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典型案例二
德育工作教育案例(精选4篇)
德育工作教育案例(精选4篇)德育工作教育案例篇1一、教育策略:敏锐地把握琐碎的事件和细微的表象;全面地分析事件、表象之间固有的密切联系,深入地思考事件、表象背后潜藏的心理问题;清醒地预见将会影响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心理危机,严格地防止由于教育工作中的短浅认识和短期行为而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效地解决将会危及学生未来前途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地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强烈地促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努力争取生活与事业上的成功,有力地推动未来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高速发展。
简而言之,即为“十六字方针”:洞察秋毫、究根溯源,面向未来、走向成功。
二、教育案例学生互相乱起绰号,互相取笑戏弄,互相争执打斗这都是屡见不鲜、令人烦恼的琐碎之事,如果对此事件不深究原因、不发现联系,往往就会就事论事、简单说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却不治本,顾此而又失彼,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汹汹来势,而教师只有到处灭火、疲于奔命,应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描叙了。
所幸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终于悟出其中玄机。
某天课间休息,我下到教室巡查,接到班干汇报:刚才有人打架,我找到打架的两位学生——雍华和孟杰,查明事情的起因与经过:大个子雍华无缘无故地逗惹小个子孟杰,将他按倒在地,还骑在其身上,孟杰忍无可忍地予以还击,雍华于是就“理所当然”地动手打人。
事后,雍华还气鼓鼓地申辩:“我原来是和他开玩笑的,后来他打回我,所以我才打回他!”站在一旁的小个子刘海波看不惯雍华的所作所为,气愤地指责他:“你就是仗着自己大个,欺负人家孟杰!”雍华闻此勃然大怒:“欺负你又怎样?你敢和我打吗?”刘海波难咽恶气,不甘示弱,一时之间眼看又要爆发一场打斗。
我厉声喊止雍华,令其蹲下,雍华蹲下之后,愤愤不平地抱头哭泣。
雍华的反常表现引起我的重视:为什么雍华从始自终没有任何愧疚?为什么欺人在先反而愤愤不平?为什么雍华原本横蛮无礼、气势汹汹,转而变得抱头哭泣、似有冤屈?这时我的大脑中不断闪现出关于雍华个人资料的片断信息:雍华经常挑逗骚扰女同学,经常与同学争吵、打架;雍华因其相貌而被同学乱起绰号称为“猿某人”(即历史课本中所提的史前人类),常常被人取笑,他也常常气愤至极;刘智铎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曾在校运会上为班级夺得过百米短跑冠军;他原来学习成绩很差,他个性倔强、喜爱表现……所有的信息汇合后,我心中已有结论,决定以此为契机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透彻的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教育案例4篇
德育教育案例篇1记得初一刚刚入学时,我班有个男生小李,性格比较暴躁,态度粗鲁,稍有不合他意,他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纪律自由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每做一件事,他认为对的,他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同学的想法和感受。
记得一次社会课上,我提了几个问题叫同学回答,他也把手举在那里,嘴上喊者“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
”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说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叫我回答,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讲。
类似他这类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如果这种势头不压住的话,这对整个班级极不利。
课下,我找到他同他交流,对他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记得你第一次参加学校数学竞赛就获得三等奖,同学们看到你获奖,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你感到高兴。
而且你上课发言都很积极……..”聊到这里我发现他的脸上露出春天般的微笑。
这个时候我看准时机话题突然一转,“但是你有没有好好想过,班级里为什么很多同学对你非常反感,你知道同学们讨厌你什么吗?”他低下头轻声地说:“可能是平时行为习惯和说脏话以及动手打人。
”“你有没有冷静思考过,你为什么会这样吗?”“他摇了摇头”。
然后,我跟他一一分析原因,开始时他还只是低着头,有时点点头,后来抬起头对我说:“老师,我也知道同学们讨厌我,我也想改掉这些坏习惯,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做不到?”针对这一现象,我和他着手制定近期目标,并让同学和班干部对他进行监督他的行为习惯和平时言行。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当我再次找他谈话时,他对我说:“老师,你放心,今后我会改正缺点,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的。
”听了他的话我感到非常高兴趁机对他有提出一些高要求,并让他自己制定一个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计划。
从那以后,他做事情比以前好多了,有时候班级里的事情能主动找我反映,在学习上有时也能帮助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和睦多了。
嘴上脏话,动手打人习惯明显减少。
一个半学期过去了,他现在的学习成绩在明显进步,他的行为习惯有时在班级里排名前三名。
德育_教育叙事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严重。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
二、案例主体1. 案例主角:留守儿童小明(化名)2. 案例配角: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辅导员、学校领导三、案例经过1. 发现问题一天,班主任发现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经常一个人坐在教室角落里发呆。
通过与同学和家长的交流,班主任了解到小明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务工,他由年迈的爷爷照顾。
小明在学校的表现让班主任意识到,他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2. 制定方案针对小明的情况,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心理辅导员共同制定了以下德育教育方案:(1)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小明的生活状况和心理需求。
(2)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小明调整心态。
(3)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安排志愿者与小明结成对子,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3. 实施过程(1)家校沟通班主任与小明的爷爷进行了多次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状况。
同时,班主任向小明父母说明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政策,希望他们能够尽量回家陪伴孩子。
(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员为小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会调整心态。
同时,心理辅导员还定期与小明进行心理疏导,关注他的心理变化。
(3)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学校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传递温暖”主题活动。
学生们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次“手拉手,心连心”活动,让留守儿童与城市学生结成对子,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4)志愿者结对学校安排了三名志愿者与小明结成对子。
志愿者们关心小明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感受到温暖。
