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执笔人:主审人:课程编号: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开设学期:第X学期二、课程定位与目标(一)课程定位《消费心理学》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网络营销》、《客户管理》、《模拟营销》、《谈判与沟通》等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与《模拟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奢侈品营销》等后续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二)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从事与消费者消费活动有关的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信息分析,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2)会察言观色,善于换位思考,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反应快速;(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5)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2.知识目标(1)具备感觉与知觉、记忆和注意、学习和联想、思维和想象、需要和动机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消费者个性心理知识;(3)具备需要与动机的理论知识;(4)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决策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5)掌握消费者群体心理与行为知识;(6)掌握商标、包装、价格等商品因素以及消费习俗、消费流行、家庭、广告、营销环境等非商品因素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影响的分析方法。
3.态度目标(1)具有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2)养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3)树立“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强化职业道德意识;(4)培养团队精神,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712521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开课院系:商贸系适用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类专业2.课程概述2.1课程性质《消费心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它是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行为,从而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消费心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计18周36个学时的教学时长,期末考试安排随堂考试。
2.2开课原则本课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科学内涵,掌握消费心理学的体系结构;同时,借助一些课堂实践内容巩固理论知识,为岗位工作实践打下基础,增强其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课程目标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
主要目标如下:知识目标:掌握不同群体的消费心理,掌握营销消费心理的因素,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等。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营销能力、学会如何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因素的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分析提高营销技巧和技能的方法。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引导学生形成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发展和谐人际关系能力。
为培养一名高素质技能型工作者奠定基础。
4.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5.教学实施5.1教材与教参本课程使用刘清云主编的《消费者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
5.2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总体采取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
对于知识部分的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启发引导、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而且要注重将课程教学延伸到实践环节之中。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 Psychics in Consumption课程号:21202012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2、学时:45 (其中: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4、适用专业:市场营销5、先修课程:《商务礼仪》《公共关系》6、后续课程:《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7、开课单位:应用技术学院二、课程介绍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在多门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较好地掌握消费者心理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更好地掌握市场营销、大众传播、公共关系等后续学科的规律。
通过对营销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分析,提高对消费者判断、分析能力,提高作为营销者在营销活动中的决策、组织能力,提高学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认识消费心理学(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单元一了解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知识点: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的内涵,消费者行为、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单元二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知识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单元三消费心理学的研究现状意义知识点:国内外的消费心理学研究、消费心理学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运用本章教学重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本章教学难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消费者行为、消费心理学的含义、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关系、定性、定量研究消费心理的方法。
2、能力、技能培养: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能运用分析消费心理和行为。
(三)实践与练习本章重点介绍了沟通的基本概念,消费心理应用的基本内容;运用消费心理应用的方法分析消费心理和行为;充分研究消费心理的意义、以下是要求掌握内容:1、基本概念:心理学、消费心理、消费者、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学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研究消费心理学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常用方法是什么?4、消费心理学的研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5、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四)考核要求1、考核内容:基本概念、理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关系;购买使用商品时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定性、定量研究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1 简介1.2 目标与目的1.3 背景与意义二、消费者行为分析2.1 消费者决策过程2.1.1 问题识别2.1.2 信息搜索2.1.3 评估与选择2.1.4 购买决策2.1.5 后购买行为2.2 个体差异与消费行为2.2.1 人格特质与消费2.2.2 社会经济因素与消费2.2.3 文化与消费三、消费心理分析3.1 消费决策的心理过程3.1.1 需求识别的心理原因3.1.2 信息搜索的心理机制3.1.3 评估与选择的心理偏差 3.1.4 购买决策的心理因素3.1.5 后购买行为的心理反应 3.2 消费者情感与决策3.2.1 感知与情感3.2.2 情感对决策的影响3.2.3 消费者忠诚度与情感关系四、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学4.1 市场分割与定位4.2 品牌与消费者行为4.3 广告与消费者心理4.4 价格策略与心理效应4.5 服务体验与消费行为五、消费者权益与伦理5.1 消费者权益保护5.2 商业道德与消费行为5.3 可持续消费与社会责任六、消费心理学与互联网6.1 电子商务与消费者行为6.2 社交媒体与消费者心理6.3 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推荐七、创新与消费行为7.1 创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7.2 创新与市场交互7.3 创新营销与消费者洞察八、课程设计与评价8.1 教学方法与手段8.2 课程评价方法8.3 课程实施流程附录:参考文献注:本大纲仅作参考,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仍需要依据学校要求及教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消费心理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市场调查法的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前序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广告学、心理学、商务谈判、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活动分析能力。
