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论文

合集下载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是指以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生态旅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是在旅游活动中兼顾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旨在通过积极的环保措施和对当地社区的支持,为游客提供独特而丰富的旅游体验,同时尊重和保护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在实践中,生态旅游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旅游活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其次,生态旅游需要与当地社区密切合作,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并确保旅游活动对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有积极的影响。

在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各国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建立了生态旅游保护区,设立了专门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推行生态旅游相关政策,鼓励旅游业者采用环保措施,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然而,生态旅游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游客数量的增加,生态旅游目的地面临着人为压力和环境破坏的风险。

此外,生态旅游也需要解决与当地社区的利益冲突问题,确保旅游活动对当地社区的发展有正面的影响。

总结起来,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旅游方式。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生态旅游可以为人们提供独特而丰富的旅游体验。

然而,生态旅游也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合理平衡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论文

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论文

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1生态旅游的定义。

近几年来,人们常常提起生态旅游这以名词,旅行社也极力推界人们参加生态旅游。

1999年,被国家定为“生态旅游年";2000年,被世界定为“生态旅游年”。

生态旅游究竟是什么回事,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旅游的说法也有各种说法,但总的可以从旅游和生态两个方面来说。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从传统旅游纯粹的视觉欣赏转变为身体和精神的享受;从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把人们从传统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转变为合理的享受环境,保护环境。

生态旅游对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有利的影响并且改变了人们对旅游的思维方式,从传统的旅游观光到现在的旅游享受生活。

我想这正是“生态旅游”这几年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2生态旅游的兴起。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态旅游在西方就有了萌芽,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日加恶化,到了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迅速发展。

现在,各国也在极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

而那时候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也才刚刚起步。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家庭式的经济和交通的极为不便利,广泛的旅游根本就不存在,只有极少部分,就是现在所谓的“商业旅游”,所以更不用说什么“生态旅游”了。

但现在,我国的旅游业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方面,我们国家在这几年更加重视。

我想再今后的几年将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

历史上,工业化以后人们的生活,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改变,以前人们出行都是徒步或靠马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往往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一个多月。

而现在即使时出国也只要十来个小时,时间,地域再也不会成为人们外出的阻碍。

这样一来,旅游也就成了人们工作后外出放松的好方式,这时候各种各样的旅游方式也层出不穷。

但生态旅游在今天最终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我认为这有三方面的原因。

从环境问题方面来说:随着这几年,经济和工业的全球化加快,环境问题也日益凸现,特别是城市环境问题。

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论文

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论文

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论文第一篇: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论文论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发展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态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在生态旅游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我们需要以正确的对策去应对,本文将对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应对对策进行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现实意义;存在问题;应对对策一、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的概念包括四方面的内涵: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为一定的自然资源或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人文社会景观;第二,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导致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它在生态上更关注延续性,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形式;第三,注重旅游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第四,突出了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通过生态旅游可以改变生态旅游者的环境观和生活方式,提高人们对资源与环境自觉保护的意识。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

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

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

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

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中国自古以来的最高理想就是“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人自古就重视与自然的融合。

并且保留了一大批可供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

据考证,中国生态旅游始于舜,盛于唐,宋,即我国生态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

生态旅游经济论文2900字_生态旅游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生态旅游经济论文2900字_生态旅游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生态旅游经济论文2900字_生态旅游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生态旅游经济论文2900字(一):关于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论文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然环境在近些年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社会各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重视眼前的既得利益,一定要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将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融合到各行各业中。

生态旅游的概念也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提倡,让旅游行业能够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让社会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发展态势。

本文对现阶段旅游行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工作策略,旨在帮助更多的旅游产业管理者具备前瞻性的发展眼光,利用正确的方式促使旅游行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化,各个行业的运作方式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借此机会得到显著提升。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注重完善基本生活条件的质量,而且更加懂得享受生活。

其中,旅游便是众多百姓在闲暇期间选择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旅游行业也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旅游行业也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行业。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壮大,很多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过分开发景区。

由于每年旅游人次的增加,很多景区的生态环境也因此受到了破坏。

为了能够修正上述问题,生态旅游的概念营运而生,旅游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及时进行工作理念的革新,将宝贵的工作的经验和崭新的生态旅游概念进行有机融合,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开发渠道,合理进行规划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是极具综合性的,并且具备较大的难度。

