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2020版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试题

2020版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封面上的北京猿人头骨图像,中国科学家宣布了最新的测定成果: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7万年前,从而把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推前约20万年。

这一成果表明A.我们终于准确地知道了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B.我们不可能真正知道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C.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D.对历史事实的准确认识需要一个证实的过程2.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作比较,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形成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时,一开始直接起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信仰B.地理环境C.民族心理D.文化素养3.下面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的国家位于A.① B.② C.③ D.④4.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5.“它的规模不及圣彼得大教堂的四分之一,但却展示了宇宙的形象;它的比例如此完美,在人们注视着那天际般的穹顶时,关于它的体量的概念不复存在。

它向天空敞开着,它那宽广的穹顶由处于永恒变化之中的外部世界所照亮。

”“它”指的是A.帕特农神庙B.万神殿C.圣母玛利亚大教堂D.西斯廷小教堂6.“我们全都是希腊人。

我们的政治、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政治、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7.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之说,我们知道,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是它并非是文明的本质。

那么,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是A.金字塔、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B.奴隶社会形成C.《汉谟拉比法典》等成文法典出现D.古代哲学的出现8.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中外历史纲要(下)》包括九个单元,介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课程简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介绍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第2课:介绍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介绍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介绍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介绍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介绍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介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介绍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9课:介绍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介绍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介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3课:介绍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

第15课:介绍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16课:介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7课: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19课: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第20课:介绍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21课:介绍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介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第23课:介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涉及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 借贷等多个方面。
原文刻在一个高2.25米,上周长1.65 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 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正文共3500行、282条)













君权神授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 要下第1 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 要下第1 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什么是世界史?
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 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 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 演变的规律和趋势。中国史也是世界史 的一部分,所以要纵横联系,比较归纳。
古代巴比伦文明 约BC4000年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BC2300年
中国文明 约BC2070年
北纬 30度
古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多邻近大河流域)
2、文明是怎样产生的?
农耕畜牧产生
2、文明是怎样产生的?
早期 城市
定居 生活
农耕畜牧
手工业
印 南亚次大陆。 制度 度 印度河流域 河 和恒河流域 和 有着茂盛的
恒 热带森林,
河 雨水丰沛。


宗教:婆罗门教;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古希腊文明
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多山少平原
请大家对 比希腊与 前几个地 区地形图, 指出这一 地区与前 几个地区 地形最大 的不同点 是什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知道早期文明的产生过程,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理解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初步掌握从历史史料中汲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研读课本,分析相关史料,收集小组讨论的观点,初步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

选取优秀的史料、图片或影视片断,结合课本内容,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文明的产生,认识到文明古国的共性与个性,增强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早期文明的产生。

难点: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史料教学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四大文明古国的区域图片,引出问题:为什么世界文明最早产生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的文明又怎样的特点。

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探源——人类文明是什么教师活动:出示《全球通史》关于文明的描述,使同学明确文明的概念。

多媒体出示以下材料:“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明的特征是可以大体概括为阶级国家文字和城市。

(二)探源——人类文明的产生原因及过程●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社会的演进,引出古代文明产生的情况。

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进行点评,给学生一个及时的反馈。

整个过程用时8分钟。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标要求】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课前学习】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原始社会,人类主要靠采集和为生。

2、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后,人类变成食物的。

3、农业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促进了交换和。

4、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发展为早期。

5、剩余产品的出现,推动私有制产生和,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国家开始形成。

[问题思考]国家开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西亚两河流域⑴公元前4000 年左右,开始向过渡。

⑵约公元前2900 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

⑶约公元前18 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⑷文化成就:文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发明60进位制。

[问题思考]以下是《汉谟拉比法典》中的部分法典条文:第203/205条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

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思考以上条文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怎样的特点?2、埃及的尼罗河流域⑴公元前3100 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⑵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

⑶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⑷文化:象形文字、太阳历、能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纸莎草[问题思考](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思考埃及金字塔的修建说明了什么?3、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⑴古代印度文明最初诞生于流域,到公元前6 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案: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案: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学习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2)比较人类文明特点,区分各文明之间的异同。

2.过程和方法采用教师讲读,讲解,学生主动思考理解的方式。

在课程中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合作沟通,面对教师的问题和阐述,探究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

组织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

运用PPT直观教学与引导,激起学生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产生对人类文明了解的兴趣,乐于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

(2)使学生通过对文明产生的了解,感受中华文明的起源,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阐述1.重点文明的起源与特点。

2.难点1理解文明起源和文明之间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分析交流,思考总结,最后合作得出知识与认识。

