖户需要加强养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感染途径、症状、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养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致命性的疾病,常常会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感染猪瘟病毒的主要途径有直接接触、空气飞沫和粪便引起传播。

病猪会出现高烧、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瘟的传播,养殖户可采取以下措施:1. 畜舍环境的消毒:猪瘟病毒对一些消毒剂具有较高的抵抗力,因此应选择有效的消毒剂进行环境的定期消毒。

2. 生物安全措施的加强: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

3. 疫苗接种:猪瘟疫苗可有效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二、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该病毒主要通过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传播。

病猪会出现食欲不振、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1. 强化隔离措施:新进的猪只要进行适当的隔离观察,确保没有携带病毒。

2. 规范屠宰环节:对于疑似患有猪蓝耳病的猪只,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屠宰和处理。

3. 清洁消毒:定期清理猪舍,消毒饲水和饲料器具等物品,避免病毒的滋生传播。

三、猪痢疾猪痢疾是由福氏痢疾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口腔、呼吸道和肠道进行传播。

病猪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便血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痢疾的传播,养殖户可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饲料,避免交叉感染。

2. 病猪及时隔离:对于出现疑似症状的猪只要及时进行观察和隔离,避免疾病扩散。

3. 配合兽医的治疗: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四、副伤寒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进行传播。

病猪会出现发热、抑制食欲、呕吐等症状。

1. 保障饮水安全:提供清洁无菌的饮用水,避免沙门氏菌的传播和滋生。

2. 饲料安全措施:购买正规渠道的饲料,防止受到污染,导致疾病传播。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猪场加强管理的重要内容。

预防疾病不仅能保障猪的健康,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下面将介绍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 猪瘟的预防与控制:
(1)确保猪场生猪的免疫力,定期为生猪接种疫苗,注射猪用流行性感冒类疫苗,增强其抗病能力。

(2)猪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消毒猪舍,清洁饮水设备,防止病原菌传播。

(3)严格控制猪的进出,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2. 猪痢疫的预防与控制:
(1)定期为猪进行强化疫苗和补充免疫,提高猪的抵抗力。

(2)禁止任何非法活禽入场,保持场内卫生环境的洁净。

(3)加强对猪便便的处理,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3. 超毒传染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1)保持猪栏干燥、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高。

(2)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在换猪群之前进行彻底消毒。

(3)与患病的猪隔离,避免疾病传播。

5. 猪场常见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1)定期进行驱虫,控制猪场内寄生虫的数量。

(2)为生猪提供清洁的环境和健康的饲料,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3)加强猪栏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猪舍。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猪场养殖已经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养殖环境更加优良,疫病的防控也变得更加容易。

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和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能够预防和控制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猪场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大北农猪场保健控制策略

大北农猪场保健控制策略

大北农猪场保健控制策略1、猪场保健方案2、猪场消毒要点3、猪场驱虫计划技术服务代表:业务联系电话:二OO五年十一月一、猪场保健方案(一)乳猪阶段:1、仔猪出生后,口服2ml益畜饮II号,能有效地预防细菌性腹泻;2、仔猪出生2天时肌肉注射血康1.5ml,可有效地防止仔猪贫血;3、仔猪出生后第3天、第7天、21天分别注射德利先0.5 ml 、1.0 ml 、1.5 ml,有效防病和改善仔猪断奶成活率及仔猪群的均匀度;4、断奶后两周内每吨饲料中添加呼肠舒2公斤,或者枝原泰妙600克+强力先600克(二)生长猪及后备母猪1、分别在12、16周时每吨饲料中添加替米先500克,或者呼肠舒1-2公斤,或者2%呼诺玢1-2公斤,连用一周,可有效防止生长猪14及17“周龄墙”;2、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周饲料中添加呼肠舒1-2公斤,或者2%呼诺玢1-2公斤,可起到净化从种猪场携带的疾病和病原;3、引进种猪或者苗猪时,上车前每头肌注德利先5ml,猪入栏后每吨饲料中添加呼肠舒1-2公斤,或者2%呼诺玢1-2公斤,连续饲喂1-2周,有效地控制运输应激以及该过程中的感染。

