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昆虫备忘录》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a99e5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0.png)
4*昆虫备忘录▶教学目标1.会认“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默读课文,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激发对昆虫的探究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策略1.识记生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10个,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指导学习。
“距、绸、膜、斑”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字义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
多音字“蚂”,在本课读“m à”,组词“蚂蚱”。
2.朗读教学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边联想昆虫的样子,关注拟声词和引人发笑的句子,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有趣。
3.语言运用让学生课后观察一种昆虫,注意观察昆虫的外形、活动、习性等,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的方式,加深对这种昆虫的了解。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采取表格或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等方式,试着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为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做适当铺垫。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
(1)昆虫图片。
师:昆虫是这个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你听,草丛里有蟋蟀在唱歌;你看,花丛中有蝴蝶在捉迷藏;掀起一块石头,蚯蚓在地下造宫殿……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你想到的是什么呢?(2)板书课文题目(昆虫备忘录),齐读课文题目。
2.研读课文题目。
(1)备忘录是什么?(备忘录就是能够帮助我们记忆的图片、表格或文字等)(2)课文中的这份备忘录记录了哪几种昆虫?(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吧。
(这四种昆虫的图片)学习多音字“蚂”。
3.学习阅读提示。
(1)默读阅读提示,了解略读课文的阅读要求。
(指名说)(2)师:通过课前预习,你发现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课文由四篇短文组成,每篇短文都有小标题)(3)观察小标题: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拟写这些小标题的?(“复眼”是根据蜻蜓和苍蝇的特点拟写的,“花大姐”是根据瓢虫的外形拟写的,“独角仙”和“蚂蚱”是根据它们的名字拟写的)【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让学生进入昆虫的世界,调动学生以往积累的有关昆虫的知识,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9e6fe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8.png)
《昆虫备忘录》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讨论,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昆虫、搜集资料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昆虫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昆虫图片、视频等)、昆虫标本或实物、生字新词卡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昆虫相关资料、准备记录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昆虫图片或播放昆虫视频o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系列色彩鲜艳的昆虫图片,包括蜻蜓、瓢虫、蚂蚱等,或播放一段昆虫的生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o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图片和视频,你们想到了什么?有没有认识的昆虫?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呢?”o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认识的昆虫及其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并引导学生分享知识o教师进一步提问:“除了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些昆虫,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它们有哪些特别之处?”o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昆虫,如蝴蝶的美丽翅膀、蜜蜂的勤劳采蜜等。
o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评价,并引出课题:“看来大家对昆虫都很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昆虫的课文——《昆虫备忘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o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o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和阅读障碍。
2.检查预习情况o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解释词义。
对于难懂的词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或实例进行解释。
o通过提问、抽查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确保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52613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a.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昆虫备忘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录、凡”等11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3、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三、教学难点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见过哪些昆虫?你们了解哪些昆虫?它们身上的秘密你们知道多少?2、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认识一些昆虫,探究它们身上的秘密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昆虫备忘录)(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大约(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录凡距款绸膜瞎益约斑(2)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斑、凡、款”,边音“录”,不读“lǜ”。
(3) 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①熟字加偏旁:“日+比=昆”“巨+⻊=距” “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②熟字比较:绿一录风一凡药一约斑一班③猜谜语:“心到事成定兴盛”谜底是“益”。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复眼: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
琢磨:思索、考虑。
款款:本文指慢慢地。
严丝合缝:缝隙严密闭合。
备忘录: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你喜欢哪种昆虫?找出相关的句子或语段读一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复眼”想必是许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88f4e33968011ca200918e.png)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后附教学反思)4*昆虫备忘录[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4.培养多多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2.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3.培养多多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1)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
