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分类计数)设计意图: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平时爱将自己的东西堆乱放,有时找一样东西需要很长时间,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些毛病,培养幼儿归纳、计数、记录的能力和操作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海底世界(分类计数)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用数字、符号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幼儿操作兴趣,能用语言表达操作情况,促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海底动物的数量。
活动难点: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标记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活动准备:海底世界背景图2张、9张统计表、小海螺图片、8组幼儿操作材料、1~5的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分类操作法。
活动过程:一、律动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
1.师幼互动游戏《一只小鸡》。
2.提出:律动里出现了那几个数字?3.出示数字宝宝,幼儿根据数字做拍手游戏。
二、创设情境“海底探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2.出示“海底世界”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提出问题:猜一猜,我们这是到了那里?(幼儿:水里、河里、海里……)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海底世界”,你们知道在海底生活着那些生物吗?(幼儿:小鱼、鲨鱼、海龟、海马、章鱼……)是呀!海底有许多我们认识还有不认识的生物。
咦,他们这会儿都到哪里去了呢?三、感知动物数量,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动物的数量。
1.教师将章鱼、水母和小鱼的图片一一贴到“海底世界”的背景图上。
2.提出问题:谁能看出在海底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幼儿:有三种:章鱼、水母、小鱼。
)3.引入:今天呀,海底将要举行一场运动会,想请队员最多的一组动物当裁判,到底哪一组的队员最多呢,还得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小朋友们愿意吗?让我们热烈欢迎第一支代表队—章鱼代表队。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海底世界》及教学反思(共五则)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海底世界》及教学反思(共五则)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海底世界》及教学反思《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设计意图: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平时爱将自己的东西堆乱放,有时找一样东西需要很长时间,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些毛病,培养幼儿归纳、计数、记录的能力和操作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海底世界(分类计数)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用数字、符号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幼儿操作兴趣,能用语言表达操作情况,促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海底动物的数量。
活动难点: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标记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活动准备:海底世界背景图2张、9张统计表、小海螺图片、8组幼儿操作材料、1~5的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分类操作法。
活动过程:一、律动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
1.师幼互动游戏《一只小鸡》。
2.提出:律动里出现了那几个数字?3.出示数字宝宝,幼儿根据数字做拍手游戏。
二、创设情境“海底探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2.出示“海底世界”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提出问题:猜一猜,我们这是到了那里?!出自:快思老.师!(幼儿:水里、河里、海里……)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海底世界”,你们知道在海底生活着那些生物吗?(幼儿:小鱼、鲨鱼、海龟、海马、章鱼……)是呀!海底有许多我们认识还有不认识的生物。
咦,他们这会儿都到哪里去了呢?三、感知动物数量,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动物的数量。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中班数学教案《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给定的顺序和数量来排序物体。
2.能够根据规定数量的物体,完成相应的图形。
3.能够通过观察形状和颜色,将相同的图形进行分类。
4.能够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计数。
教具准备:1.印有海洋动物的卡片2.不同形状的海底生物图形3.蓝色海洋样品4.计数卡片5.计数器活动一:排序海洋动物1.老师出示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的海洋动物,要求学生按照大小、形状或颜色等特征进行排序。
2.学生观察卡片,将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组别。
活动二:完成海底图形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海底生物卡片,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图形。
2.学生使用海洋样品作为背景,将相应形状的卡片放在样品上。
活动三:分类海洋生物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颜色的海洋动物卡片,要求学生观察卡片,根据形状或颜色进行分类。
2.学生将相同形状或颜色的卡片放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组别。
活动四:海洋动物计数1.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定数量的卡片,每张卡片上印有不同的海洋动物。
2.学生使用计数卡片进行计数,计算自己手中有多少张卡片。
3.学生使用计数器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在计数器上,并回答计数器上有多少卡片。
教学反思:本节数学课以“海底世界”为主题,通过对海洋动物的排序、图形完成、分类和计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计数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海底世界的主题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帮助幼儿学习数字的认知与运算。
•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海底世界相关图片或卡片。
2.数字卡片和数量统计器具。
3.数学游戏道具,如算盘、数学拼图等。
4.彩色纸和彩色笔。
5.海洋生物的模型或玩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一些海底世界的照片或卡片,并与幼儿一起讨论海底世界的特点和生物。
•通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数字认知与比较(10分钟)•准备一组数字卡片,从1到10。
•使用卡片教学数字的读写和认知。
•引导幼儿进行数字的比较,例如:“数字4比数字2大还是小?”3. 数量统计与分类(15分钟)•准备一些海洋生物的模型或玩具。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海洋生物,并以小组形式进行数量统计。
•让幼儿按照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引导幼儿讨论分类的依据,并帮助他们总结出分类规则。
