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在教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时,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想象一下,小朋友们在课堂上听着,眼睛都快睁得跟铜铃一样大,心里想着:“这是什么鬼?”有理数就像是我们的好朋友,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掌握了窍门,真的是轻松又愉快。

就像吃冰淇淋,刚开始有点儿麻烦,后来却是乐在其中。

我们得给孩子们一个具体的例子,想想看,假如你有四个苹果,每个苹果又被切成了两半。

于是,大家不妨问问自己,四个苹果的每一半到底有多少个?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就会发现,四个苹果切成两半后,总共有八个半苹果。

明白了吧?这就是乘法的魅力所在!再说说除法。

你有八个巧克力,想和四个小伙伴分享。

大家来算一算,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对呀,八除以四,结果是每个人两块巧克力。

这个过程就像是分蛋糕,分享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我们再来聊聊负数。

这东西就像个顽皮的小孩子,有时候让人哭笑不得。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负数像个坏蛋,没法理解,但实际上,它是有道理的。

想象一下,你欠了朋友五块钱,你的账户就变成了负五。

这时候,大家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比如,想象你有一台电视机,价值五百元。

如果你在购物时花掉了这五百元,结果你的账户就是零,没了,没得花。

这就是负数的应用。

再比如,冬天的时候,外面温度零下五度,感觉就像是一种负数的体现,没事,生活中总有很多有趣的例子可以让大家明白。

然后,咱们得谈谈怎么计算。

有理数的乘法就像是把数列变成了一幅画。

大家可以想象,把每个数都当成颜料,一点一点地混合在一起。

比如说,两个正数相乘,结果肯定是个正数。

就像你有两盘水果沙拉,里面都是甜甜的水果,最后出来的也是美味的沙拉。

可要是一个负数乘以一个正数,那结果就像是一盘酸甜苦辣的菜,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个负数。

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甜蜜中也夹杂着些许酸涩。

如果你把两个负数相乘,嘿嘿,结果又会变成正数。

这就像是一对冤家,打打闹闹后,反而成了好朋友。

感觉很神奇吧!所以,理解这些规则,能让小朋友们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自如,愉快地游泳。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15篇)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15篇)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计算(五分钟练习):(5)-252; (6)(-2)3;(7)-7+3-6; (8)(-3)×(-8)×25;(13)(-616)÷(-28); (14)-100-27; (15)(-1)101; (16)021;(17)(-2)4; (18)(-4)2; (19)-32; (20)-23;(24)3.4×104÷(-5).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讲授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以上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审题:(1)运算顺序如何?(2)符号如何?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相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2【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通过计算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4篇)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4篇)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4篇)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娴熟掌控有理数除法法那么,会进行运算;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育同学的转化的思想;通过运算,培育同学的运算技能。

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娴熟进行运算,教学难点是理解法那么。

1.有理数除法有两种法那么。

法那么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解决问题。

法那么2是把有理数除法纳入有理数运算的统一程序:一确定符号;二计算绝对值。

如:按法那么1计算:原式;按法那么2计算:原式。

2.对于除法的两个法那么,在计算时可依据详细的状况选用,一般在不能整除的状况下应用第一法那么。

如;在有整除的状况下,应用第二个法那么比较方便,如;在能整除的状况下,应用第二个法那么比较方便,如,如写成就麻烦了。

〔二〕知识结构〔三〕教法建议1.同学实际运算时,老师要强调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在依据不怜悯况采用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求商的绝对值时,可以径直除,也可以乘以除数的倒数。

2.关于0不能做除数的问题,让同学结合学校的知识接受这一认识就可以了,不必详细讲解并描述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理由。

3.理解倒数的概念〔1〕依据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那么互为倒数。

如:,那么2与,-2与互为倒数。

〔2〕由倒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求已知数倒数的一种基本方法:即用1除以已知数,所得商就是已知数的倒数。

如:求的倒数:计算,-2就是的倒数。

一般我们求已知数的倒数很少用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我们常把已知数看作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所得新数就是原数的倒数。

如-2可以看作,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为,就是的倒数。

〔3〕倒数与相反数这两个概念很简单混淆。

要留意区分。

首先倒数是指乘积为1的两个数,而相反数是指和为0的两个数。

如:,2与互为倒数,2与-2互为相反数。

其次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而互为相反数符号相反。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多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多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1.4.1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见课本p28.二、学情分析^p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究有理数加法法那么的经历,多数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问题。