(三)种猪阶段1、母猪在妊娠后期(84-112天)添加小苏打3公斤/吨,有润肠通便,减少便秘、促进泌乳及改善乳汁质量,提高仔猪出生重及减少死亡;2、哺乳母猪产前产后各一周,每吨饲料中添加呼肠舒1-2公斤,或者枝原泰妙600克+300克阿莫西林,降低母猪对小猪的感染压力,净化猪群3、猪分娩后8小时内注射德利先15-20ml,可有效地控制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的发生,同时对于母猪泌乳和断奶后发情都有很好的促进和改善4、猪配种前1小时内注射德利先10-15 ml , 可有效地控制子宫炎发生。

二、猪场消毒要点1、空舍的消毒程序:清空有机物→冲洗圈舍→干燥→1:400卫康消毒→干燥→安装设备、封闭猪舍→薰蒸→通风3-5天→进猪前24小时1:1500特灭杀消毒→猪舍升温→进猪2、产房消毒注意要点:母猪进产房前用杀螨灵乳油对母猪全身进行喷洒,彻底去除体外寄生虫;进入产房的母猪,每周用卫康(1:400倍稀释)带猪消毒一次,母猪产后须对乳房进行消毒清洗(0.1%高锰酸钾)3、卫康消毒使用方法:常规消毒:1:200-400 饮水消毒:1:1000-2000 口蹄疫1:1300 蓝耳病:1:700传染性胃肠炎1:450 圆环病毒1:250猪瘟1:150 伪狂犬病1:100特点:作用迅速;广谱高效;效果确实;使用安全;绿色环保;稳定性高;具有活性指示剂。

猪场瘟疫防控工作方案

猪场瘟疫防控工作方案

猪场瘟疫防控工作方案猪场瘟疫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群健康的疾病,不仅会造成猪只的大量死亡,还会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猪场瘟疫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猪场瘟疫的防控工作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帮助养殖场更好地保护猪只健康,确保生产安全。

一、疫情监测与预警。

1.定期检测,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食欲、粪便等方面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疫情监测,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对猪只的疫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

3.预警机制,建立疫情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程序,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疫苗接种与免疫防控。

1.疫苗接种,根据猪场瘟疫的流行情况,合理选择疫苗进行接种,确保猪只的免疫力。

2.免疫计划,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包括疫苗接种的时间、剂量等方面的安排,确保猪只的免疫效果。

3.免疫监测,定期对猪只进行免疫效果监测,确保疫苗接种的效果。

三、环境卫生与消毒措施。

1.环境卫生,加强猪舍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消毒措施,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饮水设备等方面的消毒,杀灭病原体。

3.隔离措施,对疫情发生的猪只进行隔离,防止疫情的扩散。

四、疫情应急处置。

1.应急预案,建立猪场瘟疫应急预案,明确疫情发生时的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2.隔离措施,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对疫情发生的猪只进行隔离,防止疫情的扩散。

3.消毒处置,对疫情发生的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置,杀灭病原体。

五、员工培训与防护措施。

1.员工培训,对养殖场的员工进行猪场瘟疫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防护措施,提供员工必要的防护用具,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3.健康监测,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员工的异常情况。

六、疫情信息发布与宣传教育。

1.信息发布,建立疫情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向养殖场的相关人员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

猪的疾病预防和免疫措施

猪的疾病预防和免疫措施

猪的疾病预防和免疫措施猪是我国重要的饲养动物之一,养猪业的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的肉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猪的养殖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威胁,这不仅影响了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对农民朋友们的收益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的疾病预防和免疫措施在养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疾病预防和免疫措施两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疾病预防1. 环境卫生管理猪舍的环境卫生对于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保持猪舍内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理粪便、消毒杀菌,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滋生。

2. 饲养管理合理饲养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要做到饲料清洁、合理搭配,保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均衡;水源清洁、新鲜并保持流通,避免因水质不佳导致的疾病发生;合理密度饲养,预防因过度拥挤而引发的传染病。

3. 病死动物处理病死动物是否及时处理,直接关系到其他猪只是否会被传染。

必须及时清理,消毒杀菌,严禁将病死动物随意抛弃或倒入河流,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传播疾病。

二、免疫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接种,如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等。

