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生平简介
许慎(汉朝历史人物)详细资料大全
许慎(汉朝历史人物)详细资料大全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人。
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
”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
卒于家。
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慎少好古学,书正文字,尤善小篆,师模李斯,甚得奇妙”。
基本介绍•本名:许慎(许慎)•别称:Hứa Thận/허신/きょしん•字号:字叔重•所处时代:汉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汝南召陵(现河南漯河市姬石镇)•出生时间:汉明帝永平元年?(约58)•去世时间:汉桓帝建和三年(149)•主要作品:《说文解字》•主要成就:文化•言语:汉语•家世归属:汝南许氏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步入仕途,著书立说,主要成就,经学思想,国小成就,人物评价,史书记载,家族成员,后世纪念,墓葬,祠堂,文化园,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许庄村),生性质朴厚重。
永平九年(66年),许慎进入国小学六书。
永平十一年(68年),开始广泛学习经籍,研读《诗》,《书》、《礼》、《易》、《春秋》及诸子百家著作。
经学大师马融时常推崇敬重他,,当时的人都说:“在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研究上没有人能超过许慎。
”步入仕途东汉建初三年(78年),许慎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
建初八年(83年),补为太尉南阁祭酒,后任五经博士、校书东观。
许慎认为各家对《五经》的解说混乱而褒贬不一,于是作《五经异义》。
章和二年(88)年,举为孝廉。
著书立说东汉永元十二年(100年),许慎以太尉南阁祭酒校书东观,初步完成《说文解字》。
在校书期间,许慎的知识涉猎更广,而且研究更加精深,当时,《说文解字》已经创作完成,为了令其更加完善,许慎一直都没有定稿,而是不断地将新的发现和收获补充进去。
建光元年(121年),许慎才最后写成定稿,将《说文解字》献于朝廷。
教师许慎文化的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位伟大的文化传承者——许慎先生及其深远的文化影响。
许慎,一个名字,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许慎的世界,感受他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一、许慎简介许慎,字叔重,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
许慎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尤其对《说文解字》的编纂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汉字字典,对后世汉字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许慎的文化贡献1. 编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汉字字典。
许慎在编纂这部字典时,广泛搜集了当时的汉字资料,对每个字的读音、意义、形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这部字典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汉字知识,而且为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2. 传播儒家文化许慎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他的学术成就对后世儒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所著的《五经正义》对《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3. 重视文化传承许慎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承,他提倡“古文经学”,主张恢复古代文化的真谛。
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文化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许慎文化的影响1. 对汉字学的影响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汉字学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汉字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历代学者纷纷借鉴《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汉字学的发展。
2. 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许慎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承,他的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无数学者、文人墨客受到许慎文化思想的熏陶,为我国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对社会的影响许慎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汉字学和儒家文化领域,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说文解字》为我国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他的儒家文化思想为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提供了精神支柱。
训诂学 :第六章 《说文解字》
三、《说文》的体例