由于学生已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我们仍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三、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掌握有理数乘法法那么,能利用乘法法那么正确进展有理数乘法运算。

2、才能与过程目的经历探究、归纳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过程,开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才能。

3、情感与态度目的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出法那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那么正确进展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探究过程,符号法那么及对法那么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的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六、教学方法注意创设问题情景,选择“情景---探究---发现”的教学形式,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法为主,从而到达进步学习才能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出示蜗牛爬的动画幻灯片〕老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那么,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2、学生探究、归纳法那么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活动,进展乘法法那么的探究。

〔1〕老师出示蜗牛在数轴上运动的问题,让学生理解。

蜗牛如今的位置在点o,规定向右的方向为正,向左的方向为负;如今时间后为正,如今时间前为负.a.+ 2 ×〔+3〕+2看作向右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后。

结果:3分钟后的位置+2 ×〔+3〕=b. -2 ×〔+3〕-2看作向左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后。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精选9篇)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精选9篇)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精选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篇1学习目标1. 理解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 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 借助有理数乘法知识,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获得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难点理解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二)、导学练习1. 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2.请找出下列有理数的倒数-4 3 -8 - -1 -3.53.比较大小:8(-4)_______8 (-15)3_______(-15)(-1 )(-2) (-1 )(- )计算:(1)(-15)(-3)= (2)(-12)(- )=(3)(-8)(- )= (4)0(- )=通过比较、计算,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或换一种表达方法为):用字母表示除法法则:4.课本第35页练习题(三)自学疑难摘要:组长检查等级:组长签名:二、合作探究例1 计算:(1)(-18)6 (2) (- )(3) (4)-3.5 (- )注意:乘除混合运算该怎么做呢?例2化简下列分数:(1) (2)请思考:商的符号及绝对值同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三、展示提升1、每个同学自主完成二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每个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

