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及个人认识
中医药对痤疮的治疗研究
中医药对痤疮的治疗研究痤疮(或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尤其在青春期发病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现代医学一直在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关注。
本文将讨论中医药在痤疮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一、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体质不良、湿热内蕴、气血不足等。
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主张通过调节体内的环境来达到治疗痤疮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祛湿燥湿、活血散瘀等。
二、中医药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1. 板蓝根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疗痤疮病程较短且痤疮较为严重的患者。
2. 黄连黄连以其抗菌、消炎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痤疮。
黄连可清热解毒,减轻痤疮引起的炎症反应。
3. 丹参丹参常用于中医药治疗痤疮中的青春期痤疮和油性痤疮。
丹参能活血散瘀,改善痤疮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4. 白芷白芷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作用,常常用于治疗痤疮中体质较虚、毛孔较大的患者。
三、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1. 中药复方的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聚焦于中药复方的应用。
通过合理搭配多种中草药,可以综合发挥各种成分的作用,促进痤疮的康复。
这些中药复方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环境,恢复人体的平衡,从而减轻痤疮的症状。
2. 针灸治疗的研究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疗法之一,也被应用于痤疮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循环,改善体质,减轻痤疮症状。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对痤疮的治疗效果是可行和有效的。
四、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优势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治疗痤疮强调“因人而异”,以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基础,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痤疮症状可能不同,中医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2. 降低患者负担中医药治疗痤疮通常使用天然的中草药和物理疗法,相对于现代药物治疗来说,副作用较少,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
3. 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强调整体平衡,将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结合使用,综合发挥各种疗法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痤疮的中医治疗研究现状
理 问题 , 重 影 响 了患 者 的 生活 质 量 和 身心 健 康 。 严 关 键 词 : 疮 中医 治 疗 心 理 问题 生 活质 量 身 心 痤
健 康
我 国 学者 也从 多个 角 度 对 痤 疮 的 流行 病 学 进 行 了研 究 和 探 讨 ,中 国痤 疮 治疗 指 南 》 出 目前 我 国痤 疮 发病 率 为 7 %一 《 指 O 8 %。王 德 进 等 调 查 了杭 州 地 区5 7 例 中学 生 , 现 痤 疮 男 7 92 发 生 患 病 率 为4 . , 生 为 3 . 56 女 % 8 %。 李 灿 东 等 对 闽南 地 区8 0 5 4 名 1 —2 岁 的 青少 年学 生 调 查后 发 现 青春 期 寻 常 痤 疮 患 病 率 5 0 为8 .% , 性 发 病 率 为9 . , 性发 病 率 为 8 . 69 男 0% 女 4 1 %。 9
祖 国 医 学 认 为 , 疮 的发 生 主 要 与 肺 经 血 热 、 胃湿 热 、 痤 肠 脾虚痰瘀 , 以及 肾 阴 不 足 、 火 有 余 等 相 关 。故 中 医 辨证 可 相 肝 应 地 分 为 肺 经 风 热 型 、 胃湿 热 型 、 虚 痰 瘀 型 等 , 疗 也 多 肠 脾 治 从肺 、 胃 、 、 、 等脏腑下手 , 用清泄肺 热 、 血凉血 、 肠 脾 肝 肾 采 活
二 、 疮 的 中 医 治疗 研 究 进 展 痤
1痤 疮 的 中 医 治 疗 概 况 .
痤 疮 的流 行 病 学 研 究 痤 疮 好 发 于 青少 年 , 年 来 , 着 我 国人 民生 活 水 平 的 提 近 随
一
、
高 , 活方式的改变 , 生 以及 受 工 作 学 习 压 力 大 、 绪 紧 张 焦 虑 、 情 饮 食 习惯 改 变等 内外 因 素 的影 响 。痤 疮 发 病 率 呈 逐 年 上 升 的 趋 势。 A de s皮 肤 病 学 》 n rw ( ( 指 出 :0 岁 青 少 年 中 几 乎 有 9 % 1余 0 发 生过 不 同严 重 程 度 的痤 疮 。 美 国不 完 全 统 计 , 据 痤疮 影 响着 10 万 人 的健 康 。仅 19 年 , 有 4 0 人 因 痤 疮 或 痤 疮 直 接 70 90 约 5万 相 关 的原 因就 诊 , 中 8 %为 1 — 2 的 青 年 人 ,%为 2 — 3 岁 其 5 2 4 8 5 4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以”中药”、”针灸”、”痤疮”等为关键词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结果发现,痤疮的发病多与肺、脾、肝等脏腑湿热、气血热毒有关,同时离不开情志、饮食等因素的作用。
中医中药通过辩证论治,在治疗痤疮方面疗效明显。
标签:中医药;痤疮;综述痤疮作为青春期最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
临床可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不同表现,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1],中医也称为”肺风粉刺”或”酒刺”[2]。
经临床检验及科学研究表明,中医药疗法对于痤疮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
1 病因病机《外科正宗》卷四指出,”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
”中医认为痤疮的产生多由”热”引起,包括肺热、脾热、血热、邪热等。
与此同时,还与过食辛辣肥甘之物、情志不舒、起居失常等有关。
于红红等[3]整理蔡英奇教授辨治痤疮经验指出,痤疮主要是由肺经血热所致,其发病多与脾肝有关。
邪热壅于肌肤,热毒蕴聚,日久痰浊阻滞,气滞血瘀为痤疮发生发展的根本病机。
苗建章等[4]指出,素体阳热偏盛,痰瘀互结;饮食不节,肺胃积热;情志刺激,肝气化火;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弱,虚阳上浮均可发疹。
田晓翔等[5]则认为,后世医家多围绕”血热”解释肺风粉刺的病因病机,与八纲辨证、脏腑辩证理论及发病年龄等相矛盾,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2 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痤疮多需要分型辩证治疗,辩证分型标准包括脏腑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等。
苗建章等[6]认为肺经风热,卫阳郁之型痤疮宜用清泄肺热法,枇杷清肺饮加减治之,常配伍柴胡、郁金等,还可配伍泻白散;胃肠湿热、熏蒸于面型痤疮宜用清泻胃肠法,清胃散加减治之,常配伍二陈汤、竹茹等;热毒炽盛、损伤阳络型痤疮宜用清热解毒法,五味消毒饮随症加减,多配伍丹皮、赤芍等;下焦湿热、带脉失约型痤疮宜用除湿化瘀法,四妙丸合易黄汤加减。