据《说文叙》,《说文解字》原书为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 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说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现 在通行的大徐本《说文》共十五卷,每卷再分上、下,字数也与原来不合, 字头增多将近二百,而解说则少一万七千多字。
《说文》540个部首起始于“一”,终结于“亥”,依照“共理相贯”、 “据形系联”的原则进行编排。“共理相贯”即把意义相关的部首排在一 起,如“宀”部后为“宫”部,“木”部后为“东”部、“林”部。“据 形系联”即把形体相近、相关的部首排列在一起,如卷一是“一、上、示、 三、王、玉、珏”等部首相次,卷八是“从、比、北、丘”等部首相次。
4
基于这样的理解,洪笃仁先生认为许慎作《说文》的“目的是要使文 字所代表的各种事类条理清楚,使俗儒鄙夫的谬论得以消除,使学习的人 通晓文字的意义,从而把圣人造字的神妙旨意揭示无遗。”洪笃仁先生的 认识基本符合许慎原意。有的学者据许冲《上〈说文解字〉表》分析许慎 作《说文》的目的,以为纯出于经学斗争的需要,这未免过于狭窄。如陆 宗达先生说:“作为古文经学大事的许慎,他作《说文》,主要目的自然 也并不在于分析文字训诂本身。这在许冲《上〈说文解字〉表》里说得十 分清楚:……从古文经学派的观点出发来发扬‘五经之道’,为当时的政 治服务,这才是许慎的真正根本目的所在。”
2
二、《说文》的创作
《说文解字》一书完成于公元100年,或以为完成于公元121年。刘叶秋 先生说:“《说文解字》大约始撰于永元八年(公元96年),成书于永元 十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许慎病中,才派他 的儿子许冲把书献给皇帝。”洪笃仁先生说:“许慎作《说文解字》,乃 创稿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定稿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 121年),前后历二十二年。”目前这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支持者。
《说文解字》的作者简介
《说文解字》的作者简介《说文解字》作者简介许慎(约58-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人。
古文经学家、古文字学家。
他初举孝廉,后入京,官至太尉南阁祭酒。
曾从贾逵学习古文经学,博通经籍,当时洛阳儒生称其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许慎对我国文字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许慎所处的时代,古文经与今文经的论争非常激烈。
今文经的儒生大多认为当时通行的用隶书书写的经典解说字义不严肃,谬语较多。
而古文经的儒生则认为从孔壁中发掘出来的用六国文字书写的经典是可靠的。
这场斗争对推动经学和文字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处于这个时代的许慎,“性淳笃”且“博学经籍”,并注意研究周秦时的西土文字籀书及“孔壁古文”(又称“东土文字”),尤其着力于小篆和六书,诸如《仓颉》《博学》《凡将》《急救》《训纂》等字书无不涉猎。
由此,为他后来撰写《说文解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他才学过人,成年后即任职汝南郡功曹。
在任上,他勤于政事、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刚毅多谋、颇有政绩,因此被举为孝廉,来到了京师洛阳,补为太尉南阁祭酒。
许慎到洛阳后,尽管他“少博经籍”,颇有造诣,但仍“从逵受古学”,拜当时的儒学大师贾逵为师。
所以,他对古文经和仓颉古文、史籀大篆的研究,又有了更高的造诣。
汉代儒生研究古代文献,有古文经和今文经两大学派。
今、古文经之争到汉章帝时代已进行了二百多年。
今、古文经之争也诱发了那些不肯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有志之士的创造欲,许慎就是其中一位不断进取、锐意创新的学问家。
许慎针对古、今文经之争的根源在于使用文字的混乱,批评今文经学家牵强附会、随意解说文字,只凭笔画臆测文字起源与结构,是荒诞不经的“巧说邪辞”。
他认为,先有文字而后有五经,今文经学随意解说文字,是“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
因此他要纠正今文经的妄说,提高古文经的信度,而“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就必须弄懂文字的结构、读音及其意义。
许慎名词解释
许慎名词解释许慎名词解释:(公元151—约208)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著有《说文解字》一书。
许慎名词解释:[公元144年--]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南)人。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
他撰写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明珠。
《说文解字》是许慎所作的第一部字典,共收单字九千三百个左右,许氏认为这些字都有它们的本义和引申义,并把它们分别归入五百四十部首之中,另外又在这五百四十部首下细分了五百四十个子目,叫做“重文”,凡一字之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法的,都在“重文”部里列出。
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许慎的《说文解字》,把它视为典范。
许慎对于古文字学的贡献非常巨大,比如关于六书的理论,关于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起源,以及部首排列的方法等等,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
《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明珠。
它第一次系统地整理了汉字的形体构造和偏旁部首,清晰地展现了古汉字的全貌。
从此以后,研究古文字的人必须看许慎的书。
许慎还是我国最早的训诂学家,《说文解字》一书中的释义就是通过分析字形来进行的。
许慎的儿子许冲,将他父亲的字解注为经典,这样,就形成了许学,以至于到了宋代,朱熹也推崇《说文》是学习的典范。
