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概述
汽车文化的核心理念

汽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它不仅改变了人 们的出行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推 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提高生活质量
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 和效率,汽车文化的发展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 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增强国际交流
汽车文化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各国之间的汽车交流 和竞赛可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各国之间的友 谊和合作。
社会性
汽车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 审美观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全球性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汽车文化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共 同关注和追求的文化现象。
汽车文化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展
汽车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它涉及到钢铁、石油、橡 胶、电子等多个领域,汽车文化的兴起促进了这些领域的 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汽车文化的核心理念
目录
• 汽车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 核心理念之一:技术与创新 • 核心理念之二:驾驶体验与乐趣 • 核心理念之三:品牌与文化 • 核心理念之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结论:汽车文化的未来展望
01 汽车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汽车文化是指与汽车相关的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 汽车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竞赛 、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01
节能减排
汽车行业不断追求更高效的燃油 利用率和降低排放,以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环保材料
02
03
绿色制造工艺
汽车制造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 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降低对自 然资源的消耗。
汽车文化

玛莎拉蒂
原产地:意大利
玛莎拉蒂汽车的标志 是在树叶形的底座上 放置的一件三叉戟, 这是公司所在地意大 利博洛尼亚市的市徽, 相传于罗马神话中的 海神纳普秋手中的武 器,显示出海神巨大 无比的威力
依维柯
原产地:意大利
本田
原产地:日本 广州本田、东风本田
图案中的H是“本田”拼 音Honda的第一个本田字 母。这个标志体现出技 术创新,职工完美和经 营坚实的特点,同时还 有紧张感和可以放松一 下的轻松感。
路虎
原产地:英国
宝马MINI
原产地:英国
捷豹
原产地:英国
捷豹(JAGUAR)是英国轿 车的一种名牌产品,商 标为一只正在跳跃前扑 的"美洲豹"雕塑,矫健 勇猛,形神兼备,具有 时代感与视觉冲击力, 它既代表了公司的名称, 又表现出向前奔驰的力 量与速度,象征该车如 美洲豹一样驰骋于世界 各地。
雪佛兰
原产地:美国
雪佛兰商标表 示了图案化了 的蝴蝶领结, 象征雪佛兰车 的大方、气派 和风度。
1、在字典中,Jeep一词 的意思,一是指“护航 的小型航空母舰” 2、40年代当第一辆吉 普的样车交到军方试验 车场时,管理车场的美 国大兵按照习惯要给每 一种试验车辆取一个绰 号, “吉普”的发音, 是源于一种四分之一吨 重美国军队侦察车的名 字——GP
大众
原产地:德国
标志像是由三个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 组成, 表示大众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胜-必胜。
Smart
总部:德国 原产地:法国
smart中的S代表了斯 沃奇(Swatch),M代 表了戴姆勒集团 (Mercedes-Benz), 而art则是英文中艺 术的意思,
别克
原产地:美国
汽车文化概述

④混合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汽车
就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 机,其目的是减少汽车的污染,提 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2)按驱动形式分类 按驱动形式的不同,汽车可分为:FR、FF、 RR、4WD、MR等。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FR(front—rear)方案
优点:附着力大,发动机散热好,离合器,变速器操
纵方便,操纵机构简单,维修方便。行李箱内较宽敞。
1.2 汽车的种类(不同方法下的汽车分类 )
1.2.1 不同方法下的汽车分类
出于不同的需要,对汽车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可 以从用途、大小、使用的燃料、结构形式以及驱动方式等多 个角度来区分不同种类的汽车。不同的分类方法反映了汽车 的不同属性。
1.2 汽车的种类(不同方法下的汽车分类 )
1)根据动力装置分类: 内燃机汽车:汽油机汽车;柴油机汽车;气体 燃料发动机汽车。
在日本,汽车(自动车)的定义是:不依靠架线和轨 道、带有动力装置能够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叫汽车。 这一定义没有指明汽车的用途。
在德国,汽车的定义是:汽车是使用液体燃料、用内 燃机驱动、具有3个或3个以上轮子、用于载运乘员或 货物的车辆。
1.1 汽车的定义
由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4个 或4个以上车论,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 行驶的车辆
电动汽车 燃气涡轮机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①内燃机汽车
汽油机汽车、柴油机汽车、气体燃料发动机汽 车
②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 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 要求的车辆。一般采用高效率充电电池,或 燃料电池为动力源。
③燃气涡轮机汽车
燃气涡轮机 (Gas Turbine Engine)是涡轮发 动机的衍生类型之一,通常用於船舰(以军用 作战舰艇为主)、车辆(少见)、发电机组等。
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汽车文化概述

