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显微和内镜解剖研究_丁慧超

合集下载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的显微解剖学探究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的显微解剖学探究

1012131.2.1标记脑表面标志确定位于大脑内侧面中央沟上端前5cm、7cm的两个点(分别称之为P5、PT),并用大头针标记之(图一7)。

通常认为中央沟位于冠状缝后5cm“¨…,因此该两点分别位于冠状缝及其前2cm处,即远离运动区皮层。

这两点之间的矢状旁皮层区代表进入纵裂的区域,在此范围内操作可避免损伤运动皮层和锥体束,并能保护胼胝体和前连合的主要连合纤维系统。

1.2.2分离脑组织手术显微镜下依次沿着P5、P7垂直延长线向下进行分离,打开纵裂,确认扣带沟、扣带回、胼周动脉,到达胼胝体(图--8)。

P7作为正中纵行分离胼胝体的最前点标志。

紧邻一个恒定的、进入两侧纵纹之间沟槽内的不成对血管,做一个通过胼胝体长15ram的切口(图一9)。

1415下一步分离透明隔的两叶。

大多数标本切开胼胝体后就到达透明隔,沿着透明隔在胼胝体上的嵌入线分离之(图一10)。

调节增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确定透明隔两叶间的空间,应用一钝头显微剥离子逐渐分离至穹隆缝,切开穹隆缝分开两侧穹隆大约15ram的长度。

为避免前连合纤维的损伤,应在孟氏孔后的正中点分离透明隔和穹隆。

脉络丛折进孟氏孔处是一个恒定的解剖标志,尾状核静脉、丘纹静脉和透明隔静脉在此处引流至大脑内静脉。

最后分离中间帆到达三脑室(图一11)。

1.2.3拍照尸头标本上显露三脑室后,在正中矢状线处切开分离大脑半球,仔细检查入路路径以探查显微分离过程中造成的任何损伤,然后用NiKOND100专业数码相机对大脑半球进行拍照,图片应用Photoshop8.0图片处理软件编辑。

1.2.4测量1.2.4.1在每一个大脑标本上,明确和标记以下两条线:①P5一FMP5和孟氏孔(ForamonofMonro)上缘的连线②P7一FMP7和孟氏孔(ForamonofMonro)上缘的连线被P5一FM和P7一FM界定的空间代表显微外科入路的区域(图一12、13)。

181.2.4.2在标本上确定以下解剖位置:扣带沟(CIS)、胼胝体沟(SCC)、胼胝体下缘(LCC)、穹隆上缘嵌入胼胝体处(UFCC)、穹隆上缘(UF)、胼胝体膝内表面最前点(IGCC)、前连合(CA);然后标记P5一明和P7一硼与扣带沟、胼胝体沟、胼胝体下缘、穹隆上缘的相交点,分别称之为ACIS/BClS、ASCC/BSCC、ALCC/BLCC、AUF/BUF(图--14、15)。

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解剖学特点

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解剖学特点

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刘宏斌;周厚杰;吴涛;郭强【摘要】目的探讨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第三脑室肿瘤解剖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手术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观察第三脑室的解剖结构,测量以分别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中央沟上端前5 cm和7 cm 的两点(P5、P7)为参照的相关径线、冠矢点至鼻根距离和丘脑中间块的相关径线.结果冠矢点至鼻根距离为(128.30±3.87)mm;以P5点、P7点作为参照点,距胼胝体沟的距离分别为(38.64±3.59)mm、(37.39 +2.98)mm,胼胝体厚度分别为(6.71±1.50)mm、(7.15±1.26)mm,胼胝体下缘至穹隆间距离分别为(8.45±2.60)mm、(10.18±1.69)mm,穹隆厚度分别为(4.06±0.55)mm、(5.13±0.68)mm,胼胝体下缘至室间孔距离分别为(15.62±2.83)mm、(15.68±1.80) mm,穹隆上缘嵌入胼胝体与胼胝体下表面相交点的连线距离分别为(12.84±2.09) mm、(18.46±2.70) mm,胼胝体膝内表面最前点与胼胝体下表面相交点的距离分别为(21.04±2.95)mm、(14.84±3.ll)mm;前连合和孟氏孔上缘距离为(5.03±0.80)mm,丘脑中间块断面前后径为(5.75±0.78)mm,丘脑中间块断面上下径为(5.23±0.89) mm,丘脑中间块断面距前连合的距离为(9.62±1.37) mm,丘脑中间块断面距后连合的距离为(15.49±1.85)mm.结论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是到达第三脑室较为直接、损伤较小的路径,可作为显微外科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重要手术入路.建议以冠矢点作为骨瓣后界,以胼胝体中部双侧纵纹在胼胝体表面形成的浅沟作为中线切开标志,从而可在显微镜下顺利抵达穹隆间.【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8(040)019【总页数】3页(P2311-2313)【关键词】第三脑室肿瘤;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解剖学【作者】刘宏斌;周厚杰;吴涛;郭强【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深圳市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深圳市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深圳市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深圳市518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第三脑室肿瘤的部位深,因此其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

经枕幕上到松果体区锁孔入路的应用显微解剖

经枕幕上到松果体区锁孔入路的应用显微解剖

经枕幕上到松果体区锁孔入路的应用显微解剖
朱安凯;万经海;李长元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6(11)2
【摘要】目的进行经枕幕上锁孔手术入路到达松果体区显微解剖学研究以指导开
展松果体区锁孔手术。