许慎另外著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周礼汉读》、《战国策叙录》、《逸周书集注》、《白虎通德论》等书。
对文字学、语言学、经学、历史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均有贡献。
其中,《说文解字》对后世的影响尤其巨大。
所谓"字典",是对某个词的解释,包括字形的解释和字义的解释,因此字典不仅能够指出某个词的含义,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知识。
本书是研究古代文字学的重要资料。
本书附许慎《说文解字序》及正文字头二十二个,四声一百八十一个,异体字一千三百零七个,古音表十三个。
此外,尚有《说文解字段注音韵》、《五经异义集解》,皆已失传。
现存版本以康熙己酉刊本《说文解字》为最佳,这是在清朝早期刻本基础上参照各本校勘整理而成。
许慎是什么人
2.许慎是什么人许慎被抬为字圣,记载他的史料却少的可怜。
翻开任何一本介绍许慎或说文解字的书,史料来源差不多都是《后汉书-儒林传》以及《说文解字-叙》这两种,而且都是三言两语。
原文如下:《后汉书-儒林传》: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
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
”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
卒于家。
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说文解字-许冲进书表》:召陵万岁里公乘草莽臣冲稽首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臣父故太尉南閣祭酒慎,本从逵受古学,盖圣人不空作,皆有依据。
……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
读完这两段,我们可以理一理关于许慎的情况。
首先,许慎是河南人。
东汉汝南郡召陵县,现在位于漯河市郾城县东。
我们不能确切知道他的生卒年月。
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他儿子许冲上表进书,称许慎老病在床,据此可以推测许慎大约生活在公元一世纪中页至二世纪初期。
其次,古人讲究学术渊源。
许慎的老师是贾逵。
贾逵的老爸是贾徽,也是著名学者。
贾逵“悉传父业”,老爸也是老师。
贾徽的老师则是刘歆。
刘歆是当时学术界领袖人物,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
所以说,许慎是刘歆的再传弟子。
上文中所涉及的马融,也是著名学者,与许慎同时代,但要晚一点。
第三,许慎除了《说文解字》,还有其他著作,如《孝经古文说》,《五经异议》,《淮南子注》,皆不传。
清儒做了一些辑佚工作,可窥一斑。
第四,许慎的仕途,是先担任郡功曹(相当于秘书长),由于政绩突出,被举孝廉。
接着许慎担任过两个职务:洨县县长、太尉南閣祭酒。
但是担任这两个职务的先后,有不同的说法。
而且《儒林传》没说南閣祭酒,《进书表》则省略了“洨长”。
也有人根据许冲的《进书表》推测,许慎可能因病没有赴任“洨长”。
而且“洨长”只是俸禄三四百石的小官。
总结:许慎一生是亦官亦学的一生。
《说文解字》创稿于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历经20多年研究完善,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九月病中,遣其子许冲献书皇帝,完成自己的心愿。
许慎与《说文解字》1
7.推阐六书理论。 • 提出了所谓“六书三耦说”。 8.批驳妄说。
清代段、桂、王、朱四大家对《说 文解字》的研究
• 段玉裁与《说文解字注》 •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一字懋堂,
江苏金坛(今金坛县)人。
1.阐明《说文》体例。 • 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段注:
“于六书为会意。凡会意合二字以成语, 如一大、人言、止戈皆是。”
江苏吴县人,晚年自号石隐山人。 《说文通训定声》共18卷。特点: 1.同时从形、音、义三个角度对汉字进行综
合研究。 2.创立了按上古韵部重排《说文》的体例。 3.增加新附字。
四、近现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
1、章、黄学派对《说文》的研究 • 章炳麟(1869—1936),浙江余杭人,字枚
叔,号太炎。曾师从俞樾,又问学于黄以 周。其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文 始》、《新方言》、《小学问答》、《国 故论衡》等。
• 黄侃(1886—1935),湖北蕲春人,字季刚, 号量宁居士。曾师从章炳麟。其语言文字 方面的著作主要有《说文笺识四种》、 《说文笺讲》、《黄侃论学杂著》等。
• 章氏研究《说文》侧重于语源的探讨,黄 氏则主要在体例的阐释方面。二人都注重 文字的音义系统和演变规律的研究。
• 陆宗达(1905—1988),字颖明,祖籍浙江 慈溪,出生于北京。
初,号石翁、寒香、石屋老人。
•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全书30卷
• 最重要的特点:按六书的理论对《说文》 所收各字一一进行分析,使之各归其类; 同时联系古音,阐明字的音转、转注、假 借等事。
• 最大贡献:据甲、金石等材料全面对许慎 依据小篆说解形义所犯错误进行了纠正。 书中说解汇集各家之言,极便读者。
• 徐锴的传释本全称《说文解字系传》。 • 全书共40卷,含《通释》30卷,《部叙》2卷,
从书法视角看许慎《说文解字》
从书法视角看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撰写的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在中国语言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许慎(约58-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
《说文解字》今文正文十四篇,叙目一篇,以一篇为一卷,又称为十五卷,其正文依部首分为540部,其中收入正篆是9353字,收入重文是1163字,合计10516字,全书说解用字133441字。
