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N
53°N
(2)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 东北 部,东、 俄罗斯 和蒙古 国 北、西面分别与 朝鲜 、 接壤,濒临 黄 海和 渤 海。 (3)东北地区 包括的行政区 有: 黑 、 吉 、辽 三省及 内蒙古 东部 地区。
(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 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1)气候
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 雨 热 同 期 ) 西部小范围为温带大陆 性气候
(1)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棉花品级及产量高。 (2)气温日较差较大,棉花经济系数高。 (3)病虫害少,降低了成本。 (4)棉花经济效益高。
开发背景分析结果(农业区位原理)
•位置—东北部,40N-50N
有利条件 地形多样 土壤肥沃 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
自然 地理 条件
•地形—平原、山地、高原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量;不利影响:不能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 品种,仅能种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并且 只能作到一年一熟,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2、东北气候特点却也是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此话何 解呢?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 养积累,农产口的品质较佳;②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不需施农药;③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土壤肥沃; ④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知识回顾:
1.广义农业的分类:
分类: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2.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 :
耕地、林地、草地、水面等
3.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社会经济因素:
机械、劳动力等
纬度差异、海陆分 布、地形的影响
③分析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 的影响,完成下图:
哈尔滨气温-降水量图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30 25
生长季短,热量不足
20 15 10 5 0 -5
降水量 气温
夏季降水多,水热组合较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带季风气候 黑龙江流域 辽河流域 黑土、黑钙土
铁路:京哈线、沈大线、 滨洲线、滨绥线等 公路:沈大线 哈尔滨是东北重要的河港
交通条件
工业条件 其他条件
我国最早最大的重工基地
人均耕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商品率高
举一反三,课后作业:
请分析新疆南部(南疆)建成为我国最大的棉 花生产基地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5)植被
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南部有温带落叶 阔叶林分布
水分 热量
二、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 东北地区 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可发展 型农业。 (2)机械: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良好 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 设备、化肥等生产 资料,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 牧的格局。 (3)市场:东北的农产品丰富,有亚麻、羊毛、牛奶 等,可发展 导向型的加工业。 (4)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有明显优势。 (5)人口:东北人口密度 ,人均耕地面积 , 故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思考: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点商 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①地形:平原广阔、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 作; ②肥沃的黑土,土层深厚; ③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季,作物可一年一熟; ④春季积雪融化,使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春播。
区位条件
地形条件
描述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三 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 原、辽东丘陵、辽西丘陵
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平原地区 山区地区 高原地区
耕作农业区(商品谷物农业) 林业和特产区(木材,鹿茸、
人参,苹果梨、苹果、柞蚕)
畜牧业区(三河马、三河牛、
红牛)
耕作区
耕作区
耕作区
三、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产区 主要 松嫩平原、三江平 大、小兴安岭和长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区草地、 白山 分布区 原、辽河平原 主要 玉米、小麦、大豆、林木、鹿茸、人参、 三河牛、三河马、 苹果、梨、柞蚕茧 红牛 农作物 水稻 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 ①大小兴安岭是我 ①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 国最大的林区 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 渐减少。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 闻名国内的良种。 ②小麦和大豆种植比 主要的鹿茸、人参 ②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 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等珍贵药材产区, 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 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③延边盛产苹果、 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 具体分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 梨。 条件。 布区 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 ④辽东低山丘陵和 ③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 谷盆地。 半岛五陵区是我国 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 ④随着育种和种植技 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猪、肉鸡、肉牛、奶牛 术的进步,水稻种植 ⑤辽南是重要的苹 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 已扩展到北纬50°以 果产区。 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 北的黑龙江沿岸。 模化方向发展。
(2)地形
①读“东北地形 区略图”完成下 列问题 ⅰ)主要山脉: A 长白山 ; B 小兴安岭 ; C 大兴安岭 ⅱ)主要平原: D 三江平原 ; E 松嫩平原; F 辽河平原
ⅲ)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形结构的特点 是 三面环山,呈马蹄状 。
②填写下表,指出东北地区内部的主要地形类型, 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指出其合理的利用方式。
[学习主题一] 中国农业生产的基 本概况
