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指南-电网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答记者问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答记者问](https://img.taocdn.com/s3/m/b38990f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6.png)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2.12.28•【分类】问答正文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答记者问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指南》),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2023年度及以后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
针对碳排放数据核算中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问:请简要介绍《核算报告指南》的修订过程。
答:为进一步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增强制度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我们针对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监督帮扶、各地碳排放核查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了专项研究,先后召开十余次专家研讨会,广泛听取行业协会、央企电力集团、民营发电企业、相关行业自备电厂及有关核查机构、检测机构、咨询机构和研究机构等单位意见,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此后,我们书面征求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委,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有关央企电力集团,行业协会及部直属单位意见,并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我们对反馈的意见建议逐一研究,统筹考虑,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本次印发的《核算报告指南》。
问:本次修订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答:本次修订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企业普遍反映的核算方法复杂、部分参数的数据来源多样等问题。
二是技术指南超范围提出管理要求的问题。
三是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反映的核算技术链条过长、部分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核算口径和数据获取方式有待规范等问题。
四是部分企业碳排放关键参数管理不到位、信息化存证不及时、存证材料不齐全不完整,难以支撑数据溯源和自证的问题。
五是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反馈非常规燃煤机组数量多、排放量小、管理水平不高,造成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引试行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db61119c941ea76e58fa04f9.png)
附件2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
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不核算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使用六氟化硫的设备的修理和退役过程以及输配电损失引起的排放。
适用范围为从事电力输配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两部分。
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7a6f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9.png)
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和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共同呼吁,中国电力行业作为能源消耗最大、温室气体排放最为集中的行业之一,需要积极应对减排需求。
为了实现准确、公正、有效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国电力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核算方法和指标。
本文将介绍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主要方法。
二、核算范围和边界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电发电、风电发电、光伏发电等主要能源的利用和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的边界主要包括电力发电过程中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个部分。
三、核算方法1.直接排放核算方法直接排放是指电力发电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燃烧排放和生产过程中的泄漏排放。
电力行业使用“煤炭当量法”对不同能源的排放进行换算,将各种能源的排放量折算成标准煤当量。
然后根据实际使用的煤炭或燃气量,计算得出相应的排放量。
2.间接排放核算方法间接排放是指电力发电过程中其他因素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煤炭和燃气开采、制备、运输过程中的排放以及电力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排放等。
电力行业采用“过程分析法”对间接排放进行核算,通过追踪和估算各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出电力发电过程中的间接排放量。
3.排放因子和排放测算排放因子是指单位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电力行业根据煤炭、燃气和各种新能源的发电过程进行了排放因子的测算,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通过对用电量和相应能源的标准煤当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电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4.数据采集和核算工具为了进行准确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国电力行业建立了完善的数据采集和核算工具。
各个发电企业会定期上报能源消耗和排放数据,并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整理和计算。
这样可以实现对全行业的排放情况进行精确核算和统计分析。
四、应用与影响中国电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在减排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
![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908c3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b.png)
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是为了指导不同行业对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以便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本指南将从六个主要行业入手,分别为能源、交通、制造业、建筑、农林业和废弃物处理。
以下将详细介绍各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
能源行业:1.电力行业:包括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
核算指南应包括不同电源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和电力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估算方法。
2.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的采集、储存、加工和分销。
核算指南应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
3.煤炭行业:主要包括煤矿、煤炭加工和燃煤发电等。
核算指南应包括煤炭的采集、储存、加工和燃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交通行业:1.道路交通:核算指南应包括不同类型车辆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交通量统计方法和运输距离的计算方法。
2.航空和航运:核算指南应包括飞机和船舶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运输量统计方法和航程的计算方法。
3.铁路:核算指南应包括火车的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和运输量的计算方法。
制造业:1.基础材料制造:包括钢铁、水泥和玻璃等。
核算指南应包括基础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和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
2.化学工业:涉及到化学品的生产和加工。
核算指南应包括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和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建筑行业:1.新建建筑:核算指南应包括新建建筑的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和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构造材料的使用计算方法。
2.已有建筑:核算指南应包括已有建筑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方法和能源消耗统计方法。