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思考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认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利用直观的图像文字等信息,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观念,形成人类文明起源的知识结构,通过比较探究,学习与认识人类文明的多元特点。

四、1 课型;讲授新课。

2 课时;40分钟。

3 教学媒体;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众所周知我们现在通用的文字是简体字,那同学们知道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吗?同学:回答。

教师:甲骨文,是中华文明里最古老的文字,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吗?2学生:回答。

教师:甲骨文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那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呢?教师:楔形文字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那楔形文字是哪里出现的呢。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就会告诉我们各个地区的文明是怎样发展起来,又有什么样的各自特点。

那我们一起翻开课本第二页,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点开PPT)教师:听这个名字: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020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0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梵文
甲骨文 (龟甲兽 骨)
希腊字 母、拉丁 字母
工程 技艺
金字 塔、狮 身人面 像
空中花园
阿育王石 柱、犍陀罗 青铜器 艺术
雅典娜神 庙
重点归纳
比较 项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Hale Waihona Puke 科技 太阳历创造从 1 到 星期制度、 9 的数字,发 60 进位制 明了“0”;按
位计值法
筹算计算 法、九九乘 法表
单元整合
-1-
知识网络
重点归纳
一、全面比较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
比较 项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自然 状况
非洲东 北部,尼 罗河流 域,干旱 少雨
西亚两 河流域, 干旱少 雨
南亚次 大陆,印 度和恒 河流域, 温暖 湿润
东亚,长 江、黄河流 域,温暖湿 润
东南欧,层 叠山峦,三 面环海,温 和多雨
政治体 制
政治文 明贡献
古希腊
古罗马
古希腊通过对外扩张 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 来文明并拓展希腊文 明
古罗马通过战争扩张疆域,在继 承古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 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 的城邦制,各城邦长期 独立自治
古罗马通过扩张,逐渐实行中央 集权制,建立起统一的帝国
古希腊实行主权在民 和轮番而治的民主政 治
古代希腊
公元前 2 千 纪,克里特文 明和迈锡尼 文明诞生;公 元前 8—前 6 世纪,城邦逐 渐发展起来
重点归纳
比较 项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政治 统治
法老制 度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知识点1:人类文明的产生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①早期人类生活: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

②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育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后来,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例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

同时,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③深远影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定居生活出现,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①原因: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②表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

③影响: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一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3.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①阶级的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有了剩余产品;部落酋长和首领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②阶级的产生表现:1.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2.贫富差别明显;3.部落战争中,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4.奴隶进行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③国家的形成成因: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④国家形成的影响: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

⑤文字的产生原因: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知识点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基本概况①文明的诞生地: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②基本特点: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2.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2.独立发展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环境: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下)》笔记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下)》笔记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下)》笔记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农作物:大麦小麦豆类(西亚)、芋头(南亚)、水稻和粟(中国)、玉米和南瓜(中南美洲)畜牧业:驯养羊、猪和牛2.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农业和手工业分工;定居生活,居住点发展为早期城市3.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产生,部落战争,奴隶制产生,阶级对抗,国家形成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西亚的两河流域:(1)历程:产生最初文明(前3500)、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前2900)、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前18世纪)(2)文化:《汉莫拉比发电》(最早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最早的史诗)、60进制2.北非的尼罗河流域(1)历程:埃及文明兴起(前3500)、埃及统一(前3100)、法老(2)文化:象形文字、太阳历(一年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金字塔、莎草纸3.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1)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前3000)、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前6世纪)、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2)文化:佛教、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天文、历法、数学、医学、1-9数字,发明0、按位计值4.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中心区域)(1)地理特点: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2)历程: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前2000),城邦发展,小国寡民(前8-前6世纪)(3)著名城邦:斯巴达(寡头政治)和雅典(民主政治)(4)雅典的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有限民主(妇女、外邦人、奴隶无权利)(5)文化:古希腊神话悲剧和喜剧;希罗多德首创“历史”、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教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明 域 18世纪
法典》
名的洪水和方舟
传说世界上最古老的Fra bibliotek字:楔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发明战车和车轮
洪水和方舟传说
地域
形成时间
主要条件 政治
思想文化
古埃及文 明
东北非 尼罗河 流域
公元前 3100左右
干旱,但尼 罗河定期 泛滥,有利 于农业生 产的发展; 尼罗河提 供了连通 上下埃及 的交通条 件
地域
形成时间
主要条件 政治
思想文化
印度文明 印度河 和恒河 流域
公元前6至 铁器时代 前4世纪 来临;印度
河、恒河 种姓制度 流域雨水 丰沛、植 被茂盛
产生多个重 要思想流派, 佛教影响最 大
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
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门教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 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在古代希腊,各个城邦的政治形式各不相同,有的实行君 主制,有的实行僭主制,有的实行贵族制。这反映出( )。 A城邦之间没有任何交往 B.各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 C.城邦之间平等往来 D.各个城邦的地理环境不同 解析】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从 材料反映的不同城邦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来看,每个城邦 都是独立自主的,可以自主选择本城邦的政治制度,故答案 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各个城邦的政治形式,没有涉及城邦 之间的交往,更没有反映城邦之间的往来方式,排除A、C两 项;地理环境不是各个城邦不同政治形式的决定性因素,排 除D项。
地域 形成时 主要条件 政治