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汽车文化概述汽车自诞生以来,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而且其不断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百余年来,汽车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的汽车文化。
目前汽车文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汽车文化是伴随汽车生产而出现的生活形态、思维方式、情感需要及折射的审美观、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
1德国的汽车文化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q奔驰获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之后,奔驰、宝马、保时捷等几个著名的汽车品牌把德国推上了世界汽车舞台。
德国人爱车是出了名的,把汽车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家庭里有2〜3辆车很普遍,买汽车就如同买生活品一样,德国的购车手续非常方便,除了车价,购车者交付一定的牌照费,就可以领到牌照,花15分钟左右就可以在交通部门将全部手续办好。
在德国二手车市场的销量不错,尤其是品牌二手车很引人注目。
德国政府鼓励发展环保、耗油低的小型柴油车,因此,购车者中约有50%购买柴油车。
德国自2009 年以来启动了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大力研发,在未来几年,德国会大幅建设充电桩,对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免缴 1 0年行驶税的优惠和欧元补贴。
在安全性方面,德国侧重于研究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像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防滑驱动系统ASR以及车身稳定系统ESP等主动安全技术已得到很好发展,因此底盘做工扎实。
德国的高速公路不限车速,车主不用担心警察责备车速过快,可以尽情奔跑,又快又方便。
官方及外交用车多为庄重的黑色,在机关,职员的等级可以从车的档次来判别。
德国人对汽车的狂热,不仅拓展了生活的空间,也为全球汽车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2美国的汽车文化在美国汽车不断地改变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高速公路、汽车旅馆、汽车电影院以及自驾游给美国人的生活都带来了乐趣。
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汽车外卖窗口已然成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之一,汽车让许多人实现向往自由的梦想。
美国的公路交通网络很发达,因此美系车也添加进大气和耗油的激情,随时搬家的房车、经济实用的皮卡车、大气豪迈的越野车以及物美价廉的二手车在美国很受青睐,它们体现了美国人的生活特点――崇尚自由和勇于探索。
汽车文化培训知识点总结

汽车文化培训知识点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因此,汽车文化的培训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文化培训知识点的总结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汽车相关知识,提高驾驶技能,加强安全意识,做到文明驾驶。
一、汽车文化概述1.汽车历史与发展汽车的发展历程,汽车的种类及功能2.汽车文化的重要性汽车文化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二、普通汽车知识1.汽车结构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车轮、车身等汽车结构构成2.汽车分类按用途、按结构、按动力方式等分类3.汽车性能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油耗、载重等汽车性能参数的意义和测量方法4.汽车保养换机油、换滤芯、换汽车胎、换刹车片的正确方法,定期保养的重要性5.汽车知识小常识汽车轮胎的正确气压、驾驶技巧、汽车环境保护三、汽车安全知识1.安全驾驶规范交通规则、车辆维护、驾驶员的道德素质2.常见交通事故及预防措施各种交通事故的类型及其预防措施,如追尾、碰撞、倒车事故等3.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车辆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操控系统的作用及原理4.汽车 passiv 安全系统安全气囊、安全带、车身抗撞性等 passiv 安全系统原理及作用5.紧急状况处理车辆故障、紧急刹车、车辆起火、车辆被盗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四、汽车环保知识1.汽车尾气排放知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及减排方法2.节能驾驶技巧如何减少燃油消耗、减少尾气排放3.汽车环保法规相关法规对汽车环保的要求及处罚条例五、汽车文明礼仪1.汽车礼仪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守时待人等汽车礼仪2.驾驶员的道路素养道路文明、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六、汽车文化与旅游1.旅游自驾旅游自驾的注意事项,及行车路线规划、驾驶安全等2.汽车与旅游资源汽车对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汽车与旅游的关系七、汽车文化与经济1.汽车消费理念汽车消费的规划、投资与消费2.汽车与经济社会汽车工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综上所述,汽车文化培训知识点的总结十分重要。
汽车文化 (2)