女子多有月经不调,来潮前不适为气滞,多加柴胡、枳壳等;来潮后不适为血瘀,多加丹皮、赤芍等。
中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目录摘要 (I)一、绪论 (1)(一)选题依据 (1)(二)研究意义 (1)二、相关理论分析 (1)(一)痤疮的概述 (1)(二)痤疮中医病因病机的相关理论概述 (1)(三)常用治疗方法 (2)三、中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2)(一)《中华医方》 (2)1. 《中华医方(外科篇)》收录疮疡、粉刺、风刺医方常用中药 (2)2. 《中国药典》记载的药理药性 (3)(二)临床应用方剂 (3)1.《中华医方(外科篇)》收录医方 (3)2. 辩证论治常用方法 (4)(三)临床研究文献 (4)1. 2012年以来中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文献 (4)2. 分析相同方剂、组成 (5)四、实验研究 (5)(一)丙酸杆菌的抑制 (5)(二)抗炎 (5)(三)其他机制 (5)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经过多年临床研究,痤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分泌的“亚健康状态”,全国有超过80%的人都曾经患有痤疮,一般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出现痤疮的可能性较大。
痤疮疾病问题一直被社会热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与其他疾病相比,痤疮属于慢性炎症皮肤病,能直接影响人的外观,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本文主要研究中医治疗痤疮的办法,通过对中药治疗痤疮的组合方剂的成分、药理药性的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对以往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目的是提高中药治疗痤疮在临床研究中理论依据的丰富度与实用价值,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药治疗;痤疮;因素;研究进展一、绪论(一)选题依据近些年,临床对于痤疮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包括痤疮的形成原因、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针对不同患病人群,各类治疗方案的治疗结果并不相同[1]。
但从致病因看,痤疮的产生主要源于患者自身内分泌失调及激素分泌功能障碍等,中医在调理、应对人体综合型疾病方面有显著效果,故本文选择从中药治疗痤疮角度对相关课题进行延展分析、对比研究。
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44期投稿邮箱:sjzxyx88@23·综述·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付璇1,万娟2,黄蜀2(通讯作者)(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0 引言痤疮,中医常称之为“肺风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为70%-80%[1]。
其皮损表现主要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愈后易形成色素沉着、瘢痕等,因其为损容性疾病,易导致患者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使患者生活质量低下[2]。
中医治疗痤疮有着独特的优势,复发率低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常用,现总结如下。
1 现代医家的认识潘立文[3]等认为除常见的阳热亢盛、肺经风热外,还有因血虚、肝郁血逆、血瘀等致病者,治法当以补血、调血、活血化瘀为主。
方玉甫教授[4]认为情志不畅或饮食劳倦易伤及脾胃;或因过用寒凉之物,克伐脾胃之气;或嗜食寒凉、辛辣等刺激之物,伤及脾胃阳气,阳虚则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积或者下注于肾,扰动肾阳,湿热循阳明经上熏于面。
徐新凤[5]则认为寒湿困脾,久则脾虚,土弱则不能达木,则木气郁滞。
肝木上郁不降,肺金不能敛降,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上蒸于面部而发痤疮。
2 治疗2.1 中药2.1.1 中药内服:金玉[6]给予对照组米诺环素联合过氧化苯甲酰软膏外抹,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06%,明显高于对照组7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肖佳[7]等给予对照组维A 酸乳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肺消痤汤治疗。
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2.54%,对照组76.12%(P<0.05)。
王根会[8]等使用滋阴清肺汤治疗Ⅱ级痤疮患者16例,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0%;治疗后T 、DHT 水平均降低(P<0.01)。
田黎明[9]分别给予治疗组和对照组潜阳封髓丹、盐酸多西环素片口服。
中医草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中医草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痤疮,也被称为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发生在青春期,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和背部的粉刺、丘疹和囊肿。
中医草药作为传统的痤疮治疗方式,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中医草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痤疮的中医理论解析在中医理论中,痤疮被归类为“疮疡”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外感邪气、内伤情志、脾胃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根据中医理论,痤疮的治疗应该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即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草药。
二、中医草药治疗痤疮的常用方剂1. 黄连清热汤黄连清热汤是治疗痤疮的经典方剂之一,其组成草药包括黄连、黄芩、黄柏等。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燥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痤疮症状明显且伴有炎症的患者。
2. 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是一种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方剂,常用于治疗痤疮由情志不畅引起的症状。
该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薏苡仁、附子、黄柏等草药,具有调节肝气、清热排毒的作用。
3.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是一种疏肝理气、化瘀止痛的方剂,适用于痤疮由肝郁气滞、血瘀引起的情况。
该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柴胡、当归、川芎等草药,能够舒缓肝脏气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痤疮症状。
三、1. 单味草药的研究近年来,一些研究对单味草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丹参、鱼腥草、蒲公英等草药在治疗痤疮方面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这些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痤疮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2. 草药复方的研究除了对单味草药的研究,一些研究还探索了不同草药的复方治疗痤疮的效果。
