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音画朗诵.欣赏.10分.自动)

合集下载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同步精品课件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同步精品课件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春江花月夜》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
课前
课堂
课后
训练
基础积累与运用
任务一 文化传承与理解
知人论世
课前
课堂
课后
训练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 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词俊秀,名扬京都。又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张若虚现存诗仅《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二 首。这首堪称千古绝唱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使他 在诗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训练
集中写了思妇、游子们的相思之情 ,重点写了“月之情”。①从“白云 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 ,写思妇怀人;
内容梳理
第三层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课前
课堂
课后
训练
基础积累与运用
任务二 语言建构与运用
明韵律
课前
课堂
课后
训练
本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 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内容梳理
第一层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完整版)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

(完整版)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

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初为琵琶曲《夕阳箫鼓》,后来有人感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句改名为《浔阳琵琶》或《浔阳夜月》,最终又借用《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主题句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丝竹乐曲,又经解放后的多次整理,更臻完善,尤其中央民族乐团彭修文改编的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之诗情画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经常在国际乐坛上发出夺目的光彩。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平稳舒展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以及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仪态。

全曲分为十段,宛如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

乐曲在发展中运用了变奏(均以第一段素材为基础)、展衍(在原主题素材自由发挥)、合尾等结构方式,因此各段间既有多次对比又有多次统一;尽管每段旋律新的因素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从不同角度展示音乐的意境,但结尾处又多殊途同归于同一乐句,听起来自然和谐,有“一生万物”而“万物归一”之象,十段乐曲都配有富于诗意的小标题来引发人们产生联想。

1、江楼钟鼓。

夕阳西下,耳畔响起源自江头尽处的阵阵萧鼓。

接着优美如歌的主题旋律把一幅斜阳余辉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江上秀丽迷人景色呈现在眼前。

2、月上东山。

主题移高四度自由模进,有徐徐飘来的上升之感,将夜色朦胧,江清月白之意境表现出来。

3、风回曲水。

它基本上是第二段的变奏,曲调层层下旋又回升,增加了音乐的张力,描写了江风吹拂、流水回荡时泛舟游客的欢快心情。

4、花影层叠。

音乐在流动的过程中出现四个快疾的乐句,与前面悠扬的乐句呈较大的对比,好似江风习习,水中花影纷乱层叠,美不胜收。

5、水深云际。

琵琶、二胡和中胡先在低音区奏出醇厚深沉的音调,忽而八度跳越,琵琶悠然飘出轻柔透明的泛音,描写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之天水共长的壮阔景色。

2023年《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2023年《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2023年《春江花月夜》说课稿2023年《春江花月夜》说课稿1说教材1、《春江花月夜》选自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的第二章的第二节,这是一首民族管乐曲。

2、它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原名为《夕阳箫鼓》、《夕阳箫歌》等,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柳尧章首次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3、经过许多艺术家的精雕细刻,这首乐曲已成为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4、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江南美景。

主要的乐器是琵琶、筝、箫等。

说学情我们高中的学生以前没有开设音乐欣赏课,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比较差,但对民族音乐欣赏的比较少,兴趣不浓。

说教法根据学生和音乐的特点,我能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是: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开发创新思维。

(音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才能进一步对音乐的理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往往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

所以鼓励他们展开有个性的想象,只要确实是根据音乐想象的都是正确的。

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

)2、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处进对音乐的理解。

3、音画式教学法:根据音乐,我在电脑里画了几幅画,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具象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来理解音乐。

(我们的学生欣赏水平比较低,很难指把音乐和它所表现的意景联系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还错误的认为只要是欣赏音乐就是听歌曲,有一次我给学生欣赏《梁祝》时,竟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怎么光有音乐没有人唱呢?”结合画面来欣赏音乐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他们知道音乐还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力。