这部传统文字的奠基之作,它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小篆,上可以考证甲骨文、金文的形体结构和意义,下可以阐明隶书行楷的发展及流变,对于书法学习和理论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说文解字》是我们学习和掌握篆字的首选工具书,也是通解甲骨文、金文绝不可少的“阶梯”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由甲骨文到秦篆的古文字阶段和由汉隶到楷书的今文字阶段,汉字的形体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说文解字》所收辑的字体就性质来说,是属于古文字阶段的字体,但从形体和结构来看,都是甲骨文、金文的直接遗存。
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时期的篆书,更不要说商代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
我们可以根据《说文解字》保留的篆书和古义,认识和研究甲骨文和金文。
《说文解字》著录下小篆,我们才可据小篆与甲骨文、金文相对照,认识甲骨文、金文,若无篆书就难多了。
因此,可以说,《说文解字》是沟通古今文字的桥梁,是辨识古文字的“阶梯”,认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字,对于研究整理先秦文字、学习先秦书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说文解字简介1
《说文解字》解释字音的第二种方式是用读若比拟汉代的音读。许慎在世时还没有发明反切,当时注音使用譬况法,有的用一字拟音,有的用俗语注音,有的用方言注音,有的用成词、成语注音,还有的以义明音。在用譬况法拟音时大多用“读若某”,有时也采用“读与某同”的说法。
《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结构有一套程式化的用语,简而言之,对于象形字多使用“象形”、“象某形”、“象某某之形”、“从某,象某某”、“从某,象某某之形”这些用语。
《说文解字》中除了指明“上”、“下”二字为指事以外,对其他指事字的说解用语与对象形字的说解用语大大致相同,多使用“象形”、“象某某”、“象某某之形”、“从某,象某某之形”等语。比较特殊的说解用语是“从某,某……”例如:“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木部》)“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木部》)说解中的“一”是指事符号。
“据形系联”指的是根据字形相近来安排次序。
部首排列也有“以类相从”的情况。
除了“据形系联”和“以类相从”之外,部首排列也有亳无道理可言的情况。
每部当中列字的次第,大致来说是按照意义排列,把意义相关的字排在一起。按照《说文解字》列字的体例,凡是与部首形体重叠或相反的,都列于该部之末,所以“禁”、“禫”二字或者是被后人颠倒了次序,或是是后人附益的字。
《说文解字》的释义方式,或者用词释词,或者用短语释词。用词释词,在训诂学上称作单字相训,又称直训。以上直训可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甲词释为乙词,而乙词不采用直训方式进行解释。第二种类型是甲词释为乙词,而乙词又释为甲词,这在训诂学上称作互训。第三种类型是甲词、乙词、丙词同释为丁词,这在训诂学上释作同训。第四种类型是甲词释为乙词、乙词释为丁词,丁词又释为甲词,这在训诂学上称作递训。
许慎:五经无双许叔重
许慎:五经无双许叔重许慎,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漯河市召陵区许庄村人,生于约公元58年,卒于147年,约92岁。
一千八百多年前,在现在的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许庄村,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文字学家,他就是被后人尊为“文宗字祖”、“五经无双”的许慎。
他的以“探究字源、推考形、音、义关系”,自称“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为主要特征的《说文解字》,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字典。
自《说文解字》出,我国的文字从字形、字意到读音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成为历代启蒙教育和“小学”研究的“标准教材”。
许慎在该书中对文字的作用和意义的概括“盖文字者……,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更是为历代文字学家所推崇。
许慎,入学读书的年龄应该是在公元61年,此年许慎刚好满8岁,查考古籍,先秦两汉的学生入学年龄大致都在八岁左右,汉代学生入小学,以识字为主兼学六书,当时许慎读到的字书,应该是李斯的《苍颉篇》、赵高的《爱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可识字5000余;读完字书,在他10—12岁这几年,又接着读《论语》、《孝经》,从13岁开始读《五经》、周秦诸子百家学说和天文、数学、医学、史学等书。
《后汉书·许慎传》上说许慎“少博学经籍”。
这里的经籍,即指:“五经”和诸子百家、医药、天文、历算等。
当时不少人专治一经,而许慎却兼学五经,并且有较深的研究,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称许慎“五经无双许叔重”。
许慎的少年博学为他将来的著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岁那年加冠礼,取字叔重。
由于他才学过人,公元75年,被汝南的郡守选拔为郡功曹,协助郡守办理全郡公务。
许慎任职功曹,其工作是相当严肃认真的,据《汝南先贤传》记载:“许慎任职功曹,勤于政事,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因此,公元79年,许慎便因为品德高尚又被推举为孝廉之士。
许慎举孝廉之年,正值朝廷下诏,严加考核,选取贤能之时,许慎能够被察举,证明他有智能干,品学兼优。
2021年许慎与《说文解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这里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出现过许多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因此,在东汉时期,河南漯河出现了许慎这样一位影响深远的文化伟人。