例如,一项研究通过将黄连清热汤与薏苡附子散相结合,发现这种复方治疗痤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方剂的治疗。
3. 中药外用的研究除了内服中药,中药在外用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许多研究发现,将一些中药制剂制作成外用面膜、洗面奶等产品,可以显著改善痤疮患者的皮肤状况。
这些中药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痤疮病原菌的生长、清除油脂和炎症等途径发挥作用。
中医药治疗痤疮研究进展
痤 疮 属 中医学 “ 粉刺 ” “ 风 粉 刺 ” “ 、肺 、 面粉 渣 ” 范
( 热风热 蕴蒸 ) 中期 ( 热痰浊 瘀 阻 ) 晚 期 ( 凝 瘀 湿 、 湿 、 痰 血) 三个 阶段 。吴 快英 H 认 为 由于 素体 阳 热偏 盛 , 营 血偏 热 , 热外 壅 , 血郁滞 , 阻肌 肤而 发本病 , 因 血 气 蕴 或 过食 辛辣 肥甘 , 胃积热 , 经 上熏 , 随热行 , 壅于 脾 循 血 上 胸 面而致 。病 多属 实 证 , 证 。 因此 治疗 痤 疮 当 以清 热 肺 泻热解 毒 、 凉血散 结 消 痤 为 主 。扈 晓成 u 则 将 其 分
五脏六 腑 、 四肢百骸 不得 濡 养 , 肤 毛 发不 得 润 泽 , 肌 由
2 中 医 分 型 论 治
康 和生 活质量 造成 较 大 影 响 。近 年 来 , 由于 环境 污 染
“ 十一 五” 国家级 规 划教 材 ( 新世 纪第 二 版全 国高
加重 、 食 习惯改 变 、 神 压力 增 大 等 因 素 , 饮 精 导致 痤 疮 的发 病 率呈逐 年 上 升 的趋 势 。其 中 , 寻常 性 痤疮 最 常 见 , 发生 于脸 部 、 胸 、 好 前 背部 等皮 脂腺 分 布较 多 的部 位 。 因生丘疹 如 刺 , 挤 出 白色 碎米样 粉 汁 , 可 初起 为针
・
6 6・ 0
光 明 中医 2 1 0 2年 3月 第 2 7卷 第 3期
CG M M rh2 1 . 0 2 . J MC ac 0 2 V 1 7 3
中医药 治 疗痤 疮 研 究 进 展
许 鸿佳 邱 锋
摘要: 通过病因病机、 理法方药等方面, 综述今年来痤疮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状况。中医药对痤疮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 尤其 是将“ 辨病” -辨体质” 与” “ t 相结合, 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并提出一些展望。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周 蜜1,王玮蓁2(11湖北中医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61;21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武汉 430022)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中图分类号:R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08)06-0063-02 中医学将痤疮谓之痤,《内经》早有“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劳汗当风寒薄为渣,郁乃痤”的记载。
据有关文献[1]报道: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40%,而在青春发育期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
笔者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综述如下。
1 内服中药治疗111 辨证分型11111 肺经风热型:陆氏[2]认为,此证见皮疹以粉刺、炎性丘疹为主,丘疹色红,或有痒痛。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清肺散风,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11112 肺胃湿热型:眭氏[3]认为,油脂分泌较多,以炎性丘疹、脓疱疹为主。
治宜宣肺清热、通腑化湿,方用芩连平胃散加减。
11113 热毒血瘀型:痤疮经久不愈。
孙氏[4]以活血清肺法治疗此型痤疮。
11114 冲任不调型:陈氏等[5]认为,患者皮疹每于月经前加重。
治以调摄冲任、活血祛瘀。
方选二至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11115 痰瘀毒滞型:韩氏[6]认为,患者面颊、下颌及额部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消,逐渐形成黄豆至蚕豆大小的囊肿或结节。
药用法半夏10g,石菖蒲15g,山慈菇15g,海藻15g,浙贝母10g,炮山甲10g(先煎),红花8g,当归10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2g。
此外,徐氏等[7]认为,部分病人辨证属肝经郁热型,多见于脓疱性痤疮或月经前痤疮,并兼见心烦易怒、乳房胀满,治以疏肝解毒之法,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还有人从肾论治,杨氏[8]以六味地黄丸加味治之。
112 专方专药薛氏[9]用清解消痤汤辨证加减治疗80例。
方药:土茯苓、野菊花、虎杖、桑白皮、黄连、黄芩、赤芍、丹皮、生甘草、白花蛇舌草。
临床总有效率为90%。
痤疮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人体会
1 基 本 用 方 : 翘 散 。金 银 花 解 一 切 疮 疡疔 疮 肿 . 银
3 《 胃论 ・灭 地 阴 阳生 杀 之理 在 升 降 沉 浮 之 间 .脾 论 》 “ 胃为水 谷之海 , 日: 盖 饮食 人 胃, 而精气 先输 于脾 归 于肺 , 行春 夏之令 , 上 以滋 周身 , 清 气 为 天 者也 ; 已 乃 升 而 下输 膀胱 , 行秋 冬 之 令 , 传化 糟 粕 , 味而 出 , 浊 为 转 乃 阴为地 者也 。若 夫顺 四时之气 , 起居 有时 , 以避 寒暑 , 饮 食 有节 , 不暴 喜暴 怒 , 及 以颐 神 志 , 欲 四 时均 平 , 无 常 而
薪多火 高 , 釜无 焰高 火 旺 , 就谈 不 上 有 热 气 可 腾 。皮 也 肤病种 类繁 多 , 从发 病机 制而 言 , 外乎 四种 情况 : 但 不 一 是六 淫外 邪 , 是劳倦 所 伤 , 是饮食 失 常 , 二 三 四是情 志不 遂 。四者 皆与脾 胃有关 。《 医权 初 编 》 :上 知脾 胃实 , 云 “ 诸 病 皆实 , 胃虚 , 病 皆虚 , 医家之 大关 也 。简 单形 脾 诸 此 ” 象 一点 说 , 于皮 肤上 的炎性 丘疹 、 头等热 性皮 疹 , 发 脓 乃 是 肠 胃湿热 向上 熏蒸 于 皮肤 形成 的 。没 有 肠 胃之 火 就 形不成 发 于肤表 的热性 皮疹 , 也是 痤疮 发病 的 主要 病 这
般 多见 迂 曲扩张 。
2 王旭 高在《 . 外科 证治 秘要 》 到 :诸 疮痛 痒 , 提 “ 皆属
心火 , 故外 疡 多 火 证 , 每 每 兼 风 兼 湿 , 真 正 阴 寒 之 然 若
证 , 中仅 二 三耳 。外疡 以寒 、 、 、 四字 为提 纲 , 百 热 虚 实 治 法 以温 、 、 、 四字 为 要 。湿有 阴 阳之 别 , 清 攻 补 阳湿 近 于 热, 阴湿 近于 寒 , 有湿 热证 、 故 寒湿 证 。酷 暑 炎蒸 , 痈疽 、
中药对痤疮的治疗方案研究
中药对痤疮的治疗方案研究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和背部出现红肿、丘疹、脓疱等症状。
虽然痤疮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它会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传统的中药在痤疮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药对痤疮的治疗方案研究。
首先,中药治疗痤疮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体内湿热、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痤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中药治疗痤疮的方案通常包括内服和外用两个方面。
内服中药是治疗痤疮的核心。
根据患者的辨证施治,中医师会开出不同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体内湿热较重的患者,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连翘等。