4.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教育活动,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了显著进步。
德育教育案例(精选14篇)
德育教育案例(精选14篇)德育教育案例篇1我们拥有同一片天空一、案例介绍刘某,男,9岁,跟随进京务工父母来校学习。
家庭条件不好,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平时很少与其他同学接触,对同学和集体漠不关心。
自由、散漫,性格暴躁,缺乏自制力,一旦同学无意中碰到他,他会表现得非常无理。
虚荣心强,总想表现自己,却常常弄巧成拙,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头脑比较聪明,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字迹潦草、马虎,错别字特别多,学习成绩较差。
二、案例分析经过我的调查了解,刘某存在这些问题,主要缘于他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
1.学前教育缺失入学前,他跟随爷爷、奶奶在偏远、落后的农村生活,没有上过幼儿园。
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和学前教育的缺失,导致他性格上任性、散漫,学习上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2.家庭条件较差他家租住的房屋拥挤、狭小、不卫生,没有单独的厨房和厕所,孩子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而且由于父母更换工作、房租到期等原因,经常更换居住地。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狭小的环境,他的性格也会变得压抑和封闭。
3.家庭教育不当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教育孩子手段简单粗暴。
训斥、责问的多,理解、倾听的少,与孩子有限的交流也仅限于问一下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思想倾向、兴趣爱好不管不问。
另外,由于生活各方面的压力,父母不顺心时经常拿孩子出气。
使他形成了暴躁、反叛的不良心理。
三、辅导方法1.用爱温暖他的心灵爱是教育的前提。
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用真诚的心与他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
让他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的位臵,老师始终都在关注他,消除他的戒备、排斥心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能主动地向我吐露心迹,进而接受我进一步教育引导。
2.积极进行家校沟通我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他的家长建立起经常联系。
首先让其家长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
其次教授一些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让家庭创造温馨的环境,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
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选编五篇
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选编五篇篇一:诚实守信学生小红原本是个诚实守信、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因为一时的考试作弊导致被老师抓住,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直接给小红惩罚,而是带着她去反思,并认真分析了小红作弊的原因和必须承担的后果,教育她不仅为了自己的良心、人格,更要为了保持自己的班级荣誉感到负责。
最终小红重新振作起来,走回了诚实守信的路上。
篇二:友善合作班级里有一个同学小李平时不善于与人交流,不愿意和别人沟通,导致班级中其他同学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太融洽。
李老师通过了解小李的性格特点,安排他和其他学生一起完成集体活动,并与他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不断鼓励他,使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好的认识。
最终,小李逐渐与大家处好关系,表现也有所提高。
篇三:责任担当小明在班里经常捣乱,但不属于严重的违纪行为,而当别的同学犯了错误时,他却总能站出来承担责任,为大家分担。
李老师看见这种行为,及时与他进行了沟通,表扬他的勇气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醒他应该珍惜自己的声誉,志愿去帮助别人时,也应遵守纪律,积极向上。
篇四:团结友爱学生小芳家庭比较贫困,因此常常被同学排斥和孤立。
在班级发生了一起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李老师带着小芳一起去进行了调解,并告诉她应该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树立自信心,让她真正地融入了大家。
在学校的一次志愿者招募活动中,小芳积极参与,并带着大家一起完成了任务,深受大家的好评。
篇五:热爱研究王同学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不投入学习,成为全班地“笑话”对象。
李老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为他设置了目标,为他规划了学习计划,并给他大量的指导和鼓励。
王同学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内心充满了对学习的热爱,最终成为了学习的佼佼者。
关于德育的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日益凸显,如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等。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使命。
本案例以某中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塑造美好心灵。
二、案例概述某中学是一所市级重点中学,近年来,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德育教育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缺乏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差,自私自利,不懂得关爱他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德育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塑造美好心灵。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制定德育教育方案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教育方案。
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4)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2. 开展道德教育课程学校将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每周开设一节德育课,由专业教师授课。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公民道德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4)法律知识教育。
3. 开展德育活动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1)主题班会: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4)环保教育活动: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 家校合作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学生的品德教育问题。
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德育教育案例3篇
德育教育案例3篇德育教育案例(一):我班的后进生群体,经过对其成长环境分析,有以下几种情景:1,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2,还有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很小就成了留守儿童;3,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于是很多将子女交给长辈教育。
这就构成了较有特色的“隔代教育”问题。
在我的班级里,这种隔代教育的学生占了总数的20,这类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总觉得自我缺少亲情,潜意识中有一种补偿心理,在本事、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为特殊的一面。