汽车文化汽车文化是指与汽车相关的一系列价值观、信仰、行为和习惯的集合体。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汽车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本文将从汽车的历史、社会影响、艺术表达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来探讨汽车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一、汽车的历史与社会影响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汽车还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少数人能够拥有。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汽车逐渐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缩短了地理距离,提高了交通效率。
同时,汽车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影响,包括城市规划、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城市规划方面,汽车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开始建设更宽阔的道路和停车设施,以应对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同时,汽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城市人口逐渐向郊区扩散,导致了城市环境的变化。
另一方面,汽车文化对交通安全也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驾驶行为的不规范,交通事故频发。
因此,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以保障交通安全。
同时,汽车文化也引发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汽车燃烧燃油会产生一系列废气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推动汽车技术创新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成为当代汽车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汽车文化的艺术表达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不仅有其实用价值,也被艺术家用来表达情感和创造美感。
汽车文化与艺术的结合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绘画是最常见的汽车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艺术家通过绘画将汽车的美与速度感表现出来,展现汽车在运动中的动感和力量感。
同时,绘画也可以表达对汽车历史和文化的追溯与赞美。
雕塑是另一种常见的汽车艺术表达形式。
艺术家通过雕塑将汽车的形象呈现出来,展现汽车的立体感和纹理感。
雕塑作品可以激起观者对汽车艺术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是对汽车文化的一种致敬。
摄影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汽车艺术形式。
通过摄影,艺术家可以捕捉汽车在不同场景下的美感和动态,展现汽车的速度、力量和精致。
汽车知识文化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不仅仅是一种机械,更承载着丰富的知识文化和精神内涵。
本文将从汽车的发展历程、汽车文化内涵以及汽车知识普及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汽车的发展历程汽车起源于19世纪末,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交通工具之一。
从早期的蒸汽汽车到燃油汽车,再到新能源汽车,汽车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人类科技进步的力量。
在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汽车文化内涵1. 科技创新: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从汽车设计、制造到驾驶技术,都体现了人类对科技的追求和探索。
2. 安全环保:汽车安全是汽车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3. 品牌文化:汽车品牌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品质,汽车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品牌故事和品牌精神。
4. 消费观念:汽车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追求速度到注重舒适、环保,汽车文化逐渐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健康的消费习惯。
三、汽车知识普及1. 汽车构造: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如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等,有助于驾驶者更好地维护和保养汽车。
2. 驾驶技巧:掌握正确的驾驶技巧,如起步、加速、转弯、刹车等,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3. 汽车保养:了解汽车保养知识,如定期更换机油、刹车片、轮胎等,有助于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4. 交通法规:熟悉交通法规,遵守交通规则,是保障驾驶安全的重要前提。
总结:汽车知识文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了解汽车知识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驾驭汽车,享受汽车带来的便捷与快乐。
同时,汽车知识文化的普及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让我们共同关注汽车知识文化,共同创造美好的汽车时代。
第1章汽车文化概述

2.底盘
• 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按照驾 驶员的操作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 主要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以 及制动系统组成。
• (1)传动系: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 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 、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 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 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 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4.汽车车身
• 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 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 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 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车身造型结构是汽 车的形体语言,其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 汽车的性能。
1.1.2 汽车分类
4.按汽车用途分类 除了国家标准对汽车类型所作出的分类定 义外,人们习惯上按汽车的用途分类,分 为轿车、客车、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 卸汽车、牵引汽车、专用汽车等。
1.2.3 各国汽车文化简述 4.英国的汽车文化
北大西洋的不列颠群岛有着全球最为悠久的汽车工业史,在 20世纪50年代之前,英国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 的地位。工业文明的推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塑造出英国汽 车独特的文化内涵。英格兰人那种”桀骜不驯”的设计风格, 铸久了英系车浑身散发出的纯正的贵族和皇家风范,同时那 种与生俱来的“追求速度、高性能、操控乐趣至上”的特点, 也让英系车在世界汽车强林之中立于金字塔顶。
1.1.2 汽车分类
⑹牵引汽车 牵引汽车是专门用于牵引挂车的汽车,通常可分为半挂牵引 汽车和全挂牵引汽车。半牵引车后部设有牵引座,用来牵引 和支撑半挂车前端。全挂牵引车本身带有车厢,其外形虽与 货车相似,但其车辆长度和轴距较短,尾部设有拖钩。 ⑺专用汽车 专用汽车是指装置专用设备,具有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 运输任务或特种作业的汽车。主要包括:娱乐汽车、竞赛汽 车(图1-25)、特种作业汽车。
1.1汽车文化绪论讲解概述