)说学法根据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可用讨论法、分析法、想象法。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我确立了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春江花月夜
课文导读
[知识梳理]
一、读准字音
滟.滟(yàn) 霰.(xiàn) 汀.(tīnɡ)
砧.(zhēn) 皎.皎(jiǎo) 徘徊.(huái)
芳甸.(diàn) 碣.石(jié)
二、词语释义
(1)滟.滟.随波千万里 (2)江流宛转绕芳.甸. (3)月照花林皆似霰. (4)汀.上白沙看不见 (5)青枫浦.上.不胜愁 (6)谁家今夜扁.舟.子 (7)愿逐.月华流照君
简介 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张若虚一生仅
留下两首诗,也正因这仅有的两首诗,被称为“孤篇横绝,竟为
大家”
主要 作品
《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
[探背景]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相传为陈后 主所创,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此曲。最为出名的《春江花月夜》 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盖全唐”,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何处的思妇徘徊在闺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 月徘徊, 应 照 离人妆镜台。玉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
户 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 拂
还来。
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此时 相望
不相
闻, 愿逐 月华流
这时二人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音讯,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
3.“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句诗中的“卷” 和“拂”两个动词为什么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诗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 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中、捣衣砧上。岂料思妇 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 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 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

诗人借助“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等诗句,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相思 之苦。
2024/1/24
诗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等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离别与相思 情感。
12
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
诗人通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问句,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 无奈。
18
05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
2024/1/24
19
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
春江月夜的景色描绘
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春江、 花林、明月、江水等自然元素巧妙地 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 春江月夜图。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将自己的离 情别绪、人生感慨融入其中,使得诗 歌的意境更为深远,给读者留下极大 的想象空间。
2024/1/24
以春江、花、月、夜 为背景,描绘了美景 和离情别绪
4
《春江花月夜》创作背景
唐代盛世,文化繁荣,诗歌创作 达到巅峰
作者在春江畔赏月,触景生情, 创作了这首长篇歌行诗
诗中融入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 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2024/1/24
5
诗歌主题与意义
主题
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绘了美景和离情别绪,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24
朗诵技巧分享
声音控制
讲解如何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变化

2024/1/24
气息运用
指导如何调整呼吸,使朗诵更具表 现力和感染力。
肢体语言
探讨如何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等辅助手段,增强朗诵的艺术效果 。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不停地奔流,快要把春天送走了;江潭的落月也更斜 向西边,想借明月来寄托相思也几乎是不可能了
诗人用那些意象来烘托游子相思之情?
春梦,落花,流水,斜月四种伤情意象来烘托.
前后意象的变化: 春江——流春(春半)
花林——落花 明月——斜月(落月)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夜是背景) 意境:幽美邈远,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 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手法:景中含情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前面景 色的总结,江天无尘,明月孤寂。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 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 的遐思冥想,起到了过渡作用。
月下之思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李白 ——曹操 ——苏轼 ——刘希夷 ——关汉卿 ——崔护 ——李清照 ——王勃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 (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 情。 (3)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4) “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
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作用:
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 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哀而不伤: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 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这正是缘于对人生的 追求与热爱。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2、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以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
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卷不去”和“拂还来”相呼应,写月 的不忍之心。(明指月光洒在门帘和捣衣砧上, 暗指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反衬出游子的离愁别 恨。))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2、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春 (1——8句) 月色纯净 江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9—— 16) 宇宙永恒

夜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17——36) 游子思归
绘景 哲理 诗情
月是诗之魂
3、原因:(1)是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月出—月悬—月斜—月落) (2)是景物描写中的主体。(共“十五见”, 并有意突出各种景物在月下的清丽、明净) (3)是哲理思考的凭据。(“孤月轮”承上启 下) (4)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月与思念之情)
2、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3、“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 4、最后八句作者是如何写感情的?
1、面对良辰美景,作者提出了 怎样的问题?表达了怎样的哲
理?
作者赏月感到人生短暂,宇宙无穷,透露 出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再给这幅画面命名。
个体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 延久长的,宇宙无穷,人类生生不息。
人类的渺小(空间) 人生的短暂(时间)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春江花月夜(对诵)

春江花月夜(对诵)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男: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女: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男: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女: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男: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女: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男: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女: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女:美丽的春天到来了,万物复苏山河解冻,月夜下江潮上涌,浪浪相逐如群鱼相戏。