3、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作好补充和提问。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5.1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2.内容解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涵盖了有理数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运算的小结.教材在前面学习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时,就已经适时介绍过加减法混合、乘除法混合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此加入乘方与前面四种运算的混合,构成了三级混合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以及以后将学习的开方是第三级运算)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关键是熟练地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和运算顺序.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应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知道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运算能力)2.目标解析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混合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再学)叫做第三级运算.一个式子里如果含有几级运算,应先算高级运算,再算低一级运算,即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里的运算;如果有绝对值,就先算绝对值.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首先要看清算式的层次如括号、运算层级等,确定运算顺序,再根据各种运算法则,先确定每一种运算结果的符号,再计算其结果的绝对值.能够使用加法与乘法运算律的,应使用运算律来提高运算的速度与准确率.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第1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方的概念,理解了乘方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乘方运算,但对乘方运算结果的变化规律缺乏整体性的认识.由于七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计算、观察、分析、交流、纳等数学活动,总结发现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混合运算规律.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规律探究和实际应用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乘方的定义这种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组成要素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乘方的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是______;(2)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3)0的任何次幂等于____;(4)1的任何次幂等于____;(5)-1的偶次幂等于____;-1的奇次幂是_____.(二)自学导航问题: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思考: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思考下列问题:(1)2÷(2×3)与2÷2×3有什么不同?(2)2÷(12-2)与2÷12-2有什么不同? (3)6÷(-3)2与6÷(-32)有什么不同?思考:下面的算式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三)考点解析例1.计算:(1)(-1)3-32÷(-4)×13; (2)(-3)2×(1-3)-(3-32); (3)(-4)×[(-3)2+2]-(-3)3÷(-2). 解:(1)原式=-1+32×14×13=-1+18=-78(2)原式=×(-2)-(3-9)=-18-(-6)=-18+6=-12;(3)原式=(-4)×(9+2)-(-27)÷(-2)=(-4)×11-13.5=-44-13.5=-57.5.【迁移应用】计算:(1)-14-(-12)÷3×|-2|; (2)-23÷49×(-23)2; (3)9+5×(-3)-(-2)2÷4; (4)(-4)3-22-|-12|×(-8)2; (5)-32+[1-(-1)3]×2÷12; (6)-53+[(-4)2-(1-62)×3]. 解:(1)原式=-1-(-12)×13×2=-1+13=-23;(2)原式=-8÷49×49=-8×94×49=-8;(3)原式=9+(-15)-4÷4=9-15-1=-7;(4)原式=-64-4-12×64=-64-4-32=-100; (5)原式=-9+(1+1)×2×2=-9+2×2×2=-9+8=-1 ;(6)原式=-125+[16-(1-36)×3]=-125+16+105=-4.例2.计算:(1)-43÷916×(-34)2-(1-32)×2; (2)-14-(2-112)×13×[5+(-2)3];(3)-24÷[1-(-3)2]+(23-35)×(-15); (4)-32-|(-5)3|×(-25)2-18+|-(-3)2|. 解:(1)原式=-64×169×+8×2=-64+16=-48; (2)原式=-1-12×13×(5-8)=-1-12×13×(-3)=-1+12=-12;(3)原式=-16+(1-9)+(-23×15+35×15) =-16÷(-8)+(-10+9)=2-1=1;(4)原式=-9-125×425-18÷9=-9-20-2=-31.【迁移应用】计算:(1)-(-2)2+22-(-1)9×(13-12)+16-8; (2)112×[3×(-23)2-1]-14÷(-4)2;(3)(58-23)×24+14÷(-12)3+|-22|; (4)|-57|×(45-13)÷(-23)2-(12)2; (5)-23÷[214×(-113)2]×(-0.25)2; (6)|-1+89|÷(59-34+112)-32×(-34)3.解:(1)原式=-4+4+1×(-16)-8=-8;(2)原式=32×(3×49-1)-14÷16=32×13-164=3164; (3)原式=58×24-23×24+14×(-8)+22=15-16-2+22=19; (4)原式=57×715÷49-14=13×94-14=12; (5)原式=-8÷(94×169)×116=-8×14×116=-18;(6)原式=19÷(−19)-32×(-2764)=-1+272=1212. 例3.观察下面三行数:-2, 4, -8, 16, -32, 64,…;①0, 6, -6, 18, -30, 66,…; ①-1, 2, -4, 8, -16, 32,…. ①(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分析:观察①,发现各数均为2的倍数.联系数的乘方,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考虑,可发现排列的规律.解:(1)第①行数是-2,(-2)2,(-2)3,(-2)4,…(2)第①①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2)第①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2,即-2+2,(-2)2+2,(-2)3+2,(-2)4+2,…第①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除以2,即-2÷2,(-2)2÷2,(-2)3÷2,(-2)4÷2,…(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3)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2)10+[(-2)10+2]+(-2)10×0.5=1024+(1024+2)+1024×0.5=1024+024+512=2562.【迁移应用】(1)计算:①2-1=___;①22-2-1=___; ①23-22-2-1=___; ①24-23-22-2-1 =___; ①25-24-23-22-2-1=___.(2)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猜想:22020-22019-22018-…-22-2-1的值为____;2n-2n-l-2n-2-.….-22-2-1的值为____.(3)根据上面猜想的结论,求213-212-211-210-29-28-27-26的值.解:由猜想的结论得:213-212-211-210-29-28-27-26-25-24-23-22-2-1=1所以,213-212-211-210-29-28-27-26=1+1+2+22+23+24+25=1+2+4+8+16+32=64例4.小王在电脑上设计了一个有理数的运算程序:输入数a,按“*”键,再输入数b,得到运算:a*b=a2-b2-[2(a3-1)-1÷b]÷(a-b).(1)求(-2)*12;解:(1)(-2)*12=(-2)2-(12)2-{2×[(-2)3-1]-1÷12}÷(-2-12)=-174.(2)小王在运算a*b=a2-b2-[2(a3-1)-1÷b]÷(a-b)中出现无法操作的情况,可能是因为除数或分母中有0的存在.1÷b中如果b=0,那么无意义,无法操作;或者a-b作为除数,如果a-b=0,即a=b,那么无意义,也无法操作.所以有两种可能:输入了b=0或输入了b=a,才使得程序无法操作.【迁移应用】1.如图是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流程图,若开始输入x=-2,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2.如图是一个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出的值为-5时,输入的x的值为_______.五、教学反思。

有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6篇)