4. 数学游戏(20分钟)•使用算盘或数学拼图等游戏道具进行数学游戏。
•挑选一些与海底世界相关的题目,例如:“海洋里有5只鱼,又捕到了3只,请问一共有几只鱼?”•引导幼儿进行数学运算,加强他们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手工制作(10分钟)•发放彩色纸和彩色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海底世界。
•鼓励幼儿尽量运用已学过的数字和图形进行创作。
6. 游戏互动(10分钟)•以“谁是海底世界的专家”为题进行游戏互动。
•准备一些关于海底世界的问题,让幼儿逐个回答。
•鼓励幼儿彼此合作,共同解答问题,并对正确的回答给予鼓励和奖励。
7. 总结(5分钟)•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并请幼儿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引导幼儿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海底世界的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数字的认知和运算,还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课题名称:海底世界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究,能够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及其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引导学生用数学概念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使用概括描述生物的特征。
2. 能够用图形和数字表示生物的数量。
教学准备:1. PPT及投影仪。
2. 海底世界的图片、玩具模型等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生物,并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生物?它们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描述生物特征的方法。
Step 2:概括特征(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海藻的图片,提问:“这是一种什么生物?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描述海藻特征的关键词,如“绿色、长长的、柔软的”等。
然后,教师出示其他海底生物的图片,逐一询问学生它们的特征并概括出关键词。
Step 3:数量表示(15分钟)教师出示一种海底生物的图片,并告诉学生这种生物的数量。
例如:“这是海星,我们班上有10个海星玩具模型,请你们用数字表示一下。
”学生将数字“10”写在黑板上。
然后,教师出示其他海底生物的图片,并告诉学生数量,要求学生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Step 4:小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总结“描述生物特征”和“用数字表示数量”的学习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收获和困难,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与疑惑。
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上,通过观察图片和玩具模型,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的特征。
2. PPT的使用,可以清晰地展示图片和数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3.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生物的特征,并能够用数字表示出数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4. 反思环节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与反思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与反思一、教案背景1.1 教学目标本教学以“海底世界”为主题,通过小动物、海洋生物、海草等图案进行数学教学。
1.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触觉、视觉、运动感官认识数字、了解计数、数字大小排列,初步认识加减计算、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兴趣。
1.2 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二、教学过程2.1 教学内容观察和认识数字,通过小动物、海洋生物、海草等图案进行数学教学,并进行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
2.2 教学步骤步骤一:带入情境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海底世界,让孩子们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步骤二:认识数字1.呈现1~5的图形,并让孩子们识别和数出每个数字的数量。
2.呈现一个随机数字,在保持此数字的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数字的位置,让孩子们数出新数字。
3.让孩子们根据数字大小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图案。
步骤三:学习加法和减法1.呈现两个数字,要求孩子们数出数字后把它们相加,然后再数出相加后的结果。
2.孩子们数出一个数字,再数出比它少1的数字,然后进行减法运算,得到的答案就是1。
步骤四:测量长度1.用线段配合数字教孩子们测量长度。
2.给孩子们提供几个不同长度的线段,让他们按照长度从小到大重新排列。
步骤五: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孩子们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认识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需要生动、有趣,紧紧围绕着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来设计,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学方法也应该丰富多彩,将游戏、活动、讨论等元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比较害羞不愿意回答问题,而事实上他们也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这时候,我采用了正反馈的方式,鼓励他们发表意见或者表达想法,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学习。
总之,教学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快乐。
《海底世界》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海底世界》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和敏感性。
2.帮助幼儿理解数量、大小、长短等基本数学概念。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数学概念:数字、大小、长短。
2.数学游戏:数字接龙、大小比较、长短排序。
教学准备:1.教具:海底世界场景图、数字卡片、大小鱼模型、长短鱼模型。
2.音乐: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看海底世界场景图,引导幼儿说出海底世界的生物。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海底世界的认识和喜爱。
二、基本概念学习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10。
2.教师通过数字接龙游戏,让幼儿熟悉数字顺序。
3.教师出示大小鱼模型,引导幼儿比较鱼的大小。
4.教师出示长短鱼模型,引导幼儿比较鱼的长短。
三、实践活动1.数字接龙比赛a.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排成一列。
b.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小组的第一名幼儿说出这个数字,然后传给下一名幼儿。
c.依次类推,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数字接龙。
2.大小鱼比较游戏a.教师将大小鱼模型放在地上,幼儿需要找到相同大小的鱼。
b.找到相同大小的鱼后,幼儿将鱼放在一起,看谁找得最多。
3.长短鱼排序游戏a.教师将长短鱼模型放在地上,幼儿需要将鱼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b.排列完成后,教师邀请幼儿展示他们的排序成果。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大小比较、长短排序等。