是一群特殊的后进生群体。
一、个案背景:1、个案的基本情景李x,男,17岁,由职高辍学转入,2009年进入我校高一学习,班主任反映该生学习无兴趣,打架,大喊大叫,甚至有点在女同学面前动手动脚。
2010年留级进入我班学习。
2、个案的家庭情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本事不高,再加上他们经商的缘故。
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
二、主要问题分析经过近一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李冠的行为主要表此刻: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狂躁,自我约束本事差;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本事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
而构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1、家长的宠爱。
经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
尤其是小孙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
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
2、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小孩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
他们认为自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应当弥补他们的缺憾。
所以,他们对小孩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
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采取的对策作为教师,仅有给予相应的帮忙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本事不断加强。
班级德育教育典型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公民。
本文将以某中学八年级(1)班为例,探讨班级德育教育的典型案例。
二、案例描述八年级(1)班是一个由50名学生组成的班级,其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
班级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在开学初,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级中存在以下德育问题:1. 部分学生纪律观念淡薄,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
2. 部分学生之间存在矛盾,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
3. 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班级凝聚力不足。
4. 部分学生价值观扭曲,对不良风气持认同态度。
针对以上问题,李老师制定了以下德育教育方案:1. 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 强化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弘扬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德育教育实施过程1. 加强纪律教育李老师首先在班级内开展了纪律教育主题活动。
她组织学生观看纪律教育影片,让学生了解违反纪律的严重后果。
同时,她还制定了班级纪律规定,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
在实施过程中,李老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解决班级中的人际矛盾,李老师邀请了专业心理教师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
此外,李老师还组织学生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 强化班级凝聚力李老师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班级凝聚力。
她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班级中,李老师倡导“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理念,让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共同成长。
4. 弘扬正能量李老师利用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部公布德育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加强德育工作,教育部公布了多个德育案例,旨在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以教育部公布的德育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德育工作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德育案例概述1. 案例一:小学德育实践某小学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
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学校还成立了“红领巾志愿者”团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 案例二:中学德育创新某中学在德育工作中,积极探索德育新途径。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感恩情怀。
3. 案例三:高校德育特色某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三、德育案例启示1. 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实际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案例一中,某小学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 德育工作要创新形式德育工作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案例二中,某中学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种创新形式的德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德育工作要注重实践德育工作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案例3篇
德育教育案例3篇德育教育案例(一):我班的后进生群体,经过对其成长环境分析,有以下几种情景:1,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2,还有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很小就成了留守儿童;3,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于是很多将子女交给长辈教育。
这就构成了较有特色的“隔代教育”问题。
在我的班级里,这种隔代教育的学生占了总数的20,这类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总觉得自我缺少亲情,潜意识中有一种补偿心理,在本事、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为特殊的一面。
是一群特殊的后进生群体。
一、个案背景:1、个案的基本情景李x,男,17岁,由职高辍学转入,2009年进入我校高一学习,班主任反映该生学习无兴趣,打架,大喊大叫,甚至有点在女同学面前动手动脚。
2010年留级进入我班学习。
2、个案的家庭情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本事不高,再加上他们经商的缘故。
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
二、主要问题分析经过近一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李冠的行为主要表此刻: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狂躁,自我约束本事差;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本事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
而构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1、家长的宠爱。
经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