此项工程在进行前期投入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精细化的考量。

当前形势下,我国很多的旅游景区开发项目都是由政府投入资金的,开发商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

之所以会采用这种运营方式,其根本原因便在于能够将政府部门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让政府能够发挥自身的权威性,防止出现开发商做出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而忽视自然生态保护的情况。

生态旅游经济论文2500字_生态旅游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生态旅游经济论文2500字_生态旅游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生态旅游经济论文2500字_生态旅游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生态旅游经济论文2500字(一):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实践路径探寻论文生态旅游经济毕摘要:本文重点分析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实践路径,结合当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现状,从健全管理制度,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增强景区规划及评估,提高景区服务水平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水平,为我国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奠良好基础。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济管理;重要性措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让群众的生活水平相比于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群众对旅游的需求及愿望愈发强烈,旅游观念也不同于以前,生态旅游得到了更多的群众喜爱和青睐。

就当前而言,生态旅游变成了各国人士的旅游首选,其功能甚多,可以满足群众返璞归真的旅游需求,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让群众通过旅游实现精神以及内心的欢愉。

若想生态旅游长足发展,一定要增强管理,如此才可以规避生态资源遭破坏的问题。

生态资源为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若是生态资源遭到破坏那么群众的生活环境势必会发生转变,因此务必要增强生态旅游管理,如此才可以促进我国生态旅游经济更好的发展。

1开展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谓生态旅游是指立足于特色的生态环境,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与良好的人文生态系统相结合,给人们提供生态体验,让人们身心欢愉的现代旅游方式,通过让人们观赏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旅游的目的,发挥生态旅游的价值。

而生态旅游管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人们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景区能够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增强对景区管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生态资源的存在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动力,给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促使着多个学科进步,比如社会学科、考古学科以及人文学科等等。

但因为近几年人们过度的开发生态资源,致使自然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增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如此才可以确保生态链不会断裂。

另外,生态资源还是一种不可逆的资源,一旦被破壞就很难恢复,因此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势在必行。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_生态旅游资源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_生态旅游资源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_生态旅游资源论文本文目录1. 生态旅游论文篇一 2. 生态旅游论文摘要3. 生态旅游论文内容4. 生态旅游论文文献5. 生态旅游论文篇二6. 生态旅游论文摘要7. 生态旅游论文内容8. 生态旅游论文文献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回归自然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的兴起。

下面是今日首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供大家参考。

生态旅游论文篇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初探生态旅游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原则与注意的问题。

生态旅游论文内容【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经济有效性生态安全性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 生态旅游的提出1.1生态旅游的概念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

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

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篇一: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题目: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作者:黎娟学号: 1401024商学系旅游管理11级1班李建华学院(系):专业:指导教师:摘要“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

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Ecological tourism;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 . (2)1.生态旅游含义....................................................... (4)2.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4)2.1.外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4)2.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5)2.2.1. 国内生态旅游者......................................................... . (5)2.2.2. 国内生态旅游资源......................................................... (5)3.2.2. 国内生态旅游业......................................................... . (6)2.3. 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状况........................................................ .. (6)3.张家界生态旅游SWOT分析....................................................... (7)3.1. 优势(STRENGTHS)................................................ .. (7)3.2. 劣势(W eaknesses)............................................... . (8)3.3. 机遇(Opportunities)............................................ . (9)3.4. 挑战(Threats).................................................. . (9)4.张家界生态旅游学发展战略....................................................... (10)4.1.S+O发展战略........................................................ (10)4.2.S+W战略......................................................... (11)4.3.O+T战略......................................................... (11)5.结束语....................................................... .........................................................126.附录....................................................... ......................................................... .. (12)1、生态旅游含义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论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论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部门和经济支柱产业。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旅游发展的形式,已在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不过近20 年时间,但已引起非常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在分析了现阶段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建议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鉴于此,中国国家旅游局把1999年规定为“生态旅游年”。

世界旅游专业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

1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 ceballoslascuruin)于1983年首次提出。

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这种行为不应使被观览的景物受到损失”。

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直是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

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的定义有许多,但其中具有广泛代表性还是国际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在1993年提出的概念,它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这一定义既强调了对旅游对象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又提出了“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的功能。