方法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技术,对经甲醛固定,血管内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成人尸头标本,按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环池、四叠体池、胼胝体
压部、第三脑室后部、大脑大静脉系统、松果体及四叠体的显露情况。

结果经枕幕上锁孔手术入路对松果体区的显露与常规经枕幕上入路的显露范围一致,而无效脑
暴露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

结论经枕幕上锁孔手术入路行松果体区手术是可
行的。

【总页数】4页(P88-91)
【关键词】松果体区;锁孔手术;显微外科解剖
【作者】朱安凯;万经海;李长元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一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81;R602
【相关文献】
1.幕上下联合锁孔入路显露岩斜区的显微解剖 [J], 陈亮;毛颖;张荣;周良辅
2.幕上下锁孔联合入路岩斜区显微解剖 [J], 单明;程宏伟;冯春国;李长元;李志范;张

3.经枕小脑幕锁孔入路松果体区的应用显微解剖 [J], 朱安凯;万经海;韩卉;王先祥
4.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对岩斜-后海绵窦区的显微解剖 [J], 李正益;施炜;倪兰春;朱颂华;陈建
5.改良枕下经小脑幕入路在松果体区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J], 耿炯;羊正祥;姚建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室系统解剖及第三脑室手术入路PPT课件

脑室系统解剖及第三脑室手术入路PPT课件

34

后角
脑 室 三
胼胝体 压部


小脑延
髓池
3.经胼胝体压部
.
35
第三脑室显微解剖
左右丘脑与下丘脑之间纵行的裂隙 丘脑间联合横跨其中 被下丘脑沟人为分为第三脑室上部与下部 有6个壁构成
.
36
.
37
.
38
.
39
第三脑室显微解剖
上壁 由位于室间孔和缰三角之间的是室管膜、软 脑膜所形成的第三脑室脉络组织,位于两 侧丘脑髓纹之间 毗邻结构:穹窿、透明隔、胼胝体、扣带回 等
脑室系统解剖及第三脑室 病变常见手术入路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徐春华
.
1
一、脑室系统解剖
侧脑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第五脑室 第六脑室
.
2
侧脑室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
3
.
4
后角
体部
上角
下角
.
5
前第 角三
脑 室

侧 脑







中 脑
观 )
水 管


第四脑室
.
6
前角
.
9
界沟

听 结 节
前 庭 区
中 隆 起
正中沟
后正中沟
上髓帆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
第 四 脑 室 底 : 菱 形 窝
10
第四脑室脉络丛
.
11
二、脑室的断层解剖
.
12
横断层
扣带回 膝部

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前部人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前部人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瘤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微 尺进 行 各 项 数 据 测 量 。 结 果
前 交通动脉 、 eb e 回返动脉及它们发 出穿支 的长度 、 H u nr 直径等 数据 。结论
经前额 一纵裂 至第三脑室前部
入路经生理 间隙进入 , 对周 围结构损伤小 , 是切除第三脑室前部肿瘤 的较佳人路 。 【 关键词 】 前 交通动脉 复合体 ; 第三脑室前部 ; 显微解剖
a t ro r ft id v n rc 1 n e rpa o h r e ti a . i t Ke r s a tro o y wo d n e rc mmu i ai g at r o lx;t id v n rc e a tro ;mir a a o i n c tn re c mp e y h r e t l n e r i i c o n tmy
【 中图分 类号】 R 1. 【 662 文献标 识码 】 A
பைடு நூலகம்
【 文章编号 】 17 77 (09 0 一 08 0 62— 7020 )l 00 — 3
M i r a at m i a t c o n o c lsudy on tan f o a -nt r m ip rc a r a h o t e a e i r pa to r sr nt li e he s he i pp o c t h nt ro r f
第 三脑室 周 围有 重要 的脑 功 能 区及 血 管 , 区 此