对于气滞血瘀较重的患者,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当归、川芎等。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力等途径来治疗痤疮。
例如,白芍、黄柏等中药可以调节雌激素水平,从而改善激素性痤疮。
外用中药在痤疮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外用中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痤疮的发展。
常用的外用中药包括皮炎平、芦荟胶等。
此外,中药面膜也是一种常见的外用中药形式,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可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痤疮的愈合。
除了内服和外用中药,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
中医认为饮食与痤疮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痤疮时需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油腻食物等。
中医还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和糖类,保持饮食的均衡。
中药治疗痤疮的优势在于其疗效持久稳定,不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
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痤疮的副作用较小,不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明显的损害。
此外,中药治疗痤疮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痤疮的复发率。
然而,中药治疗痤疮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药的治疗过程较长,需要患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见到疗效。
其次,中药的疗效因人而异,同一方剂对不同患者的疗效可能不同。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0期西医认为痤疮与雄激素及皮脂成分变化、毛囊皮脂腺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寄生、炎症反应与免疫等因素有关[1]。
临床上常行抗炎与免疫治疗,或者用抗生素类、抗激素类、维A 酸类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具有副作用多、会产生耐药性、停药后易复发、患者依从性不高等问题。
近年来,部分患者长期应用的化学换肤治疗会出现灼烧、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影响疗效[2]。
而中医学上痤疮又被称为疱、酒鼓、粉刺、酒刺、面粉渣等,多发生在面部和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患者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等皮损症状。
中医药治疗皮肤病可降低因长期使用激素引发的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中医药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
中医药治疗痤疮独具特色,并且刺激性小、安全性、有效性高,本文就脏腑和三焦辨证[3]指导的中药内、外治法和中医其他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参考。
1治疗方法1.1中药内治法《内经》认为,痤疮发病多与风、寒、湿、热相关,故对其病因病机的阐述大多以内生湿聚、外邪郁表、血热郁滞立论[4]。
中药汤剂在治疗湿热蕴结证、肺经风热证、痰湿凝结证[5]等类型痤疮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临床疗效显著。
1.1.1湿热蕴结型痤疮。
脾虚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或嗜食肥甘油腻之品,使湿热内生,聚而成为痤疮[6]。
《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提出汗出聚湿,湿邪郁于肌表,毛孔和体表脉络阻塞,脂凝邪聚发为痤[7]。
湿热蕴结型痤疮可以用黄芩、龙胆草等清热解毒药物进行治疗。
清热除湿汤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证的基础用方[8],其中黄芩味苦、大寒,能够清热泻火、燥湿解毒;龙胆草性凉、苦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生地黄甘寒,有清热凉血、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0060基金项目:2019年度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o.2019ZA041)。
痤疮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情志失调:情志失调是导致痤疮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长期精神压 力过大、焦虑、抑郁等情志失调可导致气机不畅,气血瘀滞,进而引起痤疮。
(3)饮食不节:饮食不节也是引起痤疮的一个重要因素。过食辛辣、油腻、 甜食等食物可加重脾胃负担,导致痰浊内生,凝聚肌肤而形成痤疮。
2、外因
(1)外邪侵袭:外邪侵袭是引起痤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外邪包括 风、寒、暑、湿等。这些外邪侵袭肌肤,可引起局部气血瘀滞,形成痤疮。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中医和西医在其病因和治疗方法上有着不 同的观点和理论。本次演示将探讨糖尿病在中医角度的病因病机以及相应的治疗 方法。
一、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被认为是由“阴虚燥热”所致。具体来说,糖尿病的 发病与体质、饮食、情志、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中,体质是内因,饮食和 情志是外因。
4、情志调节:情志调节也是痤疮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焦虑、抑郁等情志失调可导致气机不畅,气血瘀滞而引起痤疮。因此,应保持良 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等情况的出现。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调节情志,减轻痤疮的症状。
三、总结
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针对这些病因病 机,中医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和情志调节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这些方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然而,中 医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此外, 预防措施也是非常关键的,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情绪波动等情况的出现。
1、体质因素:中医认为,人的体质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 患者多属于阴虚体质,这种体质的人易出现燥热症状,表现为口干口渴、消谷善 饥等。此外,阳虚体质的人也易出现脾肾阳虚的症状,表现为乏力、便溏、腰膝 酸软等。
中药在治疗痤疮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中药在治疗痤疮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一、研究背景及重要性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痘”,是许多人青春期不可避免的困扰。
