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考点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考点一
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考点
(一)
《语文课程标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语文课程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安排教学内容或提出阶段目标。
4.教科书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5.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6.语文教学要:(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7.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8.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10.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11.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12.语文教学评价要:(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多种功能(如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2)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
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
8.拼音的方法有双拼法、三拼法、整体认读法。拼读时应注意:声母要用本音,声母、韵母之间不要停顿,要念准韵头。
9.朗读中停顿的分类:用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都属语法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之处,为了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要做些停顿,这样的停顿叫逻辑停顿;为了显示文章的节奏、结构、语意而采用的停顿叫节拍停顿,例古诗五字句一般为三拍“二二一式”,“欲穷/千里/目”,七字句一般为四拍“二二二一式”“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普通话中音变有三种情况:轻声、儿化、变调。
(要注意常用的易读错的字音)
三、汉字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汉字有超时空性。
2.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即“汉字七体”。楷书是国家通用的标准字体。
3.汉字的造字法(六书):六书是古代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书中,象形(例“日、月”等)、指事(例“本、末”等)、会意(例“从、众”等)、形声(例“财、材”等)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4.字典(工具书):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的词典是汉朝初年的《尔雅》,最早的方言词典是西汉扬雄的《方言》。
5.检字法是字典和其他工具书里文字排列的检查方法。检查汉字常用的方法有:部首检字法、音序检字法、笔画检字法和四角号码检字法。
(要注意汉字的正确、规范书写)
四、词汇
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也有两个音节的,三音节和三音节以上的语素大都是从外民族语言借来的。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例“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替代时意义要保持一致)
2.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可用剩余法区分词与词素,用扩展法或插入法区别词和短语。例:“热心”不是“热的心”,“热心”是词;“骑马”可扩展为“骑了一匹马”,“骑马”是短语。
3.词的结构(构成):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有单音词和复音词。联绵词:双声词(如“澎湃”)、叠韵词(如“叮咛”)、其他(如“芙蓉”);音译词:如“沙发”;拟声词,如“哗啦”。
(2)合成词: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例:并列式(如“国家”)、偏正式(如“足球”)、主谓式(如“地震”)、中补式(例“提高”)、支配(动宾)式(如“站岗”)、重叠式(如“姐姐”)、附加式(如“老虎”、“木头”)。
4.词的性质: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义具有概括性、
模糊性和民族性。词汇意义可分为概念义和色彩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概念义,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褒义、贬义和中性)、语体色彩(书面语和口语色彩)、形象色彩(形态、动态、颜色、声音等)。
5.词义的分类:词从词义分单义词和多义词。多义词词义有基本义和转义(含引申义和比喻义)。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6.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相近的一组词。恰当地使用同义词,可以准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种种的感情、态度,适应各种语体风格的需要。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表现在:(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①意义的轻重不同(如轻视与蔑视)②范围的大小(如战争与战役)③集体与个体不同(如树林与树)④搭配对象不同(如发挥作用,发扬传统);(2)色彩方面的不同(如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不同);(3)词性方面的差异(如申明是动词,声明是动词或名词。)
7.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则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解释词义要考虑该词所出现的语境。语境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8.常用的词语解释方法:(1)指示法。解释某词时指出(指示)所代表的事物,让人们知道词的所指,也就解释了词的意义。(2)定义法,采用“属差+类”的方法给词语下定义。(3)以词解词法。如,利用同义词进行解释,利用否定反义词进行解释。(4)描绘法。对一些表示状态行为的词,用话语描述它们的样子。(5)分解法。分解解释词素的含义得出词的意义。(6)入境法,联系词所处的一定语境解释词义。
9.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包含古语词、外来词、行业语和隐语等。
10.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熟语包括成语、谚语(例:“人心齐,泰山移”)、惯用语(如“走过场”等)和歇后语(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1.词义的演变。词义演变有以下几种途径: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
(根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册)整理,严禁转载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