有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6篇)

有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6篇)有理数除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有理数的运算是本章的重点,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熟练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必备知识,它与有理数的其它运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整节内容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化未知到已知、用已知求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思维的力量,发展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依据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能方面: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求有理数的倒数,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算,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感知数学知识的普遍性、相互转化性。

(3)情感态度方面:通过生生合作,使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3、教学重点、难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是很重要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勤思、善思,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本节内容是在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利用乘法进行,基于此,教科书中给出了两种法则,对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这两种法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二、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针对初一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思维活跃,但抽象概括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本节课充分借助多媒体来增强直观效果。

运用“自学—辅导”模式,遵循“面向全体,尊重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把教学过程化为学生自学、大胆猜想、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使课堂教学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实数的概念后,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而总结出规律,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对于实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对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来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够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如负数的乘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入和解释有理数的乘法。

2.准备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有理数的乘法。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果有理数a和b,如何计算它们的乘积?2.呈现(10分钟)呈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法则的规律。

让学生尝试解释乘法法则的意义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有理数乘除法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有理数乘除法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1.4有理数乘除法第一课时【课题】:有理数乘除法【学情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形成和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学习这节课有很大的帮助。

本班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自主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学生对负数的运用有一定困难,所以在确定符号的问题上要下苦功。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并能通过有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与两负数相加和的符号为负的理解。

【教学突破点】: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探索有理数乘除法的意义,发现有理数乘除法的法则。

【教法、学法设计】: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组织学习自主探索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主动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

【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设计】: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调动学生学习发现有理数乘法与小学乘法的内在【错题的估计和采集】: (1)错例: ①3(1)3⨯-= ; (5)(1)5-⨯-=- ; 3(1)3-⨯-=-②(12)(2)24-+-= ③1110(23)23022⨯-=- (2)原因分析:①学生没有掌握有理数乘法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②错看符号;③没有对带分数进行处理。

(3)策略分析:启发学生通过做题自主发现并归纳做题技巧,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意义。

练习与测评 基础题:1. 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将所确定的符号填在横式) (1)5(3)⨯- (2)(3)3-⨯ (3)1(42)12-⨯ (4)3()(14)56-⨯- (5)(2)(7)-⨯- (6)1123⨯ 设计意图说明:考察学生对符号确定的知识掌握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有理数的乘法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

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奠定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这是因为:(1)要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就得深刻理解运算法则,对法则理解得越深,运算才能掌握得越好。

(2)学好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对将要学习的有理数的除法以及其他的运算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的难点是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负数,对负数的意义理解不深,因此,与小学算术数的乘法比较,学生对含有负数特别是两个负数相乘的意义的理解,思维角度变化较大,思维强度也增大。

二、教法分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刚接触负数,对负数的意义理解不深,因此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讲练结合法为辅展开教学.三、学法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考虑到这节课主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在自己的发现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我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分析,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兴趣.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遵循“教学、学习、研究”同步协调的原则,依据教材,恰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的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实际问题导入:教师展示一个关于物品价格计算的问题,例如,“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3件衣服和4本书,每件衣服的价格是120元,每本书的价格是25元。请计算小明购买这些物品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通过具体例题,讲解负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使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是什么?
b.负数乘以正数和负数的结果是什么?
c.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是什么?
d.负数除以正数和负数的结果是什么?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探究阶段:
a.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讨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规律。
b.通过师生互动,总结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明确正负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c.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突破难点。
3.应用阶段:
a.设计不同类型的例题,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运算。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素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开始接触有理数的乘除法。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借助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除法运算基础,但面对有理数的乘除法,特别是负数的运算,可能会出现概念混淆、运算错误等问题。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兴趣和运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差异化指导,使每位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理数的乘除法》的教案

《有理数的乘除法》的教案

《有理数的乘除法》的教案有理数的乘除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在了解乘法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②会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③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过程与方法:①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情感与态度: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三、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

4天后,甲、乙水库各自水位的总变化量是多少?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的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的下降。

那么,4天后,甲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3+3+3=34=12㎝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3)+(-3)+(-3)+(-3)=(-3)4=-12㎝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二)学生探索新知,归纳法则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活动,进行乘法法则的探索设蜗牛现在的位置为点O,若它一直都是沿直线爬行,而且每分钟爬行2cm,问:(1)向右爬行,3分钟后的位置?(2)向左爬行,3分钟后的位置?(3)向右爬行,3分钟前的位置?(4)向左爬行,3分钟前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回答) 要确定蜗牛的位置需要知道:距离和方向。