与后续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二、设计思路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项目设计以市场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市场调查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情境化、项目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实践全过程。
教学内容按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学习情境,结合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项目,把上述学习情境中的一个个项目转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四、能力目标结合市场调查课程所学的技能,能够进行消费者的某项消费心理调查;结合商店的季节销售实际,能够进行消费者购买心理活动分析;能在销售实际场地,能够准确判断出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现场观察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协调能力。
《消费心理》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营销类市场营销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现代营销基础》《商务沟通与礼仪》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营销策划》《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心理学在商务活动应用中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营销类市场营销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分析不同类型消费者心理活动特点的能力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照课程目标和营销人员职业岗位需求,围绕消费心理应用于营销实践的关键能力,反映营销人员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消费心理认知及其营销实践应用为主线,将相应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与教学单元。
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具备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活动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采用不同营销策略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1.了解消费者的感觉、知觉等认知要素,以及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要素的含义、类型及特征,掌握各要素在营销活动中的规律、影响及作用,能分析出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
2.了解社会文化主要要素的特征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掌握营销组合四大要素的心理策略,能分析出不同消费类型客户的接待技巧及有效沟通技巧,能综合运用产品策略、定价及调价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编码:30405009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管理单位:汽车工程系学时:52学时学分:2.5学分制定日期:2011年8月1.课程概述1.1课程的性质《消费心理学》课程是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获取汽车营销师技能证书必备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消费观的必备知识准备。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教学,属系部组考考查课程。
1.2 课程的定位《消费心理学》课程是学院汽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1.2.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职业能力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的、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独立学科,学科以消费者行为、行为原因及规律为主线贯穿始终。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
1.2.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素养本课程着重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融合,从研究方法上融合大量成功的案例,对理论进行阐述和解释。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挑选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或课件演示,从动态中把握消费者心理学的综合运用,注意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能力。
同时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前修课程为:汽车文化、经济学基础、汽车保险与理赔。
后续课程为: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营销技术、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等。
1.3修读条件学员接受过职业基础教育,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员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安全环保意识及企业服务意识。
2.课程目标2.1 专业能力●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了解消费与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需求动机,理解消费心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利用环境捕捉消费者心理;●掌握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掌握定价策略,理解消费者对价格的反应;●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广告的心理功能及作用,熟悉广告媒体及广告策略与技巧;●了解消费心理与效用分析的关系,理解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消费心理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市场调查法的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前序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广告学、心理学、商务谈判、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活动分析能力。
与后续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1.2设计思路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项目设计以市场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市场调查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情境化、项目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实践全过程。
教学内容按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学习情境,结合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项目,把上述学习情境中的一个个项目转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2.1能力目标结合市场调查课程所学的技能,能够进行消费者的某项消费心理调查;结合商店的季节销售实际,能够进行消费者购买心理活动分析;能在销售实际场地,能够准确判断出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现场观察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协调能力。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消费者个性的形成及其心理特征,掌握消费者行为的心理过程及其变化发展规律,能够将消费心理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营销和销售工作中,提高营销或销售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3.2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有效地与消费者、同事和上司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支持。
3.3方法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消费心理学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自主研究、协作研究和发现式研究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非常紧密。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消费者个性的形成及其心理特征,掌握消费者行为的心理过程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同时,学生需要将消费心理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营销和销售工作中,提高营销或销售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课程的设计思路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课堂参与和课前准备,重点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效果和职业能力。