男:在水天一色交界之处,一轮满月冉冉升起,众星相挽相伴娇羞含情凌波盈盈。

女:刹那间整个江面细浪片片被镀了银,碎碎点点象含春少女眼中的泪映射着几许哀怨。

岸边的江水与岸上的青青芳草,宛约轻拍诉不尽的依恋。

男:月亮升起在半空,柔柔的光照在花丛树林间,枝叶晃动恍似薄霜散雪扑朔迷离。

空气中淡淡暮雾逐渐散开不知不觉已萦绕其中,岸边的白沙已不能相辩了。

女:江水与天边混为一色相互荡涤毫无纤尘,人的心灵也为这大自然的纯净变得透明,明朗的夜空一轮皓月当空,天、地、人合而为一,空旷通透如水晶般无暇。

男:在这江边上是何代何人最早看到这轮明月的呢?这轮江中美月又是从何年何月开始升腾于天空第一次照到了人呢?女:这已无从考究,其实人生重复繁衍生息代代无穷尽已,而江月却是年年相似,无数次的暮升朝落,只是因所望的人不同就生出不同的情愫。

男:却不知江月每天这样相望相盼是在等待么?可是月中的嫦娥在忏悔当年的罪过,翘首期盼后翌的伫立吗?天地无人语,只有长江缓缓流水在低首呜咽。

论高中语文诗歌诵读教学的审美内涵

论高中语文诗歌诵读教学的审美内涵

论高中语文诗歌诵读教学的审美内涵作者:梁建洲来源:《语文天地》2022年第07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所产生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令人叹为观止。

下面从《春江花月夜》的诵读审美分析、诵读方法探寻两方面来探讨张若虚的这首经典诗歌在诵读教学中的审美内涵。

一、《春江花月夜》的诵读审美分析1.培养审美感知力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的。

诗歌是高度凝练概括化的语言,是情感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

《春江花月夜》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因着其独特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才在唐代诗史上被人们广为传颂。

感知语言美的能力。

诗歌的语言具有艺术性,是所有语言文字中最优美的,它凝练、含蓄、新颖、形象,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概括力。

这首《春江花月夜》诗人一开篇就紧扣题目,从题目出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广阔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重点突出江潮的宏伟气势。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强大的生命力。

月光洋洋洒洒地照耀到千里万里,试问哪一处春江没有月光呢?月光如水般倾泻在芳林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月光把五光十色的世间万物稀释,将世界蒙上一层梦幻的银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诗人用如此细腻温婉的笔触,构造出一个宁静美妙的境界,使得春江花月夜显示出格外温柔恬静的迷人色彩。

这八句,按照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以“月”为纽带,描绘出一幅绝美的自然之景。

整首诗歌的语言含蓄精练,生动优美,围绕一个“月”字徐徐展开,无论是开篇的景物描写、中间的哲理思考还是最后的思妇游子盼归之情的表达,在语言上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

2.体会音韵美的能力诗歌是最适于诵读的文学样式,它不仅拥有优美的语言,而且富有音韵美。

《春江花月夜》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个章节,可分为九章。

每章节换韵,共换韵九次。

而且平仄交错换韵,形成了音韵上的抑扬顿挫,婉转动听的效果。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练习(含解析)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练习(含解析)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扪参历井仰胁息(屏住呼吸)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2.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

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3.下列字音标注有误的一项是()A.瓠(hù)掊(pǒu)呺然(xiāo)鬻(yù)B.毂(gǔ)埏埴(shān zhí)户牖(yǒu)矜(jīn)C.不龟手(jūn)絖(guāng)洴澼(pīnpì)泮(pàn)D.赘(zhuì)强行者(qiǎng)累土(léi) 几成(jī)4.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

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升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5.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4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4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点)。
由月亮的唯一性,诗人发出了怎样的千古之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存不存在江边第一个看月亮的人? 存不存在月亮第一次照亮的站在江岸上的人? 那么,看月亮的人到哪里去了?被谁带走了?
虽然那些人不在了,但是谁还在? 通过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月亮的对比,我们看到了月亮的永恒(第四个特性)。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有何不同之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深入探究
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密联系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 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有之,与他们相比较,张若虚对人生的 理解有何不同?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曹植《送应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深入探究
曹诗和苏诗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却别开生面,具有 新 意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因之“代代 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便得以共存。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2. 容纳月的多种形态
以月之变体现时间的变化 以视角的变化展现空间的转移
寻之美
月的本色之美
明亮无垠 纯净无比 朦胧梦幻