(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2)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二、初读课文读通读懂1.自由读通课文(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预设点:(1)膜翅益虫瓢虫马铃薯霸王蚂蚱鞘翅形态丝绸掌握咯咯作响黑斑褐色琢磨瞎款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2)磨[ mó ]1.摩擦磨合2.阻碍,困难3.消耗,消灭4.拖延,耗时间[ mò ]1.粉碎粮食的工具。
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
3.掉转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3.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梳理课文内容(1)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2)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3)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三、制作昆虫备忘录1.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4 昆虫备忘录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4 昆虫备忘录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014f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8.png)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4*昆虫备忘录 ( 略读课文 )1. 会认本课 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蚂”,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 阅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感受自然的神奇。
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体会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1 课时小学课件资源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教师口述:(出示图片)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些昆虫你们了解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昆虫备忘录》,去看看它们身上的秘密吧!( 板书 ♘虫备忘录)预习提示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初读感知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 检查初读情况。
(1)会读生字,辨别多音字。
备忘录(lù) 凡是(fán )距离(jù) 款款(kuǎn ) 黑绸(chóu ) 膜翅(mó) 4 4 4 44 4 瞎(xiā)益虫(yì) 约(yuē) 蚂蚱(mà) 黑斑(bān ) 4 4 4 4 4 mà(蚂蚱) 蚂 mǎ(蚂蚁)(2)理解词语。
备忘录:随时记载,帮助记忆的笔记本。
琢磨:思索;考虑。
距离:相隔的长度。
款款:慢慢地。
严丝合缝:指缝隙密合,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
4.整体把握:这篇课文中,作者以昆虫的特征为描述对象,主要描写蜻蜓、苍蝇、花大姐、独角仙、蚂蚱这几类昆虫。
(板书复眼:蜻蜓、苍蝇)品读释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感兴趣的内容。
同学 1:“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精品教案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01f21f01dc281e53af08f.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昆虫备忘录》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理解“款款、讨厌”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理解“款款、讨厌”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难点: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一些图片,学生自由表达。
2.你认识这些昆虫吗?谈一谈,和同学交流一下。
3.花大姐、蜻蜓、蚂蚱、独角仙……这些有趣的昆虫你了解吗?你见过哪一种,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吧。
4.出示图片,了解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二、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找出问题和答案。
1.借助拼音朋友,快速默读课文,遇到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把你获得的信息画出来。
三、认识生字,读准字音1.同桌指读生字,检查注音。
2.大家看,这是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吗?生读生字,注意正音。
录凡距款绸膜瞎益约蚂斑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识字的记忆方法。
(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4.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给每个汉字组词。
学生读词语。
5.出示云朵,学生读出云朵上的词语。
6.学习同音字:lù出示:陆地露水备忘录梅花鹿道路三、感知内容(一)课文导入。
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各具特色的小昆虫都藏着它们各自的小秘密,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二)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分别讲了几种小昆虫。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ddb3a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6.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第1篇】4《昆虫备忘录》说课稿一、说教材《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些特性及作用。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文字或语音资料。
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
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1.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
2.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三、说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
3、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
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
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4《昆虫备忘录》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4《昆虫备忘录》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a44fa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8.png)
4 昆虫备忘录【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交流,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语言运用:能观察到一种昆虫,并撰写昆虫备忘录。
思维能力:关注拟声词,感受语言的独特美。
审美创造:体会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汪曾祺。
文中描写了有复眼的蜻蜓、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昆虫里的霸王——独角仙和蚂蚱四种昆虫,本课和以往学习的课文不同,在一个大题目下有四个小篇章,每个小标题旁边画有相对应的小昆虫,图文结合,能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昆虫的外形特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昆虫的探究欲望。
关注语言:本课的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
