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考点一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高频考点——病句知识梳理及巩固提升练习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高频考点——病句知识梳理及巩固提升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7bfab3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9.png)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高频考点(一)病句一、知识梳理病句主要分为以下五类:(一)成分残缺或者赘余(二)搭配不当(三)语序不当(四)结构混乱(五)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成分残缺或者赘余1.缺少/多余主语2.缺少/多余谓语3.缺少/多余宾语4.缺少/多余定语5.缺少状语6.缺少介词7.多余补足语【例题讲解】1.我们初中学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句中的后一个“我们”是多余的,可以删去。
)2.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句中的主语是“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个介词结构,它只能作状语,所以句子缺少谓语,可以在“强国”后面补上“而努力奋斗”,这样句子就有谓语了)3.昨天,李苗同她关系最“铁”的朋友吵起来了。
(介词缺失。
句中“同”后面应加上“与”或“跟”。
)4.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删去句中的“使”字,让“我”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介词“通过”删去,让“学习”作句子的主语。
)5.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即“光临”,造成赘余,应删去“光临”。
)6.这个集团目前已经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句中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生产厂”后补上“的大型企业”。
)句子中的结构成分:主语部分谓语部分[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例句[几年前],(小张的)父亲| [为抗洪]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方法:第一步:找到谓语部分,确定主谓宾成分第二步:确定主谓宾短语的中心语第三步:提炼句子主干(即主谓宾中的中心语)第四步:看看哪儿多了哪儿少了特殊:古意今意重复例子:他忍俊不禁得笑了起来。
【最容易重复赘余的组合举例】“更加变本加厉”“共同协商”“可堪称”“让它任其自然”“特别嗜好”“炎热的酷暑”“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过度酗酒”“使人民生灵涂炭”“从心里发自肺腑”“过分溺爱”“至少……以上”“显得相形见绌”“一致公认”“一气呵成地写就”“前来光顾”“切忌不要贪睡”“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开始启动”“凯旋而归”“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多余的废话”“多年的夙愿”“热切渴望”“囊括全部”“互相厮打”“悬殊很大”“忽然恍然大悟”“这其中,这其间”“多年的夙愿”“亲眼目睹”“无数莘莘学子”(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2.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词语不配对儿例: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160d1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0.png)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考点1. 汉字基础知识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掌握好汉字基础知识对于学好语文至关重要。
汉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部首、笔画、构造和基本读音等方面。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认识生僻字、解释词义、查字典等。
2. 词语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好常用词的词义和用法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词语考点主要涉及词义辨析、词性转换、熟语搭配等方面。
3. 句子结构句子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掌握好句子结构对于正确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句子结构考点主要涉及句子的成分、从句的引导词、句子成分的位置等方面。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修辞手法考点主要涉及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方面。
二、阅读理解考点1. 短文阅读理解短文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对于短文的理解能力。
考题通常包括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回答问题等。
2. 图表阅读理解图表阅读理解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考题通常包括填空、解释图表意思等。
三、写作基础知识考点1. 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考点主要涉及词语搭配、句子成分、语法错误的改正等方面。
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写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合理的文章结构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
考点主要涉及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的写法等方面。
3. 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素养。
考点主要涉及如何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过于简单、乏味的表达方式等方面。
