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镇—概念规划

合集下载

生态休闲小镇规划

生态休闲小镇规划

项目类型:生态休闲特色小镇
项目位置:XX省XX县
项目规模:约XXXX亩
一、项目概况
项目地由一般农田,林地、坡地、溪流、池塘,山地构成,林木覆盖率较高,水源充沛,主路坡度较缓(X%以下),生态体系完整,适合进行生态种植、都市休闲、健康养老等类型项目。

交通与区位
项目地现状
二、项目策划
1. 总体定位
以中药草种植、休闲农业、亲子科教、文化体验和康养度假相结合的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小镇。

2.形象定位
3. 功能定位
4. 发展策略
三、项目规划
本项目结合用地现状特点,围绕主题定位,规划设计了:一心一带四区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心:入口服务中心
一带:滨河休闲及夜间景观带
四区:XXX主题休闲产业区、XXX山地乐享区、XXX高端健康养老区、XXX庭养老社区。

四、总结
项目规划设计团队深入项目地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调研与实地探勘,对项目的区位、交通、地形、地貌及市场环境有了深入认知。

通过综合研究,结合用地特点与市场需求以及政策环境提出了围绕乡村旅游休闲、现代农业示范、田园亲子科教、山地运动养生、关东文化体验、医养总部经济,规划一心一带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打造“以中药草种植、休闲农业、亲子科教、文化体验和康养度假相结合的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小镇”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构建4+N“田园+”“生态+”产业体系,塑造核心进行产业升级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了项目地的资源优势,是一个十分具有当地特色的康养休闲度假项目。

2020年福建武夷山旅游小镇概念规划方案(原创)

2020年福建武夷山旅游小镇概念规划方案(原创)

客源地:
华北: 12.82%
华东:52.82%
西北: 5%
西南: 3% 华南: 15.92%
东北: 10.1%
出行方式:
结伴方式:
自驾游: 18.88%
自助游:57.34%
家人同行: 23%
会议游: 2.8%
独自旅行:10%
旅行社参团: 20%
跟团游: 20.98%
朋友同行: 31.3%
同事出行: 14%
灵山旅游度假区
V.S
位于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主景区东面,是国务院全 国首批1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以武夷山风景区为 核心吸引,2010年推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秀, 还有茶博园、紫阳古城(在建)等民俗文化产品,配 套自游小镇、度假酒店、高尔夫俱乐部等。
位于无锡太湖之滨,是全国十二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之一。1997年灵山大佛落成,陆续开发了九龙灌浴、 梵宫、坛城等景点,以及吉祥颂、精舍等配套产品, 与周边鼋头渚、华美达樱花温泉、元一度假村等联动, 成为长三角黄金旅游目的地。
• 观大佛、九龙灌浴、梵宫,看吉祥颂演出,宿禅 修酒店
• 观大佛、九龙灌浴,泡温泉,宿度假酒店 • 观大佛、九龙灌浴、梵宫、坛城,看梦回江南演
出,宿城市酒店
800-2500元
产品组合
V.S
产品类型
线路组合
客单价
武夷山旅游度假区
• 核心产品:武夷山景区、“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 • 重要产品:中华武夷茶博园、云河漂流、武夷水秀
剧场、自游小镇、紫阳古城 • 配套产品:度假酒店、武夷山高尔夫俱乐部等
自然观光景区+文化演艺+民俗文化体验 • 游武夷、云河漂流,看印象大红袍,宿度假酒店 • 游武夷、云河漂流,茶博园,紫阳古城,宿营地 500-1500元

最新小镇概念案例解析

最新小镇概念案例解析

云栖小镇:“云计算产业 生态小镇”
Yunqi Town Conceptual Plan In Zhijiang, Hangzhou
云栖小镇

灵山风景区
双浦主中心
生态控制区 长安沙风景区
Yunqi Town Conceptual Plan In Zhijiang, Hangzhou
|
Page
5
01
Planning background 规划背景篇
01.01
规划背景解读
Planning Background Reading 1. “云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一个微小的变化,带动 杭州巨大的连锁反应。
云栖小镇
BUTTERFLY EFFECT
Yunqi Town Conceptual Plan In Zhijiang, Hangzhou
|anning · Vision
西湖风景区