开展生态旅游可以认为是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

生态旅游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学结课论文

生态旅游学结课论文

《生态旅游学》论文---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资源现状分析系(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类1103班学生姓名:厍鹏飞学号: 201140122013年05月20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资源现状分析摘要:“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定义: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六盘山,特色生态环境。

前言:生态旅游(ek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k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

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Ce International Ekotourism Society)把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 。

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保育自然环境与延续当地住民福祉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标” 。

在此涉及到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应该受到保护。

在全球自然资源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随着人们自然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以及绿色消费风靡全球,其内涵也在不断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归纳起来,目前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定向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论文范文怎么写(2)

生态旅游资源论文范文怎么写(2)

生态旅游资源论文范文怎么写(2)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篇三:《试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摘要:当今,生态旅游是一种立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非消耗性、教育性、探险性的新型旅游,并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

本文笔者阐述了其地位、功能、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战略1生态旅游的新地位1.1生态旅游概念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源自1983年,1986年国际环保会议予以倡导,近年来成为国际旅游新时尚。

联合国把2002年确立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可见其召唤巨大。

根据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等国际组织及有关专家的定义,生态旅游的标准包括3个方面:其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和谐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其二,生态旅游对象不应该受到损害;其三,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

生态旅游具有旅游、保护、经济富民和环境教育四项功能。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对生态旅游的对象存在着争议,主要有小、中、大三个尺度的理解,对应于小尺度是所谓的原生态,是指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中尺度指次生态,为受到人类活动较大影响但又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其中有些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泛生态是大尺度,又有两层理解,一层是生态环境的泛化,既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和文化。

另一层是把生态旅游当做一种原则、导向,规范一系列工作方向,造成全面的社会影响,也就是将指导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思想,推广到旅游发展全过程,形成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联动关系。

自治县处在人口比较密集的辽宁东部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干扰较大,就林业而言,原始森林较少,但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到处都有,多为次生态区域,因此,自治县发展生态旅游应定位在中尺度的范畴;同时,为了发挥生态旅游在提高环境意识,促进旅游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应有的作用,在大尺度上也可以作为导向。

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小尺度生态旅游亦有其典型性。

因此,本规划一方面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将自治县的次生态区域开发成有代表性的系列生态旅游项目与产品;另一方面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思想理念加以贯彻与宣传,以促进旅游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毕业论文

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毕业论文

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毕业论文关于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毕业论文内容论文摘要: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阐述了旅游生态效应的涵义,接着分析了旅游生态效应的必要性,并对我国旅游生态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论文关键词:旅游生态效应无烟工业生态环境旅游生态效应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如果旅游目的地通过发展旅游促使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那么这种影响就是正面的影响;相反,如果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是负面的影响。

效应与效益,效益是关键。

只有有了效益,才能产生好的效应;也只有好的效应,才能促使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构建一个和谐、积极的旅游生态环境,才会使得旅游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正面的影响。

旅游发展需重视生态效应研究(一)旅游业“无烟工业”并非“无污染工业”“旅游业是无烟产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观点的流行或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界80年代初期,外国旅游者蜂拥而入,争相一睹中国这一东方古国的神秘色彩。

海外游客的大量涌入,除了带来开放的新观念外,也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为展翅待飞的中国经济注入了“兴奋的剂”,尽管这个时段中国旅游业尚不成熟,但产业的经济效益已令地方政府心动。

而且,入境旅游者主要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感兴趣,比如说故宫、长城、兵马俑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认为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不存在耗竭问题;旅游业是无烟产业的观点逐步渗透至理论界和决策层。

以上观点的提出在我国旅游发展的初期有一定的道理:其一,当时我国旅游业规模还很小,主要以入境旅游为主,国内旅游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还不具有普遍性。

当初由于旅游人数规模的狭小,他们给旅游地所带来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即使造成了一点点环境的污染,也会通过大自然自身的净化能力将其消化;其二,为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将其列入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旅游业的地位,这个观点起到了很大的鼓动作用;其三,西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发展模式问题已经显现出来,此时国内外理论研究普遍看好旅游业,认为旅游业是个没有污染的产业。

生态旅游申论作文

生态旅游申论作文

生态旅游申论作文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的旅游方式,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环境为主题,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

首先,生态旅游具有显著的环境保护意义。

在传统旅游方式中,大量的游客涌入景点,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然而,生态旅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减少人为干扰,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它能够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欣赏到独特的风景,同时也能够培养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其次,生态旅游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