它不只是一种皮肤问题,更是影响到个人自信和社会交往的一大障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改变,痤疮患者群体不断扩大,甚至成年人也深受其扰。
因此,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治疗痤疮方面逐渐显示出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中药在治疗痤疮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揭示中药治疗痤疮的内在机制和实际效果。
二、核心观点一:中药治疗痤疮的理论依据2.1 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主要与体内“热毒”和“湿热”有关。
具体来说,当人体阴阳失衡,特别是肺经风热、胃肠湿热、痰湿瘀滞等因素共同作用时,就会在皮肤上表现为痤疮。
根据这一理论,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祛湿化痰、调理气血等。
2.2 常用中药成分分析在中药治疗痤疮的过程中,常用的药物有黄连、黄芩、苦参、丹参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例如,黄连含有小檗碱,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丹参则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一些复方制剂如“痤疮丸”、“消痤汤”等,通过多种药物配伍,综合调理身体内部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效果。
三、核心观点二:中药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3.1 内服中药疗法内服中药是治疗痤疮的常见方法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一般来说,内服中药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通常为数周至数月),但其疗效较为持久,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例如,一项针对100名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85%,而安慰剂组的有效率仅为30%。
3.2 外用中药疗法除了内服,外用中药也是治疗痤疮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外用中药包括药膏、洗剂、面膜等。
这些外用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迅速缓解炎症、减少油脂分泌。
中医古方辨治痤疮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古方辨治痤疮临床研究进展中医古方辨治痤疮临床研究进展2010-09-26 09:18:00 责任编辑:海峡医界网主编来源:浏览次数:0孙洁浙江中医药大学2002级七年制杭州310053指导:余土根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影响容貌,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中医药在治疗痤疮中效果显着,相关治疗经验的报道也较多。
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及其加减方治疗痤疮的经验报道共137篇,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中医古方在痤疮辨治中的临床研究概况。
1 辨证分型1. 1 从热论治1. 1. 1 肺胃蕴热面居人体高位,与风性上行之性相关,又肺主皮毛,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因胃经起于颜面部而下行过胸,肺经起于中焦而上行过胸,且肺外合皮毛。
久食肥甘辛辣使肺胃积热循经上蒸,上熏于面而成痤疮[ 1 ] 。
如陈实功在《外科正宗》所述:“又有好饮者,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
”1. 1. 2 心经郁火心其华在面,心火不得发越,必循其经上燎其面。
故《内经》曰:“诸痛疮疡,皆属于心。
”而刘完素根据五运主病明确提出:“诸痛疮疡,皆属心火”。
心中郁火是导致面部痤疮的主要病机[ 2 ] 。
火热郁遏,致气血瘀滞,津停痰阻,也是痤疮形成并难痊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1. 1. 3 胃肠湿热因过食膏粱厚味,胃肠积热,阳明壅滞日久则生热,在下则为便秘,上蒸则发为痤疮。
当代医家裴永清先生亦将此病病机归结为“阳明主面”一句话[ 3 ] 。
1. 1. 4 肝经郁热此型多见于月经来潮前出现痤疮或加重者[ 4 ] 。
妇人以血为本,肝体阴而用阳。
月经前阴血下注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以致肝失血养,肝气易郁,郁久化热化火,上炎于面部而发为痤疮。
1. 1. 5 肺经血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述:“此证由于肺经血热而成。
中医对痤疮的辅助治疗
中医对痤疮的辅助治疗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别是在青春期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许多人都希望能找到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来改善这种皮肤问题。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痤疮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对痤疮的辅助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痤疮是由于体内湿热内盛、血瘀毒壅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湿热内盛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生活作息紊乱等引发的体内湿气过多所致。
血瘀毒壅则是由于体内血液循环不畅、毒素积累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痤疮时主要通过清热解毒、祛风解湿、活血化瘀等方法来进行辅助治疗。
二、中草药的应用在中医辅助治疗痤疮的过程中,中草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如黄连、连翘等,被广泛应用于痤疮的治疗中。
这些中草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帮助净化体内湿热,从而改善痤疮的症状。
此外,一些具有祛风解湿、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草药,如红花、当归等,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痤疮。
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辅助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针灸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湿热内盛的症状。
同时,针灸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毒素的排出,从而帮助改善血瘀毒壅的问题,减轻痤疮的发病和发展。
四、中医推拿疗法中医推拿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治疗痤疮的方法。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推拿可以增加皮肤的血液供应,促进毒素的代谢和排出。
同时,推拿还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改善痤疮的病情。
五、饮食调理中医辅助治疗痤疮还注重饮食的调理。
中医认为痤疮与体内湿热有关,因此,在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
此外,适当增加蔬果和粗粮的摄入,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湿气,并减少痤疮的发生。
六、中医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在接受中医辅助治疗痤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其次,应按照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并遵循合理的饮食调理。