思想文化
约公元 大部分地区 汉谟拉比基 文字:世界上最古
两 河 流 域 文
西 亚 两 河 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背景(1)人类最初文明的现状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

(2)农耕文明具备扩展的潜能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2.概况(1)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①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②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①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②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3)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①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②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概念阐释] 古代的农耕文明(1)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文明形态。

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

(2)农耕文明是指由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3)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1)波斯帝国的兴起①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

②波斯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波斯帝国的统治①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③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④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明的产⽣与早期发展【教案】《第1课⽂明的产⽣与早期发展》教案⼀、教学⽬标1.唯物史观。

通过展⽰原始社会早期⼈类采集、狩猎的图⽚、壁画;通过分析《农耕及畜牧业传播地图》及分析讲解两段史料,让学⽣了解早期⽂明产⽣的前提,⽂明产⽣的标志。

2.时空观。

通过学⽣⾃主阅读课本,找出每个⽂明产⽣的地域,每个⽂明产⽣的时间,每个⽂明所取得的巨⼤成就,让学⽣了解掌握每个⽂明产⽣的具体地域、时间及成就。

3.史料实证。

通过展⽰地图、相关史料,并分析讲解这些史料,让学⽣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孕育了不同⽽多元的⽂明,如有埃及⽂明式的帝国⽂明,也有美索不达⽶亚的城市⽂明;有源于⼤河农耕⽂明下的专制,也有源于海洋⽂明的民主政治。

4.历史解释。

通过史料的思考探究,让学⽣了解“⽂明”的涵义以及⽂明的构成要素。

也通过史料的对⽐,让学⽣理解⽂明的“多元”化,并有⾃⼰的独特的见解。

5.家国情怀。

通过探寻古代的两河流域⽂明、埃及⽂明、印度⽂明、希腊⽂明,认识各个⽂明的伟⼤成就,各⽂明的多元性。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体会到中华⽂明传承的不易,为中华⽂明的伟⼤和源远流长⽽⾃豪,⾃觉成为优秀⽂化的继承者与传承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古代⽂明多元特点及形成的条件难点:古代⽂明多元特点三、教学⽅法、教具教学⽅法:分组讨论、课堂探究、问题探究、史料研读、教师讲解。

教具:幻灯⽚、多媒体教学。

四、学情分析本课是早期⽂明的产⽣,课时内容⽐较多。

⼀是⼈类⽂明产⽣的条件;⼀是古代⽂明的多元特征,涉及四个⽂明古国,他们产⽣的地理条件,⽂明成就及特征。

学⽣学习本课会觉得知识陌⽣,难以理解。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提前给学⽣布置预习任务,分成四个⼩组,收集四个古⽂明的相关资料。

让学⽣在课前就接触学习内容,在课堂上学习就会有熟悉感,更容易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新课导⼊⽤的是流⾏歌曲,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鉴于古⽂明遥远⽽带有神秘感,⼀些学⽣学习会觉得吃⼒,因此准备⼤量图⽚资料,直观感受古⽂明。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重点背诵知识提纲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重点背诵知识提纲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重点背诵知识提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人类文明的产生原因:农耕和畜牧的产生,产品剩余出现私有制、社会分化、国家形成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两河流域:苏美尔和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君主专制、《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吉尔迦美什》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法老、象形文字、太阳历、莎草纸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十进位制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古希腊文明环境:环海多山多岛政治:城邦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希腊民主政治:直接民主、公民担任公职文化:神话、悲喜剧、希历史、修政治史、苏、柏、亚西方哲学古代文明的扩展古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统一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统一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古希腊:移民建立城邦国家古代世界帝国波斯帝国:BC6C地跨欧亚非、君主专制、行省(官僚、税收体系)亚历山大帝国:BC4晚期地跨欧亚非、君权神授、行省、推广希腊文化罗马帝国(BC27年-395年):地中海成内海,发展奴隶制,基督教成为国教。

