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上四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佟海霞 审核人:王秀云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训练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4.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 功的喜悦之情。
17 《看云识天气》
执笔人: 佟海霞 审核人:王秀云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积累有关天气的谚语
【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 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 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 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 彩的文章来。 二、【整体感知】 1.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云和天气的关系?
也有记载。唐人郑熊《番禺杂记•鬼市》写道:“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写道:“又东十字大街,日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
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作者与前人一
样不了解这种幻象产生的原因,便认为是鬼怪作崇。
二、【基础积累】
的奇幻景色,在《崂山观海市作歌》一诗里,十分惊异所看见的奇景:在海天之间,忽然
出现了楼阁、山水、人物一霎时又“飙然风动尘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这种变幻莫测
的景象,与《山市》中描写的山市幻景的变化很相似。作者在他那个时代,还不能理解海
市蜃楼是一种光线折射形成的现象,故在文中有称此现象为“鬼市”。鬼市在前人著作中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美国的登月计划 美国于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 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 1961 年 5 月,至 1972 年 12 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 11 年,耗资 255 亿美元。 2.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作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个人类的英雄。1969 年 7 月 21 日,当“阿波 罗 11 号”飞船正准备在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 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阿姆斯特朗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 为手动行驶,继续飞行了约 20 秒后,在 6 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安全 着陆。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 勾画出重点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
2.全诗的结构是
3.填空。
这首诗写了
抒发了诗人
(三)【朗读诗歌,感受音乐美】
1.请你标出诗歌中押韵的字,所押的韵是
2.请你划分第三节的朗读节奏,用△标出重读的词语。
你 把 我 的 思 绪 引 向 远 古,
描 绘 出 一 幅 幅 生 物 进 化 的 图 画;
你 否 定 了 造 物 主 的 存 在,
三、【深入阅读,理解课文】 1.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2.本文使用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3.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4.“山市”为何又叫“鬼市”?请你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
探索月球的奥秘
执笔人:赵秀山 审核人:李来军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2.了解有关月球的人文现象,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激发文学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 3.学习获取资料的方法,提高搜索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4.能够就“月亮科学”或“月亮文化”发表自己的见解,写成文字。
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
②“土星 5 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
()
③“阿波罗 11 号”飞船的高度为 2650 公里,速度为每秒 7.67 公里。
()
④1969 年 7 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走近作者 记下你对作者法布尔的了解。
2.你了解《昆虫的故事》这部书吗?
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篡夺:
冰 冷 的 骸 骨 把 平 凡 的 真 理 回 答。
的感情。
【提示】a.划分节奏时注意:根据句子成分划分,一般来说,主语、谓语之间需要划 开。谓语和宾语之间需要划开。还要参照句子中的意义单位,即一个词语、短语(如冰冷 的骸骨)不能分开。b.句子的重音:修饰性的成分,如“冰冷”一词表明了骸骨的特点, 需重读。谓语动词重读,有时还要分析作者在这个句子中要强调什么。c.划分完句子成分 后,要在心里默默地读一遍,以检验是否正确。
【重点难点】
1.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境。 2.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根据你的积累对作者加以简介。
2.背景资料
《淄川县志》记载:奂山“有山市,邑人多见之者,城郭、楼、官室、树木、人物之
状,类海市云”。海市是海市蜃楼的简称。作者 34 岁游崂山时,曾有幸亲眼见过海市蜃楼
B.“土星 5 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D.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描写
①然而,1969 年 7 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
三、【研读课文,共同探究】 1.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 示时间的短语。 2.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
3.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4.朗读课文中对登月事件意义进行阐述的语句,体会登月的意义。 5.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6.归结课文的行文思路思路。
18 《绿色蝈蝈》
执笔人:佟海霞 审核人:王秀云
【学习目标】
1.了解法布尔及《昆虫的故事》的有关常识。 2.速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体会其作用。 4.感受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体会其作用。 2.感受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三、【深入理解】 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 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请仔细阅读后,画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 句子,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
隐约约地窸窣作响。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见到蝈蝈声音的独具韵 味。
四、【练习拓展】 1.选择一种动物,仿照下面的句子,对其进行描写。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 片大翼轻盈如纱。 仿写:
2.本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它被称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你怎样看呢? 学习本文后,谈谈本文有哪些写作经验可供借鉴。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
16 化石吟
执笔人: 佟海霞 审核人 :王秀云
【学习目标】
1.积累识记本课的生字、生词。 2.练习概括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中的形象。
【重点难点】
1.学习并运用通过品析词语、句子来分析诗歌的内涵。 2.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 一、【预习导学】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 信息被化石保存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世界一样 的生物世界。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我们阅读时,在把握“化石”形象的基础上,理解诗人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介绍】 请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简要概括出化石的一些知识。 到门头沟区王平镇琨樱谷度假村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小学生们,意外发现铺设在景 区道路上的一些石块,印有不少看似植物的图样。后经专家初步鉴定,孩子们发现的是“白 云质灰岩”,是古代藻类化石,距今已有 10 亿年之久。这些藻类化石最大的一块长约 1 米,宽约 0.50 米,厚约 0.3 米,其内部可能还有多层化石结构。上面印多个枝叶状结构 组成的植物图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叶状脉络呈黑色,有的甚至连叶片数量都能数清。 这些古化石对研究北京西部地理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研究地球地质、地貌、气 候也有很大帮助。
三、【合作探究】
(一)【分析题目】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当你阅读文章、诗歌、古代诗词时,一定要首先分析它的题 目,抓住“题眼”,大胆猜测,以初步了解其内容、作者的情感等。请你分析该诗的题目 并完成下列问题: 1.你初步了解到该诗的内容是什么?
2.“吟”的意思什么?你曾学过的哪首古诗中也有这个字?
(二)【默读诗歌,把握内容】 1.该诗共七节,请你逐节分析并概括其内容。
《山市》选自
,作者
,字
,一字


,世称“
”,
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部
集,
共 491 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
斋”是他的
。“志”是
的意思,“异”指
,它被称为“我
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2.写出本课积累的生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
3.写出本课中疑难的句子,并试着理解。
四、【课堂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里程碑:
(2)(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畅谈:
(3)虽然是近邻,离地球也有 38 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可望而不可即:
2.判断下面几句话中是比喻句的选项(

A.在茫茫太空,月球是地球的近邻。
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
4.“7 月 21 日凌晨 5 点 17 分 40 秒”和“1969 年 7 月 21 日 11 点 56 分 20 秒”是本文
中两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
20 山市
执笔人:佟海霞 审核人:王秀云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重点) 3.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境。 4.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3.大声朗读课文四遍,在吟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再读诗歌,感受语言美】 诗歌中,诗人用了很多比喻句、拟人句,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请你选择其中的句 子进行赏析。 比喻句:
拟人句:
四、【总结】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特别是如何阅读诗歌。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
2.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三、【理清结构】 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四、【品读语言】 1.跳读课文,找出作者主要采用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2.文中第②段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一句中的“往往”“常常”有什么作用?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