22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

22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

五、图解思路
六、主旨归纳
这首诗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 了一幅幽美邈远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 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 廓、宁静的境界。
七、题型演练
1. 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 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B. 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 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 远。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
一、文白对译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 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亮从地平线升起,在水边望去,就好像从浪潮中涌出一样。 滟滟随波千万里, (月光照着春江,)波光荡漾,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哪一处春江不在月光的朗照之中。 江流宛转绕芳甸,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茂盛的原野,
(3) 在《春江花月夜》中,用比喻的手法写明月映照下江边原野风光景貌 的句子:__江__流__宛__转__绕__芳__甸_____,___月__照__花__林__皆__似__霰____。
(4) 诗人张若虚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孤独之情油然而生,因此他在《春江 花月夜》中描写的月亮给人的感觉也是孤独的,“__皎__皎__空__中__孤__月__轮_____” 这一句就是最好的证明。
2. 请分析“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摇”字和“满”字 的妙处。 答:__“__摇__”__字__,__极__具__想___象__力__,__赋__月__以__动__作__,__把__月__拟__人__化__,__也__使__得__抽__象__的__情_ _具_体__化__,__让__人__感__到___月__色__摇__曳__生__姿__,__令__人__心__醉__神__迷__。__“__满__”__字__,__写__出__离__情__的__浓_ _厚_与__缠__绵__,__如__月__光___洒__落__在__江__树__上__,__也__洒__落__在__读__者__心__上__,__情__韵__袅__袅__。____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44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44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整体感知
文章标题包含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个 意象是全诗的纽带?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月
月生(升)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悬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月斜பைடு நூலகம்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落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哲 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美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天一色,天空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那一轮明亮的孤月 高悬中天。江边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 年开始照耀人间?
春潮高涨,江水连接大海,江海不分。 明月初升,似从浪潮中涌出。 一泻千里的月光随着波潮不停闪烁着, 春天的江上哪个地方没有明亮的月光呢。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满鲜 花的树木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 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
题型——分析意境: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 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尽量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 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春江花月夜朗诵

春江花月夜朗诵

春江花月夜朗诵(lǎnɡ sònɡ)春江花月夜朗诵(lǎnɡ sònɡ)篇一: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古曲。

《春江花月夜》早于一百二十多年前就以《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流传(liúchuán)民间(曲名见1864年前成书的《今乐考证》,清代姚燮所著)。

在民族器乐曲中,有一首与文学结合(jiéhé)得非常完美的作品——《春江花月夜》。

唐代诗人张假设(jiǎshè)虚的诗作《春江花月夜》用了五个互不相干的单音名词作为诗的题目,便把一幅人间至美的景色展现出来,而使这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借原诗的意境进行演绎,用柔美委婉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出良辰美景,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该曲先后被黎英海改编为钢琴曲,刘庄改编为森管五重奏,陈培勋改编为交响音画。

全曲为民族器乐中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

一、春江花月夜简介《春江花月夜》源于一首名为《夕阳箫鼓》的琵琶文套大曲。

1895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将此曲更名为《浔阳琵琶》,收入《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之中,并立了十个小标题:夕阳箫鼓、花蕊散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并揉合了张假设虚、白居易两篇名诗的意境,提高了乐曲的艺术表现力。

改编后也有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洄澜拍岸、棹鸣远濑、唉乃归舟、尾声。

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它剔除了前作中沦落人飘零天涯的落寞与失意,而将曲意专注在“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上,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

二、全曲解析原曲《夕阳箫鼓》因用音色清脆明亮的琵琶演奏,表现力很强,声音很具穿透力,是一首著名的文曲。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聆听《春江花月夜》,感受乐曲意境,了解乐曲内涵,让学生熟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能力目标:会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旋律。

了解“换头合尾”以及“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并尝试简单的编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以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琵琶、箫、筝的音色以及表现力。

重点欣赏其中的“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渔歌唱晚”等重点选段。

2、难点: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结合画面欣赏音乐的方法促进对乐曲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一)、根据学生和音乐的特点,我能采用的教法的主要是:1、启发式教学法;2、讨论式教学法;3、音画式教学法(二)、为了使学生能够把握音乐的节奏、速度、旋律、曲式、情绪等要素,根据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可通过“听、唱、奏、画、动、演”等方式学习乐曲。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聆听几个微小的音乐片段,判断都有哪些民族乐器演奏。