痤疮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痤疮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摘要】综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从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痤疮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包括辨证论治、选方用药、内治与外治结合、饮食调摄,实验研究主要探讨了中草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皮脂分泌及性激素的影响。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临床;综述【中图分类号】R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58-02痤疮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青春期过后大都可自然痊愈。
痤疮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疮结节或囊肿。
常伴有皮脂溢出,分布对称。
初起为毛囊口黑色圆锥形丘疹,挤压可见黄白色半透明性蠕虫样脂栓排出。
周围可形成炎症性丘疹,其顶端可形成结节囊肿,消退后遗留瘢痕或瘢痕疙瘩。
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为青春期性激素分泌亢进,刺激皮脂腺分泌过旺,使皮脂腺毛囊口阻塞形成脂栓,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
此病与微量元素锌在发育期相对缺乏也有一定的关系,称之谓“青年痤疮”。
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使血热蕴结,均可酿成本病。
近年来,在诊治过程中,人们发现,用中医药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且剂型多样,副作用小,现就其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1临床研究1.1辨证论治: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痤”或“痤痱”,或称之谓“肺风粉刺”、“面疮”等。
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郁乃痤。
”(《素问·生气通天论》)不仅指出了汗湿为其主要病因,且“郁”字总括了本病的病机所在。
晋代《肘后备急方》提到本病发生在面部,故称面疮。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
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对本病的症状、病因、治法、方药等作了更为全面的论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
”因此,多数医家认为痤疮病位在肺,因于风热,辨证分型多为“肺经风热”。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标签:痤疮;中医药疗法;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 the treatment of acneWANG Cheng-jun,FENG y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xi Xianyang712000,China)学术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损容性。
好发于青少年,近年来也发生于中年人和儿童,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痤疮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心理健康,对于痤疮的治疗中医有其独特的疗法。
1 痤疮病因病机中医称为“肺风粉刺”“面疱”等,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疾病。
它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肺经风热、肺经血热、肺胃蕴热、阴虚火旺等。
2 临床治法2.1 内治法内治法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痤疮可以分为:肺经风热证、湿热蕴结证、痰湿凝结证;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以不同的中药疗法。
2.1.1 肺经风热证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白头、黑头粉刺居多,皮色略红,皮肤略痒伴有红色丘疹及丘疹上有白色脓头。
此证主要以清肺泄热为;苗建章等[1]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由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人参等药物组成的枇杷清肺饮治疗;黄莺从肺论治痤疮,运用三皮消痤汤对肺经风热型痤疮进行临床治疗[2],都取得良好的疗效。
郭潋等[3]采用由生地、玄参、麦冬、丹参等药物组成的清肺除刺方剂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到百分之百,口服丹参酮胶囊的患者有效率为百分之三十六。
王自立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临床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用多皮饮以达“以皮走皮”之意[4]。
焦海芳等[5]以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川芎等药物组成桃红四物汤为主方治疗以白头粉刺为主的患者,疗效也非常可观。
2.1.2 湿热蕴结证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周和下颌处皮疹较多,红肿热痛。
痤疮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人体会
两个方面 : 一是肺具有宣发卫气和津液以营养皮肤的作 用 。 皮肤的营养 , 当然 与 脾 胃 的 消 化 吸 收 功 能 相 关 , 但 依赖于肺气的宣发 作 用 才 能 使 养 料 到 达 体 表 皮 肤 。 二 是汗孔排泄有协助 肺 排 泄 废 物 的 作 用 。 汗 孔 为 汗 腺 直 接开口于皮肤表面的 一 端 , 其 排 泄 汗 液, 有调节体温的 作用 , 同时也排出部 分 代 谢 产 物 。 从 部 位 辨 证 上 看 , 皮 疹发于皮肤之上 , 好发于面部 、 前胸后背 , 所以就离不开 。 对肺脏论治 皮疹所在部位与相关脏腑关系 , 主要根据 部位可与足阳明胃经 、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手太阴肺经关系 密切 。 世无无源之水 , 也无无源之火 。 热气上腾乃釜底 5. , 薪多火高 釜无焰高 火 旺 , 也 就 谈 不 上 有 热 气 可 腾。 皮 肤病种类繁多 , 但从发病机制而言 , 不外乎四种情况 : 一 二是劳倦所伤 , 三是饮食失常 , 四是情志不 是六淫外邪 , “ 遂 。 四者皆与脾胃有关 。《 医权初编 》 云: 上知脾胃实 , ” 诸病皆实 , 脾胃虚 , 诸病皆虚 , 此医家之大关也 。 简单形 象一点说 , 发于皮肤上的炎性丘疹 、 脓头等热性皮疹 , 乃 是肠胃湿热向上熏 蒸 于 皮 肤 形 成 的 。 没 有 肠 胃 之 火 就 形不成发于肤表的热性皮疹 , 这也是痤疮发病的主要病 。 , 机 但临床上 往往患 者 多 有 风 热 袭 肺 的 表 证 伴 发 , 或 肠胃湿热上蒸咽喉 , 引起咽部不适 。 至于阴虚之火所致 痤疮 , 是比较少的 , 多见于肝肾亏虚型 , 以六味地黄汤配 以银翘散加减 , 而单纯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效并不佳 。 辨证论治 基 本 用 方: 银 翘 散。 金 银 花 解 一 切 疮 疡 疔 疮 肿 1. 毒; 连翘乃 “ 疮家 圣 药 ”入 心 肺 二 经 , 长 于 清 心 火、 散上 焦风热 、 清热解毒 。 芦根清透肺卫气分实热 , 胃热呕逆 , 清心利尿透疹 ; 竹叶上清心火而解热 , 下通小便而利尿 , 吴塘谓其有 “ 通窍 清 火 ” 之 功。 此 两 味 药 解 毒 途 径 是 经 宣开肺气 , 化痰利气 , 无论属 小便而解 。 