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学》课程的研究,学生将具备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专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社会能力,以及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法能力。
这些能力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序号工作任务知识内容和要求1)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器官和感觉过程消费者的1感知觉2)理解:感知觉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3)掌握:感知觉的调节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利用感知觉影响消费者行为了解:消费者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感觉器官的作用了解:感知觉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包括品牌形象、产品包装等具有利用感知觉调节和影响因素的能力,如颜色、音乐、气味等熟悉如何利用感知觉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方法33表4.3消费者的态度和动机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序号工作任务知识内容和要求1)了解:态度的基本概念、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以及态度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消费者的1态度2)理解: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形成的过程,以及动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掌握:如何识别和利用消费者的态度和动机,以影响消费者行为了解:消费者态度的基本概念、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以及态度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了解:消费者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形成的过程,以及动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具有识别和利用消费者的态度和动机,以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能力43表4.4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序号工作任务知识内容和要求1)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消费者的1决策过程2)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3)掌握:如何利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影响消费者行为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包括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选择和后续行为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具有利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能力41.了解文化和亚文化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它们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而在市场营销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消费者心理,提高营销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费心理学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课程目标消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消费者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2、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3、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动机,以及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4、掌握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以及如何改变消费者态度和行为;5、了解消费者决策的风险和后悔心理,以及如何应对消费者的后悔心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消费者心理学概述,包括消费者心理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购买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3、消费者需求和动机,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分析、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4、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包括消费者态度的概念、测量和改变方法;5、消费者决策的风险和后悔心理,包括消费者决策的风险、后悔心理的表现和应对方法。
三、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包括: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从而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2、消费者需求和动机的分析,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消费者需求和动机的复杂性;3、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方法,这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营销目标。
四、相应的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消费者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后续的内容;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和动机的复杂性,从而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营销目标;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消费心理学课程实施方案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中文名称:消费心理学适用对象: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
总学时:56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在校生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课程说明: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授课对象面向市场营销专业的专科生。
本课程首先讲述了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意义及其研究方法。
接下来阐述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动机、态度、个性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最后讲述了新产品的设计、销售与消费心理;商品命名、商标、包装与消费心;社会文化与消费心理;消费流行与消费心理;相关群体与消费心理;店容店貌设计与消费心理;柜台服务与消费心理和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本课程共72学时,其中授课学时为52学时,课程项目安排20学时。
以使市场营销专业专、本科生了解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而分析和研究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另外,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消费对象对消费心理影响的规律性和一般特征。
所选教材:冶金工业出版社,陈峥嵘主编《消费者心理学》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消费心理学是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所开课程。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综合性科学,是系统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科学,是普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说或概念为基础,研究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商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消费心理学对于经营者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意义越来越大。
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消费者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消费者行为的心理过程、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关系,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所学原理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为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课程标准《消费心理学》

课程标准《消费心理学》拟定:审定:拟定时间:——————————————————————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 适用于市场营销专业、营销策划专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1. 了解并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消费者个体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影响消费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市场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购物环境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等重要内容。