7
(5)公共关系表现 提升造车者、用车者、管 车者的文化自觉性,解决好人车路的矛盾、资 源与环境、安全、社会监管、城市规划等问题。 (6)公众心理与行为表现 主要指在购车、用 车等方面消费心理与行为,和对汽车的接受认 可度。 (7)信息与网络表现 汽车内部的信息与网络 有车载通信、影音系统、卫星定位、人车互寻、 智能化等;外部的汽车报刊、汽车杂志、汽车 网站、汽车电子书籍等。 (8)教育与传承表现 汽车专业院校、各种培 训考试机构等
(8)教育与传承表现 向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汽车专业人才
22
13
(4)汽车品牌、(5)车标 A、自主品牌
14
B、合资品牌
15
C、进口品牌
16
(6)汽车美容 是指针对汽车各部位不同材质所需的保养条件 采用不同性质的汽车美容护理用品及施工工艺, 对汽车进行全新的保养护理。“汽车美容”主要 包括车表美容(汽车清洗、除去油性污渍、新车 开蜡、旧车开蜡、镀件翻新和轮胎翻新)、车饰 美容(车室美容护理、发动机美容护理和行李箱 清洁)、漆面美容(漆面失光处理、漆面划痕处 理和喷漆)、汽车防护(粘贴防爆太阳膜、安装 防盗器、安装语音报警系统和安装静电放电器) 和汽车精品(汽车车香水、车室净化、装饰贴和 各种垫套)等5个方面
1.汽车文化的主要特性 (1)继承性(文化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经验) (2)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 (3)民族性(美国豪迈法国浪漫德国精美日本精致) (4)创新性(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5)统一性与多样性(鲜明的国家与民族特色) (6)互动性 (汽车文化也是一个相互借鉴与融合的 过程)
王建宇
汽车文化
一、汽车文化的含义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其涵义博大精深、复杂纷繁,
1、汽车文化概述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汽车进入家庭后,人们纷纷离开 拥挤嘈杂的大城市,住到郊外去寻求 田园般的生活。城市郊区的房价,要 大大低于市中心的房价,也是促使人 们离开城市的重要原因。
汽车使人们离开了密集的大城市, 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城市中 的人口密度大大下降,由城市人口密 集而带来的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 境问题……等等,都因为汽车的普及 而迎刃而解。可以说,汽车促进了城 乡生产企业和居民区布局的合理化。
汽车文化概述
0
汽车的定义
什么才能称为汽车
汽车具备的条件
有独立的动力 有独立的动力 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
有独立的转向 独立的转向操纵机构 操作机构
不依靠轨 道行驶
有载客厢 或载货厢
汽车的英文表述
• Automobile(汽车)【美】 • Vehicle(机动车) • saloon(轿车,大轿车) • Car(小轿车) • Voiture(车辆) • Bus(公共汽车) • Truck(卡车) • motorcar(汽车)
◇ 汽车文化教育的对象:许多西方国家,从幼儿园、 学校到社会各阶段,都按年龄段进行“汽车教育”
◇ 汽车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全民现代交通意识, 培养汽车专业人才。
◇ 汽车文化教育具有长期性、基础性、全民性、 及专业性。
汽车产业
汽车 制造
零配件 制造
仓储 运输
汽车 工业
汽车服务业 及相关产业
汽车 销售
德国的汽车文化
• 爱用国货 • 实用取向 • 偏好手排
美国的房子, 日本的妻子, 德国的车子
• 开车车速平稳、
严格遵守交通
规则、绝对重
视安全;
俄罗斯的汽车文化
• 莫斯科私人轿车拥有量为总人口的55%左右,私车大多是国产 的伏尔加、拉达、莫斯科人等;
汽车文化第1章——汽车文化概论

• 早先人类生产汽车,并没有赋予他太多定位,只是 让他代步,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而已。如今,随 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日新月异,汽车变得越来越普 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前作为一种奢 侈品,人们往往抱着观瞻的仰视态度,总有那么一 种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触焉的距离心态。
•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提高,有 条件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曾经是奢侈品的汽车已经 飞入寻常百姓家。电脑、汽车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 可少的工具。电脑的虚拟世界变幻莫测,里面交织 成一个复杂丰富的网络文化。汽车与人也构成了一 个宽泛的有机体,车型各式各样,车主形形色色, 可因为一个共同的主题汽车走到了一起,汽车文化
3、汽车行业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 汽车是全球性产品,汽车工业是国际贸易型产业。
2001年11月10日晚6时38分(卡塔尔首都多哈当地时间),世界贸易组织(WTO) 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中国将从 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4、发展汽车工业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 汽车工业是技术密集产业,既可以自身的需要促进科技发展,又可将科 技成果大规模的应用于生产。
汽车文化与精神文明
汽车的发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成为精神文明建 设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人们也在发达的汽车工业中感受 到了国民自豪感。中国汽车的普及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一些 地区的面貌,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生 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的形象。
讲车德,建文明和谐社会需人人参与。汽车文化在用车 环境中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文明比物质 文明更重要,一个宽松的用车环境能够挖掘出更大的 市场潜力。而汽车文化是指汽车所带来的整个社会意 识形态的改变;中国要快步进入汽车社会,就要建立 起健全的公民意识,让执法人和消费者处于同样的法 制规范之中,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当你不必再 为税费而烦,当你不用总为塞车头疼,当你不再为停 车而发愁时,拥有汽车就会是个非常令人愉快的事了。
1.汽车文化概述