农林业:1.农田管理:核算指南应包括农田施肥过程中的氮肥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2.森林管理:核算指南应包括森林的植被生长情况和森林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废弃物处理:1.垃圾填埋:核算指南应包括垃圾填埋过程中温室气体的产生量和排放计算方法。
2.垃圾焚烧:核算指南应包括垃圾焚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计算方法。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3a4c2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f.png)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发电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可以参考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一般性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
1. 确定排放范围:确定发电企业需要核算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2. 收集数据:收集与发电活动相关的数据,如燃料消耗量、电力产量、碳捕捉和封存情况等。
3. 温室气体计量:按照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等。
4. 排放因子确定:根据不同能源类型和排放来源,确定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这些因子可以参考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以及国际组织和标准的发布的相关数据。
5. 排放计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排放因子,计算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可以使用专业的软件或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6. 报告编制:按照相关规定和指南,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排放范围、排放计算方法、数据来源、计算结果等。
7. 审核与验证:报告完成后,可以进行第三方的审核和验证,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家政策和标准的不断更新,建议及时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和指南,以确保核算方法与报告符合最新要求。
此外,发电企业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核算和报告编制,以确保符合规定和标准。
电缆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电缆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af273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b.png)
电缆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导言电缆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一直扮演着连接世界的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电缆行业企业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成为了必须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就电缆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电缆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1. 温室气体排放种类与排放源分析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等。
在电缆行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排放源包括燃料燃烧、原材料生产过程、运输环节等。
2.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电缆行业企业可以采用排放因子法、产值法等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排放因子法是根据能源消耗量和能源排放因子来进行核算,而产值法则是通过企业生产的产值来进行核算。
3. 数据采集与报告电缆行业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每年对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核算并报告相关部门。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包括各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电缆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指南1.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容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包括企业的总体情况、温室气体种类和排放量、排放源分析、核算方法和数据采集过程等内容。
通过报告,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为后续的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2. 报告格式和要求电缆行业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行业内部的标准和规范。
报告格式应清晰明了,而且要求报告中的数据真实可靠、符合事实。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电缆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制定,对于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核算方法的建立和报告指南的制定,可以更加清晰地观测企业的排放情况,为企业的减排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这也为电缆行业企业树立了环保意识,推动了绿色生产的发展。
总结电缆行业企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指南 天然气生产企业-2024标准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指南 天然气生产企业-2024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b32b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9.png)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排放报告工作程序 (3)5排放报告编制 (4)附录1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1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指南天然气生产企业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的基本流程、报告内容、数据质量管理、表单格式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天然气生产企业(包含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温室气体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本指南中温室气体指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
3.2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在特定时段内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
3.3报告主体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3.4排放源1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独立设备或过程,如燃料燃烧、火炬燃烧、工艺放空、甲烷逃逸等。
3.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计算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的活动,简称核算。
3.6天然气生产企业指在陆地或海洋,对液态或气态天然气的开采过程,包括勘探、钻井、集输、分离处理、存储、运输等活动。
3.7活动水平数据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例如各种燃料的消耗量、原料的消耗量、产品产量、外购电力量、外购蒸汽量等。
3.8排放因子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
【免费分享】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系列解析书籍
![【免费分享】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系列解析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314006f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7.png)
【免费分享】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系列解析书籍24个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系列解析书籍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编写并公布了3批共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具体如下表所示24个行业指南涉及的温室气体种类:24个行业指南全部都核算二氧化碳(CO2)的排放,6个行业的指南核算甲烷(CH4)的排放,4个行业的指南核算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的排放,3个行业的指南核算氢氟碳化物(HFCs)的排放,2个行业的指南核算氧化亚氮(N2O)排放,只有1个行业的指南核算三氟化氮(NF3)排放。