J C i e rs r . e e e 0 9 V 15. o 1 l N u ou g D c mb r2 0 . o. N . n

论 著 ・
经前 额 一纵 裂 至 第 三脑 室 前 部 人路 的 显 微 解 剖 研 究

扩大经蝶入路显微镜与内镜的解剖学研究

扩大经蝶入路显微镜与内镜的解剖学研究

扩大经蝶入路显微镜与内镜的解剖学研究黄忻涛;任同喜;郝解贺;万大海;仝海波;刘跃亭;薛乃照;孙之洞【期刊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3(013)006【摘要】Background Tradition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has less treatment effect in 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To remove tumors growing outside the sella become one of the challenges in neurosurgery.This study aims to study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for clinical operation.Methods A mimetic surgery was performed on 10 adult cadaver heads through 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by endoscopy.The study data of related anatomic structures were measured.Results The distance from sphenoidal ostium to anterior nasal spine is (59.68-± 4.28) mm (52.62-63.16 mm),to posterior nasal aperture is (12.88-± 1.46) mm (10.47-15.61 mm).The incidence of optic nerve an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protuberance in the lateral wall of sphenoidal sinus is 11/20 and 17/20,respectivly.The medial wall of the cavernous sinus is comprised of one dural layer.The incidence of anterior intercavernous sinus,posterior intercavernous sinus,inferior intercavernous sinus and basilar sinus is 17/20,12/20,11/20 and 20/20,respectively.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ilateral hidden segment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s (15.30 ± 1.25) mm (12.42-21.76 mm),between the bilateral inferior horizontal segment midpoint is (14.03 ± 1.19) mm (10.42-18.43 mm),between thebilateral anterior vertical segment is (18.87 ± 1.44) mm (16.75-24.88 mm),and between the bilateral inner edge of tuberculum sellae is (12.73±0.94) mm (9.97-16.18 mm).In 7 cases (7/20),the intracavernous carotid i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ellar part of the medial wall; in all cases(20/20),the venous plexus extends into the space between the intracavernous carotid and the sphenoidal part of the medial wall.The incidence of the intracavernous carotid coursing along the inferior one third of the pituitary gland is 9/20,along the inferior two thirds of the pituitary gland is 7/20,along the all the thirds of the pituitary gland is3/20,while below the level of the sellar floor is only 1/20.In 4/20 of the cases,the pituitary gland projects outward.Conclusion The 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can clearly expose the structures in cavernous sinus,and it i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pituitary adenoma invading the cavernous sinus from sella.%研究背景目前普遍认为,传统经蝶入路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较差,如何切除向蝶鞍外生长的肿瘤即成为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扩大经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以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成人尸头标本模拟内镜下扩大经蝶入路手术范围,并对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测量.结果 (1)蝶窦开口距鼻前棘52.62~ 63.16 mm,平均(59.68±4.28) mm;距后鼻孔上缘10.47 ~ 15.61 mm,平均(12.88± 1.46) mm.(2)视神经和颈内动脉隆起率分别为11/20和17/20.(3)海绵窦内侧壁由一层硬脑膜组成,前、后、下海绵间窦和基底窦出现率分别为17/20、12/20、11/20和20/20.(4)双侧颈内动脉内缘在隐匿段间距为12.42~ 21.76 mm,平均(15.30±1.25) mm;在下水平段中点间距为10.42~ 18.43 mm,平均(14.03±1.19) mm;在前垂直段间距为16.75~ 24.88mm,平均(18.87±1.44) mm;在鞍结节内缘间距为9.97~ 16.18 mm,平均(12.73 ±0.94) mm.(5)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海绵窦内侧壁蝶鞍部之间有7侧直接接触(7/20);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海绵窦内侧壁蝶骨部之间均可见静脉丛伸入(20/20).(6)共有9侧颈内动脉沿垂体下1/3走行(9/20)、7侧沿垂体下2/3走行(7/20)、3侧沿整个垂体走行(3/20)、1侧沿鞍底水平以下走行(1/20).(7)有4侧(4/20)垂体出现侧突.结论扩大经蝶入路显露海绵窦内结构清晰,适用于处理由鞍内向海绵窦侵袭的垂体腺瘤.【总页数】7页(P512-518)【作者】黄忻涛;任同喜;郝解贺;万大海;仝海波;刘跃亭;薛乃照;孙之洞【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300193 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030032太原,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显微镜、内镜下的解剖学研究 [J], 魏宇魁;任祖渊;苏长保;康军;王任直;姚勇;赵兵;王曲;李桂林;马文斌;杨义2.单鼻孔内镜下经蝶、扩大经蝶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J], 李储忠;赵澎;宗绪毅;桂松柏;刘方军;张亚卓3.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至丘脑区域的显微镜与内镜解剖学研究 [J], 伍碧武;张义;李文纲4.神经导航联合神经内镜扩大经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J], 叶新运; 赖文焘; 宋海民; 吴至武; 冯开明; 蒋秋华5.翼点入路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垂体上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J], 曾亮;舒凯;冯力;王峻;雷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eneXpert_MTB