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要根据病毒的特性和个体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2. 良好的养殖管理良好的养殖管理有助于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法、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合理的疾病控制措施可以增强猪只的免疫力,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

3. 定期检疫定期进行疾病检疫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检查猪只的身体状况、症状等,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阻断疾病的传播。

4. 严密的隔离管理疫情暴发时,要及时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将疾病隔离源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对于新引进的猪只,要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状态,避免引发新的疫情蔓延。

5. 饲料和水源卫生管理饲料和水源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要保证饲料、水源的卫生安全。

选择正规厂家的饲料和优质水源,并经常清洁消毒,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猪场常见疫病预防手册

猪场常见疫病预防手册

猪场常见疫病预防手册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养殖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猪场疫病预防变得尤为关键。

疫病的暴发不仅对猪场经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公众的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为了确保猪场的正常经营和猪只的健康,制定一份猪场常见疫病预防手册成为必要的措施。

一、定期消毒定期消毒是猪场疫病预防的基本措施之一。

疫病通常通过病毒、细菌或真菌等方式传播,因此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是十分重要的。

具体操作包括清理猪舍内的杂物、清理猪栏、猪槽和饮水设备,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猪舍进行彻底喷洒、灭菌。

同时,要定期更换消毒剂,以避免细菌或病毒对消毒剂产生抗性。

此外,要避免不同批次的猪只混合饲养,以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疫苗接种对于猪场来说,预防疫苗是控制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猪场管理员应根据季节和猪只生长阶段的特点,合理安排疫苗接种计划。

常见的猪病疫苗包括猪瘟、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猪蓝耳病等。

在接种疫苗时,要确保疫苗的储存条件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暴露。

同时,要严格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疫苗接种,确保每只猪只都能得到充分的保护。

三、加强饲料和饮水卫生管理饲料和饮水是猪只健康的重要保障。

猪场管理员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饲料和饮水供给猪只。

饲料应保存在防潮、防尘的容器中,避免受潮发霉。

饮水设备应经常清洗,杜绝杂质和细菌的污染。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监测饮水中微生物的浓度,确保饮水质量的安全和卫生。

四、控制猪只密度适当的猪只密度对于防止疫病传播至关重要。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猪只之间的相互干扰,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因此,猪场管理员应根据猪只的体重和繁殖率等因素,合理控制猪只的密度,确保猪只的自由活动空间,减少疫病的传播机会。

五、定期体检和早期检测定期体检和早期检测是疫病预防的重要手段。

猪场管理员应定期进行猪只的体检,观察猪只的食欲、体温、毛色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还应定期送样检测,包括猪只粪便、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疫病问题。

饲养猪的疾病预防与生物安全措施

饲养猪的疾病预防与生物安全措施

饲养猪的疾病预防与生物安全措施在饲养猪的过程中,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为了保证猪的健康,提高养殖效果,我们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生物安全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一,加强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定期对猪舍进行清理、消毒,清除猪舍内的致病源,杀灭病原菌,可以有效地减少疫病的发生。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或喷雾,可以杀死猪舍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第二,合理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要保证猪的饲养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避免猪舍内过于潮湿和温度过高。

注意猪舍内的通风换气,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垃圾。

定期为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

第三,科学的饲料管理。

合理的饲喂和饲料管理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要给猪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饲料,保证猪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

避免使用腐败发霉、质量不合格的饲料,以及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饲料。

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的卫生和安全。

第四,加强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预防猪病的有效措施。

根据猪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的流行状况,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按时给猪接种必要的疫苗。

疫苗接种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阻止病原菌的侵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五,加强外来动物的检疫和隔离。

外来动物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对引进的猪进行检疫,确保其身体健康。

同时,在引进新的猪只后,要进行隔离观察,在确保安全后,再放入养殖群中。

避免与其他养殖场接触,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总之,饲养猪的疾病预防与生物安全措施是保证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只有加强环境消毒、合理饲养管理、科学饲料管理、加强疫苗免疫以及外来动物的检疫和隔离等安全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猪的健康养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希望饲养者能够根据以上措施,重视猪的疾病预防,提高养殖水平,为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猪场是猪生产和养殖的重要场所,生猪在繁殖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