龙坞山风景区
转塘主中心
塘 之江新城 产业区块
构筑山环水绕,联动之 江新城,融合转塘双浦。
04.04 04.05
生态发展策略
小镇营造策略 交通发展策略 概念规划篇 规划理念 总平面图
06.03
06.04 06.05 06.06 06.07 06.08 06.09
规划结构
空间形态分析 功能策划 开发控制指引 开放空间景观规划 慢行系统规划 建筑风貌控制
02 02.01 02.02 02.03 02.04
云栖小镇概念规划案例
1
目 录
CONTEXT 规划·愿景
01 01.01 01.02 01.03 规划背景篇 规划背景解读 项目思考 设计任务与挑战 04 04.01 04.02 目标策略篇 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空间发展策略 06 06.01 06.02 城市设计篇 方案生成 总平面图

生态康养小镇运营方案设计

生态康养小镇运营方案设计

生态康养小镇运营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生态康养小镇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度假方式。

生态康养小镇是以自然环境和健康理念为核心,结合医疗、养生、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健康养生胜地。

在这里,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感受健康和幸福。

二、目标市场分析1. 人口结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现,老年人群体在整个人口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这一社会现象也导致了人们对养老和康养的需求不断增加。

2. 健康意识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养生问题,并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3. 空气质量下降城市的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因素导致了空气质量的下降,许多人希望能够远离污染的城市,呼吸新鲜的空气。

综上所述,生态康养小镇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市场需求明显增加。

因此,我们选择发展生态康养小镇,以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幸福的追求。

三、小镇规划设计1. 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康养小镇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小镇周围的山水林田,不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破坏。

通过科学管护和保护措施,使小镇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原始的生态状态。

2. 健康养生设施建设在小镇内部,建设多种健康养生设施,包括温泉疗养中心、健身休闲区、养生餐厅、体检中心等。

这些设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3. 民宿酒店建设建设具有特色的民宿酒店,同时对外发售自然环境保护主题的度假别墅,带动小镇的旅游业发展。

4. 体验项目开发开发多种体验项目,如农耕体验、山水画廊、生态园林走廊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小镇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

四、运营管理方案1. 品牌营销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将小镇的自然环境、健康理念、养生文化等特点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2. 优质服务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入住、用餐、健康咨询等方面。

同时,培训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提升服务质量。

生态康养小镇规划

生态康养小镇规划

生态康养小镇规划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生态康养小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讨论生态康养小镇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其实施的一些建议。

一、背景介绍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受到压力和疲惫。

为了寻求身心健康的平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远离城市喧嚣的健康度假方式。

生态康养小镇应运而生,通过提供清新的空气、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综合性的康养服务,成为人们寻求舒缓身心的理想去处。

二、规划目标1. 生态保护:生态康养小镇的核心理念是保护自然环境。

规划师需要确保小镇的建设不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同时鼓励居民和游客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维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健康与舒适:小镇应提供丰富的健康资源,包括清新的空气、优质的水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同时,规划师还应注重建筑设计、绿化环境以及康养设施的布局,以提供舒适和放松的居住环境。

3. 社区共建:规划师需要重视社区共建,鼓励居民参与决策和规划过程。

通过举办康养活动、开展社交互动等方式,增强居民之间的联系,并营造出融洽友好的社区氛围。

三、规划建议1. 自然保护区划定:规划师应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划定自然保护区,保护原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在保护区内建设合适的观景台和教育中心,让游客了解与自然的互动,加深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2. 健康度假设施布局:规划师应合理布局康养设施,包括健身房、温泉、瑜伽馆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草地、湖泊和花园也应成为小镇的重要特色,提供户外运动和放松的场所。

3. 发展本地经济:规划师应鼓励发展本地经济,通过引进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地方特色产业,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考虑打造小镇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的到访和投资。

4. 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规划师需考虑公共交通的便利性,以提供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选择。

此外,小镇还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如道路、供水、供电等,确保生活条件的良好。

四、案例研究以中国的乌镇为例,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悠闲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的生态内涵和生态建设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的生态内涵和生态建设

特色小镇的生态内涵和生态建设一、特色小镇建设的生态内涵为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促进创新创业、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兴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杭州大力推进云栖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梦想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建设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态融合”发展的重要原则,其中生态元素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也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特色小镇的生态元素。