四、语言运用考点1. 说明文写作说明文是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要求对事物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考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或主题写出一篇说明文。
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观点表达、论证和辩论的一种写作形式。
考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议题或材料写出一篇议论文。
3. 小说或故事写作小说或故事写作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来叙述故事。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汉字六书》考点理解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汉字六书》考点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b7ff4e804a1b0717fd5ddaf.png)
所谓“假借”,就是一种同音代替的方法,即借用 同音字表示意思,借用的字就叫假借字。
小结:一类是ຫໍສະໝຸດ 粹的表意字(象形、指事、会意) 一类是兼有表音和表意成分的形声字。
一类是独体字: 象形字和指事字 一类是合体字: 会意字和形声字
指事字虽然可以表示某些概念,但是也有很 大的局限性。因为只有极少数的意义才能用 指事的方法表示出来,而且绝大部分指事字 的基础是造字有许多局限的象形字,所以, 虽然用指事方法造了一些新字,却因为基础 薄弱,数目很少。 汉字中用指事方法造出的字最少,在 《说文》中指事字共只有125个。
指事字同象形字一样,一般都是单一 的形体,不能再分为两个字,所以也 是独体字。
一、象形
象形就是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 用这种造字法造出的字,叫象形字。这里 所说的象形 ,是就古汉字来说的。现代汉 字已完全失去了象形特点。象形这种造字 方法最古老。例如:
(日):像太阳的轮廓。 (月):像一弯新月。 (目):像眼睛的形状。 (山):像峰峦层叠的山。 (木):像有树根、树枝的树木 (草):像一株株草。 (竹):像竹叶下垂。
五、关于“转注”和“假借”
所谓“转注”,根据一般的说法,是指部首相同、读音相同或 相近、意义上有共同点可以互相注释的一组字。如里“老”字的解 释是“考也”,“考”字的解释是“老也 ”,以“考”注“老”, 以“老”注“考”,于是“老”和“考”就成了意义相同、形体相 近而声音有了转变的一组字,所以叫“转注”。
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常 常是构成其他非象形字 的基础。象形是最原始 的造字法。
二、指事 指事一般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符号 或用纯符号组合来创造新字的方法 。用指事方法 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简单的符号,用来 指示所要说明的事物。例如: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b5b4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0c.png)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2.汉字的种类与结构3.汉字的笔画与笔顺4.常用偏旁部首及其意义5.易错字词的辨析二、词汇与成语1.词汇的分类与运用2.成语的来源与特点3.成语的故事与典故4.成语的误用与辨析5.常用成语的解释与例句三、语法与句型1.词类的识别与用法2.短语的结构与类型3.句子成分的分析4.句型的变换与运用5.病句的修改与辨析四、修辞手法1.比喻的作用与类型2.拟人的特点与应用3.夸张的手法与效果4.对偶的结构与韵律5.设问的技巧与作用五、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概述2.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3.现代文学作家与作品4.文学体裁的识别与特点5.文学奖项与荣誉六、阅读理解1.文章的体裁与结构2.文章的主旨与大意3.人物形象的把握4.事件过程的描述5.文中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七、作文写作1.作文的构思与立意2.作文的结构与层次3.作文的语言与表达4.作文的修改与润色5.作文的好词好句积累6.文言文的断句与朗读7.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8.文言虚词的辨析与作用9.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10.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九、诗歌鉴赏1.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诗歌的意象与意境3.诗歌的情感与主题4.诗歌的写作手法与技巧5.诗歌的鉴赏方法与步骤十、口语交际1.口语交际的注意事项2.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3.口语交际的场景与实践4.口语交际的训练方法5.口语交际的常见问题与解答以上是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的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写出带有偏旁部首“心”的四个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解题方法:通过记忆常用偏旁部首“心”,结合课本与教材中的例子,选择四个带有该偏旁部首的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心想、意念、快慢、怒火。
2.习题:请将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原句:他跑的很快,非常愉块。
解题方法:仔细阅读句子,对比汉字的正确书写,找出错误字词并进行修改。
答案:他跑得很快,非常愉快。
二、词汇与成语3.习题:请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句。
中专技校职高单招对口升学语文总复习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
![中专技校职高单招对口升学语文总复习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1477c4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7.png)
汉语中有些字, 特别是某些成语中的个别字, 读音难以把握。如“卖官鬻爵”中的“鬻”(yù)、“鞫审”中的“鞫”(jū), 其读音都很难从字形中找到依据。有些字虽然有声旁, 但也不能贸然认读, 如“沆瀣一气”中的“沆瀣”(hàng xiè)等。。
二、备考策略
二、备考策略
(1)明确复习范围
(5)习惯性误读字