在知道了蜻蜓有复眼之后,结尾作者特别孩子气的说“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这些语言正是符合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
“独角仙”的开头非常有意思,谁能料到,名字中带“仙”的昆虫里的霸王,“呜——扑!”这个恰到好处的拟声词的助力,让人不禁心里嘀咕:这“独角仙”是有多笨啊!语言非常有趣!关注复眼: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昆虫的复眼是由千万个小眼组成的,复眼具有突出影像的边框、增大清晰度的功能。
人们仿效苍蝇复眼结构制成了用于科研的“蝇眼照相机”,它还可以拍摄电影的特技画面,使电影产生神奇的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1.教师导入:同学们下面这些昆虫你都见过吗?预设:小蚂蚁、小蜜蜂、蝴蝶2.教师过渡:生活中你观察过昆虫吗?有没有想过把他们记录下来?有一位作家叫汪曾祺,他就把自己喜欢的昆虫记录下来,写成了备忘录。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让学生进入昆虫的世界,调动学生以往积累的有关昆虫的知识,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7](https://img.taocdn.com/s3/m/aed6db139ec3d5bbfc0a74ad.png)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新教材三下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围绕“自然”
这一主题,意在让同学们能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文章优美
生动的语句,并且能够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
虫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因为是略读
课文,所以教学时,应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可以利用对比等形式
展现各种昆虫的特点,可以制作自己的昆虫备忘录的作业,激发学
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设计思路】
依据本文是略读课文这一特点。
在本课教学时,意在让学生们体会
到作者善于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制作自己的昆
虫备忘录,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引导
让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借助教材的篇章页、注释等让学生能
够理解课文内容,最后达到能够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f787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a.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了解并记住课文中昆虫的名称。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3.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描述、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2. 培养学生保护益虫、爱护生命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描述、表达的能力。
4. 讨论并分享对昆虫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描述、表达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
2. 生字词卡片。
3. 昆虫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植物,引出昆虫的话题。
2. 学生分享他们对昆虫的了解和观察。
二、学习生字词1. 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 学生跟读,纠正发音。
3. 学生自主练习,巩固认读。
三、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段朗读,解释难点。
3. 学生齐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理解课文内容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 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3. 教师总结,强调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五、学习观察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作者观察昆虫的方法。
2. 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经验。
3. 教师总结,强调观察的细致和有序。
六、观察实践1. 学生分组,观察教室周围的昆虫。
2. 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尝试用课文中的方法描述。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
七、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语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反思)(精品)4 昆虫备忘录教案
![【语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反思)(精品)4 昆虫备忘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9575efaa00b52acfc7ca86.png)
4 昆虫备忘录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
2. 记录(lù)款款(kuǎn)丝绸(chóu)大约(yuē)3.琢磨(思考)凡是(通常)灵敏(敏捷)4.范例:蜻蜓的飞行绝技来自于一对极其出色的翅膀,它轻而薄,长不到5厘米,重量只有0.005克,但每秒钟却扇动30——50次做高速飞行,其中的奥秘足够我们人类研究一阵子了。
第二课时1. 顺顺溜溜严丝合缝2. 隆隆啪啪哗哗叽叽呼呼3.可能(或许)讨厌(厌恶)4.(1)一挺机枪(④)(2)挺立(①)(3)挺腰(②)(4)挺好( ③ )5.例文:我发现了蜻蜓的秘密炎热的夏天里,有许多美丽的昆虫在空中飞来飞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蜻蜓。
每到这时,我经常到外面捉蜻蜓玩。
一次,我看见一只蜻蜓落在花朵上,就躲在他的身后,心想:看你往哪跑,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我捉到它,它就飞了。
就这样连续捉几只都没捉到。
我就去问爸爸说:“爸爸,为什么我捉蜻蜓还没有碰到它,他就飞了呢?”爸爸回答我说:“你到电脑中查一查,会有详细的答案。
”我将信将疑,就去咨询我的小老师——电脑。
通过资料显示:“蜻蜓一对大眼睛是由无数的小眼组成的,叫复眼。
它的每只复眼由一万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头部能灵活转动,能够看见四面八方的事物。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视觉极为灵敏。
即便我们从后面去捉它,它也能看见,所以我们捉它时它立刻就飞了,就抓不到了。
我急切地让爸爸帮我捉了一只。
小蜻蜓扑打着透明的翅膀,好像很怕我。
我小心地捏着它的翅膀,把它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
呀,我发现小蜻蜓的大眼睛是绿的,而且还放着光呢!我想知道它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于是,我拿来放大镜仔细观察。
咦,蜻蜓的每只眼睛真的是由许多只小眼睛组成的。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我终于明白了蜻蜓的秘密。
也懂得了:只要通过我们的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a328f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2.png)
4* 昆虫备忘录文本分析《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蜻蜓、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昆虫的探究欲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课和以往学习的课文不同,在一个大题目下有四个小篇章,每个小标题旁边画有相对应的小昆虫,图文结合,既直观显示“备忘录”的特点,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昆虫的外形特点。
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一“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本课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试着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等明确提示了本课的学习方法与要求,着重训练学生通过提取相关信息,梳理课文内容的能力。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略读课文的学习特点,宜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教学目标1.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重点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难点品味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将昆虫的特点表达出来的,学习作者活泼生动的语言,并试着运用到自己的备忘录中。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各种昆虫的图片或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熟悉的昆虫。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昆虫,有些小昆虫能够与人类和平共处,甚至互惠互利,有些则时不时“入侵”人类领地,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少困扰。