一.设计理念
法国人的浪漫闻名世界。同时,法国也是一个具有时尚前卫风格的国度。法国车的设计承载着法国本土气息,在借鉴德国车比较先进的理念外,还发扬自己本身的时尚前卫的特质。
可以说法国车是时尚、科技和一个比较高水准工艺的综合体。当然这些也是相对而言,法国车给人的感觉是风格和设计理念比较独特。
法国车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更突出在新设计的外延方面,像微型车的精巧、商务车的功能特性、轿车的尽善尽美以及与众不同的设计标准等。
三.汽车消费
丰田喜一郎在为丰田规划战略方向时提到,让日本人都能够买得起质量上乘的轿车,实现轿车普及化战略。
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生活开始进入“3C消费时代”(即彩色电视机、空调器、大众型轿车),十年间新车登记量从40多万辆增加到400多万辆,而这期间基本上没有进口汽车的冲击。这个机遇使日本汽车工业完成了第一代产品开发,并形成大批量生产体制。
法国车理念认为很多东西没有必要,比如内饰的精致,这与享受驾驶乐趣无关。但在注重制造质量和安全性上非常严格。车身都采用双面镀锌钢板,连发动机下面都装有防护板,车身重量就比其他同类产品大很多。
日本
一.设计理念
节俭是根本,日本的一位设计师说:“日本人的立体感很差,他们看到的车只是平面的,不是立体的。”日本人的设计看到的的确是很平面的,强调看上去的感受而不是立体的享受。日本设计师会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消费者的偏好结合起来,这就是日本汽车设计的高明之处,也是日本汽车能够在较短时期内立于世界汽车之林的重要原因。日本人深知:有时候成功的模仿比简单的创新更能创造市场需求。
意大利人不仅有着与法国人相同的浪漫和时尚的嗅觉,也有着奔放和没有禁忌的个性。设计豪放、性感、洒脱,多以性能的表现和外形吸引顾客,充分展示了意大利人的热情、浪漫、灵活和机敏的个性。
汽车文化

3)黑色,是一种矛盾的颜色,既代表保守和自尊, 又代表新潮和性感,给人以庄重、尊贵、严肃的感 觉。 4)红色,包括大红、枣红,给人以跳跃、兴奋、欢 乐的感觉。红色是放大色,同样可以使小车显大。 5)蓝色,安静的色调,感觉非常收敛。 6)黄色,欢快、温暖、活泼,扩大色。 7)绿色,森林和春天的色彩,活力和希望。 8)灰色,给人以朴素、柔和、含蓄之感。
强 的 爱 国 热 情 。 韩 过 车 经 济 、
不 挠 的 民 族 精 神 , 国 民 自 立 自
韩 国 — 坚 强 的 民 族 信 念 , 不 屈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
创建阶段(1953~1965年)
•解放CA10型载货汽车
1957年5月,一汽开始仿照国外样车自行设计轿车; 1958年先后试制成功CA72型红旗牌高级轿车 。
汽车文化涵义 汽车文化是汽车在发明和发展过 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称。 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在制造和使 用汽车的活动中,形成的一 套行为方式、习俗、法规、 价值观念等内容,这些便是 汽车文化的内涵。
美系车 通用、福特、克莱斯勒
美国车宽大、悬吊柔软、大扭
力、空调效果好的特性,成了安 全舒适豪华的代表,但负面地说,
感。英国轿车注重稳重、内向、有内涵。
日本—日系车辆在造车初期多以模仿英、
美产品而成。但日本人独有的专注和团队精神 反映在造车工艺上,使日本车从廉价车的代表 到目前与欧洲高级车平起平坐,算是后起之秀。 日本车,以外形中规中矩,发动机平顺、省油,
博得许多中产阶级人士的欢心。
耐 用 , 逐 渐 向 较 高 档 次 发 展 。
法国—法国车的造型柔和了法兰西民族的浪漫和时尚,造 汽车和做衣服一样,当作艺术品来设计的,我行我素,造型 优雅,线条简练,精巧灵活,极富动感和充满活力。 意大利—意大利的汽车,以卓越的品质、良好的性能、
汽车文化1 概论 1.1

第一讲
③拿破仑开创右行阵营
绪论
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前,法国贵族的马车靠左行驶,平民靠路右侧 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前,法国贵族的马车靠左行驶, 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前 徒步行走。在底层人民看来,靠左行意味着贵族与特权, 徒步行走。在底层人民看来,靠左行意味着贵族与特权,靠右行则 带有革命的意义。于是法国大革命后,车辆改为右行。 带有革命的意义。于是法国大革命后,车辆改为右行。 拿破仑上台后,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拿破仑占领了哪里, 拿破仑上台后,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拿破仑占领了哪里,就把 靠右行规则带到哪里。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 靠右行规则带到哪里。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 不过,法国直到1852年才公布统一的国家法令,规定右行制。 1852年才公布统一的国家法令 不过,法国直到1852年才公布统一的国家法令,规定右行制。 美国的左驾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 汽车右驾靠右行驶首先出于技术原因: 很多国家靠右行。 汽车右驾靠右行驶首先出于技术原因: 很多国家靠右行。 挂档及制动手柄在右侧车外, 挂档及制动手柄在右侧车外,但不利 于超车和会车。 1927年 于超车和会车。到1927年,欧洲大陆 各国基本达成“左侧驾驶靠右行驶” 各国基本达成“左侧驾驶靠右行驶” 的共识。 的共识。 美国因与英国长年战争才得到国家独 其中法国给予了一定帮助。 立,其中法国给予了一定帮助。为与英 国划清界限,1776年 国划清界限,1776年,美国在建国伊 始便将道路交通的左行转为右行。 始便将道路交通的左行转为右行。
汽车文化12汽车运动