桔梗辛散苦泄 , 寒属热皆可应用 , 排肺痈之脓痰 , 可宣开肺气而通二便 , 载药上行 ; 牛蒡子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 , 能外散风邪 , 内泄其毒 , 且性偏滑利 , 兼可通利二便 , 有“ 气杀医生草 ” 之称 。 二者均可通利二便 , 利于邪气经大小便而解 。 荆 芥长于发表散风 , 表寒 表 热 皆 可 用 之 ; 淡豆豉发汗解表 之力颇为平稳 , 无论风 寒 风 热 表 证 皆 可 应 用 , 既能透散 外邪 , 又 能 宣 散 邪 热。 在 此 方 中 荆 芥、 防风就有开腠 理, 使邪经皮肤 、 汗孔而解的作用 。 牛蒡子 、 桔梗不但均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3-30T01:32:37.00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3期作者:范琳李忻红[导读]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疾病之一,好发于头面、胸背部,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范琳李忻红1、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辽宁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治疗;综述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疾病之一,好发于头面、胸背部,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治疗此病的方法较多,现将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痤疮的病因病机痤疮的中医命名有“肺风粉刺”“粉滓”“面皶”“酒刺”“粉花疮”等。
古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所载“汗出见湿,乃生痤氟。
…劳汗当风,寒薄为鈹,郁乃痤。
”首次提出了“汗”与“湿”、“风”对痤疮的发病关系。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指出痤疮的发病与年龄有关,“年少气充,面生疱疮”,体质虽健康,然人体的脏腑机能活动处于活跃状态,相火易旺盛,气火偏旺,灼血成瘀,郁搏于肌肤,发为痤疮。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面皰候》中记载:“面皰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皰,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
陈士铎在《外科秘录》中所述:“粉花疮…乃肺受风热也。
…面感冒寒风,以致血热不活,遂生粉刺,湿热两停也”指出粉刺因肺受风热及外受寒风致使气郁血热而生,认为“湿”,“热”两邪停滞肌肤为其发病原因。
2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病因病机痤疮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雄性激素分泌增多,雄激素可刺激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分泌,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2)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使口径变小、狭窄阻塞,影响毛囊壁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皮脂的正常排出,从而形成粉刺。
(3)毛囊微生物的感染,一般与痤疮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及个人认识宁应锋摘要:这篇论文主要写了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以及我个人的一些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痤疮方法灵活,并且疗效很好。
以及中西医治疗痤疮的比较,中医治标更治本。
关键词:痤疮耳穴割治法经方加减治标更治本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韩流的影响,现代的中国人对皮肤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痤疮的高发却严重的影响许多人的细嫩皮肤,困扰着无数的爱美人士。
首先。
什么是痤疮呢?【1】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多发于面、背、胸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
主要以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瘢痕多种皮损为特征。
那么有痤疮该怎么办?中医其实很早就开始关注痤疮,让我们看看中医关于痤疮的认识的进展。
【2】《黄帝内经》认为痤疮的起因有以下3种。
1、调摄不当——内外合邪郁于肌肤《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中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对本句的注释为:“若夏月汗出,而见水湿之气,则皮肤湿热,生疖如痤,生疹如痱,⋯⋯若劳碌汗出当风,寒薄于皮肤而上行,则为粉刺。
”2、肺合皮毛一邪气郁久化热内传于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说:“肺生皮毛,⋯⋯肺主鼻”《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3、阳明主面一腑气不通则邪热内郁加重病情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中说:“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肺应皮”《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心,一指火热,二指心主血脉的功能,三指心主神。
4、心藏神主血脉一血脉不通则病久难愈的功能。
接下来我们看看96年耳穴割治法治疗座疮1 02 例。
笔者通过4 年的临床实践, 用耳穴割治法治疗各型痊疮,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1 临床资料1 . 1 一般资料: 本组102 例病人, 男27 例, 女75例; 年龄最大者28 岁, 最小者17 岁; 痊疮多发于面部, 只有1 例除发生在面部外, 还发生在胸、背部; 病程最长者8 年, 最短者3 个月1 .2 辨证分型1 .2 . 1 肺胃郁热型(6 4 例) : 颜面部散在毛囊性丘疹, 间或有黑头粉刺, 皮疹以鼻及口周较多, 伴有口鼻干燥、口臭、便秘, 舌红、苔薄白或黄, 脉沉滑有力。
1 .2 . 2 血热型(2 8 例) : 颜面两颊有散在红色丘疹如米粒大小, 以口鼻周围及两眉间皮疹较多, 面部常有毛细血管扩张, 自觉灼热。
妇女在月经前后皮疹增多, 大便干燥, 舌尖红、苔薄, 脉细滑数。
1 .2 .3 毒热型(8 例) : 面部有散在米粒大丘疹, 丘疹顶端常常有小脓疤, 或周围有轻度潮红, 自觉疼痛。
脓疤此起彼落, 反复不断, 消退后皮肤表面可遗留凹陷性小疲痕, 形如橘皮。
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 脉弦滑或数。
1 .2 .4 湿毒血疲型(2 例) : 面部、背部除米粒大丘疹外, 常发生黄豆大或樱桃大之结节或囊肿, 皮肤表面高低不平, 重者感染或有脓疤, 局部红肿疼痛,舌质暗、苔黄或白, 脉缓或沉涩。
2 治疗方法【4】2 . 1 穴位: 取耳穴神门、内分泌、降压沟、面颊。
2 . 2 操作方法: 将神门、内分泌、降压沟穴位部皮肤常规用75 % 酒精消毒后, 用新洁尔灭浸泡过的手术刀片将所选穴处皮肤迅速划破, 放出少量血液。
面颊穴则用三棱针速刺, 放出少量血液(出血量不宜过少, 若出血量太少, 用酒精棉球揉擦, 促其出血) , 每穴出血量以浸湿4 个消毒棉球为度, 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
治疗时一般分为两组: 神门、降压沟为一组, 内分泌、面颊为一组。
两组轮流, 每次选取一组, 3 天割治1 次, 4 次为l 疗程。
3 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分析3. 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 痊疮消失, 且无新痊疮发生; 有效: 座疮大部分消失, 或消退后又有少数疮发生; 无效: 面部痊疮未见明显好转, 或不能坚持治疗者。