2.了解中外心理学家关于面向新世纪消费心理最新理论、方法和经验及关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新领域的知识, 帮助学生在职业准备中跟上时代, 掌握先机。
3.通过对消费心理学的学习, 你们不仅要掌握消费者心理及其变化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会如何运用理论来制定和评估营销战略, 为以后的职业实践提供指导。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了解并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 消费者个体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影响消费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市场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购物环境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等重要内容。
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分以下三部分:(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市场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相互关系。
2. 熟悉影响消费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
3. 掌握消费者个体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
(二)能力培养教学目标1. 充分认识消费者的个体心理特征。
2. 能够判断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
3. 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来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三)思想教育目标1. 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
2. 具有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灵活应用的能力。
3.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
4.加强专业素质培养, 提高服务意志,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内容一结论【理论教学】1. 了解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消费心理学的理论来源和发展。
2. 熟悉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中文)课程代码:165126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64 考核方式:笔试先修课程:商业投资原理,零售管理适用专业:连锁经营开课院系:公共教学部教材:王官诚.消费心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朱红祥等.消费者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公共教学课程,它是研究消费者需求、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过程中,消费行为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初步全面地学习消费心理的理论,配合相关专业的其他课程。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绪论(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1.1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1.1消费与消费者1.1.2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1.1.3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11.4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1.2.1消费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1.2.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1.3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1.3.1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原则1.3.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方法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过程(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2.1消费者的认知过程2.1.1消费者的感觉2.1.2消费者的知觉2.1.3消费者的想象与购买行为2.1.4消费者的思维与购买行为2.2消费者的情感过程2.2.1情绪,情感的概念2.2.2消费者情绪情感的类型2.2.3消费者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2.2.4影响消费者的情绪情感的因素2.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2.3.1意志与意志行动的特征2.3.2消费者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2.3.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在消费行为中的作用复习思考题案例选编问题第三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3.1个性的概述3.1.1个性的概念及特征3.1.2个性的心理结构3.2兴趣与消费行为3.2.1兴趣的一般概念3.2.2消费者的兴趣的差异3.2.3兴趣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3.2.4消费者兴趣的形成与激发3.3能力与消费行为3.3.1能力的概述3.3.2消费者的能力差异3.3.3消费者的能力与购买行为3.4气质与消费行为3.4.1气质的概念3.4.2有关气质学说及气质类型特征3.4.3气质理论在市场营销工作中的应用3.5性格与消费行为3.5.1性格的概述3.5.2消费者的性格类型3.5.3消费者的性格与消费行为复习思考题案例选编问题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4.1记忆与消费行为4.1.1记忆4.1.2消费者记忆的心理过程4.1.3记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2注意与消费行为4.2.1注意的概念,特征4.2.2注意的功能4.2.3消费者注意的分类4.2.4注意在消费营销活动中的作用4.3学习与消费行为4.3.1学习的含义4.3.2学习的基本理论4.3.3学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4态度与消费行为4.4.1态度的概念4.4.2消费者态度的本质特征4.4.3消费者态度的形成4.4.4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五章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5.1消费需求与消费动机5.1.1消费者的需要5.1.2消费者的购买动机5.2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心理5.2.1消费者东沟买行为模式5.2.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5.2.3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简介5.3购买决策心理5.3.1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类型5.3.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5.3.3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购买决策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六章社会群体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6.1群体与消费心理6.1.1群体概念及特征6.1.2消费者群体分类6.1.3消费者群体对消费心理的影响6.2家庭消费心理与行为6.2.1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6.2.2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6.2.3家庭社会阶层与消费6.2.4我国家庭的职业和收入与消费6.2.5子女在家庭消费中的作用6.3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6.3.1儿童群体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6.3.2青年群体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6.3.3中年群体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6.3.4老年群体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6.3.5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七章社会环境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7.1社会文化与消费心理7.1.1文化的概念7.1.2文化各主要方面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7.2社会消费文明与消费心理7.2.1消费文明的概念及其特征7.2.2消费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7.2.3文明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7.3社会消费流行,消费习俗与消费心理7.3.1消费流行的概念及其分类7.3.2消费习俗与消费心理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八章商品价格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8.1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8.1.1比值比质功能8.1.2自我比