同学们,你们熟悉的昆虫有哪些?你认真观察过它们吗?(学生自由交流。
)2.出示课文插图(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过渡:这些昆虫大家都认识吗?见没见过?看到它们,你有什么感觉?你为何产生这样的感觉?(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6](https://img.taocdn.com/s3/m/936179b91eb91a37f1115cfd.png)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昆虫备忘录》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最后一篇课文,也
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蜻蜓、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昆虫的探究欲望以及热
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课和以往学习的课文不同,在一个大题目下有
四个小篇章,每个小标题旁边画有相对应的小昆虫,图文结合,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昆虫的外形特点。
《昆虫备忘录》的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中提示了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着重训练学生通过提取相关
信息,梳理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的对昆虫有一些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
探究小昆虫的秘密是充满兴趣的。
阅读提示中“默读课文,说说你
最感兴趣的内容”,要保证每个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备忘录”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概念,对于如何做昆虫备忘。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153cb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3.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昆虫备忘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
2. 相关知识:昆虫的特点、昆虫的习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语。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昆虫特点和习性的认识,总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 交流展示: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昆虫,观察昆虫的特点和习性,记录在笔记本上。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昆虫备忘录》2. 词语:昆虫、特点、习性、关系3. 重点内容:昆虫的特点、昆虫的习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在笔记本上,与同学分享。
3. 搜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昆虫图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昆虫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b91e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2.png)
课题 4.昆虫备忘录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发现昆虫的秘密。
3.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分享最感兴趣的部分。
4.学会制作昆虫备忘录。
学习重难点1.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发现昆虫的秘密。
2.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分享最感兴趣的部分。
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对于昆虫的认识有所欠缺。
上课前要安排学生去观察昆虫,查阅资料了解一些昆虫的知识,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既能增长他们的课外科学知识,又能增强口头表达的能力,还会使孩子增强自信心。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了解昆虫的秘密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昆虫吗?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们了解吗?它们身上的秘密你知道多少?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到昆虫的世界里去了解昆虫的秘密。
2.资料链接。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
3.学习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3)说说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昆虫?(4)你发现了这些昆虫的哪些秘密?4.走近作者。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对戏剧和民间文学也有颇深的研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
戏剧本《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等。
5.检查字词。
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落地绸衬衫膜翅瞎子益虫大约蚂蚱黑斑重点提示:“绸”是翘舌音,“录”的音节中是“u”不是“ü”。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4昆虫备忘录创新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4昆虫备忘录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568ed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b.png)
《昆虫备忘录》创新教课设计【教课理念】认识文中各样昆虫的特色,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风趣。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
发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畅所欲言,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看看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奥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怀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依据学生详细状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露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奥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碰到不认识的字,能够借助拼音朋友,也能够讨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修业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现阅读要乞降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频频多读几遍,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诵课文。
学生依据要求朗诵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
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 ,前鼻音“凡、款、斑” 。
(2)识记生字。
你是怎样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巨 +? =距”“周 +纟=绸”“莫 +月=膜”“害 +目 =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3)组词扩展:“招待款款有利益虫大概”。