建设“生态小镇”,是在不过度消耗和损害能源的基础上,在社会需求、环境健康和经济繁荣之间寻求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可控的土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改造与绿色建筑、低碳出行和低碳生活、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三废处理及循环再利用等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内容。

2、生态与生产的融合发展。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必须坚持生态与生产的融合发展。

一是围绕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提高土地产出率,积极发展低碳、生态产业。

坚决控制禁止(淘汰)类产业发展;二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持续性开展清洁生产,特别是重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三是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推进生活垃圾集中和工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重点开展太阳能光电、光热、水源(地源)热泵等应用;四是设计优化环保生产工艺,加强环境污染监测和防治,全力抓好水、气、声、渣的整治工作。

3、生态与生活的和谐共生。

特色小镇建设要从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以及生活设施、现代服务等角度着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旅游业外部环境,加快人口集聚,促进产城融合。

一是立足生态和景观,做好园林绿化工作,抓好公园建设项目,实施屋顶绿化项目和水体绿化项目,提升绿化品质;二是结合庭院改善、三改一拆工作,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泡沫生态厕所、雨水利用等生态技术;三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和清洁直运,完善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和公共交通网络,倡导绿色出行。

生态小镇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小镇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小镇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生态小镇的建设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生态小镇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

本文将针对生态小镇建设提出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生态小镇建设目标。

1.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2.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环境;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三、生态小镇建设实施方案。

1. 生态规划设计。

生态小镇建设首先需要进行生态规划设计,确定合理的用地布局和建设规模。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2. 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小镇建设要注重建筑的生态性,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设计建筑结构和布局,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要建设绿色建筑,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城镇空气质量。

3. 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小镇建设要鼓励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农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引进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项目,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

4. 生态交通建设。

生态小镇建设要优化交通布局,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步行系统,减少机动车污染,改善交通环境。

5.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小镇建设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保护当地水源、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

四、生态小镇建设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

加大对生态小镇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推动生态小镇建设。

2. 技术支持。

加强对生态小镇建设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提高建设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 资金保障。

加大对生态小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浅谈宜丰生态小镇设计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宜丰生态小镇设计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宜丰生态小镇设计及存在的问题摘要:宜丰生态小镇项目以徽文化经济论坛为主题,包含旅游接待中心、度假酒店领衔的旅游度假房产项目,旨在升级所在区域的旅游配套设施的档次,创造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度假地。

关键词:文化、旅游接待、度假房产。

一、项目概况与区位宜丰生态小镇项目距离歙县约3公里,位于徽杭路南侧,练江东侧,新安江西侧,周边自然和生态环境优越。

歙县高速出口位于规划范围东侧。

小镇基地北侧的昌歙线是整个区块联系外界的重要道路,区块通过昌歙线可到达徽州古城、歙县县城与徽杭高速。

黄杭高铁计划2018年开通,经黄山市歙县、徽州区至黄山北站;武杭高铁高铁途经安徽也于17年10月开工建设,使本项目交通更加便利。

宜丰生态小镇项目范围西至练江,东至稠木岭-小梅口村一线,北至昌歙线公路,南至车轮湾村-小梅口村一线。

建设用地面积约340亩。

二、项目定位宜丰生态小镇缘起《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和《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

本次规划设计是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的具体实施细化方案。

业主协助歙县政府对本地区进行宜丰生态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实现歙县政府的战略构想,创造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度假地。

三、总平面设计小镇由接待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徽文化交流中心、徽文化论坛会议中心,配套商业街区以及相应的旅游度假房产组成。

1、功能分区:宜丰生态小镇由“四个中心,一条街区,五个组团”组成。

“四个中心”:接待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徽文化交流中心、徽文化论坛会议中心。

“一条街区”:商业街、新安医学馆、戏曲交流会、书画摄影之家、园艺之家等。

“五个组团”:由各地块旅游度假房产组合而成。

2、道路交通规划:小镇机动车道路分两级设置:度假村交通主干道和组团内部道路。

地块交通主干道:宽6米,采用公共开放式管理模式,连接各个地块。

主道路由北侧主入口进入,沿徽文化论坛交流中心城环状。

东北处出入口接园区二期主道路。

和谐疗愈田园康养小镇概念规划构想

和谐疗愈田园康养小镇概念规划构想

和谐疗愈田园康养小镇概念规划构想田园康养,作为一种追求健康和平衡的现代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渴望一处宜居的环境,远离喧嚣,享受自然的治愈力量。