尤其是小孙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
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
2、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小孩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
他们认为自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应当弥补他们的缺憾。
所以,他们对小孩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
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采取的对策作为教师,仅有给予相应的帮忙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本事不断加强。
品德教育先进事件案例(2篇)
第1篇在我国,品德教育一直被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涌现出许多品德教育先进事件,以下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一、事件背景某市一所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学校领导意识到,品德教育对于这些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于是,他们决定开展一系列以“爱心护航,点亮成长之路”为主题的品德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事件经过1. 开展主题班会,播撒爱心种子学校定期组织主题班会,邀请优秀毕业生、社会爱心人士等分享成长故事,让学生了解社会、关爱他人。
在班会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家人、同学和社会,培养学生的爱心。
2. 设立“爱心基金”,助力贫困学子学校设立“爱心基金”,由学生自愿捐款,用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
此举不仅帮助了贫困学子,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奉献爱心的快乐。
3.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责任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清洁、敬老院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心灵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5. 举办道德实践活动,提升道德素养学校举办道德实践活动,如“诚信考试”、“文明礼仪”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
三、事件成效通过一系列品德教育活动,该校取得了显著成效:1. 学生道德素养明显提升,爱心、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增强。
2. 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四、经验与启示1. 品德教育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
2. 家校社共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各方作用。
3. 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德育警示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在我国各地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为了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某中学开展了一次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德育警示教育活动。
以下是该事件的详细情况。
二、案例经过1. 事件发生某中学八年级(2)班学生李某,因性格孤僻,学习成绩较差,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和孤立。
一天放学后,李某与同班同学王某发生口角,王某叫来一群同学对李某进行围殴,导致李某头部受伤,脸上留下疤痕。
2. 学校处理学校领导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调查。
经调查,确认王某及其同伙的行为构成校园欺凌。
学校对王某及其同伙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王某记过处分,并对其他参与欺凌的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
3. 德育警示教育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德育警示教育活动。
(1)召开主题班会。
各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举办讲座。
邀请心理专家为全校师生举办一场关于校园欺凌的讲座,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开展征文活动。
组织学生撰写关于校园欺凌的征文,让学生从自身出发,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道德素质。
(4)观看警示教育片。
组织学生观看校园欺凌警示教育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案例反思1.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此次事件,学校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学校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共同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3. 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德育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精选18篇)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精选18篇)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篇1“晓之以礼、动之以情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某。
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
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
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
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此,我会心地笑了。
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
我真替你高兴。
德育道德法律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道德和法律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我国,德育、道德和法律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
为了提高德育、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探讨如何将德育、道德和法律教育融入教学过程。
二、案例介绍某中学初二年级,班主任发现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
2. 学生之间相互尊重意识淡薄,存在欺凌、辱骂等不良行为。
3. 部分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法律意识淡薄。
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决定开展德育、道德和法律教育主题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
三、案例实施1. 开展诚信教育(1)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诚信教育宣传片,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诚信承诺书:让学生签署诚信承诺书,自觉遵守诚信原则。
(3)诚信事迹分享:邀请诚信事迹典型来校分享,让学生感受诚信的力量。
2. 开展道德教育(1)道德讲堂:邀请道德模范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道德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敬老爱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道德评价机制: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