同时,生态旅游还能够激发当地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机遇,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生态旅游还能够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加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的供给,提升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方为了迎合生态旅游的热潮,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

另一方面,一些游客在参与生态旅游时缺乏环保意识,存在乱丢垃圾、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与生态旅游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应加强对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提倡绿色出行和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的旅游方式,对于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应当倡导和支持生态旅游,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可持续的旅游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宗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战略论文-泰山生态旅游资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地方战略论文-泰山生态旅游资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地方战略论文-泰山生态旅游资源及可持续开展对策摘要:阐述了泰山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了过度的旅游开发对泰山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展对策。

关键词:泰山;资源;生态旅游;保护对策1 泰山的生态旅游资源泰山地处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北纬36°05'~36°15'。

东经117°05'~117°24',总面积1.2万hm2,主峰天柱峰海拔1545米,是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最顶峰,相对高差点400米。

泰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的双重遗产。

其雄伟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景观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

1.1 泰山的植物资源泰山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晴燥,四季清楚。

泰山地势差异显著,地貌分界明显。

受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植物种类比拟丰富,目前泰山有高等植物180科637属1382种4亚种141变种26型。

植被覆盖率9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79.9%。

苔藓植物共有30科67屑134种3变种,厥类植物共有14科21属45种1变种。

种子植物共有136科599属1203种4亚种26变型。

其中裸子植物5科19属42种;被子植物131科580属1161种4亚种26变型。

在种子植物中,栽培的有23科116属428种55变种20变型。

其中裸子植物3科17属40种;被子植物20科149属388种54变种19变型。

栽培植物种类占泰山现有植物种数的32.41%,这些植物对于构成当今的泰山植物区系,对于丰富泰山的植被成分和类型,提高它的多处效益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如赤松、黑松、华山松、落叶松、刺槐、杨树、紫穗槐、石榴、竹类等已成为泰山植被重要组成树种。