许慎字叔重,东汉豫州汝南郡召陵县万岁里(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人。
约生于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卒于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
据《说文解字·后叙》云“曾曾小子,祖自炎神。
缙云相黄,共承高辛。
大岳佐夏,吕叔作藩,俾侯于许,世作遗灵。
自彼徂召,宅此汝濒。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我这个许家的曾孙小子,祖先是炎帝神农。
神农的后裔缙云辅助黄帝,共工与高辛都为诸侯。
大岳辅佐夏禹,吕叔作为武王的屏藩,被封为许侯,世代沿袭相承。
自许迁往召陵,居住在汝水之滨。
许慎历数了他的远古祖先和许姓的由来,后由缙云、共工、大岳,传至周武王的吕叔,被周武王封于许,后以封地为姓。
自许迁往汝水之滨后便定居下来。
许慎祖辈聚居在召陵万岁里,后改名许庄。
今天许庄以许姓居多,世代相传为许慎后裔。
许慎自幼性格质朴敦厚,聪颖好学。
他初入小学,师学六艺,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融会贯通。
据《太平御览》引《汝南先贤传》云许慎成年后,“为郡功曹,奉上以笃义,率下以恭宽”。
这充分说明,许慎在参与政务、协助郡守处理日常工作时,工作认真,对上级负责,对同僚礼让,对下级谦逊。
做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忠于职守。
东汉时,实行从郡县官吏中举荐“孝廉”之士补充官员的制度。
许慎以品德高尚、才学出众当选。
他被授为沛国县长。
许慎所处的时代,正是“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相互斗争的时期。
许慎为了弄清两派经学的不同,便弃长之职而到京师应四科之辟。
由于许慎德行高妙,上下称赞,于是补为“太尉南阁祭酒”。
“南阁”为太尉、司徒、司空办公之地,因其位尊,所以又称“黄阁”。
“祭酒”原为老师宿儒之称,当时的职责是在大宴会和大祭享时,负责举酒祭祀土神,这是当时知识分子所能享受的最高礼遇。
“字圣”许慎与《说文解字》
“字圣”许慎与《说文解字》——冬夏——许慎(公元58年-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漯河市召陵区)人,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
他历30余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编撰科学的字典《说文解字》。
自此,繁多复杂的汉字实现了形、音、义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
学术界称他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其学为“许学”。
由于其对汉语文字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后世尊他为“字圣”“文宗字祖”。
人文中原·先贤现在的漯河,是“中国汉字文化名城”,有高水平的国际汉字文化研讨会,有10万平方米的许慎文化园,城内以许慎命名的道路、建筑、文化设施比比皆是,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层出不穷。
市民及中小学生,受许慎文化熏陶,不断提升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作家王蒙曾言:“如果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就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从这一点而言,对许慎的重新认识,以及对《说文解字》的深度解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生前寂寞身后荣许慎生前是“汉孝廉”(被推举的士子),在《后汉书》上仅留下了85个字的记载。
他逝世后,《说文解字》几乎成为读书人必读之书,历朝研究《说文解字》者大有人在。
至清一代,大家层出,学者们对其推崇达到顶峰。
许慎可称生前寂寞身后荣。
在漯河,早年间的许慎墓只有一个大土冢,周边有4棵柏树,还有一座石碑。
后来,漯河人在许慎墓的基础上,建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许慎文化园。
穿过许慎文化园的汉字大道,拜谒过字圣殿,游览过叔重堂、说文馆后,可以去参观园区北边的许慎墓。
茂盛的松柏丛中,掩映着许慎墓。
冢高5米,周长33米,其上封土成圆丘,为了保护墓冢,在底部砌筑了五层麻石。
墓前三块石碑,一块是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郾城县(古代此地归郾城县所管)知县荆其惇重修许慎墓所立石碑,一块是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郾城县知县温德裕所立“汉孝廉许公之墓”碑,还有一块是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知县王凤森所立“许夫子从祀文庙”碑。
介绍许慎的作文
介绍许慎的作文
Xu Shen, also known as Xu Kang, was a prominent Chinese philologist and writer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His most famous work is the Shuowen Jiezi, which is the first Chinese dictionary to organize characters by radical. This methodology revolutionized how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studied and remains influential to this day. In addition to his lexicographical contributions, Xu Shen also wrote poetry and essays, further showcasing his literary talents. His dedication to scholarship and language has solidified his legacy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nguistics.