GeneXpert_MTB

操处 自 报旋合作振 理 动 告物%3后荡涡判在检的(旋读(>出样振""V4-本荡4B和)(U7加30)9未检入0并脓%检测室`室液H出结温D温中E4果G放加下%V与反置入孵B利应(-育U)福盒倍>检7平'中体71出'耐'%1积的然-药%的最病<后情处后例后再况理将根系次%液V-据统将%B7循可混涡U9
UJSB6S VI#B+3)液体培养#简称3VI#B+3)培养4$三项检测%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荧光TSA 方
法在脓液样本中诊断肺外结核的效能'结果以临床诊断为标准%`HDEG和BU2$LJ 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
曲线下面积 分别为 和 A!S
#JKS$
,5*(>[ #-@3"4-,$(())*))[ #3)"3)$()*+- ,5*5>[ #-@@"4-,$(())*))[
(- %
利福平耐药率为5*4>[#(-"-@3$'结论初治肺外结核患者获得脓液样本后可以先使用BU2$LJ进行初筛%初筛
阳性样本再通过其他检测方法获得耐药信息'
关键词!分子诊断技术+!脓液检查+!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A>-+!A553
=**(/'/1'"';1.(.)*O$"$J&$%# BPQC!4'"3PQ8:R,*;5)%$./$"#S>C 7$#+)3.*)%3$#$/#("6&5..'7&;$.("#+$ 3('6").(.)*$<#%'&5;7)"'%1#5-$%/5;).(. N"#,+#$Z'$%!"*5'$%V"'%@#'&'$%0"#$%>)$%&'(*$%5)'.'$%M#$% <'$%1'$%%/#'&,$%- /4'$'7#45)6'7#4&#=,:#1,:;/)$1):%2#$%V",*P)6/:,002,03'1#4%2#$%V",*YABBBY%/"'$# /,::)03,$6'$%#*1",:!/#'&,$%%EF#'4!YGDIXHHBY!ZZ-7,F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切除第三脑室肿瘤36例疗效观察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切除第三脑室肿瘤36例疗效观察
拉 向外侧 , 探查室 内肿瘤 , 如肿瘤 呈囊性则 先穿 刺放液 , 如
肿瘤呈 实质性则 先囊 内分 块切 除 , 最 后游离切 除囊壁 并严
选择 2 0 1 0— 0 1~ 2 0 1 2—1 2期 间应 用经胼
1 . 1 一般资料
格 止血 , 置入引流装置并 向脑室 内注水 , 以防脑组织 塌陷 ,
2 0 1 0一 O 1 — 2 0 1 2—1 2期 间应 用经 胼胝 体一 穹隆 间入路 显
微手术切除 3 6例三脑室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像 , 取得 了满 意的疗效 , 报告如下 。
1 资 料 及 方 法
三脑室 , 更换O . 5 c m的宽脑压板 , 将穹窿 、 透 明隔 、 胼胝体等
严 密缝 合后 关颅。 1 . 3 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经 胼胝体 一穹 隆问人 路显微手
胝体一穹隆间入路显微手术 切除 3 6例 三脑室肿瘤 的患 者 为研究对像 , 其中男性 1 7例 , 女性 l 9例 , 年龄 1 4~ 4 6岁 ,
平均年龄 3 O岁 , 病程 2个 月 ~ 3 4个 月 , 平均病 程 为 1 8个 月, 临床表现以头 痛 、 呕吐 等颅 内压增 高 表现 为首 发症 状 的1 8例 , 以视物不清 、 多饮 、 多尿为首发症状者为 l 2例 , 以
me n t . T r e a t me n t w i t h o u t r e p a i r o f t h e d e l t o i d l i g a m e n t [ J ] .
J 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 , 1 9 8 7 , 6 9 ( 9 0 : 1 3 4 6~1 3 5 2 .
刘 延 鸿

32_脑血管的断层解剖学

32_脑血管的断层解剖学
a、额底外侧动脉 b、中央前沟动脉 c、中央沟动脉 d、中央后沟动脉 e、顶后动脉 f、颞极动脉 g、颞前动脉 h、颞中间动脉 i、颞后动脉
j、角回动脉。
(二)椎-基底动脉系
1
.行程: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发出,
向上穿第6~1颈椎横突孔、寰枕后
膜和枕骨大孔入颅,至延髓脑桥
沟处与对侧同名动脉合成基底动脉。
Thank you
颈动脉管外口 颅内段: C5段(岩骨段、颈动脉管段),外 口至内口 C4段(海绵窦段),内口至前床突
C3段(膝段、虹吸弯、前膝段),C4 至C2间转折部 C2段(前床突上段、交叉池段),水
平后行 C1段(终末段、后膝段),后床突前
向上走行至分叉部。 C2+C3+C4为虹吸部,多为U型和V型
C1+A1+M1称颈内动脉分叉部, 在动脉造影前后位上呈T型。
①颞下前动脉 ②颞下中(间)动脉 ③颞下后动脉 ④距状沟动脉 ⑤顶枕动脉。
(三)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1.位置:位于大脑底部,环绕视交叉、
灰结节和乳头体等。
2
.组成:一条前交通动脉和成对的大
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后交通动脉
及大脑后动脉。 3.分型:有五型,
近代型——中国人最多,占64.68%,
(二)大脑深静脉:主要收集基 底核、深部髓质、间脑及脑室脉 络丛等处的血液。 特点是从周围流向中央,最后集 中于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 注入直窦。 1.大脑大静脉:左 右大脑内静脉在胼胝体压部的后 下方合成,向注入直窦。
2.大脑内静脉:在室间孔后缘 由丘脑纹状体静脉延续而成,相 续处形成一向后开放的锐角,称 静脉角。
M4段(分叉段):外侧沟上端至分出颞 后动脉、角回动脉、顶后动脉处;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对比观察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对比观察
术时间分别为( 9 1 . 4 0± 2 0 . 4 7 ) 、 ( 1 1 5 . 8 0± 2 7 . 1 4 ) m i n , 术 中出血量分别为 ( 4 5 . 6 0±1 1 . 7 3 ) 、 ( 7 2 . 9 7± 2 2 . 4 5 ) mL , 总 住院时间分别为( 1 1 . 4 0± 3 . 6 9 ) 、 ( 1 6 . 6 9± 5 . 4 5 ) d , 并发症发生率 分别 为 2 3 . 6 8 %、 3 6 . 8 4 %, 两组 比较 , P均 < 0 . 0 5 。
的应用观察[ J ] . 山东医药 , 2 0 1 0 , 5 0 ( 1 8 ) : 9 3 . [ 1 0 ]K u n t C , K a n a t . P e k t a s M, G u n g o r A N, e t 1 a . R a n d o m i z e d t i r l a o f
皮质激素等内分泌激素 , 对患者 的生长发育 、 生育 、 视力 视野 等产 生影 响。P A的治疗 以手术 切 除为 主 ,
因其 肿瘤 位置 深 , 临近诸 多重要 神经及 血管 , 具有 手 术 难度 高 、 风 险大 、 术 后并 发症 多 的特 点 。显微镜 下
基金项 目: 河北省邢台市科技计划项 目( 2 0 1 4 z c 1 7 9 ) 。
院时类号 : R 7 3 9 . 4 1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5 ) 1 9 - 0 0 5 8 - 0 3
垂体腺 瘤 ( P A) 是 神经 外科最 常 见 的鞍 区肿瘤 , 多 见于青 壮年 , 约 占颅 内原发性 肿瘤 的 1 5 %_ 1 J 。P A 来 源 于垂体 前 叶 、 后 叶及 颅 咽管上皮 残余 细胞 , 常具 有 内分泌 功能 , 可分 泌 泌 乳素 、 生长激素、 促 肾上腺