3. 开展法律教育(1)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来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
(2)法律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提高法律意识。
(3)模拟法庭:组织学生模拟法庭,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程序,增强法治观念。
四、案例效果通过开展德育、道德和法律教育主题活动,取得了以下效果:1. 学生的诚信意识明显提高,考试作弊现象减少。
2. 学生之间相互尊重,欺凌、辱骂等不良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3. 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法治观念逐渐树立。
五、案例总结1. 德育、道德和法律教育应有机结合,形成合力。
德育教育案例四篇 (2)
中学生叛逆期德育教育案例【摘要】家长应该避免错误的教育方式:(1)打骂、体罚。
这种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愈发倔强、暴躁,甚至走向极端。
(2)哄骗、利诱。
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目的性,不利于孩子健康价值观的养成。
(3)讽刺、挖苦。
这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对家长的教育产生反感。
(4)溺爱、迁就。
这会使孩子变得娇生惯养、更加为所欲为。
【关键词】逆反心理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刚上初中的孩子,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
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在变。
这个时候,老师常常会发现个别学生难管教;许多家长也会抱怨孩子越来越任性。
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目前,逆反心理是中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很有可能出现青少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更严重者可能出现犯罪心理。
我从教十几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方面做出过许多研究与尝试。
如何应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如何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家长、学校、教师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下面我以具体案例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处理办法:案例展示:男生王某,他上课睡觉,无精打采,经常打仗,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逃课旷课。
对父母态度恶劣,叛逆心理强。
处处与长辈及老师作对。
教育措施:一、及时了解原因: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作为该学生的老师,我们决定首先找出导致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老师从他的父母、朋友那里进行深入了解。
在与他父母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由于父亲的脾气比较暴躁,其与父亲的关系极差。
同时,也向家长反映出,该生在班上也提及到父亲的不是,而且极大反感。
其父亲听后感触很深。
我们婉转提出了本次主要目的,希望家长能树立榜样,用心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
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青少年一代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以某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案例描述(一)案例背景某中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该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们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着对国家、民族认同感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德育新人”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二)活动方案1. 活动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德育新人2. 活动时间:一个月3.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4. 活动内容:(1)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了解我国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
(2)邀请优秀校友、退休老教师等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爱国故事。
(3)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开展爱国主义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
(三)活动实施1.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在活动期间,学校组织了部分学生参观了当地革命纪念馆和红色教育基地。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观看历史图片和实物,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邀请优秀校友、退休老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学校邀请了优秀校友和退休老教师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
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感人故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精选20篇)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精选20篇)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篇1忠旭是一名“特殊”孩子,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头痛、棘手。
忠旭的脾气很倔强:平时同伴间有了矛盾,老师如果不帮他,他有时会怒气冲冲、瞪眼与你对峙半天,一言不发,令你无法收局;有时会情绪激动,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一样,措到东西就扔就甩。
有一次让我震惊、担心了许久。
记得是在收拾玩具,准备解便洗手吃午点了,我看见他拿着玩具绕转圈地追着冬冬乱跑,我拉住他,好言相劝,边拿掉他手中的玩具准备放好。
谁知,忠旭却一反常态地拉着冬冬就是使劲地捶打,还一个劲地喊着:“要你抢我的玩具,我不吃午点了,我讨厌你们……”说完就往外冲,我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他。
一、教师与家长携手,达成共识。
原来,小旭父母工作忙,从小就是婆婆一人照料他。
小旭调皮,爱捣蛋,腿脚有点不方便的婆婆,总是会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非常的溺爱孩子。
平时,在家里,小旭不吃饭,婆婆总是到处追着他喂饭吃;婆婆从来不会骂孩子,即使有错也会迁就他的。
父母起早贪黑工作繁忙,回家后也难得与孩子相处,索*爱心倍加,常常放纵孩子,让为所欲为。
于是,小旭只要稍有不顺心就赌气不吃饭或者摔东西,甚至出手打人。
有一次,妈妈气不过打了孩子几下,他竟然与妈妈对打,爸爸不但不阻止,反而大笑起来,这就更加助长了小旭的嚣张、任*。
为了尽快改变小旭,我决定家访,利用家访的时间与家长沟通。
具体做法:1、家访时我带上一些自制的小玩具,利用玩具的魅力吸引小旭,让他能愉快的接纳我,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2、在与小旭的父母交谈时,我以诚恳的言语换取了家长的信任。
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婉转的提出问题,举例说服家长,让他们认识到小旭不良*格的严重*,劝说家长与我互相配合,携手共同教育孩子。
同时也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连成一线,唱一个调,不让孩子有空隙可钻。