拟功能8.1.3调节需求功能8.2消费者价格认知心理8.2.1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特征8.2.2价格变动与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反应8.3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8.3.1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8.3.2商品调价的心理策略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九章商品品牌,包装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9.1商品品牌与消费心理9.1.1商品名称与消费心理9.1.2商标与消费心理9.2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9.2.1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9.2.2包装设计的心理要求9.2.3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9.2.4商品包装装潢中的色彩与图案心理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十章产品创新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小计2学时)10.1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心理10.1.1新产品设计与消费心理10.1.2新产品设计的心理策略10.1.3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购买分析10.1.4新产品扩散的心理策略10.2产品生命周期与消费心理10.2.1产品的生命周期10.2.2产品不同生命周期中消费者的心理特征10.2.3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十一章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讲课1学时;小计1学时)11.1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11.1.1商业广告的概念与功能11.1.2商业广告的传播策略11.1.3商业广告的心理效果测定11.2营销环境与消费心理11.2.1社会知觉对营销环境的影响11.2.2橱窗设计的心理策略11.2.3商场内部装饰的心理策略11.2.4商品陈列的心理策略11.3营销服务与消费心理11.3.1营销人员的仪表风度与消费心理11.3.2营销人员与消费者购买心理的沟通11.3.3全面优质服务对策与消费心理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复习考试:小计2学时基本要求:以消费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企业生产与营销为视角,将影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概括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商品因素和营销因素等,系统阐述了当代消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可操作的方法。
消费心理学课标

16.《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开设学期及基准学时、学分
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基准学时36学时2学分
三、先修课程
市场营销学
四、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
(2)掌握不同群体的消费心理;
(3)掌握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
(4)掌握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5)掌握消费者的需要和消费动机;
(6)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7)了解商品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营销;
(8)了解环境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9)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去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
(10)提高学生在未来的营销工作中的职业定位;
(11)达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只是和技能的要求。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2)具备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心理因素的能力;
(3)能够通过分析消费者心理以提高营销技能与技巧;
(4)强化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5)强化学生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六、训练任务
七、考核标准(考核方案)
八、本课程运行实训教学条件要求
九、教材资料与网络资源
1、选用教材
《消费心理学》,王惠琴,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消费心理学》,汪玉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网络资源
兰心网/
中国心理学家网/。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一门介绍消费心理学知识的通用课课程。
适用于会计专业,属于B 类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介绍消费心理学知识的通用课课程,同时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中要求理论必须与实践密切结合。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
在学习与理解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内容,能比较完整地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洞悉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心理特征,并能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当中,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一)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二)本课程的后修课程:市场营销策划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消费心理学导论教学内容:消费心理学概述;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基本要求: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熟悉消费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对象。
第2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学内容: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消费者的情感过程;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基本要求:掌握消费者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熟悉消费者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营销策略;了解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的含义和特征。
第3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内容:个性概述;消费者的气质与购买行为;消费者的性格与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能力与购买行为。
基本要求:掌握消费者的气质、性格、能力与消费行为特点;熟悉消费者的不同个性心理的营销决策;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及其特征。
第4章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教学内容:消费者需求理论;消费者购买决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基本要求:掌握消费者决策的内容和决策的过程;熟悉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及购买行为过程的心理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理论中的兴趣、需要、动机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作用。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Introduction)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过程以及影响其行为的因素的学科。
本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读和预测消费者行为的能力。
通过学习消费心理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市场营销、广告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二、课程目标(Course Objectives)1. 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消费者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要素。
2. 了解和评估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心理需求、动机和偏好。
3. 理解市场营销活动和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学会分析和评价其效果。
4. 掌握调查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能够进行基础的消费心理学研究。
5.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消费心理问题的能力,应用消费心理学知识进行市场营销决策和产品设计。
三、课程大纲(Course Outline)1. 第一部分:消费者认知(Consumer Cognition)- 感知和注意力:如何注意和感知市场中的产品和广告信息。
- 记忆和知觉:消费者如何对产品进行记忆和感知评估。
- 语言和符号:广告语言和符号对消费者的影响。
2. 第二部分:消费者情感(Consumer Emotion)- 情感的起源和表达:消费者情感如何影响购买行为。