5C后期灭亡文明的交流技术:农耕:西亚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冶铁: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艺术:西亚神话传入希腊希腊模仿埃及雕刻文字西亚“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欧洲源头经贸:秦汉与罗马“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的封建社会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分裂割据王权:英国:都铎王朝、法国法兰西统一、西班牙、葡萄牙统一经济:封建庄园:领主自营地(农奴耕种)农民份地(自由农和农奴份地)庄园法庭领主管家主持城市自治:谈判、赎买、暴动,兴办大学、经济发展、国王统一文化:基督教会的垄断(经济:庄园、土地、什一税政治:等级制度文化:控制精神生活)拜占庭帝国(395-1453):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法典》系统完备,1453年灭亡俄罗斯:基辅罗斯,东欧最强,伊凡四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中期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7C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8C中地跨亚欧非,哈里发、阿拉伯商人、巴格达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奥斯曼帝国:1453年灭东罗马帝国,地跨亚欧非苏丹统治,伊斯坦布尔成为中西交流中心、控制欧亚商路笈多帝国:4C印度教支持德里苏丹:最高统治者:苏丹、行省总督穆斯林日本:646年“大化改新了”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单元总结提升1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单元总结提升1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1)暴力冲突:战争与文明交流紧密相关,战争虽具有强烈的破坏性, 会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常会在一次猛烈的战争之后导致文化的 迅速传播与渗透。如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 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 文明与古代的东方文明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著名的 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二、古代人类文明交流的途径、认识和启示 1.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交流的两种途径。一般来说,人类文明的传 播与发展大多以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这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它们共同贯 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参考答案】 (1)都处于大河冲积平原上,受大河泛滥的影响;农业都占重要的地 位。 (2)两河地区缺乏天然屏障的保护,朝代更替频繁;尼罗河地区相对 封闭,有利于埃及文明的持续发展。两河的泛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 了灾难,尼罗河的泛滥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古代文明都是本地区居民创造的。 文明起源是多元的,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国人类社会独立发展的结果。
2.人类古代文明有共同的发展趋向。各古代文明大致都是从分散 的早期国家开始,经过地区性国家走向统一帝国。
3.古代文明建立发展的基础是农业。这四个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都 有着适合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都在大江大河流域,如中国古代文明发 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下第一单元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下第一单元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亚 两 河 流 域
明 列城市
国家
自然环境
大部分地区 干旱少雨, 但幼发拉底 河和底格里 斯河提供了 充足的水源。 两条河流中 间围成了一 个肥沃的冲 击平原—— 美索不达米 亚。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政治
文化
公元前18世纪, 文字:世界上最
汉谟拉比统一 古老的文字—楔
两河流域
形文字
建立君主专制 制度
制定了世界上 现存最早的较 完整的成文法 典:《汉谟拉 比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数学:发明了60 进位制
文学作品:最早 的史诗——《吉 尔伽美什》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东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1)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官僚系统。
埃及 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 法老 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2)文明象征:象形文字、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2)国家的形成
部落之间爆发战争
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出现
原始社会部落战争想象图
国家开始形成出现
(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国家的 君主;最初的官僚形成。)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2、基本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3)文字的产生
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 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 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 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 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 大发明。
埃及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法老图坦卡蒙 安葬面具
时间
地域 范围
自然环境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政治

高中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中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经济(1)农业的产生①农业: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

②畜牧业: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2)手工业的产生条件:随着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产生: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3)商业的产生: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4)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的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5)城市的产生: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政治(1)阶级的出现①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②产生: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2)奴隶制的产生①产生: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②阶级矛盾: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

(3)国家的形成①背景: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

②形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

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3.文化: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五大文明(1)出现: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2)特点: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2.两河流域(1)自然环境: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封面上的北京猿人头骨图像,中国科学家宣布了最新的测定成果: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7万年前,从而把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推前约20万年。

这一成果表明A.我们终于准确地知道了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B.我们不可能真正知道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C.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D.对历史事实的准确认识需要一个证实的过程2.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作比较,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形成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时,一开始直接起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信仰B.地理环境C.民族心理D.文化素养3.下面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的国家位于A.① B.② C.③ D.④4.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5.“它的规模不及圣彼得大教堂的四分之一,但却展示了宇宙的形象;它的比例如此完美,在人们注视着那天际般的穹顶时,关于它的体量的概念不复存在。

它向天空敞开着,它那宽广的穹顶由处于永恒变化之中的外部世界所照亮。

”“它”指的是A.帕特农神庙B.万神殿C.圣母玛利亚大教堂D.西斯廷小教堂6.“我们全都是希腊人。

我们的政治、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政治、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7.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之说,我们知道,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是它并非是文明的本质。