3、在说服家长,得到他们的认同以后,我为他们推荐了几本早已准备好的幼儿教育杂志,特别是《幼教博览》的“家教职坛”栏目,使他们知道教育孩子必须家园同步,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行为。
优秀德育教育案例(通用20篇)
优秀德育教育案例(通用20篇)优秀德育教育案例篇1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每个班级都有优秀生和学困生,教师喜欢优秀生,这很正常,但对学困生更应多给点偏爱。
因为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他们总处于“第三世界”,什么好事都不会落到他们头上,我们偏爱他们一点,也不过是对他们应该得到的爱的一点补偿。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
教师的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我校李水平同学,在众人眼里他不尊重师长、不团结同学、上课逗闹,让很多老师头疼,可以说是个不受老师欢迎的学生。
可是在我的语文课上,他的表现比较不同:课前他积极收集各种资料,经过自己的整理,上课时再流利的介绍给大家,每次同学们都听的认真,他也讲的很有兴致。
有些同事问我:“你用了什么方法?”其实原因很简单:虽然在我的课上,他也逗闹,但我发现他口才好,而且爱读书,知识很丰富。
所以我对他说:“老师给你创造一个机会,让大家重新认识你、评价你,好吗?”听到这儿,他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是讲到《草船借箭》一课时,我选了一个适当的时机,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有一位同学,自愿当大家的讲解员,为我们来介绍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
”这时,他走到教室前侃侃而谈,《三国演义》一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祧园结义,止于东吴灭亡……《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内容改写的。
诸葛亮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歌颂的……讲得精彩极了,全班同学都听呆了,同时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我也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从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这个孩子也找到了自信。
不容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供谈及,问题是能够谈起,怎样谈起,何时谈起。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
教师优秀德育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案例中,我将讲述一位优秀教师如何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案例主体1. 案例人物:李老师,一位富有经验的中学语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2. 学生:小明,一个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缺乏自信,道德观念模糊。
三、案例经过1. 发现问题在新的学期开始时,李老师注意到小明在课堂上表现得很不积极,经常低头沉默,与同学交流很少。
在课后,李老师与小明进行了谈话,了解到小明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忽视,导致他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此外,小明在道德观念上存在模糊的认识,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2. 制定德育教育计划针对小明的情况,李老师制定了以下德育教育计划:(1)加强师生交流,关心小明的日常生活,了解他的心理需求。
(2)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3. 德育教育实施(1)加强师生交流李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小明谈心,关心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困惑。
在谈话中,李老师发现小明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团。
同时,李老师还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帮助他建立自信。
(2)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学校开展了“感恩父母”“尊师重教”“诚实守信”等德育主题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小明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这些活动,小明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了诚信、感恩的重要性。
(3)邀请家长参与德育教育李老师主动与小明的家长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学校德育教育。
在家长会上,李老师与家长共同探讨了德育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
在家长的配合下,小明的道德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4. 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教育,小明在课堂上变得积极主动,与同学交流增多,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在道德观念上,小明更加明确,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关心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教育典型案例二
一、学生情况简单介绍
姓名:龚某
性别:男
年龄:八岁
一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拥有一定的主动性。
能完成作业。
2、性格倔强、固执。
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
遇事不冷静,特别受不了别人说它,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冤枉。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这位同学今年八岁了,家里人教育一向都是用打骂的方式,包括他爸爸对待他妈妈也是如此,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他的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在如此家庭背景里长大,种种情况都情有可原,还是得用爱心去融化,用理智去浇灌。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
就产生了自卑心理。
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 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2. 他犯错误,他不能冷静,教师应该绝对地冷静。
每次对于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
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让它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3.以强项来淡化弱项,早就发现,他对于劳动还是能实实在在地干好,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
4、他对于受一些小冤枉最不能忍受,不能小事化无,这一点也需要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以给他讲一些宽容的小故事,读读关于宽容的名言,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结合他本人的事例来感受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的美好感觉。
讲讲生气对于身体,心理的伤害。
5、让它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爱,感受到集体成员就像家人一样,有些小摩擦很正常,但是不能让小摩擦影响了感情。
六、教育效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经过一学期的了解及教育,这位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现在他对老师信任了,他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