五、结束1.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带领幼儿做海底世界主题的舞蹈。
2.教师邀请幼儿互相拥抱,感谢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数字、大小、长短等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文档:中班数学:海底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
教材以海底世界为背景,通过引入海洋生物的数量和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海洋生物的图片、分数卡片。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数量。
如:展示一幅图片,上有10只海星,提问:“如果我们把这10只海星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只海星?”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例题:“海洋生物运动会,把20只海龟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只海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然后讲解分数的含义,讲解如何读写分数,如:“20只海龟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5只海龟,用分数表示就是5/4。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18只海马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只海马?”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纠错,教师进行讲解。
4. 分数的大小比较(5分钟)利用PPT展示分数卡片,如:2/4、3/4、4/4,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大小关系。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如:“把24只鱼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只鱼?用分数表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海底世界1. 分数的含义2. 分数的读写方法3. 分数的大小比较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把24只鱼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只鱼?用分数表示。
幼儿园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这次教学是针对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一个探索实践。
幼儿园中班是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具有好奇心强、探索欲望旺盛、语言表达能力显著提高等特点。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特别关注幼儿的特点,以充分利用幼儿的天真、好奇、主动性和好玩的特点,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海底世界;2.认识和进行比较数字1和3;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海底世界的认知,将海底世界引入课堂,让幼儿通过听、看、说的方式,了解和认知海底世界。
同时,教师可以带着幼儿模仿海底世界中的海洋生物并询问幼儿它们的名字,从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数字1和3的比较让幼儿自己数数,然后老师将数字1和3或擦写板上的数字1和3呈现出来,询问幼儿:“这两个数字有什么不同呢?”。
通过幼儿的回答找出不同之处,再让幼儿这两个数字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提示,如让幼儿画出数量相应的图像,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海底世界中的数学游戏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有几个海星、有几个贝壳、有几个海胆等,或者让幼儿合理布置,让幼儿寻找和的数量相应的后代。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乐趣中体会数学的神奇和生活的乐趣。
四、教学反思1.教学中的互动不足在课堂上,我发现幼儿对于海底世界的知识掌握还不够到位,几乎都是教师在讲授,幼儿只是在听,互动不足。
因此,在下次教学时需要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如带着幼儿到海洋馆该领略海底生物的奇妙,够请求幼儿捕捉更多海底世界的知识,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生活学习能力。
2.游戏设计可以更多元化虽然游戏设计方案是对的,但是只设计了部分游戏,使得整个课堂的氛围不够活跃。
因此在下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将更多的注重游戏的设计,让游戏的种类更加多元化。
3.知识记忆不够深刻虽然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了海底世界及数字1和3的相关知识,但是我发现他们对这些知识的记忆不是很深刻。
《海底世界》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海底世界》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特征,培养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学习比较长短、高低、大小等基本数学概念。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比较长短、高低、大小等基本数学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海底世界图片、海洋生物模型、长短不一的绳子、大小不一的海洋生物贴纸等。
2.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3.教学环境:布置海底世界场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海底世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生物。
(2)教师简要介绍海底世界的生物特征,引发幼儿兴趣。
2.学习比较长短(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绳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条绳子最长,哪条绳子最短。
(2)教师示范如何比较绳子长短,并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比赛,看谁找出的最长绳子最多。
3.学习比较高低(1)教师出示高低不一的海洋生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生物最高,哪个生物最矮。
(2)教师示范如何比较生物高低,并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比赛,看谁找出的最高生物最多。
4.学习比较大小(1)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海洋生物贴纸,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生物最大,哪个生物最小。
(2)教师示范如何比较生物大小,并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比赛,看谁找出的最大生物最多。
5.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学具,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海底世界。
(2)教师指导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并用剪刀剪出相应的形状。
(3)教师指导幼儿将剪出的海洋生物贴在画纸上,注意比较长短、高低、大小等数学概念。