许慎,又称许洲,是东汉朝代杰出的中国文字学家和作家。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说文解字》,这是第一部以偏旁部首为组织方式的汉字字典。
这种方法彻底改变了汉字的研究方式,并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
除了他在文字学上的贡献,许慎还写过诗歌和散文,更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他对学术和语言的奉献,巩固了他作为中国语言学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的传奇。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作者生平介绍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作者生平介绍《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字书之一,它的作者是隋朝学者许慎。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许慎的生平。
许慎,字巨川,河南新郑人。
他生活在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约活动于公元58年至147年之间。
许慎家境贫寒,但他非常聪明,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
他幼年喜欢读书,渴望知识,15岁左右已经研究了《周易》、《诗经》、《尚书》以及《礼记》等经典。
在成为一名著名学者之前,许慎曾经历过多次辗转流离的生活。
他曾经在长安任官,但因为被控经常逃避履行公务被罢官。
此后他曾在各地游历,到过京洛、洛阳、鄴都等地。
他在游历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研究了古代典籍,也结交了许多学者。
许慎的学术才华很快得到了认可,在当时的文化圈子中声名鹊起。
他撰有一部名为《五经正义》的学术著作,其中涉及了很多古代经典的注释和解读。
此外,许慎还写了一些诗歌,对于当时的文学也有一定的贡献。
但是,直到他创作《说文解字》之后,才真正成为名垂青史的学者。
《说文解字》是一部全面介绍汉字起源、形态、意义及用法的巨著。
它由540个部首组成,解释了上万个汉字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许慎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整理资料并写作这部巨著,由于许多篇章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历时很长。
这部作品成为历史上第一部系统介绍汉字形体和字义的字典,并且对后来的汉语字典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慎是一位对于汉字研究做出贡献的杰出学者。
他的《五经正义》和《说文解字》不仅对于当时的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后来的汉语研究以及文化交流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许慎逝世后,他的作品一直被后人所颂扬,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笔。
赞颂许慎及说文解字的诗词
赞颂许慎及说文解字的诗词
摘要:
一、许慎简介
二、说文解字的地位和影响
三、诗词赞颂许慎及说文解字
四、许慎及说文解字的意义
正文: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化传承中,有两位人物及其著作不容忽视,他们分别是许慎和其所著的《说文解字》。
许慎,字叔重,生于公元58年,卒于公元147年,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文字研究和教育事业,对我国的文字学、语言学、史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慎的巨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读字义的词典。
全书共收录了9353个汉字,对这些字的字形、字源、字义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这部著作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后世的文字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如一首诗词所赞颂的:“说文解字,千古流传,许慎之功,昭显青史。
”
许慎及《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在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梳理了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使得汉字的内涵更加丰富。
不仅如此,他们的贡献还体现在对古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先贤,我们的文化才能得以延续,源远流长。
如今,许慎及《说文解字》的研究仍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对于语言文
字工作者、历史文化研究者以及广大汉字爱好者来说,学习和掌握说文解字,无疑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
同时,说文解字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和语文素养。
总之,许慎及《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化史上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他们为后世的文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传承了古代文化,使得汉字的内涵更加丰富。
许慎简介_许慎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许慎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东汉许慎于安帝建光元年(121)写成。
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字书的基础。
原书十四篇,叙目一篇。
正文以小篆为主,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又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说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该书在流传中,屡经窜乱,今本为宋徐铉所校定,与原书颇多出入,徐氏以篇帙繁重,将每篇分为上下二卷,共三十卷,收九千四百三十一字,重文一千二百七十九字,解说十二万二千六百九十九字。
该书改变了周、秦至汉的字书的编纂方法,即将所收字编为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首创了部首编排法,分为五百四十部。
许氏又总结了以前的“六书”理论,开创了有系统的解释文字的方法,先解释字义,次剖析形体构造,再说明读音。
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书所未有的。
该书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都有重大的贡献。
但说解中也杂有主观臆断和迷信成分,需要参照甲骨、金石、竹木简的文字研讨审定。