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_石祥恩

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_石祥恩

·论著·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石祥恩);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Albert L R hoton Jr );北京市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黄文宇)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石祥恩 Albert L Rhoton Jr 黄文宇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解剖,为该部位的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25具尸头标本,在4~40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解剖关系,并计算其相关参数。

结果 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源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

根据其血管来源及走行,穿通动脉可分为:无分支、近端分支及远端分支型,其中以近端分支型的穿通动脉管径较大,分布区域较广。

这些穿通动脉终止在相对较远的区域。

(1)前部:视交叉、垂体柄及漏斗;(2)中部:乳头体及灰结节;(3)后部:后穿质及后颅窝;(4)外侧部:旁中线穿质及视束前部。

在中线部位,穿通动脉与两侧的大脑后动脉重叠及吻合相对较少。

结论 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可分为三型,其中近端分支型的穿通动脉管径较大,分布较广。

了解这些解剖结构的特点,可避免在第三脑室底手术中损伤这些血管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关键词】 脑室; 脑动脉; 神经解剖学Microsurgical anato my of the perforating arteries on the third ventricular floor SHI Xiangen *,Albert LRhoton Jr ,HU ANG W enyu .*Department of Neuro surgery ,The Peo ple ′s H osp ital ,Peking Univers ity ,Beijing 100044China【A 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 y the microvascular anatomy of the perforating arteries on the third ventricular floor .Methods The microanatomy of perforating arteries on the third ventricular floor in 25cadaveric heads of adults was observed with 4to 40-power surgical microscope .Results The perforating arteries on the third ventricular floor arose from the internal carotid ,posterior commun icating ,posterior cerebral and basilar arteries ,an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tterns :no ramification ,proximal ramification ,and distal ram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vascular origin and course .The perforating arteries of proximal ramification pattern had larger diameter and boarder distribution These perforatin g arteries terminated at relative distant area ,including a )anterior part :the optic chiasm and stalk and infundibulum ;b )middle part :mamillary body and tuber cinereum ;c )posterior part :posterior perforated substance and posterior fossa ;and d )lateral part :paramedian perforated substance and anterior portion of optic tract .In middle part overlap and anastosis of perforating artery with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from both sides were relatively few .Conclusion The perforatin g arteries on the third ventricular floo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tterns .The proximal ramification pattern possesses larger diameter of the vessel and broarder blood supply area on the third ventricular floor .Identif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se perforating arteries are important when s urgery is being planed .【Key words 】 Cerbral ventricles ; Cerbral arteries ; Neuroanatomy 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起于大脑Willis 环,分布于下丘脑区域,并在维持下丘脑功能,如意识、体温调节、渗透压及血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孙鑫;程越朋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40)6
【摘要】在临床上胼胝体梗死是一种少见的脑梗死类型,由于胼胝体同时连接双侧大脑半球,血供丰富,因此胼胝体梗死的发病率较低.目前国内外对于胼胝体梗死的病因学尚无定论.胼胝体梗死后会出现双侧大脑半球失联系现象进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胼胝体梗死的部位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就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页数】4页(P565-568)
【作者】孙鑫;程越朋
【作者单位】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21;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胼胝体梗死42例临床分析 [J], 孔繁呈;苏德国;马兰
2.胼胝体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J], 关卓娅; 李家琪; 张文昭; 朱晓月; 李峰
3.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J], 贝朝昌; 王喜江; 张和耀
4.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J], 陈竹林; 黄光; 徐斌
5.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J], 陈竹林;黄光;徐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SICS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SICS

・临床医学・SICS治疗软性白内障戎光,王有志,贾会云[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SICS)治疗软核白内障的操作方法、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

方法对142例206眼白内障患者行SICS联合IOL植入术,术中应用水分离、轻压一侧晶状体、令对侧晶状体赤道部浮出囊袋口等手术技巧,方便快捷地完成手术。

结果术后局部反应轻微,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第一天局部炎症反应极轻者占8614%,其余炎症反应略重,经1~3天对症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