为了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猪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探讨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一、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1. 猪瘟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污染物传播等。

预防和控制猪瘟的关键措施是加强生猪的免疫力,定期接种猪瘟疫苗,保持猪圈卫生,禁止外来动物进入猪场,以及对疫点进行及时的隔离和消毒。

2. 猪流感猪瘟是一种常见的猪体寄生虫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口感染和经皮肤感染。

预防和控制猪痢疾的关键是清除猪圈内的污染物和传播源,保持猪圈的清洁和通风,定期为猪只进行驱虫和消毒,避免猪只饮用污染的水源。

2. 肠道寄生虫病1. 猪圈内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猪圈内的卫生和通风是预防和控制猪营养疾病的关键。

猪场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猪圈,保持猪圈内的通风和温度适宜,定期清理垃圾和粪便,及时更换饲料和饮水,保持猪只的生活环境干净和整洁。

2. 合理饲养管理猪场在饲养管理方面需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确保猪只获得充足的高质量饲料,合理搭配饲料配方,避免因饲料不足或质量不佳导致猪只出现营养不良和缺乏疾病。

1. 猪场内外环境管理保持猪场内外环境的清洁和整洁是防止猪只患病的重要措施。

猪场应保持通风和排水畅通,定期清理和消毒猪圈,杜绝污染源和传播途径,避免杂草和露天粪堆等污染物对猪只健康的影响。

2. 疫苗接种和免疫定期接种疫苗和加强猪只的免疫力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

猪场应定期为猪只接种预防疾病的疫苗,加强免疫力,提高疾病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和控制猪场生猪常见疾病是猪场生产和养殖管理的关键环节。

猪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包括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维护猪圈的卫生和通风、控制疾病源和传播途径、及时隔离和治疗患病猪只等,以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猪场还要加强对疾病的监测和排查,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免疫,加强与兽医部门的合作,共同预防和控制猪场生猪常见疾病,保障猪场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

大北农高效养猪模式

大北农高效养猪模式

大北农高效养猪模式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及保健方案1、饲喂方法:种公猪饲喂哺乳母猪料即大北农的 H306,后备公猪自由采食到90KG体重,注意防止过肥,否则XY将受到严重影响,肢蹄病发生率升高。

100KG-200KG以上的公猪饲喂量在2.5-3.0KG。

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喂些胡萝卜或优质青饲料,但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腹大下垂,影响配种。

2、运动:能使公猪的四肢和全身肌肉受到锻炼,使公猪体质健壮、精神活泼、增加食欲,提高XY和精子活力。

一般来说,每天运动2小时,上午和下午各1小时。

运动不足,公猪贪睡、肥胖,XY降低,四肢软弱,影响配种效果。

公猪栏最好带有外圈,给公猪足够的活动空间,能够晒一晒太阳。

公猪舍最适宜的温度宜在18-20℃。

3、防止自淫:公猪自淫是受到不正常的性刺激,引起性冲动而爬跨其它公猪、饲糟或围墙而自动射精,容易造成阴茎损伤。

公猪形成自淫后体质瘦弱、XY减退,严重时不能配种。

防止公猪自淫的措施是杜绝不正常的性刺激,后备公猪和非配种期公猪应加大运动量或放牧时间,公猪整天关在圈内不活动更容易发生自淫。

4、刷拭和修蹄:每天定时用刷子刷拭猪体,热天结合淋浴冲洗,可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促进血液循环,少患皮肤病和外寄生虫病。

这也是饲养员调教公猪的机会,使种公猪温驯听从管教,便于采精和辅助配种。

5、对种公猪要合理利用,定期检查公猪精液的质量:一般1~2岁的青年公猪,每3天配种1次,2~5岁的种公猪可每天配种1次。

在配种季节到来前20天,检查精子的数量、密度、活力、颜色和气味等。

在配种季节即使不采用人工授精,也应每隔10天检查一次精液。

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配种次数、营养和运动量,保证配种期的高受胎率。

二、消毒:周期性的冲洗圈舍用“卫康”或“农喜福”间隔七天消毒一次。

三、驱虫:用帝诺芬每季度驱虫一次,每次连续饲喂7天。

四、防疫:1、猪瘟苗:每年春、秋各防一次,若做大北农脾淋苗 2头份/头。

2、乙脑苗:每年4月份防一次。

大北农兽药在防控猪口蹄疫上的应用

大北农兽药在防控猪口蹄疫上的应用

大北农兽药在防控猪口蹄疫上的应用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本病主要侵犯牛、猪、羊、骆驼和鹿等偶蹄动物。