因此,建设一个和谐疗愈的田园康养小镇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围绕和谐疗愈田园康养小镇的概念规划,为读者呈现一幅清新宜人的未来景观。

一、规划理念与目标和谐疗愈田园康养小镇旨在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平衡、文化传承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设。

小镇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1. 提供丰富的康养资源:小镇将保留大片的绿色空间,融入水体和山地,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户外康养资源,如公园、花园、自行车道等。

2. 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小镇将倡导生态、节能的建筑设计,建立水、电、能源等系统的循环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鼓励社区文化交流:小镇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交流的社区,提供学习、娱乐、文化活动等场所,以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交与互动。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1. 住宅区:小镇将多样化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别墅、联排别墅和公寓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同时,住宅区将倡导自然景观融入设计,每个住宅都能够享受到独立的庭院或绿化空间。

2. 康养中心:小镇将建设专门的康养中心,提供各种康复和治疗服务。

康养中心将配备健身房、游泳池、按摩室等设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3. 商业区:小镇将建设一系列的商业设施,如超市、咖啡馆、餐厅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商业区还将提供一些艺术和手工艺品店,以展示当地文化和特色产品。

4. 教育与文化区:小镇将设立学校、图书馆和艺术中心等教育和文化设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娱乐机会。

这些设施将吸引艺术家、作家和学者等人才,为小镇注入文化元素。

5. 自然保护区:小镇周边将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

居民可以在保护区内进行生态观察、登山和徒步旅行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三、交通与基础设施1. 公共交通:小镇将优先发展环保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和自行车租借站等。

某温泉小镇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方案

某温泉小镇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方案
1. 湿地温泉和地下矿泉泉质优良,可饮、可沐、可吸入,疗养保健功效显著。
2. 红海滩、芦苇荡、湿地温泉是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垄断性特征的稀缺资源,具备打造独一无二产 品的先天条件。
3. 可整合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具备打造多功能、多形态的产品体系和产业链,满 足不同客层的消费需求。
4. 有直接借势“湿地之都、生态盘锦”、“中国最美湿地”、“世界唯一的红海滩”等旅游品牌的优 势,快速扩大市场影响力,抢占辽宁乃至全国温泉市场的品牌高地。
——到2015年底,全省要
建设10个温泉旅游聚集区和50个温泉旅游小城镇; 建设100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温泉旅游企业; 温泉旅游年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 温泉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20%以上
温泉旅游产业将为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全面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二)盘锦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概述:
交通区位
项目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便捷通达,1、2、3个
小时车程可分别辐射至沈阳、大连、天津和北 京等著名中心城市。
京沈高速
红海滩大道
盘海营高速 本案
滨海大道
——项目基地紧挨滨海大道,距盘海营高速约4公里。
——项目毗邻盘锦亿吨新港,距营口港20分钟车程、大连 港2小时车程。
——项目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大连周水子机场 2小时车程、距锦州机场、营口机场约20分钟。
知青总部
本案
二、项目资源利用简析
Resource Analysis
项目资源组合
河海资源
湿地
(红海滩、 芦海、动植物)
温泉 (矿泉)
朝鲜族文化
井盐资源
有机产品
其他资源
(知青文化、 热炕文化、

东郊椰林特色小镇发展定位与总体概念规划设计-AECOM

东郊椰林特色小镇发展定位与总体概念规划设计-AECOM
文昌近五年产业结构演变
三亚 海口 文昌2016 文昌2010 文昌
旅游人数
0
200
400
600
800
文昌在无外力情况下旅游增长预测(万人)
文昌与三亚商品房价格对比
机遇与挑战——发展挑战
文昌目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旅游业所属的三产薄弱,一产为主导
• 文昌旅游接待人数在海南处于较低水平 ,并且已现有发展速度预测,未来也不 会拉近与海南主要旅游城市的差距
生态化
体验化
展现椰林原生态、 乡村原生态的中华 小镇范式
体验椰岛低调奢华、 自然和人文风尚旅 游、多主题度假、 养老
椰风绿岛 乐智天堂
----中华原生态
椰风小镇
国际化
成为海南/文昌与海 内外华侨沟通的重要 纽带;国际(侨胞省 亲)旅游度假目的地
数字化
融入智能化、数字
化产业的发展新镇
海南文昌东郊椰林小镇发展定位与总体概念规划
南山文化旅游区
三亚
陵水湾旅游区 日月湾度假区
三亚湾旅游度假区
海棠湾旅游度假区 香水湾度假区
大、小东海旅游度假区 亚龙湾旅游度假区
数据来源:海南旅游信息网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思路,使海南整 体旅游市场的发展进入新时期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海南岛的发展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发展目 标提升到世界级层面。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定位:
在度假地置业
深圳、北京 上海
11
机遇与挑战——政策导向
棋子湾旅游度假区
海口
文昌
西海岸旅游度假区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月亮湾滨海度假区 铜鼓岭旅游区 东郊椰林
博鳌