24个行业指南涉及的排放源:24个行业指南要求核算的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特殊排放、扣除排放(主要是指CO2和CH4回收利用、固碳产品等)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四类。
不同行业的指南涉及到的排放源各不相同。
文件名称发改办气候〔2015〕1722号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矿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氟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4〕2920号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3〕2526号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民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格式指南(试行)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陶瓷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系列解析(书籍)1 碳排放核查程序、要求与查查报告范例2、《中国民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3、《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4、《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5、《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6、《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7、《中国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8、《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9、《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10、《中国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11、《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12、《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
温室气体排放指南-国家MRV问答平台百问百答(共性问题-截至20161118)
![温室气体排放指南-国家MRV问答平台百问百答(共性问题-截至20161118)](https://img.taocdn.com/s3/m/218f5f5ccf84b9d528ea7aaa.png)
国家MRV问答平台百问百答共性问题(2016年版)2016.11.18编制说明碳盘查覆盖行业广、专业性强,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践,在应用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因此执行时需要技术支撑;由于各地对碳盘查相关技术标准的解读和执行标准不一,因此对于碳盘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亟需官方及时解答。
为方便地方主管部门、重点排放单位、第三方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咨询关于企业历史碳排放的核算、报告与核查(MRV)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提供了国家MRV技术交流平台(http://124.205.45.90:8080/mrv/)和问答热线电话(4001-676-772、4001-676-762)两种方式来解答相关问题。
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发布了《关于成立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专家咨询组的函》,组建了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MRV)专家组(专家名单详见附件)。
通过国家MRV 技术交流平台收集全国各地在各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送及核查等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专家组对相关问题进行统一解答并对外公布,最终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以确保国家碳排放数据报送质量,同时为今后国家相关制度改进完善做准备。
国家MRV技术交流平台组成及管理流程如下:MRV技术交流平台管理员定期对技术交流平台上经专家解答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更新至《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百问百答》中,请大家及时关注平台最新动态。
附件:关于成立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专家咨询组的函目录1核算相关问题 (1)1.1指南相关问题 (1)1.1.1核算边界 (1)1.1.2核算方法 (1)1.1.3数据选取 (3)1.1.4质量保证 (3)1.1.5其他核算问题 (3)1.2补充数据表相关问题 (3)1.2.1核算边界 (3)1.2.2核算方法 (3)1.2.3数据选取 (4)1.2.4质量保证 (4)1.2.5其他核算问题 (4)2报告相关问题 (5)2.1.1报告主体范围 (5)2.1.2报告工作流程 (6)2.1.3报送系统 (6)2.1.4补充数据表相关问题 (6)2.1.5其他报告问题 (7)3核查相关问题 (9)3.1核查机构及人员资质要求 (9)3.1.1核查机构相关条件 (9)3.1.2第三方机构核查员相关条件 (9)3.1.3其他相关问题 (9)3.2核查指南相关问题 (9)3.2.1核查程序 (9)3.2.2核查要求 (9)3.2.3其他核查问题 (10)1核算相关问题1.1指南相关问题1.1.1核算边界1.1.2核算方法(1)木质燃料(木渣、木屑)以及其他生物质燃烧所产生的排放是否计入总排放?除航空生物质燃油外,生物质来源的排放不计入排放总量中。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与电网的应对策略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与电网的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5e8411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6.png)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与电网的应对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电力行业作为一个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如何控制碳排放并制定适当的应对策略,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与电网的应对策略。
一、电力行业碳排放的问题电力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主要排放物包括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等。
这些排放物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电力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燃煤发电和天然气发电,这两种发电方式在燃料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
二、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策略1.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减少电力行业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公众和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 提高能源效率:改善电力设备效率、加强电力系统的能源管理和监控能有效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
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以及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3. 推进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应用: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CS)可以将电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并储存起来,防止其进入大气中。
国家应加大对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研究投入,推动其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
三、电网的应对策略1. 加强电网规划与建设:建立健全的电网规划体系,根据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需求,合理布局电网。
重点发展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提高电网送电能力和稳定性,为清洁能源的接入提供保障。
2. 智能电网的推广应用:智能电网是电力行业实现碳排放控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管理,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对传统燃煤发电的需求。
3. 多能互补与储能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不同能源之间的互补性,构建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将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有机结合。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1-V01)》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1-V01)》](https://img.taocdn.com/s3/m/6b24b6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0.png)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1—V01)1 引言并网光热发电项目兼具绿色发电、储能和调峰电源等多重功能,能够安全、高效、长时储存能量并且稳定供能,可为电力系统提供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有效手段,对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并网光热发电项目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以替代化石能源发电,避免了项目所在区域电网的其他并网发电厂(包括可能的新建发电厂)发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本方法学属于能源产业领域方法学。