为了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的时间前为负,现在的时间后为正。

(1) 情形一: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右边6㎝处。

式子表示为:(+2)(+3)=+6数轴表示如右:(2)情形二: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左边6㎝处。

式子表示为: (-2)3=-6数轴表示如右:(3)情形三: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左边6㎝处。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15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1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教学分析: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所以应注意到各种法则间的必然联系,在本节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

在学习中应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1、知识基础:其一:小学所学过的乘法运算方法;其二:有关在加法运算中结果的确定方法与步骤。

2、知识形成:(引例)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东方6米处拓展: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情形2:小虫向西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西方6米处发现:当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同理,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概括: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3、设疑: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又会有什么变化?当然,当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时,所得的积还是等于0。

综合: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例:计算:(1)(2)三、巩固训练:P52.1、2、3四、知识小结:本节课从实际情形入手,对多种情形进行分析,从一般中找到规律,从而得到有关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在运算中应强调注意如何正确得到积的结果。

五、家庭作业:P57.1、2,3六、每日预题:1、小学多学过哪些乘法的运算律?2、在对有理数的简便运算中,一般应考虑到哪些可能的情况?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2一、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

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有理数除法法则:理解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掌握除法运算中正负数的处理方法。
-举例:(-12)÷(-3)=4,解释同号相除得正的规律;(-12)÷3=-4,解释异号相除得负的规律;0÷(-5)=0,强调零除以任何非零数结果为零。
-乘除混合运算:掌握乘除运算的顺序,解决包含乘除的复合运算问题。
-举例:(-3)×4境题,如“一件衣服原价20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帮助学生将乘除法则应用于具体问题中。
-难点四:理解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分配物品、分割比例等,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在现实世界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直观演示、举例说明、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时,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分层教学,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除法运算,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掌握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乘法运算规律,以及任何数与零相乘得零的特点。
-举例:(-2)×(-3)=6,解释同号相乘得正的规律;(-2)×3=-6,解释异号相乘得负的规律;0×(-5)=0,强调零与任何数相乘结果为零。
另外,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看到学生们对有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购物折扣、物品分配等场景中,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最新人教版《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化简.【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的两种法则.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倒数图片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根据实验测定,高度每增加1km,气温大概下降6℃. 某登山运动员攀登某高峰的途中发回信息,报告他所在高度的温度是-15℃,当时地面气温为3℃. 请问你能确定登山运动员所在的位置高度吗?(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出示课件4)教师问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学生回答:50×20=100.教师问2: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学生回答:100 ÷50=20.教师问3: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互为逆运算.教师问4:引入负数后,如何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呢?以8÷(-4)为例.(出示课件5)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根据除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因为(-2)×(-4)=8所以8÷(-4)=-2 ①另外,我们知道,8×(-14)=-2 ②由①、②得8÷(-4)=8×(-14)③③式表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以-14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以-4的倒数-14.教师问5:对于其他的数是不是也可以呢?请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课件6)学生回答:中间组由上到下答案依次为:-2,-6,45,-8;右边组由上到下答案依次为:-2,-6,45,-8;教师问6: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了吗?学生回答: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相等,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教师问7:观察下列两组式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吗?(出示课件7)学生回答: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教师问8:除数能为0吗?学生回答:不能为0.教师问9:换其他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a(a≠0)可以转化为乘以1a呢?[例如(-10)÷(-0.4)]学生做题后回答:仍然可以.总结点拨: 从而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出示课件8)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b=a·1b(b≠0), 其中a 、b 表示任意有理数(b≠0)教师问10: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出示课件9)(1)(–54)÷ (–9); (2)(–27) ÷3;(3)0 ÷ (–7); (4)(–24) ÷(–6).学生回答:(1)6;(2)-9;(3)0;(4)4教师问11: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教师问12:到现在为止我们有了两个除法法则,那么两个法则是不是都可以用于解决两数相除呢?