很多省市都存在多种方言, 有些方言声母n、l不分, z、c、s与zh、ch、sh不分;有些方言韵母in、ing不分, en、eng不分;有些方言声调与普通话不同;有些方言没有了普通话中的介音;等等, 这些都为语音辨正增加了难度。此外, 由于“秀才不识字, 见字读半边”等习惯的误导, 以及不了解原先的一些异读字现已统读等, 都会造成对汉字的习惯性的误读。如“呆”“凿”就已经分别统读为“dāi”“záo”, 不论用于何种情况, 都只读此一个音了。。
二、备考策略
熟悉产生误读的几种情况: 形似误读、俗读误读、多音误读、姓氏误读、古音误读、难读字误读、习惯误读等。。
第贰节
第二节 汉字
一、常见错别字的类型
二、识记方法
添加文字
一、常见错别字的类型
一、常见错别字的类型
如“耽搁”误作“担搁”, “金碧辉煌”误作“金壁辉煌”, “迫不及待”误作“迫不急待”, “察言观色”误作“察颜观色”等。。
(1)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
2.辨析色彩
按语体色彩分类,词语大致可分为书面语、口语、文学语体和科技语体。不同语体色彩的词语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在使用词语时,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文章的体裁,选用恰当的词语。例如,同学到你家,你向同学介绍说: “这是我爸爸。”使用口头语“爸爸”很得体,显得亲切随和;如果你说: “这是我父亲。”使用书面语“父亲”显得过于庄重严肃,不太切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如“父亲、母亲”与“爸爸、妈妈”,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书面语比较庄重,口头语比较活泼。再如“黎明、水银”与“拂晓、汞”,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用语。“拂晓”常见于军事语体,“汞”常见于科技语体。。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761674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0.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1、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五味:指酸、咸、甜、苦、辣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友:琴、棋、书、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龄称谓(代称)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语言基础知识 考点提升练(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语言基础知识 考点提升练(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ce268d2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e.png)
考点提升练(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贫困县,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B.连续晴朗了几天,气温也一点点回升了,连之前噤若寒蝉....的鸟儿们也在枝头活跃了起来。
C.你的发言很有见地,作为抛砖引玉....之篇,让我们深受鼓舞,也给了这次大会一个良好的开端。
D.昨晚那小偷胆子真大,趁屋主一家人熟睡之际,竟登堂入室....,把现金和首饰给偷走了。
答案 A解析A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此处是第二层意思。
B项噤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此处望文生义。
C项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只能用作谦辞。
D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用在此处不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由于这次调整是在清醒地认识国情和全面地估量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预见潜在危机还未爆发以前进行的,因此有充分的主动权,能够瞻前顾后....、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进行,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混乱和损失。
B.姚萤的眼睛水灵灵的,一定是个聪明之至的女子,玲珑剔透....,和刘嘉惠一样。
因为从来没有一桩木头是美丽的,世间最蛊惑人心的美丽应该属于眼睛,若不是灵气逼人,再完美的五官也不会有那样倾城的美丽。
C.听了如此无耻谰言,科比诺气冲斗牛....般的挥舞着前肢,愤然道:“你个该死的混蛋,不仅污蔑我,禁锢了我的不灭魔体,还把我的灵魂束缚在那个恶心的癞蛤蟆身上。
”D.只从生活上无所不至....地体贴对方,却不从思想上和工作上帮助对方进步,这是不对的;只注意对方的思想和工作,生活上却一点也不体贴对方,也是不对的。
答案 D解析A项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教师招聘考试 语文专业知识之必背重点
![教师招聘考试 语文专业知识之必背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cd3e0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2.png)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专业知识之必背重点教育,是增进人知识技能,发展人智力、体力和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
知识教育的内容含义,也是我们日后成为教师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在教育学的学习中要核心解决的问题。
在教育学基础部分,我们主要要掌握教育的相关概述,如教育现象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学的创立与发展,教育的规律等;教育的相关内涵,如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的形式;教育实施中的微观内容,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和德育以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等。
下面就是教师考编考点集锦,能把这些知识点吃透,那就肯定能取得一个好成绩,离成功上岸更进一步。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
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赋比兴和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