符合条件的并网光热发电项目可按照本文件要求,设计和审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以及核算和核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减排量。
2 适用条件本文件适用于独立的并网光热发电项目,或者“光热+”一体化项目中的并网光热发电部分,且并网光热发电部分的上网电量应可单独计量。
项目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行业发展政策。
3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1446 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JJG 596 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 640 差压式流量计检定规程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1664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规程4 术语和定义GB/T 26972和GB/T 3146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光热发电 solar thermal power指太阳能热发电。
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热功转换过程发电的系统。
一般包括集热器、储热器和发电等几部分。
[来源:GB/T 26972—2011,5.1]4.2“光热+”一体化项目 integrated project of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指光热与风电、光伏等多能源组合的多能互补发电项目,包括“光热+风电”、“光热+光伏”、“光热+风电+光伏”等组合形式。
核算指南:2023年外购电力碳排放因子解析
![核算指南:2023年外购电力碳排放因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f8a7a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c.png)
核算指南:2023年外购电力碳排放因子解析2024-03-31∙新电力排放因子2024年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铝冶炼行业(征求意见稿)”,根据“指南”第6条,铝冶炼行业外购电力排放核算时,电力排放因子采用0.5942 tCO2/MWh。
——“指南(征求意见稿)”已经说明,该排放因子并非“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而是“电网剩余组合排放因子”(解释详见后文)。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需要完整准确理解这一排放因子含义,不应盲目使用该因子核算2023年度企业外购电力排放——误用该因子,或导致企业2023年核算结果不准确。
2022年企业核算中,中国企业基本都使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根据2023年2月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发电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2022年度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为0.5703 tCO2/MWh。
后续年度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如有更新,将由我部在当年年底前另行发布。
”但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尚未更新2023年因子数值(如前文所述,0.5942 tCO2/MWh不是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不应盲目套用根据GHG Protocol范围2排放核算指南,一般企业(不含重点行业企业)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需要采用新电网排放因子:∙企业按照“基于市场的方式”计算外购电力排放(解释详见后文);∙企业部分电力来自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力”、其余部分来自电网售电(或称兜底售电,即直接从电网购电) 满足上述条件企业,可以按照“基于市场的方法”,用新电网排放因子(0.5942 tCO2/MWh)核算2023年从电网购买的部分电量的碳排放。
同时,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获得的“非化石能源电力”排放因子按照0计算。
具体操作要点,完全可以参照“指南”中规定:∙市场化购买非化石能源电力按照零碳计算“本指南明确同一家企业内自产非化石能源电力通过专线直送给重点排放设施使用的电力;以及电力用户与非化石能源发电企业签署市场化交易合同,并通过电网配送给重点排放设施使用的非化石能源电力等两类电力,其间接排放按 0 计算。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6b2ca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1.png)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1.引言本指南旨在规范中国发电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与报告,以推动低碳发展,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
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2.1确定排放源发电企业应确定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直接排放源和间接排放源。
直接排放源主要包括燃煤、燃油等能源的燃烧过程,间接排放源主要包括购电和能源生产过程中的间接排放。
2.2选择计量指标根据排放源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计量指标来评估温室气体排放量。
通常使用的计量指标包括碳当量、二氧化碳当量和能源当量。
2.3数据收集与整理发电企业应收集与整理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数据,包括能源消耗量、生产产量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做好数据记录和存档。
2.4排放计算与核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所选择的计量指标,进行排放计算与核算。
通过使用排放因子、排放系数等方法,将能源消耗量转化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得出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2.5审核与验证经核算得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经过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核与验证,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指南3.1报告要求发电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向相关部门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以及相关的数据和计算方法。
3.2报告内容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详细数据,包括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碳当量排放量、能源消耗量等。
同时,应对排放量的年度和季度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与前两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3.3报告审核与公开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经过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公开。
公开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包括完整的数据、计算方法和审核结论,以便其他相关方监督和对比分析。
4.结论本指南对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进行了规范和说明,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低碳发展。
发电企业应按照本指南的要求,认真履行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的义务,并不断改进和提升核算及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以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https://img.taocdn.com/s3/m/b41fe1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1.png)
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基准线排放因子是指单位发电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是衡量中国电网发电业务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电网是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运营的国家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发电是中国电网的核心业务之一,电力企业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推动中国电网的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电网制定了基准线排放因子。