结论SICS术式治疗软核白内障安全、实用、有效,临床效果可与超声乳化相媲美。

[关键词]SICS;IOL;白内障;软核;超声乳化[中图分类号]R77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81-6412(2008)04-0318-02SIC S tr eatment on soft catar actRONG Guang,W A NG Y ou2z hi,JIA Hui2yun.Ophtha lmology Hospita l of Hua z heng,Siping136000,China[Abstr 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operating procedure,skill and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soft core cataract with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non-phacoemulsification without sewing thread.Methods Operating on142patients (206eyes)with SICS and intraocular lens(IOL),separating water,pressing one2side lens lightly and making the e2quator of the opposite lens out of bag were used during operating process.Results The local reaction was slight, the eyesight was improved after operation.The patients with slight partial inflammation reaction accounted for 8614%,which were a little better than the rest.The eyesight became normal after1~3days treatment.Conclusion Treating soft core cataract with SICS is safe,practical and effective whose effect is almost equal with phacoemulsi2fication.[K ey words]SICS;IOL;cataract;soft core;phacoemulsification纵观眼科白内障手术的历程,我们会看到它的技术的确是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并行终板造瘘术的疗效分析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并行终板造瘘术的疗效分析
问题 。
【 关键词 ] 脑肿瘤 ; 第三脑室 ; 松果体 区; 胼 胝体 ; 造瘘术
[ 中图分类号 ] R 79 9 [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7 3 0 (0 2 0 00 0 6 4— 86 2 1 )1— 0 6— 3
di1 .9 9 ji n 17 3 0 .0 2 0 .3 o:0 3 6/. .64— 86 2 1 .1 0 s a
20 - 2 1-6我 科 应 用 经 胼 胝 体 一 明 隔一 窿 0 70 6~ 0 1 0 透 穹
5 y ; 0G ) 星形 细胞 瘤 3例 , 普 通 x 线局 部 +全脑 行 放射 治疗 2例 ( 剂量 为 6 y , 形 + 强 x 线 总 0G )适 调 治疗 1 ( 例 总剂 量 6 y 。 5G )
曲e i a poc . to s T ec ncl a ai t w ou dre t i ug a rm vl epams di t s p rah Meh d h l i t o 2 pt ns h n ew n e r cle oa o no l nh i a d af 9 e m ms i f s

6・
C ieeJunl f e lia M dc eJnay 0 2 V lme N m e hns ora o N w Ci cl e in , ur 2 1 . o u br1 n i a u 5,
经 胼胝 体 一 窿 间入 路 显微 手 术 切 除第 三 脑 室 和 穹 松果体 区肿瘤并行终板造瘘术 的疗效分析
n l s my Y n Z O GS uXUK —e, t 1 eate tfN uougr , ePol’ o i lfG nx a- t Ef ,H N h , ebi e a.Dp r n o er re t e e s s t n g i oo i m s y h p H pa o a

经枕小脑幕锁孔入路松果体区的应用显微解剖

经枕小脑幕锁孔入路松果体区的应用显微解剖

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p16Adenovirus plasmidYao Bin ,Hu Yong ,Xiong Zizhong ,et al(Dept of Infection Diseas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Medical Uniuersity ,Hefei 230022)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pl6Adenovirus pIasmid.Methods The seguence of the pl6-INK4suppressor gene from human was artificiaIIy synthesized.And pENTR lA-pl6pIasmid ,the entry cIones ,were generated by seriaI tests.AIong with the LR recombination reactions finished and the ccdB gene in the pAd /CMV /V5-DEST pIasmid repIaced by the pl6-INK4,the pAd /CMV /V5-DEST-pl6pIasmid ,the expression cIones ,were created.The seguencing of the artificiaI synthesis seguence was right.Resul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combinant pl6Adenovirus pIasmid was successfuI which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function of the sup-pressor gene pl6-INK4.Conclusion It is stabIe ,reIiabIe and convenient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pl6Adeno-virus vector with gateway cIoning system.MeSH genes ,pl6;adenoviridae /genetics ;DNA ,recombinant经枕小脑幕锁孔入路松果体区的应用显微解剖朱安凯l ,万经海l ,韩 卉2,王先祥l摘要 目的 探讨开展松果体区病变锁孔手术的可行性。

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治疗侧脑室肿瘤(附15例报告)

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治疗侧脑室肿瘤(附15例报告)

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治疗侧脑室肿瘤(附15例报告)
高进喜;王如密;王守森;郑兆聪
【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5(10)11
【摘要】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侧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侧脑室前部肿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脑积水和认知能力下降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充分暴露侧脑室肿瘤和术中行脑室内静脉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预防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的重要因素.【总页数】2页(P515-516)
【作者】高进喜;王如密;王守森;郑兆聪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州,350025;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州,350025;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州,350025;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州,3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R651.1+1
【相关文献】
1.经终板-翼点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前部颅咽管瘤(附7例报告) [J], 薛洪利;孙荣君;梁国标;宋振权;熊剑;孔令权
2.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 [J], 李瑞峰;张蕴增;武树超
3.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附3例报告) [J], 刘振业;薛爱君;裴柏枫
4.颞叶前部切除加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伴顽固性癫痫的婴儿偏瘫(附3例报告) [J], 刘运生;马建荣;曹美鸿
5.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区肿瘤(附10例报告) [J], 吴红星;吴永刚;刘藏;张冰克;陈刚;杨小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丘脑出血

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丘脑出血

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丘脑出血齐宇;韩秀红;孙志博;朴松鹤;邵帅【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06【摘要】目的探讨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丘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出血量15~40 ml,出血均破入脑室.均采用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显微手术清除丘脑血肿.结果术后存活24例,死亡4例;生存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按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5例,Ⅲ级8例,Ⅳ级4例,V级2例.结论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显微手术能有效清除丘脑血肿,消除脑积水,尽早解除颅内高压、脑疝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总页数】1页(P274)【作者】齐宇;韩秀红;孙志博;朴松鹤;邵帅【作者单位】154002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154002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154002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154002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154002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R651.11【相关文献】1.经前方胼胝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双侧脑室铸型出血 [J], 黄立勇2.胼胝体入路治疗丘脑出血入脑室的临床研究 [J], 高睿3.内镜辅助经胼胝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重度丘脑出血伴脑室铸型 [J], 周林强;王晓军;路阳;于涛;石磊;任峰;曹海波;卞杰勇;4.内镜辅助经胼胝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重度丘脑出血伴脑室铸型 [J], 周林强;王晓军;路阳;于涛;石磊;任峰;曹海波;卞杰勇5.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重型内侧型丘脑出血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J], 赵鹏;查正江;施正生;陈加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刘军;田道锋;蔡强;陈谦学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3(18)8
【摘要】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
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8例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治疗。