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孔子《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论语》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有“尊圣”之称。
4、孟子《孟子》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考点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考点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https://img.taocdn.com/s3/m/3e7ac275168884868762d675.png)
考点训练
广东高考经典题
1 .( 2013 年)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 一组是( )(3分)
A.崇高/作祟
B.傍晚/滂沱 C .韬略/滔天
殷红/赝品
赈灾/诤言 砧板/嗔怪 悚然/耸立
调适/调和
湖泊/停泊 如法炮制/炮火连 方兴未艾/自怨自
天
D .瞥见/蹩脚 艾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音异字、形异音近字、形
汗渍/啧啧
土坯/胚胎 敕造/赦免
粮囤/囤积
果脯/胸脯 复辟/辟邪
冠冕/分娩
跬步/硅谷 箭镞/簇拥
D.朔日/溯源
嗔怪/瞋目
落枕/落款
渎职/赎罪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形近音异字和形同音异(多音多义)
字的读音。B.qiào/xiāo,pī/pēi,fǔ/pú,kuǐ/
guī。 A .cù/cuì,zì/zã,dùn/tún,miǎn。 C .bù /fù,chì/shâ,bì,zú/cù。D.shuî/sù,chēn, lào/luî,dú/shú。
命题规律
一、考情回顾 2007 - 2013 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字音题的考查方式及内 容等列表如下:
二、2014年预测 1.题型。 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设问形式与上表中近三年 的表述相近。 2.方式。 静态考查,将字的读音置于词语或短语中进行辨 析。 3.内容。 考查范围符合《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相关范围, 不考查过于生僻的字词,以“常用常错”部分为重点, 以多音字和形声字为“重中之重”,有较强的针对性 和导向性。
2.通过联想列举相关知识比较识别。
遇到题目难以取舍时,考生可以根据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列 举相关的知识,通过多角度的比较进行正确识别,从而选出
高中语文考点总结
![高中语文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5cb5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3.png)
高中语文考点总结语文考点主要分为文字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两个方面。
文字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常识、修辞性词语和病句辨析等;语言运用能力主要包括词语理解、句子理解、篇章阅读和写作等。
一、文字基础知识考点1.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考试中常涉及文学常识的考查,如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等,对于高中生而言,要对常见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掌握其作者、主要内容和创作背景等。
2. 修辞性词语:高中语文考试中会涉及到一些修辞性词语的辨析题,要求考生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性词语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3. 病句辨析:语文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对病句的辨析,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病句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
病句辨析主要包括主谓一致、动词语态、时态、代词指代、修饰成分搭配等方面。
二、语言运用能力考点1. 词语理解:语文考试中常涉及对词语的理解,需要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理解其真实意义。
此外,考生还要注意词语的多义性,避免在理解中产生混淆。
2. 句子理解:高中语文考试中会出现对句子的理解题,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并根据句子的语境选择正确的答案。
句子理解考点主要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和句子结构等。
3. 篇章阅读:语文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篇章阅读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篇章,理解文中的主旨、作者观点以及篇章的结构等。
篇章阅读的考点主要包括文中事实细节、归纳总结、判断推理以及作者意图等方面。
4. 写作:写作是语文考试中一个重要的考点,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注重语言的精确性和流畅性。
写作考点主要包括作文的主题和写作方法选择、段落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考点涵盖了文字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两个方面,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文学常识的积累,加强修辞性词语和病句辨析的训练,提高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培养篇章阅读的技巧,同时要注重写作练习,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语文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a080c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2.png)
语文基础知识汇总一、词汇篇1. 同一字义不同的词语在中文中,有些词语的字义相同,但使用场景或语气略有不同。
比如:- 空间 vs 场所:空间强调的是物体所占据的一定范围,而场所则更侧重于地点或位置。
- 难过 vs 悲伤:难过更偏向于指痛苦或不快的心情,而悲伤则更倾向于指深深的悲痛和哀伤心情。
2. 近义词辨析近义词是指义项相近、语意相近的词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辨析:- 喜欢 vs 喜爱:喜欢是一种对事物或人的好感,而喜爱则更强调深厚的感情。
- 害怕 vs 恐惧:害怕强调的是对某种不愉快事物的担心和畏惧,而恐惧则更倾向于指深深的恐怖和惊恐。