(1)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海底世界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海底世界的情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较长短、高低、大小等基本数学概念。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与反思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与反思介绍这是一份针对中班幼儿的数学海底世界教案,本教案将教授幼儿基本的数学概念,并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提高。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中一些特别的生物和特性;•通过搜集数据,学习如何制作图表;•学习数字,如1到10,以及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内容;•通过游戏中的数字概念操作,培养幼儿的数学智力。
教学内容感悟片段在教学之前,我会给幼儿们分享漂亮的海洋图片、视频片段以及精美的贝壳样板,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海洋和海洋生物的特性。
数字游戏在教学的核心部分,我会以班级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数字,并将数字与实物联系起来。
游戏中,我会要求孩子们用手指表示1到10的各个数字,并进行比较大小。
数学图表在加深孩子们对数字的理解后,我会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制作数字图表,并结合海洋相关主题,让他们制作出自己的数字海洋图表。
数字颜色配对游戏为了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我会让幼儿参加数字颜色配对游戏。
在游戏中,我会给出相应的数字和颜色,让幼儿将他们联系起来,并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认知。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海底世界让幼儿参观海底世界,了解海洋生物和特性,激发他们对海洋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关注到数字和形状。
第二步:数字游戏以1到10的数字为主题进行数字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如何表示数字、比较大小,并将数字和实物联系起来。
第三步:数字图表针对数字图表的制作,我会在前期简要地介绍如何制作数字图表,然后引导孩子们进行图表的制作,同时加深孩子们对数字和图表的理解。
第四步:数字颜色配对游戏在巩固数字认知方面,我会设计数字颜色配对游戏,让孩子们将数字和颜色相互连接,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认知。
教学反思针对中班幼儿的数学教学,我们应该更注重幼儿的意识和兴趣,要让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下,在游戏和互动中学习基础的数学概念。
另外,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们应该注重让幼儿在教学中参与到数字和图表的制作中,从而让他们更加形象地认识数字和图表的意义和联系。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设计意图: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平时爱将自己的东西堆乱放,有时找一样东西需要很长时间,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些毛病,培养幼儿归纳、计数、记录的能力和操作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海底世界(分类计数)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用数字、符号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幼儿操作兴趣,能用语言表达操作情况,促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海底动物的数量。
活动难点: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标记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活动准备:海底世界背景图2张、9张统计表、小海螺图片、8组幼儿操作材料、1~5的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分类操作法。
活动过程:一、律动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
1.师幼互动游戏《一只小鸡》。
2.提出:律动里出现了那几个数字?3.出示数字宝宝,幼儿根据数字做拍手游戏。
二、创设情境“海底探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2.出示“海底世界”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提出问题:猜一猜,我们这是到了那里!出自:屈老.师!(幼儿:水里、河里、海里。
)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海底世界”,你们知道在海底生活着那些生物吗?(幼儿:小鱼、鲨鱼、海龟、海马、章鱼。
)是呀!海底有许多我们认识还有不认识的生物。
咦,他们这会儿都到哪里去了呢?三、感知动物数量,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动物的数量。
1.教师将章鱼、水母和小鱼的图片一一贴到“海底世界”的背景图上。
2.提出问题:谁能看出在海底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幼儿:有三种:章鱼、水母、小鱼。
)3.引入:今天呀,海底将要举行一场运动会,想请队员最多的一组动物当裁判,到底哪一组的队员最多呢,还得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小朋友们愿意吗?让我们热烈欢迎第一支代表队—章鱼代表队。
中班数学教案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教案海底世界引言: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对于孩子们来说,探索海底世界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冒险。
通过将数学教学与海底世界相结合,我们可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篇教案将带领中班孩子们进入海底世界,通过探索和发现,学习有关数学的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0-10:通过与海底生物相联系的学习活动,使孩子们能够准确理解数字0-10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和比较大小。
2. 数字的顺序排列:通过安排数字的大小,使孩子们能够了解数字的顺序排列,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数字的图形表示:通过零散的海底生物,让孩子们组合出相应数量的海底生物,使孩子们能够将数字和相应的图形表示联系起来。
4. 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概念:通过海底生物的数量变化,让孩子们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准备:1. 海底生物卡片:制作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的海底生物图案,数量从1到10。
2. 声音盒:准备一台声音盒,内录制有不同海底生物的叫声。
3. 数字卡片:制作数字卡片,包括0-10的数字。
4. 海底世界场景:准备一个栩栩如生的海底世界场景,包括海草、珊瑚、彩色的鱼群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数字0-51. 制作一个海底数学主持人:通过游戏穿上海马服装的孩子,引领全班孩子一同探索海底世界。
2. 身份介绍:海底数学主持人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身份,并向孩子们展示数字卡片0-5。
3. 学习数字:海底数学主持人逐一展示数字卡片,指着数字读出来,并让孩子们模仿朗读。
4. 数字游戏:播放声音盒中的叫声,让孩子们根据叫声找出相应数量的海底生物卡片,然后与数字卡片进行匹配。
5. 数字的比较:选出两个数字卡片,让孩子们分辨数字的大小,并用手指比较大小。
第二课:认识数字6-101. 回顾前一课学习的数字0-5,让孩子们回忆数字的读音和相应的数量。
2. 学习新的数字:海底数学主持人逐一展示数字卡片6-10,指着数字读出来,并让孩子们模仿朗读。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按照数量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这些动物。
动物大小的比较和排序
比较不同动物的大小
比如鲸鱼和海星,鲸鱼通常比海星大 。
排序动物大小
按照大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 排列这些动物。
03
探索海底植物
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
01 02
珊瑚