1.我国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是与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相一致。
2.请分析我国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分布形成 的原因: 气候: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是我国东部季 风气候区,是干湿区中的湿润和半湿润 地区,以西是非季风气候区,主要是干 旱和半干旱地区。 地形: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是我国主要平原 分布地区,该线以西以高原、山地为主。
铁路:京哈线、沈大线、 滨洲线、滨绥线等 公路:沈大线 哈尔滨是东北重要的河港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对内对外联系便利 我国最早最大的重工基地 提供机械设备、化肥、农药, 也为农业产品提供市场
平均人口密度较 小,地广人稀, 为大规模的商品 粮生产提供可能
东北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机 械
化 肥
3.请根据下面及所学的知识,填写下表,比 较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的差异。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旱地
冬小麦、春小麦 棉花、花生、甜菜
水田 水稻、冬小麦 棉花、油菜、甘蔗
经济作物
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两年三熟 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主要原因
辩证看待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农业生产活动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 提下进行。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类也在不断改造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 而使农业生产的能力不断增强。所以,农 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顺应”还是“改造” 的考虑,其实选择的依据就是如何能够实 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地形 类型 西部 中部和 东北部 周围 合理的土地利 用方式 农业生产类型
高原
平原 山地
草地 耕地 林地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3)水文
黑 松 辽 河 灌
龙江流 花江流 河 流 流 纵 溉 便
域 域 域 横 利
河流结冰期 长,有春夏 两个汛期, 含沙量小
(4)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 布,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有 永冻土
①读“中国气候类型”、“中国温度带”和 温带季风 “干湿区”分布图,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 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 , 特征为 干湿区为 湿润、半湿润 区为主 。
②根据右图,指出 东北地区年平均气 温和年降水量的分 布特点是从 东南 向 西北 部,总体 呈现 逐渐递减 的 特点。原因是
活动:2
在《地理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 地区分布。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 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喜温、喜湿、喜肥,受水分条件限制。东北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 •由于东北地区(尤其是北部地区)无霜期较短, 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分布。但自然因素对农业区 位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人们通过培育耐低温 的水稻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了水稻的种植 范围。
东北地区 农业布局 的特点
1. 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表现自东向西递减。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2. 主要 是纬度 不 同 导致的热量差异 3. 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距海远近的不同造成的水分差异
(二)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 农业生产区。
P64活动参考答案:
1、耕作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
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 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 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 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的温带草原区及部分林区草地。有一定面积的草原, 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 期长,不利畜牧业的发展。
-10 -15 -20 -25
冬春低温 冷害
③分析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 的影响,完成下图:
④结合东北地区内部热量条件的差异, 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下表:
东北地区内 所属温 ≧10℃的 部差异 度带 积温 南部 中部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3600℃以 上
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
冬小麦
经济作物
棉花、温 带水果
1000春小麦、玉 大豆、甜 3600℃ 米、高粱 菜、亚麻
北部
1000℃以 下
春小麦
大豆
南部为小范围为暖温带 中部大范围为中温带 北部小范围为寒温带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最 北部的80天左右
思考:
1、东北发展农业最不利的因素是什么?与我国东部 主要农业地区相比,该因素有哪些不利影响?
评价
地形单元完整,山环水绕,平原广 阔,适合农业多种经营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基本上可满足 一年一熟;但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 影响。 河流纵横,灌溉便利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 业生产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对内对外联系 便利 提供机械设备、化肥、农药,也为 农业提供市场
气候条件 水源条件 土壤条件
特点一、大规模机 械化生产
地广人稀,土地集中 连片→农场经营规模 大→机械化生产
特点二、地区专业 化生产→形成竞争力
特点二、地区专业化生产→形成竞争力
(℃)
(mm)
①读“中国气候类型”、“中国温度带”和 40 温带季风 “干湿区”分布图,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 0 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 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 , 特征为 20 干湿区为 区为主 。 0
0
年降水量在 300~ 1000mm
东 部 为 湿 润 区 中 部 为 半 湿 润 区 西 部 为 半 干 旱 区
•土壤—黑土、黑钙土
•内部差异明显
工业基础好
•经济基础-工业支持
交通方便 东北亚经济合 作(市场) 人少地多
热量不足
人文 地理 条件
•交通方便 •市场 •人少地多
农业技术
二、农业布局特点
(一)区域内部差异
1.
2.
3.
4.
5.
地形差异 气候差异 地貌差异 植被差异 土壤差异
400毫米
800毫米
因地制宜
农 牧 兴 工
↑ ↓
工 业 工 促 农 牧
原 料 经营 规模大 商品 率高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农业 技术 优势 外向型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举一反三,课堂小测:
分析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 地理条件?