农创特色小镇概念规划方案ppt课件

农创特色小镇概念规划方案ppt课件

专注在一线城市的近郊 及二三线城市发展。 “批发大盘”模式,低
成本,快速开发。
总结:土地一级开发, 侵占田园的新城镇开 发的地产模式
文安鲁能·领秀庄园
市场总结
田园综合体进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而在浙江省巨 大的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中,缺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基于本土农业的先行
核心启动定位
集农业科研实验教育基地、科技成果展示、产品成果输出为一体,成为 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发动机,形成浙江农业产业的发动机,成为
从传统农业向现 代农业转化,提高农 业劳动生产率,改善 了农产品供求关系。
形成“3+3”农 业主导产业格局。粮 油、畜禽、蚕桑三大 传统产业和水产、水 果、蔬菜三项新兴产 业。
现状优势
1 农业 +链条 2016龙头企业新增25家,合作社新增199家
2 农业 +旅游 家庭农场发展迅猛,万奥葡萄园、澉浦蜜橘园,南北 湖•五味村”旅游节“八鲜采摘游”等节庆活动
台州市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 路桥沃尔沃小镇 仙居神仙氧吧小镇
瓯海时尚制造小镇 苍南台商小镇
浙江省已建成37个特色小镇,包括: 信息经济类(5个) 健康类(2个) 旅游环保类(8个) 时尚类(5个) 金融类(4个) 高端装备制造类(6个) 历史经典产业类(7个)
市场层面 — 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 MARKET
精品农场意向 INTENTION
美式风格
英式风格
西班牙式风格
法式风格
意式风格
希腊式风格
荷兰式风格
精品农场意向 INTENTION
为每一个精品农场配 有足够的空间,满足 农场种植、养殖、采 摘生活的功能
700
个整体区域的市民农庄(民宿)

片区生态城市概念规划方案

片区生态城市概念规划方案

片区生态城市概念规划方案一、项目定位本项目位于……,结合X市品质创新城市背景,以及周边XX水库水库、河涌水系、农田景观等资源禀赋,XX村改造项目定位为生态城市4.0模式,围绕田园文旅休闲、滨水居住生活、产业转型升级三大板块,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独树一帜的生态小镇。

二、发展目标1. 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与生活的和谐共生。

2. 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利用优越的生态资源,打造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的胜地。

3. X市旧村居改造新名片:以创新精神推进旧村居改造,成为X市城市更新的典范。

4. 树立大湾区产域融合发展标杆: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5. 创造独具魅力的生态城市公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公园,展示X片区创新精神。

三、项目区位与交通1. 项目区位:XX村位于XX生态片区,紧邻XX、XX景观节点。

2. 交通条件: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高铁、城际、快速路一体化衔接1小时生活圈,距离火车站、机场、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均在分钟以内。

高速方面,距离X市XX高速出口约X公里。

四、生态条件XX村具备优越的生态本底,基地内桑基水塘、农田星罗棋布,生态景观带环绕,与周边的生态片区相映成趣,形成了独特的珠三角网络河谷特征。

五、发展条件分析1. 土地资源条件:规划范围占地公顷,土地平整,建设条件良好。

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比例约为,其中建设用地公顷,非建设用地公顷。

2. 交通资源条件:对外交通优势明显,内部路网不成体系。

对外交通便捷,高速有X市一环,轨道交通为XX站、XX站,城市干道有XX 路、XX公路。

内部道路以村路为主,南北走向串连建成区。

3. 周边产业条件:XX村紧邻XX工业区、XX工业园等,5公里半径范围内覆盖工业仓储用地面积达平方公里。

村内工业区以加工业、物流仓储为主,村庄南部XX工业园为陶瓷工业园,列入政府重点改造项目。

六、改造方案1. 优化空间布局:依据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合理划分功能区块,形成田园文旅休闲区、滨水居住生活区、产业转型升级区三大板块。