二、语法篇1. 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例如:- “我喜欢猫。
”(主语是单数,谓语动词也采用单数形式)- “他们喜欢看电影。
”(主语是复数,谓语动词也采用复数形式)2. 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可以充当名词的成分,并由连接词引导。
常见的名词性从句包括:- 主语从句:“他说的是真的。
”- 宾语从句:“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来。
”- 表语从句:“他的希望是成功。
”- 定语从句:“我认识的那个人很有才华。
”- 同位语从句:“大家的共识是要努力学习。
”三、修辞篇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来形容或说明。
例如:-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明亮。
”(将笑容与阳光进行比较,形容笑容灿烂明亮)- “他是我生活中的灵魂伴侣。
”(将他比喻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2.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的结构和语法将一系列事物进行并列,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例如:- “人们追逐的是金钱,追逐的是名利,追逐的是权力。
”(通过排比的形式列举了人们追求的不同事物)- “忍耐使人坚强,忍耐使人成功,忍耐使人坚持到底。
”(通过排比的形式强调了忍耐的重要性)四、修辞篇1. 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指的是不作谓语使用的动词形式,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
小升初语文考点分类 基础知识一 拼音真题精选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考点分类 基础知识一 拼音真题精选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af9cf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a.png)
小升初语文考点分类基础知识一·拼音真题精选卷一、选择题。
1.(浙江海曙·小升初真题)如果将《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五位战士姓名按照音序进行排列的话,应该是()A.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B.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马宝玉宋学义C.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马宝玉D.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马宝玉宋学义2.与“疑案、皮袄、企鹅”的拼写规则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委婉答案麻利B.热爱延安黑鹅C.鲜嫩女儿马虎D.取得激昂大怒3.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看.家看.管看.书看.见B.方便.便.饭便.条随便.C.佛.像佛.祖佛.法仿佛.D.强.壮强.大勉强.强.迫4.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部读成翘舌音的是()A.杂志支持书桌促进B.战场政治挣扎证书C.四十私事宿舍驻扎D.十四失散真正层次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清澈.(chè ) 提挈.(qiè) 由衷.( zhōng) 恐吓.(xià)B.揩.(kāi )油胚.(pī)胎轻蔑.(miè) 喧哗.(huá)C.桅.(wéi)杆诡.(guĭ)秘窘.(jiŏng)迫膘.(piāo)肥D.蚌.(bàng)売弓弩.(nŭ) 镌.(juān)刻明晃.( huăng)晃6.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shà)疑惑(huò)浑浊(zhuó)灌溉(gài)B.骤雨(zhòu)田埂(gěn)叶柄(bǐng)蜗牛(wō)C.住宅(zhái)项目(xàng)铁锁(shuǒ)宽恕(shù)D.签订(dìng)诸位(zhù)船舶(pó)角色(jué)7.下列语句中错误的一组是()A.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义矣(yī)。
B.我不尽头涔(cén)涔而泪潸潸(shǎn)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考知识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考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54e93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a.png)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考知识归纳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的文学常识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之一。
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常识的考查也是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考知识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文学常识是指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包括文学作品的作者、名著的内容、文学史、文学名言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文学常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
二、古代文学常识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名著和名人名言。
比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封建社会的沉浮和人情世故;《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唐代诗人陆游的名言,强调了读书和实践的重要性。
三、现代文学常识现代文学是在我国新文学运动之后逐渐形成的文学体裁,其中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
在现代文学中,鲁迅被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文学家”,其代表作品有《呐喊》、《狂人日记》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子夜》、《家》等,被称为“现代文学之父”。