3 . 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30 例, 有效5 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83. 3 %3 . 3 疗效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肺胃郁热型、血热型, 用本法治疗, 临床疗效较好; 毒热型疗效欠佳; 湿毒血癖型临床疗效较差。
因后两型临床较为少见, 尤其湿毒血癣型, 临床极为少见, 故治疗病例较少, 其临床治疗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及其加减方治疗痤疮的经验报道共137篇,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中医古方在痤疮辨治中的临床研究概况【5】。
1 辨证分型1.1 从热论治1.2 从郁论治1.3 从虚论治2 经方论治137篇中报道2次以上经方20个。
以清热类方剂最多,达11个。
清脏腑热方中有清心火(栀子豉汤2次,导赤散2次)、泻肺热(枇杷清肺饮25次,温清饮3次,泻白散2次)、清胃火(玉女煎2次,泻心汤2次)、清肝火(龙胆泻肝汤6次);清热解毒方有五味消毒饮15次,仙方活命饮13次,普济消毒饮2次。
理血类方剂2个,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4次)与养血活血(桃红四物汤4次)。
补益类2个,均为滋补肝肾类(六味地黄丸7次,二至丸3次)。
祛湿类2个,清热祛湿(茵陈蒿汤3次)与燥湿祛风(当归拈痛汤3次)。
和解类3个,均为调和肝脾类(逍遥散5次,丹栀逍遥散4次,柴胡疏肝散2次)。
余行医四十五年中感觉本病在中医临床中是最常见的皮肤病【6】,且还与便秘、妇女月经不调有一定的关系;男子则以饮酒,嗜食膏粱厚味,羊肉、狗肉、海鲜、辛辣的习惯分不开。
在治疗上常以中医为主,辅以西医西药收到明显的效果。
中医:常用《医宗金鉴·外科的心法要诀》中的枇杷清肺饮为主与现代方──清肺消痤汤合方加减治之。
组方:黄芩、黄连、炙杷叶、桑白皮、黄柏、银花、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赤芍、生地、丹皮、白芷、甘草等水煎。
早晚饭后分服。
加减:1.皮损严重加徐长卿、千里光;2.感染重,脓丘疹多者加蒲公英,杠板归(又名蛇倒退),连翘;3.油脂多者,背部皮损多者加生栀、苦参;4.有结节或囊肿性皮损者可加红花,丹参、夏枯草、猫爪草、白芥子、浙贝母;5.便秘者加芦荟、枳壳、莱菔子;6.妇女月经不调者加月季花、徐长卿。
西医:1.口服Vc 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外用VB6 软膏搽患处。
用法:中药五天为一疗程,日一付。
大多患者一至两疗程用药后有明显好转或治愈。
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虾、蟹;忌饮酒;忌吃火锅及煎、炸、烧烤食物。
要求生活要有规律,不熬夜,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如苹果,草莓,弥猴桃,香蕉等。
保持大便通畅,用药期间不宜用洗面奶及化妆品等。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60 例临床分析【7】方法: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60 例,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肾阴虚、血瘀痰凝等进行论治。
结果:痊愈38 例( 63..33%) ,显效13 例( 21.67%) ,好转7 例( 11. 67%) ,总有效率为96.67 %。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满意。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60 例临床分析【8】。
方法: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60 例,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肾阴虚、血瘀痰凝等进行论治。
结果:痊愈38 例( 63..33%) ,显效13 例( 21.67%) ,好转7 例( 11. 67%) ,总有效率为96.67 %。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60例,其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龄14~32 岁,平均(22.9±4.10)岁;病程3 月~3 年,平均(1.7±0.5)年。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肺经风热(21 例):枇杷叶12g,桑白皮12g,地骨皮15g,桔梗6g,连翘9g,知母9g,黄芩9g,赤芍9g,野菊花12g,栀子9g,生地12g,生甘草9g 等;脾胃湿热(13例):黄连9g,黄芩9g,白术9g,厚朴9g,白花蛇舌草12g,茵陈15g,白扁豆12g,砂仁9g,茯苓12g,生薏米15g,山药12g,枳实12g,生山楂15g,生甘草9g 等;肝气郁结(11 例):柴胡9g,香附9g,桃仁9g,茜草9g,夏枯草12g,丹皮9g,丹参15g,白芍9g,白术9g,甘草9g 等;肝肾阴虚(9 例):熟地黄20 g,山药15 g,泽泻9g,茯苓12g,牡丹皮12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甘草10 等;血瘀痰凝(5 例):陈皮9g,半夏9g,贝母12g,海藻12g,白花蛇舌草12g,桃仁12g,红花12g,益母草15g,炙甘草12g 等。
上述方剂皆用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2 次服用,每3 周1 疗程。
3 疗效标准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无新皮损出现;显效:皮损消退60%~<90%,基本不出新疹;好转:皮损消退30%~<60%,无新疹或仅有少许新疹发生;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0%。
疗效=(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2]。
4 结果经2 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38 例( 63.33%) ,显效13 例(21.67%) ,好转7 例( 11. 67%) ,总有效率为96.67 %。
对于一个资深的痤疮的患者来说,我对痤疮的认识也算是“刻骨铭心”的。
痤疮给我留下了不可明灭的痕迹,也是长时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多发于面、背、胸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
主要以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瘢痕多种皮损为特征。
由以上的可靠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痤疮的认识是很深刻和久远的,并且治疗的效果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
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对痤疮的成因有了很好的认识,以后逐渐的发展,认识进一步的深化,证型越来越细,治疗的经方越来越多,疗效可靠,手段也越来越多,其中耳穴割治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近些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治疗痤疮的报道不少,无论从古代文献的记载,还是从现代医家的辨证施治,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和良好前景。
从辨证分型上分析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风热、肺热和血热,提出了从肝、心、肾、脾论治及湿热、血瘀、气滞、痰凝、热毒、阴虚、冲任失调等的新观点。
这些新观点不仅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充实了中医对痤疮的辨证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古方用以辨证论治痤疮疗效比较肯定。
在当代,西医治疗痤疮也很常见,但我认为西医并没有解决痤疮发生的本质原因,而只是想通过一些的药物比如激素,和一些小手术比如激光等来掩盖表皮的痘痘,因此西医治疗痤疮仅仅停留在治标的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