江南丝竹《欢乐歌》、古筝曲《高山流水》、广东音乐《步步高》、《二泉映月》、《十面埋伏》明确:乐器有古筝、琵琶、二胡、箫等2、课件展示图片,请学生找出图中有哪些事物,引出“春”“江”“花”“月”“夜”。

根据图片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描述图中场景。

3、教师板书《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产生联想。

让学生思考并分析:春天,江南的一个夜晚,月光洒在江面上,月影与花影相对应,此时,耳畔响起了优美的丝竹之声,那该是多么美的一副画面啊!(二)、聆听全曲,整体感受1、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带着问题去欣赏:(1)、这首乐曲用主要乐器是什么?明确:由学生回答引出讲解主要乐器,结合图片和音响资料认识和了解它们的音色以及表现力。

(ppt课件展示)①琵琶:是民乐中的弹拔乐器,往往表现一些气势磅礴的场面。

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

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

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制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内容:景、理、情2、引领学生在品读中鉴赏美景,体悟哲理和情感,提高鉴赏、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比较鉴赏等欣赏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鉴赏景物美2、缘景明情,品悟诗歌哲理和体悟诗歌感情教学难点:景、理、情的赏析教学方法:1、多媒体2、诵读赏析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空待闺中的思妇;抑或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人们抬头望月,总是心有感慨,或倾注爱恨,或寄托悲欢因而浩瀚的诗海中从来不乏优美的写月诗篇(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写月名句) 在众多吟诵明月的诗歌中,有一篇被人称为“孤篇盖全唐”,那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二、自读诗文,整体感知思考:这首诗题为春江花月夜,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边读边把握诗歌的内容老师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诗的主要内容:月下美景,月下哲理,月下情思三、赏析美景、把握情感(一)赏析美景1、要求:学生范读,其他学生划出写景的句子,并找出所写景物明确:春江、明月、花林、流霜、白沙、江天2、运用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再现画面老师点评,总结学生结论,描绘画面学生齐读,再次感受月下美景3、概括景物特点月夜特点:幽美、朦胧、静谧、澄澈、空灵4、方法指导:鉴赏写景诗,不仅要捕捉画面,感悟美景,还要了解把握景物特点,把握诗人情思(二)、品悟月下哲理1、提出思考:面对美景,有怎样的感慨? 明确:独立江畔,看到那轮孤月,引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思索2、探究研讨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在面对美妙河山,优美风光时都会思考宇宙与人生(老师补充资料: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学生讨论沟通,比较前三位与张若虚对宇宙人生思考的异同明确:相同:感慨宇宙永恒不同:前三位感慨人生短暂,但张若虚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3、诵读诗文4、方法指导:缘景明情,比较鉴赏(三)体悟月下情思1、解读诗歌情感方法指导:缘景明情明确:看到孤独的明月,待人的明月以及漂浮不定的白云,因而想到人间相思的游子思妇2、赏析游子思妇的情思方法指导:找到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体悟情感学生自读,讨论沟通,自由发言明确:思妇:离愁牵挂,游子:寂寞思归3、探究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把握月与情的关系,游子思妇:睹月思人,借月抒怀4、解读明月意象拓展:中国人的明月情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总结月亮意象的含义:思归怀人,离愁别恨5、反复吟诵,在读中再次感受游子思妇相思学生选择读写游子或者思妇的诗句老师点评齐读,感受相思四、鉴赏小结全诗以月为线索,将月与江、月与花、月与夜、月与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永恒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思索以及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意境清新邈远五、美读诗文分析诗歌之后,学生对这首诗在景,理,情三部分的感情变化有很明确的把握老师引导他们感受诗歌跌宕起伏的音乐美就顺理成章老师范读学生再自读揣摩六、课堂总结她是朦胧的美,悲伤而轻盈;她是清纯的美,宁静而空灵;她是跨越时空的感动,她是穿透千年的哲思,她就是《春江花月夜》七、作业布置自读,背诵全诗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以“月”为线索,赏析本诗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配乐诗朗诵:引自"VeryCD论坛" E-mail文化传播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春江水涨,江海难分。