基准线排放因子是指单位发电量(一般以千瓦时为单位)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它是衡量发电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电网企业的环保成本和经济效益。
基准线排放因子的计算是基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的。
能源消耗强度是指从能源源头到终端用户使用时单位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常以克二氧化碳/千瓦时为单位。
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指单位能源源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常以克二氧化碳/克标煤为单位。
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计算基准线排放因子的重要参数。
中国电网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行业标准,将基准线排放因子纳入电网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
电网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基准线排放因子的管理办法,定期公布排放因子数据,并向国家能源管理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为了提高电网企业的发电效率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电网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电网企业应加强能源管理,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其次,电网企业应推广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电网企业还应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总之,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是衡量电网企业发电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重要指标。
电网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基准线排放因子的管理办法,加强能源管理,推广清洁能源发电技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电网的绿色低碳发展。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国发电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国发电企业](https://img.taocdn.com/s3/m/dd6b28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d.png)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涵盖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和报告的指导原则,为中国发电企业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帮助企业准确计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
以下是中国发电企业应遵循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的主要内容:1.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直接排放:包括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2)间接排放:包括电力购买的排放,即发电企业购买的电力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排放。
(3)其他间接排放:包括企业间的供应链和外包业务的排放,如运输和建筑等。
(4)排放源分类:将排放源分为直接排放源和间接排放源,分别核算和报告。
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步骤:(1)确定排放源:识别所有排放源,包括能源消耗、化学反应和其他活动排放源。
(2)确定排放系数:使用适当的排放系数来确定不同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
(3)计算排放量:将排放源与排放系数相乘,计算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4)间接排放核算:计算购买的电力带来的间接排放,根据购买的电力量和该电力的排放系数计算间接排放量。
(5)汇总和检查:对所有的排放源进行汇总,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6)审计和验证: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验证,确保报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报告指南:(1)报告要求:报告应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计算方法和假设条件的描述,以及改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说明。
(2)报告频率:推荐每年报告一次,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更频繁的报告周期。
(3)报告格式:报告应按照国际通用的格式进行编制,包括清晰的标题、目录、摘要和附录等。
(4)报告公开:报告应向相关政府机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公开,促进透明度和合作。
(5)报告的用途:报告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政府监管和公众评估等方面,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总结: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为中国发电企业提供了准确核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的指导,帮助企业了解自身排放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24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https://img.taocdn.com/s3/m/f518b2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9.png)
中国区域电网的基准线排放因子是指在特定地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该因子可以用来评估电力系统的环境性能,并为改进电网的低碳化水平提供参考。
以下是2024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征求意见稿。
一、背景介绍二、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定义和作用基准线排放因子是指在特定地区电网系统中单位发电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通过追踪和分析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变化情况,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水平,为制定低碳发展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征求意见稿的具体内容1.基准线排放因子统一计算方法为了确保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征求意见稿要求采用统一的计算方法。
主要考虑因素包括电厂类型、燃料种类、燃烧效率等。
2.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确定方式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两种确定基准线排放因子的方式,即基准发电技术和基准电力系统。
基准发电技术是指在区域内选择一种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发电技术作为基准,以该技术的排放因子作为基准线排放因子。
基准电力系统是指在区域内选择一些典型的电力系统作为基准,以这些系统的平均排放因子作为基准线排放因子。
3.征求意见稿的应用范围和周期征求意见稿规定,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应用范围包括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发电厂、输电线路及配电网。
基准线排放因子的计算周期为一年,每年公布一次由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公布的电力运营企业数据。
4.基准线排放因子的逐年改进征求意见稿要求,基准线排放因子应逐年改进,并根据技术进步和环境政策的要求动态调整。
改进过程中的重点包括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再生能源使用等。
四、征求意见稿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各级行政区域在制定具体的基准线排放因子实施办法时,应考虑当地的电力资源状况、环境容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五、征求意见稿的建议方式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将通过网上论坛、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征求广大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评价和优化。
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可以有效推动中国电力系统的低碳化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2023)《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一)
![(2023)《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一)](https://img.taocdn.com/s3/m/392a642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a.png)