珊瑚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低等动物,它们通常以群体形式生长,形成 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 庇护和栖息地。
中班数学 海底世界
汇报人:
202X-12-30
• 引入海底世界情境 • 探索海底动物 • 探索海底植物 • 探索海底宝藏 • 海底世界的数学游戏
01
引入海底世界情境
激发兴趣
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去过海洋 公园或者看过海底世界的电影呀 ?
描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又 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海底世界! 你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呀?
数字的乘除法游戏
总结词
通过海底世界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乘除法 的概念,培养逻辑思维。
详细描述
利用海底生物的数量和特性,设计有趣的乘 除法问题,如“海豚的数量是章鱼的几倍? ”或“螃蟹的腿比海螺多几条?”。通过观 察、比较和思考,让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乘除法。
形状的拼图游戏
总结词
宝藏的形状和面积
总结词
通过探索宝藏的形状和面积,培养中班学生对形状和面 积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不同形状和面积的宝藏道具,如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 形状的特点,并让他们尝试计算这些形状的面积。教师 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如让学生找出相同形状的宝藏, 或者让他们比较不同形状的面积大小。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形状和面积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 空间感知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认识数字1-5,并能正确点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5,并能正确点数。
2.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掌握数字1-5的点数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海底世界场景布置、数字卡片、小鱼玩具、沙包、数字贴纸等。
2.学具:小鱼贴纸、数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看海底世界场景,引导幼儿说出海底世界中的生物,如小鱼、海星、珊瑚等。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海底世界的了解。
(二)基本环节1.认识数字1-5(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数字卡片的形状,发现数字1-5的特点。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手势表示数字1-5。
2.数字点数游戏(1)教师分发小鱼玩具,让幼儿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用点数的方式找出相应数量的小鱼。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点数。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完成点数任务。
3.数字贴纸游戏(1)教师分发数字贴纸,让幼儿将数字贴纸贴在相应的数字卡片上。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确保每个数字卡片上的贴纸数量与数字相符。
(3)教师邀请幼儿相互检查,确保正确无误。
4.沙包投掷游戏(1)教师将数字卡片摆放在地上,每个数字卡片上放一个沙包。
(2)教师邀请幼儿投掷沙包,说出沙包落到的数字。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赛,看谁投掷的沙包落到的数字最多。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收获。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课后反思,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1-5,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海底世界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海底世界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海洋生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海洋生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海底世界图片、海洋生物卡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海底世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海底世界里的生物。
2.基本部分:(1)教师向幼儿介绍海底世界的基本知识,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海洋生物,如鱼、虾、蟹、贝壳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师发放海洋生物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海洋生物名称,然后将卡片贴在画纸上。
(3)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在画纸上创作自己喜欢的海底世界场景,可以绘画海洋生物,也可以绘画海底的石头、植物等。
(4)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3.延伸部分: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海底世界游戏,设置关卡,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完成游戏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组织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3.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查找关于海洋生物的资料,增加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六、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海洋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掌握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导入部分:教师:“孩子们,你们听说过海底世界吗?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而又有趣的地方,那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 (分类计数)
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平时爱将自己的东西堆乱放,有时找一样东西需要很长时间,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些毛病,培养幼儿归纳、计数、记录的能力和操作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海底世界(分类计数)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用数字、符号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幼儿操作兴趣,能用语言表达操作情况,促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海底动物的数量。
活动难点: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标记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活动准备:海底世界背景图2张、9张统计表、小海螺图片、8组幼儿操作材料、1~5的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分类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律动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
1.师幼互动游戏《一只小鸡》。
2.提出:律动里出现了那几个数字?