(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诵课文。
在频频朗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相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
三、沟通议论,要点感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议论、沟通你感兴趣的内容:(1)“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重新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同样的角。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昆虫备忘录 教学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昆虫备忘录 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2fa7f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8.png)
精品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
讲的是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
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
【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
多数昆虫的复眼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
它由多数小眼组成。
每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拼合成一幅图像。
在光线微弱时,物体也能成像。
家蝇的复眼约由4000个小眼组成,蝶、蛾类的复眼约有28000个小眼。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
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虫,这是一种害虫)、金龟,甚至因为某些种类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称)。
独角仙学名称双叉犀金龟,又称兜虫,其幼虫又有鸡母虫【蛴螬】之称,体形大而威武。
独角仙在中国一些地方较为常见,数量多可能危害森林。
在用途上,独角仙可作观赏,是常见的宠物,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008年,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同条件下独角仙会变色,对研究智能材料有启示作用。
第4课《昆虫备忘录 》大单元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二)
![第4课《昆虫备忘录 》大单元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二)](https://img.taocdn.com/s3/m/24b19a1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3.png)
课题: 4* 昆虫备忘录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 1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学习重点:了解文中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尝试制作表格式的备忘录。
学习难点:了解文中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尝试制作表格式的备忘录。
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4篇短文组成,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活动等,写得情趣盎然。
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
一是能抓住昆虫的外形特点。
二是动作描写细致贴切,很有画面感。
三是使用“噌”“呜一扑”等拟声词。
四是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
课文配了4幅昆虫插图,和文字一起组成图文式昆虫备忘录。
这些插图直观地展现了昆虫的样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备注(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一、教学导入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谜面:萤火虫;蜜蜂。
引入课题:同学们,萤火虫和蜜蜂都属于昆虫。
生活中你观察过昆虫吗?有没有想过把它们记录下来?有位作家叫任曾祺,他就把自己喜欢的昆虫记录下来,写成了“备忘录”。
板书:昆虫备忘录。
学习“录”字。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疏通字词,梳理结构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步:互学要求这篇课文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些小标题有什么特点?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本文用“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小标题将全文分为四个独立的部分,篇幅小巧,结构清晰,特点显著。
,本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这一特点。
本文用“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小标题将全文分为四个独立的部分,篇幅小巧,结构清晰,特点显著。
,本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这一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昆虫备忘录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
2.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1)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
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
(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
(2)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懂
1.自由读通课文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预设点:
(1)膜翅益虫瓢虫马铃薯霸王蚂蚱鞘翅形态丝绸掌握咯咯作响黑斑褐色琢磨瞎款
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
(2)磨[mó]1.摩擦磨合2.阻碍,困难3.消耗,消灭4.拖延,耗时间
[mò]1.粉碎粮食的工具。
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
3.掉转
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
3.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梳理课文内容
(1)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
(2)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
(3)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三、制作昆虫备忘录
1.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3.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
预设:(1)表格式
昆虫名称别名显著特征
瓢虫花大姐硬翅上有黑色小圆点,并且有定
数
独角牛
蚂蚱
蜻蜓
……
……
(2)图片文字说明式
(3)文字记录式
例:瓢虫又名花大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朱红色的,并且上面有小圆点,有吃蚜虫的益虫,也有吃马铃薯叶的害虫。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不拘泥于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此时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兼得,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概
括能力。
】
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
1.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咯声、独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2)交流解决
2.出示视频资料补充
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课下阅读杨红珍《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
板书设计:
4昆虫备忘录
蜻蜓复眼
瓢虫硬翅上的小圆点有定数
独角牛硬甲壳虫,头顶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角
蚂蚱鞘翅里有膜翅,呈淡淡的桃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