人也可感染发病。

一、病原及流行特点口蹄疫的病原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

这种病毒已知有A、O、C、南非1、2、3型和亚洲1型共7个主型,每一主型又有若干亚型,目前总计已有65个亚型之多。

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有时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猪还能发病;猪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达到发病高峰。

二、临诊症状患有本病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猪的潜伏期只有1~2天。

发病后最初的症状是精神差,食欲不振,体温上升至40~41摄氏度,病猪很快在蹄部和口腔粘膜上以及其它部位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内充满淡黄色或无色的清亮浆液,不久水疱溃破、组织糜烂,如有细菌继发感染,水疱发生化脓与坏死。

严重病例蹄匣甚至脱落,此时病猪蹄部异常疼痛,不能行走。

生长在母猪乳头上的水疱发生糜烂时,吃奶的小猪很快受到感染,出现急性肠炎与心肌炎,死亡率很高。

鼻镜上和口腔内有水疱和糜烂坏死的,则严重妨碍采食和咀嚼。

如无细菌继发感染,水疱溃破后慢慢干涸,最后形成痂皮而脱落痊愈,整个病程大约7~8天。

三、鉴别诊断注意与猪水疱病、猪水疱疹和猪水疱性口炎鉴别。

四、防治方法发现本病或可疑病猪时,应立即采取封锁场地和隔离病猪措施,并迅速报告有关上级防疫机构。

1.加强消毒:街康(1∶400)或特灭杀(1∶2000)每天两次带猪喷雾消毒;街康(1∶200)对猪场食槽、料槽进行消毒;农福(1∶200)对猪场外环境、道路、车辆等进行消毒;2.紧急免疫:全厂注射口蹄疫疫苗;3.对仔猪进行对症治疗:强心(肌肉注射安钠加)、补液(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4.抗病毒及解热镇痛,防止继发感染:A泰诺康+大北农黄芪多糖注射液+冷静BDBN大救星+抗毒5号+宁静C通辽+新花明1号+退热尖峰5.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全场猪用维力康(或维多利)饮水;6.水疱破溃处涂抹紫药水。

猪场疫病防治措施

猪场疫病防治措施

猪场疫病防制建议措施第一部分防疫措施为了保证猪群的健康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如下防疫措施:一、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猪的体质,同时还要防止病从“口”入,修好猪场的防疫围墙。

二、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

若生产或业务需要,经消毒后在接待室等候,也可以借助录像了解情况。

若生产需要必须同生产人员一样经消毒方可入场。

三、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的脚踏消毒池、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15分钟后方可入内。

四、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经场区门前脚踏消毒池(3%的火碱)、更衣室更衣、消毒液冼手、脚踏各单元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

条件具备时要先沐浴更衣再消毒才能入内。

五、所有进出猪舍的人员,无论是进还是出,均需脚踏消毒盆。

六、外来车辆严禁入内,若生产需要,车身必需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入内。

本场生产区使用的车辆、用具,一律不得外出。

七、拉死猪及死动物产品的车辆不得进入本场大门,所有拉屠宰猪、淘汰猪、种猪等的车辆必须在场外指定地点清洗消毒,本场送猪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消毒后方可回场,每次卖猪后装猪必需彻底清洗消毒。

八、本场人员的自行车一律停放在非生产区的停车棚里。

九、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区间串棚,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十、生产区工作人员应工作居住在同一个场内,不得在猪舍内生火做饭,不得兼职任何其它畜禽场的工作,任何人不准带饭,更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

食堂不得从市场购肉。

十一、生产区内的工作服及胶鞋不得带出生产区。

十二、严禁场内养猫养狗,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场内。

十三、要定期灭鼠,及时灭蚊蝇,以防疾病传播。

十四、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1、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二次,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每部门单元要坚持每日消毒。