四、文学常识的重要性掌握文学常识对提高语文素养、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领略其中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同时,文学常识也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考查内容,只有熟练掌握了文学常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学习方法与技巧学习文学常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名著、名言警句、文学史等方式,来系统地学习文学常识;同时,还可以参加文学社团、文学赛事等活动,来增加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67d8b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07.png)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①基本定义:成人高考语文的知识点涵盖了字、词、句、篇等多方面内容,像字词的读音、书写、含义,句子的语法、修辞,以及篇章的阅读理解、写作等知识,这些都是帮助考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且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②重要程度:在成人高考学科里那是相当重要的。
语文就像是建造高楼的地基,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专业,语文如果学不好,可能理解题目都会有困难,更别说答题了。
它在所有科目里占一份子,还对其他科目的理解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前置知识:需要有基本的识字能力,小学、中学学的一些基本语法知识、常见字词的读写这些都算是前置知识。
比如说像主谓宾定状补这些语法的概念要知道,认识大部分常用字等。
④应用价值:在生活中处处能用到,比如写工作汇报、看文学作品、写信、理解广告宣传语等。
在成人高考中更是决定你能否迈入学校大门的重要因素。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成人高考的学科体系里,语文包含的所有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着交织成一个网状结构的。
像字词知识影响句子理解,句子理解又影响阅读,阅读和写作又相辅相成。
②关联知识:和历史、政治等文科科目有着内容上的联系。
例如历史中的一些文献和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相关。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难点主要集中在文言文阅读和写作部分。
文言文有很多生僻的字词、复杂的语法和特殊句式。
写作呢,要有清晰的思路、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表达。
- 关键点:文言文要把握实词、虚词的用法,作文要切题、有新意。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是主要考试科目之一,分值占比大。
- 考查方式:有选择题考查字词、修辞等基础,阅读理解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还有作文考查写作能力。
三、详细讲解【文学文化类】①背景介绍:- 以古诗词为例,很多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朝代状况相关。
像杜甫的诗,他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他的诗大多反映百姓疾苦、国家动荡。
这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混乱,人民生活的不易。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汉字六书》考点理解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汉字六书》考点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33b79247375a417866f8f12.png)
三、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合 起来另造新字、以表示一个意义的方法。 用会意方法造的字,就是会意字。 会意字是合体字。会意字有用两个或 两个以上相同偏旁组合起来的,也有用 两个或两个以上 不同偏旁组合起来的。
从:两人前后相随,表示跟从。 比:两人后向并立,表示比较。 北:本即“背”字。两人相背而立,表示方向相反。 众:三人重叠,表示众多。 林:双木重叠,表示树林。 森:三木重叠,表示树木很多。 炎:二火相重,表示烈火旺盛。
这类指事字都是指示事物的具体部位的,是在象 形字上附加指示符号来表示词义的 。这类指事 字是指事字的主体,在所有指事字中占绝大多数。
2、用纯粹的符号来指明或象征某种事 物、某种意义。例如: “上”和“下”都是以一条长横 示“下 其他如表示抽象的数目的 “一”“二”“三”等字都 属于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
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常 常是构成其他非象形字 的基础。象形是最原始 的造字法。
二、指事 指事一般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符号 或用纯符号组合来创造新字的方法 。用指事方法 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简单的符号,用来 指示所要说明的事物。例如:
(本):在木下面加一短横,指出这儿是树根。 (寸):在手腕上加一短横,表示手下一寸的地方。 (亦):“亦”是“腋”的本字,“”像正面的人形, 加两点指示两腋的所 在。 (甘):在口字中加一短横,表示口中含着甜美的东西。
会意字里每一个偏旁都是表意成分,它是会合两个意思来形成 一个新的意思;形声字里一般只有一个偏旁是表意成分,另一个偏 旁是表音成分。
会意字里表意成分的意义同该字字义关系直接,是新字字义的 有机组成部分;形声字里只是形旁跟字的意义有一定的联系 ,起提 示新字字义范围和类属的作用,而声旁与字义无关。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b6e45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9.png)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第一篇: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一、一要点:语文包括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知识1.语言文字知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1)文言实词:古今意;常用文言实词具体含义(2)文言虚词: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3)文言句式:使动句式、意动句式、名词做状语、名词做动词、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句式。