1.2 主要的植物景观①常绿景观林。

常绿林以泊松、赤松、黑松林为主。

主要为纯林,有的林分混尘有麻烁、大叶白蜡等,还有散生的华山松和灌木照山白。

②落叶景观林。

落叶景观林以落叶松、麻烁、刺槐为主要树种。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论文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论文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论文最新杂志:一、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既矛盾又统一的复杂关系,这不仅因为生态旅游对环境有积极影响,而且也有消极影响.因此如何正确把握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使两者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共赢,在当今社会显得愈加重要.1.环境质量决定着生态旅游价值大自然是美丽的源泉,山川的自然风光,田园的秀丽景色,滨海的波涛浪花,湖泊的波澜壮阔,这些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优美风景,能使人们心情愉悦,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如果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成为人们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极大破坏了人们游玩的心情,降低了生态旅游的价值.因此环境质量决定着生态旅游价值,只有环境美,旅游才具有价值.2.生态旅游对保护环境的意义(1)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为了增加当地旅游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扩大旅游区的知名度,旅游开发部门加大力度改善旅游区环境,使得旅游区风光优美、空气清晰、景观协调、气氛融洽.另外,通过建设垃圾填埋场、绿化街道、修建道路等措施,极大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为景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景区的形象.(2)缓解当地居民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我国西部的旅游景区大多位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这是由于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吸纳劳动力数量大,劳动转岗适应快等特点.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一方面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治安,缓解传统产业与自然环境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可有效减轻自然保护区的压力,缓解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居民的关系,从而保护了环境,促进了旅游资源和当地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是生态旅游业的核心目标.(3)提供环境保护资金财政拨款是我国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资金的主要渠道,但当地政府财政拨款金额往往不足.与国外相比,我国自然保护区投资额度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5,100hm2仅有1.5美元,平均每个自然保护区管理费用和建设费用的缺口分别占需求额的26%和60%.正因环保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大多景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然而,生态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为景区开辟了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为提高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保障,最终实现环境效益与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4)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旅游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需要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而且他们还从中获得益处.因此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提高公众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来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并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因此,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对旅游环境实施有效的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业,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其关键在于找到开发生态旅游和保护环境间的平衡点,实现生态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双盈.二、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较晚,人们对生态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无烟工业”的观念依旧流行.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大多还“重开发,轻保护”.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和滥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许多部门急功近利,在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开发,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轻视甚至不进行环境保护,采取粗放式开发模式,对许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造成破坏.例如香格里拉县的地下温泉是近代温泉形成的典型地质景观,极具观赏性和科考价值,景区内的喷气孔尤为罕见.但开发过程中,在不了解喷气孔的地质构造情况下,开发者企图将喷气孔变为“桑拿浴”,结果严重破坏了稀有的旅游地质景观.2.生态环境系统失调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正变得如火如荼.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砍林,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经常出现山洪暴发或水源枯竭,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失调.有些景区为了追求利益,盲目扩大旅游区面积和修建旅游设施.以索道为例,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面积达300多km2,公园内并无一条索道.而我国泰山、华山以及峨眉山等名山,均修建了现代化的索道.索道的建设使游人易集中于山顶,导致自然风景区原貌的破坏,使生态系统变得脆弱.3.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缺乏相应规划和管理,再加上国民环保意识较差,致使景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上的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也有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据旅游区提供的资料显示,景区的水、土、大气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标准.据“人与生物圈”国际委员会统计,近年我国有1/5的保护区由于生态旅游而横遭破坏、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的保护区出现水体污染、11%的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61%的保护区存在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4.景区环境容量严重不足众所周知,旅游区环境对污染物净化能力和旅游人群承接能力,都有一定限度.一旦游客人数过于拥挤,人流疏散不开,不仅会损害景区,而且易发生安全事故,降低游客对景区满意度,不利于景区持续和健康发展.如去年国庆期间,九寨沟景区就发生了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变成“上不去、下不来”的“死胡同”.5.当地居民参与程度低造福当地居民,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发展,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之一,但目前这种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当地居民有效参与程度低,借旅游促发展的潜力远没有发挥.一方面是当地政府财政拨款不足,制约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和投资能力,基础设施得不到完善,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影响着当地居民创收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在招商过程中经常让利较多,难以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三、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1.完善法制法规,增强执法能力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制度的建设,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我国参加的相关国际公约和条约.严厉惩罚违反法规的开发和破坏环境行为,使违规者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还要把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探寻旅游业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2.加强环保教育生态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一些旅游管理部门、当地居民、旅游者以及政府部门,对于生态旅游内涵及如何开展生态旅游缺乏科学认识,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旅游的环保教育工作.主要对象包括景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导游和游客.通过环保教育,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成自觉行动,做到休闲娱乐、环保两不误.另外,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还要采取正规环境教育和非正规环境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且注意环境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既要注重理论研究,又要加强实践,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来强化教育成果.3.科学研究,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在编制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时,不仅要统筹兼顾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还要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以及环境质量进行实地考察,科学地论证和评估,把握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合理度,有计划开发,尽量将旅游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同时要做好开展生态旅游所带来危害环境的思想准备,并适时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了解生态环境的状况.此外,由于生态旅游是个“外来事物”,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还要结合我国国情,不能机械套用,实行教条主义.在尊重其本义前提下,针对我国的现实问题,在具体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发展模式上寻求创新,我们也要广泛借鉴别国经验,特别是教训,尽量少走弯路.4.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分析、预测和评估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并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在环境影响评价时,既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的资源开发、布局设施和生态平衡等因素,又要尽量减少实施中的盲目性、局限性和短期性造成的不必要损失.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如控制游客数量、规定旅游路线、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等,避免游客对景点破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维护景区安全.环境监测不仅可反映旅游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而且为下一步旅游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决策部门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防治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和生态监测.5.科学合理确定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各景区要科学、“理性”地论证自身接待能力,探索人性化管理方式,并对景区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各景区可借鉴国外预约的做法,在游客到达之前就做好准备,进行疏导,对景区游客人数、交通住宿条件等信息及时公布,一旦发现游客超出饱和量,就要进行调节,采取延长景区开放时间、科学组织游客买票进入、适时限流等措施.此外,管理部门要积极倡导游客配合景区管理,遵守景区游览秩序,让旅游真正“游”起来.科学合理确定环境容纳量,控制游客人数,即控制旅游活动开发规模,这对于景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6.吸纳当地居民就业,支持他们创业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开发这些地方的生态旅游业,可吸纳当地居民就业,进而促进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使农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变.在符合景区统一规划管理下,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可配合景区管理部门,扶持当地居民开办与旅游相关的项目,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桂林漓江冠岩风景区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景区管理部门帮助下,景区所在地草坪乡居民依靠“农家乐”旅游,使其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四、结语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生态旅游概念;接着对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述;其次着重介绍了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得出了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关系的结论,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生态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间的平衡点;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在开发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和应对措施.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虽然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对生态旅游认识不断加深和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以及正确处理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再结合环境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这种旅游形式在未来必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且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作者:杨永安张凯余全智许肖云王洁,唐红军单位:四川省遂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生态旅游作文申论