美国全国运动汽车竞赛(NASCAR)是美国最著名的赛车运动之一,赛事以高速、激烈、刺激著称,吸引 了大量车迷关注。NASCAR赛事的规则和赛车设计都独具特色,为车迷带来了独特的观赛体验。
Dakar Rally达喀尔拉力赛
总结词
Dakar Rally达喀尔拉力赛是一场充满冒 险和挑战的越野赛车盛宴。
总结词
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一场考验车辆性 能和车手耐力的极限挑战。
详细描述
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法国勒芒赛道举办 的一项经典耐力赛事,参赛车辆需在24 小时内完成最多圈数的比赛,对车辆的 可靠性和车手的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美国NASCAR赛车
总结词
NASCAR赛车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赛车运动之一,以其独特的规则和高速驾驶著称。
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运动开 始在民间普及,一些汽车俱乐部和 车队开始涌现,参与国内外赛事。
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运动快速发 展,越来越多的车队和赛事涌现, 政府也开始重视并支持汽车运动的 发展。
中国汽车运动现状分析
01
02
03
赛事规模扩大
中国举办的汽车赛事数量 和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 逐渐提升,吸引了越来越 多的国内外车手和观众。
特点
汽车文化具有全球性、互动性、多样性、科技性等特点,它不仅是一种物质文 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 状况、历史文化传统末至20世纪初,随着汽车 的诞生和发展,人们开始对汽车 进行各种改装和设计,形成了早
期的汽车文化。
VS
详细描述
Dakar Rally达喀尔拉力赛是一项著名的 越野赛车赛事,参赛车辆需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长达数千公里的艰难赛段,穿越沙漠 、山地等复杂地形。赛事对车辆性能和车 手的驾驶技术都是极大的考验,同时也充 满了冒险和挑战。
汽车概论汽车文化

汽车概论汽车文化目录•汽车概述与发展历程•汽车类型与构造原理•汽车文化与生活方式•环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与未来出行方式•汽车产业经济与社会影响01汽车概述与发展历程汽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蒸汽机的发明及初期应用蒸汽机作为汽车的最初动力来源,为汽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早期汽车的探索与尝试众多工程师和发明家对汽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制造出了各种原始的汽车雏形。
内燃机的出现及改进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高效、轻便的特性使得汽车得以快速发展。
1 2 3亨利·福特引入流水线生产方式,使得汽车得以大规模、高效率地生产,降低了成本,让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引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众多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多元化汽车品牌的涌现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汽车技术不断进步与创新,如安全性能、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现代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当代汽车技术革新及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崛起01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转变,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逐渐崛起,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化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02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未来的交通出行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汽车轻量化与环保材料的运用03为了降低汽车的能耗和排放,汽车轻量化以及环保材料的运用成为了当代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02汽车类型与构造原理轿车乘坐舒适,适合城市和家庭使用,通常有两厢和三厢之分。
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具有较高的离地间隙和全时四驱系统,适合越野和复杂路况。
MPV多用途汽车,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和灵活的座椅布局,适合家庭出行和商务用途。
主要用于运输货物,根据载重量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货车。
货车客车牵引车用于载客的汽车,根据长度和座位数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客车。
汽车国内企业文化