特色小镇之云栖小镇概念规划案(下)

特色小镇之云栖小镇概念规划案(下)
多心辉映 多心指孵化核心、互联网工程中心、 云会议中心、商业商务配套中心
“一环聚合、一核引领、两轴通达、四区协同、多心辉映”
Yunqi Town Conceptual Plan In Zhijiang, Hangzhou | Page 9
06.04
空间形态分析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1. 建筑肌理
100% 9.5% 28.3% 25.7% 9.5% 10.1% 4.6% 12.5%
06.03
规划结构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规划结构
一环聚合 一环指山脉生态绿环
一核引领 一核指云产业总部核心
两轴通达 两轴指云栖智谷发展轴及配套服务轴
四区协同 四区指企业孵化区、科研教育区、产 业聚集区、总部配套区
06.06
开发控制指引
Development Control Guidelines
2. 绿地率控制
规划区内具有良好的公共开放空间及滨水 环境。滨水地区为营造更好的城市空间环 境,可适当提高绿地率;
行动篇 分期建设 开发主体 经济估算—城市设计范围
东北鸟瞰图
云栖智谷鸟瞰图
西南鸟瞰图
云栖智谷内景透视图
06.01
方案生成
Program conceived deduction
?
?
?
基地现状路网水系
研发区
孵化区
产业区
配套区
打造云产业生态体系
水环 生态环
理水筑环,构建山体生态环
配套服务轴 产业核心轴
良好的山水格局,有机连接的城市廊 道,便捷互通的交通网络,划定城市 的地块控制格局,根据不同的功能分 段及控制要素,楔入有序的建筑肌理, 汇聚成城市的个性特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31•【字号】武政规〔2017〕66号•【施行日期】2017.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武政规〔2017〕66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省、市关于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生态)小镇,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特色(生态)小镇规划建设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坚持规划引领。

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要按照集约发展、多规融合的要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充分利用现有区域的环境优势和存量资源,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

特色(生态)小镇规划区域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二)明确产业定位。

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要结合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兼顾地方特色,选择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培育成为支撑特色(生态)小镇未来发展的大产业。

各新城区要围绕细分产业引进重大项目,根据产业类型优先布局到同类型的特色(生态)小镇内,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度,形成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竞争。

(三)注重风貌塑造。

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

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传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历史文化与小镇风格的有机结合。

加强对特色(生态)小镇景观体系、开敞空间以及建筑风格、体量、高度、形态、色彩等方面的控制,塑造与历史文化、地域特征、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城镇风貌。

生态型休闲旅游小镇规划设计——以紫金县凤安镇总体规划为例

生态型休闲旅游小镇规划设计——以紫金县凤安镇总体规划为例

生态型休闲旅游小镇规划设计——以紫金县凤安镇总体规划为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促进了我国休闲旅游事业的发展。

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小城镇近年来已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主要选择。

为保证休闲旅游型小城镇的良好发展,针对其景观规划和景观塑造的相关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文以紫金县凤安镇总体规划为例,对休闲旅游型小城镇的规划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休闲旅游型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休闲旅游;小城镇;规划设计近年来,在我国的旅游发展中,休闲旅游旅游已占据了非常大的比率,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针对这一趋势而进行的休闲旅游型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由此也对休闲旅游型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单一的观光式小城镇规划理念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规划的设计方面已开始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多元化方式集于一身的方向转变。

1休闲旅游型小城镇规划设计的构成元素休闲旅游型小城镇的建立,必须以其具备一定的旅游资源为前提,以旅游产业作为其城镇主导产业,进行相关的资源规划和设计开发。

而旅游资源则体现在由当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共同构成的景观环境两个方面,针对休闲旅游型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也应基于城镇自身的地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科学的规划,通过创新的规划手法和设计方法,突显其旅游环境的生态特色,从而达到吸引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的目的。

休闲旅游型小城镇的景观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非物质要素。

在休闲旅游型小城镇的形成过程中,它们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自然要素包括城填的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是当地自然环境的综合体现。