2.文学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1)作者基本情况(字号、朝代、主要思想或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代表作(2)作品基本情况(出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特色、地位(3)文体基础知识:4种文体知识的具体考核①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类比)驳论的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②记叙文:叙述方式:顺序、倒序、平叙、插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③诗歌: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自然天成、融情于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诗词部分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就是诗词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其中六种间接抒情是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知识重点与难点。
借景抒情又分为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四种,这四种借景抒情的区别就在于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多少。
直接抒情:《湘夫人》,《长恨歌》,《声声慢》《一句话》《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自然天成:《饮酒》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湘夫人》《秋兴》《长恨歌》移情于景:《声声慢》《长恨歌》《秋兴》《再别康桥》因情造景:《湘夫人》《长恨歌》《雨巷》诗歌的抒情借事抒情:《蒹葭》《湘夫人》《鹧鸪天》《再别康桥》《八声甘州》《长恨歌》借举止抒情:《行路难》《长恨歌》《饮酒》《鹧鸪天》《摸鱼儿》《再别康桥》《八声甘州》间接抒情借比喻抒情:《虞美人》《长恨歌》《声声慢》(自喻)《摸鱼儿》《再别康桥》借象征抒情:《行路难》《一句话》《蒹葭》《早雁》《摸鱼儿》《雨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借典故抒情:《行路难》《鹧鸪天》《摸鱼儿》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借代等。
2023高考语文基础必备考点知识
![2023高考语文基础必备考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b8078f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8.png)
2023高考语文基础必备考点知识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知识点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前冲刺1基础语言知识考点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前冲刺1基础语言知识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a2d51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6.png)
基础知识运用【考点一】语音读准形声字;留心多音字;比较形近字; 辨析习惯性误读字【考点二】字形注意同音字:如:安装--按装,抱负--报负,首屈一指--手屈一指,辨认形近字:如:迁徙--迁徒,殴打--欧打,修葺--修茸。
辨析字形的方法:依义辨形:“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则是因为不懂字的本义写了别字。
依形析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
“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
“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
“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
将“通牒”写成“通谍”,就写错了。
“牒”,从“片”为文书;“谍”从“言”为谍报。
依词语结构析字:“谈笑风生”“风声鹤唳”。
“人情事故”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能对应的。
【考点三】:近义词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使用语一般事物。
如:努力:尽量使出力量,词义较轻;竭力:用尽全部力量,词义较重。
再如:批评与批判目睹与目击,着急与焦急希望、期望与渴望。
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
如:事情---事件、场所-场合、时代-时期。
爱好-嗜好、希望-期望、准确-精确、轻视-藐视、灵活-灵巧、嘲笑-讥笑、蔑视-鄙视(轻--重)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必需与必须。
两个词都含有“一定要”的意思。
必须侧重于“非这样不可”;必需侧重于“不可缺少”。
嘹亮:侧重音乐清脆,高远;响亮:侧重于声音大常常:强调事情或行为发生的经常性和频繁性往往:强调按照经验在某种条件下的情况通常是这样的安静:侧重于没有吵闹、喧哗;平静:侧重指平稳,没有动荡不好熟悉:侧重于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了解得很清楚感情色彩不同如:技巧与伎俩、果断与武断,保护-庇护冷静-冷漠请求--要求--乞求应对--应付神机妙算与诡计多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考点一
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考点
(一)
《语文课程标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语文课程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安排教学内容或提出阶段目标。