汽车国内企业文化汽车国内企业文化是指在国内汽车行业中,各个汽车企业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
汽车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核心价值观1. 创新:汽车企业鼓励员工勇于创新,不断推出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品质:汽车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追求卓越品质,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可持续发展:汽车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低碳的汽车生产和使用。
二、企业精神1. 团队合作:汽车企业倡导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员工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共同追求企业的目标。
2. 客户至上:汽车企业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3. 诚信正直:汽车企业要求员工坚守诚信原则,诚实守信,做到言行一致,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任。
三、文化建设1. 培养企业文化:汽车企业注重培养和传承企业文化,通过各种培训和活动,让员工深入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2. 激励机制:汽车企业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晋升,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文化交流:汽车企业鼓励员工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分享,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企业形象1. 社会责任:汽车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品牌形象:汽车企业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广告宣传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3. 企业形象:汽车企业通过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的认可和口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五、员工关怀1. 健康与安全:汽车企业关注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施,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
2. 培训与发展:汽车企业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 平等与公正:汽车企业倡导平等和公正的工作环境,不论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给予员工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文化概述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汽车工业改变了当代世界的面貌,刺激人类社会向更高、更强、更快迈进。
没有一种工业产品,能像汽车这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
“汽车化”已成为当代物质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乃至生活的理念,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空间。
1汽车文化主要体现在汽车本身所折射出的设计和制造理念,以及相关的汽车人文精神的汇总。
比如,美国自由、奔放、大气的汽车观念,与美国人崇尚自由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丰田为代表的日系厂商以精益生产的模式,将物美价廉的日本汽车销遍全球,德国人严谨的性格延伸到了每一款汽车产品上,其传统经典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制造工艺,使德国汽车闻名于世。
汽车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环保、能源、交通安全等诸多问题。
20世纪末,全球掀起的“绿色浪潮”,主要针对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消费品。
1978年,联邦德国最早实行了绿色产品制度,由国家权威部门对产品实行审查评定,并贴上绿色标志。
从绿色食品、绿色日用品到绿色服务、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等。
“绿色浪潮”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象征人类进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绿色时代”。
汽车集聚型、色、质于一身,并具有性能各异的功能,被人们誉为“流动的雕塑”。
汽车的内涵与气质就是外在的形象透露出的内在气韵与格调,它主要影响人们的人文心理倾向及情感趣味。
汽车的本质是人类文明文化的载体,是改变世界进程的机器,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企业哲学理念的综合产物,所以自然无法逃脱文化的染指,有极强的社会渗透力合历史穿透力,使我们从观念上、思维上、感知上、情绪上接受它。
汽车的存在是以一定的社会群体为依托,与环境生态学、公共关系学等领域互相融合、互相借鉴而成为经济生活、艺术的结合体。
美国汽车鲜明地彰显出美国文化和文明的特征,体现气派、富有和豪华;德国汽车蕴涵另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在制造技术上表现出的严谨和精湛,令人叫绝;日本汽车显示出东方人的聪明与精巧;意大利汽车崇尚个性和艺术品位,其造型洋溢着意大利人意贯的对浪漫艺术的执著。
造就了美国人性格中的豪迈、自由和奔放的性格,而汽车的本质就是提高个人的活动量,给个人以高度的行动自由,这正好迎合了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心理。
缺点为耗油量大;美国人自由与霸气的个性在车上显露无遗。
美国轿车豪华气派,设备齐全,宽敞舒适,行驶平稳,处处显示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美国汽车体现了美国民族“自由、霸气、张扬”的气质。
我们相信随着美国人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在全球绿色环保意识的影响下,美国人的汽车文化中不符合世界潮流的部分将会有所改变。
以美观、实用、价廉而著称于世。
其款式轻巧可人,设计灵活多变,很符合地少人多、资源紧张的国情。
日本领先的精益生产制造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彻底杜绝浪费”,这同样是与日本资源缺少,必须采用“原料进口,加工制成成,以高附加值出口”这种两头在外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关。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做到“准时化”和“自动化”,这在由数万个零部件组成的汽车生产环节中,却是一个很难做到极致的任务。
精致而务实,同样体现在日本商业文化中,为什么全球的众多消费者喜欢日本汽车,撇开日系车经济省油的特点以外,日系车能满足他们对汽车这一出行工具的所有要求,外形新颖而内饰精致,配置齐全而安全迅捷,如同日本电器一样,如果单从外观上来看,日本汽车的最大不足是没有个性,缺乏传统,难以发现其民族属性。
德国的汽车给人总的感觉是:造型注重传统风格,线条挺拔而有力度,车型富有艺术韵味,典雅、严谨而不事张扬,沉静、厚重而深藏不露;工艺精细、注重细节,内在表现尤为优良;讲究实用与有效,整车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强,加上德国汽车优良的品牌传统,给人以坚固、耐用、可靠的感觉,深受世人爱戴。
一般德国汽车的设计特点是地盘较高,操纵性能较好,转矩较大,爬坡快,加速度高,尤其是短距离超车得心应手。
典型的三厢基础结构以及平稳的设计主题,代表着德国车典型的技术派传统和本质上依然讲究实用与有效地德国风格。
德国标准的要求比欧洲标准更严格。
德国车依靠技术上的优势生存。
奔驰S系列、宝马7系列、奥迪A8系列;中档如奔驰E系列、宝马5系列、奥迪A6系列;低档如POLO、高尔夫等。
1953年7月,在长春打下的第一根桩,拉开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筹建工作的帷幕。
1956年,我国的一辆解放汽车下线;在1966年,80年代,汽车在中国第一次被界定为商品。