生态旅游作文申论

生态旅游作文申论近年来,生态旅游成为人们旅游选择的热门。

生态旅游是指通过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提供可持续的旅游体验,以实现旅游业、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融合。

生态旅游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思路。

首先,生态旅游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生态旅游中,人们不仅去欣赏风景和参观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这种保护环境的理念也提醒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旅游中,要保持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生态旅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生态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很多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开展生态农业、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有效地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生态旅游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饭店、交通运输等,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以说,生态旅游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最后,生态旅游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生态旅游让人们远离喧嚣和压力,亲近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们可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同时,生态旅游也提供了更多的户外活动,如徒步、露营、观鸟等,丰富了人们的休闲方式,促进了身体的锻炼和健康。

总之,生态旅游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改善人们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支持和倡导生态旅游,通过自己的行动,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管理和监管,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人受益于生态旅游的美好。

生态旅游低碳经济论文(全文)

生态旅游低碳经济论文(全文)

生态旅游低碳经济论文(全文)一、生态旅游发展必要性(一)吉林省生态旅游优势首先,生态资源丰富。

吉林省县域资源形态各异。

如长白山21个县自治州,东部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中部及境内农业资源丰富,且草原湿地较多。

其次人文资源便利。

如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特色鲜明,拥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如,左家镇特产观光生态园、安图国营福满林场都被列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最后,交通条件便利旅游产业基础雄厚。

(二)吉林省生态旅游劣势首先,旅游创新能力不足。

从目前吉林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来看,景区形象设计、旅游线路设计、产品开发营销方面有明显不足之处。

其次,缺乏联动力导致人力资源匮乏。

吉林省区域经济生态旅游缺乏专业人才,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例,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严重匮乏。

同时,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

紧邻生生态旅游文化仅停留在表面,缺乏一定的民俗文化、地址文化以及民间传说等。

这导致县域经济优势没有完全开发应用。

二、生态旅游发展原则和途径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色已经成为文明的标志。

在自然保护基础上为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县域生态旅游发展赢遵循降排微排的绿色化原则,避免环境资源污染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发展原则首先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

在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实现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鲜明旅游观念,才能将特色转换成优势。

其次,生态旅游发展须调动群众积极性,满足人文需求,以游客满意度为准则提升服务水平。

同时,进一步将生态旅游向品牌化发展,以县域经济为形象,树立品牌效应。

如长白山发展树立了中华名山的品牌效应。

最后,生态旅游要实现信息化、一体化发展。

生态旅游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一体化融入到大旅游发展中势在必行。

县域旅游相对城市来讲地点偏远,因此要突破距离障碍,实现信息化。

让营销网络落实到生态旅游发展中。

针对不同县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加大开发力度与保护力度,促进资源科持续利用发展。

旅游管理论文34849 浅析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现途径

旅游管理论文34849 浅析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现途径

旅游管理论文浅析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现途径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蓬勃,并且随着国家实行黄金周而出现了全国性的规律性的旅游大潮期,各旅游景点游客成倍增长,一再创下新高纪录。

如此庞大的游客量,对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造成了许多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成了新世纪较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论述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途径。

1.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宏观发展的可持续理论的指导下,生态旅游的概念在新世纪油然而生,生态旅游在全球的旅游业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我国地域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相对而言,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要比其他世界旅游发达国家晚,因此存在许多的问题。

1.1 对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不合理规划建设规划建设不合理,造成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对于一些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中,缺乏科学的论证以及合理的建设手段,一些景区的开发商以及管理者,无视规划的重要性,乱拆乱建,使得许多原生态的植被、动物环境被破坏。