月共潮生,光照万里。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静谧、清新、隐秘、皎洁、美丽。

月光下的景色梦一般地神奇,它蕴含着宇宙人生的许多秘密。

这一明净的春江月夜之美,使人沉浸于生命的美好的感受之中,进而思索人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此二句可看作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总结月色的皎洁、夜空的明净。

用一“孤”字显出天宇之广阔。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种问月的构思,影响了之后的许多诗人词人。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天问
一番“天问”表现了诗人对宇
宙奥秘的深思遐想和探索。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四句的巧妙之处在于:由眼前飘然而过的一片白云起兴,用白云的“去悠悠”暗寓游子的离家远游,从而巧妙地引出了月下的人物。

以下诗句具体写月下人物愁思的情状: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此二句化用曹植《七哀》诗的诗意:“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由月鉴人,“月徘徊”也是人徘徊。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玉户”二句,是明写
月光普照大地,无处不
在,暗喻思妇的愁思之
深无法排遣。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此时此刻,明月可以共望,音
讯却不相通。

但愿我能跟随这
流水似的月光,来到远方亲人
的身旁。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两人相距遥遥,连善于长途飞翔的鸿雁,也不能随月光飞度到她爱人的身边。

那潜游水中的鱼儿,同样也只能在水面上泛起层层波纹难以游到她思念的人跟前。

此两句生动地写出了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痴情痴想和无可奈何。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闲潭梦落花”是“梦闲
潭落花”的倒文,可看作思
妇思极后的怀想之词。

“梦落花”暗示春将去,
故有“可怜”(可惜)之说。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掉了春天,也流掉了游子思妇的青春和幸福,实在是辜负了这大好的“春江花月夜”!
月已斜,花已谢,春已去,但人未归。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碣石潇湘:是泛指,即指由此到彼,由北到南。

明月终于慢慢沉落藏于海雾之中,双方仍相隔天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不知在这美好的月夜,能有几个
游子乘月归家?只有那落月的余
晖,带着人间的离情洒满了江边
的花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侧重写春江花月夜里的美妙景色。

•第二部分
•(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结合江月景色的描写抒发哲思。

•第三部分
•(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侧重抒情,主要写两地相思的哀愁。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夜
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奇妙的艺术世界。

《春江花月夜》给旧题以新意,化腐朽为神奇。

“春”是本诗的基调。

它不仅是季节和诗篇的“春”,也是人生与时代的“春”。

第二部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永恒而宁静的月亮,不仅引发着张若虚,也曾引发了无数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和悠悠情思!它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已不再有一般咏物作品的轻盈明快,而往往是一种深沉的浩叹。

张若虚在此浩叹: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将宇宙人生联系起来并作出鲜明对比:人有死生,只
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
月,却是年年相似,长照万古。

诗人写出了人生世代常改而江月千古永恒的不变规律以及强烈的生命意识。

如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感慨。

张若虚笔下的月光,洗出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从张若虚开始,中国人对月华的审美和趣味上升到了一个纯艺术的境界。

第三部分:从“白云一片去悠悠”至篇末,集中抒写游子思妇的客愁闺思,着力表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脉脉深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清人沈德潜评:“题中五字,安放自然。

”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布局谋篇,层层抒写。

诗歌情节也随此五字逐步展开和逐步归结。

“月”——月光,是全诗的灵魂。

诗歌的结构、抒情、写景三者都以月贯穿,使得全诗显得神气凝聚,浑然一体。

诗人不仅以清丽动人的生花妙笔,出色地描绘了一幅多姿态多彩的春花月夜、浩浩长江的巨幅画卷,而且由此生发了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今霄里天各一方的惋惜。

尽管诗中流露出青春苦短的伤感和怀人思远的淡淡哀愁,但哀而不伤,基调健康,笔调明朗,感情真切动人。

诗歌把春江月夜明丽的美的境界、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浓烈的情思融合在如梦一般诗的意境里。

这首诗的最大成就在于创造了完美的诗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的语言也十分华美又不失自然,初步洗刷了宫体诗的丽词艳句、浓脂厚粉。

The End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