(出示课件11)师生共同解答如下:1. 两个法则都可以用来求两个有理数相除.2. 如果两数相除,能够整除的就选择法则二,不能够整除的就选择用法则一.例1:计算:(出示课件12)(1)(–36) ÷ 9;(2)(-1225)÷(-35)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36) ÷ 9= –(36×19 )= –4;(2)例2:化简下列各式:(出示课件14)(1) −123 ;(2)−45−12 .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2)例3:计算:(出示课件)(1) (2)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12557 ÷5=(125+57)×15=125×15+57×15=25+17=2517点拨:如果有带分数,可以将带分数写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和,利用分配律进行运算,更加简便.(2)原式=52×85×14= 1点拨:将小数化为分数.总结点拨:1. 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2. 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9-22)1. (–21) ÷7的结果是( )A .3B .–3C .13 D. –132. 计算:(–12) ÷ 3=_______.3. 填空:(1)若a ,b 互为相反数,且a ≠ b ,则a b =________;(2)当a < 0时,|a |a =_______;(3)若 a>b ,a b <0,则a ,b 的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 (4)若–3x=12,则x =_____.4.若|2x +6|+|3−y |=0,则x y =_________.5. (1)计算(- 45)÷(- 2) ;(2)计算-0.5÷78×(- 54);(3)计算(-7)÷(- 32)÷(- 75)参考答案:1.B2.-43.(1)-1;(2)-1;(3)a>0,b<0;(4)-44.-1 解析:由题意得,|2x +6|+|3−y |=0,解得x=-3,y=3,所以x y =−33=-1.5.解:(1)原式=45×12=25(2)原式=12×87×54=57(3)原式=-7×23×57=-103(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4.2)36页到37页的相关内容。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篇一:有理数的乘法教案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流程安排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有理数的乘法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1.等于多少?表示什么?答案是:,表示3个2相加,即:.2.请将写成乘法算式?它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理数的乘法.二、探索新知,归纳法则以下各个问题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有理数乘法的合理性,进而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注意其中的关键――对含有负因数的两个有理数相乘的含义的理解要让学生进行解释.在数轴上,向东运动2米,记作2米,向西运动2米应记作什么?(-2米)看下面的例子:(1)其中2看作向东运动2米,看作沿此方向运动3次.用数轴表示如下:结果怎样呢?(向东运动了6米),所以有:.(2)其中-2看作向西运动2米,看作沿此方向运动3次.用数轴表示如下:结果怎样?(向西运动了6米),所以有:.(3)其中2看作向东运动2米,向西运动了6米.所以有:看作沿与此相反的方向运动3次,即向西运动了3次,共.(4)请同学们说出对此式的理解,并说出结论.其中-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沿与此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了3次,即向东运动了3次,共向东运动了6米.(5),,,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四个式子的理解,并得出结论.(都等于0)从上面一组题中,同学们觉得两个有理数得相乘的结果有没有规律可循?建议大家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①积的符号与两个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②积的绝对值与两个因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活动时间2分钟)学生回答,老师完善,得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有理数乘法法则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异号两数相乘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0与任何有理数相乘仍得0.三、应用法则、巩固法则我们已经探索出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下面我们来应用其解决一些问题1.尝试训练,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确定下列两个有理数积的符号:① ② ③ ④(学生口答,解释原因)(2)计算: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学生自主完成,查漏补缺)2.例题1 计算:① ②(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共同归纳出有理数乘法得解题步骤:(1)确定积的符号;(2)计算积的绝对值)巩固练习(出示投影)① ② ③ ④3.例题2 计算:① ② ③教师活动设计:通过这几个题是想让同学们体会在绝对值的计算过程中怎样处理假分数.4.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看出,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符号的确定,那么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怎么确定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确定下列积的符号,你能从中发现什么?① ② ③ ④学生归纳结论:结论1: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结论2: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积的符号(口答)① ② ③ ④四、主体活动,探索乘法运算律探索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填入下式的□和○中,并比较结果:□×○ ○×□.归纳(乘法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篇二:有理数乘除法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乘法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有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

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有理数的运算。

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展。

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浓厚,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整体水平不均匀,学习比较浮躁,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待加强。

在教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对知识的重难点的把握,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法分析选择引导、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与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探究、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生:合并同类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1——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并能通过有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有理数的乘法”是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例题情景引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重点: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除法运算。