1.2 生态旅游管理粗放旅游开发是新世纪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那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他们希望通过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但同时又缺乏相关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片面的追求旅游开发,旅游行业管理粗放,仅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无视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管理制度松散使得许多旅游管理者思想松懈,对旅游地区的承载力不在乎,对游客来者不拒,使得游客大大超过了旅游地区的最大承载力,给景区造成了极其负面的环境生态影响,生态旅游成为一纸空谈。

1.3 对生态旅游的错误利用许多旅行开发商在根本没有透彻理解生态旅游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匆忙推出生态旅游线路,以迎合市场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而这些所谓的生态旅游线路大多是以自然区域为旅游目的地,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许多导游也根本不具备生态环境教育知识,这类活动也根本无法与一般性旅游区分开来。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态旅游论⽂⽣态旅游:以有特⾊的⽣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

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与⾃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然⽣态环境和独特的⼈⽂⽣态系统,采取⽣态友好⽅式,开展的⽣态体验、⽣态教育、⽣态认知并获得⼼⾝愉悦的旅游⽅式。

⽣态旅游论⽂1 ⼀、慢⽣活是符合⽣态学规律的⼀种⽣活⽅式 从南京副市长陈刚的倡议中不难发现慢⽣活的理念在长江三⾓洲已经基本形成共识,长江三⾓洲已然成为中国式慢⽣活的起源地与引领地。

在长江三⾓洲经济急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倡慢⽣活的理念实质是对⽣态学规律的⼀种正确认识。

基于“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作⽤协调发展的规律,长江三⾓洲地区主动降速发展是传统发展模式在⼈⼝、资源、环境等⽅⾯遭遇瓶颈之后做出的战略抉择。

这种选择最终将导致长江三⾓洲⽣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

⼆、慢旅游是⽣态旅游的延续 ⽣态旅游是慢旅游发展的基础,绿⾊的⽣态、清新的空⽓、清澈的溪⽔、宁静的乡野⽓息是慢旅游的王牌。

[3]同时,慢旅游是⼀种深度旅游,是⼀个⽂化的浸⼊过程。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主张扎进⼀个陌⽣地⽅沉淀⾃我,融⼊当地的⽣活,充分了解当地⽂化; (2)主张在旅游地居住⼀段时间,像居家⽣活⼀样,亲⾃到市场买菜、做饭,在城市或乡村随意游逛,⽽没有特定的⽬的地; (3)不以留念为⽬的,⽽是为了体验另⼀种⽣活; (4)⽽作为全国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洲地区⽆疑是开展慢旅游活动最为理想的场所,因为该地区拥有超前的旅游发展理念并具有建设慢⾏系统,开展慢旅游及社区旅游的良好条件,⽽依托这些优势条件开展慢旅游活动将掀开⽣态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三、长江三⾓洲构建慢旅游⽬的地的⽣态路径 正确把握长江三⾓洲慢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问题是构建慢旅游⽬的地的前提条件。

就⽬前长江三⾓洲开展慢旅游的实践来看,存在如下问题: (1)慢旅游依托的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严重不⾜; (2)旅游⽬的地的⽣态环境破坏严重,慢城建设失去基础; (3)⽂化旅游资源破坏严重,⽂化旅游消费快餐化,难以为旅游者提供深度旅游体验的⽂化环境; (4)依托慢城发展慢旅游⽬的地⽐较困难,很难找到符合国际慢城标准的城镇建设慢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行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报告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就河北省而言,尽管具有良好的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旅游产品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就此,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生态旅游优势旅游产品存在问题建议
一、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的优势
从生态旅游资源看,首先,河北省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自然带,多数森林公园保存着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突出。

其次,河北省的地文资源典型奇特,典型的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类型多样,喀斯特地貌(涞源白石山)独树一帜,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中,嶂石岩地貌(临城蝎子沟、武安洺河源等)与丹霞地貌(磬锤峰、双塔山等)南北称奇。

再者,多种多样的水体景观,特别是太行、燕山山脉的森林公园中,河、湖、潭、瀑、溪星罗棋布,北方山川胜似南国水乡。

而且河北省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自然带,造就了丰富的天象景观资源,美不胜收。

从交通区位看,河北省外环渤海,内环京津,位于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地带,已初步形成了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

境内有15条主要干线铁路和17条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591公里,居全国第5位。

交通设施的改进,缩短了与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政府政策看,2008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围绕发挥环京津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推进当地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做出了整体规划,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为促进京津周边森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也必将给省内其他地区带来政策的示范效应。