(2023)《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一)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括了发电设施的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将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列入其中。
排放系数企业可以根据发电设施的机组类型和燃料种类,查找国家有关排放系数标准,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
排放计算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标准排放计算方法计算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报告报告要求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报告,具体要求包括排放清单、核算方法、排放系数、排放计算公式及数据源等。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每年进行一次报告。
报告流程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报告提交至环境保护部门和税务部门。
结语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企业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排放核算和报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同保护地球环境。
实施数据收集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集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包括机组类型、燃料种类、能源消耗量等。
排放核算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标准排放计算方法对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算。
填报清单企业应将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填报至企业排放清单中,定期更新数据。
缺陷整改企业应对排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优势环境保护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企业进行排放核算和报告,有助于加强环境保护。
企业通过排放核算和报告,能够深入了解自身排放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良好形象企业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清洁生产、绿色企业形象,增强公众对企业的认可和信任。
结论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是企业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中国区域及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2024年中国区域及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https://img.taocdn.com/s3/m/f0b51c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1.png)
二氧化碳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排放的一种重要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电力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电力行业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了解中国电网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情况,对于制定减排政策及改进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的电力行业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力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01年至2024年的十年间,中国电力供给总量翻了近一倍,从2400亿千瓦时增长到4800亿千瓦时。
同时,中国的电力行业也在不断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特别是风电、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的持续推广应用。
然而,由于中国电力行业在一些地区仍然以燃煤发电为主,使得排放量相对较高。
燃煤发电是一种高碳排放方式,不仅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较高,还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国电力行业必须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根据中国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格局,各省级和地市级电力网格的能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也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2024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们可以初步了解2024年中国区域及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情况。
从省级电网来看,根据燃料种类的不同,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存在明显差异。
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也是中国电力行业最主要的燃料。
因此,煤炭的消耗量与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在2024年,山西省的煤炭消耗量最大,约为3.7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也相应地较高,约为1142.5克/千瓦时。
而在新疆、内蒙古等具有丰富煤炭资源的省份也存在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与之相反,有些省份如云南、西藏等以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为主,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较低。
从地市级电网来看,由于城市能源结构和能源需求的差异,地级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也存在明显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排放因子及其来源 报告主体应报告所在区域电网的排放因子。 如果企业生产其他产品,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 放核算和报告指南的要求报告其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
7
附录一:报告格式模板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主体(盖章): 报告年度: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8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 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本报告主体核算了 年度温 室气体排放量,并填写了相关数据表格。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附件 2
中国电网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 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 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 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 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 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 2020 年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的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 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 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 关政策提供支撑。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专家 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 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 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 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 和六氟化硫(不核算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使用六氟化 硫的设备的修理和退役过程以及输配电损失引起的排放。适用范围 为从事电力输配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 位。
E = ESF6 + E网损 ………………………………… (1) 式中,
E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吨二氧化碳)
ESF6
—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中产生的六氟
化硫排放(吨二氧化碳)
E网损
—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吨二氧化
碳)
(一)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
电网企业中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的排放计算按