4.教科书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5.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6.语文教学要:(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7.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8.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10.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11.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12.语文教学评价要:(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多种功能(如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2)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
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
8.拼音的方法有双拼法、三拼法、整体认读法。
拼读时应注意:声母要用本音,声母、韵母之间不要停顿,要念准韵头。
9.朗读中停顿的分类:用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都属语法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之处,为了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要做些停顿,这样的停顿叫逻辑停顿;为了显示文章的节奏、结构、语意而采用的停顿叫节拍停顿,例古诗五字句一般为三拍“二二一式”,“欲穷/千里/目”,七字句一般为四拍“二二二一式”“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普通话中音变有三种情况:轻声、儿化、变调。
(要注意常用的易读错的字音)
三、汉字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汉字有超时空性。
2.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即“汉字七体”。
楷书是国家通用的标准字体。
3.汉字的造字法(六书):六书是古代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六书中,象形(例“日、月”等)、指事(例“本、末”等)、会意(例“从、众”等)、形声(例“财、材”等)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4.字典(工具书):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的词典是汉朝初年的《尔雅》,最早的方言词典是西汉扬雄的《方言》。
5.检字法是字典和其他工具书里文字排列的检查方法。
检查汉字常用的方法有:部首检字法、音序检字法、笔画检字法和四角号码检字法。
(要注意汉字的正确、规范书写)
四、词汇
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也有两个音节的,三音节和三音节以上的语素大都是从外民族语言借来的。
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
例“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
(替代时意义要保持一致)
2.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可用剩余法区分词与词素,用扩展法或插入法区别词和短语。
例:“热心”不是“热的心”,“热心”是词;“骑马”可扩展为“骑了一匹马”,“骑马”是短语。
3.词的结构(构成):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有单音词和复音词。
联绵词:双声词(如“澎湃”)、叠韵词(如“叮咛”)、其他(如“芙蓉”);音译词:如“沙发”;拟声词,如“哗啦”。
(2)合成词: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
例:并列式(如“国家”)、偏正式(如“足球”)、主谓式(如“地震”)、中补式(例“提高”)、支配(动宾)式(如“站岗”)、重叠式(如“姐姐”)、附加式(如“老虎”、“木头”)。
4.词的性质: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义具有概括性、
模糊性和民族性。
词汇意义可分为概念义和色彩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概念义,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褒义、贬义和中性)、语体色彩(书面语和口语色彩)、形象色彩(形态、动态、颜色、声音等)。
5.词义的分类:词从词义分单义词和多义词。
多义词词义有基本义和转义(含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6.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相近的一组词。
恰当地使用同义词,可以准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种种的感情、态度,适应各种语体风格的需要。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表现在:(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①意义的轻重不同(如轻视与蔑视)②范围的大小(如战争与战役)③集体与个体不同(如树林与树)④搭配对象不同(如发挥作用,发扬传统);(2)色彩方面的不同(如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不同);(3)词性方面的差异(如申明是动词,声明是动词或名词。
)
7.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
情景语境则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解释词义要考虑该词所出现的语境。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8.常用的词语解释方法:(1)指示法。
解释某词时指出(指示)所代表的事物,让人们知道词的所指,也就解释了词的意义。
(2)定义法,采用“属差+类”的方法给词语下定义。
(3)以词解词法。
如,利用同义词进行解释,利用否定反义词进行解释。
(4)描绘法。
对一些表示状态行为的词,用话语描述它们的样子。
(5)分解法。
分解解释词素的含义得出词的意义。
(6)入境法,联系词所处的一定语境解释词义。
9.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
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包含古语词、外来词、行业语和隐语等。
10.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例:“人心齐,泰山移”)、惯用语(如“走过场”等)和歇后语(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1.词义的演变。
词义演变有以下几种途径: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
(根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册)整理,严禁转载和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