该书现存的版本以徐铉校定的宋刊本为最早,《四部丛刊》初编及《续古逸丛刊》有影印本。
其次是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有宋刊残本及影宋钞本,《四部丛刊》初编二次印本中有影印本。
清代学者以研究《说文》为专门的学问,给它作注的有数十家,以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为最著。
近人丁福保持以往各家研究《说文》的专著和其他论及《说文》的著述以及甲骨文、金文的材料汇集为《说文解字诂林》,后又搜集遗逸编为《补遗》,是该书注释的总汇。
《许慎》人物简介,人物图像照,籍贯,生卒年代
《许慎》人物简介,人物图像照,籍贯,生卒年代
【人物名字:许慎】
【拼音:XU SHEN】
【字号:字叔重】
【所属朝代:汉代】
【生卒年代:约58—约147】
【籍贯: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物简介:东汉官吏、经学家、文字学家。少博学经籍。曾仕郡功曹,举孝廉,历任洨长、太尉南阁祭酒。师事贾逵,受古文经。和帝永元十二年至安帝建光元年,作《说文解字》,并叙目共十五篇。又著《五经异义》,已佚,有辑本。许慎石刻像取自清罗聘绘《说文统系第一图》。】
中国第一部字典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字典是什么中国第一部字典是什么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
在西方,没有字典的概念,全是中国独有的。
字典收字为主,也会收词。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第一部字典的是什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1、作者简介作者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2、作品年代原书作于100年到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
《说文》收字全面而又系统。
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说文解字》在流传过程中,屡经修改。
北宋初年徐铉奉诏校定《说文解字》,对原书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修订。
今传本就是徐铉所校定的。
3、作品简介《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历史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说文解字》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
许慎之所以把小篆作为收字和注释的对象,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因为小篆是一种经过系统整理的文字,是“书同文”的产物,它比籀文和古文都规范、完备;因为小篆从籀文脱胎而来,与籀文大部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有些字在籀文基础上稍加简化。
“汉文字的一切规律,全部表现在小篆形体之中,这是自绘画文字进而为甲文金文以后的最后阶段,它总结了汉字发展的全部趋向,全部规律,也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全部精神。
”(姜亮夫《古文字学》5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说文》,后人才得以认识秦汉的小篆,并进而辨认商代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的古文。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
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
书中关于秦汉时期全国各地方言的介绍使其成为了解中国古方言一本参考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千年来,《说文解字》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它的作者许慎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
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说,假借字是语言中一个表达某事物的词义,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义所要表达的事物,令字、长字就是这种字。
现在让我们就《说文解字》的创造性,结合他所保存的原始资料,来看它在汉字学史上的重要性。
二、1989年,河南省又在漯河市召开了许慎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纪念许慎学术研讨会。
三、1990年12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在许慎故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许慎研究所”,许慎纪念馆作为主要参加者之一,全面热情地组织、迎接了研究成立大会的隆重举行。许慎研究所的职责是:1、收集、整理、研究许慎著作及有关资料,推动和促进许慎及中国文字学的研究工作,为祖国文化建设贡献力量;2、全面联系和团结国内外有关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广泛开展业务信息联络和学术交流;3、组织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编写学术论著和普及读物,坚持出版不定期刊物——《许学研究辑刊》;4、负责聘请学术顾问、研究员、副研究员和评选优秀论著等。
编辑本段许慎墓
许慎死后葬于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墓髙十有五尺,径四十有八尺。乡人曰:“日动一厘,夜长三尺。”谬也,岂有自拔之冢。《后汉书》赞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涂分流别,专门并兴。精疏殊会,通阂相征。千载不作,渊源谁澄。”至清,岁以仲月后丁之日,县令、学官到许夫子墓前致祭,行一跪三叩礼。康熙四十有六年(1707),郾城县知县温德裕立“孝廉许公之墓”碑。光绪年间(1875-1908),郾城知县王风森立“许夫子从祀文庙碑”。新中国成立后三十七年(1985),许慎研究会第一次会议时,立“重修许慎墓碑记”。植柏百八十有二株,今存百五十有三株,三九之数也。目前,许慎祠堂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许慎路,漯河四高(原郾城一高,省立郾中)旁。
转注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由于除“考”和“老”二字外,《说文解字》在释九千多字中没有用文字指出哪些是转注字,许慎定义又过于简略,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因此从古到今对转注的不同解释非常多,争论了一千多年,至今却无定论。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在今天要想确定许慎或创立六书者的原意,恐怕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把转注问题看作文字学史上已经过时的一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为它花费精力。”
1986年,许慎墓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许学研究组织机构