六、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报告主体应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质量保证和文件存 档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5
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 建立健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台账记录。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数据和文件保存和归档管理数据。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
七、报告内容和格式
报告主体应按照附件一的格式对以下内容进行报告: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包括企业名称、单位性质、报告年度、所 属行业、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和联系人信息。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报告主体应报告核算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分别报告使用 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量和输配电引起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 (三)活动水平及其来源 报告主体应报告每台使用六氟化硫修理及退役的设备的容量 和实际六氟化硫回收量,以及网内发电企业的上网电量、自外省输 入电量、向外省输出电量和售电量。 如果企业生产其他产品,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 放核算和报告指南的要求报告其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
式中, EL供电 — 供电量(兆瓦时) EL上网 — 电厂上网电量(兆瓦时) EL输入 — 自外省输入电量(兆瓦时) EL输出 — 向外省输出电量(兆瓦时)
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应根据目前的东北、华北、华东、 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近年份公布的相 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进行计算。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目录
一、适用范围 ............................................... 1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 1 三、术语和定义 ............................................. 1 四、核算边界 ............................................... 2 五、核算方法 ............................................... 3
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范围包括:使用六氟化硫设备 的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六氟化硫排放,以及输配电损失所对应的
2
电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五、核算方法
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指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 程产生中的六氟化硫的排放和输配电损失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 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具体计算按公式(1)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温室气体排放
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
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本报告真实、可靠,如报告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本企业 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签字): 年月日
附表 1 报告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 附表 2 报告主体活动水平数据 附表 3 报告主体排放因子
9
附表 1 报告主体
(3)活动水平数据
指电力传输过程中电力的消耗量,以及六氟化硫设备的修理与 退役过程中设备的容量和实际六氟化硫回收量。
(4)排放因子
量化每单位活动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系数。排放因子通常 基于抽样测量或统计分析获得,表示在给定操作条件下某一活动水 平的代表性排放率。
四、核算边界
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以直辖市或省电力公司作为 独立法人单位进行核算。如果报告主体除电力输配外还存在其他产 品生产活动且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则应参照相关行业企业的温室 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
本指南引用的文件主要包括: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2》 《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 下列文件在本指南编制过程中作为参考和借鉴: 《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 2004 年》 《欧盟针对 EU ETS 设施的温室气体监测和报告指南》
电网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由于输配电线路上的电量
损耗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该损耗由供电量和售电量计算得出,
以兆瓦时为单位。电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设备标准应遵循 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
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5095-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
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 生的排放(tCO2)
输配电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tCO2)
附表 2 报告主体活动水平数据
六氟化硫回收*
修理 设备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备容量 (千克)
输配电损失
实际回收量 (千克)
电厂上网电量(兆瓦时) 自外省输入电量(兆瓦时) 向外省输出电量(兆瓦时)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中 国境内从事电力输配的企业可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方法核算企业的 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如电网企业生产 其他产品且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则应按照相关行业企业的温室气 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 放以及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两部分。使用 六氟化硫的设备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泄漏,但是气体的泄漏率低且 监测难度大,因此暂不考虑这部分的排放。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复杂工作,本指南 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使用单位能及时予以反 馈,以便今后做出进一步的修改。
售电量(兆瓦时) 输配电量(兆瓦时)
退役设 备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备容量 (千克)
实际回收量 (千克)
*如企业在核算和报告期内的六氟化硫修理和退役设备超过 10 个,请自行添加。
10
输配电损失
附表 3
电力
报告主体排放因子
(一)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 ...........3 (二)输配电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 ...........................4 六、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 5 七、报告内容和格式 ......................................... 6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6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6 (三)活动水平及其来源 ...................................6 (四)排放因子及其来源 ...................................7 附录一:报告格式模板 ....................................... 8 附录二:相关参数缺省值 .................................... 12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 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 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 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 制完成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 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