1983年,第一个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诞生,1985年,第一个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至今,绝大部分轿车自主品牌沿袭模仿的设计路线。
低调、实用和中庸也是一种普遍心态。
另一种不成熟的消费心态是,希望自己选的车能物超所值,但是又不知道好车标准。
这就是不同厂商都推出“豪华版”产品,都带着恶俗的木纹内饰的根本原因。
在使用汽车时,国人有不少不良习惯,如闯红灯、违章驾驶、酒后驾车、高速公路上长时间占用超车道等,这些行为正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也正是低俗汽车文化的表现。
几十年的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之路告诉我们,既符合世界先进汽车理念,又有传统中庸和谐的汽车文化精神内核,将成为我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原动力。
汽车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也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事物。
汽车是相当先进的机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相应阶段的突出代表。
汽车给世界装上了轮子,使人类实现了征服距离的梦想。
汽车给人类带来了无限遐想,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人们为了生活而创造汽车,汽车反过来也为人类创造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人们为了走出家门而依赖汽车,汽车又使人们走进了另一个生活空间,另一个温馨流动的家。
它使人类生活加快节奏,并升华为一种享受。
它是用来赚钱的工具,能使人迅速的聚集财富;汽车可以标榜富有与权势,也可以满足老百姓一个有车的梦想,汽车比赛有可以让喜欢汽车运动的车迷们疯狂得忘乎所以。
总之,只要百余年历史的汽车已不仅仅是一种神话物品,而变成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
这不得不使人们问自己汽车到底是什么?或许在工程师眼里汽车是先进的科技产品;设计师则将汽车视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实际上,汽车就是一种生活,汽车就是你自己的感受,汽车集科技、文化与时代感为一体,成为人类现代化文明的标志。
百余年来,汽车载着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结合物,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载体。
今天,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积极的人生。
从瓦特茶壶煮水发明蒸汽机开始,汽车就开上了改变世界的快车道。
如果说是德国人发明了汽车,美国人更是发展了汽车;如果说英国人是以精心制作汽车,法国人则以科技推动着汽车;如果说日本人是以野心创新汽车,韩国人则以雄心追赶着汽车;中国人则享受了汽车······汽车就是这样在不断前进、不断发展,款式不断翻新,功能更加完善,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汽车,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变成了现在的地球村。
汽车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使得它具有一种文化传播的色彩。
历数每一个汽车品牌,哪一个世界著名的汽车厂商没有一段精彩绝伦的发展史呢?一谈到汽车发展史,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流传至今的美丽的“梅赛德斯”女孩的名字,重现黑色的福特“T”型车改变世界进程的那波澜壮阔的情景,以及那火红色的法拉利成为赛场上速度与高贵象征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汽车作为一种最活跃、最革命的动力因素,不但改变着世界,而且发展着自己。
汽车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
汽车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影响是通过它对人类自身的影响表现出来的。
1、提高了人类的活力能力饿人类克服了自身生理的缺陷,利用自己发明的工具——汽车,“延长”自己的四肢,大大提高了人类活动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
2、扩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汽车的载重量和速度使人类如虎添翼,促进了物移,因而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促进了人员的流动,打破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社会格局,使之可以比较迅速地走遍五湖四海。
汽车不但促进了全人类的信息交流,而且促进了全人类饿交流。
因此说,是汽车将人类迅速带进了物质和精神都高度文明的时代。
3、驱动了汽车消费。
由于汽车具有促进物移和人流的巨大功能,汽车消费也日益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通过从众、攀比等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规范倾向,汽车消费越来越向极端化的方向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汽车与名胜甚至成了一个国家的象征。
我国也正在积极制定汽车的消费政策,促进大众的汽车消费。
4、促进了汽车发展。
汽车消费的增长,必然会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技术日益成熟,当今各种最新科技运用到汽车上,带动汽车技术发展,不仅汽车款式日新月异,也使汽车功能更加齐全完善,越来越适合于消费心理。
汽车对社会生活的间接影响是通过它对广阔社会的影响表现出来的。
1.汽车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由于汽车产业具有高引发性,可以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已经被许多国家,特别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视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对于许多国家而言。
汽车出口已是关系到其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大事。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也把汽车行业列为支柱产业,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2.汽车是拉动经济的杠杆。
汽车工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
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不但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而且汽车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对其他产业起着极大地带动作用。
汽车是集钢铁、石油、化工、电子以及纺织、建筑等众多工业产品于一身的“第一产品”。
抓住汽车产业这个龙头,就能带动一大批其他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汽车产业对工业的影响率高达20%。
3.汽车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汽车产业既然是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当然也是这些国家的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利税来源。
仅消费领域,汽车在购买、保有和使用等阶段,缴纳的税费就有新车购置税、消费税、所得税以及养路费等。
1998年我国这些税费的总额达710亿元。
4.汽车是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
由于汽车工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因此与之产生和经营相关的人员无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
有些直接相关,如从事汽车生产、销售、管理、供应、配套、科研等方面的人员;有些间接相关,如从事原料、能源、资金、技术、交通、保险、养护、出版等方面的人员。
当然,汽车的消极作用也显而易见。
汽车在为人类提供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