3.出示数字宝宝,幼儿根据数字做拍手游戏。
二、创设情境“海底探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2.出示“海底世界”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提出问题:猜一猜,我们这是到了那里?(幼儿:水里、河里、海里……)
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海底世界”,你们知道在海底生活着那些
生物吗?(幼儿:小鱼、鲨鱼、海龟、海马、章鱼……)是呀!海底有许多我们认识还有不认识的生物。
咦,他们这会儿都到哪里去了呢?
三、感知动物数量,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动物的数量。
1.教师将章鱼、水母和小鱼的图片一一贴到“海底世界”的背景图上。
2.提出问题:谁能看出在海底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幼儿:有三种:章鱼、水母、小鱼。
)
3.引入:今天呀,海底将要举行一场运动会,想请队员最多的一组动物当裁判,到底哪一组的队员最多呢,还得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小朋友们愿意吗?让我们热烈欢迎第一支代表队—章鱼代表队。
4.请小朋友数数看,章鱼代表队一共有几名队员?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幼儿找出数字“3”并贴在章鱼图片的下方。
5.教师启发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感知记录水母和小鱼的数量。
四、了解分类计数的意义。
师:小朋友刚才为每一个代表队进行了数量统计,这个计数方法就叫分类计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哪支代表队可以当裁判,为什么?(小鱼代表队,他们的数量最多,是5条。
)小朋友真能干,帮他们选出了裁判,为了表示感谢,他们决定将小海螺当礼物送给你们,想要几个就伸出几根手指吧。
五、实践运用。
1.情景拓展。
引入:海底动物为了表示感谢,还特意给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送来了邀请函,请中一班的小朋友去观看他们的比赛,谁想来报名参加?
提出:老师想把上来的这些幼儿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呢?谁帮老师出出主意?
孩子们各自表述自己的想法。
那么,什么方法能最快的将他们分成两组呢?(男孩子、女孩子)那我们就动起来吧。
(抽幼儿上前分一分。
)小朋友们分得真迅速,那小男生、小女生各有多少?
2.幼儿操作,巩固分类计数。
将幼儿分成8组,给每组幼儿分发操作材料,要求每组幼儿分工合作完成。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辅导。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计数,就是先将不同的种类的物品分类后再统计其数量,这种方法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旨在引导幼儿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海底动物的数量;能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标记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整个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个环节:律动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为分类计数打好基础。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海底探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感知动物数量,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动物的数量;了解分类计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实践运用,通过情景拓展让幼儿上前将前面来的幼儿分成两组,并统计其数量;幼儿分组合作操作,借助老师的提示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类计数,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不是很理想,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活动时间过长,究其原因是在第一个环节中复习巩固5以内的数耗时太长,以至于幼儿后来的分类计数操作练习,教师的个别辅导没能跟到位,没有对幼儿的操作效果进行评价,以至于草草结束,幼儿的动手能力没能很好的得以展示。
今后在教案设计和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好时间上的搭配。
2.在教学分类计数这一环节中,数量统计的方法过于单一,只是引导幼儿用数字统计物体的数量,但是写数对于中班幼儿有一定的困难,这一技能要求有些高;课后我想如果让幼儿用画圆点、画圈的方式、找数字宝宝进行粘贴或让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数量统计,这样也许效果要好,还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