(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2)临近码头港口(河港和海港),交通便利 (3)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 (4)临近港澳、东南亚,市场广阔 (5)劳动力充足
气候条件的差异
[小结一]:
农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因地 制宜, 因时 制宜。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
发展条件
(农业区位理论 分析自然和社 会经济因素)
发展特点
(因地制宜)
存在问题
今后发展方向
[学习主题二] 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115wk.baidu.comE (一)东北地区的范围:
120°E
135°E
(1)在图中 标出经纬线: 40°N, 53°N, 115°E, 135°E
53°N
(2)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 东北 部,东、 俄罗斯 和蒙古 国 北、西面分别与 朝鲜 、 接壤,濒临 黄 海和 渤 海。 (3)东北地区 包括的行政区 有: 黑 、 吉 、辽 三省及 内蒙古 东部 地区。
(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 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1)气候
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 雨 热 同 期 ) 西部小范围为温带大陆 性气候
(1)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棉花品级及产量高。 (2)气温日较差较大,棉花经济系数高。 (3)病虫害少,降低了成本。 (4)棉花经济效益高。
开发背景分析结果(农业区位原理)
•位置—东北部,40N-50N
有利条件 地形多样 土壤肥沃 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
自然 地理 条件
•地形—平原、山地、高原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量;不利影响:不能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 品种,仅能种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并且 只能作到一年一熟,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2、东北气候特点却也是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此话何 解呢?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 养积累,农产口的品质较佳;②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不需施农药;③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土壤肥沃; ④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知识回顾:
1.广义农业的分类:
分类: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2.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 :
耕地、林地、草地、水面等
3.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社会经济因素:
机械、劳动力等
纬度差异、海陆分 布、地形的影响
③分析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 的影响,完成下图:
哈尔滨气温-降水量图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30 25
生长季短,热量不足
20 15 10 5 0 -5
降水量 气温
夏季降水多,水热组合较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带季风气候 黑龙江流域 辽河流域 黑土、黑钙土
铁路:京哈线、沈大线、 滨洲线、滨绥线等 公路:沈大线 哈尔滨是东北重要的河港
交通条件
工业条件 其他条件
我国最早最大的重工基地
人均耕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商品率高
举一反三,课后作业:
请分析新疆南部(南疆)建成为我国最大的棉 花生产基地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5)植被
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南部有温带落叶 阔叶林分布
水分 热量
二、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 东北地区 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可发展 型农业。 (2)机械: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良好 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 设备、化肥等生产 资料,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 牧的格局。 (3)市场:东北的农产品丰富,有亚麻、羊毛、牛奶 等,可发展 导向型的加工业。 (4)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有明显优势。 (5)人口:东北人口密度 ,人均耕地面积 , 故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思考: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点商 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①地形:平原广阔、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 作; ②肥沃的黑土,土层深厚; ③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季,作物可一年一熟; ④春季积雪融化,使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春播。
区位条件
地形条件
描述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三 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 原、辽东丘陵、辽西丘陵
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平原地区 山区地区 高原地区
耕作农业区(商品谷物农业) 林业和特产区(木材,鹿茸、
人参,苹果梨、苹果、柞蚕)
畜牧业区(三河马、三河牛、
红牛)
耕作区
耕作区
耕作区
三、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产区 主要 松嫩平原、三江平 大、小兴安岭和长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区草地、 白山 分布区 原、辽河平原 主要 玉米、小麦、大豆、林木、鹿茸、人参、 三河牛、三河马、 苹果、梨、柞蚕茧 红牛 农作物 水稻 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 ①大小兴安岭是我 ①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 国最大的林区 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 渐减少。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 闻名国内的良种。 ②小麦和大豆种植比 主要的鹿茸、人参 ②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 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等珍贵药材产区, 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 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③延边盛产苹果、 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 具体分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 梨。 条件。 布区 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 ④辽东低山丘陵和 ③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 谷盆地。 半岛五陵区是我国 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 ④随着育种和种植技 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猪、肉鸡、肉牛、奶牛 术的进步,水稻种植 ⑤辽南是重要的苹 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 已扩展到北纬50°以 果产区。 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 北的黑龙江沿岸。 模化方向发展。
(2)地形
①读“东北地形 区略图”完成下 列问题 ⅰ)主要山脉: A 长白山 ; B 小兴安岭 ; C 大兴安岭 ⅱ)主要平原: D 三江平原 ; E 松嫩平原; F 辽河平原
ⅲ)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形结构的特点 是 三面环山,呈马蹄状 。
②填写下表,指出东北地区内部的主要地形类型, 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指出其合理的利用方式。
[学习主题一] 中国农业生产的基 本概况