难点: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与两负数相加和的符号为负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只蜗牛在数轴上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原点处。

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表示为:(2)(3)
+⨯+=
+⨯+= + +
(2)(3)
+⨯+的意义是(2)(3)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表示为: (2)(3)-⨯+=
(2)(3)-⨯+的意义是(2)(3)-⨯+= + +
对此(2)(3)
+⨯+= (2)(3)+⨯+=
(2)(3)-⨯+= (2)(3)+⨯-=
(2)(3)
-⨯-=
请通过四式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说明:从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2、归纳小结:两数相乘,符号: ,再把数字相乘。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观察、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三、有理数乘法法则应用:
练习:①(―7)×(―4)= (7×4)=
② ―7×4= (7×4)= ③38()415
⨯-= = ④―99×0=
设计意图说明:进一步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四、引出除法法则:
计算(12)3-÷= (12)(3)-÷-=
设计意图说明:从乘法引出除法,使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是可以转化为乘法。

(小结一下本课的知识点)
6的倒数是;2-的倒数是;
1
2
-的倒数是
设计意图说明:复习倒数有关知识,为除法作铺垫。

五、完成学习卷,巡堂批改,点评:
设计意图说明:要求全班学生完成A、B组练习,C组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A组
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或商的符号(将所确定的符号填在横式)
(1)5(3)
⨯-(2)(3)3
-⨯(3)(42)12

(4)(56)(14)
-÷-(5)(2)(7)
-⨯-(6)11 23⨯
设计意图说明:考察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5
6
的倒数是;(2)
3
7
-的倒数是
(3)5
-的倒数是;(4)1
+的倒数是(5)1
-的倒数是;
设计意图说明:复习倒数的有关知识。

3.计算:
(1)3(1)
⨯-=;(2)(5)(1)
-⨯-=
(3)1
(1)
4
⨯-=;(4)0(1)
⨯-=
(5)3(1)
÷-=;(6)(5)(1)
-÷-=
(7)1
(1)
4
÷-=;(8)0(1)
÷-=
设计意图说明:有理数与-1相乘得的结果。

4.计算:
(1)(4)0.25
-⨯=;(2)(0.5)(8)
-⨯-=
(3)
1
(2)()
2
-⨯-=;(4)
23
()
34
⨯-=
(5)(36)3
-÷=;(6)
1 (2)()
2 -÷-=
(7)(56)(14)
-÷-=;(8)73
()
84
÷-=×=
设计意图说明:灵活应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B组
5.计算:
(1)
3
2()
2
-⨯-=;(2)
1124
211
-⨯=;
(3)
3
2()
2
-⨯-=;(4)
31
(1)
203
-⨯-=;
(5)
1
10(23)
2
⨯-=;(6)
25
()
34
⨯-=;
设计意图说明:强化分数乘法运算。

6.计算:
(1)(12)(2)
-+-(2)(12)(2)
-⨯-
解:原式=( + )解:原式=(×)确定符号确定符号
(4)(12)(2)
-÷-
解:原式=()
确定符号改除变乘
(5)3[(3)12]
---(6)3[(3)12]
--⨯
解:原式=解:原式=
(7)
11
( 1.5)4 2.75(5)
42
-+++-(8)8(5)63
-⨯--
解:原式=解:原式=设计意图说明:区分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

C组
1、计算:
173
() 284 -÷⨯-
设计意图说明:本节课均练习两个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此题作为供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为下节课作准备。

2、现有11只茶杯,杯口向上,每次将其中四只同时翻转,称为一次运动,
能否经过若干次运动使杯口全部向下?
设计意图说明: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
1、说说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乘除法的步骤。

2、比较一下有理数乘法法则与有理数加法法则。

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知识系统化。

七、学习评价:
1、这堂课我学到了。

2、我在课堂上已经完成学习卷的哪些部分?
A 组() B组() C组()
设计意图说明:及时给学生一个学习情况反馈。

八:教学反思:
本课较生动地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学习的环境,抓住有理数乘法与小学学习乘法的区别在于符号的判断,使学生在完成学习卷时较有针对性地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

较好地完成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教师巡堂批改学习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但这份学习卷设计的题量可以加大,而且在编排“除法”和“复习倒数”时,可考虑调换顺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