- 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如何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消费者情感调节:心理因素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3. 第三部分:消费者行为(Consumer Behavior)- 个体决策过程:消费者决策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 群体和社交影响: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 消费者文化和价值观:文化背景对消费者价值观和购买模式的影响。
4. 第四部分:市场营销和广告(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市场细分和定位:利用消费心理学理论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
- 广告策略和创意:消费心理学对广告创意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
《消费心理学》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方向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商务策划师资格证、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
对于每个从事营销或销售的人而言,拥有足够的消费心理学知识和经验是这个职业的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的、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独立学科,学科以消费者行为、行为原因及规律为主线贯穿始终。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着重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融合,从研究方法上融合大量成功的案例,对理论进行阐述和解释。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挑选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或课件演示,从动态中把握消费者心理学的综合运用,注意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能力。
同时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价值与功能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四、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思路上,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讲消费心理学中知识与营销活动联系起来,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等多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变“灌输”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
变“讲解”为“应用”,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上“精讲少讲”,课下要求“巧练多练”。
变“教学”为“研究”,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和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时间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掌握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等。
从而提高学生在未来营销或销售岗位上职业化定位,达到商务设计与管理专业对学生的技能与职业的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营销能力,学会如何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因素的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消费者
心理分析以提高营销技巧与技能的方法。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引导学生形成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为培养一名高素质的从业者奠定基础。
六、课程内容模块
七、课程课时分配表
八、课程的重点、难点及建议
模块一消费心理学基础
教学重点:
(1)心理的表现形式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3)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
(4)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
(2)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模块二消费者的知觉
教学重点:
(1)注意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2)感觉、知觉的特性及知觉风险
教学难点:
掌握消费者感觉的基本规律;掌握消费者知觉的特性以及消费者的错觉倾向;利
用消费者的感知觉特点,学会如何提高营销工作效率
模块三消费者的记忆与学习
教学重点:
消费者的记忆;消费者的学习;消费者的记忆与学习和营销实践
教学难点:
掌握消费者的记忆、遗忘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消费者学习的特点及消费者学习特点;利用消费者的记忆与学习特点,学会如何提高营销工作效率
模块四消费者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
(1)个性的含义及特征
(2)气质、性格、能力的含义及特征
(3)消费者的气质、性格、能力等对营销的影响
(4)态度的概念
(5)态度的特征和功能
(6)态度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个性与气质、性格、能力间关系
(2)消费者态度的改变的条件
模块五消费者的需要与购买决策
教学重点:
(1)需要的定义及特征
(2)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
(3)消费兴趣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需要、动机、购买行为三者间的关系
模块六消费者的个性与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
(1)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程序
(2)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3)决策原则或标准
教学难点:
(1)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
(2)消费者的卷入理论
(3)边际效用理论
模块七社会群体与消费心理
教学重点:
(1)消费者群体的研究意义
(2)少年儿童群体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
(3)青年群体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
(4)女性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
教学难点:
(1)消费流行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模块八文化、时尚与消费
教学重点:
(1)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消费的亚文化特征;(2)时尚的特征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行为;
教学难点:
(1)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消费的亚文化特征;(2)时尚的特征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行为;
模块九购买情境与消费
教学重点:
(1)商品命名的心理策略
(2)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
(3)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及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特征(4)调价的心理策略
教学难点:
(1)包装的心理要求
(2)商品名称与商标的区别与联系
(3)商品价格的心理特征
模块十营销活动与消费心理
教学重点:
(1)广告的心理功能
(2)增强广告效果心理策略
(3)广告媒体的影响
(4)店外环境设计的基本内容
(5)店堂布局设计的基本内容
(6)营业现场设计的心理效应
教学难点:
(1)广告定位
(2)创意诉求
(3)运用购物环境的变化诱导消费行为的策略
九、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过程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能力、课堂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的评价;目标考核是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掌握情况的评价。
以公平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也使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过程考核占学生总成绩的40%,其中课堂表现占40%,包括参与角色扮演,讨论发言情况进行评价;课后参与占60%,包括各学习情境单元模块的作品(自我个性与自我意识与自我消费行为分析报告、分析我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差异、家庭不同形态消费行为差异、我国区域文化对消费行为影响以及区域消费行为差异、分析一则广告心理作用过程等)。
目标考核占学生成绩的60%,以试卷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并能做到灵活运用;以及消费心理研究与分析的基本方法的掌握,达到能独立开展消费心理研究和灵活运用消费者心理学促进市场营销活动良性发展的水
平。
十、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说明
消费心理学王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消费心理学齐常华,林楠,岳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消费心理学刘鲁蓉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消费心理学申纲领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消费者心理学罗子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