从历史人文看,河北历史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区,元、明、清以来,更是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

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浓厚的文化积淀。

这不仅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激发人们参与生态旅游的积极性。

二、太行山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太行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境内,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宜人。

公园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环境噪声低于一类标准。

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为80%。

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约占30%,森林茂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精气丰富,物种多样性丰富,自然生态良好,植被完美,旅游资源丰富。

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氧吧。

三、可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
1.徒步旅行
对于太行山森林公园,徒步旅行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

走在古朴的石阶上,徜徉在曲径通幽的小路间,呼吸着森林中的新鲜空气,欣赏着生物多样性的美丽与奥妙,让人沉浸其中,留恋忘返。

2.森林露营
太行山森林公园内设有营帐式营地和木屋式营地等基础住宿设施,同时提供烧烤等服务,适合家庭周末出游和度假。

3.森林浴
森林浴是根据森林公园中空气含氧量高,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和植物精气丰富的特点而设计的旅游项目。

通常在住宿区设在大片森林中,可以让人更加亲密的与大自然接触。

4.骑马
今天的公路交通使骑马变得不可能,因此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在进去景区的山路上骑马这种方式则成为了一种时尚,尽管不能自己完全的享受骑马的乐趣,但是在马主任的带领下,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5.攀岩和登山
攀岩被人们誉为“岩壁上的芭蕾”,对于富于冒险精神的旅游者而言,攀岩可以说对他们是最具吸引力的一项生态旅游活动。

当然,登山也是旅游者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一项比不可少的活动。

四、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尽管太行山森林公园存在以上优势,但是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开发水平仍然较低,森林旅游的市场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潜力仍十分巨大。

原因如下:一是森林旅游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生态旅游市场不成熟。

二是大多数森林旅游项目缺乏品牌意识,缺少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精品项目。

三是开发主体的区域联合发展意识淡薄,森林旅游整体行业竞争力较弱。

四是缺少有效的森林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数据,缺乏针对不同消费需求制定的营销策略。

五是生态旅游发展所需的专业管理人才短缺,现有从业人员专业单一且综合素质较低,旅游经营理念差,不能满足森林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六是供需矛盾突出,缺乏真正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导致一些地区盲目地粗放式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五、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根据我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和市场优势的前提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和策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

2. 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加强生态旅游立法、加强环境管理、科学规划,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是生态旅游必然的发展趋势。

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地区,因此要加强立法。

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立法基础之上,迫切需要建立有关开发和生态旅游监管的法律法规。

3. 构建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我国,了解每个利益主体的目的并合理划分各个利益主体的合理权限和职责,建立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协调和保障各方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是生态旅游实践的关键所在。

5. 建立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企业的特殊运营模式
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是对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企业战略目标、承担环境成本的尝试,这必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生态旅游企业的开发、筹资、税收等方面,政府应该给予相应政策上的扶持。

而在生态旅游企业的开发经营过程中,尽量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开发方式和经营方式,实现绿色经营。

6. 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吸纳当地社区参与
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景区管理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当地社区普通群众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群众的参与性有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7. 加强游客管理,进行生态旅游的市场教育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很容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加强游客管理。

8. 建立生态旅游专家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
首先,应该建立生态旅游区与生态旅游研究机构之间的良好联系。

聘请这些机构和专家担任生态旅游区的顾问或者组建智囊团,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

其次,加强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同研究机构的联系。

建立生态旅游主管部门通科研单位的合作机制,加强生态旅游的理论创新研究、推动生态旅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范和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 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2] 杨桂华. 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陈忠晓. 王仰麟,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2001.
[4]杨桂华. 生态旅游的绿色实践[M].昆明:科学出版社,2000,28-32.
[5]包国章. 李向林,谢忠雷,等.浅谈生态旅游德利弊与政策导向[J].中国环境管理,2001
(1):71-75.
[6]于法稳. 尚杰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紧迫性[J]. 生态经济,2002(5):48-50
[7]钟永德,袁建琼,罗芬.生态旅游管理[M].第一版.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者2006年
[8]汪华武. 等.生态旅游开发[M]. 昆明:科学出版社,2000,148-150.
[9]吴楚材. 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 中国地理,2000(11):43-45.
[10]洪剑明,冉东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1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严力蛟.生态旅游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