自然要素对于度假型小城镇的建立产生的影响在于,因为土壤条件而对景观植物生长产生的限制、因为地形地貌而对当地建筑类型和建筑布局产生的限制、因为气候水文而对当地村镇布局产生的限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汉生态小镇规划设计——以阳湾村为例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汉生态小镇规划设计——以阳湾村为例

D Ol : 1 O . 1 6 3 3 0 / j . c n k i . 1 0 0 7 — 7 3 5 9 . 2 0 1 7 . 0 4 . 0 2 2
正面临边缘化 和空心化 , 传统农业逐渐衰弱 , 生态环 境 逐 渐恶 化 [ 1 1 , 而 目前 我 国的 乡 村规 划 还 主 要停 留在
件提出“ 实施 生态 小镇 建设 计 划 ” , 即 以生态 小镇 建 设
f 3 】

2 . 3 优化农村生活环境 , 注重生态保护 乡村作为相对原生态的地域空间系统 , 拥有城市
地域无法替代的经济 、 社会和生态等功能 , 这也是农 村最 大 的优 势和 资产 , 这 也就 从 客观 上要 求 生态 小 镇
最 后 以 阳 湾村 生 态 小镇 规 划 设 计 为例 。 详 细 阐述 生 态 小镇 规 划 设 计 内容 。 生 态 小 镇 规 划 设 计 的 最 终 目标 是 保 护 村 庄 生 态环
武汉市生态小镇建设 , 是全 面贯彻落实党 的十八 C: l 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 是加快推进
设小康社会 的重要 载体 ,也将是撬动内需 的潜 力所 在。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 以城乡统筹 、 城乡一体 、 产业 互动 、 节 约集 约 、 生态 宜居 、 和谐 发展 为 基 本特 征 的城 镇化 , 是大 中小城 市 、 小 城镇 、 新型农村社 区协调发 展、 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 这种发展模式更注重生态 的 引入 。新 型城 镇 化 的核心 在 于不 以牺 牲 农 业 和粮 食 、 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 着眼农 民 , 涵盖农村 , 实现城乡基 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 服务均等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 实现共 同富裕 。继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 了“ 美丽中国” 这一理念 , 其中美丽乡村建设则是其中

经济生态小镇建设方案

经济生态小镇建设方案

经济生态小镇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传统工业已经开始走向萎缩,环保和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案,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打造更多的生态小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生态小镇正成为新的热点。

二、项目概述经济生态小镇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小规模的经济,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小镇往往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既可以提供生态旅游服务,也可以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对于传统工业小镇,经济生态小镇不仅更注重环保,而且重视人文传承和文化建设,是一种更为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三、项目目标1. 发展乡村旅游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

经济生态小镇通过开发当地资源,可以更好地开发乡村旅游,让游客感受到清新的自然环境。

除了传统的自然风景,可以将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建筑等融入其中,吸引更多的游客。

2. 打造生态农业产业经济生态小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打造生态农业产业。

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当地劳动力,打造绿色、健康、有机的农业产业,为城市的健康食品提供源头保障。

3. 保护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小镇的目标在于保护自然环境,同样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补充。

除了将各种工业项目的建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需要研究和推广各种新型环保技术,让小镇成为一个清新、舒适的空间。

四、建设方案1. 制定详细规划在经济生态小镇建设之前,需要对当地的资源状况、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周密调查。

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确定经济生态小镇的建设方向和目标。

2. 引进重要项目经济生态小镇的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需要引进一些重要的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包括生态农业项目、旅游服务项目、环保项目等。