那么,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是A.金字塔、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B.奴隶社会形成C.《汉谟拉比法典》等成文法典出现D.古代哲学的出现8.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

但是,他同时也坦承:“至于畜群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

”恩格斯在此给出的只是A.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B.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C.私有制导致了阶级剥削和压迫D.私有制导致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9.《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这表明了该法典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B.延续并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10.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

它起源于婆罗门教,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

据此可知A.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B.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C.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D.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11.下表是古代不同地区的文字及发明时间。

恩格斯说,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文字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不B.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C.古埃及最早进入人类文明时代D.古代文字都从象形开始并独立发展12.西亚文明扩张的方向大致是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

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特征的是①古巴比伦王国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②埃及文明扩展到巴勒斯坦③亚述帝国统一了小亚细亚的一部分④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湖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下图中的“?”处应填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14.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

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这部文献A.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B.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C.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D.是查士丁尼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15.在《古希腊风化史中》,作者在开篇就指责“那种认为古希腊已婚妇女的社会地位一钱不值的观点完全是一种谬误”,而这种普遍的“谬误”最有可能来源于古代希腊,尤其是雅典的A.政治生活的特点 B.城邦制的主要特征C.哲学家多为男性 D.政治领袖多为男性16.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只有希腊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

随着东征,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

这表明A.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B.马其顿顺利征服了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处事优柔寡断D.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17.“希腊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从这些小城邦里萌生,但它并不是代议式的民主,用不着选举国会议员。

所有的男性公民群聚于某个场所就公共事务进行讨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通过投票表决。

”这段话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A.原始性与狭隘性B.直接性与全面性C.开放性与随意性D.独立性与广泛性18.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地区以及其他地区。

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人开始借用希腊词汇。

他们借用了字母“Y”和“Z" ,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字母表的末尼,因为只有在书写希腊词汇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字母。

这表明A.腓尼基字母的创制深受阿拉马字母的影响B.希腊字母是当今欧洲所有字母的唯- -源头C.武力征服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D.拉“丁字母形成后进- -步演化出希腊字母19.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文明交流B.民族融合C.习俗差异D.国家冲突20.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21.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

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这句话的含义是古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B.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C.古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D.古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22.罗马共和国在扩张的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夺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后来加速罗马共和国衰落的是A.与迦太基战争的失败B.斯巴达克起义C.蛮族的入侵D.与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的战争2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三个素材,请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冲撞与交融24.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古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B.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C.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促进了罗马文化的传播D.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第II卷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52分。

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埃及首席考古学家称,日前在吉萨发现的新墓群的随葬品中发现大量测量、计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

此外,还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

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共有大约2万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他们的生活费用由其家乡的富裕家庭承担。

——改编自2 0 1 0年1 0月27日《北京晚报》材料二保存相对完好的吉萨高地上胡夫祖孙三代的金字塔,也有不同程度地被风化、侵蚀和损毁现象。

其中受损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当属被公认为人类第一座金字塔——阶梯金字塔。

……还有似火骄阳的炙烤,经年累月,金字塔其情何堪?最致命的要属地震了。

——黄培昭《拯救金字塔》⑴根据材料一,指出考古学家对于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提出了什么新观点。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埃及金字塔建造的社会条件。

(6分)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对金字塔保存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

(6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说:“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格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

”……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材料二据历史文献提供的数字估算,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

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抢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矩,最后抢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 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

材料三奴隶劳动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大作坊和农业中。

田间劳动的奴隶白天戴着脚镣种地,夜间被关在像地牢一样的屋子里;矿山奴隶系着铁链,在兵士的监督下劳动;角斗士则被驱进角斗场,或互相厮杀,或与猛兽搏斗,以生命为代价供奴隶主哄笑取乐。

奴隶稍不如主人意就被范以鞭抽、拳打、铁烙。

为防止奴隶逃亡,有的奴隶被戴上项圈,项圈上的字是“捉住我,不要让我逃走”。

材料四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他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4分)(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是怎样的?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6分)(3)根据材料三,概述奴隶的处境。

(2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罗马法学系统涉及哪些方面。

(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12分)(2)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四位学者的观点,归纳史学界“丝绸之路”研究的动态与趋势。

(14分)参考答案第Ⅰ卷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经过科学测定,对北京人生活时代有了更精确的认识,说明对历史事实的准确认识需要一个证实的过程,选项D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最新研究的年代依然是推断,而非精准,排除A;选项B表述错误,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

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由于人类长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各自形成了比较稳定、相互隔绝的地域群体,逐渐有了肤色、发色和面目特征等差别,形成了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3.【答案】A【解析】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故选A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