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71.4%),次全切除7例(25.0%),部分切除1例(3.6%)。

术后临床症状好转19例,维持术前水平4例,加重5例;新发暂时性失语和记忆功能减退6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

17例术后随访6~85个月,术后6个月疗效达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3例,进展1例。

结论胼胝体前部胶质瘤位置特殊,正确的手术入路和策略可降低致残率并取得良好疗效。

【总页数】3页(P449-451)
【关键词】脑胶质瘤;胼胝体前部;显微手术;效果
【作者】刘军;田道锋;蔡强;陈谦学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神经外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J], 朱江
2.显微手术治疗胼胝体前部胶质瘤30例报告 [J], 耿少梅;焦保华;卢圣奎;郭二坤
3."蝴蝶状"胼胝体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J], 胡成功;刘艳辉;毛庆;王鹏
4.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 [J], 姚志刚;焦保华;耿少梅;左书浩
5.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 [J], 焦保华;姚志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镜下经脑皮质造瘘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显微镜下经脑皮质造瘘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显微镜下经脑皮质造瘘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杜昊蓝;陈开国;邬锡真;董继斌;任国辉
【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
【年(卷),期】2013(18)5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脑皮层造瘘口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操作技巧和疗效分析. 方法回顾本组32例采用在显微镜下经脑皮质造瘘入路方式清除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其病死率、致残率和术后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全组32例,死亡4例,死亡率12.5%. 结论超早期在显微镜下经脑皮质造瘘口入路清除血肿,血肿清除彻底,减压充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总页数】2页(P673-674)
【作者】杜昊蓝;陈开国;邬锡真;董继斌;任国辉
【作者单位】315600宁海,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315600宁海,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315600宁海,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315600宁海,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315600宁海,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
【相关文献】
1.外侧裂入路与皮质造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J], 侯锐;陈治标
2.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 刘琦;田少斌;陈劲松
3.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与经皮质造瘘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J], 周康胜
4.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J], 陈大普
5.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或经颞叶皮质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J], 王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年4月第17卷第4期Chin J Clin Neurosurg ,April 2012,Vol.17,No.4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显微和内镜解剖研究丁慧超秦尚振胡军民秦海林秦杰●论著●【摘要】目的探讨经胼胝体前部入路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显微镜和内镜解剖特点,为微创切除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病变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应用5具新鲜尸头模拟经胼胝体前部入路,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下观察侧脑室及第三脑室的重要解剖标志及其毗邻关系,测量重要解剖标志的间距。

结果显微镜下侧脑室内可观察到脉络丛、隔静脉、丘纹静脉、室间孔、透明隔,内镜可进一步观察部分额角、枕角及三角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壁从前向后依次可见视交叉、漏斗隐窝、灰结节、乳头体和中脑导水管。

结论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通过颅内自然裂隙进入,直视下操作,解剖标志清楚;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可进一步扩大视野,减少对周围重要结构损伤;熟悉该入路的解剖标志及相关解剖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解剖学;侧脑室;第三脑室;显微外科;神经内镜;胼胝体前部入路【文章编号】1009-153X (2012)04-0209-03【文献标志码】A【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 322.81;R 651.1+1Study of anatomy related to microsurgery and neuroendoscope-assisted surgery through anterior callosal corpus approachDING Hui-chao*,QIN Shang-zhen,HU Jun-min,QIN Hai-lin,QIN Jie.*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Wuhan Clinical School,Nanfang Medic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anatomic base for microsurgery and neuroendoscope-assited surgery through the anterior callosal corpus approach to the lateral ventricle and third ventricle.Methods The microsurgery and neuroendoscope-assited surgery through the anterior callosal corpus approach to the lateral ventricles and third ventricles were simulated in 5fresh cadaveric heads.The structural features in the lateral ventricles and third ventricles and adjacent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choroid plexus,septal vein,terminal vein,interventricular foramen,septum pellucidum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microscope.The frontal horn,occipital horn and triangle region in the lateral ventricle were observed by the neuroendoscope.The optic chiasm,funnel crypt,gray tubercle,mamillary body and the cerebral aqueduct in the bottrom of the third ventricle were observed in anterioposterior order.Conclusions The anatomic landmarks related to microsurgery and neuroendoscope-assited surgery through the anterior callosal corpusapproach can be clearly observed in the lateral and third ventricles.Understanding of these anatomic landmarks and relevant anatomical data is very helpful to removal of the lesions in the lateral and third ventricles by microsurgery and neuroendoscope-assited surgerythrough the anterior callosal corpus approach.【Key words 】Anatomy;Lateral ventricle;Third ventricle;Microsurgery;Neuroendoscope-assited surgery;Anterior callosal corpusapproach由于侧脑室和第三脑室部位深,脑室壁含有重要运动、感觉和视觉传导通路,以及自主神经和内分泌中枢等重要结构,该部位病变手术难度较大。