1.我国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是与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相一致。
2.请分析我国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分布形成 的原因: 气候: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是我国东部季 风气候区,是干湿区中的湿润和半湿润 地区,以西是非季风气候区,主要是干 旱和半干旱地区。 地形: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是我国主要平原 分布地区,该线以西以高原、山地为主。
铁路:京哈线、沈大线、 滨洲线、滨绥线等 公路:沈大线 哈尔滨是东北重要的河港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对内对外联系便利 我国最早最大的重工基地 提供机械设备、化肥、农药, 也为农业产品提供市场
平均人口密度较 小,地广人稀, 为大规模的商品 粮生产提供可能
东北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机 械
化 肥
3.请根据下面及所学的知识,填写下表,比 较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的差异。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旱地
冬小麦、春小麦 棉花、花生、甜菜
水田 水稻、冬小麦 棉花、油菜、甘蔗
经济作物
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两年三熟 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主要原因
辩证看待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农业生产活动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 提下进行。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类也在不断改造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 而使农业生产的能力不断增强。所以,农 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顺应”还是“改造” 的考虑,其实选择的依据就是如何能够实 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地形 类型 西部 中部和 东北部 周围 合理的土地利 用方式 农业生产类型
高原
平原 山地
草地 耕地 林地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3)水文
黑 松 辽 河 灌
龙江流 花江流 河 流 流 纵 溉 便
域 域 域 横 利
河流结冰期 长,有春夏 两个汛期, 含沙量小
(4)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 布,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有 永冻土
①读“中国气候类型”、“中国温度带”和 温带季风 “干湿区”分布图,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 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 , 特征为 干湿区为 湿润、半湿润 区为主 。
②根据右图,指出 东北地区年平均气 温和年降水量的分 布特点是从 东南 向 西北 部,总体 呈现 逐渐递减 的 特点。原因是
活动:2
在《地理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 地区分布。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 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喜温、喜湿、喜肥,受水分条件限制。东北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 •由于东北地区(尤其是北部地区)无霜期较短, 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分布。但自然因素对农业区 位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人们通过培育耐低温 的水稻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了水稻的种植 范围。
东北地区 农业布局 的特点
1. 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表现自东向西递减。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2. 主要 是纬度 不 同 导致的热量差异 3. 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距海远近的不同造成的水分差异
(二)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 农业生产区。
P64活动参考答案:
1、耕作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
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 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 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 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的温带草原区及部分林区草地。有一定面积的草原, 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 期长,不利畜牧业的发展。
-10 -15 -20 -25
冬春低温 冷害
③分析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 的影响,完成下图:
④结合东北地区内部热量条件的差异, 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下表:
东北地区内 所属温 ≧10℃的 部差异 度带 积温 南部 中部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3600℃以 上
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
冬小麦
经济作物
棉花、温 带水果
1000春小麦、玉 大豆、甜 3600℃ 米、高粱 菜、亚麻
北部
1000℃以 下
春小麦
大豆
南部为小范围为暖温带 中部大范围为中温带 北部小范围为寒温带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最 北部的80天左右
思考:
1、东北发展农业最不利的因素是什么?与我国东部 主要农业地区相比,该因素有哪些不利影响?
评价
地形单元完整,山环水绕,平原广 阔,适合农业多种经营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基本上可满足 一年一熟;但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 影响。 河流纵横,灌溉便利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 业生产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对内对外联系 便利 提供机械设备、化肥、农药,也为 农业提供市场
气候条件 水源条件 土壤条件
特点一、大规模机 械化生产
地广人稀,土地集中 连片→农场经营规模 大→机械化生产
特点二、地区专业 化生产→形成竞争力
特点二、地区专业化生产→形成竞争力
(℃)
(mm)
①读“中国气候类型”、“中国温度带”和 40 温带季风 “干湿区”分布图,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 0 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 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 , 特征为 20 干湿区为 区为主 。 0
0
年降水量在 300~ 1000mm
东 部 为 湿 润 区 中 部 为 半 湿 润 区 西 部 为 半 干 旱 区
•土壤—黑土、黑钙土
•内部差异明显
工业基础好
•经济基础-工业支持
交通方便 东北亚经济合 作(市场) 人少地多
热量不足
人文 地理 条件
•交通方便 •市场 •人少地多
农业技术
二、农业布局特点
(一)区域内部差异
1.
2.
3.
4.
5.
地形差异 气候差异 地貌差异 植被差异 土壤差异
400毫米
800毫米
因地制宜
农 牧 兴 工
↑ ↓
工 业 工 促 农 牧
原 料 经营 规模大 商品 率高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农业 技术 优势 外向型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举一反三,课堂小测:
分析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 地理条件?
(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2)临近码头港口(河港和海港),交通便利 (3)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 (4)临近港澳、东南亚,市场广阔 (5)劳动力充足
气候条件的差异
[小结一]:
农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因地 制宜, 因时 制宜。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
发展条件
(农业区位理论 分析自然和社 会经济因素)
发展特点
(因地制宜)
存在问题
今后发展方向
[学习主题二] 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115wk.baidu.comE (一)东北地区的范围:
120°E
135°E
(1)在图中 标出经纬线: 40°N, 53°N, 115°E, 135°E