2、空圈消毒:每单元尽可能做到全进全出式消毒。

猪转出后,空圈(地板、墙壁、器具等)先用清水冲刷洗净后,再彻底消毒(如用2%的火碱消毒液),然后用液体甲醛和高锰酸钾(4--5:1)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体积用液体甲醛30--40ml),熏蒸24小时后方可通风换气,再空圈2-3天后进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北农猪防疫及预防方案
由于引种不慎、病原毒力增强、防疫不力、给药不合理等多种原因,近年来我国许多猪场时常暴发多种疫病。

其中,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仔猪腹泻、猪呼吸道病、猪疥螨病等较为多见。

有时为混合感染,有时发病不典型,甚至继发一些新的疫病,如圆环病毒病等,增加了确证的难度,造成治疗效果不好,紧急接种和大量给药(抗菌药等)时往往效果不明显,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能够很好的做到有效的防治我们建议广大的养猪户要坚持“预防为主,养防结合”的原则。

我们总结一下几点,给大家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

第一、让病原远离猪群
在猪场内禁养猫、犬,定期毒杀蚊蝇、投饵灭鼠。

认真地对待引种和外购育肥工作,引种不慎往往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

搞好种猪群的净化,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经强效消毒后一周方可进猪。

猪舍及环境平常每周消毒1-2次。

舍内建议用大北农的农福和卫康彻底消毒,过道及外环境用特灭杀消毒,同时还有注意经常更换消毒药或交叉使用。

实施早期隔奶技术:仔猪在3周龄至35日龄以内实施断奶,七日开始补食和补水,料里加呼乐芬或呼肠舒防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水里加维多利抗应急加强营养。

过度断奶后运到保育舍进行饲养。

可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死亡率。

但对饲料要求较高。

对发病猪只,及时隔离,确诊,甚至淘汰,严防病原扩散。

第二、猪场的免疫保健程序(供参考):
母猪
后备母猪6个月:用帝诺玢驱体内外寄生虫。

配种前30天:拌料口服猪肺疫疫苗一头份/头,不注射,前后各一周不用抗生素类的药。

配种前20天:注射细小病毒疫苗1头份/头,防产死胎。

(第二次或第三次发情时才配种。


产前40天:注射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联苗
产前25天:臀部注射猪伪狂静1头份。

产前15天:注射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联苗
产前15天:用帝诺芬驱虫一周。

产前7天:产房用农福或卫康彻底清洗消毒,将母猪体表清洗后迁入产房开始换哺乳料,料里加呼乐芬或呼肠舒至产后一周,水里加速补康。

分娩:分娩时,用无刺激的卫康将母猪乳头、会阴部清洗消毒,仔猪脐带用碘酊消毒。

分婉结束后注射一次德利先,防止产后感染和产后热。

产后20天:同仔猪统一免疫猪瘟4头份/头。

仔猪
吃初乳前:口服百利星1毫升/头,防黄白痢。

3日龄:注射铁剂和硒,建议用大北农的血康1毫升+0.1%亚硒酸钠0.5毫升/头。

乳猪保温在33-34℃。

保持产房清洁干燥,控制下痢。

剪犬齿,剪尾巴,剪耳号。

7天:补乳猪料、补水,料里加呼乐芬或呼肠舒防呼吸道和肠道疾病,至18天停药,水里长期加维多利增强抵抗力,加强营养至转到育肥舍。

20天:注射猪瘟疫苗首免,加强仔猪管理,控制下痢。

25天:猪肺疫首免,拌料口服,不注射,前后各一周不用抗生素类的药。

30天:臀部注射伪狂静疫苗1头份/头。

(35天:口蹄疫疫苗首免,90日第二次免,每年9月份到来年4月份免疫)
60天:注射猪瘟疫苗二次免疫,用帝诺芬或净诺芬驱虫一周(或间隔一周驱两次)。

65天:拌料口服猪肺疫疫苗1头份/头,不注射,前后各一周不用抗生素类的药,仔猪进入育肥猪舍。

对于注射疫苗过敏猪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2—1.0毫克肾上腺素/头。

静脉注射须10倍稀释,0.2—0.6毫克/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