通过引进这些项目,可以提升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扩大当地经济规模。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生态小镇的建设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剧场和水上宽窄巷子 PEONY TH园 WETLAND PARK
08
设计附件
APPENDIX
方案比选 OPTION COMPARISON 其他案例 OTHER CASES 引用理论 DESIGN THEORIES 产品库 PROGRAMS 实施建议 IMPLEMENTATION RECOMS 其他资料 OTHER BASE MATERIAL
4
目录|CONTENT
01
02
03
背景机遇
SETTINGS & OPPORTUNITIES
城市区位分析 REGIONAL LOCATION 人文环境分析 HUMAN ENVIRONMENT 自然环境分析 NATURAL ENVIRONMENT 产业环境分析 INDUSTRY BACKGROUND 现状条件及其他分析 EXISTING CONDITION
创造
于经典外
时尚
Be Fashion Beyond The Classic
愿景目标|VISIONS & GOALS
3
生态
水域,绿地,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高度发达的生态景观小镇
Water Area, Green Area, Perfect Combination Between Man Made Environment And Nature, Highly Developed Eco Town
距成都市中心约28KM 依托成彭高速与成都链接 规划有成彭快轨联系彭州与成都
彭州市
彭州在成都的定位 N
彭州在全国和四川省的区位
成都市
道路
铁路
规划基地
背景机遇|SETTINGS & OPPORTUNITIES
8
人文环境分析--成都印象
成都文化特质
Culture of Chengdu
成都,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时尚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全球案例
CASE STUDIES
美国CITY WALK CITY WALK U.S. 法国圣特罗佩 ST. TROPEZ FRANCE 瑞士卢塞恩 LUCERN SWISS 桂林愚自乐园 YUZI PARK GUILIN 北京三里屯VILLAGE SANLITUN VILLAGE BEIJING 经验总结 EXPERIENCES
06
07
城市设计
项目与实施
URBAN DESIGN
PLANNING PROGRAMS
欢乐岛 HAPPY ISLAND
分期与分区 PHASING & DISTRICTS
购物公园 SHOPPING PARK
基础设施建议 BASIC FACILITIES ENABLE
企业天地及滨江小镇 CORPERATE CENTER & TOWN 后续工作 NEXT STEP WORK
愿景目标
VISIONS & GOALS
顶级滨湖小镇 LAKEFRONT HIGH END TOWN 古今辉映、中西合璧 A MIXED STYLE TOWN 生态宜居家园 ECO PLEASANT HOME 娱乐购物天堂 ENTERTAINMENT SHOPPING CENTER 引领产业升级 LEAD THE INDUSTRY UPGRADATION
历史文化名城
川西民俗风情
闻名世界的川菜
时尚的现代文化
成都是一个具有4500年城市发 展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 名城。 自秦以来,成都一直是我国西 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心,先后七次成为封建割据王 朝的都城,在这座城市留下了 等众多的历史文化景观。 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 文殊院、大慈寺……
01
5
城市区位分析 REGIONAL LOCATION 人文环境分析 HUMAN ENVIRONMENT 自然环境分析 NATURAL ENVIRONMENT 产业环境分析 INDUSTRY BACKGROUND 现状条件及其他分析 EXISTING CONDITION
背景机遇 01 SETTINGS & OPPORTUNITIES
背景机遇|SETTINGS & OPPORTUNITIES
7
现状条件及其他分析--现状条件
现状区位
Location
项目区位
国际云裳小镇 位于中西部发展高地--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
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龙泉山脉和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之间
肥沃的天府之国
成都市域定位
基地位于彭州南部新城
北距彭州老城约6.5KM 南距成都绕城高速约16KM
中国蔬菜基地(第二个国家级) 伴随着新的发展节奏
这里即将崛起一座国际云裳小镇 为世人所瞩目 ……
2013/12
呼吸
在森林间 栖居
Live In The Forest
2
凝望
在江湖上
逍遥
See Through The River
漫步
在花园里
徜徉
Wandering Around In The Garden
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长期的 历史熏陶和现代文明的影响, 使成都形成了独特的川西乡土 文化。 历史久远的老茶馆, 赏心悦目的川戏, 老成都生活情趣, ……
用地与功能 LAND-USE & FOUNCTIONS 规划结构与分区 STRUCTURE & DISTRICTS 交通与景观系统 TRAFFIC & LANDSCAPE SYSTEM 水系统 WATER SYSTEM 公共服务设施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旅游与步行系统 TOURISM & LANDSCAPE 其他城市空间设计 URBAN SPACE DESIGN
国际云裳小镇
International Yun-Shang Town
概念性总体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
Conceptual Master Planning And Core Area Urban Design
彭州位于沃野千里、富饶美丽的成都平原 史记云“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现在这里是中国家纺名城(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 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丹景山、葛仙山) 成都十佳婚纱摄影胜景(白鹿中法风情小镇、南部新城)
04
原则特色
PRINCIPLES & CHARACTERS
项目特色 PROJECT CHARACTERS 规划原则 DESIGN PRINCIPLES 生态的 ECOLOGY 时尚的 FASHION 便捷的 CONVENIENT 复合的 COMPREHENSIVE
05
规划方案
URBAN PLAN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