一、1985年4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河南省语言学会、河南大学、郑州大学联合在河南开封举办“全国首届纪念许慎学术研讨会”,并筹备“许慎研究会”。4月16日下午,与会的一百多名专家和有关社科组织大专院校以及新闻界人士等由开封抵许慎故里,4月17日上午,会议在许慎墓地举行谒墓揭碑仪式。纪念许慎学术讨论会的活动结束后,在会人员由许慎故里直抵洛阳,在洛阳举行了许慎像落成典礼和会议闭幕仪式。
会意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意思是说,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字、信字就是这种字。
“武”字篆文由止戈二字组成,许慎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止戈为武”,把“武”的本义解释为制止干戈(即战争)。“信”字篆文由人言二字会合成意,许慎释其本义为诚实,人言必须诚实。而按现代学者研究,“止”本象人的脚,在别的会意字中多表人的行走前进,所以止戈会意是持戈前进,即征伐用兵的军事行动之意;“信”字是以“言”作形符以“人”作声符的形声字,而非会意字。
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 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一为许慎,其《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不仅指出了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子。据唐兰先生考证,三家之说同出于一源,因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西汉末古文经学创始大家刘歆的《七略》删节而成的,所列六书名目、次序也应本于刘歆所述,而郑众、许慎的学术师承又与刘歆有渊源,郑众之父是刘歆的学生,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然而三家的细目有两点不同:一为指事、会意、形声的称谓不同,二为各书次第不同。后世研究者认为,称谓不同反映三家对这三书的认识可能有差异,各书次第不同反映三家对各种字产生的先后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每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离不开汉字,而许慎首开研究汉字之事,功莫大焉。
编辑本段作品地位及意义
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吸取前辈的研究成果,成为一部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系统的专著,不但对于后人研究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是唯一的经典著作,就是整理文化遗产也都是不可缺乏的阶段。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唯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字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因此,它不但过去对汉字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在和将来的汉字研究仍有巨大的意义。
《说文解字》文解字》是东汉末以前的百科全书。正如许慎的儿子在《上说文解字表》里面所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说文解字》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即在所收字数上,也比这些字书都多,如汉初把《仓颉》、《爱历》、《博学》三书合编为《仓颉篇》,共3300字。西汉末,扬雄的《训纂篇》共5340字,东汉贾鲂的《谤喜篇》共7380字。《说文解字》里面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共10506字,比《谤喜篇》还多了1973字。
指事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意思是说,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字和下字就是这种字。
由于许慎定义的说解含混而笼统,“视而可识”可作为对六书每一书文字,乃至世界上一切文字的要求,“察而可见”适合假借字以外的各书文字,因而后世学者对指事的认识难免有异。今人于省吾、梁东汉对指事的阐释,应最接近许慎指事说原意,在众说中最为合理。他们认为,指事是一种用抽象符号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事物的字。
汉代三家,只有许慎为六书下有定义,故要正确理解古人的六书说,必须弄清许慎六书说的原意。
象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字、月字就是这种字。“日”字篆文象太阳形,中间一短横是填空隙的饰画,无实义;“月”字篆文象弦月形,中间一画,也是饰画。
不论《尔雅》对于汉字的训诂,《方言》对于汉语方言的研究,或《释名》的音训,《切韵》、《广韵》的声韵,无一不在《说文解字》的范围之内。
关于汉字的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
1.《说文解字》创造了字典式的体例。被称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说文解字》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偏旁分中的编制方法,一直成为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
2.《说文解字》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
3.《说文解字》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因而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
许慎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首部字典),历经21年著成,归纳出了汉字540个部首。另著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已失传。
编辑本段著作《说文》
《说文解字》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它的价值不仅限于解说汉字,研究汉字本身,可以说《说
关于汉字的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一为许慎,其《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不仅指出了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子。据唐兰先生考证,三家之说同出于一源,因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西汉末古文经学创始大家刘歆的《七略》删节而成的,所列六书名目、次序也应本于刘歆所述,而郑众、许慎的学术师承又与刘歆有渊源,郑众之父是刘歆的学生,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然而三家的细目有两点不同:一为指事、会意、形声的称谓不同,二为各书次第不同。后世研究者认为,称谓不同反映三家对这三书的认识可能有差异,各书次第不同反映三家对各种字产生的先后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