本研究利用新鲜尸头模拟经胼胝体前部入路内镜辅助显微镜下观察侧脑室及第三脑室解剖标志,为微侵袭手术切除侧脑室、第三脑室区域病变,减少手术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新鲜成人未灌注尸头5具。

Leica 手术显微镜及其配套监视录像设备、神经内镜及其配套监视录像设备、蛇牌手术显微器械及常规开颅器械、铣刀、磨钻、圆规和游标卡尺(精确到0.02mm )等。

1.2方法头颅标本固定在Mayfield 头架上,面部朝上,前屈约20°。

右额发际内马蹄形切口,后界在冠状缝后约1cm ,向前约4cm ;内侧到中线或过中线1cm 。

皮瓣翻向颞部,确认冠矢点。

形成约4cm×4cm 大小骨瓣,内侧暴露矢状窦,剪开硬脑膜翻向中线。

在冠状缝前2cm 处,沿中线向两外耳道假想连doi:10.3969/j.issn.1009-153X.2012.04.006作者单位:430070武汉,南方医科大学武汉临床学院神经外科[丁慧超(2009级硕士研究生)];430070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秦尚振、胡军民、秦海林、秦杰)通讯作者:秦尚振,E-mail :qin-sz@--209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年4月第17卷第4期Chin J Clin Neurosurg,April2012,Vol.17,No.4线垂直分离,严格沿中线切开胼胝体,进入侧脑室。

进入侧脑室后可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亦可分离透明隔经穹窿间进入第三脑室。

沿眉弓与枕外粗隆上1cm连线锯开,去除颅盖骨、硬脑膜、大脑镰,沿中线切开显露侧脑室及第三脑室。

对解剖过程中重要结构进行测量。

2结果冠矢点位置相对固定,眉间中点距冠矢点(127.17±9.38)mm,中央沟距冠矢点(45.60±2.89)mm。

5例标本中,剪开硬脑膜后冠状缝前4cm无引流静脉3例,1支引流静脉1例,2支引流静脉1例。

冠矢点前2cm处扣带回距大脑内侧面上缘(24.25±4.59)mm。

两条胼周动脉平行于胼胝体表面走形,其中胼周动脉发育对称3例,不对称2例;两胼周动脉之间无细小动脉连接4例,有细小动脉连接1例。

分开胼周动脉可见呈白色胼胝体(图1、2),冠状缝前2 cm与中间块后缘连线到胼胝体距离为(39.46±2.59) mm,在此连线上胼胝体厚度为(6.25±.92)mm。

切开胼胝体约20mm,1例进入右侧脑室,1例进入左侧脑室,3例进入透明隔间腔。

侧脑室可观察到脉络丛、隔静脉、丘纹静脉、室间孔和透明隔(图3)。

同时导入内镜观察侧脑室内解剖结构(图4)。

从室间孔上缘到穹窿胼胝体粘着处的距离为(22.34±3.09)mm。

打开第三脑室顶部四层组织,中间帆内可见大脑内静脉。

大脑内静脉平行走形,两者之间无静脉相连。

脉络丛后内侧动脉的分支在中间帆内与其缠绕走形,分支纤细。

进入第三脑室,可见中间块。

切断中间块,可见第三脑室底。

神经内镜下可见第三脑室底解剖结构,从前向后依次是视交叉、漏斗隐窝、灰结节、乳头体、中脑被盖和中脑导水管(图5、6)。

3讨论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适用于侵犯侧脑室额角、体部和第三脑室前上部的病变[1]。

目前经胼胝体前部进入第三脑室主要有两种入路,一种为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另一种为经胼胝体室间孔入路[2]。

经胼胝体前部入路,中线骨缘应达矢状窦边缘。

由于骨檐影响操作及暴露,因此一定要咬除骨檐。

冠矢点位置相对恒定,以冠矢点为后界分开纵裂,一般不会损伤运动区。

这与Winkler等[3]以中央沟前5cm和7cm间入路是一致的。

本研究5例标本中冠状缝前4cm无引流静脉3例,1引流静脉1例,2支引流静脉1例,引流静脉均较细小。

文献[4]报道冠状缝前5cm之间无粗大引流静脉,即使存在也可以离断,且不引起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从冠状缝前2cm向两外耳道假想连线分离,可达到胼胝体前1/ 3,不会损伤胼胝体膝部、海马联合及运动区。

冠矢点前2cm扣带回距大脑内侧面上缘(24.25±4.59) mm,冠矢点前2cm下方扣带回宽度为(13.57±2.16) mm。

可以此鉴别扣带回和胼胝体。

文献[5]报道胼胝体切开不超过20mm,临床上不会出现明显的神图1胼胝体显微镜下解剖图A.胼周动脉;B.胼胝体;C.大脑镰图2胼胝体神经内镜解剖图A.胼周动脉;B.胼胝体;C.扣带回图3侧脑室显微镜下解剖图A.室间孔;B.隔静脉;C.透明隔;D.脉络丛图4侧脑室神经内镜解剖图A.室间孔;B.隔静脉;C.透明隔;D.脉络丛图5第三脑室底神经内镜图A.导水管;B.后联合图6第三脑室底神经内镜图A.乳头体;B.漏斗隐--210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年4月第17卷第4期Chin J Clin Neurosurg,April2012,Vol.17,No.4经功能障碍。

我们采用以大脑镰作为中线标志,冠状缝为后界,冠状缝前2cm为前界,于两支胼周动脉之间作为胼胝体切开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